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色陰魔境(1-8)
- 凝想化成相
8、凝想化成相:
(1). 經文: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遍滿。又見恆沙,諸佛如來,遍滿空界,樓殿華麗。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2). 釋解:
凝想化成相,即是說,你心裡想什麼事即能化成,這個很好呀!心想什麼事就能成,偏不念空,而專想一些有相,他就會化成有相,是以其空性去化成有相。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講了半天,前面都沒有提到心達清淨,只是言及你這個心怎麼玩、怎麼研究,發生一些魔相,搞來搞去也沒有完全清淨。但是玩到此時,終於清淨起來了,一切妄想習氣清淨的時候,你這個心怎麼想,就會怎麼現,這像我們的摩尼寶劍,污垢都去光時,就能「漢來漢現,胡來胡現」,此是禪宗講的。所以修到此境地,實境也能現,幻想時也會現。
這裡講的是凝想,凝固不移的去思考一件事情,想久了,就會化成一個相出來。所以,我們常常看佛像,到此境界間,佛相的影像自然就會現在心地裡,這是你凝想出來的有相境界,始現出佛像。現在,你面前所現的,是自己想出來的、化成的。
所以,以前曾言,如何來分辨自己想的,還是真的有那個相?如果你回復到第六意識清醒的時候,亦即說失神而回神後,那個相還不滅,那就不能否認此相是虛幻的,而是真實有那麼一回事。如果原神回到原來真實世界時,那個境界沒有了,代表是八識所現的,自然的種子發出的。故知這個心可以想像化成很多的幻相,大部份來自於你內心經歷過的人、事、物,可以現出那個相,所以有一天讓你的心能成就清淨,就會有此化成境。
「淨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清淨的心入非常殊勝境界,功夫達極至時,代表粗的習氣毛病都拿掉以後,淨得不能再淨的時候。你忽然間所看到的大地,十方的山河,都會變成佛的國度一樣,非常殊勝美麗。如果以現實的眼光來看,我們世界有的地方,是很骯髒而不完美,但是化成佛國土的話,會是清淨美麗的。
話說有次釋迦牟尼佛的徒弟說:「世尊!你講的很多佛世界,都非常的殊勝美妙。但我們的娑婆世界,那麼不美、齷齪、污濁,是何故?」我們的世界是不美,凹坑不平,以前不美,現在更不美麗,因污染一大推。釋迦牟尼佛即說:「誰說呢?我的國土照樣清淨、莊嚴,你要看嗎?」說完,世尊的腳尖向下著地壓下時,整個真實的世界,即變成佛的清淨莊嚴世界,跟西方淨土、東方國土一樣,非常的漂亮、莊嚴。
只因是我們的心不清淨,所以我們看到的世界都是不淨,如果我們心地真的清淨,就能看到真正佛的世界。所以人心不淨,所看的世界都不美麗,如果心清淨的話,這世界好人壞人同樣很可愛,所以淨心功極的時候,已能不被外境所染,始能化想成境。
「具足七寶,光明遍滿。又見恆沙,諸佛如來,遍滿空界,樓殿華麗。」:心想化成佛國土現後,七色寶光遍滿了佛的國度。進而看到恒河沙無量的諸佛如來,遍滿虛空界,虛空中尚現有樓殿,其樓殿宮庭華麗無比,不管天上或者是人間,所有的宮殿都顯得很華麗。
我們前印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裡面講到七寶塔的顯現與隱藏時說,有一七寶塔腐朽變成一堆廢土,釋迦牟尼佛禮拜此朽塔,世尊怎麼去禮拜這個變廢土的塔呢?他徒弟是未達佛境界,所以看的那堆土就是廢土而已。在佛的心地裡面,那堆土不是一堆土,是一個寶塔,隱形在其中。經典也講了,為什麼這寶塔會腐朽呢?是當代人的德行不行了、變差了,所以供養的七寶塔也毀壞了。其實七寶塔成就以後就永遠不會毀壞的,只是佛會隱藏起來,法身本無相,凡夫看不見的,其實七寶塔的佛像沒有壞。
同樣的道理,你研究心入清淨,入到不能夠再清淨的時候,所現出來的國度就像佛的國度一樣,當然每個佛國都非常殊勝美麗,所以十方虛空的寶殿都非常華麗。
「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除了這個以外,你還可以下見地獄,上觀天宮,一點都無障礙,這是有一點天眼通現出來的樣子。得天眼通者要有這個現象,才有天眼通的樣子,你要看地獄就現地獄,你不能說有地獄這個東西嗎?我用人的眼睛當然看不到。但這個時候你不是以普通人的眼睛看,是以清淨的心去映照出來,所以天眼通是用見性看的,而天眼明更不一樣。
天眼通、天眼明的層次是不同的,天眼通是心想到一事、物,此事、物就現出來,如想地獄,地獄就現,想天宮,天宮就現。天眼明的話,地獄、天宮、十方世界國土,都在佛心之中,不必起心動念,諸境均在佛心湖中,這就叫做天眼明,無論動不動念頭,這些事相都在。天眼通不一樣,想到地獄,地獄才現;想到天上,天上的皇宮才現,這還有一點意念在,所以透過見性、透過心,清淨的心,淨心功極才會現。十方虛空、山河大地、地獄、皇宮都現出來,沒有障礙。你的心能現這些,這些有相都是你的心,不必要用天眼去看,所以我們雖然沒有很用心的去學習天眼通、天眼明,但我們也要了解它,那個現象是什麼?不要說可以看到鬼神(俗稱陰陽眼),就說有天眼通,那不是的。如果有天眼通,連牆壁都阻擋不了,可以看過牆壁、山河大地沒有阻礙;你眼睛可以看到鬼神之類的,只是眼光波改變,是有一點點的善境界,也不能說是天眼通,此差了十萬八千里了。天眼通其實也要心淨才能現,那天眼明更不得了,是佛的境界才有的,亦即證得大圓境智後才會有的。
「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一般而言,我們對善相起會喜歡,不好的如地獄相起就討厭,所以我們的心就有喜歡、不喜歡心態存在。打坐修行時,常常痴痴地在想,一天想、兩天想,很久都用心在想,想得阿賴耶識的種子,會植入一個種子在那裡。在有朝一日,想久了就會化成,這是意識心化成的幻相,是虛幻不實在的。如果把真正皇宮、地獄這些相入心中想,就會跟天上的樓閣、地獄變為一體,如此你真的也可以看到,所以心想久了,也可以相應。同樣的道理,以佛像言,行者觀想佛像久了,有一天氣機比較好,心比較清淨沒有雜念,觀想佛像時,真的佛像瞬間出現在你的心中。這是真的、假的?很難說真假,也許佛的法身受你的心感召化成一個像,普通能看到佛像都是善境界,增加你的向道心。在夢中也好,在打坐、法會之間也好,佛像現也不要太心喜,沒什麼好心喜的。不好的影像現也不要厭惡,這樣抱著不即不離的平常心去面對。
「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有此種能力的人,扯不上成聖與否,是否證到聖人的境界?沒有!這是能用清淨的心去觀想,想久了就化成的幻相,跟證得聖境沒關係的。有此境界時,不要說你已經成聖了,若無此心態,即是有正知正見,可說是修行之間,所碰到的一種善境界。此與成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無關。
「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若自己誤以為得解脫了,成聖、成佛了,此無知的認識,很容易被客邪侵入心腹而迷惑受控制。如果不能了解此是修行中暫時的一種現象,而硬要說己經證到聖人的境界,這是很容易著了魔的。故行者當有正確認知,此是用清淨心凝想所化的一種現象。體會一下後,還是要超越,不要卡死在此,而不知前進,如果作聖解的話,就很容易著魔的。
( 88 年 3 月 14 日 講於 法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