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鏡黑漆(3-6-12)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公案本文
僧問撫州龍濟山主紹修禪師曰:「古鏡未磨時如何?」
(緣起於現象界,行者開悟後微細習氣未淨盡時是何境界。開悟行者,雖然似有性蹤,惟被業識、習氣所覆遮故,本真無從顯現。)
禪師曰:「照破天地。」
(剛開悟行者,心光照破天地,萬緣聚集,欲安寧而不可得。)
僧曰:「磨後如何?」
(經琢磨後,諸過、惡習斷後,其狀又如何?)
禪師曰:「黑似漆!」
(行者心光內歛,也恰如時人戴墨鏡而能他照。)
(二)玄祥釋解
1. 前言
有善根的大眾都想學習打坐、禪修,但要知道打坐、禪修的境界與層次有三不等,一者為借外力而得的假禪定,有如鬼神、魑魅、魍魎等加持,認為獲得一些氣感,有一些怪力亂神的異能,就是在修行、禪修,最後死亡後都淪為它們的一員。
二者修世間禪定,過程中有氣動、異見,如見光、見自身高大,見有個神我出入自體,此等人死後受因緣感召而生諸色界天中。世間禪中所現的天界境界之真如性,有氣旺、見光、住一境性等,見諸禪境不動心,可惜此定非真定,故會依時間的過去而退失,天壽盡後照樣受六道輪迴。
三者若在世間禪的修行過程中,用四聖諦、十二因緣觀、卅七道品等佛陀所教的修行法門,證得我空的道理,不受一切諸天因緣感召,而當生證得聲聞、緣覺(辟支佛)等境界,即是佛教小乘禪修者,即生得證無生法忍,有能力不再來六道中受生輪迴,超脫三界。
真正的禪宗標榜的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要見性就要見真如自性,即是要真開悟才能見真如自性。開悟是什麼境界,很多人搞不懂,故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實行者真的開悟,一定要在身心同時起相當程度的變化。譬如說,任督二脈通,奇經八脈都通,連貫正經十二脈都通,這時色身氣通已不必再打坐,因氣 佈滿色身故不用打坐,也不能打坐,祇要稍事調息,精神就恢復了。恩師上一下覺禪師就是這樣的一位真開悟的行者,故能每天不用睡覺,因此我們現在的導師上悟下本法師,當他年紀十九歲時,聽到台東市東禪寺有這麼一位異人,就專程前往親近我恩師三個多月。
一個真開悟的行者,除色身破外,日常生活諸事中用五根外,超世間事不再以五根為其用,僅能以意根為用,因法身已活起,故其空真如能徧滿虛空界,能以真如心徧知世間事,這也就是在「覺」結使的毛病中。若不能以意根知世間一切人事物等事,那是色身沒有破,黑漆桶沒有破,法身當然沒有活起,就是只有一神我進出自體也沒用。因契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當下要知一切事,即是佛心、佛性等真如空體所變現。
當一真開悟行者,這時就要「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此時因行者黑漆桶已開,可惜桶底未脫落,故八識心田中的種子隨緣起現行,細、微細、極微細習氣、心病隨緣而現,此時當能做禪宗真修、實修的「執杖牧牛」工作。能見、不能見的因緣諸法,因自性經意根之心都能感召,感召就是「覺」結使的功能,覺知後心起何習氣相應,有習氣不淨就會有法相應,故行者當心意隨緣應緣起妄習時,所現的細、微細、極微細習氣、心病等,您都要能調伏之,這就是「直指人心」的時候,當一切能見、無見的因緣法塵從心意中現起來時,行者能見一如如不動的覺知或佛心,此時行者就有覺而不黏的「空有不二」的修證,此時就是「見性成佛」之謂。
但行者要知此「佛」非彼「佛」,此佛祇證得空真如一面,也比小乘行者多學了一個「法空」的道理,得個處世間中能無礙、解脫、自在而已,故勉強稱為「覺者」。此行者雖知道法空而不能隨空起神通妙用,因還未真體悟「色空不異」的真理,怎能說是有如「果地佛」,故說此佛非如世尊釋迦牟尼佛者。因此行者到此境界不會好高自大,菩提智慧已顯,悟知一切境界及層次而不迷。
像有些沒開悟行者,強說自己已開悟,然觀他或所寫出的書中之知見、習氣、心病,便知其對佛法的錯謬、無知,且常以一些怪力亂神的異能,誘惑其學徒,其所說所行,並不像是一開悟的行者,連入道、見道都沒有,還說已悟道,此未證謂證、未得謂得,如此胡說亂語則成大妄語者,若不懺悔、覺悟,終當落於三惡道中,修行者不可不慎。
古德嘗言:不知而言知是為妄語,知而不言也是妄語。若諸位要確實了解「開悟」是什麼現象,上面已將其如實地告訴各位,您自己比照看看,身心有無這些變化,若有就是登菩薩之林得初步「歡喜地」之位,當得進入二地「離垢地」之途,此時諸佛、大菩薩的身化、語化、意化,隨時隨地地在教化學人,故行者的行為嚴密而不犯戒,不會胡說八道,專修持內心妄執、習氣的去除,「執杖牧牛」已很忙碌,何有一言可說。有如元音老上師所說,行者素法身活起,有如一無知孩童,有何知識可說,強說便是無知之言,此等行者可知是邪魔、外道行者,非真正佛門中人也。
2.釋題
本公案名為「磨鏡黑漆」,禪宗祖師大德常做一些驚人駭世之言,「磨鏡」何以會「黑漆」,不是鏡越磨越光亮嗎?無知的是我們,不是禪宗的祖師大德。禪修打坐行者,當氣充滿色身時,突破此色身,打破黑漆桶,心光外溢,可徧照十方界,當然也可感知十方因緣,這是進入「覺」結使中,因此行者修空觀未得究竟故。
當一破色身行者定要去學習佛法解脫道的六波羅蜜多,如果不去修六波羅蜜多,就會得無色界四空處定的果報,當入天界後禪定力退失,天壽盡時,就再入輪迴之流。
若一真開悟行者,色身已破,能皈依佛門,去受佛教的菩薩戒律,學習六波羅蜜多。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行法來修菩薩行,經以般若智慧為眼目,廣行六波羅蜜多。邊積福---布施,邊持戒---修德,如此修福德間進行「執杖牧牛」的工作,修忍辱法去除我、法二執,修禪定能面境無執取一切境,修般若智慧能觀一切境界無所有、不可得,對一切法以「不即不離」的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度過去,此過程間可說是磨鏡。
此行者住菩薩位中,在磨鏡中證得我法二空之理,心已能不隨一切境緣而轉,故無一心光現起,也不亂攀緣,並無心光亂照。有因緣來時也能在覺知後不起一心相應,此時行者即住「空」結使中,這種境界權稱為「黑漆」,因自性真如不隨緣應現故。但自性真如不隨緣應緣,並不是不知其緣,而是知而能不黏,這是禪宗行者保任後的解脫境界。
修行人開悟後自性有如鏡子,光亮得很,但經琢磨了以後,反而成一片的漆黑,是有一點不合常理的現象。但此意思是說行者心光不亂照,盡用覺知就能感知一切境界。開悟行者能去「覺」結使時,心以能夠空掉一切相,就有點磨後黑漆 的樣子,對境就不會去執著。行者因對一切境界就沒有掛礙,也不去攀緣,那慢慢的就沒有習氣去相應,心意念就非常的自然清淨,漆黑默照而不黏。
若開悟的行者還做不到「空」的境界,那他常常會起心動念的感知一切境,這就是未磨好的心鏡。若真是磨好的心鏡,雖然是黑暗得像黑漆一樣的,但不能說他是不知不覺,他還是有知有覺,只是以前那種攀緣的心,執著的心慢慢的比較淡薄、沒有了。所以行者還會去玩一些光怪陸離的事情,就是心光外溢,還沒磨得鈍而黑漆,在色陰魔相、受陰魔相之間,有很多的境界都要慢慢地淡薄掉,就會有鏡如黑漆,無人能看得見,此時可說千聖不知。
3.語體文解
僧問撫州龍濟山主紹修禪師曰:「古鏡未磨時如何?」
僧問紹修禪師說:「古鏡未磨時如何?」我們這個心經無始劫以來的迷失,原有的真如自性可說是古鏡,今經行者努力求開悟,已開發出來這面古鏡,這面鏡子雖是很古老的,不是只有今生才有的,是千百萬億世迷失時它都是具足的,當僧問說:「古鏡未磨時如何?」我們的認知是古境未磨,應是烏漆抹黑的,不能照用,但其實不然。
按語說本公案緣起於現象界,行者開悟後心光照徧天地,微細習氣未淨盡時是何境界。開悟行者,雖然似有性蹤,惟被業識、習氣所覆遮故,故本真無從顯現其功能,但心光外溢已成,故能照徧天地。古鏡未磨就是還落於現象界裡面,所開發出來的境,當然還有他的本體,還沒有磨時,對諸境都很敏感而常妄執一切境,這就是還有習氣在。這個公案講起來,一般人有時候不能理解,但確實修到最後的境界就是像這樣,譬如說照而不覺,也沒一些像色、受陰魔相之間 時的魔相,或怪力亂神的事。
剛開悟的行者,似有性蹤,惟被習氣所覆遮故,故常會照諸境緣而起心感。但一個開悟的行者已有菩提自性的覺知,也有菩提的智慧,惟頑固習氣還具在,所以常常在菩提煩惱、煩惱菩提間,輪流的在戰鬥,輪流在做主,有時候行者菩提覺性被煩惱習氣壓過去了,就是煩惱習氣做主;有時候行者一念覺即菩提,一切煩惱就消掉了,這就是菩提自性做主了。所以剛開悟行者雖然有性蹤,但還不究竟,本來這個自性,本自具足,就是被習氣毛病搞得心意扭曲了本來的樣子,在這個時候就是古鏡開發出來而還沒有琢磨。
禪師說:「照破天地。」
原始自性開發出來有如古鏡,此古鏡未磨時,大部份都有心光,有光就能徧照天上、人間,大小人事物等,無所不照,無所不知,是用心知,不是用五根去認知,故說照破天地。
禪宗這種說法,若不是過來人,不能了知心光能照破天地。一般人也有這面鏡子,只是因未開發出來,被黑漆桶蓋住,有鏡子沒有光就不能照物,祇能依靠六根來生活於現實的社會中。當有一天開始修行後,行者真的開悟了本來自性,但因還沒有磨得黑漆、不敏感,故剛好有很多的光,它可以照破天地萬種緣。
我們按語說:剛開悟行者,心光照破天地,萬緣聚集,欲安寧而不可得。心光照破天地,是件好事也是個壞事,你心有光能出離色身照破天地,同樣也可以感召萬種因緣,跟你有恩、有怨的眾生,很容易依緣感召而聚集來您之處。所以有時修到這個境界,好像一切業障都現前了,一切障礙都輪流著出現,一直不斷地湧現出來。
僧曰:「磨後如何呢?」
這埋沒已久的古鏡被開發出來後,能照破天地,因未經琢磨,故會有緣應緣,無緣攀緣,了知天上、人間事。若經琢磨以後又怎麼樣呢?按語說經琢磨後,諸過、惡習斷後,其狀又如何?經琢磨後惡習氣斷,這時候的狀況又怎麼樣呢?
修行者剛好在此時該還的就要還,該磨練的就在此時磨練。行者就在這時候去對境來修,面對這個逆境去修忍辱法、無為法,來去除貪、嗔、痴、慢、疑等種種的心病。所以萬緣聚集,要安寧而不可得,因為心安寧不可得,所以剛好要認真去修行,剛好能面對境緣,一件一件的來斷內心習氣,使無始劫來熏習的妄執性滅去,也才能體會一切法的真實性。所以很多的習氣、毛病,是在這個階段真修實練地慢慢去掉,慢慢體會自性真如是什麼,妄想習氣又是什麼,慢慢能夠悟到真如空體是什麼。體認法性緣起之說,一切法的生起,都由空性起,一切法的緣起,必有其因緣,緣生不執,即能悟知緣滅、法滅的道理。如此認真地修證,即能將照破天地的心,敏感無量的心去除。要了知禪宗一切法的修行過程與究竟,就要如此地慢慢的去磨練。
禪師曰:「黑似漆!」
剛開悟行者心光照徧天地,心通力無所不知,人間事無所不曉,這是世間禪修者所要追求的境界,但對修佛禪解脫道者,要悟得菩提自性也,其用功方法是不一樣的。故當行者打開本來,遷業流識引發諸多因緣果報的事端,經行者以六波羅蜜多智慧,將那心感無量覺知空掉,能去除五蘊魔、煩惱魔、生死魔、天魔等境界,經過如此的琢磨後,是什麼個樣子?
按語說行者心光內歛,也恰如時人戴墨鏡而能他照。禪師說:自性心光泯滅,黑似漆!就像一片黑黑漆漆的鏡子,因心光已內歛,故千聖不知,眾人不識,所以祖師大德稱此境界恰如「墨鏡他照」,「墨鏡他照」有沒有照?有!但是你所照的境界,你自心知道,但別人也不知道你在照他,別人也不知道你在看他的心,就像你眼睛帶了有色的墨鏡,人家看不到你的眼睛一樣,但是你可以看到他的身體,一覽無遺。所以修行者心光滅了以後,古鏡磨了後,有如黑似漆,別人不可以了知你,但你可了知別人的心,這就是禪宗行者心清淨以後的一個境界,就沒有以前那風光一時的怪力亂神事、五蘊種種魔相事,外表看起來還是凡夫一個,真是凡夫一個,但已具備慈悲心,一心以度眾生為職志而已。
( 1998 年 10 月 13 日 講於 龍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