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59)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

诸圣所证得的功德相(菩萨的功德相)

「游大乘法」

第二赞其德为因大。此等菩萨犘诃萨游乐于大乘法,无有疲倦。游者游戏,大乘法者利己利他之法,盖佛菩萨于神通中历涉为游,又能出入无碍,如戏相似,故称为戏。其如外道、二乘亦有通力,然其神通即有碍,不称游戏。菩萨摩诃萨以十种善巧智,游戏于大乘法中,善巧者意为应众生之根机,善施以方便。

第二个菩萨的功德相,就是菩萨实际上能够游化于大乘法中,大乘法是什么法?这一段稍微说明一下。第二赞其德为因大,赞菩萨的德行,菩萨发菩提心大,所以是因大。发提心做什么呢?发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然后上求如来菩提,要发菩提心,这个心非常的大,所以我们讲大乘法是发菩提心为因,但以大悲心为根本,如果你没有大悲心,就发不起菩提心,所以是大悲心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一切法不能一下得到本,所以要用方便法门来得到,明心、根本心、究竟心,大乘法有这三心。

所以这里讲,诸菩萨的德行以因大,此等菩萨摩诃萨游乐于大乘法中,无有疲倦,为什么说是没有疲倦呢?一个是能力够,一个是愿力大。如果是愿力大,但是功夫不够,就会疲倦、会退转。所以无有疲倦,就表示说祂清净无为,能够显一切智慧,因为要化渡一切众生,所以祂是很自在、没有疲倦的,不会说是心不疲倦但体力不支。若智慧不足、能力不够,总是会疲倦,所以这种无有疲倦是很自在无碍的。

游者游戏,大乘法者利己利他之法,利己利他叫做大乘法,如来法是只有利益众生,因为祂已经成为如来了,所以是最究竟觉、最清净觉,已经修行圆满究竟。开始讲本经时,介绍过如来的总功德相是最清净觉,其它有廿一种别相,乃只有如来已证得之功德相。而菩萨祂发救渡众生的心,也是没有自己着想,但慢慢学习心清净,所以集种种功德。游戏,什么叫做「游」呢?盖佛菩萨于神通中历涉为游,就是一切法都是幻化的,甚至于神通变化也是幻化,而幻化中祂能够利益一切众生,佛跟大菩萨祂们用神通,然后经历、涉入一切众生之间,这种行为叫做「游」。

又能出入无碍,如戏相似,故称为戏,祂要怎么变化?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示现在一切众生之间,满足众生的修行愿,加持他们。所以说是游戏。众生在修行佛法之间,例如修密法或者念佛,无形中就会感召佛、菩萨的垂迹加持身来。佛菩萨有三化(身化、语化、意化),对于一般没有开悟的人,祂们要示现身化(就是垂迹加持身),示现一个化佛、化菩萨之像,来你这边加持。一个人若不开心眼、心不通虚空的话,没有办法直接受到佛菩萨的三化;如果一个人开悟了、心开了,他就可以让佛以起心动念来教化之,或者用语言发声来让他接收到,这二类教化中佛菩萨都不必现一个身,虚空无有障碍,直接以意化、语化就可以加持地上菩萨!

那地前菩萨色身没有破,佛也能有一个垂迹加持身加持之,那在心意化里面叫做垂迹而化之身,叫垂迹加持身。佛法身是无边际,或者无边垂,无边垂中能幻化一加持身。现在为利益地前菩萨,就是幻化竖立一个有形的垂迹加持身,到修行人的周围来加持,以光加持、加持呼吸入息相中,让地前菩萨心能安定。这些加持身就是佛菩萨由游戏幻化而起,叫做出入无碍,由空化有,又由有化做无,一化空就在你眼前化掉了。因为祂所化的身都是像变魔术一样变出来的,所以当下任务完了就化空、没有了,也没有来、没有去,我们看好像有来有去,其实祂是无来又无去!没有时空的距离,说现就现,刚好出现在你周围,这种出入无碍,如戏相似的叫做「戏」,所以合称为游戏。

其如外道、二乘亦有通力,然其神通即有碍,不称游戏,外道、二乘亦有通义,然而起神通时就有所碍,故不能称为「游戏」。比如说外道可以修得五神通,比如「天眼通」,二乘人的天眼通,可以观到三千大千世界,这已经是最高了,但再扩展过去祂就没有办法,因为心不够清净,所以能力受限。再来,「神足通」,外道或者二乘人,有用意念持身而做鸟飞,从甲地到乙地。而大菩萨或佛如来,以意念将距离拉近,举足就到,根本不用飞。还有二乘人祂有一个化身化出去,这个化身是从自己的身体里面化出去的,在南传小乘的修行人有一部后人的论经叫《清净道论》,里面有教人家怎么由自己的一个身化出另外一个身出去,像观香蕉树干是一层一层包裹着,就好像我们肉体里面有一个我,外面再有一个我,香蕉树干层层包在里面,然后层中慢慢呈现有另个身,成形以后他就可以用身从真的身底中脱离掉,然后飞化出去。像道教禅修者也有这种功夫,世间禅者也有此功夫。有时候二乘人有神我身(不是这肉体的身),像一般人没有质量的中阴身,或者是阴神、阳神之类的,祂还是要化身,让身体里面化出的身出去,但有出去就有回来,亦即要有出有入。而菩萨祂们无中生有、有中化无都是在外面,不是在这身中;至于如来更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必化一个身来去,以上这是要有修证的才能体会这些道理。

还有「宿命通」,这些外道或者二乘人,能够知道你未来会出生到哪一道,但是对于为什么、由哪个因果而会出生到那里去,祂们就不知道,等于只会讲说你今生做人、下一世升天,但不懂其个别的因缘,所以祂们还是「有碍」。真正佛的宿命通,祂知其各个因缘,无论是你今生出生在人,最终跟某甲是什么关系,或者今生会发生什么事情,跟某乙将因什么因、现什么果,这么一堆一生中的种种人事牵扯,祂都能讲出个道理出来。是故,这外道的五神通,这都是不究竟的,虽然像神足通可以飞到空中变化,或者从中出没或神出,但因为都有其限制,所以他们不能称做「游戏」,只有菩萨才会游戏大乘佛法中。

菩萨摩诃萨以十种善巧智,游戏于大乘法中,善巧者意为应众生之根机,善施以方便。菩萨摩诃萨以十种善巧智慧,能够游戏于大乘中,要游戏就要有能力去变,每一个智慧要怎么去修,功德圆满时,祂们就慢慢能体会到这些智慧。什么叫做「善巧」?为应众生之根基,善施以方便,我们讲一切法都要以方便为究竟。若什么都一定要这样、要那样,而初修行的人做不到怎么办?所以一切都要方便,设施为方便。「方便波罗蜜」在修佛法之间是很重要的!你有没有智慧?某个人在某个时间做不到,你硬是要他做到,如果要怎么样、怎么样,这样会造成他心里面的压力,这样就没有办法达到目的。所以方便波罗蜜要到七地菩萨才有办法学习到、利用到,十地菩萨都各以十波罗蜜之一为修行的境界。

所以六地以前的菩萨,在修六波罗蜜,都是相对的:初地菩萨修布施波罗蜜,二地菩萨修持戒波罗蜜,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波罗蜜这是六波罗蜜,七地开始修行方便波罗蜜,八地修()愿波罗蜜,九地能够做到力波罗蜜,到十地菩萨就能够具足般若智慧,所以是智波罗蜜成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这十种波罗蜜,是地上菩萨要修持的。方便就要善巧设施,不然不知道这个众生的根基该用什么?所以善巧乃是能应众生之根基,善施以方便,这就是善巧。

 

《华严经》中载菩萨有十种善巧之智慧,即:(1)了达佛法甚深善巧智,(2)出生广大佛法善巧智,(3)宣说种种佛法善巧智,(4)证入平等佛法善巧智,(5)明了差别佛法善巧智,(6)悟解无差别佛法善巧智,(7)深入庄严佛法善巧智,(8)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9)无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10)知无边佛法无差别善巧智。如是菩萨游戏中,游行各处而教化,化度一切有情。

《华严经》提出来,菩萨有十种善巧的智慧,即:

(1)了达佛法甚深善巧智。大菩萨了知佛法甚深,为什么呢?从《阿含经》到方等经,再到《般若经》,直到法华、涅盘经等等,是属显教法;或者大、小乘佛法,学大乘法没有小乘根基、没有小乘的神通也不行,所以小乘法、大乘法都要学,从显教到密教的法也都能通,这才是大菩萨。如果光修小乘,那只是刚初学的;光修大乘没有小乘的神通也不行;从显教的空理、实相观,修到密教的总持法门,一个字或一句咒,或者百千句咒,如何成就佛的无量密意,这些都要通!所以大小二乘、显密二教,大菩萨祂们都通、都能够理解,要怎么理解?因为祂有要达知法甚深善巧智,要学大乘法的空义倒还好,空、无相、无愿这三三昩(samādhi),这个只要舍一切法、不执着就能做得到。都在讲空、无相、无愿等这种解脱道理就是大乘,为人家解说这些道理就是大乘。

入密教则要会记忆咒,每个咒语都要能够记得起来,每个咒语、每个手印都能够运用,而且达到游戏大乘佛法中,这就只有大菩萨才能够学习。所以我们说三三昧解脱门证得以后才入陀罗尼门,如果你没有修到空,没有办法实际进去修陀罗尼门。一进入陀罗尼门才是真大乘,你要能够以真言、手印去利益一切众生,这才是真正的大乘。你心不清净,怎么可以去持这个咒、结这个手印?一定要到心空、无相、无愿等清净法,才可以跟佛的三密合而为一,那才能够去结手印,就能够达到诸佛菩萨祂们原来这种游戏的功夫。所以你要了达诸法甚深善巧智,你修到哪一个境界,便能够体会哪一种佛法。有时候超过你的能力,就学都学不来,因为时机还没到,学也学不到。

像四年前学一个咒语,老是背不起来,认真用功也没有很大的兴趣;现在进入陀罗尼门的话,研究咒语就很有兴趣,废寝忘食,像大家做功课一样,凌晨二、三点都还不睡觉,还在查字典、还在上网找数据。这一来是因为要作功课,二来当然是你有兴趣,如果你提不起兴趣就很累,会说:「考试就考嘛!零分就零分!没有什么稀奇!」好像很理所当然。有兴趣的话,你就很投入,花很多精神,愈研究愈有兴趣。要这么样了达佛法,是跟你的时机点很有关系,走到哪个时候就能够学得什么?冥冥之中,佛都跟你安排好。如果说我没有动力学习怎么办?所以有一部份还是要人家鞭策!你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杂务,或者放不开一些支节,你当然进不去了。等到有一天你对其他的事情都没兴趣,看电影、吃饭、去玩乐都没有兴趣,只对陀罗尼有兴趣的话,就会觉得不如在那里研究一个咒语出来,然后好好背诵。

大小二乘法、显密二教法,这些大菩萨都能够彻底的了达,根本的智慧够了,时间也到了,所以祂们能够以善巧智慧了达一切的佛法。对一部经(像《解深密经》)来讲,它是概括佛的修证、菩萨的修证,佛的境界跟你讲了,菩萨的修行境界也跟你讲了,所以你如果把《解深密经》全部研究完的话,你就真的懂了很多;至于做不做得到,那是要等待机缘。怎么起神通变化?怎么化一个佛像?怎么用法来利益众生?这些都是要学。无中生有,佛之后的这些大菩萨要怎么化?你慢慢看,看到第八品慢慢就会懂。所以你学到现在,一般人在学佛法,都还在空、有之间争论了半天,以为佛法就是这样。我们上一期《金刚经》文章也讲得很清楚,你要舍!舍一切法,能舍一切法,舍到不能再舍,这是干什么?佛法就是这样修的。

我们也了解舍一切法,到最后有一天我们的法身也清净,我们就是要修这个法身清净啊!最清净那是佛陀,我们没有办法得到最清净觉,所以我们就要让法身慢慢清净。法身清净的话,这个应化身就愈来愈多。这个是很重要一个观念,所以你刚刚发了菩提愿,说要渡尽一切众生,怎么渡?不是在那边忙;这边弄个化身,…这么去忙啊?不是的!都是你清净法身有了时,一个人忆想你、忆念你,你就自然化一个化身出去,那不是很简单吗?这个法身是不知不觉化出。所以同时有千万忆人在忆想你,你就化千万亿身出去,你法身有没有动?没有动。你有没有很忙?也没有很忙!所以观世音菩萨一样的,祂很自在的,我们地球上不管几千万亿人同时忆想祂,祂同时化那么多身出去,祂的法身本身不动,所以不会手忙脚乱的,这都是跟你法身清净程度很有关系的。

所以你要舍一切法,第一阶段修行就只有这一个。然后你要渡一切众生还不到佛境界时,所以才要游戏众生之间,祂还是用一些有为、无为等这么去做。比如,我们说三地菩萨才有一个化身!三地菩萨是什么?祂是明地(明地就是心发明),第一个初地菩萨是欢喜地、第二个是离垢地,一切的污垢没有了,但是微习还有,这些菩萨没有应化身。三地菩萨为明地,有时候翻译做发光地,菩萨心明就会发光,所以发光是三地菩萨,祂才有一个化身,有一个人想你,你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化一个化身出去帮助他。四地菩萨是焰慧地,焰慧智慧像火焰一样烧掉一切烦恼,到这边才是见道,见道才不会有烦恼,前面只是入道,进入修菩萨道的开头。五地菩萨则是难胜地,据云才有三个应化身能发起。六地是现前地,七地是远行地,越上去的菩萨,应化身就越多。所以你的法身清净多少,你的化身能力才会慢慢增加增加再增加。

增加到佛地是最清净觉时,祂的化身可以到千万亿、无量无边,有多少众生忆想祂,祂就化身出去。学佛法是在修这个,这样不是很简单吗?尽量断掉你的习气、毛病、你的执着、你的种种心病,都要能放下!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六地、七地还不知道多少化身,八地的话就不少了,且八地是有跟阿罗汉一样的定力。所以你要了解这些菩萨,祂们一边利益众生,一边还是在清净自己内心的习气、毛病,微习都要断。所以祂们都是有了达佛法甚深善巧智。

(2)出生广大佛法善巧智。我们说学佛法,佛法不是学的,佛法到你心清净时,你的智慧就开显,你自己就会产生佛法。所以从身、心会产生佛法,像释迦牟尼佛一生有什么学的?祂证到以后自然就会讲,所以这种出生诸佛法,从身、心里面生出诸法,这要学吗?有一些还不究竟,有一些是过去我们学过自然就会。譬如说须菩提尊者祂以前就证入空地,所以今生再来投生证阿罗汉,祂也是悟空第一,这种是过去熏习的一种修证,祂怎么会天生就有悟空的能力?这还是过去熏习的,这不是今生学习的。祂在听释迦牟尼佛讲《金刚经》时,祂就非常的感动哭泣流泪,为什么?因为以前就学空,没有人跟他讲空有不二的道理,没有人跟他讲实相观,这些道理祂在听《金刚经》后才知道、才受用,以前都是否定一切法,现在可以容纳一切法。

真正的佛法不是逃避、不是否绝一切相,是面对一切人、事、物而能够保持一个平常心,这就是所谓胜义谛相的佛法。所以你要是懂得这样的话,那是菩萨的知见,不是阿罗汉。阿罗汉都是尽量的不去面对一切法,以安住这个心。菩萨是面对一切法,甚至于住在一切法,而还能够安住这个心,这两种境界是不一样的!所以菩萨为什么可以游戏于大乘佛法中?祂是深懂得这些道理。所以你修到空,或者修到罣碍哪个人,你就突然意念一起:「我想做!」用这个心法,做一个事情,但你怎么会?又没有人教你,你就忽然这么一想:「我想要….」,立即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之同时,这个事情也就成就了。你怎么有这个能力?你要说是我们念力也好、清净法身佛所现的力量也好,念力、心力,学密法皆如是运用。

像学到ra3),或者有人喜欢学这个兰札体文,知道这个是ra3,你记得这个字、什么意思,这个 ra 尘垢(无尘垢、远尘离垢之义),所以尘垢之间无有尘垢,以这个ra3能够入涅盘,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清净法界了。比如观一下你房子四周、你的脑筋 若观一下,或者你把所要利益的众生观一下,他的障碍就没有了,像这种心法,你怎么会出生广大佛法、善巧的智慧?你到了那个境界就会知道。有时候上课会讲,你听了会用,那还是学来的。如果你真的开悟了,登地菩萨一回生、二回熟,这个心乱动乱动,成就了什么事?你说这个心可以成就什么事?这不是出生佛法吗?无中生有就是心而已,如果你能够学菩萨一样,那你用心念观想要出现一尊佛,你所观想要去的地方、为那个人示现,那就真的可以示现一尊佛像。有为法,都是唯心所造,万法唯心造,所以大乘佛法是这样学习。这礼拜要讲密法里面「十缘生聚」,知道是幻,但是你心念力或者心力,随便一想,它就可以成就。幻是幻,但别人看起来像是真的,真的一下子又变没有,因为这种幻法能够利益众生,众生也执着它是真的,好像有菩萨、有佛、有什么来,他就很笃定,或者当做有相,确实也能够有效达到你要做的目的。

像这样自己心地就能生出广大佛法,你要有这种善巧智慧。所以不要钻牛角尖,你就可以拥有这种智慧;你喜欢去胡思乱想,想得神经衰弱,当然这个力量就没有。这力量从哪里来?就是你放下一切法、舍掉一切法,舍掉一切法你的心就愈清净,愈清净,你的灵性就愈高,愈高起心动念就有了佛法。所以到菩萨的境界,祂有这种出生广大佛法的善巧方便。如果你自己能产生那好,如果用太多了就变执着,所以用了变成没有用,这么随缘去用,这也是胜义谛相。不会用的呢?不会用就深入经藏,看经典你看到哪一句话可以用?别人看不懂,你看得懂。譬如说你看到「万法唯心造」,你懂得什么意思?既然万法唯心造,不能去造业;但利益众生的心法你可以造啊!如果不想求「舍一切法」,那个彩券要开奖了,你在那边想,1、1、1……,1就真的出现了;然后6、6、6……,6也真的出现,如果学佛法真的是学到那边去,那也就完蛋了。那是世间法所求的用心力,你愈执着此心力,就变成凡夫,没有办法能悟解脱的。

所以你要懂得世间一切相去化就可以做到,那我们学好的,懂得用法去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众生解脱,脱离苦难。如果你无所事事,光用这个心那也还好;如果你天天劳累,处理很多公务、杂务,像我现在这样,又写文章、又翻咒语,搞得很累,那么这个灵性都会退失!你养精蓄锐也好,或是无所事事也好,这样天天打坐,这种能力每个人都会有,你不妨试试看,虽然不至于那样广大,但要体验几桩有实效的事,是很轻而易举的。要广大是要到大菩萨,祂可以十方三世一切佛土,一念之间皆可到达往还;你没有去做,不见得你做不到,如果你心很清净无执着的话,有时候你试一试也许可以成真的,可以上天或是去外世界,都可以!当然如果能够学到密咒、密印,那这个游历十方界更简单。这个要看你的机缘──有否看到哪一部经,以及能否持咒、能持几十万遍,能够念力很强者,当然就会产生那个力量,这是菩萨祂们善巧智慧。你要懂得一切法从自己的身、自己的心出来的!我们不懂,所以我们看经典,看经典也看自己的东西是不是能够试验,看看能不能做到?佛祂是没有私心,没有隐藏的都宣讲出来,你体会多少?能够遇到又能够体会的话,你就可以做到。这是大菩萨祂们都有这种善巧智慧!

 (3)宣说种种佛法善巧智。比如说你对小乘根基的人,他很喜欢守戒清净,你会跟他说明戒律──是什么因缘导致当初佛陀要建立这个戒。一切的因果都是由你的行为来的,所以你能够守戒就能够去恶,把不好的心、不好的行为都去除。然后心清净,有业障来你就可以解脱,戒是一切菩提的根本,所以初学的人都要学戒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叫你要去受戒?你不去受戒的话,根本就修不了、走不动!对于已经有大乘根基的,你则跟他讲空、无相、不要执着,要放下、放下,不要学一个法,要舍一切法。若已经是悟空了,已经是无碍了,人生无大志,不求什么,你就跟他导入大乘密法,学陀罗尼门、学恒住舍性、或者学四无所畏、四无碍辩等等的一切法,这些法都是从陀罗尼门开始的。陀罗尼门也可以说是有为法的开始,是心清净的人在修有为法的一个门坎。

刚刚讲的空、无相、无愿这三个是学空,不管是绝对空或相对空,你证得的话,一生没有什么所愿,不求这样、不求那样,无所愿求。这样的话心已经平了,心也没有什么期望,所以这种心地最好来修陀罗尼门,心清净的话才能接受到诸佛的密语,学了以后也很容易跟佛的清净三业相应。我们本来不清净,身、口、意三业如果不达到一个水准,你学密法没有用!有的人初学密法,那也不是什么密法,都学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是很好的一个密咒,很简单、但可以成就很大的功德;但有时大家修得不如法,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大利益;或者虽有一些大利益现起,但并无生起智慧,其实这是已经卡到鬼神!如果你心清净,不管修有为、无为法,都要让自心清净,然后进入陀罗尼门,有比较清净的身、口、意三业,就很容易感召佛菩萨的垂迹加持身、佛身的清净三业,那这样你要做什么事情也能够自在。

所以你要讲小乘法也可以,你要讲大乘法也可以,你要讲显教也可以,你要讲密教也可以,你到这种程度的话,能够宣说种种的佛法,这就是善巧方便。你说:「我哪里懂啊?我一看就迷糊了,怎么讲?」显教迷糊倒无所谓,密教你要很仔细、小心的去学习,为什么这个要叫「密」?一种是传承(上师传你),一种是佛菩萨传你,这个密不是随便能够学的,所以网络上现在很乱,知见不正的人一大堆,任意发表妄论,造了业还不晓得。有一期的修密小参上,就是有人来mail问:「我在修准提法,不必灌顶了,就可以修了?」不必灌顶修法,那个法是什么法?是从网络上看到的,或者直接由大藏经里看来的,自己到底看懂多少?若没有人教你仪轨,你没学到如何供养、如何结界……,后果会怎样,不堪设想。

所以密法很慎重的,一般仪轨里面,总离不开供养法,先供养然后再结界,你要做坛场,所以一定要结界。你不结界,结果搞了半天,魔侵入进来,怎么办?魔来了,要定不定你都搞不清楚,是不是?然后修法、持咒、变化手印、观想,修完了要回向,然后解界等等,若这些你都没有照仪轨,咒语也不会念,或念得也不对,(像娑婆诃,娑婆诃是什么?怎么念才对?)那么就会卡到鬼神,没有办法跟佛的三业相应,智能也无法增长。如果是大菩萨祂有这种能力,懂得愈来愈多,经典拿来看都看得懂。一切所有的密、佛所说的法,也会变成智慧。

 (4)证入平等佛法善巧智你要产生一切法,从修无为然后回过头来还要修有为,所以有为、无为做了等于没有做,依这种观念慢慢修平等法。sama是平等法的三昧,你心要能够让它完全平等,你要讲平常心也可以,平常心、平等心,这是对二分法都能够同等观。善、恶不分别,没有什么叫善、恶,事情就是事情,哪有什么善、恶之分?并不是你喜欢帮助别人就叫做善,你去让众生烦恼就是恶,因为有时候你要让众生烦恼他才会进步,所以哪有什么恶不恶?不要怕被我駡,一骂好像增加你的烦恼是吧?其实駡了才会进步啊,而且我駡也等于没有駡。这种就是平等观一切法!没有造恶业的观念,修佛法就是在学这个,到最后你能够善利用这些法。

一般来讲,大家都喜欢顺境,不喜欢或想避开逆,这种就是心不平等!哪有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好日子?总是有不好的日子,不好的日子你也把它当成好日子一样不动心,平常心、平等心去接受那个法,哪有什么好坏法?所以碰到逆境不要紧张、不要害怕,心平气和的去等待,无论等待一天、或等待一个礼拜,顶多一年嘛,你就会很自在的渡过去了。这就是平等心、平常心。你愈有这种观念、心越自在的话,才越可以玩法,菩萨玩法(讲「玩」是比较不好听),祂们玩法都是在利益众生的,因为用有为法就是在玩法,有为法都是用在利益众生上。如果不是为了众生,祂去玩这个法干嘛?祂永远处在涅盘寂静、不二的心态上,很自在。

人喜欢合理、不合理这种观念,都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所以世间等等的一切法,你都看平等平等。如果是大菩萨的话,祂们都有这种善巧方便、智慧。能够证入平等佛法善巧智,有为、无为法都平等观,所以你就不会住无为见解,你也可以用有为,有为、无为随缘去用,这样懂得愈多愈不怕。阿罗汉祂不去玩法,祂只要求解脱、求心安,心安祥不动就好了,但这种是不究竟。菩萨祂可以懂得平等法以后,祂会去利用祂的心,利用种种因缘去利益众生,从来就不会罣碍。不会有种种的心不安、不平,就是要有这种善巧方便智。

(5)明了差别佛法善巧智。只要有为就有不同的差别相,像我们手指头一样,伸出来就有不同的长短高低,世间法也是一样,对哪个人、哪件事,他是现什么样,与你要用什么善巧智慧去利益他,各有不同。比如有的同学说:「我的另一半太坏太坏,您是老师,駡駡他吧!」但你会不会想駡他?因为那个人不能駡,駡了会更糟糕!不是说你喜欢駡就駡,有的人可以駡、有的人不可以駡;有的人可以讲、有的人不能讲;有的人一讲、一駡,小则不来了,大的他可能去搞自杀、什么都来了。所以每个人的心地、智慧不同,你不能够一概用同一个法去处理,人总是有差别相,所以佛法要让其受益,也是要有差别法的。

从小乘法到大乘法,从显教到密教等等,针对每种根基不同的人,适合学什么法,都要有智慧观察。有的人叫他打坐,他打不来,叫他做什么,他都没办法;有的同学教他观一个字,他观一下子观就起来了。当然,密法是很快,但这样观得起来不会很快的就能清净你的心,我们在讲阿弥陀佛的心字「赫利)时,已经告诉你,你会观这个「」会观得发光,不代表你心完全清净!垃圾里面有一颗宝珠在那边发光,那光明盖住一切垃圾,你不要注意那个光明,以为光明就好了,光明底下还有许多垃圾呢!你心里面很多垃圾,所以学密法好,但也有死角。你不要说学密法好像心发光了!看到佛菩萨就很好了,不是这样的。这是藉由你身体有光、有气,你要回过来收拾你那些垃圾,还是要清净你的心地!只是因为佛菩萨的加持力,你会感觉很快,你会比较有兴趣,但清洁垃圾工作与修显教无二致。

所以有的人修行已经十几、二~三十年的,还搞不出个名堂的话,最后一个法就是密法。密法要认真学,不要多!你只要学一个字认真观,五字轮认真观,你就会有一点消息。不然打坐打了几十年都没有办法,就是不能让身体起变化,让气机发动,所以只有观这个密法,求佛菩萨的加持身来三密加持。它讲的就是差别相,人的差别忍,佛法有差别法,哪个人适合用哪个法,菩萨祂们都清楚。上根基的一点就通,嘴巴讲一讲他就会了,如果不行的就用什么法来利益他?当然有的人是杂务、因缘太繁琐,没有办法静下心来。你又不能跟他说「你修什么法?!」要等待、等待。但是这些大菩萨祂们都能够清清楚楚,明白就是清清楚楚能够了别,佛法每一种差别相。

譬如说戒律就戒律,《方等经》所讲的大小乘之间的佛法,或者是《般若经》的大乘法,到《涅盘经》所提到的自相,或者《华严经》里面有位菩萨所讲的华严四十二字母,(那不是佛讲的,那是菩萨讲的,不要看到华严字母就认定好像是佛讲的),因为那位菩萨一直念这四十二字母,所以祂智能开了,哪里有什么宝贝东西祂都知道。哪里有珠宝?哪里有牛黄这个好的药材,位于哪里祂都知道。所以一个法你要知道学了以后有什么好处?光念这四十二个字,正念、倒念、旁念、怎么念都可以,这么的去念念念,滚瓜烂熟,你的脑筋就会开发出那种智慧吗?不是的,华严四十二字母,是有一套真正的修法仪轨,目前还不见有人披露此法要,要修此法之前加行时,先分几字一组念,如阿罗波遮那(arapacana)、阿逻陀婆荼沙(aladaba7a=a),…,总共要分八组念。然后次加行依廿一字母如法念,廿一字母一半如何划分又是一个秘密,最后正行时是四十二字如法的观照而念。如此的密法无人教行吗?所以藏经不怕外行人看,看不懂就是不懂,乱修就会着魔难。

至于五字门观(阿a、嚩va、啰ra、诃ha、佉kha)你都能够这么观,「诸法本不生,自性离言说,清净无垢染,因缘等虚空」,这样依法修习也可以成就。要懂得世间相一切都是空,空跟有不二,最后都化空,诸法本不生,回到原点。这样你已经悟道了,就是顿悟法门,所以理可以顿悟,事要渐修。讲是讲了,一句话就通了,顿悟有什么用?你做不到!所以事要渐修,要慢慢一步一步去修成,慢慢磨炼。

(6)悟解无差别佛法善巧智。大菩萨们有什么善巧智慧呢?悟解无差别佛法善巧智慧。有差别你也懂了,视众生的根基因缘法,或者什么事都好,反正各有差别,重要的是你最后能把它平等、平等化,观它无差别,有为法用了等于没有用。像佛祂在做一切业或利益众生时,祂的法身不动,所以有动等于没有动,有造业等于没有造业,有利益众生等于没有利益众生,这就是无差别。所以基础上来讲,你要修证到法身清净无相,应化身甚至于报身,化一切相去利益一切众生,有利益等于没有利益,有化等于没有化,这就是大菩萨要学习的没有差别。不然你会说:「唉哟!我动了心就起烦恼,我动了有为法就破坏了无为相空的境界。」有一点安不住心,甚至于感到有罪恶感、有点烦,那就没有无差别相。所以无差别相就是建立起你对空体的修证,然后再从空之间现起有为相,这之间你又没有「我在做有为」的这种概念,这两边都要能够自在,能够自在才能够无碍。

所以这跟上面所讲的平等法,并没有什么太大差别,走无差别相就是平等法。所以这一类的菩萨祂能够彻底的了解无差别相的佛法、起善巧智。所以佛说法四十九年,最后总结就是「无所有、无所说」一句话。你说:「讲了半天怎会没有说一句话?」这就是有说等于没有说,有说是方便说,方便说是给谁听?是给还不究竟的人听。有究竟的人,佛都还是没有讲。没有究竟的人说:「我还有学要一些」;学到最后,「我没有学到什么」,没有学到什么,因要舍一切法,还有什么可学?刚开始学是因为你还不懂,习气毛病一大堆,所以学佛法来断掉你这些习气毛病,断完了,甲问:「你刚刚用的那些法是什么?」乙答:「没有啊!没有什么一法可用。」所以《金刚经》就是在讲这类道理:「无少法可得,才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些道理懂了,哪有什么差别相呢?所以菩萨有悟解无差别佛法善巧智。

 (7)深入庄严佛法善巧智。庄严就是清净、虚无、就是空,这些都是庄严的替换词。你如果进入法身清净的话,当然体会它是空无,清净无为是一回事情,然后又能从空无的法相中,起一切利益众生的佛法,会是「有」的,不是说绝对的空,从空之间因缘应化,可起一切利益众生的法。大菩萨祂们都有这种善巧方便,所以要入空、要入无、要入庄严都行,而且可以进入很深很深的清净地步,这也是一个佛法。然后从空无、庄严之间,所现一切有为法,还是能够以善巧方便智慧去现起,一边学习、一边化现,才能够学习很多菩萨的智能,菩萨要学的都是智慧。这里善巧方便智慧,都是从空、有两边去学习,从佛跟众生之间去学习。

(8)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用一法进入一个方便佛法里面;我们都学了很多佛法,不必要。那这个「一」代表什么?空无。勉强说一个法它是一,所以用有为法深入庄严清净地步,这是一个方便法。如果不能用空无进入,那就用有为空,有为空可以观十八空。般若经里面有讲十八空,用思惟于外空、内空、内外空,一直到自性空等等的这么去思惟,菩萨祂们智慧高也有修证,只要祂一个方便就可以进入佛法,善巧方便。不像这些不究竟的阿罗汉,他们要观十八种空的道理,要去思惟思惟,那个都是要用意解、意念解。你要去证解,佛法都要去证,从证之间来体悟,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真的能够这么去体悟的话,你看了经典等自然会去讲,不然你都是看人家的批注,然后在那里堆砌这种名词,解释的让大家愈听愈迷糊,不知道你是在讲什么。没听还好,佛法还很清净、简单;给你这么一讲,怎么变得那么复杂?都搞不懂了。

所以,很简单的一个事情,你要真正去体验,一体验以后才是你自己的,永远不会忘记,就像你经历过的事情,怎么会忘记?不会!如果是别人的,讲半天还是他的,你又不是很懂。所以你们在修佛法之间,要尽量去证悟,不要用意解:「啊!懂了!」否则似乎懂了,但过一阵子就忘记了。这种意解会随时间的改变,你会改进你的结论,今年跟去年的结论不一样,今年对哪一个名词的理解已经更深一点,可以随时改变的,但那不是究竟。永远不会变的真理,那才是究竟、是空、无相的清净体悟。所以讲大菩萨要有一方便法入佛法善巧智慧。当然入要方便,出也要善巧方便。

(9)无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不要说只能以空无进入,你用有为、用世间一切相都可以进入,所以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菩萨一切八万四千法门都能够进、出皆无碍,这样才对。不能说只有走空的路线。大菩萨善利用这些智慧,要有为法也行,要无为法也可以,所以有无量方便法门进入佛法里面,有这种善巧智慧。

(10)知无边佛法无差别善巧智。无边、无量、不可说等等,都是一种计数量的名词,无边就是不可数,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数目,代表一个概括的数目,无量无边的大。知道无量无边的佛法,无量无边不是很多吗?但是又没有差别相,知道法法平等;有为、无为平等,有为法之间法法平等,没有差别相。一般我们修行用任何法,要打破色身、要开悟,大半要有这种圆通法门,像六根中之眼、耳、鼻、舌、身、意识之中,就是「二、四、六圆通,一、三、五不圆通」。圆通是什么?圆通就是圆满、具足一千二百功德;如果不圆通,只具有八百功德,这就不圆满。二、四、六圆通,会比较好吗?一、三、五不圆通,就一定不好吗?对大菩萨来讲,圆通、不圆通都是好。对于智慧不好的人,就要用圆通法门,因为圆通法门具足一千二百功德相。

比如说,你用眼睛的眼根来修的话,可以看到一百三十五度角,后面看不到,这就算不圆通,只具八百功德,只占三分之二。而用耳朵来听的话,十方、上下、左右声音同时来我都听得到,没有死角,像这就叫圆通。舌头怎么圆通呢?如果用舌根接触酸、甜、苦、辣来修行一味性,有接触才有感觉;没接触就没有感觉,那这也一样不圆通的。因此舌根圆通,是专指讲经说法──因为能够用舌头来讲经说法,智慧把佛理搞通了,祂就通了。意根呢?起心动念心遍虚空,哪一个地方不到?你到过去、现在、未来都可以到,所以说是圆通。所以这三个法门──耳根、舌根、意根──都是圆通,其它都不圆通。

具有得到上等智慧的人,纵使所用法门不圆通,他也可以悟道,这是《楞严经》里面讲的。那智慧不好的人,还是要用圆通法门比较好,才可以抓到重点、才较容易有进步。不要只认定圆通才叫好,大菩萨他们不圆通照样能修得好,所以祂在无量法门之间,祂都可以入佛法,没有差别相,这是大菩萨们的境界。所以能知无边佛法,但是毫无差别相,一体理解,能够悟入诸佛法,这也是一种善巧方便。比如说你懂的话,一个有开悟的人,他六根有分别,但是他都可以分别讲出它不同的道理,可以依照众生的根基,一一教导他们怎么修、怎么修,开悟的人都有这种智慧。如果你自己都还搞不懂,没办法让人家知道怎么修,无边的佛法你都半知半解而已,只标榜一法最好,当然就无法依照众生根基给他们各别的佛法,因为你没有这种智慧,具足各种法门智慧。所以很多人没有体会到观音法门的好处,你如果懂了,观音法门好处是怎么样?它怎么跟众生之间有深层关系,先怎么用功、再来怎么用功?你要讲出个道理,人家才好跟着你这么去做。

如是菩萨游戏中,游行各处而教化,化度一切有情。所以这个是《华严经》所讲的,《华严经》也是菩萨在听的,既然是大菩萨,应该要具足这十种善巧方便的智慧,才能够游戏众生间去利益众生,这是很好的善巧方便,以上说明的,是菩萨很重要的十种智慧。你既然是菩萨众,你就要游戏于大乘法,用这十种善巧方便智慧,然后慢慢增长你的智慧,慢慢增加你的功德,最后有一天、有一世,你会成佛、会成为如来。

2008.02.27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