《楞嚴經》識陰魔相
--結語(2)(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經文
《楞嚴經》:「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魎,無復出生。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二、解釋(續前)
「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一個修行人先破除色、受、想、行陰魔相後,最後識陰魔相若也能除盡,不受諸天、外道、仙道眾感召,亦不落入小乘等聲聞、辟支佛道中。果如此,識陰盡者則你自性本真現前,此真如的自性再與諸根(眼、耳、鼻、舌、身、意)互用通鄰,或是諸根間互用替待皆能隨順自在。因六根依附於本真如中,識精圓明後,六根亦屬圓融,故六根互用就不會再有阻礙隔絕。
行者在識精圓明後,諸根六結使(動、靜、根、覺、空、滅)已滅,在體性清淨、真如現起後,就可以開始學習六根互用,學習到一根可具足另五根功能,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根都能互用隨順自在。若行者能得此六根互用隨順後,就不再停留於聲聞、辟支佛道的我執滅、法執不去的涅槃道中,而轉入能善用六根的菩薩位階中。
因剛入菩薩位階,偏向於執善而去惡,未能得完全自在,故僅能得菩薩第一地的金剛乾慧。乾慧地者梵語 cukla-vidarcana-bhumi,即菩薩修行階位中之第一地,此地有 少定而慧亦不具足,故稱乾慧地,又作超淨觀地、見淨地。蓋三乘聖人,初修五停心、別相念處、總相念處等三觀,雖有觀慧定,然未全得真諦法性理水,故稱為乾慧地。
又因此時行者智慧乾澀,無有真正定力,不能像菩薩摩訶薩一樣,智慧潤澤無礙,不執於常、無常,善、惡,涅槃、生死,我、無我,樂、苦,淨、不淨,空、不空,有相、無相,有願、無願,寂靜、不寂靜,遠離、不遠離,有為、無為,有漏、無漏,生、滅,有罪、無罪,有煩惱、無煩惱,世間、出世間,雜染、清淨,生死、涅槃,在內、在外、在兩間,可得、不可得等諸法中,故說是乾慧地。
「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
色、受、想、行陰滅後,連識陰也盡的行者,於識精圓明中,已學習到六根互用隨順時,此識精元明於圓明之心,能發化無量心通力,廓周法界,遍知十方。此時行者心精已成圓明,圓明中晶瑩剔透,有如清淨琉璃寶珠,內含有寶月一樣。
一個修行者修到識陰盡時,心不隨意隨境來轉,遇境能不黏境也不離境,空有能不二,此當已獲得般若波羅蜜多智慧。此種智慧具足時,當能圓明識心,使它能隨緣而發化,於心似清淨如琉璃,讓諸法現於其中,有如淨琉璃心中含有寶月一樣發化而現。在空無、不著的心識中,能讓諸相顯示於其心識中,自在無礙智生起,這是修習菩薩道的根本境界,也由此才能繼續修行,歷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而入真正菩薩金剛十地。
「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
當行者獲得此基本的功力,具足識精圓明之心,已然超越了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也成就了四加行心,進入菩薩行之金剛十地了。在大乘始教(大乘初門之意)中,以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四位為資糧位;得須陀洹道前又要有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加行位。然後才能入菩薩道金剛十地之位階。
1.十信:
有得識精圓明之心識行者,是已超越十信位之修證時,得進入十住位。十信者為菩薩五十二階位中,最初十位應修之十種信心;此十種信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十信者為(1)信心,一心決定,樂欲成就道業。(2)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3)精進心,聞思菩薩藏,精勤修習無間善業。(4)定心,能繫心安住,遠離一切虛偽、輕躁、憶想分別。(5)慧心,聞菩薩藏,思量觀察,知一切法無我、無人,自性空寂。(6)戒心,受持菩薩清淨律儀,身口意業淨,不犯諸過,有犯悔除。(7)迴向心,所修善根,迴向菩提,不願諸有;迴施眾生,不專為己;迴求實際,不著名相。(8)護法心,防護己心,不起煩惱,更修默護、念護、智護、息心護、他護等五種護行。(9)捨心,不惜身財,所得能捨。(10)願心,隨時修習種種淨願。
2.十住:
有此識精圓明之心識行者,也已超越十住位之修證時,得進入十行位。十住位者指菩薩修行之五十二階位中,第十一至第廿位所修十種利他之行。十心住即:(1)初發心住,謂有善根人以真方便發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受習一切行、一切法門,常起信心,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難處,常值佛法,廣聞多慧,多求方便,始悟入空,住於空性之位。(2)持地住,謂常隨空心,從八萬四千法門中其心明淨,猶如琉璃內現精金;蓋以初發之妙心,持履為地,故稱之。(3)修行住,謂發心、持地二住智俱已明了,故遊履十方而無障礙。(4)生貴住,謂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將生於佛家為法王子;即行與佛同,受佛之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5)方便具足住,謂習無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6)正心住,謂成就第六般若智,故非僅相貌,且心亦與佛智同。(7)不退住,謂既入於無生畢竟空處,心常行空、無相、無願三昧,身心和合,日日增長。(8)童真住,謂自發心起,始終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靈相乃一時具足。(9)法王子住,自初發心住至第四之生貴住,稱為入聖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稱為長養聖胎;而此法王子住則相形具足,於焉出胎;猶如從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紹隆佛位。(10)灌頂住,謂菩薩既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為之灌頂;猶如剎帝利王子之受權灌頂。
已至灌頂住之菩薩即具有三別相:(1)度眾生,謂堪能修行,成就十種智,而能度眾生。(2)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眾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薩亦不能測量其境界。(3)廣學十種智,了知一切法。
十住中灌頂住菩薩所成就十智為(1)隨心迴轉---悉能震動無量世界智,(2)暉光照覺---悉能照明無量世界智,(3)願等住持---悉能住持無量世界智,(4)自在普入---悉能遍遊無量世界智,(5)至處皆嚴---悉能嚴淨無量世界智,(6)知心---悉知無量眾生心行智,(7)知心所行之境----悉知眾生隨心所行智,(8)知根海---悉知無量眾生諸根智,(9)授法之智---悉能方便度無量眾生智,(10)滅惑成德---悉能調伏無量眾生智。
3.十行:
有此識精圓明之心識行者,也已超越十行位之修證時,得進入十迴向位。十行位者指菩薩修行之五十二階位中,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十種利他之行。十行為(1)歡喜行,菩薩以無量如來之妙德,隨順十方。(2)饒益行,善能利益一切眾生。(3)無瞋恨行,修忍辱,離瞋怒,謙卑恭敬,不害自他,對怨能忍。(4)無盡行(無屈撓行),菩薩行大精進,發心度一切眾生,令至大涅槃而無鬆懈。(5)離癡亂行,常住正念不散亂,於一切法無癡亂。(6)善現行,知無有法,身口意三業寂滅,無縛無著,而亦不捨教化眾生。(7)無著行,歷諸塵剎供佛求法,心無厭足,而亦以寂滅觀諸法,故於一切法無所著。(8)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自利與利他),上求菩提,下化眾生。(9)善法行,得四無礙智、陀羅尼門等法,成就種種化他之善法,以守護正法,令佛種不絕。(10)真實行,成就第一義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語行相應,色心皆順。
4.十迴向:
有此識精圓明之心識行者,也已超越十迴向位之修證時,得進入四加行位。十迴向者係指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中,從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迴向係指以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之意。十迴向者為:(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即行六度四攝(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事(隨順方便)),救護一切眾生,怨親平等。(2)不壞迴向,於三寶所得不壞之信,迴向此善根,令眾生獲得善利。(3)等三世一切佛所作迴向,不著生死,不離菩提而修之。(4)至一切處迴向,以由迴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寶乃至眾生之處,以作供養利益。(5)無盡功德藏迴向,隨喜一切無盡善根,迴向而作佛事,以得無盡功德善根。(6)隨順平等善根迴向,即迴向所修之善根,為佛所守護,能成一切堅固善根。(7)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即增長一切善根,迴向利益一切眾生。(8)如相迴向,順真如相而將所成之善根迴向。(9)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即於一切法無取執縛著,得解脫心,以善法迴向,行普賢之行,具一切種德。(10)法界無量迴向,即修習一切無盡善根,以此迴向,願求法界差別無量之功德。
5.四加行心:
有此識精圓明之心識行者,也已超越四加行位之修證時,即能入菩薩金剛十地位。加行梵語 prayoga,舊譯方便,即方便加行功用行之意。乃針對正行之預備行,再進而修四加行心,增加功力進修之位,此即在資糧位之第十迴向之終,為住於真唯識性,得修習四尋思、四如實智後,所產生之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之位。此四加行心是入於見道,正通達於真理之方便加行。
煖位或稱煖法
係以光明之煖性為譬喻;此位可燒除煩惱,接近見道無漏慧,而生有漏之善根,並以此位觀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四聖諦及修十六觀行,而生有漏之觀慧。修至此位,即使退卻而斷善根、造惡業,乃至墮入惡趣,然而終必能得聖道而入涅槃。十六觀行者即四聖諦苦、集、滅、道各有四種行相,合成十六行相。如觀苦聖諦有四相,(1)非常,待緣而成故,緣滅法滅。(2)苦,逼迫性故,令受生苦。(3)空,違我所見故,能空則無礙。(4)非我,違我見故,諸法無我。集聖諦亦有四相,(1)因,其理如種子,有因必有果。(2)集,同於顯現之理,無明所集。(3)生,能令續起,執取妄緣。(4)緣,能令成辦,緣生業報。滅聖諦亦有四相,(1)滅,諸蘊盡故,自然性應緣。(2)靜,三火息故,諸法不執。(3)妙,眾患無故,空不黏著。(4)離,脫眾災故,遠離生滅法。道聖諦亦有四相,(1)道,通行義故,無有煩憂。(2)如,契正理故,真性如如。(3)行,正趣向故,真如應緣。(4)出,能永超故,出三界。
頂位或稱頂法
於動搖不安定之善根(動善根)中,生最上善根之絕頂位,乃不進則退之境界;於此修四聖諦、十六行相,得入頂位。修至此位,即使退墮至地獄,亦不至於斷善根。
忍位或稱忍法
為確認四聖諦之理,善根已定,不再動搖(不動善根)之位,不再墮落惡趣。忍位有上、中、下三品之別:(1)下忍位,修四聖諦十六行相。(2)中忍位,漸次省略所緣及行相(減緣減行),最後僅留欲界苦諦之一行相,而於二剎那間修觀。該一行相,即依觀者之根機利鈍,而殘留四行相中之任一行相。(3)上忍位,係於一剎那間觀中忍位之同一行相。
至上忍位時,可得五種不生,即:(1)生不生,謂不生於卵生、濕生。(2)處不生,謂不生於無想天、大梵天處、北俱盧洲。(3)身不生,謂不生於扇搋(意黃門,即男無生殖器者)、半擇迦(男根不完整者)、二形(即陰陽人)。(4)有不生,謂不生於欲界第八有(得須陀洹果,七還人間及不再來),及色界第二生。(5)惑不生,謂不生見惑。(6)若加下忍位之趣不生(不再生於惡趣),則共為六種不生。
世第一法位或稱世第一法
為有漏世間法中能生最上善根之位,此位與上忍位相同,觀修欲界苦諦下之一行相,於次一剎那入見道位而成為聖者。
以上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種善根,以能生見道無漏之善,而成為其根本智,故稱善根;係以修慧為體,以四靜慮及未至、中間之六地為所依。
6.菩薩所行金剛十地
有此識精圓明之心識行者,也已超越四加行位之修證,得進入菩薩金剛乾慧等位。則能得三乘共十地金剛菩薩地,此稱為金剛乾慧等十地。金剛乾慧地,乃至佛之十地,即謂菩薩能依方便力修六波羅蜜、十波羅蜜,同時順次行四念處,乃至佛十八不共法,經前九地至佛地,此十地為菩薩所具者;所謂佛地在此非指佛地果,乃指菩薩如佛修十八不共法等所得之智慧。
(1) 乾慧地,又作過滅淨地、寂然雜見現入地、超淨觀地、見淨地、淨觀地。乾慧意指單有觀真理之智慧,而尚未為禪定水所滋潤。此位相當於聲聞之三賢位,以及菩薩自初發心乃至得順忍前之覺位。
(2) 性地,又作種性地、種地。即聲聞之四善根位與菩薩得順忍之位,雖愛著諸法實相,但不起邪見,係智慧與禪定相伴之境地。
(3) 八人地,又作第八地、八地,人即忍意。相當於聲聞見道十五心(已體認四聖諦十六心之八忍七智)之須陀洹向,與菩薩之無生法忍。
(4) 見地,又作具見地。相當於聲聞四果中之初果須陀洹果,與菩薩阿鞞跋致(不退轉)之位。
(5) 薄地,又作柔軟地、微欲地。聲聞已斷欲界思惑(又稱修惑)九種煩惱一分之位,九種煩惱為貪、瞋、慢及無明等四煩惱,對色、聲、香、味、觸等境,斷欲界思惑即得須陀洹果或斯陀含果。亦指菩薩已斷諸煩惱,猶存薄餘習之位,即阿鞞跋致以後至未成佛間之覺位。
(6) 離欲地,又作離貪地、滅婬怒癡地。聲聞斷盡欲界煩惱得阿那含果之位,與菩薩離欲得五神通之位。
(7) 已作地,又作所作辦地、已辦地。即聲聞得漏盡智、無生智證得阿羅漢果,或菩薩成就佛地之位。
(8) 辟支佛地,即觀十二因緣法而成道之緣覺聖眾,十二因緣觀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明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此十二因緣往前迴觀,則能滅無始無明得解脫。
(9) 菩薩地,指從前述之乾慧地乃至離欲地,或指菩薩十地,從歡喜地乃至法雲地(初發心至金剛三昧),即菩薩自最初發心至成道前之覺位。十地者一為歡喜地,二為離垢地,三為發光地,四為燄慧地,五為難勝地,六為現前地,七為遠行地,八為不動地,九為善慧地,十為法雲地等十。
(10) 佛地,指如來地十位階,一切種智等諸佛之法完全具備之位,《大乘同性經》云,如來地有十,一為甚深難知廣明智慧地,二為清淨身分威嚴不思議明德地,三為善明月幢寶相海藏地,四為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五為火輪威藏明德地,六虛空內清淨無垢燄光開相地,七為廣勝法界藏明界地,八為最淨普覺智藏能淨無垢遍無礙智通地,九為無邊億莊嚴迴向能照明地,十為毘盧遮那智海藏地。
「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一入金剛十地後,行者將證得等覺,等覺又作平等正覺,蓋成佛者能覺證諸法平等、無有高下淺深差別之理,而住於身、語、意三業空寂之大圓覺中,故稱平等覺。得平等覺者,不有所獲,無有言行。成佛後曉了一切諸法悉為本淨,自然無本,故號平等正覺。在等覺中圓滿識精元明之相,即能入如來德性,微妙莊嚴之海中。
識陰滅行者,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在修證菩提道中,歷經五種不同層次菩提道者,一者名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海中發心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名伏心菩提,能折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波羅蜜多。三者名明心菩提,能觀三世諸法,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四者名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羅蜜多,滅一切煩惱,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五者名無上菩提,坐道場中斷煩惱習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菩薩道後於如來地中,斷極微微細煩惱,當行者圓滿菩提,自性清淨後,終歸無所得。於無所得中,能圓滿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發起四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並得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最後證得一切智、道相智、一切道相智等,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