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楞嚴經》色陰魔境(1-7)
                     - 身同草木相


7、身同草木相:

(1). 經文:

「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四體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又則火光,不能燒熱。縱割其內,猶如削木。此名塵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2). 釋解:

身同草木相,只因整個身體充滿了氣機以後,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傷害你,傷害也等於沒有傷害,所以行者的身體像草木一樣,也可以說知覺已失,拿刀來砍也無所謂,就像現在的乩童一樣,拿刀槍自己砍自己、刺自己,血照樣流,但他都不痛。等到附身鬼神離開乩童以後,傷口自然好了,也不必治療,這個在修行過程之間的色陰魔相中也會現出,是謂身同草木相,與乩童不同者是塵併入自性而排四大後才現此現象。記得不要把「身同草木相」當成好現象,不然就很容易下次地球再成形的時候,也許你就成了無情眾生之一了。

「又以此心,圓入虛融。」:行者還是在這個心地上用功,把心能夠很圓滿的融入虛空之間,把有相者融入無相之間。我們本來說"空有"本是一體,你在研究這個心時,心可以入一切相,一切相可以入我空心,心好像能自在無所礙,所以你的心在揣摩這些的話,你的心可以穿越牆。古代有人入定時,想到柴房有什麼東西未做,心起掛礙念著,雖然他在外面打坐,一想到柴房中有東西未處理,“啪”一下身就到柴房中去了,柴房本來從外面鎖著,等到他起了分別心,回到現實人生的時候,已被關在柴房裡,不得已才在裡面叫人來開門。家人奇怪他本來在外面,怎麼會被鎖在裡面呢?所以你的心不是只有跟草木一樣,有時候有一種靈異的化空現象,此處是在講有相,你的心跟草本一樣的,圓入虛融以後會如何。

「四體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手腳四肢忽然同於草木,手跟腳像草木一樣,沒有知覺,充滿了氣,沒有知覺或痛覺,用火來燒,刀來砍都不會有傷痛的感覺。有時行者雖沒有併入草木這種經驗,但當你身體受具大的碰撞,卻無痛覺,且更能毫髮無傷,這也是四體忽然同與草木相之一。

「又則火光,不能燒熱。縱割其內,猶如削木。」用火來烤好像烤不起來,也不會燒熱、燒焦。如果用刀割你的四肢之肉,就好像拿刀在切木頭一樣,在削木或割下來後,身體四肢也沒有什麼知覺、痛覺。

「此名塵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純。」這是你的心跟外在的草木併在一起了,心想草木無有痛覺,我身打坐常痛不能忍,若我能像草木一樣,應不會痛,如此妄想而心會使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種塵併入草木。此類行者若不度過此魔相,將來會出生做泥土、花木之類的無情眾生。以前在修禪定之間,有不正確的認知,認為如果身體像木頭一樣,我還要吃飯嗎?就沒有飢餓感;我要受腳痛痛覺嗎?不必!所以這種錯誤的觀念,把心跟一切的草木融合在一起。

「排四大性,一向入純。」前面的圓入虛融,你喜歡玩這個心的話,就有這個能力把我們的四大種性排除掉。四大種性本是現象界裡的物質,本與草木無有分別的,也是物質的一種,故說四大特性是現象界裡面的東西。如果講到整個六大種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識大、空大等六。這四大是現象,空大是本體,識大是應緣而化四大的用。

又以此心來圓入虛融,你的心卡在空、有之間,沒有心就沒有宇宙、也沒有世界,永遠的住在空、涅槃寂靜之間。你的心會相應,是無聊或無知嘛!研究來、研究去,圓入虛融,你的心圓滿有相而能融入虛空,且能進而再融入一切有相,再融入什麼..,都是這個識大在作怪,所以就產生排除四大,一向入純真之體。本來四大是現象,現在你弄了一個像樹木一樣,樹木可以看成地大,排除四大以後,純入一相地大,就跟草木一樣,跟泥土沒兩樣,火大、風大、水大把它排除,四肢就像草木一樣。人體的地大有如骨頭,分化後還是變成礦物質之類,與草木分化後並無兩樣。

“純”可以說是“歸一”,排除四大歸於一項,一大可以說排入地大,也非常的精純,沒有拖泥帶水,水、火、風都一概不留,你肢體等於形同草木,所以怎麼割、怎麼燒,他都沒有感覺。很多人修到整個身體充滿氣的時候,覺身體可以膨脹,但不要太執著這個現象。執著就是排除四大種性入純於一,那就很危險,所以你有痛,用你的心去超越你的痛,那才是正修的。不要說我的痛,如果能依附在草木,變不痛,那種觀念是錯誤的。要承認我們的肉體是肉體,在我們的本體本來沒有相干,因緣的關係,出生做人,我要認知我的主人翁是超越肉體以外的,那他肉體所呈現的痛,要承認它,但不被這個痛來左右,這樣才能超越。

「暫得如是,非為聖證。」排除四大種性以後變成專一,一向入純,成就專一有相之地大,使火燒、刀砍均無有痛覺之現象,是玩弄此心,圓滿入虛,暫得如是的現象。此與證聖無關,並沒有證得聲聞、緣覺小乘行者的解脫知見,更沒有證得菩薩或佛的大解脫、空有不二、圓滿解脫的知見,故說非為聖證。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得此境況不能叫做已得聖人(前述四聖眾)的境界,但可以肯定的是修行過程間的一種善境界。若自己誤以為成聖、成佛了,此無知的認識,很容易被客邪侵入心腹而迷惑受控制。如果不了解暫時的一種現象,而說己經證到聖人的境界,這很容易著了魔的,故行者當有正確認知,此是用心所的的一種現象,體會一下後,還是要超越,不要卡死在此,而不知前進。

( 88 3 14 日 講於 法爾 )


[ 《楞嚴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