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us1.jpg (8966 bytes) 見無左右(3-4-8)


 

(一)公案本文

五峰常觀禪師問一僧曰:「汝還見牛麼?」

(緣起現象界,師欲了知該僧對見性之見地。)

僧曰:「見!」

(是牛當然見過,奈師所指者為見性事,以牛來喻本性。)

師曰:「見左角?見右角?」

(既見應有塵境始可見,當然有左、右角。但本體空相,何有所見。行者若有所見,即非本性也,是應緣的一面。)

僧無對。

(本性是實相、空相、無所有相,故應無所見,有見定非本性也。)

師自代曰:「見無左右!」

(若見左角、右角均非本性空相。若不得一法,不可一覺,乃是人牛兩相融之境。)

 

(二)玄祥釋解

1. 前言

修行人常言要「見自本性」,或言「明心見性」,或言「證得佛性」,或言「本來面目」,此等名詞嚴格地說是有分別的,我們是否能分辨清楚?唯識學講到三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性。此三性與前所言「本性、見性、佛性、本來面目」等有何關聯?

當然「遍計所執性」不會與之有關,無所不執不是本來真性,故經云五蘊虛妄,而它是我們無始劫以來,熏習而成的妄執性所認知,此妄執性對緣時,成為一切習氣反應的本源,不是依真心實性在應緣。習氣包括有好壞、順逆覺受等,不管執好、執壞都是非真心實性本來。譬如說,您行俠仗義,所執者為正義之神,這是一般人所喜愛的,但對悟道者來說,還是偏於喜「正」、厭「惡」,這樣不是還有所執於不喜歡「惡」嗎?故說不能符合真心實性本來。若厭惡也不對,您會問:難道我們應該喜歡不好的人或事物嗎?如果您不能超越覺受,來看世間一切的因緣果報觀,您就會被萬相所迷,也才有依習氣產生心中的喜厭、順逆想。

在說明「依他起自性」前,先來瞭解何謂吾人體性本來的「圓成實性」,然後再回頭來說明「依他起自性」,才更能清楚地分別它的體相與功用的樣子。「圓成實性」是我們佛性的本來,可以「空有二相」來詮釋其體相與功用。「空性」是佛性的體,「不空能生萬相」的是佛性體的用,這樣了知後,此與佛性、本來面目等名詞,即是指同一樣的東西與它能起的功能。

舉例來說,凡夫也有佛性,能見聞、覺知的是佛性的用,此用是依佛性中的空性而起;聖人或菩薩、佛等,他們也是一樣能見聞、覺知,只是因為他們心地清淨無染,故他們佛性的空性完全顯露,其結果卻能顯示真正佛性的真用,其真用所能見聞、覺知者,都是超越了凡夫所認識的世界,而能達到十方世界或十二類眾生等。佛嘗言眾生皆有佛性,那聖人與凡夫既然都有佛性,為何聖人就是聖人,而凡夫還是凡夫?差別就在於遍計所執性,此性在聖人位是沒有的。也就是說聖人見聞、覺知的能力,是依佛性之空體而起,因真心無染故,其功能能完全發揮出來。而凡夫也能依佛性的真空而能見聞、覺知,但因真心還被妄習或善惡習氣等所蒙蔽,故其功能僅在於人世間層次的見聞、覺知,同時也在於見聞、覺知時,又加上自無始劫以來,所熏習而成的善、惡習氣加以對境反應,故有遍計所執的發生,因而迷失在恩怨分明中,也就在六道輪迴中,永不能起超脫者。

再來說明「依他起自性」,凡夫與聖人待有因緣來時,他就依因緣而起見性、聞性、嗅性、味性、觸覺性與心性。這是在說明佛性,也就是「圓成實性」遇緣起法相應的過程。若是無因緣來,諸佛、菩薩們是不會在心湖中有心意念的,因為他們已修證到內心無染著的習氣,故無因緣時,不會自己打妄想,也就無有心意念在其心中時生時滅。聖人若遇有因緣來時,即能以如實空的體,產生見聞、覺知的用,亦即依緣應緣,但不入遍計所執性,故面境能如如不動。

而凡夫與聖人相同者,是依緣能應緣,但僅止於世間層次的境界。另外,凡夫在無因緣來時,亦會起心法,這就是依五蘊(色、受、想、行、識等)非真的妄緣而生妄想心。當然有因緣起法的過程,凡夫與聖人相同的,只是後者覺照後能不理、放下,而凡夫就會有遍計所執性相應而入煩惱位。

以上說明「證得佛性」或證得「本來面目」之情形,而所提的「見自本性」是能悟知佛性本來空體的樣子。「明心見性」即是說要見性當言先明心,心不明即無所從見,這兩個名相在釋題中再來說明。

 

2.釋題

本公案名為「見無左右」,很明顯的禪師所要說明的是要悟得「真空實相」,才是修佛禪的正理,而佛禪的修證者,首要能無一物一法可見、可執。若一個修行者不能確實地證得「我空」、「法空」理地,雖說其靈知、靈覺的心,能鑑照遍滿十方界,或知十二類眾生因緣果報,但面對因緣法卻不能滅卻它,即是未實證得「空」,則此種修證與諸外道或色界、無色界天眾所修證者,有何不同?也祇有靈知靈覺眾緣的心,而不能得解脫知見。

在禪宗修學者因要悟得空,故當有一入處時,定要否決一切內心所起的法,不能以心感來論覺知真假。若心所感知為假,當然此法緣來自於第八意識中的法塵,此法塵雖實有,但已是過去式,僅待空留回憶。若有一法相,起自因緣法,而因緣法來自於外,再與內緣種子相應,好像有那麼回事,此時行者在修空觀,寧可信其無,不能信其有,這是修「空」、「解脫道」的途徑。

那「見無左右」怎麼說呢?能夠見得佛性的空性,就是「見無左右」的寫照,此可分「動、靜」二相來說明。以「靜」相說,當無因緣法來時,行者內心也無所攀緣起心念時,在「不思善、不思惡」之間,這就是「空」的實相。此境界的認知,可分為二:一為初悟空時,還有一覺知心在,故此覺知能了知當下無一法起,但卻有一能覺的心在。此境界在禪宗十牛圖中,即是未達「忘牛存人」的第七圖境界。待突破覺性的攀緣心後,又會回到「人牛俱忘」的第八圖,即一圓型圖中無有一法。

若在「動」相中,覺知心能分辨因緣法起,在法起中有動相與靜相,行者能體知靜相者,是指能覺知或鑑照的體空,動相者是依緣而起的法相,此是佛性能反應不空之一面。簡而言之,此時行者是有兩個心,能覺知、鑑照的心為其一,能體知真心應緣而起的法相,為其二。此處心識當然不加入前五識的功能,故才說是有兩個心而已。

本公案以「見無左右」為題,是偏指「空」的體知,禪師要行者認識「空」的形相,且要確實地認識它,悟得它。悟後,才能讓覺知、鑑照的心應緣後,僅能以本來佛性的「空體」與此諸緣相應,如此自然就能捨棄妄習應緣的機會,才能入無為境,面境如如不動。

 

3.語體文解

五峰常觀禪師有一日問一僧說:「汝還見牛麼?」「牛」在禪宗行者來說,意指佛性的覺知心,此心只能覺而無所相。此公案緣起於現象界,常觀禪師欲了知該僧對見性之見地,故有此一問。

此僧說:「見!」禪師問此僧見本性了沒?此僧說「見」,兩人應是講見本性空相之事。當然禪師也不會無聊到與此僧談論世俗間「牛」的認知,所討論者,當然是修行上實證的境界。按語說:是牛當然見過,奈師所指者為見性事,以牛來喻本性。

禪師又問:「見左角?見右角?」既然答稱見牛,那我請問您所見的牛,是見其左角或見其右角,或左右兩角都見著?這問句很有學問地,也可考問學者是否智慧具足,或是否能入空相無執。除了真見性者,才能知無一法可說,當然不屑回答此一問題,以免被抓住把柄。但無知或世間禪者,對於佛性的覺知很執著,故對於能見光、能見非人、能見諸佛菩薩、能體知一切因緣法,都可能認為是見性的境界。其實見性當以悟知體性空為第一修證,悟知空者當無一法可說,無一法可執,故常能不落於語言文字相。若認識不清或修世間禪定者,就會很執著所覺知的境界,認為此境是真實的,既然對因緣法認為真,且無進一步的修證空,當然不能得解脫的力量。這種行者可稱為「見著左、右角」,是執一切境為真的一群外道行者。

當然,一個正規的佛弟子,因有諸佛、菩薩的護持,一開悟後即能知要修空觀,捨一切法、捨一切境,縱然在知法要後,習氣還會執取其境,但也能稍加用心力,即能擺脫執取境界的糾纏。而一個外道行者,或與一些非人為伍者,都以一些怪力亂神事為修行的體驗,以覺知心為我,或以鬼神附體為我,當然無法修證空、無相的三昧耶。更離譜者還會自稱已成佛作祖,犯了大妄語戒而不自知,當從淪墜。

按語說:既見應有塵境始可見,當然有左、右角。但本體空相,何有所見。行者若有所見,即非本性空也,是應緣的一面。一個真開悟的行者,才有禪的境界。何謂禪的境界?很多人認為「禪是不可說,能說的不是禪。」其實,禪的境界是行者的心能見、能聞、能心知,此種境界的能知就是禪的境界,故說禪是心的動相。禪境不是不能說,是不屑一說,一說出其境,就代表您有法的執著,就是無解脫的知見。故真正禪者是禪心多多,且能對境心不起,進而無一法可說,這樣就是真禪定。若所知境不能無黏,即是不能得定,是有禪無定,是謂散亂。在神經病院裡不難找到此種似瘋不瘋,似病非病的人,他們所說的境界,似真非真,似假非假,除了修行過來人能體知他們感知的真假之外,而醫生雖不知此種境況,只能從藥物來控制他們面境不能得定的心,以調治其心不要亂動。

禪師問說:既有所見,是見左角?還是見右角?僧無對。此僧因未徹底見性,故理念還不是很清楚,故經禪師如此一問,便傻住了,不知如何回答。按語說:本性是實相、空相、無所有相,故應無所見,有見定非本性也,可說是應緣後的心法。

禪師自代答說:「見無左右!」若真見性者即能見空性,若見性再回凡者,雖見有相後能無著,也可說不屑提出一說,也是見無左右。不管悟「空性」或悟「空有不二」者,都能以此句來說明見無左右,不住一法即無左右。按語說:若見左角、右角,均非本性空相。若不得一法,不可一覺,乃是人牛兩相融之境。前段在說明修行者要以修空為究竟,得悟空才能得真解脫,才不會像世間禪的行者,所得者為有為定,非無為、無黏的解脫知見。但行者修證到空後,也不能執空為最究竟,還是要進一步找回佛性不空的如來藏性,才能證得「空有不二」的境界,圓滿菩提自性的本來功能。


[ 悟後功用行 ] [ 公案禪機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