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釋迦文佛之聖跡之六
              ──
八大聖地瞻仰參訪(6~2-1)

                                                                               
善祥 比丘


王舍大城僧分別─如來善化行慈悲

               靈峰象頭山就在此牌樓中間的山峰處(右低峰處)

一、《佛說八大靈塔名號經》

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我今稱揚八大靈塔名號。汝等諦聽。當為汝說。何等為八。所謂第一迦毘羅城龍彌儞園是佛生處。第二摩伽陀國泥連河邊菩提樹下佛證道果處。第三迦尸國波羅柰城轉大法輪處。第四舍衛國祇陀園現大神通處。第五曲女城從忉利天下降處。第六王舍城聲聞分別佛為化度處。第七廣嚴城靈塔思念壽量處。第八拘尸那城娑羅林內大雙樹間入涅槃處。如是八大靈塔。重說頌曰

靈峰說法台上後面遠處的象頭山(左山峰)

 

淨飯王都迦毘城,龍彌儞園佛生處,摩伽陀泥連河側,菩提樹下成正覺。

迦尸國波羅柰城,轉大法輪十二行,舍衛大城祇園內 ,遍滿三界現神通。              

桑迦尸國曲女城,忉利天宮而降下,王舍大城僧分別 ,如來善化行慈悲。

廣嚴大城靈塔中,如來思念壽量處,拘尸那城大力地, 娑羅雙樹入涅槃。

(註:紅色已參訪者,粉紅色為本次參訪)

如是八大靈塔,若有婆羅門及善男子善女人等,發大信心修建塔廟承事供養,是人得大利益,獲大果報,具大稱讚,名聞普遍甚深廣大,乃至諸苾芻亦應當學。

從和平塔鐘處轉走入象頭山小徑

 

復次諸苾芻,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八大靈塔,向此生中至誠供養,是人命終速生天界。爾時世尊復告諸苾芻,汝等諦聽我今當說,遊止國城及於住世。而說頌曰:

二十九載處王宮,六年雪山修苦行,五歲王舍城化度, 四年在於毘沙林,

二年惹里巖安居,二十三載止舍衛,廣嚴城及鹿野苑, 摩拘梨與忉利天,

尸輸那及憍睒彌,寶塔山頂并大野,尾努聚落吠蘭帝 ,淨飯王都迦毘城,

此等聖境各一年,釋迦如來而行住,如是八十年住也 ,然後牟尼入涅槃。

《佛說八大靈塔名號經》

從和平塔處望過去的象頭山     此山入口風止悶熱有不祥之感

 

二、前言

一般人朝聖時定去王舍城與靈鷲山,都會去看說法台與和平塔。但不知去看象頭山,當然象頭山沒什麼好景點,但這裡曾發生一件修行僧團中的大事情,也就是《佛說八大靈塔名號經》中,佛所說的「王舍大城僧分別,如來善化行慈悲。

提婆達多尊者累劫與世尊的因緣果報牽扯,在世尊成佛的這一世,還是要互相償還,當世尊知悉調達尊者要破和合僧時,世尊已遣阿難尊者三次勸告不要破僧和合,因佛世時造破僧罪業是很重的,是要下地獄一劫,但調達尊者卻不聽,寧願留下惡名,這真是業力使然故。後來世尊就入禪觀,起正知見審觀前際,知悉過去世世尊亦曾破他眷屬,即自觀見昔我無量無數劫前曾壞他仙人眷屬,彼業異熟今現在前,所以當導致破僧事的發生。好在世尊還是以神通力加持舍利弗尊者與目犍連尊者,未及一日間即挽回了五百新戒比丘回來僧團,故破僧事僅一宿而已,故經論云破不經一宿。

            從和平塔走向象頭山半途(背後是和平塔)

另有關靈峰上的象頭山亦有一說,於此象頭山亦是提婆達多尊者用巨石拋空想砸死世尊之發射處所,此象頭山就在說法台的後另一邊山頭(人面對說法台時)。此件事是調達尊者要用巨石飛空砸死世尊,為夜叉神欄截,最後只造成世尊的腳趾受傷,這是惡意出佛身血之業成立。世尊當要受報時亦說:非在虛空中,非海非山,無有地方所,能免於業報。坦然去受報。

象頭山最高處點景象(上有一小塔)

而伽耶山是近優樓頻螺(木瓜林)與菩提伽耶地方,是三迦葉(優樓頻螺迦葉Uruvilvā-kāśyapa)、那提迦葉(Nadī-kāśyapa)、伽耶迦葉(Gayā-kāśyapa)等,三人皈依後合共成千人的僧團首次居止的地方,僧團初成立是有上千名比丘(三迦葉各有徒眾五百、三百、二百),不能在伽耶附近的聚落托缽乞食,必須到人口眾多的城市中才能生存,所以有必要去大城市。佛陀就帶著眾比丘上路,首途一行人就經過伽耶山。伽耶山的東北山麓是伽耶的街市,東邊有尼連禪河在山下迂緩的流過,遠處,有著他證道之地的菩提樹

又佛陀初出家時,在王舍城和頻婆娑羅王相見,國王好心要讓一半江山與世尊,但世尊只想成佛,所以與摩竭陀國國王約定,若他日道成,願先見度之約,此時世尊證道後第四年已,佛陀決定帶著眾比丘到王舍城去。本文主要是要介紹象頭山與伽耶山的故事。

                  象頭山半途中的印度聖牛

 

三、象頭山與伽耶山名稱之糾葛

象頭山與伽耶山自古譯經者述說不同,造成後人不知何處為何處,真是糾葛不清。佛光辭典云,伽耶山Gayā,又作伽種山、誐耶山、羯闍尸利沙山,意譯象頭山,以山頂似象頭,故有此名。有二處,一在菩提道場附近,一在靈鷲山附近。《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近於菩提道場之伽耶山,謂此山座落於中印度摩竭陀國伽耶城西南,即今之婆羅門優尼(Brahma-yoni),與該城同負盛名。唐時印人俗稱靈山,山頂有石窣堵波,乃阿育王所建。

  

另依《俱舍論光記》(七世紀釋光釋)卷十八載,靈鷲山北三、四里處有羯闍尸利沙山,提婆達多於此破僧;以「羯闍」與「伽耶」之音相近,故有謬稱伽耶山為提婆達多破僧處者。「羯闍gaja」是象之意,尸利沙0ira=0ira=a者是頭,合稱羯闍尸利沙山,是為象頭山之義。而伽耶g2ya者則有城之意,所以前者羯闍尸利沙山是為象頭山,後者是為菩提伽耶附近之伽耶山是。

《俱舍論光記》再云:象頭山者梵云羯闍尸利沙山(此云象頭)山頂如象頭故,昔云伽耶山者訛也,以羯闍(gaja)之與伽耶(gaya)聲相近故,故謬傳亦然。西方別有伽耶山去鷲峰山一百五十餘里,非同一界非破僧處。鷲峰山去象頭三、四里同一界內,別處法事故,破僧言鷲峰山即法華經靈鷲山也。即昔云謂鷲有靈故,故名靈鷲,今三藏云鷲峰山。慈恩云既棲鷲鳥有類高臺,故名鷲臺。章云鷲峰與此是同言非破聖者。正理云,他不能引得證淨者,故有說得忍亦不可破者。

   從象頭山觀五大山外另一邊

 

1.世尊未證道前已到過伽耶山

把伽耶山譯成象頭山者,有下列諸經文。如《佛本行集經》、《四分律經》、

快到象頭山頂大家聚集一處

世尊參訪外道師後覺得不是究竟,所以便捨離往南繼續走,先經伽耶山(象頭山)再至苦行林。如《四分律》云:「便捨頭藍子(Udraka-rāma-putra)而去更求勝法,時菩薩更求勝法者,即無上休息法也,從摩竭界遊化南至象頭山,詣毘羅 (優婁頻螺─苦行林) 大將村中,見一淨地,平正嚴好甚可娛樂,生草柔軟悉皆右旋,浴池清涼流水清淨,園林茂好,周遍觀之,左右村落人民眾多,見已便生念言,夫為族姓子,欲求斷結處,此是好處,我今求斷結處,此處即是,我今寧可於此處坐而斷結使。」

                快到達象頭山頂是很陡峭的斜坡

      

又如《佛本行集經》云:「爾時,世尊在彼優婁頻螺迦葉聚落之內,隨多少時,意樂住已,漸漸行向伽耶城邊。如來在彼象頭山頂,將是一千比丘徒眾停住,即以三種神通,教化彼等,所謂身通、口通、意通,而調習之。」由此可知伽耶城是現在的g2ya城,而因伽耶城邊有一山,此山亦像象頭,所以俗稱為象頭山,一般還是言伽耶山,如《伽耶山頂經》即用其正名。

第一位攻上山頂的張晉東大德與朱大德

 

《佛本行集經》(云:「爾時,世尊經於少時,住象頭山,次第漸欲向王舍城,遊歷而行。是時,去彼優婁頻螺聚落,未幾至王舍城,其間有一舊仙人居林苑處所,名曰法雨(dharma var=a),而其法雨林內,有舊仙人草庵,其中常有五百苦行道人而住,悉得五通,並皆年老,久修梵行,頭白少毛,齒缺背曲,身體皮膚,多有黑黶,咽喉垂嚲,如牛頸,容貌乾枯,形骸朽敗,仰杖方行,喘氣嗽聲,欲行即踣,向前欲進,一步不移,羸瘦筋燋,纔有皮骨,皆悉百歲,一切無堪。以其往昔種諸善根,唯今一生,但值佛時,即得信行;以未聞法,不入涅槃,皆在窟中,各各禪坐。」

   大伙兒站不下這小台地了          從磚塔望去的和平塔

由上《佛本行集經》等諸經所云,知世尊度三迦葉兄弟後先居止伽耶山,也就是地方俗稱的象頭山,此是世尊證道後第四年的事。世尊成道後第三年於優婁頻螺迦葉聚落受三加葉皈依後移居伽耶山,並於此處說《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一名伽耶山頂經)。《文殊師利問菩提經》(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初得道,在摩伽陀國伽耶山祠,與大比丘眾千人俱,其先悉是編髮仙人(出家外道都是編髮,後入佛門都是剃除頭髮),皆阿羅漢,所作已辦,心得自在,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解脫。

從隔山眺望似很雄偉的竟是此磚塔

後來世尊亦應再居止過伽耶山,因《寶雲經》即說於此,然這是較後期所說的大乘經,非是世尊剛證道後初期所說。從經文中可以看出阿難尊者已名列其中,故知是後期世尊亦再次居止過伽耶山。《如是我聞。一時佛婆伽槃,住伽耶國伽耶頂山,與大僧眾七萬人俱。一切皆是大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心得自在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眾所知識皆大龍象,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善俱解脫一切自在,究竟彼岸善達法性,法王之子其心調伏堅固不退,世間八風所不能動,眾德具足所願皆滿住涅槃道。唯除一人所謂長老阿難。」

        往象頭山高峰爬上去

《寶雲經》(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譯)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耶山頂,與大比丘僧七萬人俱,所作已辦捨諸重擔其心自在,盡諸有結正見解脫,皆如大龍善解法界,是法王子能捨利養,善具出家善受具戒,意所欲者悉得滿足住涅槃道,唯除阿難在於學地。」《寶雲經》提到阿難尊者,又提道「善受具戒」,所以本經是世尊制戒後所說之經典,最早也是在世尊證道後回其故鄉迦毘羅衛國(Kapila-vastu)第十二年後,因世尊從十二年後,僧團各處林立,佛法勝於婆羅門教,故願出家學佛者眾,人多質雜,所以才開始結戒。同時世尊回迦毘羅衛國後見其父王,然後即離開住於先前離皇宮後所居止的阿奴波 (Anupriyā) 此處位於阿奴摩河(Anavamā)沿岸,為阿奴拉族之聚落。釋尊在阿奴摩河畔落飾後,往阿奴波村樹林(Amba- vana),止住七日復往王舍城(Rājagrha)。據法句經註卷一所載,釋尊成道後曾歸迦毘羅衛國,未久復離國而至此樹林止住,於彼時,跋提(Bhadrika)、阿那律陀(Aniruddha)、阿難陀(Ānanda)、婆咎(跋涪婆Bhagu)、金毘羅(Kimbila)、提婆達多(Devadatta)、優波離(Upāli)等七人在此出家。但提婆達多尊者的依止佛陀是很勉強的,起初世尊觀因緣後,不同意提婆達多尊者出家,後來他還是與阿難尊者,先依世尊一個比丘弟子處出家,然後才再與阿難尊者同去詣佛,世尊見生米已煮成熟飯,也就不再談什麼了。

     禮師正對塔上香           象頭山頂塔祭上香  

 (待續)

 


[ 印度朝聖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