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11)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

修行的法门的有行、坐四种不同的道路圆满,让身口意三业清净慧行,有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及非行非坐三昧。上次讲到第二,今天讲第三个修行道路。 

(3)半行半坐三昧,指依据《大方等陀罗尼经》、《法华经》而修之三昧。前者称方等三昧,后者称法华三昧。方等三昧以七日为一期,于道场内,诵持陀罗尼咒,旋行一百二十匝,一旋一咒,疾徐适中,旋咒已则却坐思惟,观实相之理,观毕复起旋咒,如此,反复行之。法华三昧以三七日为一期,修行之法包括严净道场、净身、三业供养、请佛、礼佛、六根忏悔、绕旋、诵经、坐禅、证相等次第。

先说「半行半坐三昧」,有时候经行,有时候就禅坐,思惟这种修行入定法门,依据《大方等陀罗尼经》的记载或者依《法华经》这两部经来修之三昧,有时候要走、有时候要坐,这部经里面有一个咒,是大家常常在念的灭罪真言,这就是去业障的咒,叫七佛灭罪真言:

无数的七佛灭罪真言就是从这部经出来的,此外此经还有七咒,总共有八个咒,破戒有破戒的咒,碰到魔障有要去除魔障的咒,还有其它要修行实修方面的都要念特别的咒,总共八个咒之间,就是一个咒念一个遍,慢慢走、慢慢念,然后念完了,一百二十圈再坐下来,修持法叫做方等三昧,方等三昧以七日为一期,就是做一次功课要七天,于道场内,诵持经中里面的八个陀罗尼咒,旋行一百二十圈,一旋一咒,慢慢走不快不慢,如果旋转经咒行走完了,就坐下来打坐盘腿思惟,观实相之理,实相,实相有的观一切境无相,这么去观,不要执着相,你在念咒、经行之间培养的气机,也许可以观到种种的影像,观影像就是影像,不要执着它真假,这就是实相观。实相观,观一切相非相,你不起心动念以妄想心执取的话,那就是观一切相非相,也就是不即不离其相。这部经里面,有时候念到某一种咒会现种种的菩萨相,譬如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或者什么菩萨,现时,你不要去讲、不用去说,自己知道就好,在七天之间现种种瑞象,不能跟别人讲自己知道就好了。这样观实相之理,观完了实相观以后,再起来走,再边走边念咒,如此,反复行之,这是修大方等陀罗尼经,这半坐半行法门。

另外一个是法华三昧,法华三昧以三七日为一期,一次要二十一天,修三个七,一七七天、二七十四天、三七二十一天为一期。修行之法包括严净道场(如何把道场清净)、净身(身体清净)、三业供养(身口意三业清净供养)、请佛、礼佛、六根忏悔,六根执着外境不清净,你要忏悔,修行第一阶段就在断六根对外境的执着,六根本来不会执着,因为你心里面有病才会执着,你眼根不净,所看到的外界的人事物,你心里的习气毛病跟它相应,然后种种不清净心就会起来,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再进一步进入心、意根,妄想执着,内心的妄想起来时,你执着它为真,为怎么样,这些都是不清净,耳朵听到一句话如意不如意,起了好恶想,或者香臭味或者吃到酸甜苦辣的东西,甚至身体接触到的冷暖、坚实或者是柔软等等的感觉,你会产生喜爱、厌恶种种的,都是不清净,这些都要忏悔。

然后,绕旋,绕着旋转,你修行的房间或者道场绕着旋转,诵经,诵《法华经》,诵完了就禅坐,禅坐完了就看禅坐之间有没有种种的境相会现起,现起你要去证,法华是讲有为的变化相,《妙法莲华经》是讲神通变化的,也就是最后的一乘佛法,你心空法了,才会从空中现有,产生一切的实相观,甚至于产生你心力的变化,这些都是在法华三昧要去证的。

你先前应该是先修《大方等陀罗尼经》,因为里面有消业障、破戒忏罪等要消破戒的障碍,变成戒体清净,或者碰到魔障你念某些咒,可以控制某些魔转为慈悲心,甚至于有一段让诸魔产生痛苦,诸魔要解除痛苦,菩萨要教诸魔发菩提心,才能脱离那种咒语的威力,这等于是度这些魔,等等的这些先修好,等于是内心清净了,再来修法华三昧,修行法门都要有次第的,不要看法华三昧很好,就修了,当然修也是有成就,但是,前面这些你要如法去做,如果先修清净业障,就比较容易进入后面的坐禅、证相,不然你还是前面这些修修,但是,没有实际上的证悟,这是半行半坐的三昧修法,通达无上菩提的路很多,这是第三种。

 

(4)非行非坐三昧,指上述三种以外之一切三昧;亦即不局限于身体行仪上之行、住、坐、卧,而含摄一切事物。大品般若经称之为觉意三昧,南岳慧思则称之为随自意三昧。即于一切时中、一切事上,随意用观,不拘期限,念起即觉,意起即修三昧。此为四种三昧中最重要者。

指上述三种以外之一切三昧,都称为非行非坐三昧,是为觉意三昧,能于一切时中,一切事上,念起即觉,意起即修三昧。即天台宗所立四种三昧中之非行非坐三昧,于四种三昧中最为重要。大品般若经名觉意三昧,慧思称为随自意三昧不必行、也不坐极能修持,这是最重要的修持法─非行非坐三昧,这是日用应缘要修的,每一天对着你接触的人事物去修,从自己的行为、威仪里面去修这个非坐非行三昧,这种三昧是上面三种三昧以外的一切三昧,都属于非坐非行的,亦即不局限于身体行仪上之行、住、坐、卧,而含摄一切事物,眼睛看到、耳朵听到或者你对这个人、对哪件事,甚至于非人众生,你都要有《大品般若经》讲的觉意三昧,能够觉自己的心意念起灭,觉你自己的意念,然后能够得到正定、修正定。如果你起心动念都不知道去规范它,那你不是在修行,很多人行为都是太离谱了,都不知道去观自己的心,起心动念才会指挥自己的行为。

譬如你来到菩提伽耶大塔道场,应该脱鞋子,那你想说脱鞋子脚踏地板太冷了,就不想脱,不想脱就是你心想我身体会冷了,行为就配合不想脱,在起意时,你不警觉,你起了意念就执着你这个肉体给它舒适,太这样照顾自身的话,你就没有办法修行。修忍辱,就是身体要忍一切外境、冷暖都要忍受,在哪一种时候、哪种环境该做什么事,你要清清楚楚,不要依你自己的习气毛病去想,然后就去做,这样出来行为当然你意念没有去觉,没有去觉怎么入定?如果能止观、大止,就有妙观,如果你身体有到初禅境界时,就会产生有觉有观的真心,这样你才有办法来观你的意,不是只有观,要入定、入正定,你用心眼观自己的心意,它如果有一些避重就轻或爱惜身体或者爱惜面子等种种的毛病,你都要把它破解掉,回到清净无我的自相,这样才会进步。

如果你觉意做不到,意起随它流转,它要这样你就跟它这样,它要那样你就配合它那样,虽然身体有一点样子,眼睛可以看到佛、菩萨什么,心还是不清净,还是没有果位,这样是没有用的。先觉自己的意,是修行最先的第一阶段,如果你连自己的意念都觉不了,那还是一般的凡夫。

意觉了以后,你要转它,不要跟着它配合去操作,那就会迷糊掉了,觉意三昧才是真正在修行。你修了很多方便法把身体打开了,意念妄想起来了,你就面对着它去修,这个有含摄一切事物,《大品般若经》里面所讲的意随三昧。

古代的南岳慧思禅师,则称为随自意三昧随自意,不是你的妄想习气的自意,随你那个清净自性的空无的心,产生种种的意,这就进一步又进入三昧中,祖师大德度化众生都随自意而现,而现身口意三业,但是,永远在三昧中,造了身口意三业,当然不是为自己造,是为了他的弟子、徒弟造,造完了他还是自在,骂完了他很自在,他不会有亏疚感,不会有犯了这种恶口业的感觉,有的禅师跟他的弟子还打架,打架你说很离谱,打架也打了,弟子也跟打,两个打完了也没事、说喝茶去,这种随自性意念之间去发作,不是有预备我要怎么做,当下随性而发,那是自在的,空无的心随缘而作,不是故意要去造业,在随缘而作之间,还能如如不动,不像一般修行的人,打了架、骂了人赶快回来忏悔,这是心没有定,不是为自己打架,但是为别人、要度他才会打人、骂人,骂了以后,他还很自在,初学的人,都是做了坏事要去忏悔。这个禅师他没有善恶的感觉、没有什么对,也没有什么错,反正发作了就发作了,随缘去造作,造作完他也自在无碍,每个禅师度化众生都是这样的。

不像释迦牟尼佛智慧无上、神通无量,衪用讲的就可以让你折服,有一些人,要用某些剧烈的法去度他,尤其是对那些贡高我慢心重的人,衪一定要折服他那种贡高我慢心,跟他讲他也不会听。随自意三昧,就是你随自己的意做了以后,但是,还要在三昧中。即于一切时中、一切事上,随意用观,不拘期限,修这个法,反正随时随地都观照你这个心,对事情、对人、对物、对种种的反应,观,这样修到底时间要多久?也许要观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几年,都不一定,但是,起心动念都要警觉,修行过程你要由一个心变成两个心,或者是无数个心,总共最多有八个心,慢慢修,最后回到一心,一心就是真心,这个一心,是妄真合一的,一般人真不现,都依妄想习气当一心,这是未修行的一般人,到最后两个心分离了以后,要合起来,一心感觉真假,都是真的,一念觉,一真皆真,刚开始那个很多心,都是妄想心,夹杂着真心,好几个层次心念,这些修行绕一圈以后,回到这一心,刚开始是初觉是真,第二念以上都是妄,再加上你的习气毛病进去了,所以就真妄合一。

一般人有觉,譬如说用眼睛看到一个人,这每个人被觉是个人,但是,第二念由你心态好恶起念,你内心的心态不一样,产生种种的对这个人的看法,这就是第二念、第三念、无数念一直出来,这个心念都不真,到这么绕一圈回来以后,就是妄想。修行只要有觉,不去用妄想习气来相应,这是真心的觉知,你从真心里面去了知一切事情的现象,这种是随时随地念起即觉,念起即修,没有念起,你怎么修?没办法修。

譬如你眼睛看到一个人,这个人你喜欢的,你起了喜爱心,你就要修怎么可以产生这个心?这个人,一看就讨厌他,是你心里面还容纳不了众生种种不好的习气,你才讨厌他,讨厌他,这也是你的习气,你要把它摆平。喜怒哀乐种种顺逆境界,你都要让它平,这才要修。修行是这样子,在修行阶段之间,内心不动,嘴巴都不能讲话的。

在度众就不样的,度众就是已经走过这个境界以后,你要去度众,有的用嘴巴讲就可以了,有的要骂他才知道这样不对,你跟他讲他不会听,有的甚至于要用打,祖师大德有的用打的,他才会记忆这样不对、那样不对,种种教化随缘而变。修行之间都是这样,念起即觉、意起才能修、念起才能修,如果你听到一句话,你没有产生我讨厌、我喜欢这种心态,你怎么修?那表示你已入空性,这句话好坏,你听了都无所谓。若你听的了不爽快,瞋心起来,才知道我还有瞋心,我还要好好修,要它摆平、把它压下去,这种才是真正随时随地日用应缘在修了。

此为四种三昧中最重要者,就是非行非坐的三昧,也就是随时随地观照你的起心动念来修的,修行阶段之间都不讲不说、潜默将养,慢慢让你的心清净。

 

日本真宗教行信证中之行卷则指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为大行。盖此名号摄诸善法,具诸德本,是众生往生之行业,以诠显众生之口业,故称大行。若此称名属报恩之行业,则称报恩大行。

法门八万四千,种种法门有很多、路有很多,念阿弥陀佛,为什么阿弥陀佛那么威灵?你看《佛说阿弥陀经》里面有说此经有十方如来所护念,你念这部经,不是一个佛守护你,是十方一切如来会守护你,不是只有阿弥陀佛护念你,还有一切如来都护念你,你不要忽略了念阿弥陀佛的这种殊胜功德,你修到一个境界时可能不念,为什么不念?要让心清净下来,连念佛号也要放下。那时候民国七十二(1983)年,在中华佛教居士会上课时,有一个男孩子他已经有点消息,进来说,他的心都不想念佛,以前是念佛,现在不想念佛,不想念佛就是要回到空性,回到空性,怎么可以念佛?一念都不起了,怎么可以执着一个法,念佛也是一个法,什么法都要舍掉。

我告诉他,你不想念就不要念,让心清净,到空性现起时,起心动念都很痛苦,何况要念一句佛号,也是很痛苦。当然他不想念,不想念你就不要念,让它净下来、净下来,这样过一段时间,如果过了十年以后,他可以再念,再念阿弥陀佛,有时候要摆脱这个阿弥陀佛佛号,因已念惯了,心里面它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称佛号不停。你要把它转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故意把佛号转成数字,因为你脑筋念久了,会执着那个佛号,这也是一种执着,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去破解它的执着,不是你破解它以后它就不会再念,以后你还会再念佛号,有要紧事时就会再念。

而且以后熏习的很快,一个心眼开的人熏习佛号、咒语很快,有的人要用嘴巴念了一百万遍、两百万遍咒语,为什么还不到心念心闻的境界?没有办法记进去,所以要叫你念一百万遍。密教的人念一个咒都要念一百万遍,都算百万遍的,为什么要念百万遍?因为要让你记忆进去,记,当然记住了,但是,没有到心田里面去。如果,你心眼开了,只要熏习一个小时的咒语,你在放下以后,它(心)自己就就会念了,你把那个窠臼打破了以后,你学什么东西,熏进去很快。如果,没有打破,光念一百万遍、嘴巴念,这个气没有到脑筋里面去,熏习的很慢。

很多人用中文念「法身缘起偈」,是用唱的,唱几次以后,它脑筋里面会自己唱,这表示心眼有微开,如果你念了几次、念了几天了,它还不会唱,所谓唱,不是你嘴巴唱,也不是你默念,是它第八意识自己在念,会念,你反过来看它在念,这是熏习进去了,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熏习法门。如果你心眼不开,念起来当然很慢,不然熏一个咒语很快,你要新的咒语或者旧的咒语都好,心眼开的,熏一熏以后,也许几天以后,它自己就会唱。在睡觉时,它可能就会唱或者念,念也好、唱也好,都是熏。上一次去朝圣所得到「法身缘偈」的梵文,在这一次朝圣时,我们每到一个圣地都念,念三遍、唱四遍,你这样熏久了,有时候睡觉或者比较清醒时,它就会自己唱那个调。这些每种法学得快、熏得住,都是心眼开比较好熏,当然你过一阵子不念它又忘记了,它又不念了,要随时熏、随时熏的话,这个力量随时在

此佛号摄诸善法,一句阿弥陀佛号摄一切善法,你要往生可以念阿弥陀佛,你心平气和也可以念阿弥陀佛,你念了,自己清净、周围也清净,因为衪具诸功德本,是众生往生之行业。修行此念佛法门,以诠显众生之口业,用念阿弥陀佛来说明、显示我们众生的口业清净,这是最好的。我们最难修的是口业,口业清净了这是大行,故此处称念佛为大行。若此称名属报恩之行业,如果,称呼阿弥陀佛是报佛恩的话,则称报恩大行。每届法会比以持此名号来报佛恩,这种修行称为大行。如果,是断我们的口业,那是修行方面的大行,讲路圆满功德相。

「大止玅观以为所乘。」
  是第十六乘圆满也。止谓三摩地,观谓般罗若。此二等任运故名所乘。如来以大止妙观为其所乘,菩萨止观凡具三种,(1
)略称圆顿主观、(2)渐次止观、(3)不定止观,并称三种止观。静止妄念称「止」,真智通达称「观」;由止成观,由观资止,两者互成互辅,故称止观。止观之法凡三种,圆顿止观即其一。修圆顿止观法时,不渐次经历从浅至深之阶段,而由初时即直缘纯一之实相;实相之外,更无别法可资体达,称为圆顿止观。乘此圆顿止观,随其所应行前道路谓之乘。乘止及观而游趣,有大小之分。诸声闻、独觉、菩萨以乘止观游三慧路往所趣国,是谓小,如来以大止玅观,是谓大。

第十六个是指乘圆满功德,乘的圆满功德相在这里面,依佛陀的加持力,可以让我们得到止观法门,「大止玅观以为所乘。你要坐,坐什么船?「大止玅观以为所乘」,这是我们要用的法门。当然在用止观之间,离不开诸佛菩萨的加持,有时候,我们刚开始做止观时,一般的止观比较好修,你念觉、它就止;譬如你进入迷糊境,看到一件事,进入思想时,马上警觉不要再想,如果把心眼打开的话,第八意识起,无限的妄念、法尘种子起时,你要止止不了,因为那个不是你能控制的,是第八意识的种子、法尘,你只有观它,观时,你刚开始会起着意、起念相应,如果烦恼了,你可能起烦恼法、害怕你可能起害怕心,如果未来觉知好像有什么不利的,你可能会烦恼等等的。佛、菩萨马上一个念头过来:「放下!」帮助你止观,要你放下,第一个你听到,放下!心感知放下,当然就不能再想,一放下,什么法也没有。你一执着,那个念就没完没了一直现,这种止观,在《解深密经》里面有一个专章,专门在讲这个《唯识》里面的止观。

你要是路选对了,不管用什么法,用又坐又行或者不坐而行或者光坐不行或者非坐非行等等的法门,回到心地以后,上面讲的都是方法,身体的行坐,现在讲的是进入心的境界,身体没有一个决定性的成就,你就进不到修心,修心时,就要谈这个止跟观,修这个念,开悟的人用的止跟观,跟未开悟的人用止跟观,这两个是不一样的,两个境界是不同,因为情况不一样,所以虽言止观,但方法是不同的。

初学的人用小止观,看到这个人,不要起善恶、好坏想,当你看到了,要想时叫你不要想,把它止掉。耳朵听一句话,好的就要高兴,不好的就要生气,听了以后,不能去想它好坏,要能用止观,这是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照单全收,这种止观,是属于初学的;半开悟的人,第八意识现起来时,第七意识会去执取那种法尘境,然后现在自己心湖中,自己觉得我没有动念头,但就是有念头,我称此为妄念,这种妄念你没有办法叫它止住,因为止不了,会一直飘出来,你只能观。还有真正开悟者,打破黑漆桶,当下能观心念时,所观照到的不是完全的句子,现了二、三字,又跳到另外一个念头,然后又跳掉另一个念头,跳来跳去,没有一个完整的念头给你观照。因为这是一个法尘,像灰尘一样飞来飞去、飘来飘去,这是开悟的人修止观。

心眼半开修第七意识的妄执,真开悟者修第八意识的法尘无执,这个时候所修的止观,才有大利,也才是根本的。初学者那种对境去修止观,或者像密教去观一个月轮、日轮,好不容易观起来再把它化空掉,这样可以训练你自性之用,那种人如果能够修到解脱,也是得有余涅盘,因为他还有一个身、一个色相,他的见性都还在;如果是修到一个无余依涅盘者,就是一个心识,就可以感一切境,不是用眼根看,你能看境界、看佛像、看什么,你却看不到佛的心,佛起心动念,你不能接收到。

每个人修行的程度不一样,一个真正的圆满,衪是心感以后,又幻化一切化身、应化身,是随意而化,那是菩萨、大菩萨的境界。此处「大止玅观以为所乘」是指第八识心来修止、修观,这是第十六种如来的圆满乘功德相。

止谓三摩地,就是正定,观谓般若。念起要止、境起或者念起不能止时,就观;境起只观,观境用般若智观它,般若智是什么智?观一切相,无所有不可得,如果一个境相起,你执着它好像有那回事情,就是没有般若智;般若智就是一切相、一切念都能不即、不离。如果即就是执、执取,离是逃避,起了一个要离的心意念,就是逃避;譬如你看一个境,你心里头说不要执着这个境,你一起念不要执着这个境,就是要逃避,这就没有做到不离的境界。

一个境界,不要说好坏,一个境念,它自己起自己灭,我们就坦荡荡的、不动心的看着这个境起、境灭,这是有般若智慧;不管念、不管境都一样,这个念起,你执着它,是真的吗?我感觉是什么灵验了、什么现象了,那就是执着,执着也不对、逃避也不对,心净自然让法起灭,你都没有抓到什么,那是最好的境界,这就是般若智慧。

观,就是用般若智去观,止就是你有定,阻止你的念头、阻止你对境界的执着,此二等任运故名所乘。不是每个人天生就能够用观,如果人天生能够观,达到观的境界,那一定是再来的菩萨,具足过去修的般若智慧。普通我们养成有点习气、毛病,习气就是我们心病,念头起,好的你就喜欢,念头起坏的,你就很讨厌,真的吗?是这样吗?起了恐布心、起了担忧的心、起了要把它确定一下真是这样的吗?

这样的人永远都没有办法修好,修到般若智。有时候佛菩萨或者这些冤亲债主或者毘那夜迦要害你的,起了一个念头要让你去烦恼,譬如你很罣碍你的女儿、儿子,说你的儿子出车祸了,一个念头给你,你想儿子出车祸,这还得了,是真的吗?一个念头给你,你赶快打电话问一问、赶快回家看一看,这是你的习气毛病现出来,你太挂碍那个念头给你的烦恼,你止不了,因为你的习气还有,还有担心、害怕的心,那个念头起,你一下子就被打倒了,修什么定?一点定也没有。不管给你什么恶毒、不利的念头,你都不要当真,有的人感觉是这样、感觉是那样,那是你自己胡思乱想的,却还当真,那更离谱了。

止观这两个交互的任运,让它能够回到自性清净,那是任运之间的过程,真真假假的,能止就止,不能止,就用觉观来观照它。一切佛法都乘这两条船去达到目的、达到对岸去。如来以大止妙观为其所乘,因为有大止,所以一切法都动不了衪,就是衪要证悟前天魔来干扰,衪也用慈悲心、忍辱心,不动一法来跟他相对,触地印就是这么来的,衪左手摆在肚脐上,右手摆在膝盖上,随便一放,好,你要怎么样随便你。

忍辱、慈悲面对诸魔跟他的魔军,甚至他的女儿要来诱惑衪,都没有办法动到衪的心,这是大止,能够观一切境,当然如来这是玅观,这里的玅观不是我们修行那种止观,如来的玅观可以观虚空一切佛剎土,可以观一切佛剎土众生的因缘果报,这是无量的神通、大智慧;我们所谓观,是用般若智来观一切境、一切烦恼,能够做到这样就不错了,但是,佛的圆满功德相,以大止玅观为其所乘。

菩萨修改止观凡具三种,修菩萨道的人:(1)略称圆顿止观,圆满而立刻能够断掉那个境对你的影响。我刚刚讲,一个人有开悟的话,他那个止观比较容易修,因为他有一个觉知的真性、空性在那里,可以观想你的妄想习气起起灭起灭,这比较好修。一般人没有开悟自心,这个窠臼盖住你的脑细胞,它想什么你就跟着它妄想,习气跟它相应,这止观有时候是很微弱。

为什么要用四念处训练你这种定力?如果没有事就观呼吸起灭起灭,我的肚子吸就涨、呼就凹,一起一灭。身体哪里痛了,就观那里痛,观痛之间,气到那里,慢慢气到哪里,该处通后就不痛了。慢慢气到脑筋会起妄想,起了妄想,你就观你在想什么、你在罣碍什么?这是小乘初步的修行,如果是窠臼打开了,你法尘现起来了,大翻种子时,这是圆顿法门。你有一圆满自性、空性,此觉知可以观照你起心动念那种法尘,甚至于你所感召的外境给你的心念,好坏你都虚而受之,好的不必去高兴,坏的不必去忧愁,这就是真正的圆顿止观。经过几年的训练,你很容易做到不再去烦恼一切境界,你刚开始内心对外境、对外来心念的执着,也慢慢的可以止、也可以观,这是圆顿止观法门。(2)渐次止观,小乘的修行者是渐次止观,从刚开始六根对六尘境的看不开,慢慢看得开,这么用止观去修,这是小乘修行者或初学的人是这样,上面已讲了。(3)不定止观,哪一个时候要用止、哪个时候要用观,要看境界不同的情况,也不是一定渐次或者圆顿,并称三种止观。

静止妄念称「止」,这不是看外境,是用心眼观你自心的念起念灭,这样观。如果,你心眼开了以后,你不是看外境的人,你是要看自己心念;像这次去大塔,我教你们说如何跟释迦牟佛沟通、问话,有的人就真的试一下,衪不会现像给你看,衪是现意念给您。有的人比较无经验、搞不懂,没有能力去体会外来的念时,衪如果给你一个念,此念还是从你内心起来的,你会以为你自己在起妄想,其实那个念就是佛,或者是那边圣人给你的念头,你就会起那个念头。如果你还分不很清楚的话,会有这种错觉,自以为是你自己在想,其实衪是影响你在起想,衪给你意念,你感觉了,就照衪的意念在想。如果你练到「不容拟议主宾分」的话,这是临济禅师讲的,不必通商量、不必去思考,是外来的念还是自己的念,能够马上分别清楚,这是心眼有开的人,练到定力有的话,止观对治心念都很好的话,不会胡思乱想、不去自打妄想,这样自己的念跟外来的念,这两个感觉是不一样的,是很清楚的能自己感觉,是你自己的念头,还是外来的念。

有的同学说在绕塔、绕塔,突然间一个念头切进来,你很明显这是外来的念头切进来,在心里面起了一个什么念,你知道这是外来的念,就一定是在外来的菩萨或是佛在跟你讲什么。有的绕塔得太快了,告诉你不能绕得那么快,要慢要慢。这个不容拟议,就是不必思考、不必怎么商议样,马上分别内外念头不一样,外来的念跟你自己的妄想,这是两个不一样的念头,你立刻能分别,这是真智通达的人,才可以有外来念,观照马上知道这是外来的念头,不是我在观、不是我在想,真智通达称「观」。

「由止成观」义为如果止中,同时也有观,止观这两个本来很难分的,如果,一个念头起,我要压它不要再继续想,那你这个觉知是不是观?一定先观到这个念头妄想也好,这个念头是外来的也好,我要阻止它不要再继续下去,一定有先观,用觉知观到这个,才能止住它,所以由止成观,也是有观才产生止的功夫。「由观资止」,由观来帮助你要压抑那个心念不要再继续想、不要继续发作下去,这样来帮助它,这两个法其实是一法,不是两个法。

止观止观,很难分,你要止也要先能观照到这个念头不好,不要再继续想下去,才能止它,没有说自己止了,然后才观照到,一定觉知先,然后起意说不要继续想,这就是烦恼,它才能觉,能够一觉马上阻止它,这种都是小毛病。如果,给你一个很罣碍议题的话,你是止不了,因为你习气很重、很害怕,离不开自己的生死、家人的生死或者什么大事,这些问题很大、很大,给你一句,你就在哪里迷迷糊糊、钻牛角尖,不知道应该怎么止,观也观不起来。如果要修止观,就是要非常的壑达,不管一切善恶境界或顺逆境界都要看开。如果,你还常牵肠挂肚,自己挂不了还要挂你的家人一大堆的事,你永远修都没完没了,不会有究竟的。

止观两者是互成互辅,止观是两者互成互辅,故称止观。观中有止,止中有观,是一法而不是二法。如果你般若智比较强的话,那观中就有止,因为你用般若智慧观诸法不即不离,无所有不可得,那个相对你就能不止而止。如果你观照的能力有,但是,不具有般若智慧,觉意起,般若智慧不够,妄心会去抓那个境,这个时候还是要用上止,去止你那个妄想念不要再继续下去。

止观之法凡三种,圆顿止观即其一,圆顿止观就是一看马上能究竟止住,这个开悟的人比较容易用这个法,修行也比较有境界,而且修起来很轻松,一回生两回熟,只要两三次以后,你就抓到重点,很容易修,这是大智慧的人。大智慧的人才有办法开悟,开悟以后,他圆顿止观马上发挥功夫,刚开始不熟,起了一个念,你还会相应,一些微薄的习气跟它相应,到第二、第三次、第四次以后,你就不会相应,很快就可以进入真正的止观不执着一切境。

如果没有开悟自心的人,用你学来的这种止观,这比较是微弱的功夫,大部份没有办法先断掉内心习气毛病的人,都战不过内心的习气毛病,叫你不要跟它相应,不要跟它相应这句话,常常在没事时很清楚,但有事来的话,你不会想到不要跟它相应,你随时就钻进去那个牛角尖,跟那个法相应,这就是没有圆顿的智慧,差一截,当然智慧要累劫修,不是今生哪个就是智慧高,那是累劫修来的智慧。有的修得比较慢,慢慢叫你观一句话,逆境、顺境都能破解、不执着

修圆顿止观法时,不渐次经历从浅至深之阶段。如果,自性证得的人,他现起的观照觉知心很强,因他这个觉知很强,妄想习气就显得很微弱,这不必用渐修。我刚讲的渐修,只是学几次就会了,如果一个念头进来,丢一句会让你烦恼的话题给你,第一次你还会上当,是真的吗?是这样吗?要不要打个电话印证一下。以后,这个念头再丢进来,连想打电话,印证一下的念头都没有,修得很快、悟得很快,圆顿止观修持就是这样子。

你没有打开自性让第八意识心现起,你就是有点止观或者有点心眼开,那个智慧还是不锐利,还是要渐修、渐次的去修,圆顿这个法不必渐次去修,不必由从浅至深这样修。而由初时即直缘纯一之实相,他为什么有能力直接进入实相观?因为他那个空性现起时,观照、脱黏能力很强,哪个因缘法或者内心的妄想习气,那个所现的力量就很微弱,此动不了你自性清净的体,烦恼不成为烦恼、外来考题不成为一个考题,四两拨千斤,一下子就化解掉,数十秒后已忘记刚才的念头了。

你在修到一个境界以后,走在路上,都有些外在的菩萨或者外道、鬼神也好,祂们丢给你一句话,你动不动心?圆顿止观修过的人,连动都不动,这个念头起,这个念头自然灭,不去分辨它的真假、好坏,过三秒钟没事,祂们就会知难而退,祂们会知道这不是一般会打妄想的人,动不了他的心,他们会知难而退。如果碰到这个人是很喜欢打妄想的,丢一句话给他,他就想真的吗?好像不是,等下又想,那如果是真的话不就完了。有第二念、第三念就被他们搅和得心乱,心愈乱愈拿不定主意,这个是真的吗?

修圆顿止观的人不修而修,不必练,几次经验就知道了,什么都是妄想、虚妄,不去加以分别;有的人比较没有这种实修、实战的经验,一个境就在那里执着,很好,看到什么光、佛像、看到什么善境,你愈喜欢看这些,这些永远都一直给你看,不给你看实境,都给你看幻境。以实相观念言之,有那个境您才会你,没有那个境,就不必看,初时即能直缘纯一的实相。

实相之外,更无别法可资体达,如果你看一个东西,这个境不起心动念,那个境,只是一个境,它动不了你起心妄想来跟它相应。没有别法可达到我们空体,能够通达的,只有实相观,观这个法就是法,不起心相应,观它非相,就是实相,把实相看成不是相,即能安心住,这就是我们讲的对那境不止而止、不观而止,这就是称为圆顿止观。

乘此圆顿止观,随其所应行前道路谓之乘。你要用什么止观,度到彼岸?就学佛陀的方法─乘此圆顿止观,随其所应行的法、境界、体性,面对种种的对象、对境都能够度过去,走到前面的道路,走到彼岸那就是乘。或者乘止及观而游趣,在你修行境界之间这就有大小之分,偏重于止的就是定力还不够,所以要止,偏重于观的就智慧比较大一点,就用观,也可以止一切内在的妄想或者外在的一切因缘法。

到底止大还是观大?如果,止大,就是一般见修的人;如果,观照的大,那就是觉性比较强的人、自性开发出来比较多的人,他用般若智可以破一切境,就进入止的境界。止观有大小之分,怎么来分?诸声闻、独觉、菩萨以乘止观游三慧路往所趣国,往返去到你要去的清净国土,戒、定、慧是我们修行的根本,没有定就要先修戒,有戒才有定,有定就产生慧,止可以说是定,观可以说是慧,你要得止观的真正能力,你就要从戒开始修。

如果,是乘止观,游三慧路往返趣各国土的是小乘的行者,因为他还是从戒律得定,产生观照的能力,这是渐次修的。大菩萨跟如来以大止玅观,始是谓大大止都是不止而止,动心在佛心中衪也不会罣碍;玅观,是比较偏重于动态的观。静止的观,是小乘行者的观照,譬如他观照三千大千世界、观照八万劫以内众生因缘,属于小观;玅观要像佛,衪的心观一切佛剎土,有世界衪就可以观照,观一切虚空所有的佛剎土,无量无边的都可以观照到,所有这些佛剎土里的众生有情、无情的十二类众生,衪都可以观照知悉其因果报应,这才叫做大。

我们现在的修止、修观,只是在观我们内心的妄想习气跟真空实体,或者外在因缘所产生的法,你不受它的影响,你有解脱的能力,这种止观是在修解脱,你要修到空、无相、无愿三三昧证得时,再依各种陀罗尼门,产生种种的神通变化,那种境界就是进入大菩萨的境界,甚至进入如来佛的境界,这样才能够讲说大。所以同样的止观,有大有小,《解深密经》告诉你的止观是大止玅观,不是仅只于小乘修行的那种止观,要搞清楚。第十六种佛的圆满功德相,是要教你如何学大止、学玅观,我们说第八品最重要,让你产生神通变化,从无中生有,这么去行利益众生。

另天台宗以圆教之「圆融三观」为妙观,是相对别教「隔历三观」而言,即于空、假、中三谛之中,观空谛即为三谛,则观假、中二谛亦各皆为三谛,称为即一而三;反之,观三谛俱为空谛,则观三谛亦皆各为假、中二谛,称为即三而一。如是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圆妙融通而一无隔障,是为妙观。

圆融三观为妙观,什么叫做三观?是相对别教「隔历三观」而言,圆融妙观,就是先观空,即于空、假、中三谛之中来学观。一切法,刚开始,你的业力很重,恶业力很重、障碍很多,魔障多,或过去做了不好的事情,你要观它空,虽然是真的,真的来,你要把它看空、观空,不要去执着有相,执着有相就永远没有办法解脱,慢慢的你从空中得定或者空中得止、得观。

能够产生定时,你慢慢修假观,修假观就是把真正有的事情看成是没有,或者假合而成的,假合而成的是无常,一切法无常,你就不会慌张,好的过一段时间也没有、坏的过一段时间也过去,观它假,到最后能以实相观照事,实相观又不必观它为假、为真,就是它有相,有能力观其为非相,很自然的非相之中是有空的意境,不必用空来空掉外在的相,你自己可以超然的感觉解脱境界,这就是中道观。

菩萨就是修这种中道观,不去否定世间相,修空观者是绝对的否定,反正你讲真的、假的,或者我看到的境是真的假的,我都否定它空,修行如果不修空观,脚踏不稳,不能得究竟解脱。修行是有次第,为什么有的人没有办法解脱?他一开始就执着我看到的是真,我的念头是真,什么都是真,什么都真就是你知道命运也真,知道命运但还是就随意流转,因为你看一切境是真,是真,所以业力该怎么样,你就随它去进展。

所以你第一阶段一定要修空、否定一切,《金刚经》的前半部就在否定一切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布施也要观它空,清净布施,到最后才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不要有断灭相,不要有断灭相,就进入假观,假观做得好,才有中道观现,你才有能力看到这个东西,我看是看了,但我不会害怕、我不会喜欢、不会产生什么念头,反正东西就是东西在那里。

还有你们去印度也一样,看到这个也喜欢买、看到什么东西就喜欢买,看得心慌慌的,什么都想买,买了一大堆,当然亲朋好友一大堆是要送他们。但我看了什么都没兴趣,我买一两件点缀点缀,就是看它东西是东西。在天台宗里面空、假、中三观,是他们止观修行的一种次第。观空谛即为三谛,如果要先修空观,你不是一下子一个人空空空就能做到,他修观空谛即为三谛,则观假、中二谛亦各皆为三谛,假中有三谛、中道观也有三谛,假中也有空、假、中,中道里面也有空假中,都具足三谛之理,都有具足这三个法门,空、假、中三谛。

我若在修空观时,假观也存在、实相观也存在,只是还没有做到的人,修假观的话,空观原来就存在,假观是你正在修的,中道观还没有证得,也是具足三个相。有的是这个空观比较重,那个假观比较轻,这样慢慢修,修到这个假观比较重的话,就会变成中道观;中道观是看一个东西,是空,即观假相,不执着就是中道。跟刚刚讲的止、观是一体,空、假观也是一体,只是里面你看真有实相,如果完全任为绝对空,绝对空是否定一切,是修空解脱方法没有错,但是圆满解脱是中道才是圆满解脱,有觉、不执着;修空时,这是有觉,但要否定一切,真假,我都不管你真假,学定的第一关,一定要这么去修空。

修有为法的人,没有办法修空,永远没有办法得解脱,就是这样子的毛病。像密教的修观日轮、观月轮,观起来还是要化空,才能真找到空。再于空中观那个假相,假相以后再观起而不执着,乃是中道,面境不执着。假、中二谛之中各具有三谛,称为即一而三,或者三即一;反之,观三谛俱为空谛,则观三谛亦皆各为假、中二谛,称为即三而一。这里面都是一中有三、三中有一,称为三即一。如是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圆妙融通而一无隔障,没有一个问隔障碍,即是为妙观。

这里讲的是对心的解脱来讲而已,我刚刚讲实际神通境界的那种变化止观,止,当然偏向于心,妙观不是只有观心的烦恼,还有观十方虚空一切境,观众生一切因缘,那才是更大的妙观。现在在讲修行路,在讲度到彼岸,也可以讲断烦恼的方法,并非佛陀的大止妙观境。

(2007.01.24.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