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0-4)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伍、第一品概述─序品

就因缘分有其二义,一证信分、二发起分。然此二分有差别者,略有三义。一者名别所谓证信及发起序,亦名通序及名别序。说我闻等令众生信,名为证信诸经皆同名为通序。以放光等发起正宗,名为发起,随部各别,名为别序。二者时别,如来发起名经前序,阿难所请名经后序,说彼二序时分别故。三者人别,一如来序于诸经中如来发起,二阿难序由阿难请说此序故。

解深密经序品有两个义意,一个是正信分,一个是发起分,上一次讲到第二项,二者时别,时间的差别,为了发起名经前序,阿难所请名经后序,这一般的,前序、后序,说彼二序时分别故,二序时有分别;时间,是如来发起某一部经有前序,阿难所请的名经有后序,这时间上有二序的差别。三者人别,一般的经典,一如来序于诸经中如来发起,二阿难序由阿难请说此序故。一个是如来自发起序,一个是阿难他发起请法的序,一部经的因缘,大略分成这三种状况。 

《解深密经》八品之间的内容,因为你也还没有诵过这部经,也不知道里面在讲什么,先把这个内容稍微作一简单说明一下。

 

()其内容分为:

1.序品(证信序):敍述闻、时、主、处、众、五事。教主说经时,住光曜无比的七宝庄严宫殿,具十八圆满受用土功德,现出二十一种功德成就受用身时,无量大声闻众与大菩萨众集会之情景。佛陀以大悲心,普为发趣一切乘众,其中有具足十三种功德的声闻和具足十大功德的大菩萨,更得观自在、曼殊室利、弥勒菩萨等极位菩萨为当机者,益显法会之隆重殊胜。

第一品在讲序分,就是证信分;此处要用种种人+事、物、主用来证明这一部经,时间、地点、人物种种之间有别,来证信这部经的内容,有时候称为证信序。第一品序品证信序,敍述闻(谁听到的)、时(那一个时间)、主(经典说法的主是谁)、处(在哪一个地点)、众(对什么大众说法)、五事(有的讲七事),总共有六种证信序

教主说经时,释迦牟尼佛讲《解深密经》的时候,是在哪个地方讲?,住光曜无比的七宝庄严宫殿,这有一些是我们人世间所不能接触到的,法会特别庄严,具十八圆满受用土,有的十八不共圆满法,谓佛净土十八圆满事故,说名圆满谓显色圆满、形色圆满、分量圆满、方所圆满、因圆满、果圆满、主圆满、辅翼圆满、眷属圆满、住持圆满、事业圆满、摄益圆满、无畏圆满、住处圆满、路圆满、乘圆满、门圆满、依持圆满。所以菩萨、声闻都不能够具足这些功德相的。

有时看佛像衪的手有不同的数量,一般只是两只手代表是福德两足,有的四只手是四圣谛满足,八只手指八正道,十二只手代表十二因缘法,表十八只手是修十八不共法的等等不同功德的,最多的化手是观世音菩萨所现的,每佛具二十五个手,各手具有四十只手、四十只眼,二十五乘四十起来就有千手千眼。

 在这节所讲的具十八圆满受用土,受用土,自性身、受用身、法身;受用身是报身,法身清净无相,自受用就是自受用土,这是报身佛的佛剎土。报身有三十二好相圆满具足,他受用,众生忆想,衪就化一净土供其居止。应化身居受用土,等于是佛陀具足庄严的居住场所。现出二十一种功德成就受用身时,在这部经,我们看我们印给你们的一段,流出佛住处种种不同功德相的境界,才说有二十一种的功德成就受用身,此在本文中有详述。

因为这一部经已经在讲菩萨的心用境界,对象都是无量的大阿罗汉或者大菩萨众,聚集在一起听这一部经,我们讲这部经是在般若求中道观的经典之上。通,是阿罗汉的解脱境众,这声闻乘的如实知空、如实见空,这是阿罗汉的知见。什么叫做如实?这在《金刚经》里面第十四品里面讲的实相观,那种现象你如实的知它、如实的见到它,而不去执着它,这就是实相观;如果是悟到空有不二,那是中道,如实知空、知有,如实见空有,这就是菩萨境界,每个程度都有不同。

如果是佛的境界,进入如来藏,就能够如实知、如实见如来藏,这是佛的境界,在这里所讲的,以佛的庄严能够成就十八种圆满受用土,现出二十一种功德成就身。然后对无量的大阿罗汉或者大菩萨们所讲的这部经,在经文中能列出来的阿罗汉跟大菩萨的名称,而且现在有些大菩萨居处都在中国土地上,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居兜率天内院等。

世尊以大悲心,普为发趣一切乘众,说这个《解深密经》,其中有具足十三种功德的声闻和具足十大功德的大菩萨,这些到底是什么,其功德相数量、内容等以后再来讲。更得观自在、曼殊室利(即文殊师利菩萨)等极位菩萨为当机者,当机者,就是他们一问一答的对象,可以显现出这个法会的隆重跟殊胜,当然有很多大乘经典都是基本弟子这些人,像《金刚经》一千二百五十人具,都是大阿罗汉,大菩萨没有参与。这部经有很多的大菩萨都参与,像观世音菩萨也出席这个大会,文殊师利菩萨,这两个都已经成佛了,因为发大悲心,所以又来再示现菩萨,菩萨才有悲情,大悲的情怀,希望度无量的众生,尤其是比较浅机的,由大菩萨来化、来转。

刚刚序文所讲的六种证信,今此经文及佛地等唯有证信而无发起,本来刚刚所讲的每一部经都有发起人,像《金刚经》的发起人是须菩提尊者,「他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謢嘱诸菩萨...,发菩提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就是发起;这部经没有发起,但是,在证信分序分里面义说发起理亦无违,《解深密经》的意义当发起因,在义理上讲也不相违背。

就证信分来讲它有三种义意,一辨事多少,分辨出一部经跟其它的经时间、地点、人物这种种事情的分辨,到底有多少分别;二说序之意,序分的意义是什么,证信分里面所包括的,三随事别释,随每一个来辨事,而另外有其它的不同解释。辨事多少,以《解深密经》来讲它有三种内容,一个是「真谛般若记」中所列出来分别七种分辨的事,也就是真谛三藏翻译这个《般若讲记》里面,他谈到要事情的不同内涵,大概可以分成七种事情

一、「如是」者标所闻法,标示出如是所闻之法,是什么内容,因为如是所闻...所闻法,这是每一部经所安的「如是我闻」之通义,其中又含别义;一部文理决定可信,一部经的内涵,衪所讲的甚深义理,可以让大众你决定得到解脱,我们相信这么去做,可以真正悟道的。《解深密经》你除了解法相,又说明种种法相生起的自性,然后又告诉你诸性实无性,到最后的种种成所作智识,都能够依本经来证得,所以文理决定可信。如果没有大乘根基的人,他只喜欢小乘的经典,他会偏执《阿含经》为主要的文理可决、可信;有的,奈不住寂寞会写文章来批评大乘。大乘经典没有历史记载的、无可查考的,但是大经经文出现是有其证的,你看它的文章、义理,甚符合佛义,佛所要说的义理,不是说你安了一个如是我闻,佛在哪里哪里,就可以当成真正的佛说的经典,不是的,而是要看到经文内容,你深信不疑,这就是佛所说的。

像《楞严经》,虽然传到中国,却有很大的争议,会争议的都没实证功夫的,你看它里面的义理,可信度是很高的,没有一个凡夫、世间禅定的人,可以讲出这种境,连婆罗门教的这些圣人,他们也不可能讲出这样的境界来,《解深密经》是一部文理决定可信的经典。

二、言「我」者(如是我闻)指出能闻人即是阿难。看最后附经文序品,「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这能够写如是我闻的,讲出来的、阐述的是阿难尊者,阿难尊者他每一个法会都要参与。

三、言「闻」者,亲承音旨。所闻的大声闻、大菩萨,听到这个经典,都能够亲自的承受佛的法音跟领到这部经文的意旨。

四、「一时」,如是我闻,一时,就是在讲证信期,意思就在讲开显所闻法善合时机。《解深密经》在阿含期之后马上讲又太早了,因为那时候连空都还没有悟到,空有不二的般若智慧也没有学到,就跟你讲要如何起神通变化,这个就不适合时宜。讲《解深密经》的时机,就在般若期之后,把众生教化得差不多了,你学空、无相、无愿三三昧以后,你就要去修总持法门,去学心如何去用空心,这就是《解深密经》主要的意义。讲唯识不是只有认识心法名相,了知自己内心的习气、毛病跟如何解脱这些心法、不清净法,而是要用识去产生神通变化,这才是大菩萨所要学习的。一时,就是在显示出所闻这个法,善合实际、恰到好处之时机点;一时,放在太前面就是阿含期,放在太后面那是神通大变化的法华境、涅盘境都不适合,刚好安在法华大概同一个时间;再来讲,佛在哪里哪里讲?

五、「佛世尊」,指出能说师。佛、世尊是在讲能说法的师尊,世尊。

六、「住处」,所分辨的事情就是居所刚刚讲的光曜七宝庄严宫殿里面,就是讲说这部经的地方。

七、「听众」,闻法的对象是谁?大比丘、大菩萨,不是只有单独的声闻乘圣人,就像《金刚经》千二百五十人具都是声闻、大阿罗汉。在后面提出很多的菩萨名,而且都是大声闻、大菩萨众;证信分里面光「如是所闻,一时佛在哪里哪里」,然后对哪些人讲这部经,这都是在序品证信分里面要讲的。

这部经是不长,如果像《华严经》那是非常长的经典,它的序品所含括的人事物更多。大略了解这个序品证信分里面,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哪里哪里,然后显什么神通、发什么光?然后有多少参与法会的僧众,都在讲这些,让你了解这一部经,出席的人、所听到的法是什么?大略的把它概括一个概念出来。讲这个七事有什么意义呢?  

 

然此七事总唯四意,初如是者明所闻法。次我闻者辨能闻人,次二证所闻法,后二证能闻人,广如真谛法师七事记释。二依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于序分中开为六义,一信、二闻、三时、四主、五处、六众。世亲菩萨灯论中说亦有六义,故彼偈云,前三明弟子,后三证师说,一切修多罗其事皆如是。三依亲光佛地论中摄多五种,一总显己闻、二说经时、三者说主、四显说处、五显听众。 

然此七事总唯四意,有四种涵意,第一个如是所闻,如是者明所闻法。次我闻者辨能闻人,是谁听这部经后转述呢?次二证所闻法,证实所听到这个法,后二证能闻人,是谁听到的?如果把真谛法师所讲的七事例来加以解释的话,就有七种,如果没有的话,如是我闻一个,如是一个,我闻一个,所证、所闻的法两个,能闻的人一,合成六辨事。刚刚我们举真谛讲的七辨事,讲法不同,大略大同小异。

二依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来说,具有六事辨。龙树菩萨翻译有两种,有时候翻成龙猛或龙树菩萨,衪是大乘佛法的创始人,他写了一部《大智度论》。一般依你的修行境界,可以看成是接触到什么经论,一个是经、第二个律、第三个是论,除非您只看经,而不修行,你就没有律。你也懂得经,你也懂得守戒,这两个具足,才能够有点成就。你才有办法去批注经典里面的论说。你能论一部经,你什么都要懂,境界也要懂、心所修证的清净地也要做到,这些都是有层次不同的。

大家都听过《大智度论》,《大智度论》就在阐述《大般若经》,《大般若经》总共有六百卷,你要能够把道理、里面的修行境界都搞懂,且也能证得,你才能够去讲说、论述。譬如讲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你如果不懂,怎么去论述?释迦牟尼佛只有讲四静虑,很简单一句话,在这《般若经》里面四静虑。四静虑就是世间四禅境界,那你就要去说明四静虑层次,初禅是什么境界、二禅是什么境界、三禅是什么境界、四禅是什么境界?《般若经》只有提出一个名词,你就要去论述;论,可以给初学的人一个方便,你会提出疑问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那论述的人,就可以把它圆满的说出释迦牟尼佛所要说的道理,当然完全不见得一样,因为佛的境界跟菩萨的境界又差了一层。如果依龙树(龙猛)菩萨大智度论来说,它序分里面开为六义,刚刚讲真谛法师纪释分为七事,现在讲开为六义。

一、信,让大家相信这部经可信度有多少;

二、闻,是谁闻?圣人他不著书的,不写书,因为证到最后无所有不可得,你如果是有所著作,你是不是执着!不要讲释迦牟尼佛,衪不著作,衪只有述经,述而不着。着就是著作,述而不着是谓不写书。不要讲释迦牟尼佛述而不着,孔子他是一位菩萨,再来示现在中国时,他也是述而不着,后代的人才帮它整理出来,成为《论语》。因为他不是佛,他是一位菩萨而已,整理出来就是这么薄薄的一本《论语》书类,不像释迦牟尼佛光讲一部《般若经》就有六百卷,这是所闻;

三、时,证信分里面显现出时间,虽然讲一时,一时不确实是哪一时,一时包含很多意思,大家动机成熟那个时候,佛来讲这部经,那个时间在哪一点?未来也会再发生,因为不是只有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佛法灭了以后,另外一个佛再修成佛道的时候,衪还是要讲这些;一时,不能确定是哪一个时,不要用我们凡夫的时空去讲,一定要讲出民国几年几月几日或者公元几年几月几日,这样就变成我们知见太偏窄,不是局限在有限的历史,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所说,一时,可以代表过去、现在都可以,只是显示出很模糊的一个时间;

四、主,说法的主是谁,这个比较简单,但是,里面本经有很多复杂的主,像《金刚经》从头到尾的主人都是释迦牟尼佛,有的讲经讲到一半,另外有的人就变成主角来说另一个法,在中间插播一样,本经中间就有某某大菩萨发问,有菩萨回答都有,像《般若经》里面,有时候须菩提回答他人所问,有时候佛又接下去讲。这个主,等于是说一部经里面含有很多讲述的主角,在这部经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主到底有几位?

五、处,处所,不知道光曜无比的七宝宫殿在哪个地方?每部经,像《金刚经》是在祇树给孤独园那边讲,处所在哪里就很清楚!但世尊的报身受用土在那里?我们印象很模糊,要看本经文21种殊胜形容文句来认知。

六、众。听法的大众。

 

这七个事跟六个事到底差别在哪里?多了一个闻理可决可信的可没有提到,其它的大概都是相同的。世亲菩萨《灯论》中说亦有六义,序分的证信分里面有六种意义,如是我闻,一时,前三明弟子,后三证师说,前三个意义是说明弟子的这一部份的,后面在讲释迦牟尼佛、世尊所说的,当然包括时间、地点跟法,一切修多罗(指经典)其事皆如是,所有的经典,所提到的六事、七事,这里讲六事,都是这样子。

三、依亲光菩萨《佛地论》,我们引用《佛地论》的经典不少,上次讲到基础篇讲义后面的《佛地经》,讲到四种智慧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修到佛地的人,他应该有哪一些智能,智能到底内容多少、意义是什么?我们大略讲过。

他在阐述这《佛地经》的时候,引用五种辨事:一、总显己闻,这是谁听到的;二、说经时间、三者说主、四显说处、五显听众。所以序分如果用五个、六个、七个都可以讲,你要去阐述每部经的序分,你要举五、六、七,它所含的意义都可以,看你怎么去讨论每部经的序分,如果你有心要研究这一个,你就依刚刚所讲的五事、六事、七事去分辨,看完了,把它归纳下去,「如是所闻。一时佛在哪里哪里...」,然后显什么境况、对象、是谁参与、讲什么经典内含,这是序分后面所说的,让你们了解。

 

陆、第二品概述---胜义谛相品

 胜义谛相品是说明胜义谛真如,乃是离名言之有无二相,超越寻思所行,远离诸法之一异相,而遍于一味相。第一段由解甚深密意菩萨解答如理请问菩萨所提出的胜义谛无二离言的道理。第二段佛陀正式为法涌菩萨说:胜义谛是圣者内自所证、无相所行、不可言说、绝诸对待、绝诸诤论,不是凡夫众生所能寻思的。第三段佛陀为善清净慧菩萨等说胜义谛相,与诸行相是非一、非异的关系。第四段佛陀为善现须菩提尊者等说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的平等相,最后得如《佛地经》云,受用和合一味事相。

 

第二品是胜义谛相品。胜义,就是绝对空理,才能称为胜义,如果有为相就不足以称为胜义,有时候又叫第一义谛。在第二品经文间,就在阐述一切法最基本的胜义谛相,上一次我们讲到《深密解脱经》把这一品分为四品,说明胜义谛真如,什么叫做真如?先了解真如的发起,一般所有真如相都分两个来说,一个是空真如体、一个是不空真如体,这两个相像铜板一样有正反两面、不能分离,证得这就是圣人;凡夫,虽含此两个真如相,除不空真如体以外,空具足但不显。

不空真如这个是说有,但是,有时候又不真,这个妄有之外,再加一个邪真如。邪真如,依它真正熏习而成的这种习气,然后真正发挥它原来的功用,这就是邪真如。邪真如虽然在佛教有讲到这个名词,其实这个名相是不好的、不应该具有的。现在邪真如有了,不应该具有的而有的,这就有三不等染法,有的贪心比较重、有的瞋心比较重、有的无明比较重、有的起慢心、有的怀疑心,每个人邪真如为何,不一而足,不该有而有的。

圣人的境界有显空的真如,他遇到因缘了,然后空性生法,这就是所谓不空的真如体,产生现行,空真如遇缘产生的相,现行所产生的相,就是只有这个相缘起而不住;凡夫,他会执着这个相来烦恼,才有第二念、第三念、第四念,第一谛讲空就是这里,绝对空,但是,它有不空的真如,可以应缘起法,起法以后又不去执着这个法相,这还是属于第一谛、第一念觉知,这还算是圣人的境界。

为说明胜义谛真如,这是讲空真如,是离名言之有无二相,我们了知第一义谛空,不能落于语言、文字,你讲到什么状况,你修到这个境界,有所说即非第一义谛相,自然什么法都不屑去讲。如果自证了,那你讲什么?你解脱了,你就不执一法,你怎么会想去说话、想去写文章呢?不会。因为有因缘了,大家要请法,才方便给与说法,不然不在语言、文字上去讲这些空、有二相,你说空真如体、不空真如体,这两个都是我们佛性,胜义谛都在讲你说空的部分。

第二品胜义谛相品,离名相、离语言文字,离名言,除了这个语言文字以外,离种种名相,指这个文字相。看到一个人,人家安了一个名相给他,男人、女人、好人、坏人、你认识的熟人、不认识的人,有这些名相产生,那就是有文字,虽然每个角落的人所说的话不一样,但是,意念都是一样的,谈到胜义谛相品里面都在讲这些道理。

胜义谛的真如是什么样子?既然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有相、离无相,那就是超越寻思所行,不能用思虑这才是第一义谛,不能经过你思考以后才讲出来、不能经过思虑而产生名相,第一谛就是这样子,也就是说远离诸法之一异相,诸法,如果说诸法,那就是不一、有很多个相,那是异相。如果说一相,那只有空相,空相也是一个名相,这相当于永恒的;如果异言了,产生诸法了,那就有很多的相,这在讲有的部份,这个相当于无常的、变异的益相。

在这一品里面,释迦牟尼佛在告诉我们真正胜义谛的的真如是什么相?而遍于一味相。如果,你不能体会胜义谛真如有什么意味,那你还没有到那个境界,《佛地经》里面讲的受用和合一味事智,你要先回到第一义谛空,你才有能力去上和合如来心,下和合一切众生悲仰心,甚至于身心都可以与众生和合一体。菩萨在学如来菩提的时候,当然上合佛心、下于众生同一悲仰,这是观世音菩萨在《楞严经》耳根圆通法门里面所讲的,你用耳根修,修到破六结使,破六结使,然后证到空,有阿罗汉的境界,进而得到十信位住。然后这时候再地地往上修证,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菩萨,这些要你行菩萨道来证得如来菩提。你要行菩萨道,你就要下于众生同一悲仰,就是用这受用和合一味事智跟众生身心合一。

为什么要跟众生身心合一呢?众生有烦恼,你用你的胜义谛无相之空给他,他就可以得到安祥,他不会惊吓、恐怖;对于上,还是用这受用和合佛心,我们希望求得诸佛那种真正的真如体性跟他相应。如果能够体会到这个受用和合一味事智的话,这是没有主观意念的,它随因缘而去和合他心、佛心,如果众生有身体不舒服,那菩萨身跟他合一了,跟他同一体,他病菩萨也病,菩萨有一个行法,叫病行;真正菩萨的烦恼应比较淡薄,因为,他本身也觉悟了,心的病比较少了;但,身的病,因为众生有病、菩萨也会有病,这是受用和合一味事智里面的一种,不是说你要不要的问题;有的人,一进到这种状况,他很头痛、很害怕,怎么见一个人,他生病我就生病,真正的菩萨他不会害怕,因为这个病也是无常,两、三天可以把它化解掉;这就是初级小菩萨有这个能力,心功夫不够好,没有大菩萨的身心坚如地牢,永不为所动。病也不是你要不要的问题,你自己就能接受到众生的身病。如果你有看网络上文章,我有说明这个病行。

跟众生同一悲仰,有慈悲心,给众生一个仰赖、一个依赖,以我的慈悲心,我的身可以给你用,我的心可以赐给你无畏,众生他也可以用菩萨的他受用心这种功能,跟诸菩萨合一,菩萨有跟众生合一的一味事智,他常会感招这种病行,病行就可以修忍辱、修忍法,用无为法来达到忍辱度到彼岸。

刚刚讲的你要破掉六结使,才能够进入这个境界。什么叫做六结使?就是动、静、根、觉、空、灭这六个诸根基本毛病,诸根都有这六结,每一根都是一样,有这六个结辅。如果「动」生了,就是在眼睛可以看到东西、耳朵可以听到声音,这是「动结」;听到声音,如果在胜义谛相的时候,在空真如现的时候,它不会有这六个毛病,它只是住在这个相对的空,依因缘对空真如现起的一切法,它能够以相对空对待它(因缘)的话,就无所谓的结使,结缚都没有了。

一般人修证过程都是这样修上去的;动生后能不住此因缘,就如是做到「动灭」的话,静生。动态的色相灭,就进入静态的色相或者尘相,尘就代表六尘,六尘能入「静」相不生心。如果静相生起,你去执着这静相也不对,你要让它灭,所以诸根的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时候,你就进入诸根最原始状,根的「性用」会产生。

这个时候,不是指我们凡夫的诸根的功用眼见、耳闻,有点世间禅定行者的境界,他诸根的功用会有超能力,会有色阴的魔相。色阴的魔相起,这时你要灭掉它、超越它,这里动静根三结是对五根六尘在讲的,五根六尘。到这边以后就进入修心的状态,用心才能够进行受用和合一味事智,你光在肉体打坐禅修的人,你说可以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这还是没有办法超越时空心的和合。

譬如说菩萨,他在台北,有一个众生在高雄,他打个电话过来,这个电话等于是一个无形心的交通,他身体的病跟你和合在一起,变成你菩萨的身体,这个就一味,没有两种味道性,只有一种性合,这在胜义第一谛的时候,他起初有这六种,破掉这些就进入心的状态,进入心的状态(修觉、空、灭),就代表你身体已打开(心眼开),身体打开你才有这种空、有不二的修证机会,也就是说开悟自心后才有此境界。没有的话,只有光在这色身上用功,见光、见外世界等而已。

离诸法之一异相,一相、异相都能远离,而遍于一味相,此一味是真空理地之境相。第一段由「解甚深密意菩萨」解答「如理请问菩萨」所提出的胜义谛无二(没有空有二相)离言的道理,由解甚深密菩萨来解答,在第二品里面都在阐述胜义谛相是什么样子,也许你以前常常看书或常看讲义上第一义谛空、第一胜义空,现在要了解「第一义谛空」不能落于语言文字,不能落于思想,只能用佛性空体去感招,这是第一段

第二段佛陀正式为法涌菩萨说:「胜义谛是圣者内自所证、无相所行、不可言说、绝诸对待、绝诸诤论。」这几句话都是在阐述胜第一义谛的道理,若一切法,可以从一切外境去得,这不是真佛法;你要证到胜义谛,你就要从你内心自己证得,别人也替代不了。就像我讲的这些道理,你听了、你懂了,懂就是见道;这条道路指示给你,见道,但是,你要去证得,实证地去证得,这个证要从内自证,不能从外证;佛法,为什么在讲心地法门,刚开始的心地法门,在讲所有的种种的烦恼、污垢,这些邪真如你要去除掉,已经到《解深密经》这境界,大概修证到三三昧,才能够从内心去体会什么叫胜义谛、第一义谛空。

这个相,无相无所。无相,就是绝对的没有相;无所,就是没有心所可以相应一切法,心所法,有二十个随烦恼、六大根本烦恼及其它不是烦恼法的善境界,这些都是我们的心所法,你没有心所法跟它相应,无相无所,这是世尊在第二段对法涌菩萨所讲的什么叫胜义谛。无行,是心行,心动就是心行,心行密意,修禅的人或者修到菩萨境界的人,他可以用这个心行,然后去幻起一切法,利益众生。像刚刚讲的和合一味事智,这是很被动的去融合众生身心。你心有所行的话,就是心行密意,用心法,超时空去利益众生,做什么好事,众生都不知道,但是众生的困境、病苦什么的,慢慢都可以改善,这是有所行。

现在如果讲第一谛、胜义谛空的话,这个就不能去做,观一切法本来就无相,心也没什么内心的不清净跟一切法相应,也不主动用心法,无心行,这时候才能讲第一谛空的样子,就是这个样子,反正就是无所事事,不主观意念起法、也不去利益一切众生,如果想利益一切众生的话,这已经破掉了最基本的第一义谛的空。

第一义谛空,为什么要证到这个?就是你要先证得解脱,一定要这么做,不然定力不足,遇逆境总是会退转的。所以行者不能做到这个样子,体会第一义谛空,你就得不到解脱能力与知见。此经文先标示第一义谛空理,不是只有佛理的阐述,而是要修行人修习先行的目标宣示。

有的人行菩萨道,没有坚定的毅力,为什么?就是没有修到第一义谛空的阶段,然后就去度众生,不能口说、心灵通力加持,当然所得成效有限。第一义谛空,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你才有办法对大小事情能够脱黏、解缚,确实证得空,对于外六尘不染,对于内尘不黏,自在无碍才是真悟第一义谛空理。

第一义谛空理不是懂了就好,懂是懂了,懂有什么用呢?烦恼来了还是没办法,还有看不惯别人所行、所说,烦恼照样。你如果没有真回到第一义谛空理,刚刚讲的心所法,就会发挥它的能力。有的人比较没智慧的,观不到你心所里面还有什么毛病,所以就会犯执取一切修行境界。

譬如《金刚经》里面常常讲的证四果,真证四果不要有证四果想,如果你说你证到须陀洹境界,只要你讲出这句话,你就不是须陀洹,为什么?因为你心所还有执着、心所还有一个慢心,因为我证到须陀洹了、我比人家好、我怎么样,这种就是有心所毛病,心总不净。没有修证到后面讲的绝对的法,绝对的法都不能起一个法,在修行过程之间,你很谦虚、无为、忍辱的去修,你才能够做到第一义谛空的境界,这样你就实质地能够脱黏、解缚,不然你佛法懂得多,没有用,你拜了几百个师父也没有用,都不能帮你解脱;要解脱,要自己从内心实际去证得胜义谛相,这是讲空的道理。

这个经文每一句都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解释,无相、无所、无行,不可言说,如果,你的法可以言说,表示说:第一个是你太喜欢去攀缘、太喜欢show off一样、表示爱现,这就是严重犯了法的执着,这样怎么能够解脱?没有。六种不可说是佛法最高修证,在生、不生之间,有六种不可说,这六种组合都不可说,就是证到胜第一义谛空、证到胜义谛相的时候。

像第一义谛空理证得,哪一个人会蹦蹦跳跳?爱讲话、爱写书、爱批评别人?不会。如果,不是为了度众生,他可以不用开尊口,他要度众生,人家来问,就要跟他说明,不然他可以自在无碍的守住空寂,永远住在第一义谛空里面。

当然,菩萨证到第一义谛空的人,他虽然在为众生讲经说法或者度众之间或者进入受用和合一味事智之间,他还是处在胜义谛空里面,不然他会乱了空理,对不对,你们懂吗?不然显示他没有定力,这也证明他门有实证第一义谛空理。你要有受用和合一味事智之间,可以容纳众生一切身心,同时你要有自在的心。

当然,度众中、使众生离苦得乐中,你同时可以身体生病,心有一点烦,但总不会出差错,基本的定力要有,永远要住在胜第一义谛空里。为什么序分以后,就马上提出这胜义谛相出来,这是最重要的修证标的;你后面所要修、所要了解的六、七品经文,最后最后都要归到这个第一义谛空理的修证,就是第八品要产生神通变化,也是从这个第一义谛空理里面出来的,证到第一义谛空以后,才能产生神变,要修也是要以这个为目标、要产生神变也要以这个为基础,才能产生这成所作事智。我们就讲到不可言说胜第一义谛的形相。下一次再继续讲。

( 2006.05.24讲于 法尔 )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