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辭庫--名相篇


見道

見道是聲聞、菩薩道位之三階次第,即見道、修道、無學道。(1)見道darśana- mārga,又作見地。即初見諦理而能依之斷除見惑之階位。(2)修道hāvanā- mārga,又作修地、分別地,即數數修習而斷除修惑之階位。(3)無學道aśaiksa- mārga,又作無學地。即斷盡諸惑,解脫繫縛之階位。其中,前二道亦稱有學道,見道唯無漏,修道通有漏、無漏。

若以此見道、修道、無學道三者配當四向四果,則見道為預流向,修道為後三向及預流、一來、不還三果,無學道即阿羅漢果。若以之配唯識五位,則依序為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若以之配十地,則依序為初地、第二地至第九地、第十地及佛地。

見道又作見諦道、見諦,為修行之階位。與修道、無學道合稱為三道。即指以無漏智現觀四諦,見照其理之修行階位。見道以前者為凡夫,入見道以後則為聖者。其次,見道後更對具體之事相反覆加以修習之位,即是修道,與見道合稱有學道。相對於此,無學道又作無學位、無學果、無學地,意指既入究極之最高悟境,而達於已無所學之位。

又悟入涅槃之境界或欲達到涅槃之聖道皆是正性,故特稱見道為正性。又因所有之聖道皆令離煩惱,稱為離生,見道令離異生(凡夫)之生,故特稱見道為離生;是故見道又稱正性離生、正性決定(決定必趣涅槃之意)。見道所斷(又作見道斷、見所斷)之煩惱,略稱見惑;修道所斷(又作修道斷、修所斷)之煩惱,略稱修惑。

見道者,若有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取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論云:加行無間中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見即是道。持業釋云,體者通也。會者達也。

見道是三道之第一位,三道者是謂見道、修道、無學見道。

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善根(頂忍世第一法)等之準備修行(七方便─五停心觀、別相念住、總相念住、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為始者,能生無漏智,而趨入見道。

(1)在一切有部,現觀見道苦、集、滅、道四諦之無漏智有二種,即能斷見惑之無間道智與證斷四諦真理之解脫道智。以其所觀察之對象,復可分為八忍八智之十六心,即:

觀欲界苦諦所得之苦法智忍(無間道之智)、苦法智(解脫道之智),觀色界、無色界苦諦所得之苦類智忍、苦類智;

觀欲界集諦所得之集法智忍、集法智,觀上二界集諦所得之集類智忍、集類智;

觀欲界滅諦所得之滅法智忍、滅法智,觀上二界滅諦所得之滅類智忍、滅類智;

觀欲界道諦所得之道法智忍、道法智,觀上二界道諦所得之道類智忍、道類智。

以此十六心(剎那)現觀諦理,稱為聖諦現觀。其中以前十五心屬於見道,特稱見道十五心;道類智已一度觀遍四諦法,故屬於修道之範圍。對於三界九地之修惑,修道各分上上品、上中品,乃至下下品等九品,合為八十一品,乃指斷修惑之修道過程。對於次第證者而言,見道為預流向,故於第十六心(道類智)證初果(預流果);然對異生位(凡夫位)之超越證者而言,彼等以世俗智修有漏之六行觀,業已斷除修惑之一部分,故應其程度可於第十六心證得初果、第二果(一來果),或第三果(不還果)。修道,則指以上之果位乃至阿羅漢向之間之階段。

無學道,即證得阿羅漢果位,依其能力根機之高低,可分退法乃至不退法等七種阿羅漢,此外再加獨覺、佛,或慧解脫、俱解脫二者,稱為九無學。再者,無學之人可完成無學正見乃至無學正定等八聖道,以及無學解脫、無學正智等十種無漏法(十無學支)。又鈍根者於見道稱為隨信行,於修道稱為信解,於無學道稱為時解脫;利根者於見道、修道、無學道則分別稱為隨法行、見至、不時解脫。

(2)經量部或成實論,以八忍八智之十六心全屬見道,故主張十六心見道(又作十六心見諦)之說。而犢子部認為每一諦皆具有法智、法忍、類智三心,故主張十二心見道之說,至於第十三心,則指最後之道類智於前剎那再續起者,或於一剎那之際,再觀所有四諦之心,故第十三心以後為修道。此外,大眾部立頓現觀之說,即於一剎那間遍觀四諦,或立一時頓現觀說,先總括而觀,其次詳觀,故生二剎那之悟境;相對於此,有部說漸現觀。

見道多種,一、無相見道,二、三心見道,三、二種十六心,四九心見道。然此三根位差別者,如成唯識第七卷說,未知當知根體。位有三種,一、根本位,謂在見道,除後剎那,無所未知,可當知故。二、加行位,謂頂、忍、世第一法,近能引發根本位故。三、資糧位,謂從為得諦現觀故,發起決定勝善法欲,乃至未得順決擇分所有善根,名資糧位。能遠資生根本位故,於此三位,信等五根,意喜樂捨,為此根性。加行等位,於後勝法,求證愁慼,亦有憂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說。前三無色,有此根者,有勝見道傍修得故。或二乘位,迴脩大者,為證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攝生空無漏,彼皆菩薩,此根攝故。餘二根位尋即可知,有頂雖有遊觀無漏,而不明利。非後三根,若廣分別,義如別章。

大乘佛教】則以初地歡喜地為入見道,故稱菩薩之初地為見道,第二地以上為修道,至第十地與佛果方可稱無學道。

唯識宗分見道為真見道、相見道二種。真見道證唯識理,可引生根本無分別智,證悟真如之理,為斷煩惱障、所知障之分別隨眠煩惱之位。以上謂一心真見道說(又作頓證頓斷說),以此為正義。相見道證唯識相,為於真見道後生後得無分別智,再觀真如理之位,分為三心相見道與十六心相見道二種。三心相見道,即作三心,觀非安立諦(觀二空真如,非觀四諦差別)之境,即:

(1)觀察自己之肉體,體證我空。

(2)體證法空,證諸法皆無實體。

(3)觀察自他之所有有情及一切物,而體悟我空與法空之理。

十六心相見道,即作十六心,觀安立諦(觀四諦之別相)之境。三心相見道含攝於真見道,故稱三心真見道說(又作漸證漸斷說)。見道行人已斷見惑,得無分別智,然仍殘留餘障,故須於修道位再經數度修習無分別智,依序斷除十重障,以至於第十金剛無間道斷盡煩惱障與所知障之種子,而證得無學果。以上三道若配合五位,則見道當配於通達位,修道當配於修習位,無學道當配於究竟位。

密教】以始生淨菩提心之位,稱為見道。《大日經》云:「正觀自心,無有生處,得入真淨菩提心也。」真言行者得住淨菩提心地,即是初入初地,見法明道,得除蓋障三昧,稱為淨菩提心。此清淨之菩提心,乃東方阿如來之三摩地,一切眾生成佛之正因。一切眾生必以此淨菩提心為因,證入一切如來之境界,故稱為門,即淨菩提心門。除蓋障三昧全稱除一切蓋障三昧,又作淨除五障三昧。五障者:

(1)煩惱障,根本煩惱之障礙。

(2)業障,過去、現在惡業之障。

(3)生障,因前業而生於惡環境之障。

(4)法障,因前世之因緣,無法遇善知識,故有不得聞法之障。

(5)所知障,雖聞正法,然因諸種因緣而無法修行般若波羅蜜。

五障又有惡道障(生三惡道)、貧窮障(生貧窮之家)、女身障(受女身之果報)、形殘障(肢體殘損,諸根不具)、喜忘障(健忘)為五障者。

真言行者入於初地而證見法明道之三昧。住此三昧可除煩惱障、業障、生障、法障、所知障等五蓋障,而令一切煩惱業苦皆悉除滅。若得此三昧者,則與諸佛菩薩同住,故守護經又稱之為諸佛境界三昧。以無漏智明白判斷道理者,稱為決擇(決斷簡擇),見道為決擇之一部分,故稱為決擇分。

***

 


[ 名相篇 ][ 法爾辭庫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