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辭庫--名相篇


本覺下轉與始覺上轉

本覺下轉為「始覺上轉」之對稱。到究竟覺之如來或是大菩薩等,本不退轉,除如來外,如第十地之菩薩,完成因行,以相應於一念之慧,覺知心之本初,並遠離微細之念而徹見心性,故稱究竟覺,處一生補處,從無退失之理。由是而至佛果,則成就始本不二、絕對平等之大覺。

如《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云:「大王!我常語諸眾生:『但斷三界無明盡者,即名為佛。』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由此得為眾生之本,亦是諸佛菩薩行,是為菩薩本所修行五忍法中十四忍也。」未到心不退轉位之菩薩,知道本覺本自清淨,無假修治,奈眾生一發無明業,執妄以為真,始造有漏業,再加上不明修持真理,即入迷失覺,永處迷途。

菩薩要如何修學?《菩薩本生鬘論》云:「云何增上究竟邊際?聽聞學處求彼勝義,真實清淨倒染不生,飢渴纏縛意地無障,壞滅縛染如空無礙思惟不有,卒暴纏眠根本皆盡。如來自性本由智了,最上所詮須仗言說,執持暗弱毒患因法,業道之緣全憑智力,力用清淨三毒不生,自性聞持求心滿足,三乘運載同歸寂滅,真實支分離倒圓成,瀑流煩惱三種根本,本既斷時餘皆遠離,隨順諸佛清淨教誨,如是之法名正解脫。有情相應因於憂惱,嚴峻所在說大乘法,求祕藏因無名色相,染諍遠離圓滿如是。有情是處隨順貪欲,造作煩惱自在顛倒,清淨義利成就真實,自在最尊無我法義,見無倒,無暗昧施。有情證此,勝義無相執持無減,善淨妙因隨順有力,自性澄寂蔭覆義利,有布施力清淨聞持,為報身本福德無壞,遷變之行有為真實,因業自在如阿羅漢,寂然和合隨順出纏,求本覺性長養真實,三業無犯求如如義。」

密教根據釋摩訶衍論,(1)性淨本覺,本覺之真如,遠離一切染法,具足一切性德,體相二大為內熏之因,用大為外緣之資,稱為性淨本覺。若以明鏡喻之,性淨本覺具有如實空鏡、因熏習鏡、法出離鏡、緣熏習鏡等四義。(2)隨染本覺,即眾生心中皆有先天本有、本來清淨之覺體,此清淨之覺體受無明薰習而流轉於生死中,稱為隨染本覺;隨染本覺又向下次第而轉,隨眾生之染緣,順眾生之相,現為種種利益,稱為本覺下轉。

下轉,指向下次第而轉,例如已達尚會退轉於果位,又從果位轉向因位修證攝化,或從聖位又轉向凡夫位隨順調教,皆屬「從果向因」之本覺下轉法門;反之,從因位轉向果位,從凡夫位向上轉向聖位以企求菩提,則屬「從因至果」之始覺上轉法門。《釋摩訶衍論》卷三:「始覺背凡向聖,上上去去為次第轉;隨染本覺背聖向凡,下下來來為次第轉。」

由上之說法,眾生於修行上,就有本覺法門與始覺法門二途,此二法門非行者能主觀選擇,若行者不見性蹤,何能由本覺修入?以覺知心守住本有,而不隨妄想流轉;故未見道跡之行者,都得由始覺修入,若始覺薄弱,六根入六塵不能達不入流,或能達捨識用根,這樣的行者就連由始覺修入亦難有成效焉!

本覺下轉依日本佛教天台宗就法華經「本二門」之說,調合《大乘起信論》與密教之《釋摩訶衍論》有關心性染淨之思想所立之教說。此說之「本覺法門」,是指從「果位」向「因位」逆向次第修行之法門;如上所說,若無覺知之心識,能不入流,是無法從本覺修入,起碼得修禪定到初禪有覺有觀之境界始得。另「始覺法門」,是指從「因位」向「果位」順向次第修行之法門,這是一般芸芸眾生要修行時,所必須走的道路,有的人前世有修行,今生要始修時,亦較能見道跡,接著認識本覺。若以本二門之觀點視之,則本門屬「事圓」之法門,門屬「理圓」之法門;本門為九識之法門,門為六識之法門;本門為本覺下轉之法門,門為始覺上轉之法門。
   蓋於密教教義中,原本即將修行者菩提心漸次昇轉修行取向大別為從因向果、從果向因二種,而分別歸屬始覺上轉與本覺下轉之義門。日本天台宗欲融合顯密二教心性染淨之思想,乃揭出此本始二覺之法門。

「隨染本覺」─《大乘起信論》就隨染、性淨二義說明本覺之相。所謂隨染,乃依妄染之污穢,顯示本覺之作用。又分智淨相、不思議業相二種:(1)本覺之智淨相,即本覺隨染還淨之相。乃依性德內熏之力與如來教法之外緣熏力,如實修行,圓滿方便,而破妄顯真,令始覺之智趨於淳淨,與本覺之性和合無二。(2)本覺之不思議業相,即還淨本覺業用之相。以依智淨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無量功德之相恆常相續,隨眾生之根,自然相應,現為種種利益。故知本覺之智淨相以「自」染緣而成就,本覺之不思議業相以「他」染緣而得成,要皆不離染緣,故稱之隨染本覺。

本覺內薰─指真如本覺之內薰作用。據大乘起信論載,眾生心中皆有本來清淨之真如佛性,稱為本覺,其自體具有「相薰習」之作用,亦即自無始以來,具無漏之法,在眾生之心內,薰習已被妄染之心,能使眾生於不知不識之中厭離生死之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中亦有真如之法而發心修行。《大乘起信論》:「真如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習。(中略)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

始覺四位─若配上大乘菩薩修行之各種階段,可將始覺分為四位次,即:

(1)不覺,指十信位(外凡位)之人雖已覺知惡業之因能招感苦果,並已遠離惡業,然尚未生起斷惑之智,故稱不覺。

(2)相似覺,指聲聞、緣覺二乘之人,及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等三賢位之菩薩,雖已遠離我執,覺知「我空」之理,然尚未捨離法執分別之念;對於真如之理,僅得其相似彷彿之法味,故稱相似覺。

(3)隨分覺,指初地以上至第九地之菩薩,已遠離法執,了知一切諸法皆為心識所現之理;對於真如法身之理,能隨修證境地之轉昇,而逐地增悟一分真如之理。

(4)究竟覺,指第十地之菩薩,完成因行,以相應於一念之慧,覺知心之本初,並遠離微細之念而徹見心性,故稱究竟覺。由是而至佛果,則成就始本不二、絕對平等之大覺。

妄染熏習─即始覺上轉之義;而「淨法薰習」則與此相對,為本覺下轉之義。妄染薰習包括意識薰、十一末那薰習。所謂「意識薰」,即指菩薩修行階段中之十信位、三賢位(包括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之凡夫及聲聞、緣覺二乘等,以意識中本覺之智薰習無明之迷癡,厭離生死之苦,欣求涅槃之樂,漸次轉昇而趨向佛道。所謂「十一末那薰習」,即由初地至第十地,依其次第,以能斷之智品薰習所斷之惑而證入佛道。蓋吾人阿賴耶識之覺知可分為本覺、始覺,本覺即指吾人本有之覺性,亦即如來之平等法身;始覺則指由發心修行而漸次覺知心源。故始覺所以稱為「妄染」之原因,有二種意義:(1)就妄染為「所依」之義而言,即以妄識為所依而生起始覺之智。(2)與本覺相對而言,本覺稱為淨法,則始覺稱為妄染。

我們修持要往上轉還是要往下轉,不依各人意願,若無善緣得依業力而「得入」。所謂得入者:(1)即證得悟入佛道。《維摩經》卷中:「諸佛祕藏無不得入。」《法華經》卷五:「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2)能了知一切法雖說而不能說、不可說,雖念而不能念、不可念,而更離此說與念,即稱得入。得入即:(1)生滅得入,又可分為向上、向下二種:?向上得入,為「始覺上轉」之順次,故以佛果為得入之位。即諸行人依其言教、三慧、行德為「能得入」,以「金金剛地」之妙覺如來為「所得入」。又金金剛地,係指菩薩修行最高之階位,即「妙覺位」之佛果;蓋以佛果乃金剛中之金剛,故稱金金剛地。?向下得入,為「本覺下轉」之次第,故以「邪邪地」為得入之位。

故「得入」即依行人本有之行德,與聞、思、修等三慧及其言教為「能得入」,以邪邪地為「所得入」。又邪邪地,係指「邪定聚」之位,即菩薩階位中最初的「十信位」以前之名。以此階位之人未具善根且未能正信業果報應,故謂之邪;又以邪定不一,故稱邪邪地。(2)真如得入,指所入之果,即真如所入之法體為能入之門,故為自所依。於正證之位已泯絕能、所之別。又真如門俱非言說及俱非說念,故以遠離「隨順門」之說與念,即為真如得入。

唐代善無畏譯之尊勝儀軌載,以地、水、火、風、空順次配當東、西、南、北、中,即始覺上轉之修生金剛界東因之義。尊勝儀軌之五大乃依「東因發心」之義:

(1)地大,配東方阿,為發心之位;即以修生之菩提心為因,生起大悲之萬行,猶如地為生萬物之根本;又菩提心堅固不動如地,故阿之標記為不動。其大圓鏡智之任持一切諸法與地之能任持萬物相應;位於東方,表示修生之始;黃色為不變色,即與菩提心之不變相應。

(2)水大,配西方彌陀,為成菩提之位;此菩提心之自性清淨及無量光之究竟圓明,猶如水之圓明。其妙觀察智、說法斷疑之德,猶如水之能洗滌塵垢;位於西方,與行證之終極相應;白色與無量光相應。

(3)火大,配南方寶生,為修行之位;以其修成萬行,猶如火熱能成熟萬物;其平等性智,斷滅一切虛妄差別,使之平等一如,猶如火之能燒盡萬物。

(4)風大,配北方不空成就,為入涅槃之位;即表示涅槃之寂滅萬物,猶如風大之能破壞萬物;位於北方,與涅槃之高位相應;黑色與涅槃之幽然深妙相應。

(5)空大,配中央大日,為方便究竟之位;表示大日圓成四德,含容自利利他之一切功德,猶如虛空之含容一切萬象。其法界體性智之周遍法界,廣大無邊,亦同此意;位於中央,與周遍法界相應;青色與含容一切相應。

若行者初發心能從東方發心,密教以東方阿如來之位為發菩提心之「因位」,依東、南、西、北、中之順序,配上五佛,表示修行之方向與階段。為「中因發心」之對稱。此說係以「始覺修生」為宗旨,乃善無畏三藏所傳。真言行者斷惑修證之過程,其菩提心之次第轉昇,可分為五階位,配合悉曇a,阿)字在音韻上之五種轉化,稱為阿字五轉,若以此五轉配上五方五佛時,再依準世間五行之配立,而以東方阿如來之位為發菩提心之因位,並次第將南方寶生如來之位配上修行位,西方彌陀如來之位配上菩提位,北方釋迦如來之位配上涅槃位,中央大日如來之位配上方便究竟位。以修行方向而言,此係「從因向果」之取向,屬於「始覺上轉門」之義。

阿字五轉─為密教用來表示菩提心依次轉昇的五種階位之用語。略稱五轉。a,阿)字為悉曇十二韻之一,於密教中,依照悉曇音韻上五種之轉化,配上發心、修行、證菩提、入涅槃、方便究竟(方便)等五德,用以表示真言行者菩提心漸次昇轉之修行階段,稱為阿字五轉。據《大日經疏》卷十四:「此阿有五種,阿、阿()、暗、噁、噁()。(中略)阿字一字即來生四字,謂阿是菩提心,阿(長)是行,暗是成菩提,噁是大寂涅槃,噁(長)是方便。」

大日經卷一住心品以阿字為本有淨菩提心之體,並以此義與阿字字音之轉化配合之,而將密教修行者菩提心開顯之次第分為五種階段。即:()(短音),表示發菩提心,稱為發心。其中又分為兩種:(1)本有菩提心,謂一切眾生之心中本來法爾,皆具有本覺之妙慧。(2)修生菩提心,謂經由本覺之熏力而發起歸本之心。()(長音),表示修持三密六度之妙行,稱為修行。(),表示修行圓滿,獲得自證之果德,稱為證菩提。()(短音),表示由於果德圓滿,故證入不生不滅之理體,稱為入涅槃。()(長音),表示具足自證與化他之萬德,隨緣度化,到達三平等之位,稱為方便究竟。

以此五轉,即可涵蓋《大日經》之大意,蓋一部《大日經》之大意,不出因、根、究竟等三句。古來多以此三句配合五轉,即以發心為「因」,中間之三項為「根」,最後之方便為「究竟」,此無異說;另有以發心為「因」,修行為「根」,其餘三項為入於「佛果」之心,此係屬佛果究竟之義,此有異說。又於三句之中,若就以發心之位為「因」而言,有東因發心與中因發心二義,古來稱東因發心之說為善無畏所傳,中因發心之說為不空所傳。東因發心即以東方配上發心,南方配上修行,西方配上證菩提,北方配上入涅槃,中央配上究竟;以修行之方向而言,此係「從因向果」之取向,屬於「始覺上轉門」之說。中因發心則以中央之阿(短音)配上發心,東方之阿(長音)配上修行,南方之暗配上證菩提,西方之噁(短音)配上入涅槃,北方之噁(長音)配上方便;此係「從果向因」之取向,屬於「本覺下轉門」之說。善無畏之東因發心係以始覺修生之《大日經》宗義為根本,不空之中因發心以本覺本有之《金剛頂經》宗義為依據;然以機根有頓(發心即到)、漸(修行分證)之別,故善無畏所傳亦有中因之義,不空之義亦非僅含下轉門之說,而係以詮顯「發心即到」之旨為本義。

  ***

 


[ 名相篇 ][ 法爾辭庫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