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行陰魔相(4-6)
-- 十六相生
6. 十六相生
一 、經文:
《楞嚴經》曰:「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見我圓,含遍國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緣,隨我迴復,云色屬我。或復我依,行中相續,云我在色。皆計度言,死後有相。如是環環,有十六相。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並驅,各不相觸。由此計度,死後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二、解釋
1.前言
修行者修到心能起神用時,錯用心來練一些外道法,不依佛法來修「空」、「無相」、「無願」等三三昧,反而走別條路,修行中依狀況所生之妄念,妄想以「想念」來堅固他的身形不壞,並假世間一切事物或自心妄想,來圓滿成就其所希望的肉身久不壞腐,而會成就仙體及仙人之仙行。
上述修仙道之人,雖非正道、佛道,然亦要有善業因,無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因緣,始能修得仙道,不然修仙道中障礙亦頻仍,修道不成反會受惡業牽連。此等人雖有善心,但不修正覺入三摩地中,別起妄想要成永生,要肉體不壞,即會用妄心來研究如何堅固色身不壞,或用妄想心來成就一些飛行之事。此等人不知色身是因緣法,是無常性,緣盡即敗壞。諸仙眾修得有成,雖能活數千年或數千萬年,最後還得破滅死亡。
此等行者常依地物如草木、植藥、金石等堅固其色身,讓他能圓滿其妄性,圓成其妄性仙道,此等有如《楞嚴經》中所言,有十種仙道眾生。
如地行仙,地行仙是依地下食餌,服用不輟,而成就能於地面行走不累的地行仙(食道圓成)。
又如飛行仙,以草木、植物藥來堅固其色身,藥性助其色身氣機旺盛,練得能飛行於草地上、虛空中,而圓滿成就其妄性,此稱為飛行仙(藥道圓成)。
遊行仙者以金屬、礦物等,所謂五金、五石等,煉丹服之,堅固其色身,久服不息,轉凡成仙骨,此類仙道人,都能點石成金,色身亦能幻化身形,圓滿成就其妄性,遊戲人間,故稱為遊行仙(化道圓成)。
也有修行者色身氣旺破身後,以自身的真氣、津液、精氣等成就其妄性,而得其仙道者,如空行仙、天行仙、通行仙、道行仙者。
空行仙者對色身經絡突破後,真氣旺盛流轉於正經十二脈、奇經八脈等,行者故意堅固其氣於色身不息,就能成就其妄性,氣精圓滿成就色身,即能起飛於虛空處,故以氣精圓滿其妄性,此謂空行仙(氣精圓成)。
天行仙者,或有一類依自身修行中產生的津液、涎水等,滋潤丹田,不食人間煙火,與地球萬物絕緣,久而讓身形堅固,圓滿成就其妄性,此稱為天行仙。中國仙道法中,有嚥津之法,以舌抵上顎,津液自生,稱為鼓天池。津液生後而嚥服入喉,稱為嚥玉津。此類天眾因不食地球諸物,以自津液、涎水為食,故能起飛於天上,以津液滋潤妄性,故名天行仙(潤德圓成)。
通行仙者,又有一類仙眾吸取日月、金石、萬物等精華,或是萬物之靈氣等為己身自用,用來堅固其色身不壞,圓滿成就其妄性,此稱為通行仙。因此類仙道中人吸收諸物精華,精華無有形象,靈氣一動,物與神通,即能破一切物質質礙,蹈水火、穿金石,通行一切諸礙而無礙,以吸精華圓滿成就其妄執性,故名為通行仙(吸粹圓成)。
道行仙者,另有一類仙道眾生,喜歡咒術、禁符等術,仗此咒術、盡符等來達到堅固其色身之目的,當術法成就時,圓滿成就其妄性時,要隱身而行能之,要化有為無時能之,此仙眾已成就仙道,不做諸惡,以其咒語成就其所欲想之妄性,故名道行仙(術法圓成)。
剩下三類都是用妄想心成就其妄性者,一為照行仙,二為精行仙、三為絕行仙。
照行仙者,此等仙眾常喜意念妄想,如道家意守丹田,一切所思能從觀照其身而成,識神出入自在無礙,色身說能堅固不壞,由意想能成,因堅固其意想,超越色身之質礙,使色身能堅固不失者,此等仙眾圓滿成就其妄執性,稱為照行仙(思憶圓成)。
精行仙者喜愛以心感為修道之法,以心感心謂之交遘,不用面對面即能遘通心意,行者心識已突破色身束縛,眾生心起,即能感而知之,此仙道行者樂此不疲,喜此心感道交,終成識精能知眾緣之仙道,圓滿成就其妄執性,故名精行仙(感應圓成)。
最後的絕行仙者,以心之神變、化成為修行的主軸,此等仙眾以識精元明覺悟自性之功能,故能依色身諸根而成就五神通,以眼根悟得天眼通,以耳根悟得天耳通,以身體氣機悟得神足通,以行陰諸緣悟得宿命通,以意根悟得他心通。此仙道眾生雖能覺諸根之用,成就世間最殊勝之覺道,故謂絕行仙(覺悟圓成)。可惜覺行仙眾非依正覺而修,非依三摩地而修,所覺是世間覺,雖然壽命久遠,終歸要再輪迴的。
故世尊在《楞嚴經》中云:「是等皆於人中練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斯亦輪迴。妄想流轉,不修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瞭解了諸仙眾等為何要固身成有相,如何固身之方法後,您就知本段魔相所講的自固其身,認為有我相的原由。世尊在因地時亦有五百世仙人的修證,也深悟此仙道法世間禪的非究竟,故一直修無為法,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不是在仙道法中得到覺悟境界。因仙道中於色塵、我相、菩提、煩惱相中,起分別想,故有如下十六種相的錯誤認知。因認識不清,依色、受、想、行四陰,演繹成十六種有相,此是菩提性有,但煩惱法不去,菩提、煩惱二法並驅,永遠沒交集的修證,難怪壽盡後還得諸趣輪迴。
2.產生十六顛倒相之因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
諸善男子在正定三摩提禪修之間,已能堅固凝定正心,使定心更為堅強,終能不使魔得便來擾亂。行者無有餘習故不隨境轉,因有正知見的智慧,魔終不得其便。想陰滅行者,分別法執心滅,剩一妙明真精,沒有種種散亂事宜,故說是為正知。故經云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使魔不能得其便。
一入行陰區宇行者,因已無魔擾,正念堅固,故能於心鏡中起禪觀覺照,觀盡十二類眾生生命本元,即謂窮生類本。行者在禪觀中,能觀見十二類眾生幽隱卻又清楚可見的生命本元,此本元常常現出清擾衝動受生之原動力。行者要去研究那一類眾生,研究那個眾生都能成就,能觀見十二類眾生一切業緣的本來,觀察到一切眾生不清淨之間,他會去受生的那種原動力是什麼?行者去觀照它,去研究它,在想陰盡行者應有此能力來觀照。
行陰區宇行者用妙明真精觀照中,因智慧力還受時空的限制,不能像諸佛的大圓鏡智,還有隱密不能見之處,故於有所見、無所見等知見中,產生自我知見後推測計度,而引發諸多顛倒之見。則此行陰區宇行者會在色我、心相、菩提、煩惱等法中,產生十六種有相之見,且還執著其所見為真,所論為實,這就會障礙菩提性的顯露,終入外道死後有相,妄執顛倒虛論中。
3.顛倒相之誤認
(1)即色是我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
或有行者修到色相與心靈能起神用時,錯認色身為識性,想辦法來堅固其身,用心來練一些外道法,不修「空」、「無相」、「無願」等三三昧,反而走別條路,修行中以諸緣來堅固他的身形不壞,並假世間一切事物、自身津液精氣或自心妄想,來圓滿成就其仙體,認為肉身久不腐壞,最後認為色就是我,死後推計亦當有色相,從色相中妄執色身為自我。如地行仙以食餌固身,如飛行仙以藥道固身,如遊行仙者以金屬、礦物等固其身。此等行者實不知仙壽久遠,終歸要敗壞,故非我計我,發心顛倒,是為外道虛論。
(2)我中有色
「或見我圓,含遍國土,云我有色。」
或有行者修行中妄用自心,故能依色身諸根而成就五神通,此仙道眾生雖能覺諸根之用,圓滿成就其妄性,雖其妄性能含容一小千、一中千或一千大千世界,因妄性不真,卻認為遍含一切國土之性為自我,誤認此色我中有圓滿自性,不知真性空中卻能無所不含,有如世間三千大千世界均含容於佛心中。因此等仙眾非依正覺而修,非依三摩地而修,所覺是世間覺,雖然壽命久遠,終歸要再輪迴的。此類仙眾如絕行仙者,因非真性含色法,以妄我中含妄色,發心顛倒,是為另一外道虛論。
(3)色屬於我
「或彼前緣,隨我迴復,云色屬我。」
或有行者於禪修中,已能體會自性中,妄心因性而轉,起心意念中,現其一切世間色相,有如人事物或一切世界能入我中,面對彼等前緣,均能隨我心現其境,我心意滅其境亦滅,故諸色境隨我迴復,一絲一毫不苟,故說色境均屬於我之妄性。此等行者有如照行仙者,此等仙眾常喜意念妄想,緣一切所思,現一切色境。此類仙眾悟知諸色法,均依於我心起意中,以妄色依我所緣而現,發心顛倒,是為另一外道虛論。
(4)我在色中
「或復我依,行中相續,云我在色。」
或有行者於行陰區宇中,能見八萬劫中,我色身隨行陰遷流不息,現起種種色相,天、人、畜、鬼神道中輪轉而現,此色我依行陰流轉中,重復地、相續不絕地現起諸色相,故行者認為我在此色相中,才會隨行陰遷流而現諸色相。舉如古時有一樵夫遇雨,躲入一山洞中,忽見一修行人坐在那裡入定中。此行者於定中,忽現一美豔女人身在其頭上,又現一犬類在女人身之上。此樵夫見此禪者會變魔術,看得目瞪口呆。當此禪者出定後,此樵夫讚佩有加。然而此禪者卻說,大德所有不知,我實非在變魔術,而是我有一世出生做一妓女,又有一世墮入畜生道做犬狗之類,此種色相隨我行陰心而現。此段公案可說明,我依行陰相續遷流中,變現諸多色法,故當然言我在色中矣。此類行者已能見行陰業流,惟不知真性不妄執業流諸緣,亦不隨業流而現一切色法,僅會依真性而映現有色世界之相貌。因此認識不清而認為我隨業流而現色法,故說是我在色中,如此發心顛倒,是為另一外道虛論。
4.顛倒妄計推度
「皆計度言,死後有相。如是環環,有十六相。」
此等行者或以「即色是我」,或以「我中有色」,或以「色屬於我」,或以「我在色中」等四種妄計中,由於錯誤的認知,隨即可能會墮入外道四種錯誤的推計中,認為死後有其相。世尊先舉色蘊為我之推計繆論,成就四種死後有相之虛論,隨之,「如是環環,有十六相」。
眾生輪轉於三界中,都以五蘊身為我。欲界眾生以色蘊為我,色界眾生以受蘊為我,無色界眾生以想、行、識陰為我。修至此境的行者,五蘊中已得悟色、受、想、行四陰,在行陰遷流不息的業緣中,因未能悟入識陰魔境中,祇以前面四蘊為主,故環環牽連相扣,四妄計中經色、受、想、行等四蘊,而成就了十六種死後有相的錯誤顛倒妄計中。
環環成十六相者,除前述以色為主外,再來就是即受(想、行)是我,我中有受(想、行),受(想、行)屬於我,我在受(想、行)中。如是環環成十二有相,再加上色蘊四相,總共成為十六相。
5.菩提與煩惱兩異錯誤認知
「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並驅,各不相觸。」
行者至此修證的境界中,五蘊身中言以色、受、想、行、識為我,識心當為我的心,以菩提覺性來看它,而色、受、想、行等蘊總是煩惱法,因此等行者在不究竟的認知中,或又推計煩惱畢竟是煩惱,菩提覺心畢竟是菩提覺心,此兩種性相是並駕齊驅,永遠互不相抵觸或交集的。
其實又是如何呢?經云:煩惱即是菩提,此菩提、煩惱性源為一,均來自於真心實性中,也來自於第八意識心田中。八識中染淨二法並存,體性空為主,緣來空性中起法性、法相,凡夫認知為煩惱法,因有妄習相應故,聖人認知為因緣法,因能無黏、不起法相應故。前者因此因緣法而煩惱,後者依此因緣法而得心通,了知世間一切因緣法相,以及事情的前因後果。
6.顛倒因成外道種性
「由此計度,死後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行者在行陰區宇中,因見行陰微細,業流遷延不止,於菩提覺性中起鑑照者,得知在我心與世間相中,在我心與煩惱法中,顯現出死後確似有其色、受、想、行等現象的存在,因而推計說死後有其相。如此錯誤的認知,實墮入第六種外道理論中。也因為可能有十六種死後有相的錯誤認知,又認為煩惱畢竟是煩惱,菩提畢竟是菩提,兩者並行而不是合一。如此錯誤的認知,是會迷惑其菩提覺性,讓他不能悟知真心實性,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
行者在對於色、受、想、行、識等五陰法中,不知菩提圓滿,本來是空寂的,煩惱本是虛幻,自性本無生滅,故無死與不死,有相與無相等同,均是因緣幻化不真。行者卻因在行陰業流中,觀照到色、受、想、行等蘊,認為死後有相,更將識蘊也等同認知,立五蘊中死後有相,因而發心起顛倒想,成立顛倒虛論。(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