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0-7)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六、解深密经各品槪论

()、一切法相品概述()

遍计所执相是无相法,依他起相是杂染相法,圆成实相是清净相法。菩萨如实了知无相法,就能断灭杂染相法,证得清净相法,菩萨通达这些道理,就可以称为于诸法相善巧。

依他起相是杂染相法,遍计所执相是无相法,因为一切遍计所执的相都是虚妄不实在的,依他起相若所执也不是清净的,不善善恶都是杂染的一切法,只有圆成实相才是清净的相法,圆成实相是从圆成实性遇到因缘所产生的法相,这法相之中,没有分别,只是显现其境法、心法,有分别就是依他起相,就会进入杂染法,如果依他起相之后,你起了分别意念,然后又加上遍计所执,执着一切法中有我,这样的话,就进入凡夫的妄想境界。

此三个相是依三性而起,有清净性所产生的法相,本来本身只是一个因缘起法,不去加以分别执着的话,那它是清净的法相,这法相不管是顺、逆、善、恶等等对于圆成实性所起的法,一律平等对待之,都是清净法,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对清净的相法,不加以执着、不加以分别,所以就能够自在。为什么小乘的圣人或是未究竟的菩萨,或是地前菩萨,他能够得到初步的解脱?因为依他起相虽然是杂染相法,但是他可以不去执着它,又或刚开始是有执着,刚开始分别时,就即能够放下,这就是为什么小乘行者的内心不净,但他对于法相可以解脱,就是因为他有初步脱黏的能力。

一般凡夫遍计所执性所产生的遍计所执相,这些本来是妄想,为什么叫无相呢?因为不是因缘所相应的法,我们说五蕴所起一切法,非因缘、非自然性,这是《楞严经》里面所讲的,既然不是因缘法,那就不是用我们的圆成实性去面对,这都是虚妄不实在的,没有一个法的法相,它是无相法,上一次就讲到这里。

今天继续看,「菩萨如实了知无上法,就能断灭杂染相法」,初步的修行,就是对你内心所起的一切法都要观空,像刚刚讲的虚妄不实在的法-无相法,你能够了知其相,看清楚它,平时不要打妄想,因为打妄想就是从五蕴起的色法、心法,这都不真实的,所以既然没有因缘,就非自然性反应,都只是你的妄想执着而已。

能了知这个境界,你就能够守住空寂,不要去起心动念,在修行的第一阶段,一定要悟入空,悟入空,就一定要能做到不起心动念,守住空寂,从手段上来说,你要先知道无相法,因为它是虚妄不实在的,没有因缘的,所以不必去执着它,过去的事已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来,都不必去思虑,思虑只是增加烦恼,这是进入虚妄不实在的法,所以菩萨能够了知这个现象的话,了知无相法以后,才能够断掉第二阶段-依他起性之相,这个是属于杂染法,如果你的无相法、虚妄不实在的法都控制不了的话,这个是实际法,依他起性是诸法因缘生,你知道诸法有因、有缘才会生起,所以这个因缘又包括人、事、物,不管是我们人生境界,或是时空不同的情况之下,这心都可以交互的感应,所以随时会起因缘,然后接收到因缘以后,你就起心法,在依他起性生起心法时,你就进入杂染法的法相上执着。

因为你初步修行,有学到守住空寂,断一切相,观它非真,这样就有能力去守住依他起性的杂染法,我们的心在应缘时,能不能守住自己?跟自己有厉害关系的人、事,或者遇到逆境时,你就会很在意,想办法要逃避和摆脱它,这就是内心不清净,所以冤亲债主要来要债,都是在这第二阶段-依他起性,依他起性时,你可以感知有人来捣蛋,不管是要来让人起烦恼或是生病,你要都能够守住自己的话,这杂染法就不会继续发展下去,不继续发展下去,你才能够转一切业缘。

所以在初步修行时,证到了能够不被妄想、遍计所执性相所迷的话,才有能力断离杂染的相法,这样就能够证到清净相法-圆成实性,面对因缘能够如如,如如意即第一个是不相应,第二个是相应但不黏,不相应是观它空,它自然就黏不住,相应不黏就是无相观,观它有法却无主,要懂它、不懂它都随便你,因为你已经能够以圆成实性来面对这个法相,就是虽然生起了这个法-清净法,什么叫清净?清净不是说很干净,而是顺、逆、善、恶都平等了,为什么平等?因为你用圆成实性去面对它,所以一切法哪有什么好坏、善恶、对错?那就是证到圆成实性所起的清净相法,这是一般人未究竟的。

如果是入佛地行者,圆成实性现圆成实相时,能现者是无始无终的宿命明,能现者是须空一切佛剎土,具足无上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宇宙间各佛剎土之事,尽能从心中流露而出,这就是如来的境界,具足十号如来的境界,此如来应具应供、明行足、正遍知、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十号具足,才有真正的圆成实性,而现一切圆成实相。一般未能佛者,虽有圆成实性,但所现圆成实相却不能知晓。虽然在此谈论圆成实性、圆成实相,却不能全知悉之,除非您具足五眼、六神通、十八佛不共法、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恒住舍性、无忘失法,具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等等,才能实际显示圆成实相之意境。

整个《解深密经》都是绕着这三个性、相在转,遍计所执性所产生的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是依他起自性的自性,来相应有实际的因缘,然后你能够去掉遍计所执相的执着,才能够断尽杂染法。第一阶段能够做到,才能进一步讲第二阶段,所以要是你内心常常胡思乱想,常常有要逃避,不想面对事情,有这些不正常心态的话,真正有因缘来时,你就没有办法自在。所以不执着是一种了解,你在第四品中要了解法相的真实,然后慢慢从心里面去调整你对各种法相的心态,如果是没有因缘的遍计所执,而入胡思乱想,你就尽量不要去想,自己的事不要去想,过去的事也不要想,前尘影事想有什么用?未来的事还没有到,你想又有什么用?所以不要去打这些妄想,禅宗讲的:「活在当下!」,现在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事情就常会胡思乱想,没事就会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还不如干脆提起一念,好好念佛或是好好持咒,如果你真的会胡思乱想的话。

菩萨也会想,但祂思虑的是为利益众生,不是为自己,自己的事有什么好想的?你活在当下有什么好想的?工作就是工作,有时候工作就会想到众生,这个人现在怎么样?祂在想忆之中,也许就产生一些心法,摄受利益一切众生,这是在胡思乱想之中进展的,祂不会想自己未来会怎么样?未来谁知道会怎么样?不要去执着这些。

你懂得这三段的道理以后,就可以称为于诸法相善巧,方便是有技巧,这技巧是善的,善的要干什么?就是利用它善的特性来修到解脱,修行第一阶段要先修得解脱。所以你在《般若经》修证期间时,你要学空、有不二的道理,在《解深密经》时间里,虽然只展示这些法相给各位了解,但如果对一位有实际修证的人,等于是在印证他过去走过的路。如果你还没有进入心眼开的境界,那你对《解深密经》和《大般若经》等解脱层次的了解就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大般若经》、《金刚经》都是直接在讲不住一切法,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从没有基础去讲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这些理念,在《大乘起性论》讲空也好,或在《大般若经》里面讲十八空的道理也好,这是小乘的修行思考的体证,然后讲菩萨境界的解脱三昧-空、无相、无愿观,证得内心清净,所以每部经虽然是概括的内容有一些不同,但是其实所要表达的修行境界和方法并没有什么不同。

你如果是菩萨种性,应该了解这三相-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这些相,遍计所执相是无相,因为不是真实的法,这无相又跟解脱三昧的无相不一样,解脱三昧的无相是有因缘来却不执着它的无相,而这里的无相是不是真的有法,或者是你的妄想,这种没有实际因缘的法,是无相法,如果说你还没有究竟时,依他起性之因缘来时,你起了分别,之前第一义谛空所起的念,是第一念,分别算是第二念,第三念是妄习相应,无数的念起,…,这就是凡夫的遍计所执性与相。你为什么要练?就是我刚提过的,要让你内心先清净,要淡薄贪、嗔、痴、慢、疑种种的毛病,能初步做到这样的话,你才能够依他起性,顶多依他起性后仅起分别,分别出这是什么法?懂了!就不要再引申到你自己的妄想分别的境界去,如果你无法做到这样的话,你就进入应缘的境界,一失菩提,你就迷糊、烦恼了!

如果做不到不应缘,那就要修法、就要打坐了,就要拜佛了,藉此来增强你的功力、定力。人处在色身不好的状况时,比较守不住自己心地,因此最后身心都守不住。修行人遇缘身先失守,因为身被攻陷,生病了,潜在的习气毛病就发作了,又或是烦恼无量无边了,想东想西,都想一些灰色的。所以你要磨练这三种状况,把这三项搞清楚,搞清楚以后,再善巧方便的去做到,才能够证到解脱的境界,这就是第四品-一切法相品所要讲的。

我们从序品讲到胜义谛品,讲到心意识品,讲到一切法相品,现在第五个是无自性相品,胜义谛是一切空、无相,但是一切法生起是心、意、识产生的法,心是第八识,意是第七识、第六识,识有六识和前五识,这是心意识产生一切法相品,一切法相品来自于三自性,三自性又要把它观成三无性,又或是三无自性,这三性是产生一切法的,但要解脱就要观此三性无自性性。这里讲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这三相是从这三性起的,这三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性,这三个性就会产生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这三相,懂得它以后,要把这三个观成三无相,因悟得三无自性,所以可以直接观这三无相,这三相也可以把它观成是无相,这么一层层的开展,你就可以了解心法的生起,跟对这个以后要讲的法都是真实法,不是不真实的、妄想的,所以第五品就是在讲无自性相品,是讲解脱道的基本理念。

 

()、无自性相品概述

无自性相品:此品根本辨别一切法相为三无自性(trividha-nihsvabhavata),(1)相无自性性laksana- nihsvabhavata,依遍计所执相说,因遍计所执是假名安立,而不是自相安立。(2)生无自性性utpatti- nihsvabhavata,依据依他起相说,依他起相是依因缘而生,不是自然生。(3)胜义无自性性paramqrtha nihsvabhavata,通于依他起与成实,胜义是清净所缘境界─法无我性。在清净所缘境中,没有依他起相,所以依他起相是胜义无自性性。圆成实相更是胜义,自然是胜义无自性性,是由空性(wunyata)显自性,瑜伽学者说是「空所显性」,所以大乘经所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此说是非绝对无自性,是相对的无自性说。

进到根本解脱知见的建立了,这三无自性相品,就是要先了解三性以后,再把它空掉,这一部份是最重要的,所以用五段来说明,现在叙述如下:

第一段是,辨别一切法之「相三无自性」(trividha-nihsvabhavata):在第五品里面,世尊透过菩萨的发问,来阐述三无自性。

「相无自性性」(laksana- nihsvabhavata):一切法相,三无自性,这三无自性分「相无自性性」,依遍计所执相说:因遍计所执是假名安立,所以此相是因有分别,才有假名安立,才有所谓的相立。菩萨悟到空如如时,用圆成实性面对一切因缘,祂可以产生法,但也可以让它不相应,如果让它产生烦恼法,那就是依遍计所执性所产生的相,既然此是世间相,你一定要有一个名相,所以你起心动念,让因缘和合去发展,不加以阻断它的话,它一定有名相产生,这些名相都是假名安立的,而不是住相安立的。住相怎么能够安呢?住相本来就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描述的,所以所谓住相,如果你不去执着它,就没有什么相生,你执着它产生的法相,或者是随缘产生的法而执着和分别,你就会有种种的名相产生,但这是相基本来说是无自性性的,因假名安立,终当破灭。

所以从根本上来讲,我们画这个圆圈当空真如体,有因缘来时,它就会产生自性,看这个因缘是什么?譬如说是心念,有一个心念不知从何处飘来,你感知了,你的心性就发起,发起就产生了心相,心性开始要起分别了,所以它的心相就会产生了,这心相是一个念头,然后对这个心相,你的意根所产生的心识认知了这个心相,这是因缘起法,因缘起自性后起法相,这里面还盖括一个圆成实性,圆成实性先起法,然后这因缘法之间就是依他起性而起法相,这个自性是依他起性,这里的性是心性、心念-意根,产生心性,然后产生心相,当意识认知它,就是产生了真正法相,这法相是什么?是假名安立的。如果你认知它的话,就遍计所执,如果你不理它,那这假名安立就不存在。

所以圣人当念来时,他根本就不动心,用圆成实性观看它,当下就如如不动,这个念飘起来,不去执着它,也不去执它,念就没有了;大部分的人都会去读这个念是什么?不可能不认知这个念是什么?不可能不去读这个心念,读了以后,你就知道它在讲什么,虽然你读的只是几个字、几句话,但当你读时,就已经假名安立了,因为你内心有分别,所以你依他起性时一定有分别,分别时,你才知道这个念是在讲什么?不管讲什么,你都要把它观成无相,因为这是依因缘起的法,你要求得解脱,你就不要去在意它。所以这个念你不执着它,分别懂了,为什么可以破解它的假名安立?因为你心无病!心无病就是观一切法都是平等的,好就是坏,善就等于恶,顺就等于逆,你没有这些分别心,这个念不管是好坏、顺逆、善恶,你都不去起分别的话,这念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没有遍计所执去假名安立了。

所以修行人对于念头,当下懂了,过一下就忘记了,管它是什么好事、坏事?一般人做不到这样,所以就是用心念感知外在的心念时,好的你就窃窃欢喜,坏的你就在那胡思乱想,该如何套招?该如何才能逢凶化吉?所以烦恼无量。圣人为什么可用圆成实性来做依他起性生法而无黏?这两个性是可以让它假名安立,但都是短暂,几秒钟以后就闪过去,就不在意,不在意以后就忘记了,管它是什么法,今天就不记得左天感觉是什么事,都没有法相残存了!这就是第一阶段所讲的,相无自性性,要这样去观它,你不要说这法的缘起过程是有啊,有,是因为你遍计所执它才有的、才成立的,如果你遍计所执性没有了,这遍计所执相的假名安立是会产生,但你不执着,就会安立不久,假名马上幻化掉。

第二个是讲「生无自性性」,刚刚依他起性的这个「生」,是起一切法的根本,这个可以用「始觉」来讲,《楞严经》里面讲,我们有两个觉知心,一个是「本觉」,本觉就是我们心还不认知时,这个心念已经在「本觉」里面,这心念在里面幽隐微细超越我们所能觉知的,一般未修行人是不会了解此种现象的。在凡夫他依他起性时,此「始觉」才开始发动,所以本觉那个和始觉这个心念是一样的,因为这个心念是从(本觉)这边出去的。一般人都以为是我们的意根直接面对这个始觉心念,这是错误的认知。要说明这个道理,我们用一个人与用见性来做譬喻,如果有一个人来到你心的范围,不管是人还是非人,我们的圆成实性,自然就先接收到这个人像因缘,这时圆成实性中先现人影,圆成实性中的人影与外在实人两个是相等的法相,这是个色相。当您的圆成实性对色相起了自性时,此时是起了见性,然后起了心性─「始觉」认知,这就是见性,见性起后又产生法相,佌时法相就是一个人影,然后眼识来认知此人影为色尘相,知道这是一个东西,认知这是色相,但到这里还不知道这是什么?眼识只是认知这是色尘、色相,这个人是从这里出来的,从这里依托八识(圆成实性)而现起,在《唯识》里面讲这是依托八识见分所生的相分,是它所缘,眼识所缘的是第八识见分所生的相分。

一般人错误的认知就是说,我的眼根看到这个人是从眼根直接缘过去到实人,不是的!是从缘你内心里面的圆成实性所映照之影像,然后由眼识引缘所觉过去的,所以第一个产生的法是在我们真心(圆成实性)里面,然后前五识取圆成实性中影像(圆成实相)才慢慢间接认知的,从圆成实性(相)这里度过去的,所以圆成实性通依他起性,空性现影接通眼识认知尘境,这一条路是相通的。依他起性相后眼识认知影像来自于空真如体,非来自于实人外尘境,这一条路是不相通的,这是间接所缘缘的,没有圆成实性这个相就没有这个依他起相之人影,依他起相之像直接所缘的是我们心湖里面真正的这一个人影,因为这是第一个出现法相的地方。所以在这过程之间,这个依他起法相如果存在的话,是假名安立的,你可以看它是不真实的。

始觉是要产生法的开始时,一般讲的依他起性或是小乘圣人,他不能如如不动面对一切法时,它一定会有法的生起,所谓法的生起,就是自性-见、闻、嗅、味、触、心这几个自性,会产生依它的尘,依它的因缘是什么对象,所产生的什么法。

刚刚讲假名安立的相其实都是虚幻的,真的只是在圆成实性这里的相,或是有实际外境的人这里,有一个人在这里,不管他是人还是非人,总是一个众生,一个众生现在心湖里面,圣人是不加以执着,十方一切众生都在祂心中,不是只有一个众生,因为他不加以执着,所以就没有始觉,本觉含容却概念不生起。我们凡夫遇因缘起一切法时,始觉开始生起,始觉可以说是依他起性,开始要生起法相认知对象时,这始觉自性也是空的,现起有相后,有相非永远,终究会灭亡。

第一阶段是在讲相空,其实这时的相是实际的,也是虚妄的。凡夫更是透过第八识它所现的相分,为第七识所缘,以刚刚我们讲的例子,眼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相分,第七识所缘来自于根本依缘,而第七识也有见分,然后产生自相分,这见分是它新的一种功能,是第七意识的功能,像第八意识所具有的见分看到实境,然后产生相分,这是八识所起的相分,对着这个境,七识它有一个见分,如果见分不执取,这个映像就进不来、起不了法。

我们讲此境有两个意义,一个是自在时,所有一切因缘都会现在心湖里面,诸佛菩萨都是到达这个境界;一个是小乘修行人,因为执着空,不去接触一切因缘,所以他就无所谓见不见分。见分有的人解释说,不执着法相,法相就看不进来,你就不知道,如果你有执着这个法,这个法相才会进来,或是说把它摄受进来,这个是讲得比较勉强一点。心本来就有一个功能─见分,《唯识》讲有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产生了相分,是什么产生的见分?是自证分,自证分就是始觉,是什么产生自证分?就是证自证分,证自证分是每个人如来藏里面的本觉,唯识讲每个识都有这四相。

现在讲这四相为空性(相无自性性)之理,这是由空性要产生一切法的有性,性起就产生见分,见分起用后产生相分,这法相是这么起的。这么法起时,第七意识执着它,七识见分产生自己的相分,所以举例这个人现在在这里,照道理来说,这实境(人)与心境(影像)两个应该是百分之一百相像,都不会改变的,因为这里面没有什么烦恼法、不烦恼法的问题在里面,所以两法相不改异。你在这边用第七意识认知它相分(八识)以后,你可能就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以后,可能就会改变这个人的形象,本来是百分之一百要相像,但是在你的胡思乱想以后,如喜欢的人就想好一点,不喜欢的人就想恶劣一点,慢慢法相在改变,改变成你的观念,这时这个人就不像原来的人,因为你心已改变它。这还只是胡思乱想而已,如果第六意识它的见分看到第七意识转来的这个人法相,就会做更大的扭曲了,第六意识见分自己产生了相分,这相分可能就更离谱了,依你的妄想、习气多重,从那里的样子改变到这里的样子,可能剩下不到20%的相像度,依凡夫的烦恼和执着多重而改变,从真实、实际的相把它转到你的内心时,因为加上你的习气、毛病而大大的改变了。

现在要讲相无自性,始觉从本觉产生认知一切境时,产生自性-见、闻、嗅、味、触、心等心性,产生法性、法相,然后用各个心去认知它,自性因缘灭了,它也就没有了。所以一切法有成、住、坏、空,因缘来时,诸法因缘生就成了,成时就住,住多久?看这因缘的特性,譬如一个人走过来,从我看到他,然后越走越近,我越看越清楚,到他走过去,这缘没有了,这住的距离就只有一百公尺走路的时间。如果一个念头,从外面飘过来,又飘出去,不到两秒钟,所以这成、住就只有两秒钟,很快。所以这两个法,尘境不大一样,不管他怎样,什么因缘都是离不开这四相-成、住、坏、空等法的生灭相,最后还是回到空,这时是缘灭了,法也空了,这样你去探讨自性在哪里?自性本来也没有!这自性因有因缘才产生自性,因缘灭了,自性就有没有了,没有因缘来,这自性也不在,所以这相三自性存不存在?你要这样去认知它,不能说它有存在!所以说三个性所起之相都是无性性,要这样去观它,你才能修到解脱。

你不要去执着有相,你说「明明我心中有相,我明明眼睛看到人,怎么说没有?」你要学习这些因缘所起的法,都是由三性而起的,三性是随缘而起的,不能说它有自性,它是有因缘起才有自性现,如果真有自性,那不管有没有因缘来,这自性都应该要存在才对,有这种道理吗?如果没有声音来,闻性它不存在、也不会起来,有声音来,闻性才起来,不是闻性在那里等着声音来,这种概念你要搞清楚。所以像这种没有因缘自性就不见了,因缘来了自性起了一切法,然后缘灭了,自性也没有了,法相也没有了,自性也没有了,这样不就是虚妄不实在的吗?你怎么可以看它是真的?这都是因缘法!一切不实。

你要这样去体认,一切法都是因缘法,那你要怎么解脱?就是不要跟它相应,不要去起烦恼,不要去起你内心的好恶,这些念头都没有的话,这因缘法不会太久,譬如上面看到人的例子,从100公尺前我看到了,走到这边顶多数分钟可能就灭了,他走过去你也不会回头去看,就没有了。假使你要这样的去思考,就是你不要管因缘怎么发展,你不要去想这些,永远守住空寂,虽感召因缘但不加以执着,就不用太在意这些理论,你直接抓住这三无性性,这是世尊告诉我们的,如果你懂得这理论跟不懂得这理论,其实没有什么两样,都是解脱境界!但你要行菩萨道,你就要懂得这些道理,因为要讲给别人听,你不要说:「什么都不用讲,只要自性清净,不用管什么法」,有的人搞不懂这些理念,真的要搞懂,也是要过来人这么去里面绕一下以后才知道,才能讲得那么清楚,不然越讲越迷糊。

现在听了懂,懂了又迷糊,不懂又兜不起来,所以这相所产生的法相,因无相法,所以要观它虚妄不实在,产生法的基本自性它是随成、住、坏、空在演变的,没有因缘来它就不存在,有因缘来了,它就透过成、住、坏、空这四阶段,最后还是归到空,这样它还有自性吗?当然没有自性!这就是二个-生起一切法的性,它是无性性,或是无自性,这是依他起相来讲的,这都第二阶段在讲的,依他起相说。

依他起相是因因缘而生,不是自然生的,一个法要生起,一定有自然性去相应,才会起一切法,如果圆成实性或是如来性,又或是菩萨种性,祂不去相应这些法的话,那就没有什么依他起相,也就是《金刚经》里讲的:「一切心,如来悉知悉见」,祂要依他起相的话,祂就可以让它现,如果祂不理的话,这个相就起不来。你看多少众生,都在诸佛的心中,如果祂没有那种如如不动的心,怎么可以容纳一切众生?既然能够容纳,就要加以善观,不是说不要主动的去接触跟这些众生相应的法,这样祂就没有慈悲心,所以随时随地都在为众生做离苦得乐事,在观照、摄受、加持,只是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因为祂已经彻底的了解这些法的真实,祂没有什么相执着,一切法从圆成实相起,这是第二阶段,这依他起相是依因缘生,是自然性相应而生的。

再下来讲第三胜义无自性性paramqrtha nihsvabhavata,又回到第二品所讲的-胜义谛品时,不管有相,诸相皆从自性生,如果你从解脱的角度来看的话,第一念观它有,第二念起分别,第三念不妄想等等,就是修到胜义谛的境界,以上面的例子来说,这法相如果是观它不相应的话,这就是胜义无性性,从解脱的角度来讲,你用圆成实性观这些相,依他起性让它起法,但不要执着它,没有假名安立这些现象,就是胜义谛。从胜义谛品来讲,心里面有法生起,但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生起,如一个念头进来,我不去执着善恶,都不受他影响的话,这个念头马上就化空,这样一来,你说我们有自性、心念,有去接触到这个法吗?你从胜义谛去观它的话,没有什么法不法,所以一切相、一切自性从胜义谛去观的话,这三自性是无性性,那三相也是无相,这是从胜义谛处来观。

胜义无自性性是通于依他起或者是圆成实,胜义是清净所缘境界,如果是真正解脱的人,祂因为证到圆成实性,它的本觉是清净的,所以法起自起,法灭自灭,对祂觉知来讲,都没有什么好坏,这就是从胜义谛来讲,那是清净心所缘的境界。所以─切法无我性,在清净所缘境中,没有依他起相,就是在讲解脱的人,圆成实性不让始觉发起功能,这圆成实性有因缘来要生起法相,它都是始觉依他起性,就不让它发起,修空观、修绝对空观的人都是这么样的,不去取一切法,这就是圆成实性,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依他起相,或依他起相时能不执取。

在清净所缘中,没有依他起相,或者在依他起相时,能住胜义无自性性,这就是圣人。怎么可以办到?要依他起性,如果习气没有了,如果能够真正悟到空,当然可以让一切法不生起,这样就是比较有解脱境界的人。如果像佛慈悲,除了空有不二的道理,还要进一步,不是到这里就是最后了。胜义无自性性是依他起相,但能无黏,所以说是没有法嘛!所以从空、无相这一部份来讲的话,是属胜义谛无自性性。

圆成实相更是胜义,胜义中的胜义,依他起性还有法的起、灭,你可以做到不执着,所以有就等于没有,如果不再依他起相,那圆成实性所产生的圆成实相,更是胜义谛之中的胜义,因为他根本没有让依他起性的始觉发挥对一切法的执着,产生要起一切法的根本,所以自然是胜义无自性性,因为圆成实性是胜义中的胜义,所以自然更是胜义中的无自性性。由空性瑜伽学者来说,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了解一下名词的梵文。《楞严经》中有一句「舜若多性可消亡,烁加罗心不动转」,烁加罗vajra,烁加罗心就是金刚心,因为此心自然是胜义无自性性,是因为空性,一切法是起自于空性,如果悟空了,不让它起一切法的话,那是胜义谛中的胜义谛,圆成实相根本连一切法都不起,不是依他起性,起了法后都不执着,这还有一点尾巴,这小乘修行人为什么不究竟?就是因为他里面还有烦恼法起来,而胜义谛无自性性这个就没有烦恼法,或是虽有烦恼,但可能只有两秒钟而已。

譬如你很关心你的小孩,希望他考到好学校,结果他没有考上,没有考上你就烦恼了,两秒钟后你就放下了,反正事实就是这样。但有的人不是这样,他想完了就睡不着觉了,睡不着觉明天起来又还在想,越想越懊恼,越想越不甘心,你要知道想后面这些都是多余的。但是未究竟的圣人,他还是有一个烦恼的种子起来,有一个期望,没有考上、没有考好,但是很快的就能放下了,无法引起他情绪上太多的波动,这就是还有依他起性产生的法相,只是他不执着,有执着只是几秒钟、几小时、几天,这完全要看你修证的功夫。

真正胜义中的胜义,是圆成实性连依他起性要产生法的根本都不让它起,永远住在空性中,大阿罗汉就是这个样子,所以须陀洹、斯陀含他们也有一点解脱的境界,但是他还是有一点不清净,就算是大阿罗汉,心里面还是有一点法的执着没有灭,阿罗汉是去掉我执了,烦恼少一点了,但是根本的法执还没有灭,这个要到如来地成佛时,俱生法执才会灭。所以我们要学的是无上的如来菩提,圆成实性证得要到我执、法执全灭时,空性才会真正显现出来,那时候才是真正的悟空。所以瑜伽学者说「空所显性」,这空性就是空所显现的性,这个性也是安立假名,空就是空,哪还有什么性、不性?没有安一个名词给你看的话,你要怎么讲?所以方便安了一个空所现的性,就是空性,空就是没有了,你还在讲些什么?都是方便说而已。

所以大乘经所说的「一切法皆无自性」,菩萨是要学习空有不二的道理,小乘的修行人只要我没有烦恼就好啦,所以他可以否定一切法,不让它起,大乘菩萨为了要感召一切众生的心,才能摄受他、才能利益他,所以要学空有不二的道理,所以祂可以感知这是法,但要怎么样才能自在?或是感知以后,要如何帮助他,然后自己有能够自在能力,也才能让他人自在。这就是菩萨之所以为菩萨,为什么菩萨要修空有不二?因为祂除了要有智慧以外,还要有一些功夫,这些就是大乘菩萨所要修的。

要认知一切法皆无自性,刚刚讲的这些理论,法是因缘而起的法,所以法本来是无常,不能长久,可以观它虚妄不实在,自性产生的法,它有成、住、坏、空的阶段,因缘灭了,自性也没有了,没有时它在哪里?自性永远不是在那里等着一切法要生起,你要这么的去观一切法都没自性。然后认知虽然自性产生一切法,但这些自性都是没有的。

如是说非绝对无自性,这一段你说非无自性,好像就是绝对无自性,不是的!是以相对来讲,相对的就是说,如果你让它起法,但你不去执着它,有自性是因缘成、住、坏、空阶段所产生的,到最后灭了,灭了哪里有自性?所以我刚刚讲,一切法的自性,是无常的,也可以观它没有,所以一个法要生起,因缘来这自性才会起,它才会起一个法,如果没有因缘,譬如说没有声音来,我的闻性不会在那边等,我的见性如果前面都没有东西,又或是我闭上眼睛,我也不去看黑暗,我都不去执着有没有看到,这么一来,就无所谓见性、不见性,你要了解这些理念。

所以绝对的无自性和相对的无自性,你要懂得它们在讲什么?绝对无自性,你要学空观,就是说一切法都无自性,然后所产生的一切法相都是虚妄的,不要去讨论那些有的、没有的。如果功夫到了,谈到理论,你可以讲这些道理,谈到要利益众生,你就可以去接收这些因缘,依众生的个案来处理,这就是相对的无自性,相对的无自性等于是你在短暂的时间内去承认有自性,然后因缘起法,在这法中间,去利益众生,如果不起法,你要怎么去利益众生?都还搞不清楚!你说菩萨常常在观众生,观得起来就是这个众生还不错,情况还好,观不起来就是他心不净,不然就是生病了,你在观时,如果是无自性,那你要怎么观?就观不起来了!你要能观就一定要动到我们的心性去观,心没有时空的间隔,不管距离多远你都可以观,不一定要有形象,只要观到他心能够相通,就代表这个人现在状况还好,如果观不到的话,就代表这个人迷失掉了,不然就是生病了,生病时人的灵性就没有了,所以无自性说跟短暂因缘所起的自性,你要这么的去认知。

 

经之论述重点,全品由五大部分组成:

(1).菩萨请问分:由胜义生菩萨回顾世尊初转法轮时,曾说过蕴、处、界等自性差别的有性教,至般若会上又说诸法皆空无自性,以为前后矛盾,不知世尊依何密意说的?

下面共分五段来说明无自性的理念,经之论述重点,全品由五大部分和合而成,第一部份是菩萨请问分,不是只有序品才有,在第五品里面还有菩萨发问,是由胜义生菩萨发问,胜义就是从空的理念,观一切性、一切相都住空,不去执着一切有相,这就是胜义谛。胜义生菩萨是已经证到胜义现起的菩萨,祂开始发问:「世尊!您初转法轮时,曾说过蕴、处、界等自性差别的有性教,至般若会上又说诸法皆空无自性,以为前后矛盾,不知世尊依何密意说的?」

《三转法轮经》是世尊宣说四圣谛法,初转法轮、二转法轮、三转法轮都在讲四圣谛-苦、集、灭、道的道理,第一次讲时,是对憍陈如讲的,有的称为阿若憍陈如,阿若就是善解、了解义,能够接受、了事说法智慧的意思,然后还有其它四比丘,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对他们讲,第三次再讲,所以说三转法轮,因为第一次在讲这解脱道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搞懂,所以才讲三转。三转有三段知见,利根者第一转能已知,二转能已断,三转能已证。

( 2006.06.21 讲于 法尔 )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