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楞嚴經》識陰魔相(5-2)
                  --
偏圓種性


一、經文

《楞嚴經》曰:「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於識還元。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所歸,覽為自體,盡虛空界,十二類內。所有眾生,皆我身中,一類流出,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能非能執。摩醯首羅,現無邊身,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

 

二、解釋

1.前言

行者於開悟後經色陰魔相(超劫濁)、受陰魔相(超見濁)、想陰魔相(超煩惱濁)、行陰魔相(超眾生濁)的修證,始能超越色、受、想、行陰魔相,才有實力來擺脫「眾生顛倒因」。故行陰破滅行者即能超越了「眾生濁」進入識陰魔相中,在行陰區宇中第七意識因妄執八識所現而為真,始有「眾生顛倒因」,也因想陰滅故,無有妄想,始能觀眾生果報因緣,而行陰滅已能不受眾生因緣感召,故感召懸絕而超越了「眾生濁」。

再下來的是最後一關,即是在識陰區宇中,如何不迷失菩提自性,遇種種識心所感之善境界,能不執取諸境即能超越識陰種種魔相,這樣就能超越「命濁」。能超越「命濁」的行者才能成為真自由人,才能不受業力的糾纏,才能自在無礙於生死海中。

眾生輪迴均以識心為法,妄執生境,在六大中(空、識、地、水、火、風),空者即是本體,而識為成就一切果報力源,四大(地、水、火、風)即是業報之果體,故色身是識感召而成立的果報體。行者至此階段雖已超越了「眾生濁」,但這祇是對外緣感召的解脫而已,對於內識所起的妄執,還會有誤執迷失的機會,故行者回歸到識陰本元之時,如何能不受「世界顛倒因」所迷,才不受感召走入仙道,或升入色界天界、無色界天界等,是此識陰魔相中修持的重點。

「識」既然是生命感緣的原動力,吾人現在是在修佛道、解脫道,要超出三界別無他途,心識要能破滅,識滅則色身滅,同時自己心中器世界亦滅。這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中最後一關,修證也要漸次地由色、受、想、行、識依次成就,最後這識陰滅,當然就超越了命濁,獲得真正的解脫了。

行者修到識陰區宇時,當了知「識」的行相,因已能做到六根虛靜,無復馳逸之後,才能來認識「識精元明」功用,在認知功用中不要亡失知見,不然又會迷失菩提自性,而成外道種性,沒得實證菩提,更沒有無上正等正覺之果證機緣。行者至此識陰魔境中,要有正確的知見,始能不落入偏圓種性中。行者若能不入諸偏執心識所體知之法爾現象,即能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此成就無上菩提,不再遭受菩提歧路。

 

2.詳解

「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於識還元。」

阿難你當要知悉,行陰區宇中行者,都是在用此行陰心窮生類本,感知眾生種種業緣,不落於偏常論、圓常論、一分常論、有邊無邊論、四顛倒偏計論、死後有相論、死後無相論、死後具非相論、死後斷滅論、五現涅槃論,能窮究行陰眾生八萬劫內外因緣,超越了此等諸論因緣,若能不執著,則此等眾生互相感召的因緣不起,行者都能固守自性清淨而能不應諸緣,能達此境也就是能觀行陰為空,此時就已經超越了眾生濁的境界。達到行陰滅,行者即不再受諸根執境之影響,而確實能於識中,還原至識元之識性功能。

行陰滅行者諸根破滅,也可說根身色塵化滅,此後行者祇能用心識來了知因緣感召現象,也就是說,不用透過觀看、聽聞而覺知,而是要在心識起滅中了知諸事端、因緣。而行陰未滅行者以諸根開合通鄰知世間事,有諸根面境執境即會有所執,若能對一切因緣不執,則諸根滅後歸於一根意根,此時行者祇能以心起心滅來了知一切現象、境緣,這種境界有如無色界天界眾生,已無五根色塵之累,僅有一心識起滅而已,這就是還識於本元之象。也可說行者若還有眼見、耳聞才知眾生因緣事或十方界等事端,則行者還沒有破行陰區宇的魔相,也永遠沒辦法悟得佛性本來即心即佛之境界。

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行者在於色陰、受陰、想陰、行陰魔相中,對世間一切相能超越諸根對境的動、靜、根、覺、空、滅等生滅法的六結,在諸根生滅法中對諸因緣有塵之境,若動塵境滅則靜生、靜滅則根生、根滅則覺生、覺滅則空生、空滅則滅生,此等六結使的毛病是凡夫根本我、法二執的本由。照菩提道修行的過程而言,當生滅法滅卻之時,則佛性即能現在其前。

但現在行陰滅行者,雖是破除了眾生顛倒因而超越了眾生濁,已有佛智四智中的妙觀察智及平等性智,此時行者也應能以識心起「大圓鏡智」及「成所作智」,藉以識心了知一切境界及眾生相,以識心現一切神變事,但行者為何不能呢?主要還是「識精妙明」未能圓滿具足,故不能有諸佛不可思議之境界。行者修到行陰盡而處識陰區宇中,除「大圓鏡智」及「成所作智」不起外,法身雖清淨,但三身中的報身還未圓滿,故不能超越「命濁」。因是化身還不能有千萬億,此亦是因「識精妙明」未圓滿故。

若於所歸,覽為自體。」

若識陰區宇中行者,已能於識心中還為本元,不再以根身諸能為依歸,而能以識心本元為自體,而去除了以色根為自體的錯誤認知。在行陰區宇行者常以「色塵身根」為自體,雖也能觀十二類眾生因緣,一千大千世界,因用「色塵身根」為自體,故所觀十二類眾生因緣果報僅止於八萬劫中,虛空世界也僅能觀一千大千世界。

識陰區宇行者至此境界要能將六根歸於一根→心根,以「心識」覺知起滅來觀察一切相,僅以心識為自體。此識也就是古僧大德所言的「即心即佛」之層次,行者超越色身根塵後都是以心識為主,因一切法以真識(八識)為主,這時,心起心滅時即能現「法爾」現象,即是行者能以空無之體,感知一切因緣後,以心識體知其境,而現心識、念頭表一切相而已,此刻行者即達「即心即佛」之境。這時行者確將諸法起滅歸於識元,也能將識心起滅諸法看成是從自體而發起,也能對於識心有認同感,不會產生迷惑之情見了。

「盡虛空界,十二類內,所有眾生,皆我身中。」

此時行者因是以識心為自體,故能盡虛空界,即能於心中了達三千大千世界,不會像行陰中以「根身色塵」來觀世界而受到侷限;行者以識心也能從法爾中觀十二類眾生,包括有情、無情類所有眾生,皆是我身、我心中之眾生,能由我心中生出,故能盡知世間一切眾生的因緣,不受時間、空間之侷限。

一類流出,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能非能執。」

經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修行至識陰區宇行者,能由空性中起識心,既能使自身變他身,甚至自身亦能變出眾生身,十二類眾生每一類均能由行者識心中變化流出,此所謂能。另外,行者已證行陰滅,諸類不召,眾生業緣不染,體知自心能生他身,但他身卻不能生己身,此所謂非能。若因此而生起自心有此殊勝能力,真是不得了,不信別有因果成就業緣。這個人即會墮入能生眾生,而眾生心不能生己身之妄執中。

「摩醯首羅,現無邊身,成其伴侶。」

若識陰區宇行者墜入能變自身、他眾生之執著,則將感召摩醯首羅(Mahesvara)來招他成為其伴侶。主要是摩醯首羅亦會變無量無邊的眾生身,故行者執著心識變自、變他之能力,就有可能招來摩醯首羅天主,要他同生於大自在天中。

摩醯首羅者翻譯成大自在天王,原是婆羅門教之主神濕婆,信奉此天者被稱為「大自在天」外道,是住於第四禪天中。信仰此天者認為此天乃一切萬物之主宰,亦認為此天職司暴風雷電,凡人間所受之苦樂悲喜,悉與此天之苦樂悲喜一致,即是說此天喜時,一切眾生均得安樂相;反之,此天生瞋時,則眾魔現起,國土荒亂,當然一切眾生均同受苦。

然此天除暴惡、殺害等神格外,也有善良的一面,當祂以吉祥神格面貌出現時,也會救護一切眾生。既然大自在天王那麼會變眾生身,信仰者認為若世界毀滅時,一切眾生、萬物將歸入大自在天中,此種說法有如梵天王所說,梵天王亦認為下界眾生都是祂的子民,因是梵天王所幻化的。

摩醯首羅雖是婆羅門教之主神,但一進入佛教後即變成佛教的守護神,其像有三目、八臂,騎著白牛,執白拂,有大威力,能知大千世界雨滴之數,獨尊於色界,故佛說若供養摩醯首羅已,為供養一切諸天。

「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

若識陰區宇行者覽識為自體,誤認從我識心能變眾生身,能生出一切,別人業緣我確能不受感召,此識心已能成就一切事理,定已成就果位似地。如此妄執識心能變現眾生身,因是能變無邊身,以為已成就菩提道,其實是迷失菩提道正覺之知見,也迷失無上菩提之歸路,當然亡失佛所提示之正知見。行者因見識陰能攝能生,逐立能為心為因,十方眾生由我識心流出,故知心能成萬事、萬物之果,是為成能事果。其實行者當從禪修中體知,自性本空,起識心成就一切相時,均是幻化者,法境無常,自性本無,雖有所幻化亦不是成佛之境地。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偏圓種。」

若識陰區宇行者識心起,能變無量眾生身,執取此能生眾生身之心為究竟,如此知見則是違背、遠離自性圓通之佛證。而涅槃者即是寂靜不二,自性中無一法、無一世界可得,現在行者因識心能生眾生身,以為得涅槃城,其實是違誤背棄涅槃城而走,故說背涅槃城。

也因行者能體知己識心能攝眾生,因而從自識心生起眾生身相,既然眾生是由我生身,故我當是眾生祖先似地,會生起高人一等心態,逐起大我慢相。又計我體周遍虛空界,圓融含括一切,一切不能含我,故自體屬偏圓,不能體悟自性空無,佛心眾生心、萬法不二,此即是屬於偏圓種性。

佛陀教導我們:佛性本具空性、無礙的圓成實性,能通達一切境,含容一切眾生身心,佛、眾生本是一體,無有內外、自他之分。且世間一切萬法唯識,緣生如幻,生即不生,是謂無所生,滅即幻滅,緣滅時法即滅。此迷失行者認為眾生實由他而有生,那怎能符合世尊所教導一切係因緣法,心外無法,自性清淨無所生之聖教量言。(待續)


[ 《楞嚴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