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ndia)旅遊文化簡介(5)
張玄祥 居士
八、歷史History(續)
(十二)受侵時期:
從西元450年到1,400年,印度受到許多外族入侵,首先是來自中亞的匈奴人,8世紀早期來自阿拉伯的回教徒,11世紀後期來自波斯和阿富汗的回教徒,1,398年中國蒙古元朝鐵木兒攻下德里。13世紀,回教勢力入侵印度,14世紀時,印度完全被回教徒統治。印度前後被回教徒統治了800年,被英國殖民地統治了250年,於1947年才脫離英國獨立。
印度的建築訴說著這個文明古國錯綜複雜的歷史,由於印度大陸肥沃的土地,豐腴的物產,過去曾遭受過無數次外族的入侵,而印度這片極具包容性的大地也不斷接納、融合新的事物,創造出燦爛的文明,這一切可從褪色的帝國遺留的建築中窺其堂奧。
(十三)蒙兀兒王朝Mogul:印度史上最強回教王朝
蒙兀兒六大皇帝簡表
巴布爾 Bâbur 1526-1530
胡馬元 Humâyûn 1530-1556
阿克巴 Akbar 1556-1605
賈汗吉Jahângîr 1605-1627
沙賈漢 Shâh Jahân1627-1658
奧朗扎布 Aurangzeb1658-1707公元一千年到1026年,阿富汗國王入侵北印度十五次,使印度不少城市被洗劫,寺廟慘遭焚毀,無數精美建築變成焦土。最後十六世紀,這個王朝的第七代皇帝的部將古杜布征服了新德里,建立了奴隸王朝,德里的奴隸王朝先後統治北印度達三百多年。
蒙兀兒王朝第一代皇帝巴布爾帝國((Babur--獅子之意,1526年-1857年)是典型由外族建立在印度的外來政權王朝。循著前人的侵略路線,自印度西北山區興都庫什山(Hindu Kush)山區攻進,經過數次戰鬥,終於贏得勝利,成為德里的新主人。統治者是有蒙古族血統的突厥人(今之土耳其),是成吉思汗後代鐵木兒(Timur Lenk)的後裔,巴布爾原為烏茲別克的王子,後因兵變失敗,被迫流亡阿富汗,於1526年歷經千辛萬苦,從西北興都庫什(Hindu Kush)山區輾轉進入印度,打敗德里的王朝,建立了以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兀兒帝國。在政局穩定之後,接下來的數代皇帝為印度創造了藝術史上無數不可抹滅的成就,史上最強回教王朝光輝的一頁就在德里。蒙兀兒帝國的建築是穆斯林的外表,但融入印度教的理念。波斯語是宮廷、公眾事務、外交、文學和上流社會的語言。
此朝代又被稱為奴隸王朝,是因來自阿富汗突厥與蒙古血統的巴布爾,在1526年打敗印度舊德里的蘇丹王朝,建立蒙兀兒王朝(1526~1858年),所以被稱奴隸王朝。以阿格拉(Agra)為首都,巴布爾在位時間只有五年(1526~1530年)。巴布爾逝世後,其子胡馬元大帝(Humayun,1530~1556年),被蘇里王朝的舍爾沙打敗,被逐出印度,但是他隨即重整兵力,於1555年乘蘇里王朝內亂之機捲土重來,恢復了帝國。除了定都阿格拉以外,也開始在亞穆納(Yamuna)河畔興建丁帕納(Din Panah),這座城市就是現代德里的第六個前身。
自第三任皇帝阿克巴一直到第六任奧朗扎布統治時期是蒙兀兒的鼎盛時期,疆域達到頂峰,經濟繁榮,藝術文化大放異彩。奧朗扎布皇帝駕崩後,蒙兀兒帝國開始衰退。1857年,印度揭竿起義爆發之後又被英國擊敗,英國女王決心將印度列入版圖,徹底毀滅已經衰弱不堪的帝國,從此英國在印度獨霸一方,直到1947年印度獨立為止。
巴布爾Babur(1483-1530)入侵印度後,經其孫阿克巴大帝((Akbar第三代)征服整個北印度及阿富汗,且將其勢力向南伸展至哥達維利河(Godavari)。蒙兀兒帝國控有阿富汗和印度中部與北部,為一強大的中央集權帝國,帝國在17世紀漸衰並分崩,但仍在德里維持小局面,至1857年最後一位皇帝巴哈都皇二世 Bahadur Shah Ⅱ為英人所廢,並流放至仰光。
蒙兀兒王朝是最早統治印度全境的回教帝國,自1526開始後的300餘年間,不論在軍事、政治、藝術等各方面,都有相當傑出的成就,藝術方面更是為後人所推崇,而建築正是集各種藝術精華於一身。雖然在一般的印度市街無法體會,但在眾多的古堡、寺院與陵寢之中,可以找到屬於那個年代的建築風格、鑲嵌藝術與幾何圖案,留給後人慢慢體會。要了解蒙兀兒帝國的建築,得先由德里談起。德里是目前印度的首都,北邊稱為舊德里,是歷代王朝的古都,南邊稱為新德里,為英國殖民時期所建造。
蒙兀兒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馬元(Humayun)死於1555年,在死後10年(1565年)才由其妻下令興建完成此陵墓。整個陵寢猶如庭園,呈不規則八角形,建材是由紅色砂岩配上白色大理石,相當沉穩典雅,成為日後回教陵墓建築的典範,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同樣位於印度北部的泰姬瑪哈陵,就是以胡馬元陵墓(Humayun's Mausoleum)為藍本建造的。
戰後百廢待興,巴布爾忙著整建被戰爭破壞的伊斯蘭建築。巴布爾特別鍾情雄偉又充滿幾何變化的伊斯蘭寺院、高塔、陵墓等前朝建築。但即位不到5年因病去逝,傳位給兒子胡馬元(Humayun意指幸運),諷刺的是,胡馬元在位前10年,被孟加拉的休爾沙篡位,胡馬元費時10年,歷盡千辛萬苦,才奪回王位,次年卻在意外中死亡;1556年傳位給雄才大略的阿克巴(Akbar)大帝,阿克巴大帝任內五十年間幾乎統一印度次大陸。
(十四)十五世紀新航路發現後:
列強在印度民族主義興起後撤出印度,大致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1707~1815年,英、法兩國因爭奪對印貿易而產生軍事對抗,結果英國獨霸印度,給印度帶來厄運。第二階段是1815~1885年,英國在印度建立帝國。第三階段是1885~1947年,此時印度民族運動不斷發展,迫使英國當局不得不放棄統治權,但所有關於尋求印度政治統一的努力都告失敗。1858年印度成了英國統治的殖民地,給印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傳統手工業被摧毀,農民陷於極端貧困狀態。印度成為英國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民族主義運動也應運而生。
(十五)獨立(1947):
印度人在聖雄甘地(1867~1948)的領導下,以「非暴力主義」、「消極抵抗」抵制英國。經過艱苦的爭取, 1947年英國終於離開印度,使印度走向獨立發展之途,然而領土卻告分裂。因為宗教因素,印、回分治成為印度、巴基斯坦。之後彼此間的仇殺事件不斷,甘地也為此捐軀,1965印、巴因喀什米爾問題發生戰爭,1971為東巴基斯坦問題再度交戰,東巴獨立為孟加拉國。
十九世紀印度發生經濟開發,這時候也出現了宗教和政治改革運動,1885年印度國大黨成立,1891年英國殖民者製造阿姆利則慘案,使聖雄甘地領導的國大黨發動全國規模的不合作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1946年印度水兵在孟買舉行反英起義,英國為擺脫危機,派使團訪印度,並提出建立印度聯邦,成立臨時政府的計劃。
1947年六月,英國發表了分裂印度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方案,進行分而治之,同年英國把印度的政權交給兩個自治領,八月十五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正式宣布成立。
1948年甘地被一個印度教人槍殺,尼赫魯當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女兒也相繼成為印度總理,但是她也被她的衛兵槍殺,他的兒子拉斯富甘地也被炸死了。事件原委是尼赫魯成立臨時政府,回教聯盟卻堅持自組巴基斯坦國,國內暴亂四起。甘地四處撫慰難民受創的心,一九四八年的一月三十日,印度副總理帶了政府的難題來請教甘地,黃昏五點多中,甘地結束了與副總理的談話,趕著去主持一場祈禱會,但是因遲到的關係,而被槍殺,當場死亡。
1950年實施新憲法,印度人民經過長期鬥爭,終於結束了英國在印度長達190年的殖民統治。
印度一共有二十一個邦和七個中央直轄區,印度的憲法宣稱印度是一個主權的、社會主義的、民主共和國。
印度國旗 (長寬比 3:2)
(橙 色)
(白 色)
(綠 色)
印度國旗由橙、白、綠三個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旗面中心有一個含24根軸條的藍色法輪。橙色象徵了勇氣、獻身與無私,也是印度教士法衣的顏色,白色代表了真理與和平,而綠色則代表繁榮、信心與人類的生產力。法輪是印度孔雀王朝鼎盛的阿育王時代佛教聖地石柱柱頭的獅首圖案之一,神聖的法輪象徵著真理與道德,也代表了印度古老的文明。法輪的24根軸條則可代表一天的24小時,象徵國家時時都向前進。
1931年,全印國大黨委員會任命7人委員會負責國旗的起草,1947年7月22日印度制憲會議批准這面旗幟為印度的國旗。
印度的國家機構由議會、總統政府、司法機構組成,會議實行兩院制,聯邦院和人民院,人民院由多數政黨的領袖,出任政府總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