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46)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

诸圣所证得的功德相

「多闻闻持,其闻积集。」()

闻持有二,止持与作持,为戒律之两大类,又称止作二持、止作。(1)止持,止者制止,即制止身、口,不作诸恶,依止而保持戒体,称为止持,止持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2)作持,作者造作,即策励身、口、意,造作诸善业。依作而保持戒体,称为作持,作持戒众善奉行,教导众生作持。

最后一段,要讲大声闻的功德相,「多闻闻持,其闻积集」的最后一层意思。闻持有二闻持的持有两种意涵,止持与作持,一种是止持,一种是作持,依照戒律之该做、不该做两大类来受持。为戒律之两大类,又称止作二持、止作,乃戒律之两大类,又称为止作二持,或者简称止作。

1)止持,止者制止,止持,可以想象就是说,那一件事不该做,也就是守戒律的意思。即制止身、口,不作诸恶,止者制止,也就是制止身、口、意前两个的身、口不去造诸恶。一般听经闻法的闻持,大概是对治心理上的妄想与烦恼;在戒律上,也是行跟心一起来。身业是重罪,口业是虽然是比较小,但也是跟众生结种种因缘,依止而保持戒体,称为止持,当然如果能不做诸恶,依止而保持戒体清净,称为止持。止持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止持来讲的话,这是不该作则不作,以止持这个戒律,比丘有两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

2)作持,作者造作,即策励身、口、意,作持,作者造作,也就是能够策励身口意三业,造作诸善业,该做的就要去做,因为修行除了不造恶业,还是要多去积聚善因缘,所以要作诸善业。依作而保持戒体,称为作持,依作而保持戒体更增上,称为作持。作持戒众善奉行,教导众生作持。作持戒重三种行,我们有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中「诸恶莫作」,就是止持;「众善奉行」就是作持。且菩萨所作善行,都要不执着,「不住相布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其它的善行也是一样。所以能够以作持,来教导众生做一切善行,这是闻持的另一种意涵。

 

「业随智德」

第七三业随智德。世间愚夫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出世声闻圣者超过彼法与彼相违,是故说名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三业清净随智慧行。

第七三业随智德,再来跟各位解释第七个功德相,三业清净随智德。世间愚夫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世间的愚夫,所思的都是恶思,所说的都是恶心而说,所作的也往往都是不善的。出世声闻圣者超过彼法与彼相违,大声闻则相反,胜于凡夫之所为,是故说名善思所思,善思惟,能够想一些一般人想不到的这种心,善说所说,能够讲一般人所不能讲的道理,善作所作,不起心动念,要规范自心,怎么做都能善做所做,都能自在无碍的达到目标。三业清净随智慧行,也就是第七个业随智德,三业随智德。善思所思,就是心;善说所说,就是口;善作所作,就是身业。由三业的智慧所形成的道德,称为业随智德。

1)思者思惟,思惟cintan2,善思惟即思考推度,思考真实之道理,称为正思惟,系八正道之一;反之,则称邪思惟(不正思惟),乃八邪之一。

第一个,善思所思,思者思惟,这个思惟cintan2,善思惟就是思考推度,思考真实之道理,这道理有很多,世间的道理上,种种善行、孝顺、善心,还有色界天打坐修行产生的调伏妄心的道理;还有出世间法上,如何解脱内在烦恼?这些如何对治呢?我们在佛法上称为正思惟,系八正道之一。你要去推理四圣谛、十二因缘观,甚至三十七道品里面的种种法。那善思惟是八正道里面的,也是三十七道品里的一种。

反之,则称邪思惟(不正思惟),乃八邪之一,反过来,你想的都不对,邪知邪见,这样的话,你所讲出来的,或所做的,都是不正当的、不好的。同样都是一个心,为什么有的人想的都是正的?有的人想的都是不正的?这跟智慧都有关系。你把很会思惟、推测的心,用在不正当的方面,比如说去作奸犯科,或者你要用脑筋想,想出来的都是造不善业,这就是不好的思惟。我们的正思惟,一定是要求解脱,去想怎么脱离轮回的这种道理,因为八正道对上八邪,一对一,故邪有八种,不正思惟乃八邪之一。

 

据《长阿含经》卷八众集经云:「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瞋恚,一者是怨憎,二者不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邪见,一者从他闻,二者邪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正见,一者从他闻,二者正思惟。」

据《长阿含经》卷八众集经云,根据《长阿含经》一部卷八的众集经,里面有说道复有二法,哪二法呢?二因二缘生于瞋恚,对我们的瞋恚心﹐有两个因、两个缘:一者是怨憎,第一个是怨憎,怨恨憎恶;二者不思惟,第二个是不思惟,不去想好不好、对不对。所以这个因缘如果用在容易发脾气的心地上的话,你要去想:「我为什么会有这个发脾气的心?」当然是过去的因、现在的缘,造成容易发脾气,发脾气的根本就在于你。怨恨、憎恶哪一件事?哪一个人?如果你不思惟如何来转它,你让它去发作,那当然就随便生气啦!所以你要去思惟:「对这个人、这件事,我为什么会怨恨?为什么会憎恶?」从心里面去找出问题来,要找问题、要转这不好的心态,当然就要思惟。

所以第二个就要想,要正思惟去想。一般我们修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当然就是「执杖牧牛」,要看你的心起、心灭,不去管这个妄心在想什么,直接看着你的念让它起不来,只要起念就止住,不让它想,不让它想的话,它连思惟都不必。还不到这一个程度的话,没办法体会怎么会这样;如果你心眼打开的话,第八意识打开了,就知道起心动念是因缘在起心动念。我们真心有一个觉知,它可以观照到我们的起心动念,知道起心动念是好的念头或是坏的念头。

例如在憎恶、怨憎之际,因为你有觉知去观照它,所以就会察觉自己对某个人、某件事,还存有不善、不正的心。一般人未到此境界,往往觉知无明,所以只能跟起心动念搅和合一,合一了当然它想你也想,就变成是它主导在想,至于它在想什么、憎恶之类的,你也无法超越、超然以对。如果有觉知,清明、无无明的话,那你可以执杖牧牛,以觉知的心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包括你对这个人所讲的这句话有什么反应,那你觉知观照它,又不加进同伙,当然这个憎恶怨恨的心它起不了作用,即使瞋心会冒,冒起来一下又消下去了,这个是真正有境界的人所修的,也比较好修。

这里讲你要思惟,思惟对一般没有开悟的人而言,修起来就比较难。像小乘行者他们心眼都不打开,也不认识有第七意识、第八意识、第九意识、第十意识,这些概念都不去探究,看的大概都是《阿含经》,但《阿含经》不讲大乘佛法的八识或九识,或十个心,书中都没有这些数据,所以只能认识到第六个心、第六意识,现在想的就是心嘛,哪有那么多其它的心呢?所以这时所能想的,只是以不清净的心,在思惟一个比较清净的解脱之路而已。

第二段又讲,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邪见。为什么会有邪见?一者从他闻,也就是从外来的因缘。世间的人有很多种,善知识是善于解开你的心,让你能够断除烦恼的;邪知识呢?你去听这个邪知识,他讲出来的,会把你的知见误导偏差,因为他没有真正的法眼,所以自以为是、胡说八道,很多人都会亲近这种邪知识,且此种人大部份都有一些怪力乱神的能力加在身上,所以大家会因眼睛看到他有这种能力,便以为他所说的都是真理并执着这样,所以从他闻所得到的不正当的知识,会导致你邪见连连。

二者邪思惟,再来就是你又有邪思惟,纵使听到的都是正的,偏偏你想的都不一样,都搞成邪的,那还是歪曲不正的。所以我们常常有一句话说:「正法邪用也是邪,邪法正用也是正」,端看用的人如何,而不在于法的本身。法的本身没有什么善恶,但是用的人把它用在不好的,就变不好;用在好的,纵使是不好的法,它也会变正。所以讲来讲去都是因跟缘,这是第二段所讲的。

第三个,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正见,一者从他闻,如果你从他人所听闻的法是正的,那当然很好,因为你全盘接受可以得到好处。二者正思惟,不然就听了以后,你自己思惟,有正思惟,也可以把讲的人不对的地方校正过来。所以有正思惟的人不怕邪知识,邪知识讲的,你刚好用反面的教材一样,知道这个人所讲的不对,不对你知道了,因为你有正思惟、正知见,所以不怕他会污染你的思想、行为。如果所讲的是不好的,你可以思惟;如果所讲的是好的,你更可以思惟,加上自己的正知见,这个心念会更坚强:「原来是君子所见略同,你看某某人也这么想,我也这么想。」当然这是好的。

所以不管是怎么样,用在心地不净、用在邪思惟上、用在邪见上,或者用在正行上,都跟因缘有关系。你会到正法的道场,去接触到正法,那你也有正因缘,因缘也是正的;邪因缘者来的话,他会觉得这个正法道场讲的好像不耸动,就不契机。佛法是很平淡的,教你如何把心地摆平,哪有什么轰轰烈烈?没有!如果你去邪的道场,看见主持人搞一些怪力乱神、搞一些什么光、或者一些什么幻相,你就说这修证得有境界,但有境界又怎样呢?你心地不净,还是不净,反而增加一分的执着、增加一分的烦恼,也不知道修行要怎么修。

所以说这个不能说哪个对、哪个不对,都是自己过去的因跟缘所致,所以智慧不够的永远跑错道场,智慧够的他有时候运气不好,会绕一些弯路,这还是由因缘。为什么有的人就不绕弯路,直接就接触正法道场?这也还是过去的因缘。讲的清楚一点就是,你过去有修佛法的话,你理念很清楚,哪一个道场或哪一个教派讲得对不对,你都很清楚,心中自有定论,所以就不会迷糊。就算一时迷糊,若有正思惟的话,你还是会走对。不是批评那个宗教对不对,是看你有没有智慧。

我常常举自己的例子:十几岁以前时住在乡下地方,常常经过一间教堂,也在那边玩过,总是看到这样的字句:「神爱世人」、「博爱」,以及「信我者得永生」。像这种字词,我十几岁时看了就想:「哎呀!有语病!」如果你不挑剔,这没问题,这简单的叙述「神爱世人」,没有错;「博爱」没有错;然后,「信我者得永生」,这就怪怪的了!「不信的人怎么办?」如果不信会怎么样?不能永生?也许会下地狱也不一定?逻辑上,既然要博爱的话,不爱你者你也要去爱,不信你者你也要去爱。既然又博又爱的话呢,就不管你信不信,我都要爱你、救你、度你。所以「博爱世人」对「信我者得永生」,这两者是有冲突的,有这样的思惟,你还会去受洗、会去听他们讲经说法吗?不会,因为理念不一样。

这还是正式的宗教,还算好一点,如果是那些后来兴起的邪教,他们的发展都很快,有的人就很喜欢去听,而且都有广多的大众追随着,几年之间每个乡镇都可以有一个道场。所以末法时期的魔众很多、很吸引人,因为他很会用魔力去摄受这些人,弄得他们迷迷糊糊。所以要有正思惟才能分辨正邪,而且善思惟、善知见,在佛法的修行路上,都是要去践履,如果不去作都没有用,不然你看,佛陀就在这边啊,但你不来学祂的法,到底也是没有用啊。

有时候,那些不正的、邪的言论,让你听闻了会有一股冲动去做,这大概都是政治人物擅长的,伟大的政治人物讲出的话,往往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可以激耸大众一股热血沸驣,然后凝聚士气,众人结合在一起,齐心做很多轰轰烈烈的事情,这些总是不正当的、与解脱背道而驰的。所以我们修行就是要止息,停止、安息我们自己内在不正当的心,这是佛教这么教的。你信佛或者信神、信其它的宗教,祈求给你安祥,那是无可厚非的,但你若只求安祥、不求解脱,那还是要轮回的。要求解脱,就要从心里面,在佛法上多用功。这些都是因缘,以上这部份是讲三段因缘,都是因跟缘产生了瞋恚心、产生了邪见、产生了正知见,各个不同。

 

《瑜珈师地论》举出不正思惟有: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间思惟三种。

《瑜珈师地论》举出不正思惟有我思惟,以我为中心的思惟。「诸法无我,诸行无常」,这是佛教讲的,一般人不这么讲。一般人心中都有一个我,有一个我就有自己的主观意见,有自己的个性、习气、好恶等等。因着我而思惟的话,这个心地必然比较偏窄、自利,故这我在想,就是不正确的思惟。有情思惟,有情指六道众生,众生的特性是知见有限,都在想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或者是色身香味触法等等的法,缘念身边的一切。另一种是世间思惟世间的思惟,世间无论是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种种思惟都各自不同。欲界中,人的思惟、动物的思惟、天神的思惟,也各自不一样,就动物而言,牠们会表达需求,但不大容易去表现很强的私利,虽然可以表达喜怒哀乐,但是思惟上很困难,故讲到思惟时仍是以人、天上的来讲。总之,不正之思惟有上述这三种

 

《大智度论》记载,诸圣于诸法空无所住,如是正见,观正思惟相,知一切思惟皆是邪思惟,乃至思惟涅盘、思惟佛皆如是。而断一切思惟分别,是名正思惟。

《大智度论》记载说,诸圣与诸法空无所住。得到圣人果位的人,对一切法都观空、无所住,如同金刚经里面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一个网友来信问:「你说无所住,是谁在无所住?」当然我们的真心才能无所住。妄心呢?那当然有所住!住在那里?住在贪、瞋、痴、慢、疑心病,或是邪见,这六根本烦恼上,一切烦恼离不开这六个,这是根本,所以造成你种种的轮回果报。既然要成圣人,你就是要学习在诸法上无所住,无所住就是空。

空又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是绝对的空,第二个是相对的空。绝对空的话,他是有一点断见,什么事都不理,什么事都当作没有;相对空是有法无执,无执不执着它,无执就是无所执,这真心要现,真心觉知;觉知不究尽的时候,他觉了还是会迷,觉后迷是有的。第一念觉、第二念分别,往往当下没事,过后就又钻牛角尖、迷糊掉啦。所以如果真心现起来的话,什么事情都可以无所执、无所住。这是第八意识清净的人,心里已经清净,叫做圣人,圣人应该以诸法空无所住。

如是正见,这就是正知正见,正知就是上述这条道路、这个法相。这一条道路你清清楚楚的懂了,懂了就要去做,做到了就印证了正知正见。正知正见那只是一种智慧的代表,但是你要去证;如果没有证得,光说有正知正见,那你还是不究竟,所以还是要去证。再来,观正思惟相,你要去思考怎样叫正思惟。如果你是圣人,当然正思惟就是:「如何从内心不净中解脱出来?」如果你是菩萨的话,你正思惟要去观:「众生苦难怎么去协助?」有时候绞尽脑汁思索该怎么去作、怎么帮助更多人。

最近接触到密法,佛要渡化大众,还是要介绍密法,那我们刚好慢慢跨入密教里面,学好了就能帮助很多人!以前看到垂死边缘的,你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爱莫能助,毫无办法;如果心烦要讲解脱,是可以跟你讲,但一碰到重病,没办法就是没办法!所以我们从这个礼拜六开始,要开始诵《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这部经的缘由就是,有一个天上的太子,忉利天天子,他玩玩玩,玩的正高兴时,听到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你七天以后要死了,你死以后要下地狱去,下地狱去受报完,还要出生做旁生,(也就是动物、走路横走的,像是螃蟹或什么之类的),好不容易有一世出生做人了,两个眼睛也不见了。」

他一听吓死了,去找玉皇大帝,帝释天主。帝释天主说:「有这么一回事情吗?」便用他的禅观一观,真的有这么一回事情,乃思考要找谁来解救,立刻想到释迦牟尼佛,所以来拜见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遂讲了这部经与这个咒。这个咒可以让人长寿,临命终可以延长寿命,然后消除转生「下三道」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的因缘。因为我们过去造无量业,所以还有受地狱报的因缘,像刚刚讲的天子,天子不是已经升天很好了吗?那过去他造的恶业呢?还是要受报,等这一世寿命终了就要下去受报了。

所以我们诵这部经,有一个好处,就是利益自己或利益别人能延寿,也可以去除我们未来下生三恶道的因。以前无明的时候造业了,像现在网络上在讲,动不动方便去学密法,学密法又不知道去皈依、又不知道去念<大轮金刚陀罗尼>,所以果报就是犯了「伪盗获罪」,死后要下地狱,之后还要出生做畜生,这果报很重!大家知道后都害怕。不要怕,佛是很慈悲的,你无意中造很多业,我们有这一部经,够断除三恶道的业,依经文所讲要怎么修,拿来念念念。像这一部《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你要念一千遍的咒,自己就可以延寿,也可以断以后的三恶道。

《金刚经》里面不是说:「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吗?你诵《金刚经》,然后会受别人轻蔑,这是过去有三恶道的因缘,那如果你说诵《金刚经》不能究竟解脱出来的话,那就要诵这一部《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或者我们也有《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里头的咒可以念。学佛不要只怕造业、怕堕落,就怕你不知道怎么忏悔、怎么去修这个法。今生有幸,在活着的时候,我们要赶快赶快去诵某一些经、某一些咒,断掉我们未来的恶业,那我们今生也可以得到菩提、证得菩提。所以懂这些也要有正知正见,如果你没有到一个层级可以接触较深的密法,所接触的都比较简易的,如六字大明咒,那还是很好。六字大明咒讲起来是六字大明王咒,观世音菩萨讲的,也是很殊胜的,你如果很认真念,当然也可以断除一切烦恼业力。

回过来看,《大智度论》在讲,知一切思惟皆是邪思惟,如果你观你的正思惟相的话,然后有一个能力,渐渐可以知道,一切思惟不管是正的、邪的,都是不好的,虽然说正思惟是很好,但哪一个人随时想出来都是很对的?修解脱道不能去想、不能去动脑筋。《大智度论》不是普通人在修的,是菩萨以上的人,所以菩萨连用心都不行;小乘的呢?瑜伽地的时候还在修行,还是可以思惟,到菩萨的境界的时候,就不要你去想。所以说能够知道一切思惟皆是邪思惟,你起心动念都不对。这是我们要稍微去了解的,为什么有些人要想?有些人不必想?菩萨是自性清净,随缘去做事情,不是用脑筋,脑筋想的话,这心不一定是很对。所以你要求解脱,你就是以清净自性为主,然后你要当菩萨、要度众生,就利用一些咒语、一些什么法门,就可以利益大众,不落于思惟,所以要观一切思惟皆是邪思惟。

乃至于思惟涅盘、思惟佛皆如是,思惟要入涅盘、思惟要成佛、思惟要怎么样,都不大好,因为这些呢,都是小乘的行者所计度的,才会想入涅盘,甚至更贡高我慢者,光想着要赶快成佛成佛,偏又不想去好好行菩萨道,如此怎么可能会成佛呢?所以这是不知因果!你要成佛,要多种善因、多行菩萨道,不是光用想的,那想成佛就可以成佛?不行!成佛是要去从积福德、行菩萨道而来。入涅盘也不好!入涅盘会进入小乘的修行心,当然自在没有错,可是未来还是要转成发菩提心成佛,等于是中途多休息一阵子而已啦。再来,而断一切思惟分别,是名正思惟,这就是正思惟,我们修到后来不必思惟,如果有思惟、有分别,要把它断掉,那才是真正正思惟;如果断不了,就要想一个方法截断它,这所发生的思惟心,方是正思惟。

 

《长阿含经》众集经举出,思惟有种种分别,(1)少思惟、(2)广思惟、(3)无量思惟、(4)无所有思惟等四种。

再来,长阿含经》里也有一段卷八《众集经》很多经聚集在一起的,举出思惟有种种分别:第一个是少思惟,想一点点;第二种是广思惟,广大的思惟,什么都想;第三是无量思惟,这无量就很多啦,你要用印度的数学来讲,就起码都是五十位数以上这么多的思惟;无所有思惟,有想又好像没有想。这四种思惟,当然里面的含意,我们可从字面上的用语稍微了解一下。

 

《显扬圣教论》列举正思惟有离欲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三种。

再来有一部论叫做《显扬圣教论》,列举正思惟有三个。如果要所谓的正思惟,就是要思惟让你离开贪、瞋、痴、慢、疑、邪见等等的法。第一个,离欲思惟,当然离欲只是一个代表,欲是最难断的。第二个,无恚思惟,也就是不要有瞋恚心。以瞋恚心而言,很强的,那当然是嘴巴骂出来啦;较微细的,会心里起种种不甘愿。第三个,无害思惟,瞋心再下来就害人啦,这无害心这是很难的。比如说你有一些修行的境界、能力,你说自己安详,可是碰到有人骂你、在网络上写文章踢馆或干什么的,你如果还有害心的种子、脾气不好,种子就会一直冒起来、冒起来,这就是害心的显现,显现在对「我是你非」的执着,显现在心底诅咒对方,种种不好的心都会起来了。

这些思惟通常也是彼此相关的,往往贪欲心会引来瞋恚心,然后引起害心。比如说贪着淫欲、贪着男欢女爱,你就容易涉入纠纷、跟人家抢对象,抢不到瞋心就起来啦,甚至杀来杀去。因为你要夺得所爱,光瞋心、生气还不够,有时候还会加害人家,所以拿刀、拿枪把人家杀掉。这个害心针对身业而言,包括你去杀人、伤害人,你认定抢走你所爱的都是仇人,就起了杀害的行为;这害心针对口业、意业来讲的话,包括更多,像喜欢诅咒人也是害心,你想:「我虽然没你办法,但是我内心或者嘴巴可以碎碎念,不停诅咒你」,这也是害心。

我们这个心很细。说自己安详,往往碰到境界就被考倒了。所以你要能够一个人心平气和,被欺负时都是忍辱、忍辱,都不起心动念,这种修行很难啊!所以你看这个忍辱菩萨、忍辱仙人,释迦牟尼佛做了五百世的忍辱仙人,无所不忍,像那种拿刀割他的,他都可以忍,不起瞋心,不瞋心就没有怨恨啦。离欲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这真正用在正思惟上,所以你也可以参考、引用这些经典,把你有的毛病拿来思惟,看看要怎么离这些毛病。

 

2)说者说法,善说及善说法,说法dharma-de0an2 ﹐巴dhamma -desan2。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法施、法读、法谈、谈义、赞叹、劝化、唱导等同义。诸圣说法以众生之能力、根机等,各施以适当之教法,以达完全效果。

再下来善说所说的第二段,说者说法﹐善说及善说法。有的人虽然道理懂很多,但是他没有办法讲得给人受用,像有些教授都已经拿到博士学位与通过升等了,但嘴巴就是很钝拙,不知道怎么表达,在台上讲了半天,大家还是听不懂,你在学校如果碰过这种教授大概都很头痛,知道他肚子里很多东西没有错,但他就是「茶壶里装汤圆——倒(道)不出」,表达得稀哩呼噜,不能让你一清二楚,这也很伤脑筋,所以要把很繁杂的事情简单化,几句就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易懂,这是要有一点智慧啊!

有的同学思惟比较细腻,会把事情从头到尾这么讲讲讲,有时候我听了就反问:「你讲那么多干嘛?讲重点就好了嘛!或者说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几句就完啦,你不要像在说书一样啊!只要说是因为这个人、因为这件事、结果怎么了、我要怎么做,这几个重点就好了啊!」这就是在淬炼你的知见、训练你的表达。所以禅宗公案,用简单几句话,就呈现一篇故事了,包括:你来参问什么问题,我知道你心病在哪里,用几句话去点破,你就受益了,毋需讲得长篇大论。会长篇大论的,常是像我们在讲经论说的,或者像菩萨们阐释经典,也会长篇大论,那是经律论中属于论的部份。而喜欢抬杠的人,更是喜欢论说。

那么,善说法的大声闻,智慧也已经算不错啦,虽然不像菩萨有那么通达、广博的智慧,但是他要表达自己的思想、理念与佛法,都可以表达得很好,而且可以引经据典,或者任举例子来跟你讲。有些人,你跟他讲「法相」,他听不懂,你以为讲「观实相」就好了嘛,那什么是实相?实相要再解释,就是「实相非相」。那实相非相的「非相」是什么?非相者,是「有相你观它不是相」,就是非相,或者是「根本没有相」。那本来就非相,干麻还叫「有相」?所以光是这个「什么叫非相」的问题,就要搞半天,一个名词接一个名词,没完没了一直解释下去。

你要守住你的心,不要起心动念,一句话「放下」就好了,不用去观什么、分析什么。禅宗为什么智慧那么锐利?就是这样子,把心管死!对外面的人事物,你通通不去管它,这不是很简单吗?修行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对你自己怎么做很简单,我刚讲修行很简单嘛,「执杖牧牛」呀,但问题是有一些人,他的智慧不足,也没开悟、也没进入那个状况,怎么修?就是没办法,没办法就要跟他们讲粗浅的:「要怎么离烦恼?」包括守戒律、不要造业,就没有烦恼!为什么守戒律、不造业就没有烦恼?比如说,你不去造什么业,夜半敲门你不会害怕,也不用烦恼啊!所以同理可证,你就不要去犯错。

比如说,一个团体里,有人掉东西啦,然后就有人说:「唉,谁拿的?自己出来承认吧!」大概没人会出来,不出来就用搜的,如果你没有拿,会害怕吗?搜就搜嘛,只要我们不去做,就不会害怕。当然也不是说没做就一定没你的事,万一真有人想害你的话,把偷到的东西放在你袋子里,一旦搜出来,就硬说是你偷的,人真的倒霉的时候,什么事都会发生。所以若发生这种事,你就要修忍辱,至少心不会更烦恼。不修忍辱,如果东西明明不是自己偷的,真的会起瞋恨心,却又百冤莫辩,有时后冤狱就是这样来的。然而我们要知道因果,对于过去造很多的业,当业力临头、因缘和合时,确实什么事都会发生,所以业这种事很难讲,重要的是心要把守得住。

所以你懂得法的话,要善于表达,就要善说所说。说法,这里讲的是dharma-de0an2de0an2是说,dharma是法。利文这里也列出来,dhamma -desan2比较一下,这dhammar变成m,就比较好念,dhamma就不需要在那里转舌。你若读过很多梵音、梵文,就知道r往往读成转舌音,最常见的是garbha「胎藏」,意义上,就像女性的子宫一样可以孕育出孩子,这garbha有特殊念法就是转舌,转舌音目前悉昙课还没有教到,下一次才要提到。dharma也是,有的翻成dhalima,我喜欢读dharmagaraba这转舌很难,你不要说这梵文读半音,古时有的译者是整个把音翻出来,garab2garbha有转舌﹐这个dharma,这r 变成mdhamadesan2,你们英文行的话,可以顺便记好几个单字,背这个比较简单的,dharma  -desan2,我们说巴利文,是梵文已经被简化的。

也就是说,宣说佛法,所谓的「说法」,这里专以佛教来讲,当然其它的宗教也在讲经,基督教、天主教叫布道,把道理传扬给大家知道,教信徒怎么学习耶稣、耶和华这些菩萨的思惟,宣扬上帝、圣母的神力,神教比较会现神力。那佛法要讲到神通变化,都已经是在密教里面了﹐一般不讲神通变化,顶多是形容阿罗汉他要入灭的时候,飞到空中现神足通,然后上出火、下出水,或下出水、上出火,然后烧掉自己,用三昧真火焚灭自己,这是阿罗汉,而且平时也不能现神通。所以每个宗教所用的名词不一样,佛法讲说法、说法,是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

众生有烦恼,又没有正思惟,又贪、瞋、痴、慢、疑俱足,你要救他们要怎么救?依他的毛病,就跟他讲很多佛法,如果他是大乘种性的话,你用大乘法去跟他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他听得懂,把心放在一切法上不要生心,那可以体悟到啦;如果他还懂不了那么深,那你就很粗浅的去跟他讲:「你这烦恼不会因为你想就会改变,你想有什么用?没有用,那何必想!好好睡觉、吃饭就好了,事情来了再看着办。不然,你又不能转业力,又放不下烦恼,那求菩萨嘛!持咒、发愿,菩萨会帮你,一样的。你去拜鬼神都有灵力了,何况你求佛菩萨,祂们难道不会帮你吗?」

万一你不想求,说:「我要求解脱!我要逆来顺受,安住我的心在平静上。」那也好啊,是吧?修忍辱,这样也可以,也许正是菩萨要你这么做的。那如果你做不来,就诵经、持咒,求菩萨保佑你,让你心安祥下来。菩萨放光你看得到、佛放光你能够感受得到,这样你就能够慢慢改变,你的烦恼就渐渐消失了。要指导大众的话,用什么法都可以,要看这个人程度到哪里,如果他喜欢有为,你就用一些有为跟他讲;如果因缘成熟,要教他学无为、学解脱,你也可因材施教,教他怎样解脱。

像维摩诘居士最会教训人啦,你修什么、修到那里,他就针对你所执着的来骂,例如你执着空、执着解脱、喜欢无为,他就进一步把你导入有为。所以这些你都要懂,当你要对众说法,就要懂得很多,如果你连道理都不清不楚的,怎么利益众生?所以关于这一点,你要学习用自性观照众生的心地,然后他讲自己在烦恼什么,你马上就能抓住重点,并用几句话就把他的执着化解掉,让他觉得:「对啊」、很受用!所以这个智慧从那里来?这是你打坐之间的经验,跟你心地所修证的智慧,你才有办法这样去度很多人。所以这些大声闻,都是经过长期的打坐修行,长期的培养智慧,于是可以善说所说。

这里讲的说法,说教、说经、演说、法施、法读、法谈、谈义、赞叹、劝化、唱导等同义,意思都一样。所以佛法在讲名相的时候,一个名可以用千万个名来取代。就像说涅盘,什么叫涅盘?能发光就是涅盘、能够无二就是涅盘、能够……怎么样的,也都可以用千万个名来代称。所以上一次讲义发给你们上悉昙课的同学,光在讲「阿不生义」,佛随便讲,就有一百个,且祂说还没有完呢,可以讲个一劫、十劫、千劫都讲不完,这就是智慧啦。像我们就没有那个智慧,光讲一件事情,能举上三个例子,就已经很不错了。菩萨的智慧大,佛的智慧更大,不知道多大,无所测量!所以比较高层次的讲经说法,都是讲很多名相、很多名相,因为都是高人对高人,讲的都听得懂,不必再多问。

初学的人,比如有很多同学说:「来法尔听课,有时要听上一年、两年,才能够进入状况。」因为很多名相你刚开始不懂,要慢慢听、慢慢学,或者多去翻辞典,懂了一些基础以后,人家讲到什么你就比较懂了,讲到实相你也懂,讲到非相你也懂,讲到涅盘你也懂,讲到什么都懂。所以《大般若经》里面,为什么提了那么多名相却没解释?因为有一些是大学程度在学的,不用再跟你讲,像在教小学生那样,说:「这个 怎么写?这个怎么写?」不是在讲这些。所以对大菩萨讲经说法很简洁,讲名相就好;对于初学的众生,你要才要完整设教。如刚刚讲的,一个说法就有那么多名辞可举一反三,说教、说经、演说、法施、……,内涵都大致相同。

诸圣说法以众生之能力、根机等为对象。例如,你知道这个人脾气坏,就跟他讲:「脾气坏的,要用慈悲心来观众生。」如果他淫欲心重,你就教他:「去观这个不净观。肉体充满屎、尿、涕、唾等肮脏之物;如果肉体坏死的话,会肿胀发青、会流浓散血、被虫蛆噬烂,有什么好贪爱的呢?」如果真的这么观都观不起来,淫欲心还是很重,那只有念咒语求菩萨加持啦。有一个咒语,<文殊师利菩萨断淫欲咒>,是帮助断淫欲的。淫欲来自于贡高我慢,贡高我慢有时候是来自于懂得多,有时候是来自于自卑,这两个不正常的心也会让你起淫欲心。所以那部经很奇特,念那个咒,先断淫欲,淫欲断了,连这个瞋心、脾气也就没有了。

所以你看外面那种脾气很坏的,大概吃肉也吃得特别多,除了脾气不好外,肉吃多了更会饱暖思淫欲,所以这个要一起去转。要从贪欲心、瞋心,一起去转。一般我们不会去思惟这些关联,但如果你经典看得多了,经典讲的是真实不虚,每句话怎么讲,你都要相信,如果你信不来的话,就是没有「无碍智」。什么是无碍智?这很重要,你「相信佛菩萨讲的法,没有丝毫怀疑」,这就是无碍智。为什么有人对经典会怀疑?像一个mail进来我还没回,他讲说:「经典上讲怎么样、怎么样,这是真的吗?真的这样吗?」

因为你不到那个境界,又没有无碍智,所以会怀疑。像书上说,菩萨可以十方国土来来去去,有人就问:「真的可能这样吗?我好像没有看到这个菩萨来来去去各各世界呀!」因为你没有那个功夫、你不到那个境界。你到那个境界,就会相信:「哦,原来是可以的!」不用完全到那个境界,差不多的时候你就会相信。所以很多世间的事情我们不懂,出世间的事情跟外层空间世界的事情,我们更不懂。当然智慧受限制时,你多少会怀疑,所以你要深入经藏、阅读经典,就可以知道更多事情。

我以前也不知道,为什么淫欲心跟脾气坏有关系呢?跟贡高我慢心有关系呢?经典就这么讲,你要断贡高我慢心,要先把淫欲心断掉,想把淫欲心断掉可以靠持这个咒,持这个咒以后当然淫欲心没有了﹐然后贡高我慢心也会灭。当然,有的说可以用「五停心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数息观,这五种能使过失停止于心的观法。你可以用慈悲观观众生,破掉你的瞋心啊,但要是你的菩萨心,慈不够大、悲不够大的话,就会专挑人家毛病:「你这样不对!那样不对!」

有位师父跟我讲:「以前我们的当家也好,我们的这个住持也好,我们的这个阿阇黎也好,都教我们,不要有行为去恼怒众生、不要去碍到人家,我就听进去了」。「这样对啊,有什么问题?」修行应当要这样,不去妨碍到别人、不去触恼到别人。所以他也这么做了,但是他这么做,心内也要求别人这么做,之后这个不平的心就来了,因为他自己这么规规矩矩,不去犯着别人,也会要求希望别人不来犯着自己。一旦起这种心就不对了,因为你要求自己可以,但不要要求别人要像你这样,别人也未必跟你修得一样好。所以他后来心态就不平衡啦。

我说:「你不能这样,你要修不恼怒众生可以,是自修;但是众生来怒众你,你更要修慈悲、修忍辱啊!」人家不能观察到你是这么好的、规规矩矩的,也不会反观自省:「自己怎么没做到这样?」更由于同样是出家人,他对师兄弟的要求难免更高,尺捏得更严。看不过去时,这位师父难免心里嘀咕:「你们也是出家人,你们怎么做不到?」讲起来,那我们在家的对在家的,态度就更随便啦,甚至彼此看了更不习惯、更不顺眼。

行菩萨道,我们要有慈悲心,来包容众生、对待众生,让自己慈悲心日益广大,完全接纳别人的错误。你要挑剔别人,很简单:「哪一个事情对、哪一个事情不对、哪一句话对、哪一句话不对……」,这个都是比较简单;你要做到不去挑惕别人,那才难!「这样也好,那这样也好,我全盘照收!」这菩萨的心有多大,量有多大!菩萨之所以成为菩萨,就是这么慈悲啊。所以你要想一想,前几个礼拜我常常告诉你们的,有人写在网络上:「有慈不够大,有悲不够大」,见贤思齐,我们要学习大菩萨的大慈大悲、如来的大慈大悲。

这里讲的,诸圣说法都是以众生的能力、根机来对证下药,各施以适当的教法,以达完全的效果。当然有的人是智慧比较浅一点,你要分段让他达到,善导善诱,先带到这里,然后让他知道,这里还不是究竟,要再跟他讲更进一步的,让他一步一步往上前进。所以有看《法华经》就知道,经文说菩萨对众生要连哄带骗,然后这么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把他们带上来。像我们同学之间,有的人是希望被赞叹,一赞叹他就很高兴,就什么事情都很愿意做,并且就天天来上课;有的人则比较没有这些想法,天天上课原来就是他最大的一种享受了,不必老师用哄的,不必跟他说:「噢,这里有许多好东西、有……怎么样的」,他照样会来。

所以每个人的根机都不一样,你要善巧方便、投其所好,目的就是要引导对方来学佛,然后最终要令其证到圣人的境界。这中间的手段都是方便。一讲起方便,我最常举例的,就是密教的方便。「喔,你要赚钱?让你赚钱!」「「喔,你要看风水?我帮你看风水!」但如果做完了,让他赚到想要的钱之后,他也不来学佛,那你做的就不是方便。经典里面讲的:「方便不是随便!」不是让他满足欲望后,却不来学佛,那你就不是方便。你若做了有达到目的,那算方便;但是「先以欲勾牵」之后,无法「后令入佛智」,反而令他更乱七八糟、增长贪念、想赚钱,那就不是智慧、方便了。

比如说你帮他看了风水、帮他插了五方旗、帮他结了界,然后他赚了钱,源源不断,反而忘记要修行,到死了还不知道要修行,那你根本是害死他!如果你让他没有钱赚、不做怪啦,那搞不好还会乖乖的、认命的修。有时人在落魄的时候、生病的时候,才会想到学佛,这正是俗语所说:「逆境中好修行!」遇上顺境啊,他会说:「我退休再来修」,然后拖到了退休,有没有办法活那么久,活到修得有成就,都还不知道!退休后一下子就死掉的例子也好多,一来是不适应退休的生活,二来是年纪也真的大了,身体各种毛病也多了。所以不要想说什么等退休再来,如果你有机会,就应该赶快来学佛法。总之这里讲,你要当善说法者、当菩萨的,你要能善观众生的根机,说法作法都要对机。

 

说法属于法施,为诸圣行者应行布施行为。有关说法所应注意之事项,《优婆塞戒经》举出十六事,是为善说所说。经云:凡有所说具十六事。一者时说、二者至心说、三次第说、四和合说、五随义说、六喜乐说、七随意说、八不轻众说、九不呵众说、十如法说、十一自他利说、十二不散乱说、十三合义说、十四真正说、十五说已不生憍慢、十六说已不求世报。

再来,说法属于法施。我们说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你会讲经说法,就帮助人家断烦恼、增长慧命,这是功劳最大的,所以法施的功劳很大。而为诸圣行者应行布施的行,你既然成为解脱者,你要发心、发菩提心,来讲经说法给人家听,同时也能从中得到好处。有关说法所应注意的事项有十六种,在这《优婆塞戒经》里面,有举出这十六事,告诉你要怎么说法,也要注意思惟善说所说。如果包括这十六种的话,就是这里讲,大声闻他们具足的善说所说的内容,是为善说所说。经云:凡有所说具十六事,以下一一介绍。

一者时说,这时间、因缘到的时候,或者发生那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要说。该说不说,就不是善说所说。所以时间很重要。一般叫做随机教化,因为发生这个事情,就跟他开导。不发生事情,你也不会想到这个事情,所以时间点很重要。所以叫时说。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都是那个因缘时节之中,大家应当听到什么经,世尊就讲什么法。所以,祂是善观因缘,进入禅定观因缘,观今天与会的多少人、心里面的毛病大概在那里、要讲什么法,然后就讲,讲完了,这个经应命名什么经,祂就安一个名字称之为什么经。当然,其中有很多经也是过去诸佛所说过的。

譬如说,阿难跟摩登伽女,两个人曾为五百世夫妻,恩恩爱爱,但是阿难他这一世出家啦,刚巧走到他以前的妻子处,她此时是淫女,然后爱习未忘,所以她一见阿难就生爱心,藉这个因缘就开头啦。开头就是讲述这个背景:大家去受供,只有阿难走错路,托钵托到这个妓女户去了,那释迦牟尼佛有神通,知道:「唉呀!有事情要发生了!」因为这个摩登伽女的妈妈会梵天咒,这个梵天咒让女儿可以引诱阿难破戒。为了要破解这个梵天咒,释迦牟尼佛马上念<楞严咒>,叫文殊师利菩萨拿着这个咒去救阿难,因为这<楞严咒>里面,有破解很多鬼神、梵天,或者仙人、或是什么咒的威力。

邪魔外道的咒它都可以破解。你看第二、第三会,都在讲这些,gindayami gilayami,可以制止,叫你要抑制,不管是来自梵天的咒,来自仙人的咒,或天神的咒,都要以gindayami gilayami 制止制止。当文殊菩萨领了<楞严咒>,就赶快到现场去解救阿难。咒一到,两个人的心都凉了,安忍下来了。菩萨又说:「两个人来吧,一起跟我到世尊那儿去。」接着世尊开始讲《楞严经》:「阿难,你修了那么久、听了那么多,为什么还会迷糊?定力不够!碰到这种邪咒,不……这不是邪咒,是梵天咒,你就控制不了自己。因为你都是光说不练!」

然后就开始讲述「自性」的课题,包括怎么去探讨自性,识心怎么虚幻,虚幻的法是怎么样等。这就是《楞严经》产生的背景。所以《楞严经》真正是一部很好的经典,只有外行的人才在那儿主张它是伪经,搞得天翻地覆,天天在辩论这些。没有一个人可以讲出这种经典,探讨自性、探讨修行过程之间的魔相、探讨什么,哪里有人那么会讲这些呢?除了魔会神变、会怎么样,能够破解魔的道理的,只有佛才会讲这些道理。

二至心说,第二个是至心说,很诚恳的说,不是专挑人家毛病在讲的,像我有时讲你们的事情,都是对事不对人:「这事情是不对的,你要怎么样做才对。」至心说是要诚恳的说,不是说幸灾乐祸的讲,风凉话更不行讲。不要光讲:「你怎么这么做?这是退转啦!或怎么样啦!」就光讲这些不着边际的话。你要讲经说法或举例子,都要心存正念,至心的来讲,人家自然都可以感受到。

三次第说,第三个就是次第说,有次第的说,从浅到深,从这个什么、什么因缘来讲。我们在解释佛经,看似没有次第,但你看我们从开始讲《解深密经》,虽然就在<序品>那一个地方讲很久,接着讲主角是谁?参加法会的有谁?一直讲过来,仍是依循经文讲述,有其次第的。最先从佛的十八种功德,到二十二种别德,到现在讲参加法会的有谁?讲了大声闻众聚,底下还有菩萨哩,菩萨也有菩萨的功德,等介绍菩萨的修行功德时,又要讲一大堆。

讲了一年多都有了,光讲这皮毛就还在这里兜,还没有近入正式经典,第二品、第三品、第四品、第五品那些内文。比如你要学到这个瑜伽的打坐境界,还要到第六品才有;你要学到释迦牟尼佛神通变化的种种知见,还要到最后一品第八品,这遥遥不可及啊!不过如果你认真听了这课,大概就不必听别的经了,所有的法相、所有的什么,在这里我们都不厌其烦的拿出来讨论,这些都能增长我们对佛法的知见。

四和合说,再来第四个和合说,用和混合说。如果总结、次第是有的,但是一个总相、一个别相,以用来解释经典,如上面在讲的,一个总、一个别,这往往是先贤们的解释法。总、别,以现在来讲的话,总论、别论一样的,都是在论述经典。既然别论一样的,那别论里面,为何又分什么、什么的一大堆呢?这个道理在于,如果你是善于说法的人,自然就具足这种条条叙述、解说的能力。

五随义说,再来第五个是随义说,随义而说,你要以这个义理、真正的理来说。当然啦,如果是我们讲经说法,难免会讲一些闲话,或连结到别的地方去,这有时候可以引申出其它的故事、或要说的法。像经典里面也有这样子。但是对于这一部经里面真正要表达的义理,你仍要清清楚楚的说明。你说《解深密经》在讲什么?在我们总论的时候,有介绍过,你听过就应当清楚了。第一品在讲什么?第二品讲什么?第三品、第四、五、六、七,直到最后第八品,都在讲些什么?每一品里面都有一个主角,那个主角所谈的,都是针对某个义理在讲。

譬如在第六品里面,弥勒菩萨讲《瑜伽师地论》,里头就是谈修行的境界,要如何禅观等等,就讲这个。然后文殊师利菩萨他讲什么?观世音菩萨讲什么?到最后,是文殊师利菩萨问:「成所做智如何化解神变?」这大菩萨代我们问,他当然也懂,有一些不懂,等于为自己、为众生来请问。所以各位学这一部经有一个好处,就是快接近《佛地经》的境界了,现在讲的内容大概跟《佛地经》有一点相当,这两部很深的经,《佛地经》和《解深密经》,都是在讲佛的境界,所以你能够从这个慢慢熏习的话,对于佛的神通变化、祂的德行功德圆满、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就可以大略的暸解了。

六欢喜说,再来第六个欢喜说。你要讲经说法,你要笑嘻嘻的讲,不要譬如讲到不好的事情,就讲得歇斯底里、嫉恶如仇那么激动,不必这样,要心平气和、欢欢喜喜。因为你脸笑笑地讲话,就令大家都比较愿意听。有个同学说我过去都不茍言笑,讲经说法都一板一眼,大家看了也是硬梆梆,不易感动。我都不觉得啊!很多人也说:「唉呦,这个老师很严肃!」不跟你们开玩笑,你们就说:「老师很严肃,唉呀,看了就怕!」我说:「我有那么可怕吗?」既然很多人看到我就怕,所以现在要讲一些笑话,你们才不会怕。这个是你要说法、真正度众的话,要你喜乐的说、他欢喜的受,让有觉受的人也可以哈哈大笑、畅然接受。

七随意说,第七个随意说。当然我们义理把握得住,但是解说时要发挥的话,比如说举人为例、举事为例,举什么的例,要能随时想到什么就引伸什么。也许你会说:「唉呀,这是故意想的嘛!」有时候不是,是脑筋里面自然就冒出那个念头,那你抓住那个念头就讲,不是你先打好稿子想好要讲什么。因为讲经说法的人已经不太喜欢动念了,这都是你被动的,第八识那先知先觉的念,都会常常飘飘,飘一下你就抓住它,讲这一件事、讲这一句、讲这个名相,很自在、很随意的;不是很僵硬的要绞尽脑汁,在那边想半天要讲什么、要讲什么。不是,是你站上来就能够铺陈开讲了。

所以我常鼓励同学说:「你不要害怕,上来讲看看嘛!」有时候上来讲,突然间就冒出某个念头,你就知道要讲这个。自性冒出哪个念头就讲哪个,就是那么简单,不会那么困难的。冒一下就讲,冒一下就讲,这是随心所欲的。你随意,让它意念飘到什么就讲什么。所以该严格,主目标的义理不能乱动,人家才不会讥嫌你不着边际。其它的,如要引申啦、举例子啊,都是可以随意而说。你看有一部经叫《譬喻经》,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善用譬喻法?

也就是,你粗的习气就像盐巴嘛,要用水来溶解。盐巴整块整块很硬,你要用水来溶解。水是柔软的,溶解以后就看不到毛病了,讲说看不到毛病,其实只是把大化细而已,毛病还是在里面。像这些引申的、譬喻的说法,就便于加深你概念的记忆与理解。释迦牟尼佛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叫做十二部经,也叫做十二分教有十二种题材,「譬喻说」就是里面的一种,以种种譬喻令众生容易解悟,佛善于运用这个方式,引用种种假设的、世间的故事来说法,大家便容易懂。所以你要讲什么经、什么论,都要懂得很多,然后如果阐释一些因果故事、引用一些公案,更能增加大众对佛法义理的印象,让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所以跟他讲因果多可怕,讲做这个会怎么样、做那个会怎么样的,不如让他去看释迦牟尼佛的本源论、本生经。在《本生心地观经》这类经典里面的,就像讲故事一样,谈到祂为什么会成佛,过去谁跟谁所发生的哪一件事,是现在的谁跟谁怎么了,过去世谁跟谁有因缘,以迄于现在法会上的谁跟谁也如此。从中我们就可以瞭知,无数的历史事件一直在重演,我们的轮回就是这样!暂时不跟你讲因果怎么样,只让你去看这个故事,你也会看得很有兴趣,读得津津有味,然后懂得因果原来这么可怕,包括像讲一句话就受报、一件事怎么样的就受报,都不必在那里强调因果很可怕、多恐怖,你读了渐渐就会明白、就会开窍了。

时间超过了,暂时停在这里,预告再来要停课两次,因为有法会。如果你愿意来共襄盛举,诵这一部《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也学这一部咒,赶快来!如果要消三恶道的业,藉这个机会,连续十五天,从初一到十五。希望你们有空,为别人、为自己,都来诵,不过要先拿法本回去念一念,念熟一点,因为这部经这里没有诵过,这个咒也没有人诵过,目前我已经翻译出来,大家也还没有好好去读它,所以要参加法会的人,都要先回去念得熟一点。

(2007.11.07.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