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us1.jpg (8966 bytes) 無通菩薩(4-5-2)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公案本文

僧問郢州芭蕉山山圓禪師曰:「無神通菩薩為什麼足跡難尋?」

(緣起於本體界,行者證入體性後,現無相之像,故菩薩不現神通,其足跡亦難尋。心是無形無相,菩薩常覺而不住,將何以尋找得到其足跡?)

師曰:「同道方知!」

(無神通菩薩,法身與虛空一體,亦即遍一切處,僅達此境界行者方知。)

僧曰:「和尚知不?」

(似有逾越,始有此一問。)  

師曰:「不知!」

(既言法身無形,何人能知,何人能尋?)                          

僧曰:「為什麼不知?」

(妄心何其重!追問到底。)  

師曰:「汝不識我語!」

(不是詩人不對詩,與你說倒可不必! )

 

(二)玄祥釋解

1.前言

菩薩是菩提薩埵(bodhi-sattva)之略稱,我們知道所謂菩薩是覺有情之義。菩提薩埵分開來解釋可以這麼說,菩提者─覺、智、道之意;薩埵者─眾生、有情之意。此處菩薩是何等境界,有覺未達等覺,有等覺未達妙覺。所以此處菩薩覺是覺了,不夠徹底,悟是悟了,不是全悟、真悟,所以被譯為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故菩薩不是完美的佛道人,是還有餘習的人,只是要求未來能成佛的一個行者。

菩薩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三者心地上各有不同的修證,後兩者有果位可證,菩薩道無果位可言,僅是要成佛果位的過程中,對於佛慧之修證而已。聲聞乘者持戒清淨,依師而修,規範自心達圓滿清淨境界,主要以佛陀所說的阿含經、四聖諦、四念處、四神足、五根、五力、八正道等義理,對於人、法二種法縛證得解脫,心通精合能現六種神通者。緣覺乘行者係指無師而能自覺自悟之聖者,緣修十二因緣觀,也依卅七道品而修習,更重要者以卅七道品中的七菩提分自悟得些許菩提覺慧,故名稱上加一「佛」字,是為辟支佛、貝支迦佛(pratyeka-buddha)。對於辟支佛境界,《大智度》言緣覺者有二義:(1)出生於無佛之世,但以前曾服侍過佛因緣,在當世佛法未滅或已滅,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緣,自以宿世智慧得道。(2)佛者當自覺不從他聞,觀悟十二因緣之理而得解脫道,覺慧現起得辟支佛道果。辟支佛行者亦具足六神通,並已具足些許智慧,唯無菩薩等智慧之大,當然菩薩更無有佛陀之智慧。對於聲聞、緣覺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覺慧)之觀點視之,亦可稱為菩薩。而果地佛者(如釋迦牟尼佛)是全不依他聞,而全盤自覺、自悟得成佛果位者,始能稱之為果地佛,其智慧無量無邊,知見無量無邊,神通無量無邊。

菩薩者是修菩薩道(bodhisattva-caryā)者,菩薩道行者想未來要成佛者。當然菩薩過去世已修習過四聖諦、十二因緣觀、卅七道品,今生修習四淨慮、菩薩行,主修六度、萬行,或登地菩薩的十度、萬行,盡量要圓滿自利、利他行,未來有一世當要成就佛果之道。故說菩薩道乃成佛之正因,成佛乃菩薩道之結果;欲成佛地、成就無上智慧者,必先行菩薩道。

菩薩聖位六十階,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菩薩地、十如來地等六十。依《楞嚴經》聖教量言,破受陰盡者得十信始位,證得阿羅漢、辟支佛者得第十信位住,所以菩薩乘當從十住位開始,始稱為行菩薩道。華嚴宗、天台宗等稱十住、十行、十迴向位為三賢位,此等聖人可稱為地前菩薩,以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及萬行為主。行者一入十地菩薩位或金剛菩薩位,以修十度(上加方便、願、力、智等四度)及菩薩利眾萬行為主。所以前者可稱為小菩薩,後者是為大菩薩。

 

2.釋題

本公案名為「無通菩薩」,意即無神通的菩薩。菩薩當然以追求智慧為主,向成佛大道邁進,有無神通是與境界有關,小菩薩無神通,大菩薩以自力現神通,或以咒語神變代替神通。現在是末法時期,佛弟子談到神通就敬而遠之,其實真修行者心清淨後是有神通的,譬如說古代的阿羅漢、辟支佛們,他們大部分都是有神通的。反觀我們末法時期的眾生,業障深重,道業不專入,不肯下心、苦心修學,就一意想要神通,那是本末倒置。所以我們要有自知之明,若一個人心不清淨,戒律不守,未達漏盡,而能有所謂的真神通(非小通、善境界等),那真是著魔 ,著魑魅、魍魎了。

談到菩薩有多種分類,依悟解淺深菩薩有十種內涵,即:種性(gotra)菩薩avatīrna菩薩未淨a-śuddhāśaya菩薩śuddhāśaya)菩薩未熟a-paripakva)菩薩paripakva)菩薩未定a-niyati-patita)菩薩niyati-patita)菩薩一生eka-jāti-pratibaddha)菩最後身carama-bhavika)菩薩凡夫本有凡夫性,未得淨心但有菩薩心者稱為菩薩種性;發心修學者稱為入菩薩;已入而未達淨心地者稱為未淨菩薩;入淨心地者稱為淨菩薩;淨者未入畢竟地者稱為未熟菩薩;入畢竟地者稱為熟菩薩;熟者未入定地者稱為未定菩薩;已入定地者則稱為定菩薩。熟菩薩又有分二種:(1)一生,乃次第得無上菩提菩薩。(2)最後身,乃此生得無上菩提菩薩。

進一步說明菩薩德性,可分在家與出家菩薩,會退轉菩薩(vivartya鞞跋致)與不退轉菩薩(avinivartanīya阿鞞跋致),生身菩薩(未斷煩惱者)與法身菩薩(斷煩惱、得六神通者),生死肉身菩薩與法性生身菩薩,大力菩薩與新發心菩薩,頓悟菩薩與漸悟菩薩,智增菩薩與悲增菩薩等種種分類。對於小乘行者迴心入菩薩位(漸悟之菩薩)而言,從「不還」與「阿羅漢」迴心者,由於斷欲界之煩惱,故為智增菩薩;從「預流」與「一來」迴心者,則為智增或悲增菩薩。所以對於十信位(小乘行者)菩薩稱為新發意之菩薩,可說是住前信位相之菩薩與假名之菩薩等。

依據法相宗所說,言及智增與悲增菩薩,在有關「八地」以前菩薩之分類時,直往菩薩(頓悟之菩薩)盡伏俱生起煩惱障之現行,立即受變易身,成為智增上菩薩;至第七地之滿心伏盡後,受分段身,成為悲增上菩薩或大悲菩薩。修行人依其種性可分為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等六種性,仔細分各修行境界,心地有如下十種性,即:(1)凡夫性,包括不修行與天界不學佛法之天神等。(2)信行性,聽聞善知識之教,而如是信受奉行之三賢位。(3)法行性,信奉佛說及善知識之教而修行之四善根位(暖、頂、忍、世第一)。(4)八忍性,即具有八忍見道位。(5)須陀洹性。(6)斯陀含性。(7)阿那含性。(8)阿羅漢性。(9)辟支佛性。(10)佛種性。

上述第四之八忍者,謂於「見道」觀四諦,而生無漏之忍,共有八種。未成佛道前,都要依忍辱波羅蜜度到彼岸,就是所謂八忍者,其中前四種忍可印證欲界之四諦,即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等四法忍;後四種忍可印證色界、無色界之四諦,即苦類忍、集類忍、滅類忍、道類忍等四類忍,合共八忍,由八忍成就八智,所以忍者是智之因,智者是忍之果。以此八忍正斷三界之見惑,故為無間道,見惑既斷,觀照分明,則發八智,即得苦法智、集法智、滅法智、道法智、苦類智、集類智、滅類智、道類智等,是為解脫道法門。

菩薩所修之行,稱作菩薩行,有關菩薩之一切法則儀式,稱為菩薩之法式,以達佛果為目的之教,稱為菩薩乘,其經典稱菩薩藏。《梵網經》等即述菩薩應持之菩薩戒。

無神通菩薩一定是心還不淨,心性未能通合,所以無法生起神變事,當然這是指小小菩薩而言。或有菩薩修空觀、無相觀、無願觀等三三昧,先要求得解脫智慧,所以還未學習或不善現於神變事,當然就無神通可言。世間四禪行者能學得五神通,聖道阿那含能得五神通,聖道阿羅漢能成就六神通。再就以十住位菩薩而言,二治地住就能常隨空心,淨八萬四千法門,得清淨妙心,即能智俱明了,遊履十方而無障礙了,可說神足通無礙。所以十住位後菩薩都應有神通了,那大菩薩更不用講了。

大菩薩神通無量,稱為摩訶薩埵(mahā-sattva)、摩訶薩、菩薩摩訶薩、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一般稱為佛子、佛持、大師、大聖、大功德、大自在、正士、始士、高士、大道心成眾生、法臣、法王子。在經典中所舉出菩薩之異名有:開士(菩提薩埵)、大士(摩訶薩埵)、尊人(第一薩埵)、聖士(勝薩埵)、超士(最勝薩埵)、上人(上薩埵)、無上(無上薩埵)、力士(力薩埵)、無雙(無等菩薩)、無思議(不思議薩埵)等。

 

3.語體文解

僧問郢州芭蕉山山圓禪師曰:「無神通菩薩為什麼足跡難尋?」

日一僧問郢州芭蕉山山圓禪師說:「無神通菩薩為什麼足跡難以追尋?」真是菩薩者似應悟得法身,真菩薩已破色身、打破黑漆桶者法身活起,似應無有「神我」之相,一般低層次禪修者,當然不能窺知其形相與心念,所以說足跡難尋?若無色身菩薩具足空體法身相,也無有神變事,當然其足跡難以查尋得到。

按語說:「緣起於本體界,行者證入體性後,現無相之像,故菩薩不現神通,其足跡亦難以追尋。心是無形無相,菩薩常覺而不住,將何以尋找得到其足跡?」我等要體會佛、菩薩的存在與否,不是以有相見如來、菩薩,而是要以心感來體知如來、菩薩之體性。靈性高者普覺萬物含靈,佛之法身無所不在,菩薩亦當如是。

禪師曰:「同道方知!」

圓禪師回答說:「已證得此境界的同道方能知悉其蹤跡!」佛、菩薩當能遍知有情、無情眾生,當然亦能體知任何菩薩足跡、心念。一般行者何能知其境界與能力,所以同道方能知悉。我等雖不能知道,但深入經藏,亦能知道一些端倪。

按語說:「無神通菩薩,法身與虛空一體,亦即遍一切處,僅達此境界行者方知。」佛、菩薩、無色身眾生等,若沒有修到佛、菩薩的境界,是不能遍知十二類眾生相或其心念。有形眾生有天眼者能見,但不見得全部都能見;無形眾生若沒達佛、菩薩境界者是不能知悉的,所以說同道方知。再以心念而言,天神不知須陀洹心念,須陀洹不知斯陀含心念,斯陀含不知阿那含心念,阿那含不知阿羅漢心念,阿羅漢不知大菩薩心念,大菩薩不知佛心念。所以說同道方知,若不同道者有兩種情況,一者證得上位者能知下位者之心,但下位者不知上位者之心,祇有同道能知同道之心念、形相等,或知其下位者之心念與形相。

僧曰:「和尚知不?」

僧不知明細,大膽又問說:「和尚您知道其他菩薩行者之足跡嗎?」此僧亦是太膚淺,不知真實境界,又喜歡探討超出自己層次的問題。按語說:「似有逾越,始有此一問。」學佛法精神在於「一切法不可說」,經云:生、不生均不可說。儒家亦言:知者謂知,不知者謂不知,是知也。不知者不用強問,為何不用強問,有關修行境界若已超出自己所能體會的,強問也白問,縱使人家好心回答,你還是不能了知其實境。

禪師曰:「不知!」

圓禪師回答說:「不知!」一切法不可說,禪師修證境界亦不可說,若有所說真是著了法執,非是悟道之人。佛法真悟得後,均不可說。法生、不生都不可說,所以才有六種不可說:生不可說,不生不可說,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

按語說:「既言法身無形,何人能知,何人能尋?」佛、菩薩能知眾生心形,縱使已入滅佛都能被知悉。現依理推測,禪師對某些菩薩足跡應可知,當然某些也許真不知。所以禪師實言不知,但此處其義是複雜、多義的不知。

僧曰:「為什麼不知?」

僧不能理解,又問:「為什麼不知無神通菩薩的足跡?」禪師知也不可說知,不知也不代表真不知,實是禪師難於落於語言,此僧也真妄想執著太甚。按語說:「妄心何其重!追問到底。」一般太膚淺者喜歡探討超出自己所修、所知範圍的問題,這種人修學佛法較會無所成就者,因善於用心意識,而不用體性空來悟道。一般學子默默潛修者,才能成為大器,成為佛教的棟樑。

禪師曰:「汝不識我語!」

圓禪師不得不再加一句真實語:「你根本不知我所說不知的義涵!」既然什麼法都不可說,隨便答不知,你真以為「不知」之意是為不知,禪師故作不知狀,以免壞了自己的修證。

按語說:「不是詩人不對詩,與你說倒可不必!」禪宗道人常言:不是詩人不對詩,非遇劍客不呈劍。兩者不對盤無話可說,同道者是不將語、默對,所以同道又不用說,總歸一句話:一切均不可說。

(2005.10.24.撰於法爾)


[ 認識佛性 ] [ 公案禪機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