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楞嚴經》色陰魔境(1-1)
                     - 精明外溢


一、色陰區宇

(一)經文: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地,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

 

(二)經文釋述:

1.「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

行者用功時,坐道場中行禪修,能銷落內外塵境諸心念,內心能寂然不動,專注於反聞聞自性,反觀觀自性,日久功深,將令行者諸念消滅,妄念殞滅而不再生起。

2.「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

一切妄念既因觀自性功夫高深殊勝,而消滅殆盡,捨離無存。則本就具有根性功能就自然會突顯而出現。而離念根性之精明,時常能保持精而不雜,明而不昧,了了常知,是謂離念精明。

3.「動靜不移,憶忘如一」:

此精明之體,無論行者在動與靜中,憶想與忘念時,均是同為一個精明之體。此精明不因起心動念而有所變移,亦不因思考記憶而落為昏昧。故此精明之體現出時,不干於動靜,無關於憶忘,常保持一了了的覺知而不昏昧。

4.「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暗」:

行者應當安住在其能離諸念的精明性中,始能披露其精明之性境,進入三昧大定。但雖已能入此大定中,奈因禪定功力未入精湛,諸根性猶為色陰所覆,有如明眼人,處在幽暗室中,睹而不能有所見。

5.「精性妙靜,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

吾人自性原具有的精明,原是靈妙而清淨,可偏照宇宙、十方法界,奈因色殼子未破,真心光明未能發生作用,所面對者是一片昏黑,此境界就叫做色陰區宇。

 

二、破色陰境界

(一)經文: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二)經文釋述:

1.「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

若行者心光發洩,寂照時有如眼晴可看到物件一樣,清清楚楚、明明朗朗。此色殼子已是洞開,不能局限住六根自性,可見的見精心光,能偏觸十方界,已無復有幽黯感覺,到此境界,名為色陰盡的境界。

2.「是人則能,超越劫濁」:

凡夫色陰覆蓋自性,蒙蔽真心,五根攬取外境而執境起行,造貪瞋痴三毒諸業,使吾靈妙精明渾濁不清,故輪轉於六道中,萬劫不復,故曰劫濁。若色陰盡時,自性光明顯露,明察五根、六塵虛幻不實,不再造業,不隨心識業障而轉,這個人就能超越凡夫的劫濁。

3.「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觀吾人諸色陰區宇、精明蒙蔽之由來,仍係因色身覆蓋妙明自性,迷認堅執身根為我,所緣色塵為實境,而生起妄想,且堅固執著其妄想境,而成為其分段生死作用之根本原由也。

 

三、色陰魔相

(一)前言

因為身體限制了我們的法身,所以要讓它破,才能讓法身活。行者色陰要破時,簡言之,就是你的氣走到全身各經絡部位,尤其走頭部時,是靠近我們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因為身體生理、物理、氣等互動現象,(包括聲、光、力等),身體裡一個幻影加上你的心識,它可能幻成許多境界出來,有些人能看到自身。以前在大乘精舍有位林大德,常可以看到自己身體裡的數條筋拉來拉去,勸他不要執著,但他就執著這些。過了一、二年,他忽然問到:「老師,您叫我不要執著,『執著』是甚麼意思?」我就告訴他,不執著就是不要受它的影響、不要理它,這就是眼睛見性可內觀自身,叫做「精明內溢相」。「精明外溢」則可看到山河大地,甚至他鄉遠處親人都可以看到。你眼根發相可以看,但不要執著。不要像有些人一看到一片黑暗進到自身,你就很煩惱,他認為黑色不好。哪有甚麼好或不好!黑色進來身體當然會病痛,此時就看你有沒有解脫,看破色身病痛,若證平等法,病不病不是一如?你說「白色」最好,「黃的」也不錯,這些光來,你就喜歡;「黑色」不好,所謂的不吉利,若你通通照單全收,沒掛礙,不是也沒大不了的。這只是眼睛現起的一些魔相現象,主要是因為身有氣不順暢,才會有些魔相產生,因為還有幾條經絡不通,才會聚集在那部位而發生異常現象,此與證入聖位無關。若真氣無障礙地佈滿全身,就差不多了,色陰魔相就度過了。

像氣衝到頭部,頭部有眼睛、鼻子、耳朵、舌頭等,若這些部位都發生異能的話,就表示頭部的氣太旺了,到不了下面來才會有這些現象。所以為什麼要經絡陰陽調和、氣脈通順呢?不通就要慢慢的把它導順。以前有同學參加49天長期禪修,有一天,氣一進入腦中出不來,就不知如何修下去!所以大家不要光會自己修,也要能幫人家化解這些問題,要體會用什麼方法去化解它。真氣如何讓它通順呢?其實很簡單!

若有幻像、異能產生,這些都是身體生理和物理的現象所造成的。大家都看過假面具,有時掃到腦內儲存的影像,它就會應氣而顯出來,您不知其所以然,會被嚇一跳!怎麼會有這個影像?有時看到諸佛、菩薩像等等,鼻子會聞到異香、異臭,有時甚至聞到腐屍的味道,有的可聞到臭水溝味等等,那是眾生生長在那裡養成的味道。你也許會說:我什麼都沒看到,可是就是有那種味道,這就是你的鼻子已經發生異能了。看到幻像怎麼樣?聞到味道又怎麼樣呢?不要去執著它。耳朵可以聽到另類眾生說話,真正耳通不是這樣的,耳通還要知道兩隻螞蟻在說什麼話,這才叫做耳通。你還可以聽到鬼神說話,諸佛菩薩可能是要用心通來通訊息,如此比較有感覺。這些現象都代表你的氣已經到了頭部了,是好現象,但不要怕!再進一步修,使氣更通順,不要使氣常常聚在頭部,這些現象就會消失。讓氣可以下來,也可以上去,使其他部位都通順,這些現象馬上就可以改善。當你沒有經過這麼一通,你就沒有這境界,連起碼的境界都沒有。後面所要講的色陰魔相都是善境界,但不要執著!一執著就會出差錯,會真的著魔。

五陰魔相在《楞嚴經》教中,每一種都舉十種魔境,但非十個就代表全部。因為釋尊很喜歡用「十」代表完美,他只是用「十」來大略概括,也許在這裡面,也許沒有在此範圍中,在此外時也不代表就是好或不好,所以要懂得他的意思在講什麼。其十種魔相是:

1、精明外溢相:

(1). 經文:

「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2). 釋解:

當你的精明自性被逼到外面去時,自然就會看到外面的東西,經文「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因為你在禪定之中,太用功了,「精研妙明」中,逼得你的心無路可走時,其實當心念心聞狀況下,逼得心無處可走時,氣就一直上來,到最後,這種影像就會出來。你在禪修之間精研妙明,逼得它「四大」(地水火風)不織、不協調。我們人體是由「四大」假合而成,這個世界也是由「四大」假合而成,個體、世界只是個現象,此些現象均來自於心識而有。一般講「六大」是指地大、水大、火大、風大、識大、空大等,而《楞嚴經》中加了根大(即六根)變成「七大」,其實其他類眾生不見得有根大。六大成就世界安立,色身亦如成就。一切有相均由空起而幻起,假如在空中我們識大(心)執著一切法塵為有相,就會產生外在的四大有相,包括世界與我們的色身。所以修行就是要能控制我們的心識,不要看到什麼就執著什麼,不執著就沒事、沒世界。如以對待的空心看一切境,就不會執境而隨業流轉,而終去輪迴。

空性是一切現象的本來,我們的佛性也是空性。但我們空性中又有一個「識」,這個「識」是無所不照,可以應一切緣。如果空性很圓而無執心,就可超越業障,就可面對業而轉入空無。若隨業緣而流轉就產生境,而這個境就是識感召而化成的。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也是大家的共業所感召而成的,也是地水火風和合而成。地大就是吾人的骨頭,這個娑婆世界的土地;水大是吾人體內的水、黏液、血液,外在河海之水;火大是吾人身體的體溫,世界的火源;風大是吾人呼吸的空氣,依風起情見的業感,亦是世界氣溫、地面不平所引發得風流。

這世界除地球外,尚包括六欲天、色界四禪十八天。地大滅時,初禪天天神,還不受影響。水大可蓋括至二禪天,三禪天可蓋括至風大,行者證到四禪天境界,世界要毀滅時,才不會被風災所吹而淪落。因世界要滅時,地球先滅後,再起水災,淹沒欲界六天,而初禪境界是在六欲天之上,故是水災頂。

我們這個世界會滅的,哪個時候會滅?在另外1996個佛再出世,弘化期滿時就會滅。過去莊嚴劫千佛已出現,現在賢劫出現四位佛,第四位是釋迦牟尼佛,第五位是當來下生的彌勒佛,而賢劫還有996位佛還未示現。未來星宿劫有一千位佛,故說世界還有1996位佛要示現,過後,世界就要滅了。

每一個佛的弘化期都很長,就釋迦牟尼佛來講,有五億六千八百多萬年。怎麼算?欲界天兜率天內院天壽4,000歲,兜率天屬欲界第四天。欲界第一天四天王天,天上一日夜,凡間50年。第二天忉利天,天上一日夜,凡間100年。第三天夜摩天,天上一日夜,凡間200年。第四天兜率天,天上一日夜,凡間400年。用400年乘上天壽4,000歲,再乘以一年360天,就等於五億六千八百多萬年。假如五億多再乘以1996位未來佛,這個世界就還有很長的時間才會滅。而人類階段性的毀滅是不同的,毀滅後會再有人類,有後再毀滅,毀滅後再有人類,算起來這個時間還很長。到時我們共業所造的娑婆世界才會真正空掉,回到空無。這是世界的成立與人出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每一個人有一個空性,但若一個人心安住不了的話,就會執著心裡的業,就會造業而隨緣而生。

再回來講世界滅時的情形,當世界要毀滅時,地大分散,地球散裂。隨而會毀壞天界,第二個災劫是水災,有七次的水災淹沒須彌山,淹後回去再淹,淹完七次為止。這時在初禪天的天神不會被淹到,因為他已經修到色界天初禪天的境界。再來是火災劫,經過七次的火燒,將初禪天燒掉了。你如果修到初禪天,這時就被燒掉了。你要修到二禪天,火就燒不到。最後又來個風災劫。風和我們的業很有關係,當境風轉,心事就亂。所以風災來時風吹三禪天,三禪天滅。大梵天王住在初禪天,你修到世間禪中的三禪,當風災來的話,還是會破滅掉。所以要修到四禪天,這是風災頂,不會被風災劫所滅,但整個世界還是被滅了。這時你會和你的共業們,又一同到別的世界或阿彌陀佛世界,或其它的星球,隨業力的牽引。所以不管世界怎樣的生滅,所有眾生是生生不息的,只是隨各人的果報流轉於各個世界中。所有眾生有的出生做人,有的出生做動物,有的出生做天人,十方世界的總和不會增加。這是大略說明「四大」,四大是來自你的心,心不定,才會產生色身及所化的有相,才會產生這個娑婆世界,或其它星球。

在「六大」中,因識大的晃動,會生起一切有相的「四大」之人身或器世界。「四大」生起就是一個人或所有眾生之阿賴耶識的「識大」,逾越空的真實境,執取識大所現的妄境為有,而產生四大之色身或外在的器世界。「地大」就是我們的骨頭,指堅硬的東西,所以地大不調時,就會覺得身體硬邦邦的。「火大」不調,火氣很大,溫度升高,我們說體內的免疫系統在發燒。「水大」不調,血液、尿液、唾液這些不調時,可能腎臟有問題了。「風大」就是呼吸器官的肺通外面的空氣;另外,風和我們的心也很大的關係。這些如果認識清楚的話,就像二十五位菩薩所修的法,地水火風這四大都是修行的法門。我們身體的水就和十方虛空裡的水一樣,在修「水大」時,觀身體裡的水,慢慢擴大觀山河大地的水與自身是一體的,慢慢再擴大跟海洋中的水是一體,再慢慢擴大到十方世界(華藏世界)中所有的水都為一體的。到那時「水大」就通了,色身也破了,你才了解到原來我們身體裡的水,和十方虛空中的水是一體的。其實我們的心也和十方虛空中眾生的心一體的。那十方虛空中的地水火風,其實迴光返照我們的心空裡,也是一體的,外塵與體空是合一的。所以到底世界是在外?還是在內?修禪的說在內,修外道說是在外。其實證到佛性時,這些都不屬內外的,你有心的話,在禪修時,都要慢慢去體會。

這裡說「四大」,你要是認識不清楚,少頃之間,氣闖到那裡,造成物理現象發生的時候,身即能出礙,這個身非我肉體,是裡面還有一個看不見的有形的身。有的人說,我的身體可以來去─身可以出去又可以再回來。他還有一個身能出礙,其實那個身是一種沒有質量的中陰身,這是道家最喜歡講的。有的人不認識正法,雖然號稱佛教徒,還是在搞這個。以前有位小姐,她也可以看到這些有形的影像。就像你閉上眼睛想你的媽媽時,媽媽她的樣子就現出來,說她沒有形相,倒還有幾分形相,如說有形相,要抓又抓不到,沒有東西存在!再談另有位修行的男眾,他也蠻無聊的,動不動就出陰神 到她的夢裡來,動不動就到她家裡走一走,就是出這種陰神,這不是蠻無聊的嗎?心不清淨,到處亂走、到處亂晃,干擾別人,這是修到「身能出礙」的地步,若你去玩這個,就卡死在這裡,因為《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沒有一個來去的身,我的體性空就在這裡,但十方虛空一切有相就在我心中。要有這種認知、證悟,這樣,你才可在心中現眾生,十方世界在心中現,也就是說,你的心不要亂跑出去,你說:「我要去佛光山禮拜大雄寶殿的三尊佛像!」你不用一個有形相的身跑去,只要你在心中觀想「三尊佛像就在我心中」,這才是佛教正知的見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要記住。

要知道第一種魔相就是身能出礙,這個身還是五十陰魔的第一階段,「礙」就是我們的身體。一般人怎麼不能出去?一般人沒有氣,不能發生破色身的作用,又怎麼可以出去呢?這就是靠慢慢修,修到色身不成色身,這個色身關不到你。在《禪修經歷與體驗》(本中心法雨出版社)一書中,有位同學寫到當初不知怎麼回事:「我的身體一直要膨脹,但不知怎麼膨脹」。這就代表你裡面那個身一直要脫離色身的束縛,要奔出去了。這時你就要幫助它,幫助它的方式就是觀想。觀想你的身體越來越膨脹,結果就真的膨脹了。膨脹到牆壁就被堵住了,堵住是你所知見的障礙。哪有被堵住!牆壁也是空的。再擴大!再擴大!突破牆壁,突破台北市和台灣省一樣大了,還不夠!再擴大!和整個世界一樣大,結果和虛空結合成一體,是無形無量的,這時身就能出礙了。你的心量能不能放大,這要看你用功的程度。

「精研妙明」這句話很重要。要這樣試一試,那樣試一試,逼得它或控制它,不要被貪瞋癡慢疑所障,要歷練它。有的人出去就回不來了,為什麼回不來?就是貪玩。出去一看!這個也好玩,那個也好打抱不平,看到的事情太多,一迷糊,不該管的也插手管,就被人家抓住,回不來了,人身就死了。所以不要出去玩,這是沒有用的。十方虛空、十方大地都在我心中,還出去玩幹什麼?但不可否認,禪修第一階段身體束縛住你,你要突破它,就會有這種現象。這就是身能出礙,一出礙就突破色身的束縛了。

「此名精明,流溢前境」,這就是你的精明強流出去了,尤其到外面,甚至到你面前。有的打坐,甚至看到自己坐在自己的前面,就是這個意思。有的人在睡眠時,感覺或看到自己飛到天花板又掉下來。其實我的肉體還躺在床上,是另一個我飛上去了,然後又下來了。這就是「精明外溢」,這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不要常去搞這個,有時一出去就回不來了。

「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這個現象,是因為你用功得太厲害、太精進了,所以暫且得到這個現象,並不是證到聖人的境界,這個肉體和聖人有甚麼關係?何謂聖人?我們說:已經得到解脫的人稱聖人,而解脫又分為大解脫、小解脫。小解脫是聲聞、緣覺行者,雖然他內心還有煩惱種子,但煩惱種子由內心起現行時,他不會煩惱,這是小解脫;大解脫者,如諸佛、菩薩內心都清淨了,沒有煩惱種子,才是大解脫、無餘涅槃的境界。聲聞、緣覺是小乘行者,內心雖未完全斷掉煩惱的種子,但他看得開、解脫了;菩薩解脫知見就更大了,我空之外,法也空了;佛更不必說了,除了我空、法空之外,也圓融了,空有不二了。這四種聖人(聲聞、緣覺、菩薩、佛)是解脫的,其他世間禪(色界四禪天及無色界四空處天),都談不到這個解脫知見。不是說你修禪定就是聖人,解脫的人才能稱為聖人。像孔子是人間道中的哲學家,光講如何把「人」做成功,如何把「君」做成功,圓滿人間倫理等道理,卻無法談內心的解脫,業力的超越,雖然我們尊稱他為聖人,但以佛教的解脫言,他還不是真正的證到解脫的聖人。除了上述四種聖人的境界外,就算你有另一個我,可以脫離色身跑出去,那是因太用功,身體產生生理及物理現象,使另一個我可以超越這個色身的假我。「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要以為有這種境界,就說我證到聖人的境界了。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你不要大言不慚的說:我如何如何,一副已經成聖的心理,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如果你能有這種境界,又能不作聖心,那才叫「善境界」。反之,如果你自認你已成聖,有聖人的解脫智心,就不能稱為「善境界」,而且很容易會著魔,故云「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如果你把另一個我可以脫離色身的現象,當作是已經證到聖人的心地法門,會因認知不夠,又會興起喜愛神通之夢想,你就很容易受到外在客邪的侵襲、依附入心腹而著魔,這是第一種「精明外溢相」魔相。

( 88 2 28 日 講於 法爾 )


[ 《楞嚴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