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觀成敗(3-5-6)
(一)公案本文
僧問元淨禪師曰:「如何是到家一句?」
(識起迷情於行者已到家時,應如何自處?行者歸入本元時,其境界如何?)
元淨禪師曰:「坐觀成敗!」
(人、法兩執空,面對世間森羅萬象,於心了無罣礙。坐觀世間因果輪迴,云云眾生之果報現象。)
(二)玄祥釋解
1. 前言
修行之間與行菩薩道是兩回事情,修行中為要斷一切法的執著,建立起自我的灘頭堡,趨向能自斷煩惱,把斷要津,不通凡聖。對世間事當能以如實空的體,面對如實不空的境時,心能如如不動,也就是《金剛經》中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不被住的是我們的體性,一般要能住的是客塵,在無所住之間所生的心是真心,真心祇有一覺而無有能住的物體,因體性它是空無故。有這樣的認知,就要去實證其事,當真能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就能體會什麼叫做「坐觀成敗」。
事不涉己者,當然此世間事與我無關,若常為世間不平事強出頭者,世俗稱此為義俠,正義之俠客之謂,常抱不平而出手干預世間事。若您有超強的實力與功夫,能路見不平而拔刀相助,表面上看來,此種人是有義氣。但有義氣的人,不具有慧眼及法眼,怎知道甲乙兩造,誰是誰非,有時因緣還牽扯到今生之前的那一世,俠客所能見者是眼前之事端,依眼前之事端而產生的是非觀念,強出頭而加以干預,如此徒增因緣果報之業因種子,對於三者又平增一番恩怨情仇,留待後世再來演續集。
事關己者亂,某些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若能不亂,顯示是有點修證,修行者亦當如是。但是事一涉及至親好友,可能也就不能置身事外,這是一般人的通病。若一行者能洞察至親好友的因緣果報,要強出手協助眾生,也得看對方是否福德具足,才能加以插手排難,在排難間又要能不傷害到各方,以平等心對待諸眾生,如此才能折服一切逆緣眾生,也才能不造新業緣,這是佛法排解恩怨情仇的不變模式。
2.釋題
本公案名為「坐觀成敗」,修行間眼看他起了高樓,風光了數十年,再眼看他高樓塌陷了;眼看他爬上了高位,轉眼又下台了。世間人事物本來都是無常,都是依因緣果報在流轉,看世間芸芸眾生,每個不都是隨遷業流識一直在流轉於生死海中。行者面對此境,如果心能沒有掛礙的話,不生情見的話,就可說是能「坐觀成敗」。
我們能夠坦蕩蕩的去面對眾生業緣在轉,但也許對於自己的親人,卻不能夠坦然釋懷。修行人不能斷情者也就在此,這也是修行中的漏洞,此漏洞在緊要關頭,都是障礙我們脫黏的一些葛藤。要學得「坐觀成敗」,斷一切情見,當從至親好友中來做起,能做得到才是真的解脫了。眾生無量,你為要求得自我解脫的話,就要能客觀地觀外在眾生一切的因緣果報,這是自我解脫的第一階段,修得空觀。
若自己已有所成就,就要隨緣度化眾生,不能再「坐觀成敗」了。所謂的「成就」就是對一切法能夠不粘著,在第一階段未修證到前,不會發起慈悲心以前,就是要練就我們自己的解脫力量。但已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時,就不能有「坐觀成敗」的心態。當然行菩薩道雖不能完全「坐觀成敗」,但也不能不觀察因果的原則,不然加上一些情見時,又是在造業而不自知。
這個公案僅僅簡單兩句話,意即要證得自我解脫,只要沒有掛礙地去觀周圍之間的人、事、物,客觀地看他們生生滅滅、起起落落,好像跟我沒有關係似地,這樣就做到「坐觀成敗」的自我解脫境界。
3.語體文解
僧問元淨禪師曰:「如何是到家一句?」
有僧前來參問元淨禪師說,修行人修到最後回老家之時,若用一句話來說明其境界的話,應該是那一句話呢?從初發心修行,廣積福德到內心清淨無礙的時候,那就是回到老家了吧!這個時候的境界,用一句話來說明,其話語該怎麼說?境界又是什麼境界?我們按語說:識起迷情於行者已到家時,應如何自處?行者歸入本元時,其境界如何?「到家」就等於回到了本體,歸入本元的時候,它的境界該是怎麼樣子呢?
元淨禪師曰:「坐觀成敗!」
我們的妄心對外在一切境還會攀緣的話,就是有一個「我」跟「法」兩個執著,我執、法執這二執如果沒有辦法破滅的話,你就沒有辦法客觀對待一切事物,所以對世間森羅萬象,超越了你的自我,超越了對一切法的執著以後,那心就能夠了無掛礙,到這個境界時,你就有能力去坐觀周圍之間事事物物的成敗。
如果你心還不清淨,就有兩種心態,看到無能無德的人,他也能升官,你就在那裡跳腳,這種人會巴結、會迎合長官喜好,才能有升官的機會。但您要想因為他種了這個因,所以人家會給他好處。你看了他在巴結,也許看不過去,這就是你沒有超越我執及法執,所以不能接受他巴結的行為,這樣就不能坐觀成敗。
真正做到解脫時,就是世間的一切因緣果報現象對你來講,只要冷眼觀看了一下,懂了以後就放下,那一個是成?那一個是敗?我在心裡很超然的觀看就得,這是自我的解脫境界。
有時候修行到這個境界的人,起心動念就會影響人家的因緣果報,因為你還會攀緣,心意念可以成就佛事,如果你用你的心意念去影響人家的結局,那就沒有「坐觀成敗」,你還沒有超越我、法二執,所以不管你喜歡的人或是不喜歡的人,該怎麼樣,就讓他怎麼樣,盡量不要生起喜怒哀樂的心,來影響人家該得到的果報。
你能夠坐觀成敗也就是你能坦蕩蕩的,沒有執著世間的對錯、好壞的觀念,這些觀念慢慢就沒有了,他能成那是他有本事,跟我沒關係;他雖然看起來是好人一個,但是得不到好處,你也不必要在那裡婉惜,能夠超越你自我的分別執著,那以後你對一切境界都能夠沒有掛礙,也就是解脫的一種境界。當然這是在「任運自在」之間,再下去不能永住在聖境,就要開始往回凡的道路走。
行者至「坐觀成敗」後,證得理地真空,那就要回凡,回凡的重要轉變手段,即是在發菩提心,開始要行菩薩道利益群生。菩薩利益群生時,不是對任何人都要強出手,都得要插一手,而是要觀其福德,福德具足者,祇要有緣來到您的地方,那您都要能為他排難解困,除非他福德不具足。
至於福德具足不具足,要如何觀?用自性觀,自性能產生心法,當下即能體知,不能用心意念來想。若不能用自性體知,那要用世間眼目來辨別,何者是福德夠,那就看他是否有吃素?是否在學佛?是否是宗教徒,其他天道的宗教也可以,只要是宗教徒應都是有點善心、福德的。有時候不要您操心,福德因緣具足者,即能依約前來;若福德因緣不具足者,雖約定了時間,到時一定有其他雜事,阻礙他前來。有些人既然能來,但來後卻對您所說不能產生信心,總是有個障礙在其間,您當然即能觀知,此人福德因緣還是不具足,那也祇有隨他去了。
本公案簡單兩句對話,已經把到家者證得的境界,心空、無執的境界指陳出來,就是要能「坐觀成敗」,這是在講解脫修證的「到家」,不是講佛法修證的到家,把這弄清楚後,才能知道此參問是在講什麼境界,才不會又落於口舌之諍。
( 87 年 3 月 24 日 講於 龍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