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行陰魔相(4-4)
-- 有邊見相
4.有邊見相
一 、經文:
《楞嚴經》曰:「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心,名為無邊。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三者是人,計我遍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由此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二、前言
想陰以分別起法為能事,若想陰破滅,則分別心亦滅,當能住空寂。若行者遇法分別不生時,性境恆一,是謂一境性。行者心境若多,皆由妄習想心而有,此心來自於七識對八識法塵的執著。人心若無想,也就是說七識不執取八識法塵,則妄境無所從生。行者若白天不想,而夜有所夢,亦是想陰未滅之現象。理智清醒時可制心不想,但於睡眠中,人之覺心半昏迷時,七識又起妄執,而執取八識法塵種子,緣取內境緣,而成夢境。若一行者眠時無夢,如前經云:「寤寐恆一」,則是人無想,無緣法塵影相而生,故夢不成,是謂無夢。但雖能白天無想,夜眠無夢,也還未達究竟果地,僅是修學初成而已,因還未至識陰滅的果地境界。
《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言,妙幢菩薩在聽佛說法後,歡喜踊躍,一心思惟還至住處,於夜夢中,見大金鼓,光明晃耀,猶如日輪,於此光中,得見十方無量諸佛,於寶樹下坐琉璃座,無量百千大眾圍繞而為說法。由此可知十地菩薩還有夢兆,惟佛陀獨稱覺者,故無有夢想心境,一切境是實覺而知。我等凡夫要證至無夢無想,還真是要很用功呢!
也常聽人言:已久無夢矣!聽後真讓人有點哭笑不得,殊不知無夢是因氣旺,壓住腦細胞不動,而暫不攀緣諸法塵,若將此種情況認為是無夢,真是有點錯認境界。若真是無夢,應如世尊常覺而不眠,自然能無夢境,所覺知之事當然全真映照而知,或隨念起法爾現象而知一切事。
想陰滅後,覺明心中,清虛寂靜,心中無有粗重前塵影事,性空如天晴朗,觀諸萬物,同一體性,無所執取。故能如鏡鑑物,物來則現,過無所滯留,物去則空,而無遺留痕跡。諸佛大圓鏡智就是如此,能照諸境,不過卻能虛受照應,了無昔日熏習之陳舊習氣相應。故行陰滅的行者見十方世界及十二類眾生,此能見的功能皆從此精明真性中生起。
在行陰區宇行者,因所能見之範圍還受其智慧所限,若此時妄自動念執取其境,又妄以偏頗的見解以為是,則又會入諸迷誤之境。此處魔相即是行者誤入有無邊見之境,若不由佛開示知見,真會入有無兩邊之迷境。
三、正文解釋
(一)、有邊見之因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
諸善男子在三摩提正定禪修之間,堅固凝定正心,使定心更為堅強,終於使魔不能得其便。前二個魔相講的是凝明正心,現在講的是堅凝正心,心更進一步的堅定、凝固了,自己的體性,不因餘習而隨境轉,更有正知見的智慧,魔終不得其便。想陰破之行者,分別心不起,剩一精明真性,沒有種種散亂事宜,故說是為正知。在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使魔不能得其便。
至此行陰區宇行者,因已無魔擾,正念堅固,故能於心鏡中起禪觀覺照,觀盡十二類眾生生命本元,即謂窮生類本。行者在禪觀中,能觀見十二類眾生幽隱卻又清楚可見的生命本元,此本元常常現出清擾衝動受生之原動力。行者要去研究那一類眾生,研究那個眾生,更在十二類眾生間,觀見十二類眾生一切業緣的本來,觀察到一切眾生不清淨之間,他會去受生的那種原動力是什麼?行者去觀照它,去研究它,在想陰盡行者應有此能力來觀。
行陰區宇行者在觀照中,因智慧力受時空的限制,不能像諸佛的智慧,還有隱密不能見之處,故於所見、不能連貫所見等分位中,產生自我的推測計度。若真如此,於此覺圓中之動元未能發明,則是人會在有、無之間產生四種邊見,且還執著其所見為真,所論為實,這就會障礙菩提性的顯露,終入外道行列,皆是古之外道論也。
何謂分位?是指緣生法中,一切物相所具有變化之時間與形相,在實體空相時,因為有因緣而要感招成物像的名詞,也可看成是假立的名詞。行者在觀自心中,對色法與自心產生變化時,即是分位現相的形成。分位可從自心中現起時,當然有三際之分,即過去、未來與現在,是謂時間分位;進而有生滅之分際,行者能觀心之何時生、何時滅,是謂生滅分位;另行者在見聞覺知間,以我主體起見聞分位。在時間上與生滅中,行者能起觀彼我分別者,是謂彼我分位。此四種分位中,行陰區宇行者若有所見,會產生四種有邊之見。
(二)、第一邊見
「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心,名為無邊。」
行陰區宇行者,因心堅固清淨無著,故是人能從心地中推計眾生生命本元之心,並察覺此心識遷流不息。若行者此時觀心識起滅時,心識滅處及心識未起這兩者,是有邊際,不能綿延不絕,故給與一明相—是為有邊。
另行者再觀此心識,能一念接一念,相續不絕,此種現象,強加推計,安以無邊之相。
在行陰區宇行者,照道理,其心已凝固,且有正念,不會隨妄緣起心動念。若其心動念皆是有實際業緣的牽扯流轉不息。此時行者自觀心識,強加以分立有邊、無邊之邊見論。心中還有相續不斷的心緒,這些也是眾生本命元由,但因不能見,只有感知心意念的遷業流識,將此推計為無邊,此是第一種有、無邊見。
(三)、第二邊見
「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
此行陰區宇行者,因有能鑑照之妙明真精,在其心中能顯現眾生果報因緣,此時行者察照此眾生生命之元由,一命轉一命,一分段生又一分段死,業緣遷流不息。但行者察照諸眾生因緣,僅能及八萬劫中,故在此能觀的八萬劫之前與之後,此行者皆無所見,故說寂無聞見。為何會有此錯失?主要還是有微習尚未淨盡,不能像諸佛所知所見,無時空之隔。
若有佛在,此時當有佛開示知見,不會落於外道邊見論。若無佛在,我等當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也才不會走錯路,不會妄執所見,甚至以見取見。此時行者若妄執己見,則會將察照眾生生滅本緣之已發生事,在未見其滅失前,這段期間所見眾生,推計為「有邊」。
另外在不能見的八萬劫之前與之後,雖然行者不能真正見著,故將此寂無聞見,稱名為「無邊」,而有眾生可見處,名為「有邊」,此是第二種有、無邊見。
(四)、第三邊見
「三者是人,計我遍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
行陰區宇行者除妙明真精有能鑑照的功能外,還能以法爾之心來覺知一切因緣法。第三種邊見是此行者因心能覺知一切緣,三度、四度空間及過去、未來、現在等三世因緣,此等因緣都是由心生,故能以心遍知一切。此人推計自己能遍知一切,故說已得無邊性,因他自認為已證得此性真能遍知一切。
唯因此人還有微習,不能像諸佛所具有的知見,妄稱為已得無邊性。佛之知見無時空之隔,故無始無終之十方世界及宇宙中,一切眾生因緣皆能知之。談到此能知萬法性,佛與行陰區宇者應有不同,現舉嵩嶽元珪禪師所言:「佛能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即滅定業。佛能知群有性窮億劫事,而不能化導無緣。佛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是謂三不能也。定業亦不牢久,無緣亦謂一期,眾生界本無增減。且無一人能主有法,有法無主是謂無法,無法無主是謂無心。如我解佛,亦無神通也,但能以無心通達一切法爾。」佛陀所通達的法才是法爾,與行陰區宇行者自認為證得的無邊性,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再來,八萬劫內行者所感知的眾生,也會現出在此行者的心中。但此行者自認不能感知眾生的知性,故將眾生不能知的性,稱之為無邊之心,此無邊之心,還具有有邊性。此於自他共生計度,自謂已破想陰,他的心能遍知法界,故計自心無有邊際。彼法界一切眾生,皆現於他心之中,而他不見彼之知性遍於我心,故彼之知性不周遍故,名為有邊性,此是第三種有邊見。
(五)、第四邊見
「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
行陰區宇行者,因凝心定意,想來窮盡行陰中一切法緣能空卻,但以其有限的智慧、知見及能力,在心路過程中,自我思慮籌謀,察照出一切眾生之身中,本是五陰和合而成,但有些未破諸陰者,也有些已破數陰者,如至行陰滅者。當下自我總結,認為我已清楚世界眾生本來,可說所有一切眾生,未到行陰滅者,是屬於有邊的。而像自己已至行陰滅,故可稱為無邊。此一色身五蘊,有破、有不破故,乃計一身半生、半滅。由此計度,世間一切眾生及一切物象,咸是一半有邊,一半無邊,此是第四種外道邊論。
(六)、總結
「由此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行陰區宇行者於一法中計有、計無,因有微習,受智慧力限制,自非正見,昧於行陰之本,見不能周遍一切,可說不正不遍,故說落於外道。如果行者不能自知,妄執不放,將迷惑自己菩提之真性。這也就是第四種外道,以「有、無」立有邊之邪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