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顆心
莊傳文 居士
當我決定參加印度朝聖團(1月5 日 至 23日, 2007)時, 心中雖然是相當的緊張,但確是抱著勇往直前的決心,希望能“平安的出門,平安的回家”。為何不是“快樂的出門,平安的回家”?因為這次是要去朝聖而不是去觀光遊覽!要到印度這個佛教的發源地讓 世尊、聖者等考驗自己這些年來做為佛陀的弟子是否合格?當然也擔心自己的體力是否能順利的達成這十九天的旅程。
印度這個國家對我而言,是相當的陌生。因此行前特別上網去暸解印度,或是上法爾網站,看看有關印度朝聖的文章,想要從前梯次印度朝聖的經驗,去想像可能會發生的情形。更幸運的是還能親耳聽師兄、姊講一些去印度朝聖發生的故事。滿以為自己要到印度朝聖的準備工作,己經齊全了。
在美國洛杉磯,因為沒有印度領事館,因此在舊金山的領事,會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可能一星期只有一天,而且只有從上午七點至十一點),來到洛杉磯,在一間教堂臨時租用的房間辦理前往印度的簽証。我們三個人(游武雄師兄及王金美師姊)一起出發,雖然比規定的時間早到一個鐘頭,竟然發現停車場內已經排了一條繞了很大圈的人龍。聽說印度領事只接受四百人的簽証。這時的等待,却是一種煎熬,尤其是不知道我們是否是這四百個幸運兒中的一員。等了將近三個小時,終於拿到了號碼牌,雖然號碼是三百多號,但那却表示可以辦簽証了。往後的手續及最後拿到印度的簽證,確也耗掉了一整天。這是體力、耐心、信心及願力的考驗!
終於等到了這一天,十二月二十八曰,二○○六年,回台灣。週五(二十九日)晚上抵達桃園國際機場,感恩劉師兄及阿香師姊的接機與招待。週六(三十日)早上參加洪老師親戚的告別式,下午法爾的師兄、姊、老師與師母,大夥兒一起到近郊的景點參觀及喝茶。週日(三十一日)早上回到臺北法爾的家,參加共修及金剛經研討。相信這是去印度前,佛菩薩給我一個“收心”的課程。晚上臨時接到某位師姊家中的嬰兒向老師求救,老師、劉師兄及阿香師姊等一起前往,處理完後,已是深夜了。二○○七的元旦,南下高雄。次日就到高雄縣的佛光山向父母親祭拜。隔天(元月三日)又趕回臺北,準備元月五日印度朝聖之旅。
看到台北法爾的師兄、姊將一些去印度朝聖時所需的營養食品、維他命、打坐用的塑膠布、蓋巾,甚至是綁行李的紅色塑膠帶子等,一樣樣的,鉅細靡遺、很有耐心的分裝到二十八個袋子裏,令我這身在其中,但却插不上手的一份子,除了汗顏外,則是感恩不已。
元月四日的晚上,趕到道埸附近的照相館,照相並加洗一些相片,以備不時之需,並約好次日上午八點去拿相片。元月五日依約拿到了相片,將其與護照等重要文件放在一個手提袋內的塑膠文件袋子裏。在旅館裏準備就緒後,就往臺北法爾道場集合,並於用過午齋後,準備搭遊覽車至桃園國際機場,搭五點多的飛機至印度的新德里。
元月五日的當天上午至道場集合時,看到大夥兒都在整理行李,做最後的檢查。我也做個隨緣的動作,檢查自己的手提袋。打開放護照等重要文件的塑膠袋,一樣樣的檢查,護照、美金、簽証等都有。咦,奇怪了,新照的二、三十張相片怎麼不見了?明明早上才將它們與護照、美金、簽証等放進同一個塑膠袋內的,怎麼現在沒有了呢?再找一次,還是沒有。我把手提袋內的東西,一樣一樣的拿出來看,但就是沒發現這組新相片,心裡開始有點慌。這時有人喊“吃飯了”,心想用完午齋後再來找。沒有就是沒有!坐在遊覽車上繼續找,還是沒有。這時候一個念頭出現,沒有就算了,反正袋子內仍然有兩張在美國拍的預備相片。心放下了!
車子到了桃園國際機場,大夥兒忙著搬行李,每人只准托運一件大行李,手提一件小行李及法爾的背袋。再次的感恩劉師兄及阿香師姊為我準備的一件大行李,內有到印度所要用的日用品。及時的將居士服、冬天的大衣穿上後,再將大行李綁上旅行社提供的紅色塑膠帶子及牌子,屆時較易辨識及提領。打開手提袋準備從塑膠袋裏拿出護照,以備登機用。豁然!看到一組彩色的新相片,沒有任何紙張的阻礙,清清楚楚的就出現在我的眼前。不可思議!
每個團員從旅行社拿到登機証後,就準備將自己的大行李由航空公司托運。等待托運時,我將登機證夾在護照內一起放在身穿的大衣的內口袋,這樣要辦行李托運與登機時較易拿出來。把法爾的背袋拉緊放在一邊,順便脫下大衣,折好放在法爾的背袋上,輕鬆的和師兄們聊起天來。輪到要托運我的大行李時,我將大衣穿起,順便要拿登機證及護照,準備辦手續。咦?怎麽大衣的內口袋是空的。我將全身上下,大衣所有的口袋翻遍,就是找不到它們,真是夠窘的!在這上飛機前緊要關頭,怎麼會出這種問題?趕緊將自己的大行李移出來,等候尋到登機證及護照時再辦托運。這時候一個念頭又出現,“試找找法爾的背袋看看”。我將法爾背袋的袋子鬆開。再一次的驚喜!看到登機證及護照就在眼前。不可思議!
飛機平安的抵達新德里,已經是印度的晚上十點多了。朝聖的行程就從此時此地開始!不同的國度,展現出不同的人文、地理。從機場入關開始,就進入一個我完全陌生的生活(食、衣、住、行等)環境。
這也是我在十九天行程,最後的四、五天才發現到的,我居然沒有在每餐後上“大號”。因為在美國三十年的生活裡,我時常在餐後上“大號”,好像很自然的事。而且回臺灣時,飲食後更會馬上上廁所。如果吃到稍微不乾淨的食物,馬上就“見效”。但是在印度的前十四、五天居然沒有發生餐後上“大號”甚至瀉肚的事情。雖然我們的印度導遊(孔達拉先生會說中文)一開始就提醒大家,來這裡要修“忍辱”,他認為印度這些聖地,一般物質生活條件是相當落後的,這是事實。在每次用餐時,我都很專心的用餐,對於印度的食物,沒有任何的批評與挑剔,也沒有產生任何偏食,或者是飲食過量的情形(但是現在在美國,却是很懷念當時所吃的印度的食物)。感恩老師在每次用餐時,都為大家準備很多輔助營養品,設想非常週到!
印度之旅,航空公司對回程臺灣的行李,限定為一件且重量不得超過二十公斤。考量到要請兩尊佛像(總重量超過十公斤)回來,因此我個人的換洗衣物,就需比別的團員少很多。內衣褲總共五套可替換。在一月份的印度聖地,仍然很温暖,祇是早晚涼些。因此在這十九天的日子裡,還是要正常的洗澡,換洗內衣褲。平常自己的衣服都由家人用洗衣機處理,現在非但要自己洗,還發覺自己沒帶洗衣粉。隨遇而安,隨機應變,旅館提供的小片洗澡肥皂,就拿來洗衣服,然後將濕衣服掛在浴室“晾乾”。如果在這間旅館,衣服尚未“晾乾”,就將其包好,帶到下一個旅館繼續“晾乾”。哈哈,穿衣方面,竟然沒有帶給我任何困擾,也沒有把別的團員臭暈頭,真是菩薩保佑!
這次朝聖所住的五星級旅館,對我而言,真是難得的安祥與舒適(在印度的每一天,居然沒有起一個是從臺灣或者從美國來的念頭),我是好吃又好睡。有時半夜被凍醒,就趕緊起來加穿大衣裹著棉被繼續睡,第二天清晨三、四點起床,還是精神抖擻,迎接新的挑戰。
原本以為在印度朝聖的運輸車輛會很老舊,事實也是如此。但是我們的旅行團居然能租到還不錯的遊覽車。空調還能使用,尤其晚上天漸涼,冷氣機效果更是讓大家冷到“凍抹掉”。感恩臺北法爾的師兄、姊,讓我們四位從美國法爾回來的,每個人都是坐一張椅子(可坐兩個人)。而其他臺北法爾的師兄、姊,都是一張椅子坐兩個人。第一天剛開始,尚未發覺這情形,接著,隨身要攜帶的東西漸多,尤其是每個人所請的佛像,每天都得要虔誠的抱出抱進,不可隨意放在地上,更不可將佛像放在大行李內,讓印度工人搬到車上放。這在原本兩人座的椅子上擠兩個人,已經不夠舒服的情況下,還要再多放兩個人所攜帶的背包(內有五公斤重的佛像),突然良心發現,將自己另一邊的空位,讓與其他師兄放他們沈重的背包。每次上、下車,經過老師和師母的座位,都會看到他們的位置上放了很多東西,準備整團要用的。感恩老師和師母!老師和師母辛苦了!
去印度朝聖前,內心就盤算著要怎樣去大採購一番。但是一到印度,每天的行程、節目、法會、靜坐、繞塔等等,實在沒有特別的時間與特定的地點去大買一番。雖然剛到達菩提迦耶大覺寺(佛陀証道處)時,有個空檔,讓大家一起到一家單獨的店家採購,但是考量到往後還有十幾天的行程,而且回臺灣所攜帶行李的重量有限制,因此就小買了一下。那裏想得到?往後的日子,僅僅能利用行走去目的地的時間,有小販亦步亦趨跟在身邊時,僅能以短短的幾分鐘去討價還價,眼要明(把貨看清楚,是否質與價相符)手要快(一手交錢,一手拿貨)的把東西買下。或者是在休息的空檔在旅館內小買一下(注意,旅館賣的都是高檔次、高價位的紀念品。)。雖然沒有想像中的大採買,但是對於有緣請回來的佛像或者是買的一些印度的特產,却是非常的珍惜(雖然不是為自已買的)。
九大聖地的朝聖(詳細的描述,請上臺北法爾網站,閱覽印度朝聖的專題報告。)是此十九天旅程的重頭戲。每到一個聖地,必定擧行一場隆重莊嚴的法會。在擧行法會時,將心放下(沒有任何思維、雜念)且真誠的將每字每句的經懺對世尊與聖者唱頌傾訴,尤其是唱到自無始以來所造的“諸惡業”,眼淚就不自覺的流下來。到大迦葉尊者“隱居”的雞足山(kukuta pada giri),是朝聖考驗的第一站,也是體力最受考驗的地方。須要爬山,而且山路很難走(應該說很難爬)。臺中的羅媽媽以八十歲的高齡,加上幾位金剛護法的陪伴,終於通過了這項考驗,非常難得。
往後的爬山朝聖(例如,靈鷲山等五山頭之一的毘婆羅Vebhāra山中之山頂洞窟,五百阿羅漢第一次結集的七葉窟),羅媽媽和原班的人馬一起,將難關一一的突破,尤其是老師,身上已背著沈重的背包(內裝醫药等用品),還要陪在旁邊唱聖歌為大家鼓勵加油。真是感恩又讚嘆!
安排到菩提迦耶的大覺寺朝聖,有六天的停留,也是重頭戲中的重頭戲。主要的活動包括清晨(約四點半)整團繞大覺寺內塔若干圈,直到塔門打開後,入內向佛陀請安、禪修靜坐、繞塔、經行、介紹大覺寺的歷史與建築等,直到晚上快關門前(約八點半),再次繞大覺寺內塔若干圈,再入內向佛陀告假後,才離開大覺寺。每天均是如此。這次的朝聖因緣非常殊勝,終於達成了老師與大家的心願,由老師帶領大家在大覺寺內塔擧辦了一場清淨莊嚴的法會,向世尊表達內心無限的敬意、感恩與思念。
到印度菩提迦耶大覺寺的朝聖者,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四衆弟子。內心深深感覺到朝聖者的虔誠與真心,雖然人潮可以用“洶湧”來形容,但却是很有次序的,恭敬的入內塔向佛陀禮拜,或在塔外的路面上禮佛,繞塔、經行,甚至唱頌、歌詠來表達對佛陀的敬仰。整個大覺寺大環境的氣氛,和其他的佛寺氣氛完全不同。一般說來,到佛寺參訪的人一多,氣氛就很難莊嚴與虔敬,但是在印度菩提迦耶大覺寺,雖然人多,却能很自然的感覺出清淨、安詳與虔誠。感恩佛菩薩的慈悲,讓我有三次(在三天內)和世尊的對話感應,解答我內心無法解答的問題。整個相應過程都是我無法解釋和預料的,唯一可以說明的是,當時的心是很清淨的,連想和世尊對話的念頭都沒有,祇是將“祈請世尊協助我斷除貪、瞋、痴、慢、疑、邪見”一字一腳步如法的繞塔,僥倖的有那殊勝的因緣和世尊對話。感恩!感恩!再感恩!
回到台北後,有人說,下次有機會還想再去一次,這是一點都沒錯,也是很多人的心聲。但是細細的想來,要帶領一大團佛弟子(二十七位)平安圓滿的完成九大聖地的朝聖,如果沒有善根、福德、因緣同時俱備,那真是比登天還難。老師(領隊)集合三次到印度朝聖的經驗,去蕪存菁,加上兩位經驗與佛教知識豐富的導遊(一位會講中文且在台灣得到碩士,在印度得到佛學博士的印度人孔達拉(kundala)先生與一位高雄醫學院畢業的法爾學員燕玲師姊),再加上非常認真修行的法爾師兄、姊與四位出家師父,即所謂的天時(印度一月初的天氣是相當的舒適)、地利(聖地)、與人和(所有臺北與美國法爾的師兄、姊,更加上佛菩薩以及龍天護法的護持)同時具備才造就這次圓滿的印度朝聖之旅。
非常虔誠的希望,將此次到印度九大聖地朝聖所學到的、所得到,完全迴向給所有護持與促成此次活動的師兄、姊與有緣的衆生!
感恩!感恩!無限的感恩!
四月十二日,二○○七年
美國加州爾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