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楞嚴經》色陰魔境(1-6)
                     - 密見洞幽相


6、密見洞幽相:

(1). 經文: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忽於夜半,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2). 釋解:

古代修行人都是在山洞裡面,打坐時心眼一開,見性會超越世界裡面所能見的種種現象。不要說修行的人,古代練武功的人也有這種能力,晚上夜行人沒有星光,但是他走起路來就不會跟樹木相碰,還跑得飛快。本魔相是行者能用見性看,超越生理眼睛的功能,所以在黑暗的山洞裡也可以看到景物。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前述魔相能見七寶、百寶光明後,行者繼續鑽研自心,達無有妄塵微細惑時,體性清澄透徹,此能見百寶光明的精靈見性,所見光能不混亂雜染,所現光明能清楚不互相混淆。

「忽於夜半,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行者用功鑽研此心時,無意間於三更半夜無星光,在暗室中見種種物像。暗室中沒有光源,眼睛照道理來講是看不到東西的,只能看到黑暗。在黑暗中,但行者卻可以見洞中種種物像,哪一個地方擺什麼東西,都可以看得清楚。

若從修行人身體的變化來說,可了解此種現象係因內氣走到眼睛時,所有的物相也會變化,如見佛像忽大忽小,當佛像變大,是心臟在壓縮的時候;佛像變小,是心臟在舒張的時候。不懂的人就會很害怕,怎麼會這樣?這也是一種魔相。其實色身上的魔相,都因身體跟氣等物理現象,互相起作用而引起的變化,如果氣通到眼睛的時候,眼睛可以在黑暗中看到種種物像,是可以理解的。

上次講到眼睛可以在中午時分看太陽,太陽的光很強,但是眼睛氣通的話也可以輕易的看太陽,烈光不見了,會被一層圓而薄薄黑灰色蓋起來,所以此時看太陽就像看月亮一樣,眼睛不會受傷害,而一般人直接目視太陽的光,眼睛會受傷的。現在在黑暗之中,行者可以看種種的東西,跟白天沒兩樣,白天有白天的光,肉眼就可以看東西,沒有光源就看不到。而現在不必藉光源就可以看到東西,而且看到的跟白天看的一樣。 

「而暗室物,亦不除滅。」:行者在暗室裡能見的物件,並不會因為沒有意識會神而消失掉,代表確實東西在那裡,不是意識幻化的。有時我們眼睛因物理關係,影響識心執取其影光,而腦筋裡面想化成自己想像的影相。前面魔相所講的蓮花、菩薩相等等,代表是真實的,可以看到黑暗的物像。

「此名心細,密澄其見。」:這種魔相可以稱做是因為行者的心慢慢精研入細,排除非常微細的塵惑現象,使心清澄以後,讓見性發揮它的原有功用。此時不是透過眼睛見物,而是用見性直接映照物像。

我們深一層的去體會的話,自己身體映照外來的物境,其實都是自心裡面的影像,聖人的境界即由自心所感所現,故此相與真實相整合在一起了。而凡夫會把它分離出來,外境屬外境,內心映照之相是內心所見,如此才變成內外境作對立。

所以,我們有時候在懺悔、發願時,會說:「自性眾生誓願渡。」自性裡哪有眾生?有!有無量眾生,那個跟你業緣有關的,均是與吾自性息息相關的,所以自性裡面就含有無量的眾生。故吾心離不開眾生,眾生相不在內心滅,則解脫境無法證得。故行者要了知內外現象本來是一體的。如果你修到心細密澄其見,你的見性了然清楚,幽隱密顯中就可以現出見性的特殊功用,此是修行人才有的功用。

「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黑暗山洞裡面本來是非常幽暗不明,但你卻可以在黑暗洞中,無光源下看到東西,此種特殊的能力,也跟證聖毫不相干。只是因氣機通過了眼睛,改變了眼睛的光波長,甚或誘發出見性來,始能見黑暗中的景物,此是暫時的生理與物理相互作用所現的現象。

「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行者能在黑洞中見物像,並不是證到聖人的解脫境界,故不能叫做聲聞、緣覺、菩薩、佛等聖人名,但可以肯定說是修行過程中的善境界。從上面五個魔相也說得夠清楚,身體色根(五根、六塵)因物理現象所現的種種光怪陸離事情,是修行過程中的一種善境界,但與證得聖人果位毫無關係。

「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如果行者不了解這種黑暗能見物的狀況,是一種善境界,與證聖無關,而偏要說己經證到聖人境界,此種無知的心,很容易著了魔相。主要還是修行者無慧而自足、自肯,有不正當虛榮心,即有貪名心,故易被魔利用而著魔。

觀看《楞嚴經》五陰魔相後,知道行者除在色陰魔相中迷失易著魔外,在受陰魔相中迷失同樣容易著魔,故色、受兩蘊(陰)魔相都要突破。超越此兩魔相以後,剩下的想、行、識等蘊魔相,都是內心的妄想、執著,自身較不會迷惑,但會被外人顯示神變異能而對他產生欽羡,對那人信服而迷失,因那個異能人是被魔附身才有超能力的,故還是間接地被魔所控制,此五蘊魔相的真實情形,要認識、分辨清楚。

( 88 3 14 日 講於 法爾 )


[ 《楞嚴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