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辞库--戒律仪篇
        一般优婆塞戒律仪


释淫戒

即行淫之欲望,与「爱欲」、「色欲」同义。《圆觉经》载,诸世界一切种性,无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延续种族生命。律典中以淫欲虽不恼众生,然能系缚修行者之心,故佛陀制戒禁之。经论中,比喻淫欲如火能烧心,称为淫欲火;或比喻淫欲伤身如病,称为淫欲病。

邪淫kāma-mithyācāra,又作欲邪行。即在家者不可为之恶行之一,以男性而言,指与妻子以外之女性行淫,又虽与妻子,但行于不适当之时间、场所、方法等,亦为邪淫。据《中阿含晡利多经》载,邪淫者必受现世及后世之恶报。

邪淫戒是五戒之一。为在家居士所持之戒。即不得侵犯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儿子、世间法、王法等)、法(指出家受戒及在家而受一日戒)所守护之妇女;或指男女双方不得非支、非时、非处、非量、非理而行淫。非支,指行淫于产门以外之器官。非时,指胎圆满时、斋戒时、病时等。非处,指于灵庙中、大众前等处所。非量,指过量而行。非理,指不依世间礼法,如自行欲、媒合他等。

《梵网菩萨戒经注》:约法门释例,前杀戒更事相释,今采集佗()疏钞义备详于此。

一约境、二约心、三约法、四约果。初者淫境有十,

一、死尸未坏,

二、与鬼交通,

三、畜生,

四、人

五、诸亲,

六、淫女,

七、在家二众持五戒八戒等,

八、出家二众具大戒等,

九、父母,

十、圣人,如犯罗汉尼等,此等所犯皆前轻后重。

 

二约心,一贪心,谓贪心猛盛,于父母前而无羞或虽具羞而恋着极深。二嗔心,谓嗔彼人,故作淫事以辱之。三痴心,如谓欲不障道而故作之。

三约法,有二:有犯法、有治法。犯者,或极私窃,或少避人,或公然行,或以势凌逼,或取媚贪求种种淫事,皆犯重罪。或有畏禁戒者,未能忘心,谓摩触漏失、麤语媒嫁言语、嘲调根境、戏笑皆犯轻罪。或为境强逼虽与女合,如啮指等禁心不受乐,即不犯罪。如虽强逼而心受乐者,还同正犯。治法者菩萨应先凡有爱境,即作尿屎不净等想,如不净观坏烂等,想以此治心。无不去者作毒蛇想,作罗剎想,如以自根置毒蛇口。《十诵》云,宁以男根置毒蛇口中终不近女人,以毒蛇唯损一生,女害多生故,蛇害不入地狱,女害入地狱故。蛇害肉身,女害法身。诸有智者,深自戒慎。

四约果,《十地论》有三种果一异熟果堕三恶趣受极苦恼。二等流果谓于人中受二妻相竞及妇不贞良。三增上果谓人中所感多有怨竞。又《优婆塞戒经》第四云若复有人乐着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佗()身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丧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身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业、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

又《大菩萨藏经》云若有众生味着男女妻妾诸女色欲,当知即是味着利刀之刃,即是味着大热铁团,即是味着生热铁床,即是味着热铁梯橙,当知妇女灭圣慧眼。

又《真伪沙门经》云比丘有二事堕镬汤中,一者常念爱欲心,二者喜交结知友。圣言如此起念,尚堕镬汤中,况复以身造诸爱事,乃至语言、戏笑、嘲调、动触等耶,可不慎哉可不慎哉此戒经不问在家、出家菩萨,俱绝淫欲是。故文中不简邪正,一切皆断。问若尔何故在家菩萨有妻子耶答在家者有二类若初心人即未有嗣息,许有妻子。若约得位去,为化众生现有妻子,是方便力故。

华严十行菩萨持净戒时,有无量魔女恼乱菩萨,菩萨不生一念,欲心心净如佛,除其方便教化众生。又如瑜伽戒本,许在家菩萨为化众生方便,从欲者谓心净如佛而行方便。

淫火,又作淫欲火。比喻淫欲之热情如火,若不祛除,可烧毁身心。淫火发起如何调治?《摩诃止观》卷七上:「大论云:『多淫者,令观九想;于缘不自在,令观背舍;缘不广普,令观胜处;不能转变,令观十一切处;若有怖畏,令修八念。皆以不净为初门,悉治淫火。』」

 

有关名相解说─九想、背舍、胜处、一切处、八念、八大人觉。

九想又作九相、九想门、九想观。即对人尸体之丑恶形相,作九种观想。为不净观之一种,行之可断除我人对肉体之执着与情执。九想为:

()青瘀想(vinīlaka-sajjñā),又作想相坏、青想。观想风吹日晒,死尸变黄赤色,复又发黑青。

()脓烂想(vipūyaka-sajjñā),又作想相烂、绛汁想。观想死尸皮肉糜烂,自九孔出脓生虫。

()虫噉想(vipadumaka-sajjñā),又作想相虫啖、食不消想。观想蛆虫、鸟兽之食尸。

()膨胀想(vyādhmātaka-sajjñā),又作想相青。观想死尸之膨胀。

()血涂想(vilohitaka-sajjñā),又作想相红腐、脓血想。观想死尸之脓血溢涂。

()坏烂想(vikhāditaka-sajjñā),又作想相虫食。观想皮肉之破裂、腐烂。

()败坏想(viksiptaka-sajjñā),又作想相解散。观想皮肉烂尽,仅存筋骨,七零八落。

()烧想(vidagdhaka-sajjñā),又作想相火烧。观想死尸烧为灰烬。

()骨想(asthi-sajjñā),又作想相生、枯骨想。观想死尸成为一堆散乱之白骨。以上九种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如将九想绘之于图,称为九想图。南传佛教清净道论说四十业处中,列有十种肉体之不净观,即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等十不净。

八解脱astau vimoksāh,谓依八种定力而舍却对色与无色之贪欲。又作八背舍、八惟无、八惟务。八者即:

()内有色想观诸色解脱,为除内心之色想,于外诸色修不净观。

()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心之色想虽已除尽,但因欲界贪欲难断,故观外不净之相,令生厌恶以求断除。

()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为试练善根成满,弃舍前之不净观心,于外色境之净相修观,令烦恼不生,身证净解脱具足安住。

()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尽灭有对之色想,修空无边处之行相而成就之。

()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弃舍空无边心,修识无边之相而成就之。

()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弃舍识无边心,修无所有之相而成就之。

()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解脱,弃舍无所有心,无有明胜想,住非无想之相并成就之。

()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厌舍受想等,入灭一切心心所法之灭尽定。

此中前二者依初禅与第二禅,治显色之贪,第三依第四禅修净观,皆以无贪为性。第四至第七依次以四无色之定善为性,第八依有顶地,以灭有所缘心为性。又初二者各分为二,第三分为四,合谓八胜处。

 

八胜处astāvabhibhv-āyatanāni,又作八除入、八除处。即观欲界之色处(色与相),制伏之而去除贪心之八阶段。胜处,谓制胜烦恼以引起佛教认识之所依处。即:

()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即内心有色想,以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为除内心之色想,藉观色处之少分,制之而灭欲贪。

()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即观道渐熟,多观外色亦无妨,谛观一死尸乃至十百千万等死尸,进而战胜色处之多分。

()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即观道渐为胜妙,内心已不存色想,更观色处之少分而制胜。

()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即更同样制胜色处之多分。

()内无色想观外色青胜处。

()内无色想观外色黄胜处。

()内无色想观外色赤胜处。

()内无色想观外色白胜处。

以上()()()()系内心已无色想,更观外色青黄赤白,并制胜之,以对治欲贪。此八者皆以无贪善根为自性,前四者均依初禅与第二禅,后四者均依第四禅,不依第三禅,因三禅天乐多心钝。
 

八胜处与八解脱之关系,依《俱舍论》:「八中初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若尔八胜处何殊三解脱?前修解脱唯能弃背,后修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起。」即修解脱于其所缘唯能次第弃背,至舍贪心为止,并未得自在,故更修八胜处,能制所缘,令烦恼终不起,乃是制伏对境得自在。

 

一切处krtsna-āyatana。有二义:()遍处、不论何处之谓。以通于十方无有障碍,故称一切处。()禅定之名。又作遍处。以总合万有所观之境周遍一切处,计有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十种,称十一切处、十遍处。

 

八念─念,即内心之存忆。《大智度论》卷二十一载,佛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为恶魔作种种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故如来为说八念法。若心存此八念,则恐怖即除。

(1)念佛,谓修禅观之人,若遭恐怖障难之时,应念诸佛慈悲,救济众生,功德无量,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2)念法,法力广大,通达无碍,能灭烦恼,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3)念僧,僧是佛之弟子,能修正道,能证圣果,为世福田,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4)念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能遮诸恶,得安隐处,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5)念舍,舍有二种:(a)施舍,能生大功德。(b)舍烦恼,以此得大智慧。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6)念天,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在天等,果报清净,利安一切,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7)念出入息,息即鼻中出入之气,为治散乱之良药,入禅定之快捷方式,如是念念不已,则心不驰散,怖障即除。

(8)念死,死有二种:(a)自死,即报尽而死。(b)他缘死,即遇恶缘而死。此二种死,从生以来,常与身俱,无可避处,如是一心,念念不已,怖障即除。

 

大人八念中阿含卷十八「八念经」载,阿那律陀在枝提瘦水诸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从无欲,非有欲得,乃至道从智慧,非愚痴得。于是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心中所念,而现其前,为说大人八念。即:

()道从无欲,非有欲得。又作少欲觉、无欲觉。谓比丘修道,当于一切尘境不生希欲之心,虽自得无欲,而不令他知,所以得道。

()道从知足,非无厌得。又作知足觉。谓比丘修道,衣但覆形,食但支命,一切所需悉当知足。

()道从远离,非聚会得。又作乐寂静觉、隐处觉、远离觉。谓比丘修道,于世间诸法及己身心俱当远离。

()道从精勤,非懈怠得。又作不疲倦觉、精进觉。谓比丘修道,当常行精进,断恶、不善,修诸善法,恒自起意,专一坚固,不舍方便。

()道从正念,非邪念得。又作正念觉、正忆觉、不忘念觉、守正念觉、制心觉。谓比丘修道,当观察身心内外诸法悉皆空寂,无有邪念。

()道从定意,非乱意得。又作定意觉、定心觉、正定觉。谓比丘修道,当远离诸恶,凝心禅定,无有散乱。

()道从智慧,非愚痴得。又作智慧觉、正慧觉。谓比丘修道,当观察世间兴衰之法,而得智慧明达,悉除惑业,尽生死苦。

()道从不戏乐,非戏行得。又作无戏论觉、不戏论觉。谓比丘修道,当常寂静,远离嬉戏之乐、游观之行,安住无为之理,正意而解。

此大人八念与八大人觉经所说觉悟世间无常等八觉,名稍异而意义略同,第一觉无常即今之第六,第二觉多欲苦即今之第一,第三觉知厌足即今之第二,第四觉知懈怠即今之第四,第五觉知愚痴即今之第七,第六觉知贫苦即今之第五,第七觉知五欲过即今之第三,第八觉生死炽然即今之第八。

 


[一般优婆塞戒律仪篇 ][ 法尔辞库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