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ndia)旅遊文化簡介(9)
張玄祥 居士
十、印度教育(Education)
美聯社新德里2004年十一月九日報導,據聯合國一份報告指出,印度的文盲佔世界文盲數量的三分之一,中國的文盲人數僅次於印度,佔世界文盲的11%。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最近在新德里發表的一份全球教育監測報告(Global Education Monitoring Report)表明,印度的成人受教育率是61.3%。這個數字遠遠低於全球的81.7%的平均比例。印度政府指出:成人教育正在改進,但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顯示,這個改進的速度相當的慢。除此之外,這項報告還指出,印度大約佔世界上成年文盲人的34%。
報告還指出,在全世界的文盲人口中,百分之70 多的文盲(大約是5億6千2百萬) 分布於下列幾個國家中:印度、中國、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中國的文盲佔世界文盲人口的11%,孟加拉佔6.5%,巴基斯坦佔6.4%。報告進一步表明,一項對全世界127個國家教育程度考查的結果顯示,印度只排在第106 位。報告指出,全世界的成年文盲總人數是8億,這個數字是世界成年總人口的百分之18.3。
在這些文盲中婦女佔了三分之二。更令人擔憂的是女孩子的受教育比例,在印度,男孩子大約可接受十年的正規學校教育,而全球男孩平均教育年限是10.7 年。印度女孩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只有7.9年,而全世界女孩的平均教育年限則是9.8 年。在那些偏愛男孩的國家,如果一個家庭出現了財政危機,女孩子總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她們或者被迫綴學,被迫去工作或在家照看年幼的弟妹。
印度沒有義務教育,所以導致文盲比率較高,小學五年制、中學二年制、高中二年制、大學三年制、碩士三年制、副博士二年制、博士至少得修五年;公立高中之前的學費很低,於小學四年級開始教英文。私立學校學費昂貴,但於小學一年級即開始教英文。此外還有各類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規教育。全國現有254所綜合性大學,著名的有德里大學、尼赫魯大學、加爾各答大學等。
十一、民眾人物特寫(People Characters)
印度女性額前塗的顏色叫bandi,以前可由額前塗的bandi,來判別女姓是否已婚。bandi本來有被俘虜的意思,現在的bandi卻是一種時麾fashion,顏色五花八門,(小販兜售由一包RS100,下滑至RS50可買到3~4包不等)。現今分辨的方法為:已婚婦女出門前,一定要在前額髮尖處抹紅粉,表示已經結婚了。若是男性額頭畫一直立紅線,代表他剛去廟裡拜拜受加持回來。在印度男性留鬍子是為信印度教,蓄鬚的為回教,有鬍又有鬚應是錫克教。
印度警察的制服其上衣和下褲是黃褐色的,交通警察的制服是白色的衣服和藍色的褲子。在印度公路上發生車禍的案件太多。晚上八點鐘以後,去外邊並不安全,在印度的車站、路上也有很多小偷,要特別小心注意。
十二、宗教影響著婚姻
鄉村的「長老委員會」是印度種姓制度下,特有的民主自治產物,在農村分為村、區、縣三級,最基層的「村長老會」一般由村民大會直接選舉產生,是地方權力機構和行政機關,管理範圍依轄區地方人口而定,從一千人到上萬人不等,長老會成員人數也視所轄人口多寡而定,大致為五到三十一人,任期為五年。
距離首府新德里約兩個小時車程的繆瓦特村,最近就由幾個村落的長老委員會聯合作出裁決一件年輕異教徒男女戀愛事件。「長老委員會」議決判處一對相戀的年輕男女必須分開,其中出身回教家庭的女子茱貝達,必須在判決之後的四十天內嫁給其他村落的男子,而出身印度教的男友尼拉吉則遭驅逐出村,五年內不得返回自己的故居。此村居民約一千八百戶的村民,無人對這項判決有任何異議,甚至長老會中唯一的一名女性成員,顯然也不願意表示任何意見。
男子尼拉吉家人為保護尼拉吉和茱貝達的人身安全,家人曾經將兩人交由當地派出所警察要求保護,但在村民威脅採取暴力手段後,警察只好將兩人交由長老會處理。實際上,包括繆瓦特村和鄰近村落的長老會成員約七十人,就是在派出所集會商議後做出上述判決。據與會一名不肯透露姓名的委員會成員表示,委員會瞭解被告女子茱貝達與尼拉吉相戀,不願下嫁父母屬意的鄰村一名男子,但由於異教通婚是敏感的問題,長老會也不願破例同意兩人的戀情。
十三、印度建築風格和住宅
(INDIAN ARCHITECTURE AND HOUSES):
自有人類以來,就出現了住的問題,自古居家本為躲避猛獸而立,現在住家好壞表示人們勞動的成果。很久以前,人類社會受到獵獲物和食用植物供應的限制,隨著農業的開始,為了播種更多的種子,耕耘更多的土地,許多家庭開始一起住在一地,保護自己,隨著定居的開始,人類開始逐漸過渡到地面居住,建築結構簡單的房屋,印度最古老的文化發展成了一個獨特的居民點。從考古學家發現,當時人們居住城市周圍有高大城牆,城內有上下水道,住宅還分大小,從遺跡的結構來看,大屋房為富人所造,當時的建築用優良的燒磚建成,今天印度房屋的形式太多,不僅有城鄉之分,就是同一地區,山區和平原也有區別。
城市住房一般講究,室內有古式傳統裝飾,也有現代化先進設備,不少人家的住房分為上下兩層,下層有寛大明亮的客廳、廚房、廁所和洗澡間,上層是安靜的書房和舒適的臥室,不管樓上樓下,特點是通風透光,四週有玻璃窗。印度的房屋主要是防熱,城裡也有生活困難的家庭,他們大多住在以鐵皮、塑料布搭成的矮小破舊的小窩棚裡,沒有窗戶,舊暗潮濕。當然,隨著政府對他們的關心,他們住房條件也逐步改善之中。
廣大農村,尤其是平原地區大多住土磚房和燒磚房,一般住房的中央有一間開有後門,目的是為通風涼快。在山區有的民族喜歡在山腳下建村,有些村莊建在山坡上,一排又一排房子,看上去很有規則,每排房後有一道10至20米的高坎。有些地方,房子建在高出地面二、三米的地基上,房子用石頭、竹子或木頭搭成,房頂用草類蓋住,房內只有一個窗戶,爐灶安在中間,灶的頂上放著木板,木板上放著濕柴火,灶前的門廊邊堆放乾柴和煤炭,房前堆牲畜的草料。一般家庭裡也有許多日用工具,有些民族的住房都建築在離地面一定高度的木台或者竹台上,房屋四面沒有牆,屋房只有一個灶。
印度有多種文化,因而宗教建築也十分多樣。印度的宗教建築形式特殊且多樣,如:佛教的圓頂狀舍利塔、耆那教的尖塔 、由岩壁鑿出的印度教神廟。
•每座神廟都有精雕細琢的主塔,主塔下方有一座座拱形聖壇供奉著神像。廟體佈滿水平線條的裝飾,往上延伸到塔頂,橫帶上刻劃著各類人物雕像,十分精采。
•較小的塔峰環繞著主塔,好像巨大的石山,這樣的建築形式,如同印度教中所謂分隔天堂與人間的須彌山。
•隨著社會發展,印度的建築風格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十二世紀的每個寺廟都有著印度教的風格:a:印度教的門口上面雕刻著神聖的偶像,門口也用方形的紅砂石所砌成。b:裡面也有一間私室。c:上面有尖角拱形屋頂。
•伊斯蘭教建築:a:在門口上面的牆壁上雕刻著伊斯蘭教的古蘭經和花紋圖案,b:上面蓋一個碩大的圓頂,c:整個城堡上也雕刻著幾何圖形的裝飾物,蘇坦王朝(十五世紀)的建築受著阿拉伯的影響,城堡內邊定有一個幾何圖形劇場,堡外有突出的凸肚窗戶。從十五世紀起,印度修建的每座城堡、宮殿都受著蒙兀兒帝國的影響。
十四、舞蹈INDIAN DANCE: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是佛教、印度教、耆那教、鍚克教的發源地,宗教音樂舞蹈活動遍及各角落,宗教音樂在印度音樂佔有重要的地位。五千年前印度的梵文吠陀吟唱,至今仍然傳唱不輟,和南印度的戲劇苦替牙坦「Kutiyattam」,雙雙於2003年,榮登並為聯合國科文教組織UNESCO世界無形遺產之殊榮。
印度音樂舞蹈充份反映出其風土民情與生活型態,印度音樂舞蹈是戲劇、詩歌文學總體的綜合藝術和宗教神話及傳統的哲學信仰觀念,緊密相連,呼應宗教的力量。印度古典舞蹈多彩多姿,充滿了異國風情,音樂舞蹈是瞭解和窺看印度文化最佳視窗。印度克塔克里、婆羅多舞、奧地西舞、卡薩克舞和興都斯坦聲樂、塔不拉鼓的音樂舞蹈藝術家,都是世界聞名的。
舞蹈從原始人類開化階段開始就一直是表示歡樂的一種手段,後來這種自由的歡樂發展成一種藝術形式,早在印度河文明時期,印度先民很喜歡跳舞,印度舞蹈可以為北印度舞蹈和南印度舞蹈兩類。北印度舞蹈主要克塔克舞和曼尼普利舞,南印度的舞蹈主要婆羅多舞和克塔克里舞,印度各地還有許多民間舞蹈,這些民間舞蹈帶有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
A:曼尼普利舞 (MANIPURI)
曼尼普利舞由優美的民間舞蹈發展而來。傳說在古代,濕婆神和雪山神創造了這種舞蹈,這種舞蹈表明了姑娘們之間的愛情和嬉戲情景的舞蹈。
B:婆羅多舞 (BHARAT NATYAM)
這個舞蹈源於北印度的雅利安文化,傳說仙人婆羅是這個舞蹈的祖師,啞演(不出聲)是婆羅多舞的特點,通過身體各部分的動作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諸如戰爭、愛情、仇恨等等,它需要道具,戴各種面具表達不同故事,也是這種舞蹈的大特點。
(1):演員用頸部、嘴、眼睛、雙手及身體其他各部分的動作和表情。
(2):腰部繫一條腰帶,上身穿一件緊身短衣。
(3):演員的腳上隨著鼓聲的變化而發出不同的響聲,時而鏗鏘有力,娓娓動聽。
C:克塔克里 (KATHAKALI)
克塔克里舞通常在廟會期間晚上表演,演員身軀的姿態和手勢都有一定的象徵意義,演員只表演不說話,他們表演蛇、猴子等動物的動作,形象也非常逼真,面部化妝在格塔克里佔有重要地位,這種化妝是一種特殊的繪畫藝術,經過化妝的面部,有助於表現舞蹈的各種思想內容,他們用米粉和成的稠漿糊,塗在面部,再塗上綠色、紅色和黃色等五顏六色,鼻子四周塗紅色,眼睛四周塗黑色。
D:克塔克舞 (KATHAK)
克塔克舞是北印度的民間舞蹈,是一種慶豐收舞蹈,當莊稼開始成熟,人們高興萬分,跳這種舞蹈,任何人都可以參加,只要有一塊空地就可以跳舞。
十五、音樂INDIAN MUSIC:
印度的歌曲動聽,音樂悅耳,不少人對音樂百聽不厭,印度人認為音樂是生活所必須的,沒有音樂生活便會枯燥乏味,猶如喝一杯白開水。印度人認為音樂的起源是神聖的,音樂的最終目的是幫助人們信仰天神。在吠陀時代除了唱歌以外,已經有了各式各樣的弦樂器,今天流行的不少樂器是從古代流傳或發展而來的。
齋普爾(Jaipur)的國王曾經召集了所有的音樂家,並且創造很好條件幫助他們進行音樂的研究,終使他們寫出了《音樂綱要》。伊斯蘭教進入印度以後,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蒙兀兒王朝的第三代皇帝阿克巴(Akbar)喜愛音樂,他有一個宮廷音樂大師名叫湯森,為印度音樂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人們形容他的歌聲有「呼風喚雨的神力」。英國殖民統治印度時,印度的音樂曾引起歐洲學者的興趣,先後在孟買(Mumbai)建立了許多音樂學校。古代希臘、阿拉伯人承認,他們的音樂受到古印度的影響,印度的維拉弦琴、橫笛等早就傳到了歐洲,印度人生活離不開音樂,而社交生活也豐富了音樂的內容。
塔不拉鼓(Tabla)在北印度是不可缺席的印度手鼓樂器,無論是室內樂或與其他樂器合奏,與聲樂、民間慶典都能融合使用,舞蹈、戲曲表演、宗教頌讚等領域,亦需要使用到塔不拉鼓。雖然印度有非常多樣的鼓樂器,但北印度古典音樂中,唯有「塔不拉」最能符合傳統印度風格的節拍---搭拉Tala的要求,讓樂師與聽眾得到最大的滿足!但塔不拉的鼓手,無論和西塔(Siter)等古典音樂伴奏或
獨奏(Solo)的表演其技巧功力,是非常嚴刻,難度很高。除了技巧熟練,樂理的融會貫通者,才得以勝任表演。(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