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us1.jpg (8966 bytes) 佛劍無刃(3-4-9)


 

(一)公案本文

僧問撫州曹山本寂元證禪師曰:「如何是無刃劍?」

(識起迷情於何是無刃劍,無刀刃鋒鋩者是無形劍,是空無實體所成之劍,要證入此境界,要借用龐居士所言:勿嫌落空,若空亦不惡。但能空諸所有,切勿實諸所無。)

師曰:「非淬鍊所成。」

(此無刃劍不是由鑄劍匠淬鍊而成的,其鍛鍊此無刃劍與鑄劍匠有所不同也。)

僧云:「用者如何?」

(那用這無刃劍者有什麼功能,有何與眾不同者?)

師曰:「逢者皆喪。」

(碰到攜有此無刃劍者,皆要喪失其本來之執著。)

僧云:「不逢者如何?」

(沒碰到此攜無刃劍者又如何?)

師曰:「亦須頭落。」

(照樣也要毛病斷落,因受熏染者亦能經此劍清淨。)

僧云:「逢者皆喪則固是,不逢者為什麼頭落?」

(逢者皆喪命,我可理解;不逢者其頭也會斷落,合乎常理嗎?)

師曰:「不見道能盡一切?」

(你沒聽說萬物皆同體,此無刃劍以空無之性,遠遍十方虛空,故能盡一切事物。但此境要真修實空者才能致之,若行者不修而能入佛知見,即謂即心即佛,自是自欺欺人。)

僧云:「盡後如何?」

(斷盡一切事相、物境後又怎麼樣呢?)

師曰:「方知有此劍。」

(行者住入空相、無所有相後,方知有這麼一把無刃劍、吹毛劍,能無所不摧,無所不辦。利益眾生之事,唯賴此無刃劍也!)

 

(二)玄祥釋解

1. 前言

修行當從打坐、禪修開始,各個宗教團體均在佈教,打拳、練氣功、靈修、打坐、禪定等等,均稱可養身及修行。有些不明就裡的狂熱宗教徒,嘗言他們的宗教蓋括所有宗教。但若您知道各個宗教的教義及境界,當知各個宗教的境界,及未來往生果報之去處。若您的修證境界能體驗佛教大乘佛法,當知世間一切宗教包括在世間、出世間、出出世間的境界中,而能完全闡述各個境界的,也祇有大乘佛教。

佛教經典言,世間法之初級法包括人間法、欲界六天善行法,前者即是若有人能在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五戒中,有一戒能不犯,即能出生於人間;而後者即是若有人能在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心、不癡愚等十善行中,有上述數種善行者當生六欲天中。

另世間法中還包括未解脫的禪定行者,此法中包括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及無色界之四空處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不管修行者在上述色界、無色界的禪修中,依其各界地的特殊境界去執取其境,即是有所心執,心有所執即感召不同但久遠天壽之壽命。經云:壽者要之即有盡,故此等天界行者,雖說有其界地之定,有者即能變為無,有定即當會退失,天神終究還是要再落於輪迴之途。

以上禪修行者,都是以佛法中的六波羅蜜之前五個在安身立命,此五者即是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當證到色界、無色界之禪定者,若能轉為般若波羅蜜之修證,就能悟得空、無相之認知,此者即是「出世間」的法。而能悟空、無相者,即是以心地法門之觀照而證得,再進而以般若波羅蜜證得「出出世間」智慧,而得圓融的佛教最高境界佛智。

當然行者開悟後,是住於無色界之界地,要證得解脫智慧與圓融,行者當以方便為手段(方便波羅蜜),以願力做為弘法的原動力(願波羅蜜),如此就能產生無限的力量(力波羅蜜),最後當獲得諸佛智(智波羅蜜),以智波羅蜜即能以智慧得徹底的解脫,超越三界的桎梏。

 

2. 釋題

本公案名為「佛劍無刃」,佛者即覺者,覺悟者之劍是謂佛劍。此佛劍是無形,不具有刀身,更無有刃口;佛劍者是以空體為刀身,是以無相為刃口,雖都是無形無相,卻有無所不摧的破壞力,故能排除諸多的障礙。

得佛劍者自他得利,除能滅卻自己的業障外,也能淨化他人的障礙。此能力顯示於兩方面,一者自利,二者利他,可利用在自身與他眾。對於自己的業緣,祇要能以空無的心面對,即能顯示佛劍的威力,雖是無刃劍,卻能化諸業障於無形,因行者有無著、不黏、自在、無礙的修證,即能超越種種障難。對於有緣眾生所受障礙,行者可以空體攝受一切眾生,進入同一體性中,此時當能化眾生障難於無形。行者也能夠以空無的清淨心,用諸佛的心咒化解眾生的業障。但若行者心不清淨,空體不顯,則施救度咒語不起靈驗,實乃因心性不淨或定力不足之故,實非咒語不靈驗。

當然,此處言無刃劍者,當以自性空修證到後,才能自淨其障或助眾生離苦得樂。本公案中,行者用此無刃劍,逢者皆喪,不逢者亦須頭落。看來是蕭瑟悚然,其實禪師所言者,乃是對業障的去除,並非是殺人奪命之舉。

 

3.語體文解

有一僧問撫州曹山本寂元證禪師曰:「如何是無刃劍?」僧參問說什麼是「無刃之劍」,古僧大德常言及「無刃劍」,此僧不解其意,致使他想一探究竟,故有此一問。會對某一件事起迷情,是自己未證得此理,或境界未到,強要攀緣,故會迷失在此情見中。按語說:無刀刃鋒芒者是無形劍,是空無實體所成之劍,要證入此境界,要借用龐居士所言:勿嫌落空,若空亦不惡。

一般而言,世間禪行者都是偏執於有為諸法,故無法證得解脫知見,故龐居士才提醒行者,不要怕落入空亡,行者當知若得空,當知悟空真是很好的事,雖度過五陰魔相中的現象,心力的靈敏度降低,但同時空性卻顯露了,此時當知龐居士所言,「若空亦不惡」的道理。故按語說:「但能空諸所有,切勿實諸所無」,這種修證是解脫知見行者所必須的修證。有時行者當證入空時,以前初開悟時所具有的風光歲月,現在卻是小事不覺,大事能覺而無礙。

什麼是無刃劍?禪師說:「非淬鍊所成。」此無刃劍不是用鼓風爐鍛鐵成鋼,淬鍊而成的。因此無刃劍不是由鑄劍匠淬鍊而成的,故鍛鍊此無刃劍是與鑄劍匠有所不同也。

此僧又好奇地問:「用者如何?」那用這無刃劍者有什麼功能?有何與眾不同者?禪師說:「逢者皆喪。」按語說:碰到攜有此無刃劍者,皆要喪失其本來之執著。對什麼執著?還不是業緣或習氣、個性的妄執。對自己心中所起的心法,能以空無的心態面對,當能無著、不黏,故說逢者皆喪。

此僧又問:「不逢者如何?」禪師說:「亦須頭落。」僧問:沒碰到此攜無刃劍者又如何?禪師卻說:照樣也要毛病斷落,因受熏染者亦能藉此劍獲得清淨。不逢者亦須頭落,可能您很難去體會,在此特為您舉一例來說明。若禪師老婆心切,對某人有意幫他解除障難或清淨其業障時,雖兩人分隔兩地沒相逢,禪師卻能以自體空映照他的身影入其心中,然後再以空無心(無刃劍)除其業障或劫難。該如何做?至此境界的行者,雖說無所承教,但自能知之,這就是古僧大德所說的:向上一路,千聖不傳。

僧又說:「逢者皆喪則固是,不逢者為什麼頭落?」逢者皆喪命,我是可以理解的;但不逢者其頭也會斷落,有可能嗎?禪師答說:「不見道能盡一切?」一個悟道的行者,其佛性能盡一切,也能轉一切境的,當然不逢者亦能所有助益。

按語說:你沒聽說天地同根,萬物同體,此無刃劍以空無之性,遠遍十方虛空,故能盡一切事物。但此境要真修實空者才能至之,若行者不修而能入佛知見,不能轉自業障,也不能為眾生轉業障,即心無真正的悟空,就說「即心即佛」之意境,自是自欺欺人。

此僧又問:「盡後如何?」若一修行人斷盡一切事相、物境後,又是怎麼樣的境界呢?禪師說:「方知有此劍。」要能知此無刃劍,當要空盡一切相後,去掉我執、法執,才能知有此無刃劍,也才能運用它來利益眾生。

按語說:行者住入空相、無所有相後,方知有這麼一把無刃劍、吹毛劍,能無所不摧,無所不辦。利益眾生之事,唯賴此無刃劍也!


[ 悟後功用行 ] [ 公案禪機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