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us1.jpg (8966 bytes) 定慧均等(4-2-1)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公案本文

州法海者曲江人,初見六祖。問六祖曰:「即心即佛,願垂指喻。」

(識起迷情於何謂即心即佛,心佛本不二,心者由識而轉成慧,佛者依空體而生法無所生滅。)

六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淨。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無諸境緣時,前念無所生即心,後念無所滅即佛。面對境緣時,起一切相即心,能離一切相不著即佛。若要完全述說,億劫不能盡。聽我以偈來說明:即心可名之為慧,即佛可視之為定。定慧均等,乃證得六識出六門而不染著,意中自然清淨。若能悟此法門,再由習氣中去悟入體性。當心起境用時,本無所生,定慧雙修是為正法也。) 

法海師信受,以偈讚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

(不雜染之真心元來是佛,不悟此心而讓此佛心自受委屈。現在我已知定與慧之道理,以後應修定與慧,以離種種境界,如此便知即心即佛也。)

 

(二)玄祥釋解

1.前言

中道觀空有不二的佛教名辭,其實與即心即佛並無異,但前者是世尊教法,出現於經典中者,而後者即心即佛是中土諸聖的言說,語句雖有不同,其理則一也。這些名辭都是在說明佛性的本來特質,我們都有一空的如來藏性,亦有一不空的如來藏性,此兩者都是佛性特質。當空真如體的佛性,與諸緣能相應起法時,都能如如不動,即是 已成佛道。正如《大乘起信論》中所言:以如實空的體,面對如實不空的境,能如如不動,即是悟得佛性。

佛曰:眾生皆有佛性,所以吾人亦有此佛性,以如實空的體來應一切真實緣時,都應能自在無礙。但未證者面緣卻再加上些葛藤、枝節,徒生妄執與苦惱。悟後始知無佛可成,無眾生可度,惟一能做者即是知念離念、知法離法、知境離境,覺知一切卻無一切覺知想。

當然修證過程是有的,除非再來的大菩薩,一聞佛法即能知佛性本來,能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等大器菩薩當生即能成就。一般凡夫當從破黑漆桶,倒掉無始劫以來所熏習的垃圾,讓心清淨、無執後,才能做到覺知一切卻無一切覺知想。此過程就有空真如的修證,無相真如的修證,然後才能如實地悟知原來佛性就是這樣,到此當得初步我空智的解脫知見。古僧大德言,要修無所修,但也只是倒掉心裡的一切我、法二執而已。

無知之徒號稱佛弟子,卻沉迷於一切有為諸法中,不在心地上用功夫,去除妄習、妄執性;反而加些葛藤於心中,如學些推步盈虧、符咒、醫藥、曆算、卜筮等等,當然不能成就菩提大道,因將心導入有為之境,怎能得清淨之體。故行者在未有成就前,不能去做一些有為之事,而是要學一些智慧,才能自利利他。

 

2.釋題

公案名為「定慧均持」,世間禪至四禪天能得一境性,面境能不動心,但卻沒有智慧,所以不能以般若智證得解脫,所以此等行者定大於慧,又因世間禪定是會退失的,所以天命盡當再輪迴。而菩薩是有慧,能說能講,使眾生能悟知佛法,也能學習佛法來斷些煩惱,但菩薩智慧是有一點,但定力尚不足,所以說慧大於定,不能守清淨戒。直到菩薩八地者因 已圓滿空、無相、無願等三三昧,所以定慧均等,以智慧來得定,跳脫輪迴之流,並能自利利他,大菩薩更能覺行圓滿。

悟道菩薩當知前念不生,即是空心寂靜,這是佛性空的本來面目;後念不滅即遇緣起法能覺即是佛,佛者遇法覺知而能不黏。所以說空體能成一切相,即謂為心,心念遇緣起而離一切相,即是覺者、即是佛。此佛心無緣不生,因緣起法而能知一切相,是謂法眼,當能具足一切智慧。若應緣之時能覺而無住,無有餘習與之相應,乃謂之為定。所以至此菩薩可以說定慧均等。

有定無慧是世間禪行者,有慧無定是守戒不嚴之佛弟子,以及未究竟解脫行者。前者不能得解脫知見,天壽盡定力衰退,當要再輪迴;後者還未證得八地菩薩位階,所以定力不足,餘習未淨盡故,這也就是登地菩薩要累劫修智慧的道理,最後當得無上菩提,才能以智慧得定,以智慧度到彼岸。

地前菩薩更不用說,定慧都不具足,所以要能得到須陀洹果,入初禪之境地,再入二禪境後,頭時還要人間、天上往返七次,在世間禪定中打滾無量時間。若今生能修佛法,從四聖諦、十二因緣觀、四念處等佛法下手,也許可以證得聲聞阿那含果(不還果),或阿羅漢果,悟無生法忍。

若佛弟子今生能確實認知佛法,嚴守戒律,勤修禪定,配合念佛法門,就有機緣能開悟入菩薩之林。而後深入經藏,地地上進,雖有不定之心念、習氣未盡,但依般若波羅蜜多來修智慧,斷一切我執、法執,最後也能達定慧均等之境地。

 

3.語體文解

州法海者曲江人,初見六祖。問六祖曰:「即心即佛,願垂指喻。」

法海師者是唐代僧人,廣東曲江人因依六祖學法,所以稱是州法海者法海師初見六祖,問即心即佛之義,願請垂愛指示訓喻。古僧大德亦常言,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與即心即佛之義同,此等見佛之意義為何,尚請六祖大師能慈悲開示法要。

韶州是府名,隋朝改東衡州為韶州,唐改韶州為始興郡,不久又回復舊名,元時設置韶仍州路,明初改為韶州府。韶州府屬廣東省北部,府治即在曲江,管轄曲江等六縣,民國以來廣州改府為縣,曲江縣即韶州舊治。法海師是集錄六祖壇經的人,其中記載六祖大鑑慧能禪師於韶州大梵寺說法之內容,而成《法寶壇經》,記載六祖之語要、出世因緣等,理趣甚深,盛行於世,後來成為禪宗之宗經。

六祖者唐代高僧,係指禪宗第六代祖師慧能大師(638713)。六祖南海新興人,今廣東新興,俗姓盧。幼喪父,家貧,揀薪事母。路經富宅偶聞誦《金剛經》,心即悟解,即萌出家之志。師乃前往黃梅(位於湖北省東南)拜謁五祖,五祖試問其欲求何物,師答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五祖謂:「汝是嶺南人,即是獦獠之屬,若為堪作佛?」慧能答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驚異其稟性非凡,遂使入碓房舂米,歷八月於其間開悟自性。

一日,五祖令眾人各述一偈以便傳衣授法,大眾推上座神秀師書偈,遂於壁廊書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五祖看後,囑門人依此修可以淨心,但就是不首肯其知見。慧能師聞之,謂此偈未見本性,因慧能師不識字,遂請一童子代於壁間亦書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閱後,識其為真能傳大法者,乃前往探視,並召夜晚入室,潛授衣砵,並遣其連夜南歸,隱於四會、懷集之間,即現今之廣東省四會市及懷集縣之間,混蹟於獵人隊中十五年之久。當卅八歲時值儀鳳元年(676)慧能師至南海,遇印宗法師於法性寺,遂依之出家,受具足戒。翌年,移住於韶陽曹溪寶林寺樹立法幢,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頓悟法門,即是後來禪宗六祖。

按語說:識起迷情於何謂即心即佛,心佛本不二,心者由識而轉成慧,佛者依空體生法而無所生滅。

 

六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淨。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六祖回答說:「心未起念之前即是空真如體,應緣起法可謂真心,此心雖有見聞嗅味觸,但無一念相應,即是有覺知而無妄想,這就是所謂的心;心緣境所有感知,此不滅之念即是佛見,此所謂覺知、佛知。心能應一切緣、成一切境,當行者能面境知法相,且能離相不起妄想者即是佛。若要我來說『即心即佛』之道理,縱然經無窮劫亦說不盡也!且聽我簡單說一首偈語:『若行者心清淨無雜染後,應緣所起心念,此心念即是空體映照而現之心念,從中觀此心念,可有無量知見,是心念即名為慧;若當因緣生法而起心念時,行者無妄習相應,僅有一覺知心,無有煩惱境起,此即是佛知,因是佛知而無妄習相應,故稱為定。後者為定,前者為慧,兩者相等執持,有覺知諸法,並無一妄習會生起煩惱法,所以就能達起意念中之一切法,無染、無著而清淨自在。要能悟知此法門,行者剛頭時,當要能分別自己習性與佛性之別,佛性本有現量覺知而無分別妄想,習性卻有諸多煩惱非量之心,心常黏境界而不能釋懷。在未達清淨心時,用此佛性本無生滅諸法,若有生滅諸法,亦不用擔憂,一邊自悟佛性,一邊去除妄習,如此定、慧雙修才是正理。』若僅悟知佛性本來,不能去除妄習,就不是正理。光有定無有慧,顯非佛道,有定而無慧是世間禪,非佛禪也,要定、慧均等才是佛理。若是屬於光說不練之流,談佛說法,最後當從淪墜。」

按語說:無諸境緣時,前念無所生即心,後念無所滅即佛。面對境緣時,起一切相即心,能離一切相不著即佛。若要完全述說,億劫不能盡。聽我以偈來說明:即心可名之為慧,即佛可視之為定。定慧均等,乃證得六識出六門而不染著,意中自然清淨。若能悟此法門,再由習氣中去悟入體性。當心起境用時,本無所生,定慧雙修是為正法也。

 

法海師信受,以偈讚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

法海師聽六祖開示後,即能以無礙智信受之。並以偈語讚嘆說:「此心起、心滅的心,原來就是佛。不悟之時,面對此心想要滅卻之,真是有點自屈辱此心了。現在我知定是何,慧又是什麼,要悟佛與心,要由定、慧中來修,於定慧中要能離諸境物,如是而已。」

按語說:不雜染之真心元來是佛,不悟此心而讓此佛心自受委屈。現在我已知定與慧之道理,以後應修定與慧,以離種種境界,如此便知即心即佛也。

總結即心即佛之意,心淨者當從心念中悟知佛性,此佛心能知一切法而無煩惱。若尚不究竟行者,當從體知現量第一念時為真,第二念起為妄,如此訓練之,久而久之,妄習不相應,沒有第二念起,也能達即心即佛之境地。

( 2004 年 6 月 07 日 撰於 法爾 )


[ 認識佛性 ] [ 公案禪機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