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13)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

前言:

第一句在讲释迦牟尼佛住处宫殿所具足的各种功德相,衪的受用土「最胜光曜七宝庄严场」,有十八圆满功德相来成就,现在在讲衪各种如来的功德相,第一个讲衪是一个「最清净觉的」,觉有三不等,正觉更不简单,修行贤圣众生都有觉,上次讲到圣人那七种真如性要是开发出来,也是有祂的觉,如来是最清净觉,就只有如来一个。我们讲到七种凡圣具足的真如,这里的圣人就是指声闻乘、辟支佛,我们讲到第三个唯识真如,今天要讲安立真如。

 

(4)安立真如(sajniveśa-tathatā),又作依止真如、依止如、安立真实,即苦圣谛,若随相而言,乃我、我所之所执处,指器世间、众生世间。

安立真如(sa3niveśa-tathatā),又作依止真如、依止如、安立真实,什么叫安立在真实上?sa3niveś是由sa3 + nives组成,意为安致、定居等义。tathatā是一真如相,映现在我们的心地上,我们真如性感应到了,但没有再起其它凡夫心起来相应的话,这个真如就称安立,安立在它第一个功用上,如实的反应它的作用,但是,没有再其它不好的心念出现,这个境界,就是在苦谛、苦圣谛修证中,就能得安立真如,再现起一般真如对着人而生法时,能够安住在实法上,这就是安立真如;凡夫,他在安立真如之外,再随缘起自心里的法,进入自己妄执法上,随相而言,乃我、我所之所执处,我,是还有一个我相,我所,当然这里其它的众生相、人相,或者寿者相所现的,心再起妄法相应。本来世间一切法是安立在法住法位上,我们凡夫对这个安立在法位上的法,反而会去执着,产生一切我所之法,种种相有所执着,就会产生世间、器世间,这是第四个凡夫的真如。 

 

(5)邪行真如(mithyā-pratipatti-tathatā),又作邪行如、邪行如如、邪行真实,即集圣谛,若随相而言,为苦因之渴爱。此涉真如熏习真如之法自熏习入众生之心,是谓真如熏习。真如熏习有自体相熏习、用熏习两种。真如为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心,具有不可思议之业用。真如本自具足无漏之法,亦成为智之境界之性;常熏习众生之心,令众生渐厌生死、欣求涅盘,而信本具之真如性,发心修行,称为自体相熏习。若藉诸佛菩萨以外缘之熏力,使众生善业增长,则称用熏习。

从这名词可以看出来,邪行就是一般的凡夫,安立真如还有一点圣位,邪真如可以代表真正一般凡夫的心,只要不清净法贪、瞋、痴、慢、疑、邪见等等根本的法,所洐生出来的二十种随烦恼,都是邪行真如(mithyā -pratipatti-tathatā)。又作邪行如、邪行如如、邪行真实。mithyā意为反面、错误、虚伪之义,pratipatti是采集、获得之义,tathatā是真如性。邪行真如这里是集谛,苦谛是果,集谛的因,你过去造了一切因,一切邪行都是熏习而成,自熏习或者他熏习。他熏习是由外缘而来的邪行,然后经过第一次学习以后,自己再无数次的学习自熏,成就了这个邪真如。

譬如以味道的执着来讲,你喜欢吃甜的味道,第一次接触外境就是甜的东西,如果是安立真如,尝味道就是味道,不要去加以分别。现在你喜欢以后就天天吃甜的东西,就是再自己熏习。唱一首歌也是一样,接触到外缘所现的歌,你如果听了喜欢,天天听、天天兄熏就变成自熏习。刚开始接触到的不好缘,那更是邪因缘,接触以后,你天天自己熏,变成一个邪行真如。

邪行真如本来就不是真正的真如,但是,因为后来自己熏、熏、熏,就变成一个遇缘即发的一个邪真如性。邪真如可以因为修行把它拿掉,有一些真如是它没有办法拿掉的,像无为真如,修习到最后最后,不管你修到佛的境界一样,这个真如性还是存在的。而邪真如是可以在修行过程之间慢慢转移它,不受它影响,这个要修得触及到因,集谛里面都是因、种子。

苦谛是现象,你现在所受的果报现象,人事物接触的众生相,跟刚讲的器世间,这些都是你果报的现象,现在邪真如应缘的话,都是必有其因,加上因缘,就产生一切邪真如起法相应。此即集圣谛,若随相而言,为苦因之渴爱。一切法的执着,都是面境产生非常不正常的爱欲,一回熏、二回熏、三回熏,熏成邪行真如,所以说此涉真如熏习真如之法自熏习入众生之心,第一次是从外缘熏进来,你要接受你就会熏。第二次你自己再回想或者再自己训练、训练,变成一个更深、威力更大的邪行真如。

像以不好因缘的练自性心力,然后第一次熏习,第二次又用心的练,练就是熏习。我们打妄想,你喜欢的人,你一想到,就熏一次,想两次就熏两次,天天想一百次就熏一百次,这种渴爱忆想他的念头愈来愈深,这种爱会变成一种不正当的爱欲,你离开他以后就会想想想,变成有时候熏得会烦,没有看到就烦,想去看,看到他谈一谈,刚离开又开始想念,这种从熏习进入到阿赖耶识里面,这样熏的话,叫做真如熏习。

真如熏习有自体相熏习、用熏习两种。自体相,就一定有一个种子,拿出来熏习、熏习;用,像刚才讲心力,你拿出来试一下,这第一次熏习,试二下就是第二次熏习,三次、…、无数次熏的话,这个心力就愈来愈强。这个心力又是用在不好,是邪、邪因,邪因就愈来愈厚、愈重,这种学习不好的法,你要拿掉是要花很多的时间。

正面讲真如为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心,本来如果没有其它形容真如名相的话,那真如是真如,是我们本来所具足的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有依他起性的功用,有圆成实性面对一切境的功用,这些都是清净心,它具有的功能,真如本来就是这个样子;邪真如,是属遍计所执性的一种,故称为邪行真如。

既然,真如是我们自性清净心,具有不可思议之业用,用在清净白法,它就是清净法,用在一切境都能够无碍,那可能就是无漏法,真如本自具足无漏之法,进一步谈到真如,原来它是不会有烦恼的,它是功德庄严,没有什么毛病,所以具足无漏,无漏法是圆满的,没有不好的烦恼法或者是爱人的这种种不正常的心意,所以说是无漏法。亦成为智之境界之性,如果是学习去掉一切的不正常的烦恼法、邪行真如法以后,回到真正真如性以后,这种无漏法,就是你产生无漏智慧的根本自性,根本自性,刚刚我们提到的依他起性,第二个依他起性,第三个圆成实性。

第一个遍计所执性这是会起不好的烦恼法,有漏法。依他起性,我们自性真如,面对一个境时,它只是起作用、起反应;譬如你眼根真如看到一个人,知道这是一个人,没有这个人是好、是坏、是男、是女,这些念头都不起、不加以在意,很自然的依他起自性,来认知这个物相。而遍计所执性,这不好的邪真如里面的一种,第一个反应以后,第二个我们妄习相随,接着下来就来了无量习,真的就来了,就进入遍计所执性。

圣人再有一个圆成实性,这个是我们常常讲的,有静态神通可以见照一切世界,然后,可以了知众生一切的因缘果报,这些都是圆成实性的圣人或者佛菩萨他们才有具足的。圆成实性到这个阶段,可以讲说是如来藏,你要讲如来藏,要到这个境界才是有如来藏境现。到依他起性之前的,还是阿赖耶识的功用,每一个真如性,有一遍计所执性,是属于邪真如。

依他起性是属于真如,圆成实性属于如来藏的真如,各个境界的不一样,我们虽然没有佛菩萨的真如性,但,我们理论上要懂,他们有什么,我们没有什么,其实我们也要有,只是我们没有办法去掉流转真如、唯识真如、邪行真如等等的有漏法,没有办法清净;常熏习众生之心,令众生渐厌生死、欣求涅盘。有此真如性的话,你慢慢对遍计所执性产生的烦恼法、邪真如法会厌烦,厌烦你就会想求涅盘,要求涅盘,让心清净,对境能够如如,又没有烦恼,进入一境性中。在四禅天里面一境界性一样,你的真如性,面对因缘产生一切法,但是,你对那个境又没有烦恼,在一境界性之下,就没有烦恼。若还有烦恼时,慢慢发现烦恼那么多,讨厌这种生死轮回的现象,我要求自性真如的涅盘,涅盘就是对一切境能够自在无碍,进入无漏智,而信本具之真如性。

你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具足诸佛如来的真如性,你有我也有,只是我们前面不清净,我们发心要熏习真正的真如,你有这个心,你就要讨厌这生死轮回,希望涅盘,这样才能够去学佛法。如果对世间的一切烦恼、逆境,你不会很厌烦时,你学佛法的心不会很坚强。一个人家境很好,有吃、有穿,生活优渥,要花钱是很简单,也没有病痛,这种人会去修行吗?不可能。他日子过得太好了,普通会修行,一个是再来菩萨,因为他累劫所修的种子或者因果,虽然本身不知道,有时候诸佛菩萨就给你安排让你走上修行的路。一种是碰到逆境,人生不如意了,要求得心的安宁,你会想要去找一个方法,怎么找到我们真如的方法,这时候就很厌烦,生活不如意,求一个自在,你就会去学佛法。最不好情况就是病,病得不得了,为了要解决心身的病痛,你也会走上修行的路,这种都有其因果的。既然我知道了,我们本来具足的真如性,发心自己开始修行,称为自体相熏习,自己修是熏好的,正知正见的,不是熏习一些邪知邪见。若藉诸佛菩萨以外缘之熏力,使众生善业增长,则称用熏习,或者是你听经闻法,闻思修,内修自己的习气毛病断尽,这也是用自我熏习。你去读佛经,自己了解了,用在你的心地清净上,这也可以说是用熏习来清净自心。

 

(6)清净真如,又作清净如、清净如如、清净真实,即灭圣谛,乃烦恼、所知二障永灭之毕竟清净。所知障 jñeyāvarana指执着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又作智障、智碍,谓众生由于根本无明惑,遂迷昧于所知之境界,覆蔽法性而成中道种智之障碍,故称智碍。所知障是以执着遍计所执诸法之萨迦耶见为上首,谓所有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诸法,其所发业与所得之果,悉摄于此中,皆以法执及无明为根本,故此障但与不善、无记二心相应,凡烦恼障中必含摄此障。《菩萨地持经》卷九谓,染污所知障者有皮、肤、骨等三种,欢喜住能断皮障,无开发无相住能断肤障,如来住能断骨障。若于一切障清净,则断此三住之智障。

邪行真如克服,再来清净真如现起,清净真如又作清净如、清净如如、清净真实,也就是四圣谛里面的灭谛,如果一切烦恼法灭了,所现的真如当然就是清净真如。烦恼、所知二障灭,清净真如现起。先来认识所知障清净真如,所知者梵文j#eya意译为所知、境界、智母、智境,此智能生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等五明之法,皆为能生智慧之境界,此等称为尔焰。

《胜鬘宝窟》云:「尔炎(同尔焰)谓智母,以能生智故,又亦名为智境;则五明等法能生智解,故智母为智所照,名智境也。」vara5a是防御物、障碍物我们修行就是要找自性,要明心见性,见性就是找到清净真如性,那就是见性,清净真如应一切缘,过程之间你清清楚楚能够了解,这样才是真的见性,了解以后又能够不执着它,证到性空,性空就有阿那含的境界。若一个修行者执取五明不放,此等世间智会障碍涅盘境,执取世间有为相,初步清净自性不能获得。清净真如获得即是灭圣谛,乃烦恼、所知二障永灭之毕竟清净。

我们为什么在前面的邪真如修弃时,要面对烦恼障,烦恼、妄习尽后,修行的人所建立的种种境界与五明之利,会变成一个所知。对一般人不能够体会的法,你比人家懂得多,就是五明具足,你执着不放,变成一种所知障,障碍你前进。你没有境界,也就是还有烦恼,执着在烦恼。有境界了,心清净了,又能容易学得世间五明智,你却执着那种境界,变成你所知道境界,障碍清净自性。至此不能舍一切世间法的,就会变成障碍您前进的绊脚石,世间禅者大概就是这样。所以《金刚经》云:「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能依此而修,一切所知皆能放下,回到清净真如自性。

像刚刚讲的自性真如,他是禅修中能懂得,会有什么功用、有什么功用,但是,他懂得又放不下,不甘愿放下,可能反而去认真熏习,让此能力更大,就会变成所知障。一个人若有心通的,他天天用这个心,想多知道一点事,他想多知道一点什么能力,这样就会变成一种执着、障碍。在修行过程之间,所有的自性所变的法,不去执取并能放下,或浅尝即止。这样回到无为真如性时,你要产生度众生的能力或者是神通,到最后都要进入如来的咒语跟手印,三密合如来三密就此进入密乘。

佛法真正修到要成佛时,都会说咒语入密乘,从浅略释密咒到深密、秘密中秘、秘秘中秘等不同境界。而且是有无量无边的咒语,就好像有无量的诸佛共说那个咒语,你要成佛,你就会讲那个咒语,如果一个咒语都不会讲,那八地菩萨都还构不到,还是处于有学位者。我们可以学咒语,但那种所学的咒语还不算入密教。你要自然体会虚空之间诸佛什么咒语,或者你累劫过去修菩萨道,你熏得什么咒、学得什么咒,哪个如来讲什么咒,你都能记起来、而且也会念。一个能自我回想过去学什么咒,另一个是虚空间如来衪加持你,让你学会的咒语,那时你还没有成佛,这样你才有无量的神通变能力。

在这个之前,你要断的是烦恼障,烦恼无量;第二个是境界之间所现的种种真如境界,你要去掉、去掉,不要执着。怎么去断?当然用般若智慧去克服,这个在《解深密经》里面的第七品地波罗蜜品里面,就是说明修持十一地过程,是十地菩萨再加一个佛地,十一地菩萨所具足的波罗密法,以般若波罗蜜来断烦恼、所知二障。所知障是指执着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如果你没有这个如来真如所现功用的话,你不会去执着它,因无所执着。现在你修了打坐、念佛种种法门,开发出一些真如性出来时,它产生这个能力、那个能力,学诸明一下子就能成就,但不能执着。

像五阴魔相境界里面的见闻觉知等等的五阴魔相,都是这些真如性所现的,为什么《楞严经》里面告诉你不要执着它,一执着你就会着魔,就是不着魔,你也会走偏了修行路。我们学佛法,就是要懂得这样子,体验什么,然后就要放下!有什么境界,还是放下!这样才不会被所知障所障碍,不能住清净自性。本来我们要找真如性,又找来一个真如性用来盖住我们真正的根本智慧,这又会迷失掉。

为什么很多修行人,修到外道或者甚至于走入邪道,都是因太执着过程之间的种种现象与境界。我们说学佛法就是要能舍,用「舍」字诀。烦恼当然要舍,这个每个人都会,它又不是好东西,当然知道要舍掉。然而所知障,你所体会的真如性的种种功用,执它就会拿它来盖住我们的根本智,你就不能够前进,没有办法走到最后。像这里讲到的薄伽梵(世尊),衪有最清净觉。如果,你能够做到「舍」字诀的话,也许,以后的哪一世,也可以像佛一样得到最清净觉。

所知障又作智障、智碍,谓众生由于根本无明惑而轮回。无明,如果能淡薄一点,还是有微细习气,那还是一种无明惑,如果微细的习气除去,再有微微细的习气,这么一直微细、极微细除弃下去的话,你就能找到根本无明,把根本无拿掉,你才可以变成有明,而且还是最清净明,那就成佛如来了。同样是无明还有等级之分,根本无明我们知道,但是,没有办法转它,那个无明还是很重、很粗重的。我知道是无明惑,但,我不管它,它对我也不造成一种烦恼,那这种就是比较淡薄一点的无明。或者你面对一个事情,当然,是指不好的事情,如逆境来,平时你可以看得开,这种逆境、很不好的现象来时,你的无明又如实现起,那刚讲的无明已淡薄一点是假的,没有逆境来考你们,您们会认知错误,认为已无无明了。

为什么不好的事情都会连续的发生,障碍来时,不会只有一件事情发生,这事情来了,加以处理,这事情还没有处理完,又来一个事情,连续的发生,看你承受的能力有多大,你真如性开发出到底有多少,这也是真正在修行,真修行就是这个样子。像在打架一样,你一个人对付一个人是好对付;若你一个人要对付三个人就会手忙脚乱,你功夫练得好不好,练不好就会手忙脚乱。眼睛有没有很锐利、手脚快不快?一个人可以挡五个、十个人,那时技术就高了。

修行也是这个样子,你要得真如清净时,对一切烦恼境时,当然就能够自在无碍,不动的、如如的面对它,哪怕是什么烦恼来,我都无所谓。这种根本无明,迷惑我们的智慧,你要全部拿掉,才是真正像薄伽梵这样有最清净觉。根本无明惑,因会迷昧于所知之境界,烦恼是能不去执着,所知智慧你却会去执着。譬如说你有能力能够看到光,这个光是哪一天的光,你有能力看到哪个天宫,这样就想要天天看、好奇的去看,这个样子就会变成一种所知的障碍。你说能够看到天宫、地狱,这个能力把它放掉,不是太可惜了吗?学佛法,就是要什么都没有,真如的功用都不用。不用到最后怎么去用?都是用咒语、手印去做佛事。

像「心中心法」里面,结了哪一个手印,然后,如果往右边手印这么一转,就可能看到诸佛的世界,往另一边一摆就可以看到众生相,手印一放下,什么都没有,那不是很好!我要看时,我才来举手印看。学真正佛法的人,很少会看到怪里怪气的东西,而且佛也有一种能力,叫「制禁通」,在你修行过程,心还不清净之间,愈不让你能看到,看了你会害怕,这是佛才有的能力,制止你诸根发通。你刚开始也许会有感觉,但是,衪让你体会一下,就把你盖住了,不让你去看。我们不会看到什么断头、断手、满身血淋淋的恐怖样子,车祸死掉的或者被谋杀的,这种亡魂很少看到,我从来都没看过,有看过的是看到众生的影像或者佛菩萨的影像。

为什么那些道家或者信鬼神的,他们看的都是这些断头、断手、断脚、流血的样子,这是他们的见性真如所该看到的。我们修行,就是要超越这种魔相,种种的真如所现的能力,好坏都要超越。此处的所知障,不要太执着你所拥有的能力,要舍得、要能放得下。到最后,有一天自然能走到最后,你就会进入「陀罗尼门」,学密教里面的咒语、手印。你还没有到那个境界,诸佛菩萨不会让你学,你也学不来。所以《大藏经》经典,很奇怪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看,但你看了就不会用,结了印也许就不对。等到有一天因缘时节到了,你想学了,自然在哪一个时空之间,你就会记住这个咒语、手印,哪个场合你就会用到这个咒语、手印,无形中你就学会这个咒语、手印,这是很微妙的。

问题是你要发菩提心,要有帮助众生的心,要能行菩萨道,然后,学一切法,是要断烦恼障、所知障,此时记得要用「舍」字诀,「舍」字诀就是般若智慧,就是实相观,用般若智慧观一切相「无所有、不可得」。这样很简单地修持,就这么一直做、一直修,不修而修。

不然所知障会覆蔽法性,而成中道种智之障碍你迷昧于所知的境界时,这个所知的境界,慢慢就覆蔽你法性,法性本来是随因缘而现什么相、什么相,法性起就产生法相,见、闻、觉、知这四种主要的功用,都是真如性的反应,见是见根、见性,闻是我们耳根闻性,觉是身体感受一切物质形相,知,就包括种种自心、他心的状态,这见、闻、觉、知这四种法性真如,包括感情作用也在觉里面,这样都离不开真如性的反应。反应时,你如果执着它、迷昧它,它就覆盖我们的法性,没有办法成就中道种智。

中道种智,也就是实相观智,也就是所谓的般若智或者菩提智,名词虽不一样,但都在讲同一个东西,《般若经》里面讲的般若波罗蜜,以般若智慧度到彼岸,也就是中道种智,中道种智又叫实相观智,你观一个事情,知道一个事情,但,不会有执着,烦恼不会起,守住也不会烦,这些都在讲同一个事情,你只要迷昧于所知,你就会蒙蔽你的法性,没有办法它自在无碍的去应缘,去产生一切的功用。

第一部份你内心垃圾要出清,烦恼不要有,不要去执着,第二部份有境界以后,你五阴魔相里面的种种魔相,都不要去执着,有那个能力,对,但是,不要去执着,这样你慢慢就可以去熏习中道种性或有实相法印或者有般若智慧。因为它蒙蔽法性,而成中道种性的障碍,故称智碍。所知障是以执着遍计所执诸法之萨迦耶见为上首,萨迦耶邪见就是有身见,执着这个肉体是你,执着不放,有身见,就有五根眼耳鼻舌身的真如功用,超能力等就有六尘现象界的功能,色相界的功能,这些你会执着,这些都跟你身体有关;刚刚讲能超见、隔听、远闻等等五根真如所现的境界,你舍不得放下的话,就会变成覆敝真智,障碍你的法性,这些都是遍计所执性里面的法。

凡夫是有遍计烦恼法,执取烦恼法,有一点境界的天道众生禅定,世间禅的行者,他都执着所知障,执着他所知道的境界,别人不能体会的境界,这些都是归于萨迦耶邪见里,以身见为上首。谓所有见、疑、无明、爱、恚(发脾气、生气)、慢(我慢、过慢、增上慢、…,等七种慢)这些法都属于遍计所执性里面的烦恼法,其所发业与所得之果,悉摄于此中,所发的业缘,有其因就必有其果。既然在有点境界时,你会执着所知障的种种真如功能,你就会感召天界的哪一天神来作为你的伴侣,你就出生哪一天界去。

学佛法要懂得这个概念,如果发心成为菩萨,就是发菩提心,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如果如果做得好一点,今生不迷失掉,每一世都出生做人,修行、行菩萨道,修持后行菩萨道,这么无量劫来,不可以数的阿僧祇劫来,就是行菩萨道,行菩萨道之间就是在培养智慧。如果你执着这些所知境界的话,慧障碍你的智慧,你会感召到天界去,天界一去都是欲界天,最高是九十三亿年(人间时间)的天寿,色界更高寿、无色界更高寿。学佛法就是很怕到天界去,你看很多经典,你要念天、念天,天神当然都是菩萨,那是小菩萨、还不究竟的菩萨,如果登地菩萨,他是每一世都会来人间的,他对于佛法也比较能够把握住,到「行」不退转。虽然,还没有到八地菩萨的「心」不退转,起码他菩萨行不退转。若是地前菩萨,有一部经典讲到十信位是阿罗汉,是十信位的第九个位,辟支佛是十信最高,满十信位。

而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位,这是地前菩萨,他们果报都会是在欲界第三天的夜摩天,或第四天的兜率天,不是内院,是外院,内院就是佛教徒,或是第五天的化乐天、最高是第六天的他化自在天,这些都是地前菩萨去的地方。你不要说欲界天好,一去就是好久、好久,好像日子很久远,怕迷失掉。当然,以因果来讲,你有那个种子,地前菩萨所熏的种子,还是有一天会发业,会继续前程,继续修菩萨道,除非你修证到菩萨道的初地,我们叫登地菩萨。登地来讲,禅宗说这是真开悟的,在这里开悟自心、开悟自性,这个就有行不退转得能力。

此菩萨是有行不退得能力,是十住位的第七位,七位住时,是位不退转位,是要比阿罗汉跟辟支佛境界还高一点(神通力当然不及),当然这两条路是不一样的,要修行走到这小乘法的,是可以结束烦恼,但阿罗汉两万劫以后再来会发菩提心,还是要修菩萨道,辟支佛一万劫以后,再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如果一位行者能直接走菩萨道的修持路,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经过伏心菩提、明心菩提,证到初到菩提。证到初到菩提就跟阿罗汉的心境断烦恼相当,但是,比声闻乘行者有智慧,善于演译佛法了。

菩萨是在累积智慧的,到这边都有可能到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去。为什么很多经典讲你要去天?在十念中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非常、念死等十念,其中第六是念天,所以出家众、居士等随时都要念天。一个人出家后,只要一天能够念这十念的话,你就不会迷失掉,永远都可在天界里面绕绕绕,最后有一天你就会成就阿罗汉道。十念中念佛、念法、念僧是念三宝,再来以戒为根本,所以要念戒,以念施行布施玻罗蜜,再念天,还要念修行的法门安般,安般会了,念安般,安般数息法,如此可以休习,修止我们的习气,修得让念休息。

再念生或念身非常,你为什么会来受生?思惟十二因缘法,然后念生、老、死、…等等。此十念中要去体会为什么会来受生?为什么人会老?最后会死,要去观想它,想它你就会去用功,要能避免再生,没有生就不会老,不会老就不会死,不生就不会死。前面要念的是最根本的皈依三宝法,还不究竟以前,你会以戒得升天,这中间你要用方法来修行,来断我们内心的习气。我们最根本的报身,要能避免生死,《阿含经》里面有提到这十念,随时要念这十念。

有一个很有福报的人,剎帝利种,他享受荣华富贵,钱太多了就天天享受,有过去因缘能享受,世尊说这个人七天内就会死,阿难就问世尊这个人怎么度他?怎能不堕三途。他就要死了,出家也死,不出家也要死,反正寿命只有七天,阿难就很慈悲,要怎么让他在七天以内出家?出家可以修这十念,就可以升天,不会出生下三道。阿难他就去跟此人讲,说动他能出家。此人说好,我是要出家。阿难就回去了,过一天没看到他、第二天也没有看到他,第三天也没有看到他,阿难就跑去他家,问他,你说要来出家怎么没有来?他想,七天还早吗,你急什么。后来说好,我是会去,阿难又回去了。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又没看到他,阿难就更急了,于是又亲自跑到他家去,剩下明天最后一天,你到底要不要去出家?我回去的,明天还没有到,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阿难就说不行,你要是今天不去,我就在这里等你,后来在第六天时,此人不得不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落发出家、皈依三宝。释迦牟尼佛就教他安般守意法,教他随时想这十念,也要去做安般守意法,因只有这一天,但这么一天出家功德真不错,又跟释迦牟尼佛一天,学这十念法,真的在第七天死掉。

阿难就问世尊,他死了之后的去哪里?世尊说去第二天的忉利天。忉利天死了又去哪里,世尊说去夜摩天,如此此人往后夜摩天死了以后去兜率天,兜率天死了去化乐天,化乐天死了以后去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死了以后又去化乐天,化乐天死了以后去兜率天,兜率天死了又来夜摩天,夜摩天死了去忉利天。忉利天死了后再来人间,来人间后证到阿罗汉果。

有一些因果实在是非常微妙的,你看不到因果,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在于你跟对人、跟谁学,释迦牟尼佛的伟大就在这里,当然我们看不到释迦牟尼佛,其实释迦牟尼佛随时都在,你看大乘经典,你要相信如来永远都在你身边,你不要想二千五百多年佛入灭了,那是衪的肉体的报身灭了,衪的法身清净都永远在,而且随时在放光照大家,你不给衪照没办法,《佛地经》里面这样讲,祂随时都以佛光在照、普照。为什么有的人不给衪照?有的人就是做些偷鸡摸狗、为非作歹的事,心里常常在想这些坏事,从来没有去想接受到佛光,衪随时都是在照射佛光,你不去接受衪的光,佛光就是有照也没有什么用。

其所发业与所得之果,悉摄于此中,皆以法执及无明为根本。所知障,法执无明为根本,故此障但与不善、无记二心相应,所知障跟不善业相应,跟无记业相应,无记业本来不计恶、不计善,不善业就是不好,凡烦恼障中必含摄此障。你说烦恼跟所知好像两个?其实不是,所知障里面也摄在烦恼障里面,我们可以在所知障里面归入这一项烦恼障,就是所知障或者智碍、智障,这些也是烦恼之一。如果,不烦恼,他不是就解脱了吗!因为他有所知障的执着,法执跟根本无明,他也是迷失在天道之间。

《菩萨地持经》谓,染污所知障者有三个层次的不同,用皮、肤、骨等三种来表示,这个在《解深密经》里面常常也是用这个来解释你的随眠,随眠就是烦恼,是在皮、在肤、在骨。皮是外表,肤就是外表跟实际的肉细胞之间的那一层肤,再下去就骨头了。皮肤再下去是油、再来是肉,再下去是撑着这个肉架子的骨头。这三个层次可以代表障碍有多少。你可以说皮是很重的,肤是次之,骨就浅薄一点业障,用这三种来譬喻汚染所知障的程度。欢喜住能断皮障,初地菩萨就是欢喜住,开悟的人是有欢喜地境界,初地欢喜地,如果是向开悟行者,向欢喜地在用功时,会证得欢喜地,一到欢喜地圆满心地就是住,还没有证得不是住,只是可说是向,是向欢喜地。你只要证得欢喜地,就是所知障比较浅薄一点,菩萨为什么所知障比较浅薄?因为他的般若智慧,是有一点相当的功夫,不会执着。

刚开悟的人,他的内心、意念有很多的灵通力,甚至于我们说见性、五根都有它的超能力,但是,他却可以很自然的不去用它,体会有这个能力,不敢再去用它,这个跟一般的地前菩萨,或者世间禅行者或者所有不同。这些人都是有这个能力再去练此能力,练得能力更厉害,练得能力更强,愈练愈强,变成障碍你的根本智慧。佛法不能这样去练这个功夫,知道是有这个功能,但不能执着。

我们在电视也有看过,有一些人可以用眼睛看着让汤匙,让汤匙能弯、弯、弯,湾曲不成形。这个心力,修外道法的,不知道学佛法的,都会去练这种能力,这种乱去使用真如性用的话,最后反过来,知道有这个能力,反而迷失在这个能力上,障碍到你的根本智慧。一到真开悟的人,这种习气很淡薄,懂得这个能力有,懂那个能力有,但都要放下、放下。般若智若是具足,这个毛病会比较浅一点。

无开发无相住能断肤障,如来住能断骨障。因为无开发、无住相能断肤障,已经到菩萨再上去的如来住,能够断微细、微微细的骨障,不是以它的轻重,以它的微细来讲,皮是最表面,肤是中层,骨是最里面里面的,最微细又微细的毛病,在如来住时就可以断掉,这是如来住时,断掉骨障,最清净的,清净真如证得。

 

(7)正行真如(samyak-pratipatti-tathatā),又作正行如、正行如如、正行真实,即道圣谛,谓苦灭之道,如八正道始能住,故名正行。修行不杂也谓正行,不趋向涅盘道,反之行余佛、余菩萨行等事,称为杂行。即:(1)读诵正杂行,(2)观察正杂行,(3)礼拜正杂行,(4)称名正杂行,(5)赞叹供养正杂行。

正行真如(samyak-pratipatti-tathatā),samyak是适当的、完美的,pratipatti是获得、智慧之义,tathatā是真如,称正行真如。正行真如又作正行如、正行如如、正行真实,也就是四圣谛里面的道圣谛。你有正知正见,且走对路了,你要知道佛法是要修什么?当然有很多路要选择。在昨天初级班我讲过了,如果一个修帮助人家修善行的,是要走到天道去;如果修禅坐,心有点清净,走到欲界天;去掉萨迦耶邪见,会走到色界天。然后,破掉色身,开悟了,若没有修佛法,会走到无色界天。如果还有神我身,身体还没有突破,但是有修佛法,会走到阿罗汉,声闻乘的自我解脱。你如果懂得佛法,是修实相法印的中道观,你进入菩萨道,有一天你就会成佛。

这几条路摆出来,你有正知正见,知道这几条路的方向,就好修佛法;正见,就是对刚刚经过的这些过程,刚刚讲的清净真如怎么得到?不要有智碍、不要有智障,不要去执着一切境,能这样就对了,你所知所见的这些境界都要放下、放下,不要去执着,这样就是有正知正见。有正知正见的人,就是所谓的正行真如,他有正行真如,这是有点佛道的味道,是得知「道圣谛」,四圣谛的苦集灭道,已经有点靠近解脱的「道」。是谓苦灭之道,正行都依八正道来修、来安住,在三十七道品里面有此法,一个是七菩提分,一个是八正道,还有四念处、四神足、四正勤、五根、五力等等。

七菩提分是跨于小乘跟大乘之间的菩提智慧,他也可以舍,善境界所知后也可以舍,但是其力量没有菩萨道行者那么大。这卅七道品里面也有一个八正道,八正道,依这个而成就阿罗汉道,依这个而成就菩萨道的基础。你不要分别大小乘,虽然修大乘道路,你还是舍不得小乘的法门。而对于八正道法,虽然你做起来比较简单,但以前(前几世)你修过了,你要懂它得其意义就好,你行为中规中矩,不会去违反八正道,你不会走偏路,这样如八正道始能住,故名正行。

修行不杂也谓正行,不趋向涅盘道,反之行余佛、余菩萨行等事,这里的正行,不是只有八正道的理念,要去化小乘的修行为大乘的行足,要进入菩萨道,要发菩提心,去修如来菩提,不趋向涅盘道。如果以三十七道品,这是走入小乘的涅盘,在这个时候,你悟得以后,马上转你的心意,去修菩萨道,反过来行余佛、余菩萨行等事,称为杂行。

这里讲正行,就是修小乘的真如,正行真如是圣人证得,阿罗汉们所修习行的;你如果转过来修佛、菩萨的道行,那可说是杂行,杂行就会有下面的三圣真如,三圣真如里面最清净觉,那只有如来证得。杂行,是要修什么?即:(1)读诵正杂行,读诵正行或者杂行所有的一些经论。(2)观察正杂行,用你的禅定力、心通力来观照你的心,能够证入涅盘或者杂入涅盘,杂入涅盘是菩萨修的,修有为、无为之间一起来,不一定要住无为境。(3)礼拜正杂行,拜佛礼佛,拜佛之间不是只有拜佛,也可以掺杂很多的法门。(4)称名正杂行,(5)赞叹供养正杂行。这个在正行里面很少被赞叹,连持咒也没有,他不修持咒,一持咒就不能解脱,只要是菩萨,你要修菩萨行,什么法门都要去学,这个杂是很杂的,连外道法、连世间里面的法都要学。

虽然,释迦牟尼佛说真正修解脱道的人,不要去算命,不要去学医,不要去学草药、针灸什么的。但是,你要是在行菩萨道,有时候,你还是要去学这些杂行,没有办法单一修解脱。心不动,直入解脱,那个是正行,但是因为你学很多,智慧很高,碰到身体的障碍,这个弄一弄,那个理一理,总是会想一个办法。我最近发现,五个月去爬了三次印度鸡足山,七叶窟去两次,目睷连的涅盘处去一次,这些都是爬山路的,最严重伤害是爬鸡足山,这个脚膝盖肌腱,已经有一点酸痛,有时候走走走,突然间酸一下,爬走得坏掉了。因为在下坡时,这个力道多了七倍以上,爬楼梯七倍,下山那个力道更加重,没有用侧面减低它的力量,反正就冲呀冲,冲到有一次脚酸了一下,就知道是有问题了。回来用磁能宝挷着是有点效,但是不究竟,爬楼梯还有点声音会发出。

后来用南传的坐姿,也许你潜意识有修过这种南传的坐法,摆出那个架式后,就觉得是以前坐过,我习惯用左脚坐,右脚就坐不来。后来就每一天侧盘一个小时,听秽迹金刚咒或者心中心咒,一小时到七十分钟,第二天就好了点。第三天又好一点,一个礼拜好像不觉得它的存在。虽然爬楼梯,还有一点憋忸,已经没有那种酸痛跟无力的感觉。你没有这种经验,这边试试、那边试试,你怎么知道以后可以这样教人!以后可以这样教人!

膝盖要发炎,关节炎要发作,你就去找医生,找了半天也是不会好的人,你教他用这种方法去打坐、打坐。跟你们讲的这些法,不是书本上可以看到的,都是我自己体会的,所有的法,都是身体的体会;心方面是可用自己的心去体会,菩萨就是要杂行,什么都要学。前几天,也突然发现,这耳鸣去吃了一种钙片,帮下就吃好了。因为那一天是斋戒日,我就吃了一片美国买回来的钙片,像五十元的硬币大的、可以咬的,我就吃吃看,吃了耳鸣就不见了,所以显示缺钙也会造成耳鸣的。你们有几个有耳鸣的,如果是肾引起的就从肾补起,就吃温肾汤、体质增生丸、更生地黄丸,或者去买中药来煎。如果是血气不通,拍拍手让它通,或用艾草熏耳朵,或用磁能宝贴于耳背后,都可以让耳鸣降低。但是这些都不究竟,最好是天天不工作,天天运动运动,就不会有耳鸣了。天天要工作,又不能充分休息,这种事情永远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耳鸣吃钙片也有效,如果叫得太大声了,赶快喝一点甜的糖浆,也可以降低耳鸣程度,甚至于耳鸣也不见了。

这些经验是可以写一本书对治耳鸣的法门,菩萨是修杂行,你说打坐很好,这个人脚坏了,你叫他怎么打坐,不行,就叫他用侧坐的,南传的坐法,也可以修法。南传都是修四念处入门的,那是四念处的根本,这么呼吸,脚没力就用南传坐法。

正行,是声闻乘阿罗汉,不旁杂,不去修其它的,去修一门深入到底,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观、四圣谛,这么修呀的,他就能够成就阿罗汉果。菩萨不是这样子,菩萨不是今生就能够成就的,是要累劫这么修、那么修,累积智慧。

凡圣真如有上不同真如相,故真如实相指一切万有之真实。真如与实相,同体而异名,就假谛之妙有而言,即称实相;就空谛之一如而言,则称为真如。此外,实相亦为空、假、中三谛之总名,故真如实相一词亦通于空、假、中之三谛。此段下次讲,今天就上到这里。

 (2007.03.07.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