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us1.jpg (8966 bytes) 無為性用(4-6-8)--自縛自解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公案本文

僧問南嶽石頭希遷禪師曰:「如何是解脫?」

(識起迷情於何是解脫,是誰縛我,如何解開其縛而脫其困?)

禪師曰:「誰縛汝?」

(是誰縛汝,是自我之業識,業識本是虛妄不實,是人認妄而執為真,始為其所縛也。)         

僧問:「如何是淨土?」

(那何是淨土呢?)         

禪師曰:「誰垢汝?」

(是誰污染了汝?是吾阿賴耶受熏習故,若也能面對境緣而諸法不受,何污染之有?)       

僧問:「如何是涅槃?」

(那何者是涅槃?)

禪師曰:「誰將生死與汝?」

(是誰將生死與汝,要進入涅槃之境,若也能面對境,凡心不起,不取不捨,生與死猶如空花也。)

 

(二)玄祥釋解

1.前言

生死與涅槃是修行者首當要去克服與證求的,要能克服生死的恐懼,即能不畏生死,當證得涅槃後,始有此豁達的心,來面對死亡。若無豁達的心,來面對死亡,因有持戒修福、修德的善處,當感召天界福報,果如此則浪費過此生,未能證得涅槃境界。然行者要證得涅槃心,先當要有破生死的境界,破生死境界才能慢慢培養出不畏生死的菩薩精神,也才能在證得涅槃後,有不懼生死的心,而發誓再來受生。

要能破生死當求色身上的成就─開悟、打破黑漆桶,如此時法身自當活起。開悟後行者法身活起,中陰身也自然現起,補特伽羅(pudgala)即示現,此時行者處生死境界中,這時才能體會生與死的真實狀況。當補特伽羅要往生、不往生,要入滅、不入滅之際,行者就能體會如何控制人的生死問題。唯識家云,阿賴耶識(ālaya)若不執取此根身,則人將入死亡狀態中。所以初開悟行者若懂得唯識學,就要讓阿賴耶識堅執持此色身、根身不放,這時中陰補特伽羅雖欲他往,最後終究不捨此根身,安住於目前的生活起居當中。

行者中陰現起後死不了時,才能去修證此心性入涅槃境,古德云:「悟後起修」,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了。中陰補特伽羅有九倍於凡夫人的靈敏度,所以此時十方虛空一切因緣都能被補特伽羅所感召,行者從根結使入於覺結使中,此時無所不知、無所不覺,正恁麼時是修心養聖胎之機緣。

一切微細妄執性及習氣邪真如性,在行者的「執杖牧牛」實修當中,慢慢失去功能,心入寂滅狀態中,行者寂滅心一得,可以說是證得初步涅槃境界。涅槃者可以說是行者對於內源前塵影事,不再加以妄執分別為善惡,對於外源因緣諸法能慢慢做到住境不生心,因無妄習可相應故,如此行者當住經典所云:「不可思議寂滅境界」。

 

2.釋題

本公案名為「自縛自解」,行者當知無始劫來,流浪於生死輪迴中,都由業緣所牽扯。一切業緣來時都是自縛,不假於他人來縛,所謂自縛者是我們俱生我執、俱生法執所造成,若要解此粘縛,是要求諸於自己作活計。雖然我們造業有對象,果報來時亦有對待因緣,若能自解妄習,當能面對諸緣而如如。然要能自解者,還是要讓自己對於佛法的認知與修證有個正確道途。

正見是世尊所說卅七道中的八正道之首,是修解脫道之法眼目,所以有正知、正見者當認知解脫之道的真實次第,如實正知世間與出世間之因果,審慮諸法性相等之有漏慧、無漏慧,有漏果、無漏果等異同,有此正確認知才能稱為正知。正見者是正確見到解脫道路,吾人要得解脫,可能會經歷善道、色界禪道、無色界禪道、聲聞緣覺解脫道、菩薩直趨向如來道。所以行者禪修境界要有,再配合心地上的認知與證得,達去除種種心垢,就能成就解脫道,脫粘一切業縛。

所以行者要能解縛,當然首要斷三結(身見、戒禁取、疑),次淡薄三毒(貪、瞋、癡),次去除五下分結(身見、戒禁取、疑、貪、瞋),最後去除五上分結(色界縛、無色界縛、我慢、掉舉、無明),如此自我解縛後,當得永斷三毒(貪、瞋、癡),得解脫聖果。上述種種心病是無始劫來,行者自作、自縛,始輪轉於六道途中。現在行者要求得無為性用,得自在無礙於解脫知見中,當然要能正知、正見於縛者為何?要解者為何?道在何處?自己心病搞清楚後,好下手去親自解縛,一點假手他人不得。

 

3.語體文解

僧問南嶽石頭希遷禪師曰:「如何是解脫?」

有日,僧問南嶽石頭希遷禪師說:「修佛法說要求得解脫,那什麼是解脫的境界?」解脫境界有三個層次,先斷內在惡習,得無事心清靜,是為無事解脫、世間解脫;次當證得有冤親債來要債或遇惡緣來糾纏,行者能自在無縛地轉一切因緣,得身心自在,是謂外解脫、小乘行者解脫;行者能發菩提心,興起無作而作,運用有漏智法去行利益眾生事,在作、不作之間,都能自在無礙,是為菩薩解脫境界。

南嶽就是衡山,衡山位於湖南省內,為五嶽中的南嶽,位於湖南衡山縣西北十五公里處。標高一、二○○公尺,周圍四○○公里,內有七十二峰、十洞、十五巖、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九井。湘江環繞於南嶽之南、東、北三面,以勢雄、景秀、境幽、文豐為最大特色。就總體而論,則以秀冠五嶽。橫亙八百里,七十二峰當中,以回雁峰為首,嶽麓山為足,最高者為祝融峰。

據唐代開元十八年(730)李邕先生所撰麓山寺碑記載,法崇禪師至此開山,於西晉泰始四年(268)草創麓山寺。陳代太建二年(570),慧思禪師入南嶽講般若經典、中論等,稱為般若道場,故慧思禪師又稱南嶽大師。唐代先天二年,懷讓禪師入南嶽,住於般若寺觀音臺三十年,使南嶽禪風高張。唐代天寶元年(742),希遷禪師入衡山,於石上結庵,人稱石頭和尚。

衡山自古也是道教聖地,號稱「南嶽四絕」之一的水簾洞,即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三洞天。而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青玉壇福地、光天壇福地、洞靈源福地,都在衡山上。據《南嶽志》載,從東漢至明清,在衡山築觀建院、鑿洞闢崖,進行隱居修煉、傳道授業的名羽高道,約有百多人。漢代的茅盈,先詣南嶽拜師學道,而後去茅山修行,被奉為茅山派祖師。

石頭希遷禪師者700∼790)唐代人,又稱無際大師,端州高要(廣東)人,俗姓陳。生性聰敏,以鄉民畏鬼神而祭祀之,常殺牛釃酒,頗多弊害,師輒毀神祠,奪牛而歸。曾禮六祖慧能大師、青原行思禪師等為師,得青原行思禪師之印可。天寶(742∼755)初年,居衡山南寺,結菴坐禪於寺東石臺上,大揚宗風,世稱石頭和尚。自稱其法門不論禪定精進,僅須了達佛之知見,悟知即心即佛;心佛眾生,菩提煩惱,名異體一。懷讓禪師等皆推崇之。時江西以馬祖禪師為主,湖南以石頭禪師為主,四方學徒多輻湊於此二師之門下。唐貞元六年十二月示寂,世壽九十一。著有《參同契》、《草庵歌》各一篇行世。

按語說:「識起迷情於何是解脫,是誰縛我,如何解開其縛而脫其困?」修行當要有正知見,正見於如何解脫?如何悟道?若不知解脫境界及修解脫道方法與手段,可能會與道家行者入深山修此身心,不知於人世間去鍛鍊此心,讓它得真自在、真解脫。

禪師曰:「誰縛汝?」

既言要解脫,當有個人被縛,被誰縛?所以石頭禪師直接了當地答說:「您要求解脫,到底誰縛住,讓您想要解脫呢?」是什麼東西縛住您?是妄習、心病縛您,讓您不得自在。若行者真有業障來時,不能自在無礙,還是自己妄執、業識縛住自己。

按語說:「是誰縛汝,是自我之業識,業識本是虛妄不實,是人認妄而執為真,始為其所縛也。」有因緣、無因緣之法都是自己縛自己,能悟知解脫道理,當從內心中去除一切我執、法執性,如此,當能自在於諸法中無粘、無縛。

僧問:「如何是淨土?」

此僧又問:「修行要求得心清淨之土,不知此淨土又是何樣子?」眾生居住之所,有煩惱污穢,俗稱穢土,所以修行者想修得一淨土。淨土係大乘經中所宣說,小乘行者以灰身滅智入涅槃為理想,所以小乘者無此種說法。而大乘佛教認為涅槃有積極之作用,而得涅槃之諸佛,各在其淨土教化眾生,故凡有佛所住之處即為淨土。

按語說:「那何是淨土呢?」佛法言以菩提修成之清淨處所,為佛所居之所,稱之為淨土。《維摩詰經》佛國品中,謂心淨土淨,娑婆即常寂光淨土。若眾生心不淨,此土即穢惡不淨;佛所見清淨,即成無量功德、清淨莊嚴相。         

禪師曰:「誰垢汝?」

石頭禪師答曰:「是誰污垢了您?」凡夫無始劫來,心污染故,成就阿賴耶識、阿陀那識,一切眾生之煩惱身中,所隱藏之如來藏本自清淨,具足本來清淨的如來法身,有誰能垢您。義理懂後能不為妄心所迷,自能超脫世間一切虛妄之法。

按語說:「是誰污染了汝?是吾阿賴耶受熏習故,若也能面對境緣而諸法不受,何污染之有?」《勝鬘經》法身章中云:「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佛之如來藏含空、有二相:空如來藏,如來藏超越煩惱,或與煩惱不同,亦即於如來藏中煩惱為空,稱為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如來藏具足一切法,而與煩惱不離、不脫、不異,此即不空如來藏。行者悟道後,只要學習以空如來藏面對不空如來藏時,能夠如如不動,就能達解脫彼岸。

僧問:「如何是涅槃?」

此僧又問:「修行要求得心入涅槃境,不知此涅槃又是何樣子?」涅槃原來是指吹滅之意,或表吹滅之狀態為涅槃;其後轉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菩提智悟煩惱不粘之境地。所以涅槃乃指超越生死、迷界之悟境,亦為正知、正見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徵而列為法印之一,稱「涅槃寂靜」。

按語說:「那何者是涅槃?」佛教以外之教派雖亦有虛無、涅槃之說,然與佛教所說者迥異。且佛教大乘、小乘對涅槃之解釋,亦異說紛紜。據小乘部派佛教言,涅槃即是滅卻煩惱之狀態。其中復有有餘依涅槃(餘有神我身)與無餘依涅槃(無有神我身)之分。前者雖是斷煩惱,然神我身猶餘依、殘存;後者是灰身滅智之狀態,即指一切歸於滅無之狀況,當然亦無有神我之身,此心與虛空等齊。大乘佛教的中論等以實相為涅槃,實相即為因緣所生法上之空性,故與生死世間無有區別,悟得煩惱盡即有涅槃境。

禪師曰:「誰將生死與汝?」

石頭禪師答曰:「是誰將生死給了您?不然您為何急求得涅槃?」一切生死業緣都各自感召,然後妄執取為實有,始有生死之相。若能從內心去除掉一切污垢,則心能無粘脫縛,則證知生死、涅槃原無兩樣。

按語說:「是誰將生死與汝,要進入涅槃之境,若也能面對境,凡心不起,不取不捨,生與死猶如空花也。」行者當發菩提心,以般若智觀一切法無著、無粘,境來似有,境滅還無,在諸生滅法中,無取無捨,利益一切群生不止,是行者得真涅槃。進而行者能不愛涅槃,亦能不懼生死矣!生死與涅槃本來一如故。

(2006.06.22.撰於法爾)


[ 認識佛性 ] [ 公案禪機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