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1Forest.gif (27539 bytes) 佛门禅修不谈气吗?
                                                              
优婆塞戒子    刘果明居士


                  

2005年10月2 0日  老师在台中开了一班「初级打坐班」,第一堂课 老师介绍了打坐三要素:(1)身(七支坐法)(2)心(粗心的控制)(3)息(安那般那守意法-数入出息法及守意法),此三要素是打坐要成就色身的基础,缺一不可。如《杂阿含经 (卷11)》云:「身心息已,得三摩提。」即身心息三事调适,可得三昧。故要想得定,打坐身体姿势要正确使气机旺盛;数息法要调理风大进入细而长的气,出入绵绵,似有若无,方能资神安隐;粗心控制 得好,进入细心,自然可以得定。几天前向老师报告经典上有记载 世尊在菩萨地修行气机最旺, 老师要我针对此主题,写出心得报告,我很不才,少有境界,只是拾圣人牙慧,班门弄斧,报告一点学佛受益的经历。

我们凡夫刚开始修行,心猿意马,粗心很难控制,最好先由数入出息法配合守意法门来练习培养色身气机,因色身先培养出气机后,色身的气会自然的去调正我们的打坐基本姿势,故初学者数息法比打坐姿势更为重要。要把打坐基本姿势(七支坐法)调适正确,请参考《法尔禅修中心》出版免费结缘之《佛门禅修与色身功用行》一书,(p131~p148),而以数入出息法配合守意法门来练习,请参考《佛门禅修与色身功用行》一书(p149~p157)。佛经《修行道地经卷五:「敛心不散,闭口专精,观出入息。息从鼻还转至咽喉,遂到脐中,从脐还鼻。而数入出息法就是练入出息(呼吸)或称练风大(练气),如《大法炬陀罗尼经卷十七:「出入息者即是风气。」又《佛开解梵志阿  经》云:「气息为风。」、又《佛说胞胎经卷一:「气息风种。故数入出息法其实就是练气的方法,藉由练气的手段来达到修心或入定的目的,这是佛菩萨的原意。

前言「息从鼻还转至咽喉,遂到脐中,从脐还鼻」,脐者系丹田位置(又称忧陀那),此非道家专属名相,隋朝时期禅宗祖师天台智者大师亦有此说,如《摩诃止观》卷十五云:「丹田去脐下二寸半,或痛切者,移心向三里。」(痛切者-横断面观),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一云:「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如翻译名义集 (卷6)》云:「优陀那,天台禅门曰。此云丹田,去脐下二寸半。大论云,如人语时,口中风出,名优陀那。此风出已,还入至脐。偈云:风名优陀那,触脐而上去。是风触七处,顶及龂齿唇。舌喉及以胸,是中语言生。」(此为另一说法,忧陀那为风或气),又如《法界次第初门卷五:「欲语时,口中出风,名忧陀那,还入至脐。」

佛所说法,依个人智慧根基不同演变成八万四千法门,安那般那守意法亦如是,各家说法不一,依佛所说功用为最,《佛门禅修与色身功用行》一书,依佛所说奉行,不敢自创。有人自创入息及出息完数一(即入出二息合数为一),此法为减数,气源无法细长,此说亦与佛经相违,方法不佳,自然功效不大,诚如《坐禅三昧经》卷一云:「数一至十,…,入息至竟数一,出息至竟数二。」亦有人说:「数数可过十」,因数目过大,心易杂乱,无法专注,故《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卷一云:「何等为两恶,莫过十息,莫减十数。」依佛所说,依教奉行,方为正精进。

初学打坐行者,粗心的控制最为困难,心如天马行空,难以捉摸,唯有「依安那般那守意法」,心为前导,系心于数息,如《大宝积经》卷五十云:「心住一缘,以为前导。」另《达摩多罗禅经》卷一亦云:「系心行数时,一入数为一。」粗心控制的实际修法要领,请参考《佛门禅修与色身功用行》一书(p157~p160)内有详述,在此不多说。

佛所说法,是为至宝,依教奉行,亲自体验,方为「学佛」;若不奉行,光说不练,说食不饱,纯为研究,是为「佛学」。初学打坐行者,若能数息(练气)有成,方能修心,或入禅定,因气进入脑中,压住脑细胞,妄想不起,体性渐显,面境如如;古德有言:若能继续精进用功,蒙佛菩萨加被得以开悟,破黑漆桶,八识种子,和盘托出,调伏业习,入菩萨位。或有人说:「练气」一说,是外道法,只是练身,不是佛说,此种说法,是谓不读佛经,佛于因地,修大乘法,多有阐述,后有说明。我是凡夫,业障深重,习气惯了,放逸身心,少有境界,终无所成,幸有机缘,蒙  佛菩萨及 老师,慈悯摄受,给予加被,一点体验,供养有缘同修。

十多年前(约1987年),初学佛时,在家念佛,色身气机旺盛,刚好有一逆因缘来考,当下明显瞋心要现起,因气机旺,觉性较高,马上警觉,迅速把瞋心压下来,觉知历历,当下忏悔,这是「逆增上缘」。尔后遇外境缘考,比未修行时较能控制,有时习气作祟,瞋心一起,马上察觉,深感惭愧,尽量改进,这是以风大(气)调适习气的过程。

修行过程中,双脚盘起,时间一久,易酸痛麻胀,利用微细「风大」来调,可降低双腿酸痛等毛病;或打坐过程中,双脚酸痛,气可空掉色身痛觉,不去执着,来转化怕痛、不耐烦等习气毛病,这样修心才能改掉我们对色身的执着,这也是「藉气练心」。早期在新店净缘讲堂(1991年)参加 老师所带的禅一或禅二,每支香时间都较一般道场的长,一、二天下来,双脚酸痛,一直换脚,最后不知要换哪只脚才好,痛到真想把双脚给剁下供起来,磨了一段时间总算有点进步。后来修心中心法,一座二小时,也就习惯不用换脚,但真正要坐久一点才能显现出自己的功夫还不行,有一次一天坐三支香,每支香六个小时,共十八小时,感觉痛到骨髓里面去,姓什么都快不知道,这时才考验出自己的功夫确实还不行;后来有一支香气机较旺,有点要进入定境,可惜维持不久,所以我们凡夫没有「藉气来练心」实在是不行。

老师曾说:「凡夫修行,色身未破(未开悟),只能藉气练心。」我们打坐时,为上坐磨刀,下坐面对境界来用,心要能如如不动,气机较旺,体性显露,我自己感觉较能控制自己的习气毛病,这是「历缘对境修」,这也才是「修心」,故「练气」是手段,「修心」是目的,此与外道专门「练气」完全不同。

有一次(1988年)参加板桥某精舍念佛晚课共修,气机正旺,绕佛完止静时,蒙佛菩萨加持,进入佛禅定中(不是世间禅定是佛禅,当时不知此为进入禅定),感觉人悬在半空中,眼睛睁不开、耳朵可听到旁边的师兄在动,但跟我无关、身体无法动,内心很欢喜且觉知历历,后来看经典才知可能进入二禅,如《阿毘达磨俱舍论》卷廿八云:「非生彼地无眼识等,但非彼系。」(彼地-二禅之定生喜乐地,入二禅行者,与鼻、舌、眼、耳、身五识不相应,仅存意识,与意识相应。系-被缚住)即入二禅时,不是没有前五识,只是「识不依根」,五根不与前五识相应。有如人被麻痹,内心意识清楚,但身体无法动,此时已不为外境所系缚住。当时法师敲引磬,还出不来,开始有点紧张,赶紧求 佛菩萨让我出来,还好呼吸放慢,就出来了,下坐后请教 法师,她也不知道是何境况。尔后,又出现好几次入此禅定,比较没第一次那么明显,还好都能化解,这是蒙佛菩萨加持,使身心息调适,气机较旺,入定的例子。

1989年初,有一次我姐姐带我去参加「地藏菩萨法会」,在持诵「地藏菩萨」圣号时,突然有一股清凉的气从头顶往鼻孔穿过,非常舒服,当时气聚眉间很久,听说是菩萨灌顶,结束后,问我姐姐是否有被灌气,她说没有啊!我想这也是菩萨「气」的加持。

1980年中,参加板桥体育馆乘长老主持的法会,当时我是服务人员,看大众坐下念佛,我也跟着坐在体育馆中间专心念佛,止静时,气机很旺,突然感觉我头顶、背部现出一大片光向外扩散,罩住整个体育馆,再向外延伸至无穷大,当下感觉如同置身在观世音菩萨的紫竹林中(以前没去过),气布全身,身受安乐,后来师父敲引磬,下坐后全身轻飘飘,约半个小时,全身充满气每个细胞好像都活起来,非常high,一个多小时后才退下来,当时周四晚上在大乘精舍跟 老师学打坐、上课,有跟老师报告过,可能怕我执着,没跟我讲太多,后来看经典才知可能进入三禅,这也是蒙 佛菩萨加持,「气」旺而凑巧进入二、三禅中,非我真实境界。当然入二、三禅境界还得与自己心性改进程度配合,不然光有身证无有净心,不能成就真实二、三禅境。

学佛后,1989年受五戒、1990年再受五戒、1991年受菩萨戒回来,每月持六斋日,刚开始持斋,血糖降低,有点难过,正好修心来断掉贪吃的欲望;尔后习惯持斋,肚内脂肪会自动转化成营养或气机,晚餐没吃也不会难过,现已较能习惯,我感觉斋日当天气机都较旺(可能佛菩萨或护法加持),正好修行。受戒回来没多久,有时睡梦中,龙天护法针对我个人习气毛病,时来考试,稍不注意,常被考倒;气机较佳,虽然睡梦中,有时觉知尚在,侥幸没被考倒,这也是「气机旺以修心」之明证。老师曾说:「睡梦中,能觉知历历,在弥留时,不见得有把握能觉知清楚。」所以我觉得自己境界还是很差,连睡梦中都还无法全权做主,弥留时,更不用说,还要更加用功才是。

再回来谈经典上有关气的问题,《众许摩诃帝经》卷六云:「复修别观跏趺而坐,合口闭目舌拄上腭。屏住气息令不出入,良久之间,气逼头顶疼痛至甚,如锥刺脑受斯大苦,心不颠倒亦不散乱,坚固精进。念定现前专注一心,引发无漏而不现行。如是息气渐次运动,从头顶下至两耳门,痛楚复增如地狱苦。菩萨尔时心不颠倒亦无散乱,策勤猛利念定现前,一心专注引发无漏亦未现行。又复闭息外忘视听,气积脏腑胀满遍身,苦恼至极无以方比。

我在1988年跟 老师学打坐以来,蒙 佛菩萨及 老师加被,气机较旺,全身乱窜,动静之间,常聚多处眉间、脑内、头顶等多处,静下来更趋严重,有时气冲脑内或气冲头顶,非常疼痛,于佛经典上亦有描述,如《佛本行集经卷廿四:「尔时菩萨,既寂定身及口意已,还止口鼻及耳喘息,一切皆杜。既口鼻耳,悉寂定已。内风壮大,不得出故,气冲于顶。譬如勇健,最大力人,取好利斧,打棒他脑。如是如是,菩萨从其口鼻及耳闭气不出,内风壮故,打脑之声,亦复如是。菩萨复念,我今已发精进之心,无处染着,舍于懈怠,乃至如是最上苦行,最胜苦行。思惟是已,即便更入不动三昧。

我在拜佛时,因在动中,气更容易乱窜,常会发生脑内有「哒哒达」的打脑声音。有时气会从眉间进入,像刀子在脑内切割,切来切去。有时气会从眉间进入往后脑两边跑。气在脑内跑的各种情况都有,只要气机不错或稍为用功常会发生,十几年都会持续不断,我想除非开悟(打破黑漆桶或称无明臼巢)可能会改善。另生病或临命终时,气机会逐渐消失(这点我曾请教过  老师,古代高僧大德临命终时,有些因气机快消失,所以知道自己要往生的时间),如《大乘宝要义论卷四:「将舍识时,彼出入息渐渐微细。」另《方广大庄严经卷七:「佛告诸比丘,菩萨尔时诸出入息一切皆止,内风强盛于两肋间,旋回婉转发大声响。譬如屠人以刀解牛,受是苦事都无懈倦。」我们凡夫虽不像 诸佛菩萨境界深不可测,但多少会有一点体会,表示我们亦有内风在身上窜,而且体会的境界也不到  诸佛菩萨的百亿分之一,像此内风(气)穿过于两肋间,这个我没经历过,想必如「乌龟脱壳」般痛苦,虽没有体会,不能说没有,我坚信 佛菩萨所说的经论。

老师曾说:「佛法的修证,要自己体会才是自己的东西。」 老师所教的各种法门强调功用行,功效都非常犀利,如练「宝瓶气」利用风大调出入息,若气旺且方法正确,老师木鱼敲200多下以上,此时闭气并将色身观空(不执着色身),我感觉最后气可从毛细孔出入,此时可稍微体会毛孔呼吸的情况。另气由毛细孔进出的情况我所知道应有三种:(1)有时 老师在教导练「宝瓶气」时,闭气很久,气机很旺,再把色身观空(不执着闭气的难过之心),到最后变成气由毛孔进出(这是强迫方式);(2)身体调和,气息通畅,气机旺盛,稍微调细风大后,闭气(这是半强迫方式);(3)入禅定时,气由毛孔进出(这是自然发生)。

坐禅三昧经卷一:「一切毛孔及九孔中,亦见息入息出,是故知息遍诸身除诸身行。又《大方等大集经》卷卅三云:世间者即是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身行者谓入出息,口行者所谓觉观,意行者所谓想受。是三种行,其相是一。智者云何能分别知,智者观息出入数时,深观息之冷暖乃至一切毛孔入出。又《大方等大集经》卷卅八云:「我此身中入出气息即同彼风,谛观一切身诸毛孔,从风因缘故有生死。」《瑜伽师地论卷廿七亦云:「若缘身中微细孔穴,入息出息周遍,随入诸毛孔中。缘此为境起胜解时,便作念言:我于觉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出息。

《成实论》卷十四云:「息长者,行者在细心中则息长。所以者何?随心细故息亦随细。如即此人疲极止故息则随细,尔时则长息。遍身者行者信解身虚,则见一切毛孔风行出入。除身行者,行者得境界力心安隐故。」《大宝积经》卷七十三亦云:「所谓住身四支者是风,住胃者是风,行五体者是风。行诸子支者亦皆是风,遍行大小支者亦是风,出入息者亦是风。略而言之,遍身行悉皆是风。大王!此名身内风界。」《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四云:「忽见自身气息,从毛孔出入遍身无碍。

由以上知悉经文所述,诸佛菩萨全身经络全通,色身都布满气机;而我们凡夫也有气感,只是色身经络打通的部分充满气机而已。所以气布满色身的情况,佛经到处可见,难怪 老师曾说:「最厉害的气功师就是释迦牟尼佛。」我想古代祖师大德每位都是厉害的气功师,当然佛子不忘修心悟性为主。

老师在道场带领的念佛法门与一般道场不太相同,一般道场念佛一支香,以慢速直接转快速的方式结束。法尔念佛方法格外殊胜,强调功用行,一支香开始时,大众随着引磬声礼佛祈求佛菩萨及龙天护法降临,开始唱诵「炉香赞」时,观想诸 佛菩萨降临,整个道场气氛格外庄严,接着唱「赞佛偈」观想阿弥陀佛自眉间放白毫光加持《法尔禅修中心》;一直到六字佛号洪名,再转交由班长以地钟接腔,由六字佛号慢板摄心,使同修由第六意识心(口念心不念)的妄心念佛方式,逐渐进入第七意识(口念心念);再转板至四字佛号。随着地钟的节奏使心能定于佛号上,感觉剎那时候,刚开始可口念,一直念到只能心念口不念,在念到心不想念时,心定于一境。色身上的变化,气会布满打通的经络, 再聚集在眉间及头顶,打开脑内并活化脑筋,有时头顶会感觉气从顶轮向上散出。如此气压脑袋,心住一境,只有了了觉知的体性,气旺可保留较久,待气脉通畅后,又能以心念佛,心念口不念。如此一支香于禅悦之中,感觉时间快速飞逝;接着老师敲引磬开静后,以极慢速四字佛号念法赞佛,一方面赞佛功德,感激佛恩浩瀚;另一方面可增长气源(可增益色身气脉顺畅),在感恩的赞佛声中结束庄严的一支香。

个人感觉带众者(敲引磬或地钟者),必须具有禅定的特质,应能专注入禅定引磬或敲钟(不打妄想),才能把同修由第六意识心(妄想心)念佛逐渐带进入禅定中(进入第七意识、第八意识);转板时节奏分明,四字佛号时,敲地钟须「明鼓暗钟」(钟若太大声,不易使人入定),快慢节奏明显才易使人入定。

止静开始,行者摄心,口微念,一直念到心念口不念,再到无法心念或不想念(心住一境)回归体性本空,此时气布满全身,通体舒畅。

若入世间禅定,止静结束,老师以三声引磬,把同修由定中拉回现实世界中,第一声引磬必须很小声(否则,易使定者惊吓到),把定中的人从深渊中逐渐拉出;第二声稍大声,再往外拉;第三声最大声,将禅定中的人拉回现实人生,若人在定中,太大声易使人心散乱。我曾经有几次要进入世间禅定,感觉都被老师由万丈深渊拉出来,刚从很深的地方被拉出来感觉有点难过,那时才知原来引磬的功效如此之神奇,我很赞叹!发明引磬的人真是天才。佛法真是高深啊! 老师真是厉害啊!

最后老师会以四字佛号(慢速)来赞佛,可增加行者气源,并赞佛功德,使人感恩诸佛菩萨功德,救度众生之慈悲心,念佛者若能如实专心念佛,当可感知心与诸佛菩萨相应(虽没有神通,但仍可感知诸 佛菩萨降临加持,整个道场气氛与平时不同)。

老师所教「佛禅」比世间禅定,气机更旺盛,体性显露,法会期间开始唱诵「炉香赞」时,虽眼不见诸 佛菩萨降临,但可以心空去感知诸 佛菩萨降临或法身布满虚空,此时内心会很踏实、笃定,这是佛菩萨经论中,并未提到的,但 老师曾说过有此现象,这种感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只能说:佛法真是无上甚深微妙之法。

法尔的每尊佛菩萨像都很庄严且灵验,尤其中间的释迦牟尼佛摄受力及加持力特强,打妄想时,只要抬头一看就能迅速摄心,可感觉 释迦牟尼佛充满佛性、充满祥和之气而且可以安定我的内心。我常觉得 世尊的法像千变万化,依我们的心随时在变,老师出国弘法时, 世尊法像有点比较黯淡(较忧愁),其实祂佛性没有变,这应该是我们这些不成材的学生不用功造成的因素吧!

老师所教悉昙梵文咒语发音正确,功效惊人,有些咒语念几遍就一直想闭眼入定,今年(2005年)有次禅二, 老师说某一梵文咒语念一遍就会入定,依照奉行,果然一直想进去佛禅定中。尤其「楞严咒心」更是无上大法,简短几字,念一遍常气冲顶门,双眼睁不开来,一直想入佛禅定中去,这些体验都是佛菩萨加持,不是我的境界,我只是粗俗凡夫,习气毛病一堆,只有靠 佛菩萨或 老师的加持,使气机较旺,才能针对自己的习气毛病去控制,并加以改进来达到修心之目的。

我们道场的共修法会都非常殊胜,有些智慧不具足的同学,不参加共修法会、金刚经法会或不绕佛,只想听下午「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的课,这样只有参加一半的共修法会,很可惜。另我感觉大悲咒水法会或周六诵《金刚经》法会时,每次都法缘殊胜,诸佛菩萨加持力特强,有时周六诵完《金刚经》,绕佛时常会出现想闭眼,有点要入定的感觉,这应该都是蒙诸 佛菩萨加被。法会结束后,气机还是很旺,开车回家,「气冲于顶」,疼痛难耐,隔天睡醒才好。我感觉认真持咒、念佛、诵经或静下来时,气机很旺,常会发生气压头顶,眼睛睁不开,一直想进入佛禅定境。气若进入间脑(道家言明点),禅定力会增强,可一段时间不起念头,但这些只是「石头压草」,气机退后,妄念又起,非真禅定,老师说:只有开悟菩萨(破色身)的定力,才是真实的境界。

十几年来,个人觉得身心上的变化很多,常有不同的体验,各种情况不一,视色身气机而定,难以一一描述,不过诚如老师所说:「色身气机进步很快,心要进步很难。我习气太重,修心难有进步,深觉惭愧,常苛责自心,祈望能得 佛菩萨加持,消我业障,使心能更进步

总而言之,练入出息(练气)是过程中的手段,最终目的还是用来修心,否则只执着练气,就跟外道或鬼神道一样,像吕洞宾先贤当年被黄龙禅师骂为「守尸鬼」,还是脱离不了轮回,还好最后黄龙禅师点醒他。有人说:「佛法不谈气,谈气是外道」,这可能他佛书看 得少(严格说这是毁谤佛法),不知世尊在很多大、小乘经典中(大方等大集经、大宝积经、佛本行集经、众许摩诃帝经、方广大庄严经、大法炬陀罗尼经、父子合集经、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中阿含经、佛说阿含正行经等等)都有讲到色身上的「气」(或风)的变化,菩萨所著的「论」也有很多谈到「气」,不再详列。

我们凡夫自己不修行,毫无实证,无法体验经典内容,常自己意解经文,如瞎子摸象,以偏盖全,离经叛道,故不能说没有世尊的境界、体验或气机,就否定经典所说的这一部分,这是「孤陋寡闻」。 老师曾说:「我们人因无知才会自大」。佛经都已清楚明白说出修行过程中,色身上的变化必然性,还能说「佛法不谈气吗?谈气是外道吗?」应该说:「只谈气不修心,才是外道」;如同「只行善不修心,也是外道」,只会行善不修心,最后落入人天福报一样,福报享尽再入轮回,仍然无法解脱,如《增壹阿含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故若有人行善不修心,不能称为佛教徒,仍属于外道种 性。佛法高深,我们只有谦卑学习,去恶除习,不断用功修行,才能慢慢体会、印证经典,才算身与心的实修。愿大家共勉之,阿弥陀佛!


[ 我的这一班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