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辞库--名相篇


琉璃王故事

与南天王增长天Virūhaka同一名的毘琉璃王故事

 

因果是律律不爽的,有要造恶者亦有其因缘,若要造恶时不能察觉,又因不具善根、又无神通知因果,所以不能修忍辱,就只有随命运流转。

古印度憍萨罗国(译为无斗战国、工巧国)之毘琉璃王(Virūḍhaka)其名就与增长天王一样,毘琉璃王(但当时翻译为恶生王),是憍萨罗国(Kauśala)波斯匿王(Prasenajit)之太子。依《增一阿含经》载,波斯匿王向释迦牟尼佛的出生国迦毘罗国求联婚,当时憍萨罗国强盛,迦毘罗国不肯接受,自认为释种高贵,不与憍萨罗国联婚,后来怕战争,释种都已证须陀洹果者,所以就以宰相摩诃男之婢女之女儿,假冒为释女而与波斯匿王结婚,因此波斯匿王就迎娶摩诃男家中婢女所生之女为第一夫人,寻生一男儿,波斯匿王集诸相师欲为太子立名字,时诸相师白王,言求夫人时,诸释种共相诤论言,或言当与释女,或言不可与释女结婚,彼此流离(rudhi即交恶、阻止),今当立名为毘流离(恶生),这是印度取名之习俗,观事实而取名,此即叫毘琉璃太子(恶生)之原由。

依有部毘奈耶杂事(律典)所载,波斯匿王(胜光王)迎立摩诃男之婢所生之女胜鬘为夫人时,王之母(即母后)即预言此女必将丧我憍萨罗。后夫人生一男,从母之预言而名恶生,即是来讨债的,因业力将灭我憍萨罗国。

据《增一阿含经》载,流离太子年至八岁,奉父命至迦毘罗城摩诃男之家舍学射艺技术,这时城中诸释种新建一讲堂,就想请释迦如来及比丘僧于中供养。是时流离太子率五百童子至彼讲堂,自己就升于释迦佛要坐的师子座上。诸释种大臣见之,就怒斥为「婢子」(下女所生之子),随而逐出门外,流离太子因而深深怀恨之。

父王死后,流离太子自即憍萨罗国王位,为旧恨难消,又受恶臣好苦梵志所谗言,就进兵迦毘罗卫城,鏖杀释种九千九百九十万人,血流成河。王又捕五百端正释女要为妾而玩弄之,彼女等峻拒之,因认为他虽是王,乃是婢女之子,流离王瞋恚,尽断取其手足着深坑中。不久还舍卫城,还杀祇陀太子,祇陀太子也是波斯匿王之皇太子,算是兄弟也。为王者嗜杀如命,因凡人无知,所以都依喜怒而行事,其实毘琉璃王如此作为,都是受业力所左右与影响,如其祖母所言是来灭憍萨罗国的。释迦牟尼佛虽知过去因果,曾三次于毘琉璃王出兵途中阻档,第一、二次毘琉璃王有班师回朝,但到第三次后即不听劝阻,世尊也知业力使然,也就不再阻止了。

时佛陀与诸比丘至迦毘罗卫城,为被截断手足的五百释女说法,皆令她们得法眼净而生天上。佛陀更往舍卫城,预记毘琉璃王及其兵众于七日后尽当消灭。于第七日,毘琉璃王率诸兵众及诸婇女往阿脂罗河(Aciravatῑ--印度八大河之一)娱乐,夜半起暴风疾雨,悉为水所漂没。王死,入阿鼻地狱,其宫殿亦为天火所焚。看故事结尾如下:

《增壹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尽来往诣尼拘留园中,就座而坐。」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是尼拘留园,我昔在中与诸比丘广说其法,如今空虚无有人民。昔日之时,数千万众于中得道,使法眼净。自今以后,如来更不复至此间。」

尔时,世尊与诸比丘说法已,各从坐起而去,往舍卫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流离王及此兵众不久在世,却后七日尽当磨灭。」

是时,流离王闻世尊所记:「流离王及诸兵众,却后七日尽当消灭。」闻已恐怖,告群臣曰:「如来今已记之云:『流离王不久在世,却后七日及兵众尽当没灭。』汝等观外境,无有盗贼、水火灾变来侵国者,何以故?诸佛如来语无有二,所言终不异。」

尔时,好苦梵志白王言:「王勿恐惧,今外境无有盗贼畏难,亦无水火灾变;今日大王快自娱乐。」

流离王言:「梵志当知,诸佛世尊,言无有异。」

时,流离王使人数日子,至第七日头,大王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将诸兵众及诸婇女,往阿脂罗河侧而自娱乐,即于彼宿。是时,夜半有非时云起,暴风疾雨。是时,流离王及兵众尽为水所漂,皆悉消灭,身坏命终,入阿鼻地狱中。复有天火烧内宫殿。

尔时,世尊以天眼观见流离王及四种兵为水所漂,皆悉命终,入地狱中。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作恶极为甚,皆由身口行,今身亦受恼,寿命亦短促。设在家中时,为火之所烧,若其命终时,必生地狱中。」

尔时,众中多比丘白世尊言:「流离王及四部兵,今已命绝,为生何处?」

世尊告曰:「流离王者,今入阿鼻地狱(无间地狱)中。」

诸比丘白世尊言:「今此诸释种昔日作何因缘,今为流离王所害?」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日之时,此罗阅城中有捕鱼村。时世极饥俭,人食草根,一升金贸一升米。时,彼村中有大池水,又复饶鱼。时,罗阅城中人民之类,往至池中而捕鱼食之。当于尔时,水中有二种鱼:一名拘璅,二名两舌。是时,二鱼各相谓言:『我等于此众人,先无过失,我是水性之虫,不处平地,此人民之类,皆来食噉我等,设前世时,少多有福德者,其当用报怨。』

「尔时,村中有小儿年向八岁,亦不捕鱼,复非害命。然复彼鱼在岸上者,皆悉命终;小儿见已,极怀欢喜。

「比丘当知,汝等莫作是观。尔时罗阅城中人民之类,岂异人乎?今释迦种是也。尔时拘璅鱼者,今流离王是也。尔时两舌鱼者,今好苦梵志是也。尔时小儿见鱼在堓上而笑者,今我身是也。尔时,释种坐取鱼食,由此因缘,无数劫中入地狱中,今受此怼。我尔时,坐见而笑之,今患头痛。如似石压。所以然者,如来更不受形,已舍众行,度诸厄难。由此因缘,今受此报。诸比丘,当护身口意行,当念恭敬承事梵行人。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名相篇 ][ 法尔辞库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