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us1.jpg (8966 bytes) 佛道之別(4-1-9)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公案本文

唐天寶三年玄宗遣中使楊光庭入山,採常春藤,因造本淨禪師丈室。

(緣起於現象界,楊光庭無意間造訪司空山本淨禪師,因慕道已久,趁機請師開示。)

光庭禮問曰:「弟子慕道斯久,願和尚慈悲,略垂開示。」

(久仰大名,更慕師之佛道已久,請師慈悲開示。)

禪師曰:「天下禪宗碩學,咸會京師。天使歸朝,足可咨決。貧道隈山傍水,無所用心。」

(玄宗號召甚多禪宗碩學集於京師,要討論佛法,應無問題。吾本無心道人,居於深山旁水之處,無所用心而已。)

光庭泣拜。

(感師之吝於垂教,是否悲從中來?)

禪師曰:「休禮貧道,天使為求佛耶?問道耶?」

(好!好!不用禮道人我,中使要求佛呢?或問道?)

曰:「弟子智識昏昧,未審佛之與道,其義云何?」

(我愚昧無知,不知佛與道,其意又有何不同?)

禪師曰:「若欲求佛,即心即佛。若欲會道,無心是道。」

(若要求成佛,則即心即佛,若要會道,那無心是道。)

曰:「云何即心即佛?」

(何謂即心即佛?)

禪師曰:「佛因心悟,心以佛彰。若悟無心,佛亦不有。」

 (因為佛是以心來悟知佛性,而真心是以佛性如如不動而彰顯。若行者能了悟無心,那可覺知之佛性亦不存在。)

曰:「云何無心是道?」

 (那何謂無心是道?)

禪師曰:「道本無心,無心名道。若了無心,無心即道。」

(道之本源是無心,無心故名為道。若能了悟無心之道理,那無所有心即是道也。)

光庭作禮,信受。

(中使歡喜信受而去。)

 

(二)玄祥釋解

1.前言

者自性隨緣應緣所起心之用,道者無心即是道。前者言一個修行者悟得空理後,已能不被內心妄執所黏,才能遇緣隨緣,能知過去未來事,皆由此一真法界用心而起。後者讓心能不隨緣應緣,守住空寂,倒也能清淨自在、無礙。我們修行過程中,先要學無心、空心,不著、不黏,有此修證後才能回過來利用此佛心,來徧知一切世間人事物等事端。

行者不知此道理,本末倒置,從有為法入門而不知學習空理,進入無為境界中去磨練,則不能真正悟得「空」的境界,那是有覺知心而不能有實質的定力,所以沒有辦法證得解脫之見。這是學佛法者與外道不同的地方,諸佛弟子不能不知有為、無為之間的差異,知而後能行,才能真的證得空、有不二的中道觀。未得中道觀前是學空三昧,成就自己內心對一切外境、內心之妄執性的去除;當內心廿個隨煩惱不起,六大根本煩惱淡薄,即能悟得真空理地,對外、內境不黏,即能使五根脫黏於外境,也能使意根脫黏於內在的妄執性。

此用功即能知修行過程之道理,那佛、道之分野,就不必落於無謂的諍辯,佛者即心即佛,道者無心是道。學佛學道都由自己因緣而發,但若有善因緣能 學佛道,何必定要等下一期來到人間再來修佛道。所以世尊來人間示現,開示無上妙法,都是度化諸多外道,學習無心是道的道人,讓他們知道佛道是什麼。有了道心不能脫黏,就是沒有悟得解脫知見,若能覺而無住,或者覺而無所知,則佛道修證成矣!

 

2.釋題

公案名為「佛道之別」,佛與道本無別,佛者出於道中,道者是佛的根本,兩者不能強加分別,就像是修行人從初發心、善行、禪修,得色界初、二、三、四禪境,或入無色界四空處定,再修空、無相、無願等三三昧,得解脫之見,建立了「道」的基礎。然後反過來,修六度波羅蜜多,學習空有不二的佛法,了知「即心是佛」、「即心即佛」之境界。

在修道過程中,不落於語言文字,不落於見聞覺知,守住一覺知而不住一法,不黏一法,如此用功即是在學道,古德言:「不住一法守真空」,初學道就要像這樣子。得知「道」之根本後,就能斷一切外內的妄執真如性,妄執性不滅,就是沒悟得「真空」,這樣就沒有得解脫知見。此等人雖號稱修道有所成,但心中容不下外在所知、所見、所聞,見人有所言說不如己意,即為文反駁之。見人境界不是他所知,也會以己所知而反駁他人所證境界。這就是「道」未建立故。故本公案中說「無心是道」,既然是無心何有言說,就不必去強說,知者自知,不知者卻來要強說,即落於無端之爭論。所以我們要先學習無心,見、聞、覺、知後能無心,就能去掉無始劫來所熏習而成的妄執性、邪真如性。

若妄執性滅,即能開始學習大乘的佛法,以六度培養一切的智慧,以智慧用在生活起居間,如此就不一定要離群而居,處大眾中能自在,自在中能隨緣度化、應化,如此來厚植自己成就菩提道的資糧。

 

3.語體文解

唐天寶三年玄宗遣中使楊光庭入山,採常春藤,因造本淨禪師丈室。

朝玄宗在位時,於天寶三年時特遣中使楊光庭先生入山中採藥,所要採的藥是常春藤。在唐朝時代還沒有在宮廷中服侍的所謂太監,當時有的是中使,中使者即是宮廷中供皇帝左右使喚、服侍的人。此名楊光庭中使者入山後,因山中有寺廟,住有一本淨禪師,順便即造訪本淨禪師的方丈室。

按語說:「緣起於現象界,本公案緣起於楊光庭中使上山採藥,入山順便造訪司空山本淨禪師,因慕道已久,趁機請師開示。」

光庭禮問曰:「弟子慕道斯久,願和尚慈悲,略垂開示。」

光庭中使禮見禪師後,即請求說:「弟子我楊光庭仰慕禪師道行已久,惟願和尚慈悲,微略地垂憐加以開示。按語說:「我楊某久仰大名,更慕師之佛道已久,請師慈悲開示。」

禪師曰:「天下禪宗碩學,咸會京師。天使歸朝,足可咨決。貧道隈山旁水,無所用心。」

本淨禪師對官員較客氣,即回答說:「今天下所有禪宗有修有證的大德們,都匯集在京城裡頭,您天使回到朝庭後即刻可以咨詢參問,定可以解除您對於修學上的問題。貧道我居住於彎曲山邊,倚旁著天然水流邊,但心中總保持著無所用心而已!」

按語說:「玄宗號召甚多禪宗碩學集於京師,要討論佛法,應無問題。吾本無心道人,居於深山旁水之處,無所用心而已。」

光庭泣拜。

光庭中使聽禪師如此婉拒所問,心中不免戚戚焉,因而悲泣而禮拜禪師,請禪師慈悲開示,不要推脫了。按語說:「感師之吝於垂教,是否悲從中來?」

禪師曰:「休禮貧道,天使為求佛耶?問道耶?」

一拜使得禪師不得不發起慈悲心,多少就說些自己所知的佛法。因而說道:「不要禮拜貧道,天使您所問為求成佛?或是為求學道?」道與佛本自不同,兩者是有差異的,大部份無知修行人也搞不清楚佛、道有何分別,只有真正佛弟子,才知道佛與道到底差別在那裡!兩者雖有別,但道亦涵蓋在佛道中,可說是佛道中的一個階段而已。按語說:「好!好!不用禮道人我,中使要求佛呢?或問道?」

曰:「弟子智識昏昧,未審佛之與道,其義云何?」

光庭中使答說:「弟子智識不足,懵懵懂懂地昏昧不清楚,不知道佛與道有何差別,其意義如何還請禪師開示。」按語說:「我愚昧無知,不知佛與道,其意又有何不同?」

 禪師曰:「若欲求佛,即心即佛。若欲會道,無心是道。」

淨禪師即回答說:「簡單地說,您若是要學習佛法,遇緣現境無有自己習氣相應,祇讓自心現起心意念而不去加以分別善惡、好壞、美醜,這就是所謂的即心即佛之境界,讓自心自現其境而無住。若是您要學習道法,體會什麼是道?那就面對一切境時,不能起心動念相應,使您自心住於一空寂中,這就是道法。」

按語說:「若要求成佛,則即心即佛,若要會道,那無心是道。」佛與道最大不同即在於佛法是能隨緣應緣,在行住、坐臥中隨緣起心動念中,體知種種因緣,隨意做作,但卻無所執取一切境界,故雖有境緣起滅,但無法執想。若說到學道,只要無所用心,讓心不去應一切緣,得心清淨無礙,這就是道。所以道者無所用心,佛者從心地中起心法,卻能對心法無所執取,這是佛、道之修行境界之不同處。行者若無道法的修證,悟不得真空理地,當然就不能來學習佛法,簡單講要先學得有禪定力,才能來讓心隨緣應緣,產生無量的心通力,此心通力是超越時空,能覺知一切事,但內於心能不去執著,在外不去說出於口,故祖師大德騰騰和尚言:「心中了了總知,且作佯癡縛鈍。」

曰:「云何即心即佛?」

光庭中使再問說:「那什麼又是即心即佛呢?」按語說:「何謂即心即佛?」禪宗古德常言即心即佛,這是修證到內心清淨、無執時,自性佛心隨緣而現起的心念,此念即是佛性所感而現的,且是祇現一念,不會有第二念。若有第二念起即是自己的妄想念加上去了,這是大家要分辨清楚的地方。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是,很多沒有悟到自心佛性,但心亦會有感知一些事,此事的心念來自於外在的菩薩、護法神,更糟的是有非人、魑魅、魍魎之類,來以心念 媾通此等人。所以要分辨何者是自我修證而得的佛心,何者是外緣在打小報告的心意念,這兩者是不能混淆的。不然如後者未證說證,未得說得,是大妄語戒外,最後還是成為魔子、魔孫之類而不自知。

 禪師曰:「佛因心悟,心以佛彰。若悟無心,佛亦不有。」

淨禪師即開示說:「佛性本是具有空、有兩面,一者空如來藏性,二者應緣起念之不空的如來藏性。故空如來藏依有相而得悟自心起滅,有相之心以空如來藏來彰顯其用。若能知空如來藏之本來,對外境不去執取或攀緣,則佛心不起作用,這時是無所謂佛性之存在與不存在的。」經云:「諸法因緣生,緣滅法滅。」當緣不來時,佛性在何處?是在空、無有之處,要知佛性空、有之二相,也只有在有因緣法來之時,才會起佛性之性用相應。

按語說:「因為佛是以心來悟知佛性,而真心是以佛性如如不動而彰顯。若行者能了悟無心,那可覺知之佛性亦不存在。」佛性空、有之二如來藏性,若無真因緣來時,是無佛性可尋的,若真因緣來時,不空如來藏性即現起,有一如如不動的覺知心,來反應外在真實的因緣。若無因緣來時所起的心用,都是非因緣、非自然佛性的反應,這就是一般凡夫的五蘊身妄想所起,故非佛性真如、自然性所現的,真行者應能分辨此種狀況。行者能分辨真假佛性之反應,即能知是否已悟得空理,再依空理而起性用。

 曰:「云何無心是道?」

光庭中使再問說:「那什麼又是無心是道呢?」按語說:「那何謂無心是道?」

無心是道應有兩種闡述之理,一者心都不能用,恆守一空寂,對外緣、內緣之法都能不起,故無一念頭、影像,就是悟空性行者的無心,是為道,在佛法上來講是悟得空三昧之境界。另一種則為心應緣而無執取,是為無心,也就是禪宗祖師大德所稱的有法無主,是名無心,若以佛法言即謂無相三昧是耶!此處說無心是道意指前者,修到心能面對內、外境界而不動 心念是為無心,即稱悟道,這也可以說是小乘行者的境界。

禪師曰:「道本無心,無心名道。若了無心,無心即道。」

淨禪師即又說:「道者本是無用心、不起心以念,能摒棄一切因緣感召而能不動,是名為無心,即可稱為無心道人。若一個人去除內在廿隨煩惱 ,六根本煩惱也能稍為不相應,這樣就是了知無心了,是悟空境了,所以悟得無心行者,即可稱之為道了。」

按語說:「道之本源是無心,無心故名為道。若能了悟無心之道理,那無所有心即是道也。」前述行者應先悟道後才能再進一步修佛法,才能成就佛之知見。亦即修道是為得定心力,有心定力後,才能讓心來應萬種緣,於人世間、起居生活間,面對一切人、事、物都能感知,卻能不動、無礙、無執取。所以修道有成,再能悟知佛道如何來成就。因行者早已有禪定力故,轉不究竟的禪定力為般若菩提智慧,用智慧來感知諸境緣,也才能感知諸境緣時行者能自在無礙,這就是如如佛也。

 庭作禮,信受。

廷中使聽禪師對於佛道之別,加以闡述後,有相當的了悟,故能誠心正意地對本淨禪師 作禮,並信仰其所說而今後當依諸而修,依諸奉行。按語說:「中使歡喜信受而去。」

( 2004 年 3 月 22 日 撰於 法爾 )


[ 認識佛性 ] [ 公案禪機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