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2-22)
             
胜义谛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为祥比丘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二、胜义谛相品()

课前引言

放了两个礼拜的假,有的去户外教学,有的在自家用功。户外教学的,从这一次行程中,你应该可以学到很多的佛法,不要赶热闹,要善思惟。希望这十六天大家都不放逸。处处都是佛法,不是只有课堂上讲的才算。课堂上听了、学了,你出外去实习,这一次去印度也是实习之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验,如何体会?自家人饮水,冷暖自知。一切事的缘起都有因,一切事发生都有缘,在因缘之间,你要善观这些是在教导你什么。不管是自己或他人,都要加以观察、思惟,然后反观自己能否不住一切有为、不住一切无为,一切都自在。这是第一步要学的,学得好,你才能进入幻化,像幻师幻化一切事物。第一阶段学得不好,就不用讲到后面了。如果第一段学得不好,你学了后面,会幻化却无法不住有为、不住无为,这样的话就成了外道甚至邪道,只会作一些法,不会把众生导入正途。

上次讲的七谛,不管是过程或者是究竟,都要导入实相观。此七个名词所谈之内涵,于过程之间,有实相观也有因缘观,也有种种境界;至究竟的话,一切法都要入实相观,有实相观你就能够自在无碍,能够度众生而无所谓顺逆、对错等等观念,自心随意而发,发而无发、作而无作,还是自在,所以这是真正的菩萨。每个经典所举的例子、内涵会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当初的听众有所不同,所以就会产生种种不同的内容,内容越多就越细。

至于我们修行,一个简单明了,说道理,我们说三转法轮,三转法轮你该如何?世尊到鹿野苑度五比丘,第一转是只有憍陈如听,二转、三转是另外四个比丘加进来,转三次法轮。我常常讲,一转要「已知」,如果不知就要搞懂,能知就叫做已知,如果还没有已知,还迷迷糊糊搞不懂道理,那就没有已知。佛讲的道理清清楚楚,你如果智慧够,那佛讲一次你也就知道了。为什么末法时期那么难?我们讲了十几、二十次,讲了十几、二十年,你听是听了,不懂还是不懂!末法时期的无奈就在这里。

如果二转的话,你要「已证」,证什么?使自己习气不与因缘相应,有初步的解脱。证不是很好吗?不是究竟吗?不是!仅是证见你自心有什么习气,并朝解脱目标迈进。如果连自己的习气还不知道,修了十几、二十年,还是一样不知道自己在修什么,那真的是没有走对路,没有碰到善知识跟你转法轮。所以要看清自己的习气。怎么证?如果对于毛病的多、少、大、小,这些都搞不懂,那要怎么修?所以你要证知自己有什么习气。有的是贪心、有的是瞋心、有的是淫欲心、有的是我慢心(贡高我慢),有的是痴(无明、不懂因果)。好比这次出国,你可以观:「我为什么对其他人都很好,就是对某个人不好?」你要善观因缘,如此不用神通你也知道一二。

你平时对居士或者其他的师父都不错,为什么今天对某个师父就不对劲?过去世彼此必有不好的因缘,没有因缘就不会凑在一起,一定有因缘。缘起嘛!如果没有直接因缘,那缘也是别人他们的因缘,来了也都跟你没有关系,会有距离,互敬如宾,或者是互敬如冰,这都是因缘。像有的人,看到某个人就很讨厌;看那个人就很贴心,这都存在过去的因缘。纵使你不知道,这个心也知道。这样思惟,你还会愚痴吗?不要愚痴。贪、嗔、痴、慢(我慢心)、疑心病、邪见(没有正知见),都在生活中上演。学佛法的人都有正知见;学佛法学一半的,则是一半正知见、一半邪见,会有很多情况。

所以这次户外教学,不是只有你在学,我也在学。我看的可能比较多,我可以借着问题来跟你们解说,也许你不会善思惟这件事何以发生?这件事你该学到什么?上课多少要提醒你们、要讲点。有去的人听了就知道,比较贴切一点;没去的人听一听,也许隔了一层纱,似懂又不懂,无法确知真实道理是什么。没关系,听一听,能学多少就多少。所以你要已证,证知自己习气。你知道吗?证知了、知道习气了,哪一种有多?哪一种有少?哪一个大?哪一个小?偏向贪嗔痴慢疑哪一类的?或者二十种烦恼你都有?那不得了了!六根本烦恼,细分下去有二十种,再细分下去有九十六结使,再细分下去变八万四千,八万四千你都犯了,那没有办法了。

所以我们的心,有粗、有细、有微细、有微微细、有极微细,你不要说你修了,就会很快有成就。在《解深密经》的开头,就跟你讲过,佛是最清净觉,只有佛才是最清净觉者,你只要是个菩萨,就有死角,清净是有、觉是有,但不够「最」。唯有如来、佛才能说是最清净觉。十地菩萨有十地菩萨的烦恼,九地、八地、七地……,乃至于地前菩萨,更不用讲了,这个就是我们要修的。所以才有粗的习气、微细的习气、极微细的习气、极极微细的习气,你不要说你不得了,你还没有成佛以前,都是要世世修行的,只是大修、小修有异。粗的习气易修,微细的习气很难断,因为你都没有察觉、没有证知,那要怎么修?所以谛实名相,讲来简单,但你要懂它道理,并用在修行上,这样就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佛法听了,大师讲了也听了,听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修。

已证以后,就要「已断」,三转时你要已断,不断就没什么好讲的,不断跟光知道有没有相同?一样啊!断了没有?没有断就没有果位,就不能成圣人。佛每一次讲法都要三转,我们看经典就再讲一次。这次在这个经典讲,下次在别的经典讲。所以我们最后去看《法华经》讲的,你要抬杠的话,大家都说《法华经》在天上人间讲了十六次,哪里有到德里的Janta这里去讲?(导游孔达拉博士提到有在那边讲)。虽然没有记载,或者没有史料,我们不要去怀疑,反正佛讲经说法不会只讲一次,所以才会说在这一处讲这个,在另一处又讲这个,内容差不多。但是为什么内容会有的多、有的少?因为当时的听众,如果境界比较高,祂就讲越细;如果是初学的,祂就讲学善、断恶,什么叫善、什么叫恶,善恶两个道理很清楚。所以这里七谛也好,十谛也好,内涵会有点不一样。

最后你不要说你证了,佛法不是讲证的,光证知你有神通力,若放不开就是没有断,那有什么用?证知你有初禅的境界、有二禅的境界、有三禅的境界,有四禅的境界,你证知了却没有断习气,没有断习就还是众生!所以这个断很重要。知、证、断,如果你讲你有修、有证,而没有断,光有神通、有什么……,没有错,但你到底断了没有?习气断了没?对于神通的执着断了没?你懂了就要善思惟,然后用在自己身上。以下继续讲十谛。

 

十谛指十种真实理。即摄化众生之差别方便中,有十种所知之谛理。即谓十地中第五地菩萨之差别方便智有十谛之别:

十谛系指十种真理,真理(谛实)又有两种,包括世俗的真理与真实的真理。真实的真理不讲一切、都讲空,世俗的真理(俗谛)是在世间相中,求有解脱的知见,能够有实谛观、有真实观。哪个高?如果你都没有入谛,就是凡夫,凡夫不入流,不讲它。这两种圣人,实谛是初级圣人、俗谛是晋级圣人,简单讲实谛是声闻乘,俗谛是菩萨乘。所以你同样看一个人,居士也好、出家众也好,都有这两种种性,不是你出家,就什么都具足了、就是菩萨了,不见得。种性的种是种子,能演变成开花结果的果;种性有的写这个姓,有的翻这个性,都好,你懂得它的道理就好。所以你如果有菩萨种性,你就会处处为众生着想,你不会只为解决自己然后一切OK,你的心永远在罣碍众生。

像这次去印度,如果你虽非领队也不用带队,但是都处处观照别的同修、同侪,那你就有菩萨心;如果一个人走到哪里,处处都只顾自己,也不犯错、也不怎么样,那就是声闻种性。所以菩萨种性、声闻种性,从一个人的行为就可以看出。那他为什么不学这个、不学那个?那是他过去的因缘,勉强不来的。累劫修声闻乘的,自修都来不及了,还顾得到别人?累劫修菩萨道的,则都从来没想到自己,只会想到别人。这种种性,很难去要求。但是你说声闻不好吗?一切菩萨是从声闻中来的,没有经过自己成就,你怎么有余力、有能力、有多余的心思去照顾别人?所以大般若经讲,菩萨如果说没有声闻乘的修行基础,那是骗人的,这是外道,是假菩萨。

你说你没有定、没有智慧、没有……,却自称是菩萨,那是假的。所以《大般若经》中世尊有讲到这个概念:如果你是菩萨,你应该有声闻的定力。有声闻的解脱能力就是证空,然后再加上菩萨的智慧,方能说得头头是道、辩才无碍。这就是真谛、俗谛的分别,你要能懂。那你现阶段要学什么?有的人时机还不到,什么都不想学。像我们今天下午喝茶时,就有同学说:「我都还不想学什么。」不想学什么的,表示时候还没到,那不能勉强你,因为你要修空观,空观就是累积你的解脱能力。你说悟空了,当中也有分一天悟空的或一年悟空的。一年还不够,有的空悟要一、二十年。这当中,一天的空悟者,跟一年的空悟者,跟十年的空悟者,哪一个定力比较强?当然磨得越久的就越强。若是悟空是真悟者,即是真空证者,一天也等于是人家修十几、廿年,但真悟空要能现六神通才算数。

修证一天空观的人,小事可以化解,大一点点事情就迷迷糊糊、就乱心了。修证一年空观的人,小事情可以化解,中事情还无所谓,再大一点点的事情就迷糊了、心乱了。长期十年修空观的人,大、小事情都照样不能够震动的了他的心,这时候才要转修有为之法。所以修行是从妄有中认知空,要去证,然后得空,得空后也要断空。最后都要加上一个断!断空,为什么要断空?否则你会变成顽空,会执着空寂,这就是阿罗汉的毛病,什么法都可没有了。什么叫做业障?什么叫做因缘?都没有!没有,他才能解脱,但是这样下去就变顽空。菩萨不能这样,悟空有基础的能力了,在不断空之间用空去度众生,这是增加进一步的智慧。像有时候,对一个人,用讲的来度就好了,不必在那里比手画脚、或用心意念、或用持咒的。

像在印度火车站,我们黄大德戴两层口罩,然后缺氧,我去一看,为什么要戴两层口罩,然后造成缺氧?空气本来就不好,你戴两层口罩,呼出来的都是二氧化碳,一半吐出来、一半在口罩中间,你又吸回来,当然久了会缺氧、头昏。你要是睡不着,就可以这样做,二氧化碳可以催眠,所以你真的很亢奋、睡不着的话,你先用被子盖在脸上然后呼吸,一半新鲜空气、一半再把二氧化碳吸入,就会迷迷糊糊睡着了。二氧化碳也可以催眠的。但是你缺氧的太厉害,那就麻烦了,所以心脏不好的,你要注意空气流通。用口罩是可以过滤细菌,但不管你是几百块钱的口罩,还是十几块钱的口罩,都一样只能过滤细菌,对病毒就没办法。

所以感冒用口罩仍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感冒大部分都是病毒菌,极微细的,你戴几层口罩都一样,不够就是不够;若能挡住,一层就够了。你懂得这样的话,为什么要用两层?我告诉你们:「拿下来就好」,有的热心的也在那里加持、灌气……,我说:「口罩拿下来就好啦!」拿下来不用三分钟,她就说:「现在好一点了!」当然好一点了。这个要什么法?这是智慧,我在那边也讲了。所以你们对生理、对自己的种种身体现象都要懂。为什么能懂那么多,有时候你稍微思惟一下就懂,然后看一下医学的书、生理的书,印证一下,脑筋转一下就懂了。而自修的人、声闻乘的人,他不去看很多书,他把心管住、戒律守得严格,然后不犯错,他就可以除习解脱了。

到底声闻种性、菩萨种性,俗谛观、真谛观这些,你要怎么去做?一个名称讲出来,你就要懂它都在讲这两层意思,不管中间又分为几个、十个,这十个里面一定有一个真、一个俗,到最后,第十个那是真的,要讲真实谛。真实谛又回过来,跟第二个、第三个有什么不一样?其实也是一样。为什么?里面有真谛跟俗谛两个,你不能说这两个不一样,如果这样,你佛法只学一半,永远学不好就是这样。你不要看,这明明讲十种不同的名称,对,但是里面有世俗谛、有真实谛,这两者都概括在里面。如果归类到一个真谛的话,那是空,空又要可以回归有、包容有。所以这十个,有什么不一样?一个跟十个都一样,十个跟九十六个也一样。这样,你懂它的话,佛法不是很简单吗?所以一个名相,就从俗谛跟真谛里面去学,先学真谛,再来包容俗谛,两边都圆融,你就是菩萨种性。

即摄化众生之差别方便中,有十种所知之谛理。当然自修也是一样,你修行还是要经过这个过程。已经讲到《解深密经》,当然就不是还在讲自己修心,那样你去看《阿含经》就好了,看普通的经(大般若经以前的经典)就好了,用不着来看《解深密经》。《解深密经》是在培养菩萨的知见。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包括两个层面,自修之外还要摄受众生,要摄受众生就要懂得这些道理,所以以下才有十种差别方便相,有十种所知的谛理。理是空观,谛则有分俗谛、真谛。也就是十地菩萨中第五地菩萨的差别方便智。这里提到,第五地菩萨是差别方便智,在第七地菩萨是普通方便智。第五地又有差别,心还没有灭除,所以差别跟方便之间,各取你的习气,或者你的知见方便度众。

世间法没有绝对,出世间法也没有绝对。那一般人怎么究竟?不能一下子究竟那就要用方便法。所以你要度众生也一样,要断一个人的瞋心,不能一下就断,不时稍微给他刺激一下,然后他瞋心冒出来再给它刺激一下,更冒出来又再刺激一下。一般人会说:「不行、不行,他已经生气了,不要再逗他。」不是你说要、不要,是随自性而发。菩萨要这样,要有把握,随性而发,刚开始好像气氛很不好,到最后却能圆满收场,要让他心柔软、要让他心调伏,要有这个自信。你如果没有这种能力的话,刺激他一下他已经生气了,你就想:「好!好!好,不再骂你了,不再骂你」,但他的毛病永远没法断。有时候要火上加油,很奇妙,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剥下去,到最后让你全部爆发了,爆发了才能够修心,这个叫做「度众三昧」,你要自己去体会。依你的自性随性而做,有做等于没做,有为等于无为,你在度众中这么方便差别去做。以下十谛包括有:世谛、第一义谛、相谛、差别谛、说成谛、事谛、生谛、尽无生智谛、令入道智谛、一切菩萨次第成就诸地起如来智谛。详述如下:

(1)世谛─根未熟,不堪入大,为说四谛、十六行等法。

(2)第一义谛─根已熟堪入大者,为说第一义法空。

(3)相谛─为不解第一义、疑惑一向断灭者,说诸法非有非无,乃一实相。

(4)差别谛─闻一实理惑之,以谛为一者,为说二谛差别不一。

(5)说成谛─既闻差别,执有各体,离正念者,为说四谛等法乃随言说而因缘集成,其体无自性。

(6)事谛─为正见之众生说,若迷于四谛将起苦果之事;即说苦谛。

(7)生谛─若迷于四谛将造集,能生后苦;即说集谛。

(8)尽无生智谛─若解四谛则能灭染累;即说灭谛。

(9)令入道智谛─为正见之众生说应解达苦等;即说四谛中之道谛。

(10)一切菩萨次第成就诸地起如来智谛─为大乘可化之众生说成就大乘如实之行德。

 

以下开始介绍十种不同的名相,仍要一个一个来讲解。

(1)世谛─根未熟,不堪入大,为说四谛、十六行等法。

第一个世谛,是世俗的真实道理,你说世俗怎么有真实道理?世间的一切因缘法,都是真实的道理,在凡夫眼中是:「我命苦、我很苦啊、我什么都不如意。」圣人则看它都是因果造成的。所以你这一趟去印度,看到有的人生活得很困苦,有的人又很悠哉,悠哉都不干事,不干事你又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些人这么悠哉,不找事情做、不赚钱,就只在那里晃晃晃?」晃的是那些人,你不用去分别他们有没有事做吧!我们团里一位老师父就起烦恼了:「他们都没事做吗?怎么都在这里?」出现在车站的,不是在等车就是在凑热闹,当然没事干。所以你尽看这些也是烦恼。回到台北,我们几位坐车内前面的,往前看路上情况,就不习惯,看到大家这么规矩在开车,好像很奇怪、平静,既没有牛车、也没有三轮车、更没有什么车在前面钻来钻去、猛按喇叭,便觉得太规矩,反而觉得好单调、孤寂、…。所以哪种日子过久了,你就习惯了,你到另一个清净的地方,太安静、太有秩序,就反而觉得不习惯。人都要这么随时适应,如果只适应清净、无声,你就无法适应那种人多吵杂、什么车都有的世俗谛了。

世俗谛对一般初发心要修行,或者根基未成熟的,比较没办法做到心安,因此你只能跟他讲:「你要修善!你可以去做善心环保,或者去做家庭照护、……。」你只能叫他去做这些事情;但是别以为做这些事情就是在修佛法,那这样是把佛法看得太粗浅了。这些是给他打打基础、积积福德,因为还没法子深入修行、听闻佛法,所以先去修天道的根机。换言之,哪种人适合修哪种法,你就带他去修持。如果他连一句佛号都不想念,那你要叫他修什么?你当然鼓励他先去帮助别人、做做义工。或者哪边有一群人在做善事,就叫他去参加。你不宜强拉他来法尔听《解深密经》,他会听个一、两句就睡着了,因为他还没达到那个根基。

所以菩萨要善观根基。对方是小乘根基的,你就教他修小乘法;他是大乘菩萨根基的,你就教他──有为、无为都一样。这些法你要能够善于利用。如果不能入大,便为他说最基本的解脱法,如苦、集、灭、道四圣谛。你说四圣谛是小乘的法,你不爱讲,你只爱讲《般若经》,爱讲什么空、什么缘起,讲了半天,你自己到底有没有解脱?苦集灭道,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刚刚讲的光苦就要三转,已知、已证、已断,你知道苦了吗?有的人不知道苦、不认识苦。所以这次你们去爬鸡足山,碰上那么闷热的天气,就明白这也是苦。但地狱道比这种苦还苦上千万亿倍,所以你还是没体认到真正的苦。

有时候想,下次不能十月去印度,十月天气还这么闷、这么热,而且又没像我们上次八月去鸡足山,有大迦叶尊者慈悲念咒加持,让乌云盖天,于是都没有被晒热到,甚且还有一点微风。讲起来,八月应该比十月更糟糕,结果反而是十月这趟没有风,真是在考验你们。没风,有没风的道理;有风,有有风的道理。都对!尤其最后还有人演了一出晕倒戏给你们看,总算你们有信心都爬上了鸡足山顶。这主角是某个同学。看到示现什么异象,然后就真的看进去,结果又如何等等。所以不管哪个圣地、哪个地方,发生什么事,都是在教你们一些法。各位要去思惟,不要光看热闹、不要光看故事,爱听又不知道故事里在讲什么。这次是叫你不要执着一切有为相!执取相就会随光明去而现死亡。你看到的、你深层意识所体知的,都是虚幻不实在,不要执着,一执着就会坏事。譬如他执着光,所以一个心就一直要趋向光,真的趋向光时,就会真死人!所以不能执着。有光,看一下就好,不能一直定着眼看,定着眼看就会迷失掉。修行也是这样,境界来时体会一下就好,不要太执着为真实境。

苦集灭道如果三转就有十二转。苦──已知苦、已证苦、已断苦;集──已知集、已证集、已断集;灭──已知灭、已证灭、已断灭;道──已知道、已证道、已断道。为什么道要断?道不断你就执着空,就没有办法转成菩萨行,你就阿罗汉的境界,所以还是要断。你所知、所见、所证悟的境界都要断,你说:「断到最后,我什么都没有执着,那我在干什么?」断到最后都没有,你就入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修来修去,大小乘就在修这三昧,这三昧如果究竟了,就是三解脱,就不叫三昧了。三昧是正定(samayasam mai ya,简略二字成三昧),解脱就解脱,这是不一样的。定跟解脱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解脱」是可感知这个境,但不受它黏;「定」是看也可以、不看也可以,反正都不理它,这是定境。

之前就讲过,阿罗汉先得「定解脱」。这「定」一定跟「气」有关,你身体没有气你就没有办法修定,你身体有气了,你才能够得定解脱。人家骂你、人家做什么事,你看了都不在意,这是因为有气在压住你的习气,所以你的习气不会大于你的定力。有不舒服,对,但你还是可以自在,不过这一种并不究竟。可惜世间禅定都走这一条路,以为究竟了,其实没有。佛法是进一步用智慧得「慧解脱」。所以解脱就要有智慧。慧解脱者,就能玩法,并且在法里面不执着它有为、无为,这样才能有智慧、有般若智,观一切法不执着。

慧解脱者,智慧要开显的话,气不能太旺,气太旺就没智慧。所以外道、气功师或者是仙道的人,都较没智慧,为什么?都是气很旺、压住脑,无法思考,起不了智慧。所以气要适当的疏散、淡薄以后,你才会有智慧生起。智慧显现在能说、能讲,看经典能够一次就通达,那这样也就产生不了神通。有智慧没神通也不行啊,所以到最后你还要去学「定慧等持」。一般人常讲定慧等持,定慧等持这是不简单的,慧解脱是比定解脱高一层。有定解脱没有慧解脱,那是还没有智慧;定跟慧再回过来等持的话,那就叫做「俱解脱」。俱解脱的人不只是解脱了,也有神通变化,心性清净,定中能产生神变,你要会神变才有真正阿罗汉的境界。

有个同学跟我讲:「听说某某师父已经证到阿罗汉了。」我说:「这样啊,这么好啊!现在末法时期,还有人证到阿罗汉的,那应该可以度无量众生了。」阿罗汉不是嘴巴讲,是要有现神通的本事,但平时又不能现神通,直到死前才能现神通。所以你不知道哪一个是阿罗汉,结果你竟可以知道哪个是、哪个不是阿罗汉?当然,阿罗汉也有心平气和、心清净的,那个还没有现神通,因其有慧解脱,没有俱解脱。所以你懂得境界、懂得神通跟你修行心性之间关系的话,你不要乱肯定别人,也不要乱肯定自己,不然你误别人大事,一说他是阿罗汉,他很高兴以为不必修了,你害死他了!

我们这次去印度所参访的圣地,都是四祖优婆毱多Upagupta尊者当年告诉阿育王的圣地。优婆毱多尊者于摩突罗国(Mathurā)优留曼荼山(Urumunda,意译大醍醐山)之那罗拔利(narabali)阿兰若(aranya)处为众说法。阿育王要去拜访他,优婆毱多尊者以其居处狭隘,遂率众一万八千人至华氏城(Pātaliputra摩竭陀国新国都,现今之巴特纳市Patna)为王说法,并告之佛陀诸旧迹,指示起塔供养,并建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阿难等诸大弟子之塔以供养之,据传共造八万四千塔。所以这些石柱、大塔都是优婆毱多尊者示地点,阿育王所做的。

当初,优婆毱多尊者有个弟子祂还没有证到阿罗汉,然后祂弟子的弟子修到阿罗汉果。这修到阿罗汉果的弟子,看祂师父还没有修到阿罗汉,但却自认为是阿罗汉了,所以这个徒弟就不忍心,心想如果让师父这么入灭的话,终究只是阿那含果而已,还没有到阿罗汉境界,所以就设计要报师恩。既然境界比祂高,又不能这样明讲:「师父!你不是阿罗汉」,免得师父骂人且又不信,是故用了计策,问师父说:「您会不会神变?」「神变?我当然会神变!」「你变一只大象好不好?」「好,变大象还不简单。」就像我们刚讲过的,幻师能幻化一切事、一切珠宝、一切马、一切兵、一切战车什么之类的。

这弟子问师父:「你会化大象吗?」「会。」就化一个大象。徒弟说:「师父,这个大象太小了。」好比我们这次去朝圣,请了两尊象的塑像,一只大、一只小,还有一只更大的没有请回来。徒弟讲:「太小、太小,要大一点的!再化大一点的,这还不够大!您能不能把它化成跟房子一样大?」「那还不简单,反正都幻化的,哪怕是要化成像房子这么大。」化完了,问说:「好了吗?」徒弟说:「还没、还没。师父,这大象要向您冲过来。」师父就让这只大象开始跑,向自己冲过来,等到大象快冲到自己身上,他也吓了一跳,忘记这是自己化的,当下就知道:「我还有恐怖心,不是阿罗汉!」

你不要说你修行、会有神通变化、会有什么。有位大德说:「我有惧高症。」那你准不是阿罗汉!那阿那含呢?阿那含也不是,因为阿那含就会有五神通,那没有五神通者,必非阿那含。那你是斯陀含吗?斯陀含要淡薄贪嗔痴,那你也就没有,因为还喜欢吃这个、不喜欢吃那个,你有这些就表示贪嗔痴没有淡薄掉。所谓淡薄是什么意思?就是心有时候会去想,但又没有去做。你说你喜欢吃什么?蚵仔面线,想是想没有真的去买来吃;你喜欢吃荤食,喜欢台湾的这些小吃,有想,有没有做?当然有想、不能做到,那是另一回事情,但周围之间,你在台湾,蚵仔面线总是可以吃得到,你有没有真的去吃?想吃荤,没有真的去吃荤,所以这就是有那个心的种子,但没有行为。这在小乘修行里不算犯错,但是这样你就知道,自己不是斯陀含。斯陀含不是很简单吗?不简单啊,要淡薄三毒贪嗔痴耶。那你还会生气吗?你还会懊恼吗?你还会怎么样……吗?要这么去知自己的习气!

你说:「那好嘛,我就还有须陀洹吧。」认为须陀洹是最简单,随便修都有。须陀洹要断三结耶!三结──身见、戒禁取见、疑心病。你身体怕痛,打坐、拜佛都受不了痛,那苦就都没有突破,身见没有去除。再来,执着邪见、戒禁取见,把世尊所讲的戒律,守得太太过头了,就变成执着,连不是世尊讲的戒律,你也拿来当戒律守,那就是犯戒禁取见。然后还有疑心病。所以,这三结你真的都断了吗?你断了才有须陀洹。而且,须陀洹有一个先决条件,贪嗔痴慢疑中的嗔心要灭。如果你嗔心不灭,你断了这三结还有嗔心,那是没道理的。所以有经典讲:佛说「嗔心灭,许你证须陀洹果」。须陀洹果是真得了,天上人间还要跑七次后才能证阿罗汉果。

所以你不懂得这些道理,光一直修,诵经也念了、拜佛也拜了,却还是没修到重点。所以我常讲,光会诵经的人,有时候要停下来,观自己的心看看。诵经是让你积福德,如果从出家开始到二十年、三十年后,都只在诵经,那这样是有一点太累了。所以是要观你这个心──到底身见破了没有?戒禁取见能否不执着?疑心病有没有断?须陀洹还要天上人间跑七次,这些都是小乘的名相。你说这是小乘的,那你在修大乘法,都做到了吗?做不到还是要回过头来看,大、小乘二法不能分。你说:「我已经没有这些毛病,那我有大乘的种性,我修般若、修什么大法,菩提实相观……。」但是你以后要讲经说法,并且能针对不同根基者,教他:「你是适合修小乘法的人,你就修小乘」;遇到大乘种性的、行为规规矩矩的,他什么戒已不会犯,那你就教他修大乘法。这叫善观因缘、给予方便、教法,这些都是要学习的。

所以不要看到四圣谛就说:「这个是小乘的。」小乘你道理知道了吗?不知道还是要学,自学然后利他,两个都要懂。以前的菩萨行做了,做了以后,你要讲经说法还是要用到它,还是要讲给别人听,因为每个人根基不一样。也许他过去根本没有听过什么叫做四圣谛,现在你讲了,让他第一次「已知」,然后他自己思惟,「已证」自己有什么习气毛病,然后要「已断」,用各种方法去断习,外境魔或者自己内心断,都要做到。这样的话,四圣谛各有四种差别相,产生之行相共有十六种,这在小乘法里面都有列出来。这就是世俗谛,对于根基还不成熟的众生,你就要善导、善诱,从基础的法开始。

 

(2)第一义谛─根已熟堪入大者,为说第一义法空。

第二种第一义谛─就是我们在这里讲的胜义谛相,这是第一义谛。我们看禅宗也好,或者大乘修行者,都讲第一义谛空。为什么第一义谛要加一个空呢?因为基本上来讲,第一个都是以空体应缘,空体应缘以后有两种现象,一个是「止」,一个是「不止,但是能自在」。观它止,是不应缘,这是阿罗汉修行的境界;观空体应缘而不让它止,就现「有法」,有法时又能够自在,这是菩萨在修的。《解深密经》都在讲这个道理。不是叫你无为,而是住有为不住有为想,住无为不住无为想。所以住无为你可以做有为相,住有为你可以入无为的空相,这样两边互用,你才能行菩萨道,这个就是第一义谛空。

实谛相要讲第一义谛。如果空不讲,那第一义谛就包含两个意思,一个空、一个不空(不绝对的空),那为什么要讲第一义谛空实相观的真谛呢?因为根已成熟,经过十年、二十年的听经闻法,修自己的心,然后根基已经成熟,成熟就是解脱了,但是解脱不是究竟,是已堪入大者,所以要导入大乘佛法的修行。有的人是根基不成熟,但已经巴不得赶快入大乘菩萨乘,所以所讲的法都不真实,有的是现出家相,所讲的法根本是世间法,末法时期就是这样,所以我们自己要小心。

这些你要去善思惟。根基已经修到空观的人,你要让他转成大乘菩萨种性的话,就跟他讲「第一义谛法空」,不要讲绝对空,绝对空是阿罗汉声闻乘在修的,要让祂成大阿罗汉,大阿罗汉也可以说是菩萨。你跟他讲空中应缘之间有一切法,你不要去执着它,这也是空,这种相对的空是菩萨要去修证的。第一阶段要修绝对空,这是第一义谛绝对空;菩萨的第一义谛法空,为什么要加一个「法」字,空也是一个法,有为法也是法,但是里面有空的意味在里面,所以相对的空是菩萨要修的。所以假如第一阶段的世俗谛尚未悟道,你就要把他导入菩萨种性,这也太早了。这一部经所讲的第一义谛空是讲空,而所谓的俗谛,则是境界又比较高一点的。

 

(3)相谛─为不解第一义、疑惑一向断灭者,说诸法非有非无,乃一实相。

再来第三个相谛,相一定是讲有相,不会讲空相。空相当然也是一个相,但是相谛里面,常常有实谛也有俗谛,这两个同时都存在的。所以阿罗汉悟实谛观,菩萨悟实谛跟世俗谛等观,这样是不是第二层次《解深密经》的境界又往前推了?所以第三个相谛为不解第一义,你如果还没有究竟到第一义谛的话,那世俗谛里面不解第一义谛。疑惑一向断灭者,「一向」是一直都这么去断、去灭一切法。这样你要为他说法,非有非无,乃一实相,解脱断灭空的道理、绝对空的道理,所以第一阶段他一直喜欢这样,执着绝对空、断灭空,他很害怕有相观,你要跟他解说这两个境界是同时存在,先证实谛观,再包容世俗谛观,这样才能够进入第三个相谛。

第一个念,你感觉你的念头是真的,那你就接受他,但不受他欺侮。有的人连第一念觉都不让它觉,所以永远都不去接纳一切因缘。执守这种绝对的空,你就没有办法圆融,修不到究竟。你如果相谛证得了的话,就是实相观也有了,世俗谛观也有的话,这中间就有差别相,所以差别相功夫更高。如果你没有悟到绝对空的话,你差别相智就起不来,你没有修到最原始的空观的话,你看这个人跟所有的人习气毛病都差不多,那这样怎么有差别?你看到人就是人,不对!每个人所犯的习气毛病不见得一样,有的嗔心重、有的贪心重、有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心都有,都有不同。所以你要知道进入第四个差别相的话,一定要从根本相发起!

我们说修行有两种境界,一种生根本智,根本智证得的话,才会现起差别智。如果你习气毛病还一大堆,你怎么去分辨别人毛病犯在哪里?因为你自己就有这个毛病,怎么会看别人有这个毛病?一定要自己根本智证空了,才有办法去分析每个人讲什么话、语中带什么病、行为中带什么毛病。把它看得清楚,不是为了拿来算账的,是你要开导他。所以如果他还不知道,你要跟他讲:「淫欲心重的,你要修什么佛法?如果你是散漫心重,要修什么佛法?如果你贪心重,贪是贪哪一种?怎么对治?」有的人不知道自己起贪心,像是对于饮食或者什么珠宝都不喜欢,但是对于偏爱的东西、供佛的物品,也许就会想要拥有,这也是一种贪。

像这一次在印度,有同学就是这样,贪求小物,我就特别提醒他。我若不提醒他,他以为这就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心念。你仔细观察:「你有我没有,我希望拥有!」这种念头就是贪心。虽然想要的这个,未必是很贵重的东西,但这种微细的念一起,就犯了贪。你的起心动念,处处都是修行。你不懂就处处放纵它,这样习气毛病怎么断?因为你不知,你守心就不够严谨。守心很严格、很严谨的话,这种贪嗔痴慢疑发不起来。所以它虽然讲差别谛、差别相,这是从第一义谛你已经证得了,再进入相谛。根本智,在这里发以后,有相谛,差别相,你才会有差别智。

所以菩萨善观语言举动,你就可以讲他,那有的为什么不讲?因缘不成熟不能讲。所以,讲就讲了,讲了人家听,是顺缘;人家不听,怪你、恨你、骂你,那你也要照单全收,全收后你有没有自在?这就是你一方面度众、一方面在自修。讲这句话人家不高兴,不高兴恶心反弹回来,你又不自在,那怎么办?所以刚开始学空观的人最好少讲话,因为你度不了他,搞不好还引来两个结怨,他怪你、恨你,那岂不是又结恶缘?所以普通修空观的,要花很长时间修自己,让五根面对五尘境都不动心。你看这个人,干这件事情太离谱了吧,太离谱你也看得无所谓;那个人微细的习气还有这一点,你不想度他,也懒得开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藉由这次的机会我体验到的,你们同学可能也有感触。比丘、比丘尼,出家众衣服一穿,代表释迦牟尼佛一样。戒律上讲,居士不能毁谤四众,更不能毁谤出家众,这是居士菩萨自修时,要这么规范戒律没有错,但如果是出家众自己说:「我穿出家衣服,每个人都要顺从我、要恭敬我」,这就是自我膨胀。出家人第一句话在修什么?释迦牟尼佛说:「身口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这是要记诵的偈语,你去看《阿含经》就知道。出家众每个人要念,但现在出家众不见得记得这一句。总之,你如果说:「我穿了出家衣服,可以随便骂人、讲人家。」你就恼怒众生。众生为什么叫做有情?因为他没有修的好啊,所以才有行为怪异、语言粗率事,你既然是出家众,就不要让人起烦恼,这是基本的慈悲。

你说:「我修我自己就好了」,却没有去感觉自己的行为、语言是否让众生起烦恼,真的这样也不好。不是光不惹恼、不触怒众生就够了,如果你行为不对,别人看了烦恼,照样也有业果。所以出家众更要小心,威仪律仪要具足。真正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要知道应如何修心、修行,身口意业不造恶,现出家相要有出家相的样子,居士也要有居士的本分。不恼世间诸有情,那怎么来修?「正念观知欲境空」,善观自心意念,起心动念你要自己能观照,哪一种欲望起,你要能够控制它、观空,不要受它影响,这是自修。这三句包含了行为举止、三业,都不要恼怒众生,不要造恶。

最后一句是「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果为了你的肉体去躺在有刺的树枝上,或者单脚倒挂在哪个树枝上睡觉、修苦行,这种都对你的心净没有帮助,对解脱也没有帮助,这些法都要远离,不必要去执行。因为这种苦,无法令你悟到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解脱道。你要善思惟,知道该怎样修,对准目标,从内心去观照。你打坐当然很好,因为你没打坐就没气,没气的话你光念经又抓不到要领。念经很好,但是义理跟身体要同时兼修,方法就是吸一口气憋气念,念到不能再念时再吸气,这样身心都可以修,里面的义理也看懂了。如果你光会念,然后气一直往外吐出去,你身体有没有什么好处?没有,只觉得念完了经是很累,为什么?你只是呼出没有吸入。这种法子是光懂经文义理,但对于初学者,没有办法把身体底子练起来。

有些人念了很多经,为什么都起不了功用?一来是你没有思惟它的道理,二来是虽有思惟但做不到,尤其你的身体连一点气都没有,心也没打开,所以无法观到自己的妄想心、习气毛病。你不善于观,那怎么修?所以你至少要修到初禅,初禅是什么境界?要有觉有观,要能感觉自己的心念、要能观照自己的心念,那才知要控制得了它,才不会随它起舞。如果你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就连世间禅的初禅都没有,更不用讲要得须陀洹果,须陀洹果起码到二果,除非你说:「我今生什么都不管了,我就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你好好念佛,一心不乱念佛,念个七天,那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时你不要期望说:「我今生要行菩萨道、要干什么!」不要讲这些,你就自修自己,那也好,去西方世界留学,留学回来再来行菩萨道。

但为什么你今生可以听经闻法了,却不好好再突破呢?你去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马上就能够成菩萨哩!低根基的还要十劫,比较好根基的还要一劫,才能够成菩萨,然后才可以去游历十方一切世界,去学菩萨道,一边度众生、一边修自己。我的意思就是说,不管你今生还有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你为什么不好好从心里去求突破、去证道?如果光求往生当然很快,但是为什么不在有把握的听经闻法之中,赶快有成就、有一点把握?不要光寄望未来去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成菩萨。其实观世音菩萨不就在自己家里吗?你为什么舍近求远呢?那边当然有阿弥陀佛,你说阿弥陀佛一定会教你吗?没有!为什么?因为你的功夫、程度不够,所以还是要大势至菩萨跟观世音菩萨来教。那既然在这里就有祂们在教,观世音菩萨不是在娑婆世界了吗?你为什么不把握今生,好好弄一个比较高的修行境界呢?把这些道理好好的搞懂,就知道要把握现在。

所以我讲的是这一次的感触。因为四众全在里面,有的就有这种观念。现出家相者,有没有让众生起烦恼?不是光不去干扰别人而已,行为、言说还应当做为居士的模范才对。所以不要一厢情愿叫居士不要批评,若要人家不批评,你要自己先规范好语言、行为。当然居士他批评是造业,但造业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你!你不要很高兴说他造业会受报,这你要担一半责任,你也要受报,因为他的造业是因你而起的!所以因果微细很可怕。不懂道理的话,会自以为袈裟一穿就什么都好。若行为好,人家自然肃然起敬跟你学习,不用讲,人家就跟你学习;如果你的行为不对,光想靠这出家众的衣服来服人,很难。所以这个要思惟。有问题即修正,没有问题则嘉勉之。这样,平时居士就不要去批评出家众,我看在眼里我都不敢讲,有的人比较安不住六根所以他就要讲。所以这些都是你可以好好去学习的,没有对错。每个人示现行为、示现语言、示现什么样子,都是在教化,那你如果看不顺眼就是心还不平。

 

(4)差别谛─闻一实理惑之,以谛为一者,为说二谛差别不一。

第四个,差别谛。实谛之间的世俗谛、第一义谛、相谛、差别谛,你要有根本智,才会产生差别相的智慧,这差别相不是在你修行之中。你修行之中要尽量断习,断分别心到自己入空相了,你才能用差别相来度化众生。一句话、一个行为,你就知道这个人还有什么毛病,这个人偏向哪一边好、哪一边还不圆满,看了有因缘就随机教化,无因缘他听不进去就少讲,多讲了惹人嫌,也许你会说:「我无所谓!」是啊,但是引起他人很大的烦恼,最后又不是圆满收场的话,那就很麻烦。所以你要行菩萨道时,当然这些个都要自在,法一用出去,一定要有好的圆满结局,就不怕骂人了。

佛不会骂人,因为祂大觉悟了、又有无量神通,可以讲道理让你信服。但是骂人的菩萨就很多。古僧大德哪一个不骂徒弟的?连打徒弟都有,恨铁不成钢呀,老婆心切!所以不骂,对方怎么会改进?他不知道自己的毛病是这样子。你被骂了,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嗔心,瞋心起来了,知道有瞋心。如果你做错,别人却不敢骂你,你就不晓得自己还有瞋心。一骂下去,你心里不以为然,瞋心一起来,这就清楚了。有时候师父老婆心切,会用比较激烈的方法;有时候则随缘开示,智慧高的人听了就能做到、会自己思惟,这个就是差别智。所以度众就会很圆满。这个过程,你要有十几、二十年的磨练。

 

(5)说成谛─既闻差别,执有各体,离正念者,为说四谛等法乃随言说而因缘集成,其体无自性。

第五个,说成谛。既闻差别,你知道听闻的差别,或观众生的差别时,执有各体,见闻到每个个体不同、所表现的行为不一样,或者离正念者,他们各执所听所见,没有办法入正念时,(正念就是说你能有觉知,又能不住一法),这样就离正念,离正念你就胡思乱想。所以有差别相,就让他执一切法,这就是离正念。所以一个人有这类问题,听了某个法就住在那里胡思乱想。或者你听到人家讲你、骂你,你就胡思乱想,没办法在听了以后知道说:「我懂了,我以后要善思惟,来改进自己习气」,你反而落入烦恼里面,只想到:「某人说我不对;人家说我怎么样……」,就起烦恼,这就失去正念。

所以正念是一个觉知心,常常听人讲:「提起正念!」修禅的人最容易懂正念,正念一提,就有一个觉知而无妄想,这就是正念。正念并非还有一个念,正念是没有念,只是有一个觉知。所以像今天我们讨论到说,有人会感觉伤心,进入受阴魔相,进入受阴魔相时,你要提起正念,觉知回来,知道自己在伤感,然后住在觉知的这边,那么那个伤感就没有势力,你就慢慢不会再伤感。伤感可能来自于自己的潜意识,也可能来自于周围众生的伤心,都有可能,要看你当时的情况是怎样。假设这个正念一离,你就散乱了;你如果没有一个觉知心可以观照到自己的心,偏偏让心一念接一念,那就离正念了。会进入妄想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为什么第一义谛空觉时,不要起第二念?好,你要起第二念可以,如果有个人来,你知道他是人,这是第二念。「我知道有东西来,然后一觉知那个是人,但不再起第三念。」如果是第一念都不觉,有来、没来都没关系,那是菩萨境界;如果你觉了,分别一下那是什么东西,那是阿罗汉的境界。阿罗汉的境界在于──有第二念觉,但祂不起烦恼;如果是凡夫,则是──第三念、四念、五念、…,一直起来:这个人是男生?是女生?是我讨厌的?是我喜欢的?有这么多念起的话,就是凡夫。所以一个正念不舍的人,就没有第三个念头,顶多只到第二个念头分别知。你观你的内心也是一样,这个心念起,你觉知一下;不执着它,它就没有了。

一般人往往是这个心念起,马上接着进入第二念、第三念、第四念。像有同学说:「有个念头告诉我:『不让你去印度』。」不让你去印度,你知道一下,然后放下,也不去讲好、也不去讲不好,圣人应该是这样学的。若一直在打妄想:「你说不让我去印度,那我要不要去?我去会发生什么问题?然后会怎样?……」这样妄想无量,这就还是凡夫!虽然有心觉,但是没有定力,岂不跟凡夫没两样?就像跟世尊谈四禅天的外道行者一样,纵使可以修到四禅十八天或四空处定,为什么没有脱离轮回?他把握不住所知、所觉、所现的这些善境界,他控制不了。你说他没有境界吗?有啊。没五通吗?也有啊。那为什么没有解脱三界?他不懂佛法,不懂佛法怎么修。所以懂佛法是很重要的。每一个境界、每一条道路,你都要懂,然后去已知、已证。习气当然要断,证到好境界也要断。

但世间人不是这样,证到好的境界,就觉得这个功夫要再练得强势一点──本来可以观一千世界,现在要观三千大千世界,观了以后又执着不放。在《般若经》里告诉我们,就算有能力观到三千大千世界,也要以般若智观它:无所有、不可得。佛所说的道理不会冲突。如果闻到差别相、闻到差别义理,而没有正念的话,一直在那里思惟、思惟,有时候会越想越乱。像这种人你就要从四圣谛开始,跟他从头说起,为说四谛等法。乃随言说而因缘集成,依你的所说,让它成为因、成为缘,慢慢让它成为未来能够发芽的一个种子。或许他今生可能还差得太远,或者怎么样,但是有听就有种子种到脑筋里面去。

然后你要告诉他,一切因缘,苦、集、灭、道,到最后都无自性。苦也无自性,集一切因果的阿赖耶识也无自性,甚至于你用种种佛法灭一切烦恼种子也无自性,甚至于你证到了苦道、集道、灭道、道道,也都无自性可成就道业。这样,就算是已证到四谛时,也要断四谛,把你执着四谛之果的心也断,这样你就能够转入大乘佛法。每部佛经里面所提的,皆是当时释迦佛尼佛依听众而示说当机之法。今天我们就讲到第五个说成谛

2008.10.29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