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2-18)
             
胜义谛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为祥比丘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二、胜义谛相品()

上一次讲到幻师,他所显现的幻化术都不是真实的,但是智慧不够的人就会把它认为是真的,以为自己所看到的变化都是真的,他不知道经过变化,这些物质、人物都是假的。引申到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我们会受业力的牵引,也都是因为认为一切业为真,所以就会随缘去受报。我们要了解,经典此处所举的譬喻,正是在讲一切因缘果报的现象,都跟幻师所幻化的一样,虚幻不真实。幻师会变,而一般证到阿那含、阿罗汉者,也有幻化的能力,只要有识阴魔相境界就会变,这都是有为变。这种跟佛菩萨应化不一样!幻变是不实在的,所以是主动的有为,是自己主动要变的;而应化是无为的,例如众生忆想佛,佛就从空、法身中,应众生的忆念,现一个应化身。当然这个应化身也是幻化的,但它是从无为、空法身、无相中,应众生之忆念而现起的,非主动的化现。

幻化对象也可以讲身,也可以讲物品,像这一段经文所讲的,可以化做大象、马……等等的动物身,也可以化做种种的珠宝,这些都是变化的。他的弟子或者一般没有智慧的人,看到幻化师在变,都认为是便成真的,若是真的就不应该幻灭。在《楞严经》的识阴魔相也有讲,如果你还没修到色阴魔相、受阴魔相、想阴魔相、识阴魔相,也可能被这些会变的人所欺骗,这些幻变者不修心的话都是魔类,也都会变,像魑魅、魍魉老来成魔也会变。所以对幻化的相不能当真,道理就在这里!你在修行过程中,看到佛像或者不好的像,不要执着。当然不好的相你会害怕,你不会执着它;但是佛菩萨的好相,你也不要执着,因为魔也可能化成佛菩萨的像给你看,你如果认假为真,执着它是真,那就会着魔,魔会在你没有防备之间控制你,然后让你也会神变,也有神通,也有超能力,这样您就迷失而沦坠了。

 

若依真谛大师金光明记,幻师即是阿赖耶识无始已来能造虚妄。幻弟子者喻七识也,微细妄法赖耶所造。中即阿陀那,麤者六识所造。又见惑为师,爱惑为弟子。又心烦恼为师,皮肉惑弟子,四衢道者喻四谛之理。

1.有关金光明经内容概述

真谛大师是一位专门在翻译的菩萨。《金光明记》是在解释《金光明经》。每一部经都含有显密二教的义理,都非常殊胜。修到最后,要有基本的空观、无相观,才有办法进入密教;不是光念一个咒、学几个字就是在学密教。你要先进入悉昙。悉昙的领域非常广,而且你光看经典还未必懂得它在讲什么。这些跟发音、写法都相关。里面有大空音、重空音、涅盘音等等,不是只有五十一个字母学会就完了,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仔细的去分析每一个咒语,会发现都离不开「阿」本来的「不生」义;而种种字母又都包含了麁显、耎密。麁显的aiueo、五句空音、鼻音,你看得懂,表面怎么发音你知道,一看就懂;但是隐藏在里面的,柔软的、秘密的音,你就不知道。像「盎伽」这种鼻子音等,就是大空音、重空音,一看就懂得;至于涅盘音,也都包含在耎密范畴里,不易察觉。所以学悉昙要全部学,不是看个梵字入门就叫学悉昙,那是还没有入门呢。

若依真谛大师的《金光明记》,金光明经里面有提到十地菩萨,每一地菩萨有一个咒语,以及要怎么去修持。比如说你是初地菩萨,你持初地的咒,你就能够修得更快一点,再进入二地。二地持二地菩萨的咒,乃至于十地菩萨有十地菩萨的咒。这个以后有机会大家去翻译,慢慢来,把它真正翻译出来。这些都很难翻,要先研究这个咒是谁译的,然后他习惯用哪个汉字音来译某个梵字,这些都要慢慢把它考订出来。《大正藏》里面是有古僧大德所列出来的梵字,但是否完全正确,则还要再考证,因为他们倒底是古代的日本人,有时候不懂得汉字或古代的官话、吴音、汉音,河洛音、唐音之别。这个音很重要。如果有系统把它找出数据出来,可以写成一本指引,让人家遵循怎么来学悉昙。

《金光明经》里面有很多的咒,里面也有提到释迦牟尼佛前生舍身喂虎的事迹。祂当皇子时,三个兄弟中排行老么,看到饿肚子的母老虎带着七只小老虎,饿得奄奄一息。大哥、二哥看了,同情是同情,但没有动作;老么皇子就决定要牺牲自己去救小老虎。因为母虎饥饿时,又没东西吃,就可能把小老虎也吃掉。照《金光明经》讲,释迦牟尼佛过去发愿要舍身一千身,当下这正是最后一世舍身。人要布施这个肉体是最难的,你布施钱财、布施房子、布施国王位,好像很简单,包括布施你的太太、家眷、奴婢……,那些都是身外物的,但要布施你的肉体,那就不简单!有多少人可以真的这么做?

释迦牟尼佛过去发愿要布施一千身,这时已经经历九百九十九生,至此最后一生。最后一生,发这个愿、起这个善念,要牺牲自己时,祂就忆想起过去,祂也曾经发愿要布施肉体,已经做了九百九十九次了,这一生如果完满刚好就是满千,所以祂更积极的去做。等到哥哥们走远了,就跳下去山谷出现在老虎面前,但是虎妈妈却不吃祂,可能没有血腥味或牠太累了,所以祂不得不拿树枝刺颈部,让血流出来,血流出来小老虎还是不会吃,但老虎妈妈闻到血腥味,凶性就来了,真的把祂吃掉。《金光明经》里有谈到舍身喂虎事,其它的地方也有谈到此事。

《金光明经》也有提到,持宝髻如来的咒,就可以让所有动物往生天上。宝髻如来也有译作宝胜如来。世尊祂另外一世出生做流水长者子,他看到水池枯竭,里头的鱼都因缺水而快死掉,就找大树取枝叶,拿到池上抵挡水分蒸发,又请求国王借祂二十头大象去挑水,又找食物来喂饲。接着思惟:「曾闻过去空闲之处有一比丘,读诵大乘方等经典,其经中说,若有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宝胜如来名号即生天上,我今当为是十千鱼解说甚深十二因缘,亦当称说宝胜佛名。」等于是忽然想起过去世,曾学过宝髻如来的咒,就开始念,也为之讲解十二因缘。

当天这一万条鱼同日命终,并且脱离恶趣往生忉利天。这些天神为了表示感谢,都来流水长者子家里放光与散掷真珠、璎珞、曼陀罗华,国王看到了以为有什么人玩法术,怎么天空发光?问了才知道是哪户人家在发光。国王就派人叫唤长者来问,看是什么事情发光。长者子回答说,大概是那个水池里的鱼族都投生忉利天去了,又因为感谢而来加持发光。以上这也是《金光明经》里面提到的故事。也有提到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也是一个咒,然后引申到出宝髻如来的咒。本经里包含很多的密咒。

2.幻师即是阿赖耶识能变现

《金光明经记》讲,幻师即是指阿赖耶识,如果表面上看,经典说幻师会变化,就跟我们的阿赖耶识一样。我们阿赖耶识也会变。为什么你会来受生?阿赖耶识变现,但是我们要了解,阿赖耶识不是只有藏识,它亦是不净识,不清净的人才叫做阿赖耶识,阿罗汉以上的不叫阿赖耶识,叫做阿陀那识。阿罗汉执着阿陀那识,因为他悟到空,所以会执空。凡夫、七地以前的菩萨,因其污染法,都还是称为阿赖耶识;八地以上的菩萨跟阿罗汉,已清净,叫做阿陀那识;如果成佛了,叫做如来藏识。所以阿赖耶识,它「内变根身」,我们五根跟肉体由它而变;然后「外变器世界」,外变器世界不是它变的,那是众生共业,是大家一起变的。

3.内变根身外变器世界

前几天在瑞士日内瓦,欧洲的科学家在地底下几百公里,制造一个大型强子(Large Hadron )对撞器,互相撞击,模拟这个世界刚开始爆发那一剎那的能量,研究这个世界如何产生。他们讲一亿年,其实不只一亿年,一忆年以前的世界怎么发展,以经典来讲,已经多久了?三千佛要出现,过去「庄严劫」一千佛,然后现在「贤劫」也一千佛,现在是第四位释迦牟尼佛,未来「星宿劫」还有一千佛。现在贤劫已出现第四位之释迦牟尼佛,在未来还有一九九六位。每一尊佛的弘化期大概五亿七千六百万年。这样算来,我们的地球已经过了「一零零四乘以五亿七千六百万年」那么长的时间,所以科学没有办法去证明。

但是这个地球存在那么久,人类阶段性地都会毁灭了、再来,毁灭了、再来,来的是光音天(二禅天的光音天,他们讲话用光互相沟通,没有声音用光),二禅天的光音天那边,有一些比较不入定、或者定力比较退失的天神,就想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所以来到地球,地球被污染导致人类毁灭以后,万物反而重新又长得特别好,花花草草未受污染,所以不晓得过了几千万亿年后,这些天神下来一看,啊,这世界太美丽,起了凡心,摘花、摘果,这样跟地球结缘,一食世间物就不会飞了,吃了地球的东西就不会飞了。所以过去的仙人,道德水准八万四千岁时,那个时期要飞太简单了。可惜越后来,道德又复衰败,凡心亦越来越坏,当然就飞不起来了。

天主教、基督教讲的亚当、夏娃,那也是这么下来的,那不是创意创造的,那是光音天天神下来。你会觉得很奇怪,不是人而有一个身会飞,不是我们这个肉体,好比你闭着眼睛想,也可以想象出爸爸、妈妈的影像一样,天神他们只是一个影像,没有实质的重量,但是吃了地球上的东西以后,慢慢地,人的习性都慢慢出现,所以说就变成人的样子。这些来龙去脉你要看经典,当中有许多都在讲这个源起,讲这个世界怎么起来的。刚开始怎么起?人为什么会迷糊?天神为什么会迷糊?看这些叙述,可以增广你的知识。因为佛的智慧无量,佛眼才看得透彻,能讲出这些事情。

我们了解阿赖耶识,外变器世界,就知道是大家的共业创造这个世界;内变根身,则是你除了父母亲的遗传因子以外,都是你阿赖耶识的种子所造成。所以过去有一个女孩子,她当妓女然后赚了钱,有善心去供养寺庙的佛,人家就笑她:「妳这种钱也拿来供养!」然后她就非常伤心、非常懊恼,想不开,就把手指头剁掉一个,后来死了以后,对于自己做的自残行为印象很深,于是在出生时,就少掉一根手指头,所以这代表的是什么?阿赖耶识记住了。所以你对于身体的残缺,很在意的话,下一世就一样再来一次,所以不要把事情看得太重。有时候你不记忆,外表也会现,很奇怪,因为阿赖耶识已经记得,即使你不在意。

4.阿赖耶识善于记忆后表现于基因里

讲一个例子,我们同学断食以后,有的人这鬓角上头两边,慢慢地毛都脱下来,为什么脱下来?一定过去是动物,这里长了两支角的地方,所以头发就掉了,掉了以后慢慢它又长出来,阿赖耶识它记得很清楚的。七世它不会忘记。所以为什么自杀的人是痛苦,还要死七次,就是这样子。或者你过去学的东西,如果每一世都这么熏习的话,你会记得很清楚。你现在学梵文,如果学得很有兴趣,书也看得懂,那就表示你过去有熏习过,所以温故知新,很容易接受。有的人看不懂就是看不懂。所以你要懂得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记忆里,它会变化。刚刚故事讲,后来这个女生她死后再来出生一男生,出生以后少了一个手指头,然后又因为他前世诚心供养佛的功德,考上状元,而此状元再回到那个寺庙,感觉似曾相识,那位寺庙住持才跟他讲过去她的因缘,九指状元就是这么来的。所以你所做的善事、恶事都存在阿赖耶识里面,随缘去发作。

5.轮回众生遇业缘总当真

上面这一段经文,讲幻师在幻化一些东西,就是在讲阿赖耶识它的变化。在变化一剎那之间你把握不住自己,就随缘去受生,尤其在弥留状态,该堕入地狱道者,直接就去了,或者是畜生道,有因缘也去了,所谓因缘就是动物公母在交合时,你有因缘就会受感召,然后去受生。如果有因缘出生人道,父母亲也一样,他们在交合时,跟你有缘你也可以看到光,你就趋光而去了,你也不知道去的是好是坏,反正就入胎了。

能当人还算不错了,如果当动物就不好:每出生一次动物,智慧就差一点,因为阿赖耶识就蒙蔽,于是记忆力也不好,对神通也不好──宿命通现不起来。两个礼拜下来,各位〈佛顶尊胜陀罗尼〉念了那么多遍,你如果过去善恶道业果报消掉的话,你应该可以知道一些过去生的事情,依你的清净度知道多或少。如果你念完,也没有什么现象产生,这表示你念得不够、念得不对、念得不诚心。每个人应该要能体会到这些。显教经典中的杂密(经中附有咒语),它的功用很大。经典讲的清清楚楚,「一切生处忆持不忘,常识宿命」,为什么你没有这些现象?表示你没仔细把这个咒语、梵音念好,所以你无法契入精髓,当然效力就打折扣了。以上这些,都是跟阿赖耶识的功用有关。

6.道理懂得要离相犹难

接下来再讲,阿赖耶识无始已来能造虚妄,为什么叫虚妄不真实呢?你过去所造的业,只是一件事情、一个影像。这影像真实吗?已过去了!但一般人看见过去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这种种坏事影像现起时,就执着为真,不知道那个已经过去了。你会说:「哎呦,我知道啦,这些都是影像,虚幻不实在!」但是你又做不到真离相,那种似真又非真、似假又非假的状况,你没办法把握住自己,还是会迷糊进去。所以修得不够的,没有办法安住这个心。你说:「唉,我道理懂了!」道理懂了,就是做不到,是吧?道理懂了还要做得到!所以意解跟实证是两回事情。你听了没有去做或做不到,这都是没有究竟。很多人听经闻法懂了,懂了也只是:「呦!是这样啊。」听完你要去证解,要实际的证悟并且考一下,考通过以后,你才是真的证解。

昨天跟同学还在讨论嗔心。潜在的嗔心不诱发出来,你怎么知道你有没有?还有,境界来了你看得不顺眼,或者是什么事情让你恼恚了,于是潜在的种子就发作了!你说你平时很清净,什么事情都看得开,但境界来时就看不开。境界来时,就陷进去、迷糊掉。虽然阿赖耶识它是不真实的,不真实那你为什么看不开?就是平时没有修禅定,没有真正磨练。所以你要了解,这边讲虚幻不实,是没错,但是你做到了没有?这就要你从禅修中,自己去体会,然后从一切幻象中解脱出来。比如说,你今生做了比较坏的事情,你能否修到再回想起来时,没有罪恶感?

如果你破戒了,贪嗔痴慢疑、杀盗淫妄……等等都犯了,你觉得有很深的罪恶感,心一直执着这个幻象为真,那就不妥了。通常进入《解深密经》、或者《大般若经》的境界,都在讲空有不二的道理,都在讲不要执着对、不要执着错,反正一切法都是虚幻不实在的。经典讲归讲,但你有没有办法做到?如果理智的话,今天讲那你做得到,但在迷糊、要死不死时,又做不到!所以学佛法可让你在没死以前,要先学习死亡一次,怎么死?就是打开窠臼,法身活起来,阿赖耶识会出来,中阴身现。还没死就先现!它现了,你才会知道,中阴身这么敏感,敏感到什么事情都知道;但若什么事情都知道,你又没办法安住,当然还是要轮回!

7.今生没有体悟就选个净土归

所以今生修行的人,要进入那种开悟状态磨练,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练到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对、错、好、坏什么都不执着,真的这样才是解脱。若有生之年没办法学到这样,你就要有一个归处,希望往生哪个净土,就要赶快念那个佛的名号或念哪个咒,因为你还未究竟。所以佛法有好多条路,你自己不行,就要倚靠佛的力量。如果刚讲的你都做得到,你就是菩萨,你去、不去哪里都一样。如果你不行,没有开悟也没有果位,你就选择去个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去个东方琉璃光世界,或者去弥勒净土,或者是哪里……,总要选一个。选了哪个你就要修那个法。显、密教里面都有法可选。显教通常是念佛,而念佛既可算是显教也可算是密法。你要怎样都好,总要找个方法去修证,临命终要走时,要安住你的心,不要被虚幻的阿赖耶识的念给侵陷了。

8.笃定往生最好有人助念

如果有人助念比较好,有人助念你也心安,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专心跟着念,不会胡思乱想。如果因缘不具足,今生没有跟人家结善缘,从来都不去帮人家助念,到时候可能就没人帮你助念。你不要自认为说很有办法,能找到很多人来给你助念,因缘就是这么微妙。有的同学的长辈往生,电话打那边没有人接,打这边电话没有响,打那边怎么都找不到人!为什么?他父母亲的福德不够,不够到时就找不到人助念。所以这很奇怪,是吧?另一种,你看他今生也没什么修行,但是福德还不错,因此他的家属随便找一找就有多人来助念了,不管念得好不好。助念念得好不好也有关系?没有禅修底子的人去念,跟有禅修底子的人去念,就有不一样。同样是嘴巴在念,有禅修的人有清净心,然后嘴巴诵出来的佛号也是清净的,亡者当然心可以安住,不会迷失掉,安心等佛来迎接。这些道理你们也要懂一下。

9.幻师阿赖耶,第七识为其弟子执妄为真

上面讲幻师是阿赖耶识,他会幻、会变化,下面讲他的弟子。幻弟子者喻七识也。阿赖耶识是第八识,其它七识是弟子。当中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五识,这五识不会造业,只会看、只会听。至于你看、听了不爽,那是你的业,不是这五识的错。你骂人、造业,是你耳朵听了以后,你心不净引来的业,这跟眼耳鼻舌身没有关系。所以不净的人,五识就不净;清净的人,五识就清净。五识它本来就不垢、不净,是你第六意识自己乌漆麻黑的,而第七意识是幻想很多的。所谓污点,就是分别心、执着心,第六意识烦恼无量就是这样。文中说会变的是阿赖耶识幻师,而他的弟子看着他变,执着幻师所变的为真,这些弟子正是前五识、六、七识,执业为真。

微细妄法赖耶所造。我们的心,六、七识是粗的心,第八识是微细的心。所以修心分好多等级:粗心、细心、微细心、微微心、微微细心……,再细分则还有更多、更细微。若六、七识相比,第六意识可以讲是粗心,第七意识是细心。第六意识是你主观的妄想、妄执性,第七意识是你脑筋里面的妄念,是你无法左右的妄念。忘想跟妄念有什么不一样?一边不想,但是妄念一直出来,那是第七意识的一种法尘。至于想明天要干什么事,昨天做了什么事,今天发生什么事,执着你今天的、昨天的、现在的种种事,这些是你主观的想,是第六意识的妄执性太重。你双腿一盘,老在想那些,不好好观呼吸,这种心控制不了,你就是打坐也是没有用的。

10.佛法已闻当能证到

打坐你不观呼吸,光想昨天发生什么事、今天办公室发生什么事,如果跟主管吵架,更不用打坐了,双腿一盘,在那里一直妄想:「他骂我这一句,我回他哪一句……」,这是比较粗的心。如果你是去思惟佛法,听闻佛法后去思惟:「佛法怎么用在我的身上、心上?我哪里有死角做不到?」这种思惟还是好的,但这还是主动在想。有一种念,是你不想它也出现,这种就是妄念,这妄念来自哪里?来自于第八识,第八识怎么会出现在第六识里面?第八识就是会现起法尘,法尘中有很多过去世自己所造的业,善业、恶业都一样,会一点、一点现起。这一点如果被你扫到了,它起现行,起现行你又看不到它,除非你开悟。不开悟就看不到它,但看不到它,它还是起来了,起来时,第七意识会看得到它,所以当中间隔一个意识,你抓到然后现在你心中。

11.妄想妄念要善分别

所以,你打坐到一个境界的话,虽然没有特别去想,但这些念头就一直冒出来,这些念头也不是你去想的,也不是今天、昨天、明天的事情,也许是好久以前的事情,或者上一世的事情现起,都是你不念而现,称为妄念。所以妄想与妄念有所不同。妄念你是压不住它,你还有执着,要清净的话,你要去掉执着性。第七意识的执着性要去掉,才不会执着到第八识的种子。第八识的种子是没办法完全灭,但是阿罗汉、八地菩萨为什么能解脱?因为祂们看它不真实,不会被它迷糊掉,所以虽然心未完全清净,但是也能解脱。至于释迦牟尼佛的心则是完全清净,没有一个污染业缘。

大菩萨为什么不能成佛?祂心里还有一些微微细的习气,是还有!起码祂度众生的心、习气还在。你说:「有度众生的心不是很好吗?」对,很好!相对于完全清净者来讲,有所执着还是算不清净。所以菩萨有一个执着的毛病,就是不得不度众生,祂对众生很罣碍,哪一个众生不度,祂就觉得很罣碍。所以要修证到什么都不执着的话,有为、无为都不执着,那已是佛之清净法身,随缘应化。所以,这些都是《解深密经》里面的意涵,很深啊!以上我们了解了,这个幻弟子,就是讲第六、第七意识,跟前五识,但它执着第八识之幻化。每一个种子都会起,起是过去的影像,过去所造的影你一执着真,就有如这些幻弟子把师父所变的都当成是真的,执着为真,当然就没有办法解脱。

12.识之名称因内含不同名称有异

所以微细妄法赖耶所造,有时赖耶即是阿赖耶之简称,微细的妄法也是赖耶。2laya阿赖耶,你看梵字la,这是一切相的意思,而ya是乘,宝乘之意,什么宝乘?就是解脱的佛法,这个宝乘又有涅盘义,ya是有涅盘音,因为它是九个遍口音的第一个,所以你对一切相证得涅盘的话,就进入2长音,那不是寂静吗?或者a是本不生义,2长音是寂静入涅盘义,而它又可以产生一切法、一切因果报应,也可以入涅盘。那圣人为什么可以入涅盘?因为祂对一切相不执着。凡夫为什么会执着变化,然后会去当真,然后去出生投胎?就是因为他执着一切幻象为真。所以这里你要懂得阿赖耶2laya,其长短音与字之间的组合深意。

然后,中即阿陀那识2d2na。如果微细的呢,是第八意识里面,是阿赖耶里面;然后再来中细的,这个中细是阿陀那,2d2nada就是布施、给与,na是一切名、一切名相,a还是a字观,所以这个a产生一切名、一切相,a也可以入本不生义,你知道这些用a开头的,具有两种法──一个是表世间相、一个是表出世间相。你要去懂得2d2na,它具有微细的法尘,但有能力不执着,所以是学到空理者。刚刚讲到,得阿陀那识的人,是阿罗汉或者八地菩萨,祂对这个空已经悟了,虽然是还有微细的法尘,但祂可以不执着它,所以才有办法解脱;但是反过来,仍是执着空,所以就有执偏空的毛病,有偏空的毛病就不究竟。阿罗汉或辟支佛有悟偏空理的毛病,祂对一切法的态度是:「反正我都不理你!」所以祂也不进去缘起法里度众生,只管住心里面的法,当它都是不真实的,以这样而得解脱。

13.菩萨学不偏空有、不执有无

菩萨不是学这个,菩萨是入世间的,不离世间的,然后跟众生搅和在一起,然而又不会执着空、执着有,两边都不执着。这种就是《解深密经》所讲的「胜义谛相」。本经第二品开宗明义所讲的。胜义谛相就是指这种能力,什么能力?一切法无住──不执着空,也不执着有。就是做一切有为,不作有为想、不作无为想;作一切无为(也就是空)时,不作无为想、也不作有为想。因为空之间会产生一切神变,不管是主动神变,还是被动神变(应化),都还是做很多事情度众生。要到菩萨的境界,就有千百亿化身,就是无为中做有为用,自己法身又不动。诸大菩萨、佛的境界就是这样。

所以这几句话你看懂了,微细的妄法就是赖耶所造的,中的这些妄法就是阿陀那识所现,的就是第六意识所造。刚刚讲的,分别心太强,就是第六意识主观意念执着,又透过眼耳鼻舌身五根去分别好坏。世间法没有什么好坏,都是你自己心在分别。某个人讲了这一句话,本来无所谓,是不痛不痒的话,但心不清净的人听了,就认为在讽刺他或污辱他,不断执着这些,这个就是自己在分别;心清净的人,被骂也好、被怎么样也好,都无所谓。一切的色相、一切的声音、一切的香味……等等的,都是第六意识起分别,以至于烦恼无量就是这样子。这里讲的麤的外相都是六识,六识本身要加前五识去所造。

14.见惑与修惑是次第修断

又见惑为师,什么叫见惑?上一节我们就讲很多了,见思二惑,我们修行的重点,一个修外境,一个修内心,见就是五根面对六尘你执着,这是见缚(相缚),所以若眼睛看到一个人,你喜欢就产生欢喜心,看到讨厌就产生厌恶心,这就是见缚。所以见不只是用眼睛看,还用耳朵听、…,因为五根涵盖眼耳鼻舌身,这五根透过五识,你执着,产生分别心。所以见惑是对外境修,你是否要关闭你的眼耳鼻舌身?虽然这方法仍不究竟,但第一关就是要关闭;修到后来,即使不关闭,你对所见、所听、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都能照单全收,而没有自己的意见,这就是见惑灭。所以,你修的到底好不好,就由这些人事物来磨、来测试,不然你怎么知道你修的好不好?每天的人事物,你是不是很自在的去应对?如果自在应对,没有什么好坏分别想,随缘这么去应对,见惑就没有。

上两节讲的修惑,修惑就是修心。如果没有开悟自心,心也没有打开,你看不到你的心,怎么修心?修不到心!如果你起心动念,自己知道「我在起心动念」,有一个觉知的真我,可以知道自己在起妄想,这样正好修心。反之,你在生气时,都无法觉察自己的嗔心起来了,那怎么修?修不来!你就随缘去发脾气了。所以如果未到初禅的境界,就无法有觉有观。初禅要能够觉、能够观。用你的觉知的心,去观照你的妄心,包括习气、毛病、贪嗔痴慢疑……等等的。例如你听到一句话不爽快的话,你这个嗔心冒冒冒,你客观地看着它,它就下去了;如果你迷糊掉,光注意这句里面的内容,没警觉自己的嗔心已起,当然就爆发出来了,脾气就发作出去了。

那么,你知道有脾气但是你控制不了,与你不知道有脾气而控制不了,相较起来,前者也仅好个一点点,对不对?你跟人家到底还是结怨了,因为你生气以后,人家就不高兴,人家不高兴,就跟你就结怨,于是,本来前面就仅这一条了,这里又加上一条,成了两件事!两件以后,你如果生气骂他,然后他记在脑筋里面,以后他要骂你,因为因果嘛,所以你骂他、他骂你,这一来一往,是果报!所以,你被骂时,你也要安住。不受因果左右,就是如此,这样好一点,自在嘛!有的人就不是这样,明明你自己先骂人家,别人当然骂回来,结果他就更生气,更生气然后又骂回去,又加了一条,共三条!这样一直加、一直加,没完没了。所以不修行的,永远没有办法解脱,就是此理。一生到底造多少业,跟这个、跟那个,牵扯无量,接触的人越多,造的业越大。所以只要堕落一世,就没办法超生,除非你有善因缘,有佛菩萨在跟你引导,不然你都会迷失掉。

15.无觉无观修心难

讲到觉观,你一定要让你的心,一起心动念都要知道,如果不知道,这个身心真的是没进入修行状态。有的人宣称:「我打坐可以很久!」但为什么现不起这个道行?有的打坐也没有很久,但是他有这个能力,这跟过去世都有关。过去世你是修打坐,一入定就几千万亿年,气是有但不旺;密教或者是大乘菩萨法,以及练气功的,那个气很强。气很强如果走不对路也没有用,开不起这个识心。如果气强把身体束缚打开了,你就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能力却不知道学佛法,那就完了!甚至还把鬼神通当做你气的本源,很多都是这么样练的,一生就报废掉了。如果你因缘不错,学到佛法,知道:「哎呀,这些都是色阴魔相,要赶快放下、丢掉!」但因缘差的,修到有能力看外境一些异相,或者看得到、听得到别人的心,(用什么听?用心听,不是用耳朵听,这个就是觉观),他还是执着不放。

但至少,你今生要把身体束缚打开,如果打不开,身没有成就啊。先要证到空身,再来还要修心,心也要空,然后自性也要空,然后法也要空。修行就离不开这四个阶段──空身、空心、空性、空法。如果你第一阶段没有办法突破,就没有办法得到初禅之觉观,这种就气不旺,要继续练。有时候打座气就是不够,你不如练宝瓶气,不如去抱一个重物去跑一万公尺。首先你就是要这么出力、用力,气才会越来越膨胀。如果静的不行就用动的,今生总是要有一个究竟,不然你没有办法进去。有的修了十几、二十年,身体那种气的感觉就是没有。说没气,有啊;说有气,为什么心现起不来?心眼打不开?因为走的径路不对,都在身体表面,都在奇经八脉,它不走中脉、它不走内脏,没办法到脑筋里面去。你心眼打不开,第二阶段的修心就是没有觉观。以上这跟实际的修行境界都有关。

16.见惑为师,爱惑为弟子

回过来讲「见惑为师,爱惑为弟子」。如果要做坏的话,这见惑当然是首要,你如果看了、听了、闻了、嗅了,或者身体接触了,都不在意的话,你没有什么大障碍。第一阶段修行,偏偏都要碰到这些,大乘小乘都一样。心眼开、不开都一样,修的都是这样,这个是首要的。如果你五根对六尘,都已经不是很在意,那就会进入弟子(这个心)方面去处理。所以这里讲到爱惑。见、闻、嗅、味、触,接触外尘境以后,总是会起爱恨。这个不是只有爱,当然有爱就有恨,爱恨情仇,这代表一种受阴的魔相,入忧喜苦乐受。你身体突破以后,会产生一个觉受,觉受忧喜苦乐会现。忧喜是心,苦乐是身。产生了什么爱恨情仇,我们都要舍,要入舍性,舍一切忧喜苦乐,观之平等平等。观平等的话,平等性建立,这个是第二阶段修行。以修行的毛病来讲,这像是弟子,弟子的毛病比较小。上面讲对外境,对外境你五根对六尘,很执着,它会为师。如果产生忧喜苦乐,这种爱惑就是次要的弟子。最首要的他是这么解释。

17.身见先除,才能修心

又,另一种解释是「心烦恼为师,皮肉惑弟子」。反过来讲,心烦恼为师,就是讲到修心。心如果烦恼,是主要的师;对皮肉执着,就是弟子。所以说修心比修肉体还要重要,修肉体就是指修身。像你盘腿不舒服,这皮肉上的脚痛,你不熬过它,也没有办法修心;但若你面对这个痛,可以忍受了,忍受也是在修心,所以这两个都是相互的。还没有突破空身这一关以前,你要真正修心是没办法,但是你粗的心,对于忍受这种身的痛、脚的痛,你也可以慢慢忍受。刚开始你痛得要命,坐半小时就痛得要命,慢慢你坐两小时才痛得要命。以前的痛是椎心之痛,现在痛归痛,但已可以看着它痛,好像这个脚不是我,这就有点进步,但这种进步如果没有进到心里去的话,修行就还是卡在第一关。还是没有成就!所以修心是师,修皮肉是弟子。以上乃是由其轻重缓急之别,而建立这些说法,你要看主要是针对什么来解释。

18.四衢道者喻四谛之理

最后提到,四衢道者喻四谛之理。四衢道前面有讲过,幻师在四衢道十字路口人多之处幻化。如果你去四衢道边设一个塔,给大家供养拜拜,功德很好,因为来往的人多。同理,幻师当然也找四衢道来幻化。但四衢道在此处又有另外的解释。只要经典提到的,你都可用脑筋去思惟,内涵多广、多深都由你去思惟。菩萨智慧越高的,祂对每一句都可以提出来讲,每一个字也都可以提出来讲,这个就跟每个人的悟力有关。如果你还没有修到空观以后阶段的,对这就会觉得很琐碎,讲这些是有什么用?还是喜欢简洁,像禅宗一样,提纲契领一句话打发,能够一个字表示的,他就不用两个字,能够两个字表示的,就不用四个字,能够不讲话最好,光点头、摇头,总之他心就是不想动。

只有菩萨才是怎样动心、动嘴都不会影响祂的自性清净。讲一大堆表现了祂的智慧,又不迷失自己。有的人讲多了会累、会伤神,甚至凡夫若胡思乱想,想多了都要神经衰弱。但菩萨不会,菩萨智慧越广,则讲经说法越引越多。你看《华严经》里面,释迦牟尼佛讲一句经文,然后每个字又再讲十句,然后十句里面每个字再引十喻,第二段里面的次要的再讲,一个次要讲十句,这么一直下去,这种智能只有佛才有!你对一件事情可以联想到三个层面,已经不得了;我过去早期时,也可以想到五、六个,但现在想不到那么多相关的。要是每个字都可以想出十个解释,这只有佛的智慧才有办法,所以光是《华严经》的一个标题,祂就可以讲好几年,因为引申再引申,申论再申论,所以没完没了。

19.心空了才能有耐心接受

你如果没有那种智慧理解,听了就爱睡,也听不进去。因为那是佛对菩萨在讲的,菩萨才有那个耐力、定力、吸收力。你没有到那个境界,《华严经》你看多了会累,《华严经》每一天看一品你就很累。我早期在读《华严经》时,读了好几个礼拜,还在读诸鬼神的名字,你如果耐不过这一关,你就读不下去。读、读、读,风神、河神、树神……,一直念一直念,念到累得把书本阖起来。那些神灵的部分占很大的位子,为什么要那样呢?这些都是在守护这部经,你没有通过祂的考验,你就看不到后面。你也不要不耐烦,想说:「哎呦!这些不用看了,马上跳到后面去看吧!」跳到后面,你依然看不懂,佛法微妙就在这里。你要有耐心,要尊重每位神灵。你如果修证越高的话,你越尊重这些神,根本不会自以为是的说:「我要成阿罗汉、我要成佛」,然后看不起天神、鬼神。

那些天神有时候跟佛抱怨:「这些修行人跟阿罗汉,为什么看不起天神呢?」那种人是只修一半,所以还未臻完美。你如果像佛,对众生也平等观了,也不会区别说:「我是佛,你是什么…」,没有这种分别想。反而是修得越不好的,分别心越重,包括分别「你是什么教徒,我是什么教派;你是天神,我是阿罗汉;你是…」,有这些想法的,表示都只修一半。修证越高的,尤其像佛是福德最完美者,所以连这些神,无论大梵天王、天神、还是每个鬼神等,都乐意来护持祂。佛祂不去做任何不利众生的事情,所以这样的人在世间,岂不是常常要被欺负吗!看经典的故事,你可能会很疑惑:「佛既然神通无量,为什么不这么手一挥,就把恶人打掉?还让他们这样欺负!」祂不会!所以祂照样也给人家冤枉。

像在舍卫国,曾有一个外道的女弟子,名为战遮(也作旃遮、旃沙,全名为Ciñcā-mānavika),她师父因释迦牟尼佛弘扬正法,导致婆罗门供养少了,因此因缘而吃亏了,于是她要替师父报仇,怎么报仇?拿一个脸盆绑在肚子上面,用衣服盖住,伪装成怀孕的样子,跑到众人面前说:「沙门何故不说自家事,乃说他修行事?汝今独乐,不知我苦,汝先与我通,使我有身,今当临月。」意思是:「我是被释迦牟尼佛你弄大肚子的!」释迦牟尼佛也不辩驳,虽知此事不是真的,祂也不辩驳,别的人就很紧张,气死了。没有智慧的人就相信,有智慧的人说根本就不可能。梵天释提桓因看不下去,变一只老鼠,跑进她衣内,啃断绑脸盆的绳子,脸盆就匡啷匡啷掉下来,大家才恍然大悟:「噢!原来妳是骗人的!」

所以圣人祂不会去欺负众生,连菩萨都这样,所以要有护法神守护。所以护法神是看你的福德修得很好,而来护持你,不是因为你有什么怪力神通来护持你。像魔他出手,就是要害人、要障碍人家修行,有谁要护持他?除了他的魔子魔孙以外,谁护持他?没有!而这些圣人、这些菩萨,有很多护法神、天神,上至梵天神,或者五净天里面的圣人(如阿那含果的)下来帮祂。当初世尊修行时,也是五净居天的天神,以神通变化,示现什么、示现什么……,这样诱导祂来修行。所以你懂了佛法之后,就知道要修这个心,把这个心修到越没脾气、越没对错、越没分别、怎么样……。给人家欺负,不当它是欺负,而看成是一种因缘。此外自己也不去恼怒人家。这样修的话,哪有什么对错?人世间修行,哪有什么对错?只有修不好才有对错,修得好的就知道是因缘,事情会这样就这样,该那样就那样,不是很自在吗!修不好,所以才会懊恼,才会执着这样对、这样不对,这样就很伤脑筋。

20.懂四圣谛者如手中沙

四衢道这里譬喻为四谛。修行离不开认识因果。所以从苦、集开始看,如果你懂得苦、集,然后能够了解它,能够做得到,这是你解脱的一个最根本的要法。你今生所现的身心之苦,是现世报,有的过去了,有的还没来,有的现在正在受。过去的苦业这是因,你要认识它,不要怨天尤人;你认识它以后,你知道这是过去的因所致,所以今生出现身痛、心痛、心烦、精神异常等,每一样都是过去的业,你要承认、要忏悔,不要懊恼,不要怨天尤人,这样就是认识苦的真理。苦的真理,是从你过去所造的业因来的,然后一加二、加三,一直加上去。想想你今生跟哪个人互动结了恶缘?跟哪个人互动结了善缘?这些都是业,以后也会现──结恶缘就是以后要吵架甚至打骂,结善缘就是陷入爱得要死要活这样,这是业集。

能悟四圣谛者,到底有多少?世尊曾手执土沙,问诸比丘:「您们说此手中土石为多?还是大雪山土石为多?」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手中土石甚少少耳,雪山土石甚多无量,百千巨亿,算数譬类不可为比。」接着世尊就说:「其诸众生于苦圣谛如实知者,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者,如我手中所执土石;其诸众生于苦圣谛不如实知,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者,如彼雪山土石,其数无量。」

我们对于四圣谛亦未能证得、悟得,今生有幸要好好思维四圣谛法。集之前,苦是先身心的苦报;集是现在有的现了、有的还没现。那我们怎么修?就是要修到让不好的行为、不好的心念,使之断灭,这就要用方法了。灭,要灭你内心的妄想,要把内心的执着灭除。既然要灭,最好是把所有的种子都灭掉,能够这样的话即是如来佛了,目前我们还做不到!做不到你就修啊,修到是有种子,但你看它不以为意。比如说现在生病了,你瞭知生病很痛苦,却能安住心随缘去生病,这样也是克服你对病痛的执着。如果你想逃避,也是这心执着厌恶这个病,你才会想逃避。你如果愿意逆来顺受,随缘找一些方便法来处理,然后无形中认真的忏悔过去的业障,这样的话,你慢慢的心会平静。

虽然不是恶因灭,初步的圣人没有办法灭,能灭就已经成佛了。所以我们若起的这些业因,要怎么去面对它?有表面的面对、潜意识的面对,然后心眼打开了去面对,这也是分好几个层次的修行。如果你没有这么一步一步走上去的话,从表面人世间的因,你就已经应付的不得了;然后心又有灵通,又接触很多外境,又知道周遭很多如意、不如意的事情,你很难有办法去灭。灭是佛法里面的种种方法,你既然还没有清净,你就用方法去把它解脱、看开,或者依你个人的程度不同,去选择方法。像有人选择守戒律,有人选择依大乘佛法如《般若经》、《金刚经》,以智慧来观它──无所有、不可得,没有这回事情,我管你是什么境界!到最后,如果这个都做到了,把内心的一切烦恼都控制了,那你就得道了、知道了!

所以说,为什么这段经典里面,要提到幻师所幻化的一切现象,还有幻师的弟子,所为、所善都是它。要讲不好的,也是师啊;所善、好的,当然也是师啊。次要的,次恶或次善,可能都是讲弟子,弟子是比较次要的。然后现在师父又在四衢道这里,在变幻。四衢道它引申是学四圣谛,来控制幻师所化的现象不要太当真,个人起心动念想的也不要当真。你如果身体不舒服,知道不舒服,不要太当真,方便法去处理处理。这次虽然只有讲一段,里面内容听了,应该知道怎么修行,所以佛法离不开每一天讲的都是这样,虽表达方式不一样、名词不一样,原则都差不多、差不多。

2008.09.17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