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ndia)旅遊文化簡介(2)
張玄祥 居士
八、歷史History
印度的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西元前約2,500年,古印度之印度河河谷(現今在巴基斯坦境內),文明即已滋生,古城哈拉巴(Harappa)及穆罕耶達羅(Mohenjodaro)的遺跡,留有許多早期文明的烙印。當時印度原始居民已經有了高度發達的城市文明,上述古城位於今天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古代遺址是有力的明證。
在古代遺址裡發現了水井、浴室和複雜的排水設備,還發現了不少家用的東西,油漆的陶器,最古老的錢幣,雕刻精細的石器,銅鑄的武器,兩輪車的模型等等。這充分說明了當時人民的生活情形,這些古代遺址至今對世界各國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有著極大的吸引力。當時居民已有度量衡及文字,並挖溝渠及運河,在堡壘之下的城市是在一嚴謹計劃下築成的,神廟、住宅、浴室、街道,幾何形的佈局和衛生系統的設計排水溝、運河等。出土的遺物非常豐富,包括寶石、黃金首飾和雕刻過的石頭、青銅和土塑小雕像等。黃銅和青銅多半用於製造器具和武器。陶器通常以輪狀捏製,再用火燒成,並繪上幾何、花卉和動物等圖案。
古印度河文明之印度位於亞洲南部,介於阿拉伯海與孟加拉灣間,突出於印度洋,北部以喜馬拉雅山和喀喇崑崙山為天然屏障;東北和不丹、尼泊爾、中國交界;東與緬甸和孟加拉為鄰;西北與巴基斯坦接壤;東南隔馬納爾灣和保克海峽與斯里蘭卡相望。它的地勢孕育印度文化的印度河和恆河都發源自喜馬拉雅山,而分別向南流入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兩大河流在下游地區展開的肥沃大平原是印度的穀倉。
摩罕吉達羅(Mohenjodaro)位於現今巴基斯坦乾地,它是印度河谷文明最大的一群遺址。「浴場」對印度人民來說是神聖的,「瘤牛zebu」是印度河的特殊品種,又稱犛牛,脖子處有突起物,像個大瘤一般,因此通稱為「瘤牛」,印度人認為牠的角是神聖的。「祭司王」、「雕刻」在古迦拉特省(Gujarat),庫林區分布達兩萬平方公里,此區是紅鶴的樂園。卡迪爾貝特(Khadir Bet)、多拉維臘( Dholavira)是第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印度河遺址。迦葛哈克拉(Ghaggar Hakra)河是「黃金產地」,也是卡里班甘(Kalibangan)遺址,在印度河和迦葛哈克拉河流域中。
印度河是古印度人的「生命航道」,這條河是古代人的「海上公路」系統,「哈拉巴Harappa」遺址是位於印度河畔的一個城市,考古學家挖出印章、裝飾品、大量兒童的遊戲用品及印度河文字有386個字母,法輪外形似太陽,象徵理想國王,古印度是一個經濟帝國文化帝國。
古印度河谷大事年
7000~4000 BC 印度河谷開始出現農村社會
4300~3200 BC 發展農業與田野社會
3200~2600 BC 農業發展良好,出現都市化現象
3000 BC 哈拉帕(Harappa)文明時期開始(直至1500.BC)
2500~2000 BC 印度河谷高度發展
2000~1600 BC 旁遮普(punjab)地區戲劇性衰落變回農業地帶
1000 BC 雅利安人(Aryans)進入恆河區(Ganga valley)
800 BC : 雅利安人發展至孟加拉區
544 BC : 釋迦牟尼佛入涅槃
327 BC: 亞歷山大入侵
(一)雅利安人入侵:
雅利安(Aryans)為中亞之印歐族人,約在西元前1500年,從中亞大平原越過興都庫什山山口入侵印度,雅利安人成為今日許多印度人的祖先,其記載最早見於一本有關宗教儀式的詩歌集-梨俱吠陀。其語言是早期的梵語與古伊朗語十分接近。雅利安人,體型高大,面方正多鬚,鼻窄而高,黑眸。西元前二千年頃,雅利安民族分向東西移動,向西之一支移入希臘、義大利北部,成為歐洲民族之始祖;向東有兩支,一支移入波斯,成為伊朗人種,一支侵入印度河上游之五河地方(pa#j2b,即旁遮普)定居,消滅其地之印度文明,創立雅利安系印度文化,學者稱之為印度雅利安人(Indo-aryans)。而達羅毗茶人則進入南印度,成為南印度人的祖先,原住南印度的土著部落,則遁入山林。
(二)早期的雅利安文明:
雅利安人建立社會階級,因此產生種姓制度,各村落均為自治村里,是由族長或長老主持,村民自給自足,很少與其他社區往來;雅利安人是由國王統治的部落和種族組織。吠陀經典中有關戰爭的記載甚多。雅利安人種植穀物,使用金屬器皿,用牛耕作,也會駕御輕便的馬車。
(三)吠陀時代:
公元前1500年,遊牧民族雅利安人從北邊進入印度,進到中南方,這一時期稱為「吠陀」時代,約為1,500 B.C.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直至600 B.C.左右。800 B.C.因鐵器傳入,勢力擴張迅速,建立一些邦國,其中恆河下游的摩揭陀國(Magadha)(現今比哈省以南),西元前六至四世紀摩揭陀頗為強大,因控制貿易路線與鐵礦而興盛。西元前六世紀的後半葉,重新開啟了印度和伊朗的聯繫。接下來的時代,在印度史上是政治與貿易(西元前500~300年),也是知識和精神文明發展最有成就的時代之一,此時可看到古吠陀宗教的改變和佛教、耆那教的興起。從許多實物可證明有很多築有防禦工事和護城河的城市出現。500B.C.大流士(Darius)征服印度河谷,使之成為波斯帝國行省。326B.C.亞歷山大渡過印度河,征服印度西北部。
雅利安人自西北入侵,佔據了印度河和恆河兩流域,定居印度河流域之五河地方(pa#j2b,即今旁遮普),完成於其後移居恆河流域。雅利安人並在此建立了種姓制度。(1)婆羅門(br2hma5a),譯作淨行、承習。又作梵志、梵種、梵志種、婆羅門種。乃指婆羅門教僧侶及學者之司祭階級,為四姓中之最上位。學習並傳授吠陀經典,掌理祈禱、祭祀,為神與人間之媒介。(2)剎帝利(k=atriya),譯作田主。又作剎利麗、剎利種。乃王族及士族之階級,故又稱王種。掌管政治及軍事,為四姓中之第二位,然於佛典中,則多以其為第一位。(3)吠舍(vai0ya),譯作居士、商賈、田家、工師種、居士種。乃從事農、工、商等平民階級,為四姓中之第三位。(4)首陀羅(09dra),譯作農。又作輸陀羅、戍達羅、戍陀羅、首陀、惡種、殺生種。乃指最下位之奴隸階級,終身以侍奉前述三種姓為其本務。依據這一制度,社會分為職業世襲、內部通婚,以及不准外人參與的社會階級集團,此等集團後演化為四等級,即婆羅門(統治階級)、剎帝利(武士貴族階級)、吠舍(自由民,包括農民、牧民及商人)和首陀羅(沒任何權利的奴隸,他們多為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印度土著的後裔)。
此時期之宗教稱為婆羅門教(Brahmanism),其特性是:藉《摩奴法典Manu-sm4ti》使種姓制度的嚴格階級觀念合理化和神聖化。《摩奴法典》為印度法典中之最古者,其編成之年代約為紀元前二世紀至紀元後二世紀之間。據該書自述,係由梵天著成,並傳予其後代,即人類始祖摩奴(Manu),再由其後代波利怙(Bh4gu)傳到人間。全書共十二章,含二六八五偈,內容為關於吠陀習俗、慣例與說教之法律條文,其中訴訟法、民法等規則拙劣不全,適足以顯示該法典之古老程度。由吠陀經典承襲過來的婆羅門教,神祇數目極眾,隨著階級嚴格的劃分而更為繁化,有很多新的神興起(階級神),舊的神隱沒(自然力量化身之神)。但在極複雜的演化過程中,原為祈禱化身之梵天神(Brahmadeva)脫穎而出,成為眾神之首,鬼世界各方各路的妖魔邪道亦極為興盛。
吠陀是古印度婆羅門教根本聖典之總稱,原義為知識,即婆羅門教基本文獻之神聖知識寶庫,為與祭祀儀式有密切關聯之宗教文獻。關於其成書年代,有諸異說,一般推斷,原有三種,即梨俱吠陀(4g-veda)、沙摩吠陀(s2ma-veda)、夜柔吠陀(yajur-veda),此三者稱為三明、三吠陀、三韋陀論、三部舊典。加上阿闥婆吠(Atharva-veda),即成四吠陀。另外還有兩部史詩,即《拉瑪雅拉》 (羅摩耶那Ramayana)和《大戰書》(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兩部史詩,也有助於對雅利安人早期文化的評估。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