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楞嚴經》識陰魔相(5-9)
                  --
執偏空種性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經文

《楞嚴經》曰:「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於命明中,分別精麤,疏決真偽,因果相酬,惟求感應,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二、解釋

1.前言

者於開悟後經色陰、受陰、想陰、行陰等魔相的修證,已能超越五蘊魔相中的前四者,進入識陰區宇中。《楞嚴經》前部份所述:「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是汝心。若離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行者若能以此種見解擺脫了色、受、想等陰諸魔境時,行者當能入行陰區宇中,又能體知眾生因緣果報的虛實,應緣受報全是此識的執妄為真,若實而能虛之,才有能力做到感召懸絕,用來擺脫「眾生顛倒因」,不受六道眾生的因緣感召,故說行陰破滅後行者,即能超越了「眾生濁」,進入識陰魔相中。在行陰區宇中,第七意識因妄執第八意識所現一切為真,始有「眾生顛倒因」,也因色、受、想陰滅故,超越了劫濁、見濁、煩惱濁,又能無有妄想心,始有能力來觀眾生果報因緣,而行陰滅行者已能不受眾生因緣感召,故因能感召懸絕而超越了「眾生濁」。

在本識陰魔相中,行者都以阿賴耶識作用為主,或稱阿陀那識(清淨識),故能識知世間一切萬相的真實,但或因認識不清其全部的實際狀況,會產生種種錯誤的認知,才會迷失菩提自性。行者於最後一關識陰區宇的魔相中,如何不迷失菩提自性真如體,遇種種識心所感之善境界,所能化成之境界,能不執取諸境,即能超越識陰種種魔相,這樣就能超越「命濁」。能超越「命濁」的行者,才能真正成為自由人,才能不受種種業力的糾纏,也才能自在不入於生死海中。證到識陰區宇者高天之福報已具,若稍有閃失,迷執一些境界而生妄執心病,即會迷失菩提自性後,感召諸天或仙道眾生來為其伴侶,死後還生該天或成仙道中人。

當識陰區宇中行者,能以識來認知世界成立,唯心所現,有如《楞嚴經》前部份所述:「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故一切法均以識心為法源,若執妄即會生境。在吾人六大 (地、水、火、風、空、識) 中,空者即是萬相發生之本體,而識乃是建立一切果報力量的泉源,四大(地、水、火、風)即是業報之果體,此果報可成眾生正報之身及依報之器世界。

行者至此階段雖已超越了「眾生濁」,但這祇是對外緣感召的解脫而已,對於識心鑑照外世界所起的法塵妄執,還會有誤執迷失的機會,故行者回歸到識陰本元之時,如何能不受「世界顛倒因」所迷,誤受感召而生於色界天界、無色界天界、外道仙人及無想天等,是此識陰魔相中修持的重點。

行者至此境界,因識陰心已經能成就一些佛性功能:(1)體知根隔合開,與十方諸類相通覺知;(2)識知體中能現虛空十二類眾生於我身中;(3)識知己身心能從虛空化出;(4)識知十方草木皆是有情;(5)識知自性與諸根互用隨順,(6)能知識入圓虛無心,對一切境不動轉。(7)悟知圓常而不懼生死,能不求色身於永恆。(8)識已能化生一切,故幻化華麗皇宮、七寶等。

「識」既然能識知世間萬相,也有生命感緣的原動力、輪迴的根本力,我等在修解脫道,要超出三界,別無他途,對識心鑑照一切相要能不執取,要能破離,識心滅則色身滅,同時自己心中器世界亦滅。這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中最後一關,修證也已漸次地依色、受、想、行、識次第成就,最後這識陰滅時,當然就超越了「命濁」,獲得真正的解脫了。

此時行者識陰已入圓融,識之本元已現,且能於各個生命元明中,粗細、真偽分辨清楚,於因果相酬認知中,背清淨道,得苦集斷、證得滅諦,但不求上進,而得定性聲聞乘行者,因無多聞而迷失自性,反成為增上慢人。

 

 2.經文解釋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於識還元。」

又如善男子修到行陰區宇中者,都是在用此行陰心窮眾生類本,感知眾生種種生死輪迴業緣,但在此中也能不落於十種偏執中,如遠離偏常論、圓常論、一分常論、有邊無邊論、四顛倒偏計論、死後有相論、死後無相論、死後具非相論、死後斷滅論、五現涅槃論等諸毛病中。此善男子更能窮究行陰中有情眾生八萬劫前後因緣,之間都能超越了上述諸虛論,遇某境界因緣,若能不執著,則此等眾生互相感召的因緣不起,善男子都能固守自性清淨而能不應諸緣,能達此境也就是能觀行陰為空,此時的修證就已經超越了「眾生濁」的境界。達到行陰滅善男子,即不再受諸根執境之影響,而確實能於識心中,還原識性之本元功能。

「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行陰已滅之善男子,在於色陰、受陰、想陰、行陰等魔相中,對世間一切相已能超越諸根對境的妄執——六結使,在動、靜、根、覺、空、滅等六結使之生滅法中,諸根對種種因緣法塵境,常以六結使毛病妄執為真、為善,妄執的現象依層次分為:若動塵境在,則妄執動塵為真,動塵滅則靜塵生,反執靜塵為寧祥;繼而靜塵滅則根結生,反執根性之異用現象。繼而根性之用滅則覺心生,此時反執取覺心靈知之見;當覺心靈知滅則空生,此時反執空性寂寂然為究竟;當空執滅後則滅結生,以有相無住為依止,最後當要將滅結亦破滅,此時善男子修行中生滅法已滅絕矣!

此等六結使的毛病,是世間內天上、人間凡夫根本我、法二執的原由,以堅固妄想、虛明妄想、融通妄想、幽隱妄想以為其本。照菩提道修行過程言,在生滅法滅卻時,則佛性即能現在其前。但現在行陰滅之善男子,雖是破除了「眾生顛倒因」而超越了「眾生濁」,無遍計所執性,而依他因緣起自性能悟知,也有菩薩四智中的「妙觀察智」及「平等性智」,此時善男子理應能以識心起「大圓鏡智」及「成所作智」的菩薩、佛境界,藉以識心了知一切世界及眾生相,以識心現一切神變化事,但善男子為何不能呢?主要還是因「識精妙明」未能圓滿具足,還沒有破根本的顛倒妄想,故不能有諸菩薩、佛不可思議之境界。善男子修到行陰盡而處識陰區宇中時,除「大圓鏡智」及「成所作智」不會現起外,法身雖本清淨,但三身中的報化身還未圓滿,因還沒有破顛倒妄想,故不能超越「命濁」。且因應化身還不能有千萬億之多,此亦是因「識精妙明」未圓滿故,故不能與如來諸地或果地佛相比。

「於命明中,分別精麤,疏決真偽。」

行者當知識陰心遍含有漏、無漏種性,有漏種性當依罔象虛無顛倒妄想,無漏種性當依精微心識,它具有不生滅法的空體。此時識陰區宇中行者,能明白知道眾生受命原由,先於眾生受命精麤之識心,能加以清楚分別,也就是何者有麤的識心命元,若有當然生於六道低界之中,如六欲天、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及地獄道中;何者有麤中含精細的心識,能生於色界四禪天中、無色界四空處定中或無想定中;何者有純精的心識,具無漏種性之識心,當然能得精細心識,得變易精微之心識。行者於此麤精分辨心識中,能疏離罔象虛無顛倒妄想,確能真知虛偽之心識,判為虛假而不執取諸境;因修到此境界行者,更能決擇真心不動之非生滅法心識,得知其識心本元行相,是不為一切境界所迷惑而淪落。

「因果相酬,惟求感應,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

當此識陰區宇中行者,已能了知精微識心本元時,此識心本元是因果相酬之根本,若此時行者能去除罔象虛無顛倒妄想,則能得真正解脫之清淨道。故此行者一心一意,想盡辦法惟希能求得與此清淨道相應,但其實這樣做是反而背離清淨道,而不是真的能得清淨無上道。

此違背清淨道的原因是:所謂此行者能見諸苦諦之因,也能斷集苦之因,顯示此行者已能知苦諦、集諦,而證得識心入精微,而不妄執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似已達滅一切生滅法之滅諦,正似朝向涅槃道境界修證。

滅者滅盡、息滅之義,諦者審實不虛之義,行者從苦諦、集諦中,了知要能滅一切苦諦、集諦,當能從相繼不斷的集諦根本來斷除,即要破滅受生根本之罔象虛無顛倒妄想的根本愛欲心,即能得道諦,達解脫之境界。

滅諦的境界如何?若以「唯識三性」來論滅諦,即能說明其獲得之境界。「唯識三性」者係指「遍計所執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性」。得滅諦行者依「唯識三性」來論說,則為:(1)以遍計所執之自性不生,稱為自性滅;(2)由各種外在因緣而生起的法不生,此依他起自性的法生起而能不取(不取二取---見取、戒禁取),此二不取修得稱為二取滅;(3)以真如之本性寂滅,於諸真如法無執,是謂本性滅。識陰區宇中行者,證得此種三性滅時,才可稱為滅諦證得,但滅諦雖得,道諦卻還沒證得,還得朝無上正等正覺菩提道邁進。

所謂見取者泛指執取身見、邊見(空有)、邪見等非理之見,全稱則為見等取見,略稱為見取。戒禁取者又稱戒取見、戒盜見,泛指戒禁(戒律、禁制)等而起的謬見,以非因為因,非道為道。如見牛狗死後升天,乃學牛狗之行為,食草噉糞,修非因非道之行,執迷此即是升天解脫之因,類此等妄見稱為戒禁取或戒禁取見。

 「居滅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

當行者居此滅諦境界時,即認為所作已辦,生死已了,似已得道果,更不求進大乘之道,即休止用功,更因而不再前進修證,或不知前進修證,以此達滅諦為滿足了。若以此修證得滅諦境界而生起勝解的心者,這個行者則會墮入定性聲聞中。眾生中有五種之種性,(1)為無種性---無有出世功德種性,或稱人天種性者,此即是屬無種性。(2)為聲聞種性、(3)為獨覺種性、(4)為如來乘種性、(5)為不定種性。

為什麼世尊說居滅諦行者得定性聲聞,並還未得道果,因此行者不能得佛道,與定性緣覺及無種性等三,都稱為無佛種子;反之,如來乘種性、菩薩乘種性是有佛道種性。而上所提不定種性者,其意義為本有無漏種子之差別,而於前三乘之種性尚未決定其種性之根機或類別,不定種性者有四:係指(1)菩薩、聲聞二性不定,(2)菩薩、獨覺二性不定,(3)聲聞、獨覺二性不定,(4)聲聞、獨覺、菩薩三性不定等四種。此四不定種性法中,唯有菩薩不定種性有轉成如來乘種性之機緣。

 「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

證得滅諦行者,因不再求上進,以為已證得道果,故會有一些無聞比丘,來做為他的伴侶,此等比丘因自以為有修、有證,故生起貢高我慢心。此等無聞比丘與此行者為伍後,此證滅諦行者當然也一樣會有慢心生起,此慢心者是屬於增上慢者。增上慢者謂尚未證得之果位或未得殊勝之德行,自己認為我已經證得而生慢心者謂之增上慢者。

無聞比丘係指缺乏智慧、經驗之凡夫比丘,他們常會自我憶測、論斷佛所說之法,而修行結果自己又不產生信仰,故因此會謗佛難法,故無聞比丘即指持有此等邪見者之比丘。有的修得四禪境界的比丘,即妄言證聖,契經云:此等比丘天報已畢,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終墮阿鼻地獄。

 「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

如此得定性聲聞者,居滅諦而不求上進,如此即是迷失菩提道路,亡失正知、正見,而得行者悟知識心圓明,互用隨順,又能處虛明中不妄取一切境,故得圓明覺知,但在此時已能圓明自性精微妙心,隨心所欲即偏趣於心的寂滅,圓滿易麤 狂為精微,其境隨緣時即能應心住寂滅境中,不假造作。當行者有此能力時,即喜愛此種精微之心,應緣能入空寂之體真如中,如此沉空趣寂的結果,就會成為定性聲聞之小果,這種行者即稱為第九個錯用心,迷失菩提道果而入頑空者。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識陰區宇中行者,既然已能得識心圓明,應緣即能住空守寂,不起一心識相應,能處虛明中,入涅槃境,故似近得圓明菩提自性,但僅得偏空,未得偏有之心用。如此行者若不悔改,轉學成就空有不二法門,即是違背菩提道路,不能圓滿菩提種性。如此,背離真正要證得的涅槃城池路徑,產生妄執空寂為佛性真如,迷失於纏空守寂之境界中。故佛陀稱此為第九種錯誤的狂解,稱生為纏空種性,非修菩提道者所應做的行為及知見。

如果行者至此境界不轉學習不空如來藏性,讓其不空真如性現起,則會住入沉空守寂中,認為這是涅槃真實境界,如此即不能得菩提正等正覺之圓滿覺性,是為生纏空種性,不能得真正無上菩提及成就佛道果。故佛弟子有幸修到了此識精元明境界時,當不應執取空寂之精圓心,若誤入偏空守寂之聲聞種性中,則不能得佛性真如,如此就會迷失佛的菩提自性,不能得無上正等正覺之佛菩提道。(待續)


[ 《楞嚴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