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
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2005.08.13.   第 14 讲(1)     张玄祥 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续)

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一分是「无为福胜分」,这一段经文较简单,是倒回来讲布施,并比较布施的福德及为他人解说《金刚经》乃至于四句偈的福德何者为胜﹖能够解说无上正等正觉的经义,比用无量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的七宝来布施,其功德还要大得多!这一分看似讲无为,其实不是的,是在讲中道,标题是梁太子所下,也无所谓好不好,反正大家都如此引用。

福德即非福德性,行了很多培养福德的事不要执着有福德想,因为福德只是建立修行的一个无上正法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是听闻不到正法,学习正法后,所作所为就不要贪着,这是菩萨摩诃萨应有的心态。
 

(一)、前言

世尊在第九分中言得声闻四果时应抱持无所得想,第十分中世尊阐明如来昔在然灯佛处实无有法可得,继之世尊举出庄严佛土之真实法,声闻四果圣人得内心清净,内心清净方为庄严佛土,菩萨当行内心清净、庄严佛土事,并无有庄严佛土想,如此才是真庄严佛土。菩萨既以清净内心为庄严佛土,那应如何来清净内心﹖世尊告诉我们菩萨要生清净心,要不住六尘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此便能真正生起清净心。世尊在引喻菩萨生清净心、庄严佛土后,以否定如须弥山王之身者是大身的说法,间接烘托无形无相的清净法身方是最大身。

《金刚经》的重点在第九品,是讲到声闻四果的境界,修到须陀洹没有须陀洹果想、修到斯陀含没有斯陀含果想、修到阿那含没有阿那含果想、修到阿罗汉没有阿罗汉果想,在修小乘四果之际,虽有所得但也不要有得到什么想。

第九分言及这四果修行的人,都以持戒清净来断内心的三结、淡薄三毒、甚至于断五下分结、终至永断贪、瞋、痴三毒;末世在这些戒德具足的出家众里,只要有一人守清净戒,佛法就不会灭。第九分看似平常,但隐含无量无边的经义,要修四果一定要具足戒,戒德具足才有办法修到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境界。小乘圣人虽然没有菩萨度众的智慧,但也是佛法的基柱;菩萨在还未成就大菩萨的境界前,因方便故,内心还未清净,没有办法解脱,而声闻四果只要到阿那含以上的境界,其修证是非常殊胜的,故而在世得到这些果位,就代表佛法能延续下去。

接着第十分有四段,第一段言要学真正的佛法,无有佛法可学,所以世尊以前在然灯佛所,实无有法可得。无所得不是没有学、没有证,体验很多但不执着一切法,是有学、有证但都要放下,学佛法的心态就是要这样。继之引申第九分的小乘四果位,都是在清净内心,清净内心就是庄严自己、庄严佛土。

第二段经文讲庄严佛土。庄严的意义为何?是修内心的妄想、习气、心病灭,断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求得内心清净,便是庄严自性清净。在庄严自己的内心清净之际,也就是在庄严自性佛土,如同庄严诸佛的佛土一般。庄严佛土的真实法,因声闻四果的圣人要得内心清净,内心清净才能称为庄严,修行就是在做内心清净的工作。庄严佛土者虽是在做这工作,但无庄严佛土想,如此才真正做到庄严佛土,有庄严佛土的心就是行者心已不净,此种抱着不净心要庄严佛土,经云即非庄严佛土。学一个法、做一件事,没有抱着我在修心、做善事的念想,这种不净心,才是真正在做庄严佛土的工作。

第三段经文谈到庄严佛土是要清净内心的工作,菩萨当行内心清净、庄严佛土事,而无有庄严佛土想,这样才是真正的庄严佛土,即执行实相观义。而我们要如何清净内心?就要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总结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么来做真正清净自心的工作。

第四段经文则讨论身的大、小,只要有形有相不管多大身,总是有一个极限,不能说是最大身,无形无相的清净法身遍于虚空界,才是最大的。经文虽没有直接讲出来,但以讨论须弥山王的身非大身来隐喻。须弥山王的身高总共有十六万八千由旬(一由旬四十里),祂的身长比色界四禅天的天神还大,比五净居天不还果的圣人(最高的有一万六千由旬的身高)还高。在娑婆世界里,不管是圣人或是天神,须弥山王的身是最高的, 所以世尊就问须菩提尊者:须弥山王的身到底大不大?须菩提尊者就讲:是大!但有形有相的身虽然很大,十六万八千由旬还是有一个数字极限,这就不算大,无形无相的清净法身才是最大身。同时也是告诉我们清净庄严佛土,就是在修法身清净,修法身清净才可以得到最大身,因为法身遍满十方虚空一切佛剎土,这只有佛与法身菩萨的境界才有办法做到。

《金刚经》由第三、四、五分起提出修行的用功方法,先发心要度众生,度了无量无边众生,却无众生可度;建立起这种观念后,菩萨摩诃萨要离四相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离四相就要开始修内心、要建立福德,第一个福德是布施,一方面以布施来建立善根,二方面修内心去四相,以清净自性;这么一直修上来,有一点样子了,才谈到第九品的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境界,并进而阐述四果的庄严以及用功的方法,最终以得到清净法身为目标。 

要修庄严佛土、清净法身,都要以无为法才能达到,无为法就是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应。小乘根基、有为法根基者,会偏向于喜欢有为法;若是大乘根基,会偏向于修无为法。在有为法有十八贤位(有学),在无为法有九种阿罗汉的名称与次第之间(无学),共二十七位贤圣,端视你修行的境界如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是所要传达的非常殊胜的经意。

现在进入第十一分的「无为福胜分」,读起来好像很平淡,但其实《金刚经》每一段都含有殊胜的意义,要深入探讨后,才能挖掘出含藏的义理。我们每天念恒河、恒河沙、恒河沙数,到底是代表何意义?以恒河、恒河沙数这么多数量的财物来做布施,福德虽然很多,但还远不及受持《金刚经》、四句偈,甚至能为他人解说的福德来的大!
 

第十一分中,世尊再次较量有为相、无为相功德。若有人以此恒河沙数之恒河,其各各恒河之沙数已甚多矣,更何况其沙数。如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恒河沙数之三千大千世界用以布施,其福德还不如持《金刚经》或仅持四句偈之人所得福德为多,更远不如以《金刚经》或四句偈等义理为人解说之人所得之福德。世尊再次阐述仅有布施而无般若智,不能脱离一切福业,终得有漏之果,不能得出道菩提,更不能趋向如来菩提。

在这分中,世尊又再次较量有为相、无为相的功德,提出布施、不住相布施、或布施后不执着,以及用《金刚经》来修行,甚至于为人解说,比较这两者之间的功德,并肯定后者是大得多!有为相是财布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来行布施,有所做、有所行、甚至于有何境界,都要观它是无所有、不可得!不做就不得成就如来菩提,但做了执着却又卡在那儿,故菩萨摩诃萨要做,做了后就放下,放下后也不必提,这样就是在修无为的境界。《金刚经》算是大学程度的课程,阐述空、有不二的道理、不即不离,不离四相、不即四相,抱持中道观。所以你不应只是听,要学习能够了解它的深义,能融会贯通、用在修行境界的心地改造上,日后若能行法布施、为他人解说,所得的福德是无量无边!

若有人以此恒河沙数之恒河,恒河的沙已经不得了,但恒河的每一颗沙粒又当作一条恒河,而这各个恒河自身又有无数恒河沙,各个恒河之沙数已经非常多了,更何况一个佛剎土有三千大千世界,在十方虚空的各个世界,每个世界中都具有很多的恒河,每个恒河的沙是无量无边,如此到底有多少?我们不懂,但佛都知道,佛的智慧是无量、无边!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恒河沙数之三千大千世界用以布施,如此此人福德是很多,但还不如一个人持《金刚经》,或仅持四句偈的福德多。四句偈就是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空身可以证得须陀洹果,空心可以证得斯陀含果,空性可以证得阿那含果,空法可以证得阿罗汉果。持空身、空心、空性、空法,可以说是小乘声闻四果行者在修的,虽然与大乘菩萨修持《金刚经》路径不同,但两者并没有冲突。于修到后再转入菩萨道,可谓殊途同归。有的人今生在修大乘佛法,但过去生已经学过小乘四果位的修证,如此本身就有定力、也能开发智慧。

然而要为他人解说经典也要如法,有些知见、行为不正的人,甚至于根本未受菩萨戒的外道也在讲经说法,歪道更不讲,他是着魔了,也不可能去受菩萨戒,这些人说法都不会如法的;居士身要能讲经说法,一定要先受过菩萨戒,很多人不清楚,凭着一股热诚,自认看了几本书、听了一些人的解释,自己没有修证就去讲经说法,若是讲些劝人为善的因果道理,如了凡四训倒也还好;若要开演法筵、解释经义,最好要受过菩萨戒。出家众自是另当别论,只要因缘成熟也受了具足戒,就可以讲经说法,大部份出家众都受过具足戒。

从前的出家众,首先要好有几年的沙弥戒,其间还有戒要守,考察、再考察,德行不错了才能受具足戒。现在不同了,落发没几天,正巧哪里举办受具足戒会就能去了,末法时期方便也没办法。受了具足戒、又修行证得一些智能后,再讲经说法的倒也可,如果未受具足戒,出家个二、三年就四处去讲经说法,这样是不如法的。有时候看人家太过方便行事也觉得无奈,虽说每个人所造的业是要自己承担的,但我们自己要懂,不要去做不如其分的事!

能受持《金刚经》乃至于四句偈,其所得的福德,要比用财物遍供一切佛、甚至布施一切众生,其功德要大得多,这种福德无量无边,不是一般的有为相、有为功德可以比拟的。这是释迦牟尼佛再次阐述,仅是有相布施还不如受持、甚至为他人解说《金刚经》或四句偈,因为若没有般若智慧而行布施,就不能脱离一切福业。做善事有善报,善业还是业,业无论是善、是恶都是要受报。行善若不能观它是无所有、不可得,一旦受福报,非生天即来人间为王侯,享受荣华富贵,再不济也是个富商巨贾,饱暖思淫欲,权贵中人造起业来更胜小老百姓一筹,如此好处没有得到,最后反而沦堕了!

行无量无边的布施,若不能以般若智观它是无所有、不可得,就得受好报,得有漏之果,这就是以不清净心行布施。然菩萨摩诃萨不布施也不行,代表你没有放弃悭贪。善男子、善女人若能从初发菩提心、到伏心菩提、得到明心菩提,甚至走到出道菩提,从有漏果里面走出,进入无漏智慧,就可以得到小乘的解脱。大乘是要追求如来菩提的,与小乘暂时解脱超出三界不同,菩萨是要成就无上的如来菩提。在修行过程中,若不能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去观所作所为都是无所有、不可得,就不能趋向于如来菩提,这是第十一分的大意。
 

(二)、经文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经文很简单,是在讲恒河中的沙与那么多沙数的恒河,到底多不多?当然是非常多!如果一个人以这么多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所具有的七宝来布施,当然福德是非常多,但如此慷慨的布施,竟还不如受持《金刚经》、四句偈,或为他人解说的福德来的多,所以修无为法成就《金刚经》的经义,比做有形的布施,其功德要无量无边的大。此是修智慧解脱与修福业果报之分别处,若能为他人说《金刚经》或四句偈,赋予人慧命,自利利他此福德是无量、无边的。
 

()、名词解释

1.恒河

恒河梵名 Gavga又作恒迦河、恒伽河、殑伽河,意为「由天堂而来」之河。为印度三大河流之一。恒河发源于西藏冈底斯山脉,在喜马拉雅山顶四二○○公尺之高处,向东南奔流八百公里,于东孟加拉国与布拉马普得拉河会合,流入印度洋,流长约二五一公里,两岸约有一五○○公里之地,作为神圣的朝拜地区,河岸两旁建筑寺庙无数,各教教徒常至此巡礼。  

恒河梵名 Gavga,又译为恒迦河、恒伽河、殑伽河,主要意义是「由天堂而来」的河。古代交通与科技都不发达,人们遥望恒河像与远天相连似的,与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想象力不谋而合;另有一传说,恒河是从天神的脚或某部位所发展出来的河。

从前曾讲过,为何佛都出现在印度国内附近?因为这个国土是南瞻部洲的中心,一切大修行者都出于这一带,南传的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也沾到一点边,我们中国也沾了一点,再往西方的欧洲、美洲就太远了,所以彼处的精神生活就差一点,偏重物质生活。在古印度、中国、东南亚附近,真正修行的婆罗门教、或者道教,禅修的境界都比较高。

恒河是印度的三大河流之一,发源于西藏冈底斯山脉,在喜马拉雅山顶四二○○公尺之高处。喜马拉雅山的圣母峰是世界的最高峰,有很多圣人、天神、阿罗汉、仙人都寄居在其深处,就算爬到圣母峰顶,以凡夫肉眼也不能得见这些仙人。

由此山发展出四条河,恒河是由喜马拉雅山的高处,往东边偏南奔流而下,到八百公里的地方,于东孟加拉国与布拉马普得拉河会合,流入印度洋,这是一部份。另外还有三条河,也是从此处走入其它不同方向,进入不同的海洋,这不是对印度而言,下面还有说明。

恒河流域流长二五一○公里,在中间一五○○公里的南、北两岸间,都被视为神圣的朝拜地区。有去过圣地的人就看过,在每个清晨都可以看到恒河圣地两岸,虔诚的人们朝拜的朝拜、沐浴的沐浴。恒河于印度人而言是圣河,河两岸建造了许多大大小小不同宗教的寺庙,婆罗门教、印度教、佛教更不在话下。如今佛教在印度式微,佛教寺庙大概只剩下菩提伽耶的大觉寺,其它佛寺可能都变成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寺庙了。

严格来说,不管婆罗门教、印度教,其修证也到色界、无色界的境界,享有天神的果报,只是没有佛教的解脱知见,不能悟得解脱。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成佛时,度了无量无边的外道?因为这些人的禅定根基好。外道也是一种不错的世间禅定,有根基再授以解脱的道理,很快每个人懂了就悟得阿罗汉果。阿罗汉与天神唯一的不同,前者解脱三界,后者未脱离三界。这些外道天神未接触过世尊所讲的经典、未闻佛理,一直以来他们独尊《吠陀经》,信仰吠陀天启,如天主教、基督教般,相信有位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创造了宇宙,这些天神在这种信仰下修持,无论证到何种境界,不识本源就都还在三界内,未得解脱。

其实在天神境界,只要一些解脱知见的修证就很容易能超出三界,因为世间禅定是在开发真如性的功用,由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四空处定,各个境界都有其真如性用生起。这些天神都在体会真如功用,不明白要如何从业缘间解脱出来,只要有人授以解脱知见,不再修练真如性用,学习断绝与众生间的因缘牵扯,每个人都能悟到无生法忍。佛法的可贵处在于它能让你了解心的不可思议,我们的心无始以来如何不断地与众生夹缠不休、结下种种因缘关系,这要如何来摆脱?能做得到观一切相不真不假,抱持一种如是因缘起、如是因缘灭,这样就能超越一切法,也才能得到解脱,众多宗教中只有佛法才讲这些道理。
 

印度教视恒河为圣河,传说由仙人之祈求,恒河水自毘湿奴(Visnu)之脚尖流出,自天而降。佛教亦视为福水,佛陀常至此宣说妙法。其流域一带称恒河平原,即印度大平原东半部。当时之印度文明由恒河上游展开了吠陀时代(Vedic Period)、其后依次发展出梵书时代(Late Vedic Period)和恒河下游的古奥义书时代(Upanisad Period),继续吠陀末期之哲学思想。至释迦牟尼佛应世,恒河两岸更是佛陀及弟子教化活动之重要区域。其地人口稠密,经济繁荣,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故印度人视为神圣之地。

佛教徒去印度瞻仰八大圣地,多半会去恒河两旁的寺庙,看到他们在沐浴、礼拜,顺便去掏些恒河沙以为纪念。恒河沙有什么特别?待会儿会有所说明。恒河为什么被印度视为圣河?印度教是演化自古代的婆罗门教,其教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又历经激进份子的修正,而成了今日的印度教。印度教既是多神又是泛神论,崇敬所有的神只,恒河之所有被视为圣河,是因为传说中由仙人的祈求,恒河的水自保护神毘湿奴 (Visnu) 之脚尖流泻而下,似从天而降!古代看山高四千多公尺是蛮高的,佛教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亦将其视为福水。恒河的水虽和黄河一样黄而混浊,但当地人不认为是脏的,为何释迦牟尼佛在此经中以恒河的水、恒河的沙为喻,而不是别的河?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佛陀当时常到恒河流域周边的市镇去宣说妙法,这字不简单。所谓就是解脱道,不妙虽有神通变化,却无解脱之见!妙不在于妙不可言,妙在能解脱三界轮回。除去菩萨为要度众,要学习空、有不二的法外,就基本的佛法而言,都是以四圣谛、十二因缘观、三十七道品,或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处为禅修基础,从心地里去断五阴、四相,修得内心清净,以戒成就,这就是真正的妙法。而非妙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有何境界?有何现象?发起什么神通?有神通也没有用、不得解脱!菩萨为要度众,有了初步的定力,也培养无量无边的智慧后,才能四处去讲经说法,这么生生灭灭地度众生,修小乘有小乘妙法,修大乘菩萨有大乘菩萨妙法。

在恒河流域高山处入平地一带是平原区,故称为恒河平原,亦位于印度大平原的东半部。最早的印度文明发祥于印度河流域,史称印度河谷文明(现在的巴基斯坦境内,约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征服当地土著,影响印度文明的中心从印度河流域移转到恒河流域,由恒河上游展开了吠陀时代。其后依次发展出梵书时代(公元前一千年至公元前七百年)和恒河下游的奥义书时代(公元前七百年至公元前五百年)。在吠陀时代还没有佛法(世尊约是在公元前五百二十九年开始说法),当时的人们信奉婆罗门教,独尊《四吠陀经catur-veda》。此经有四部,依完成的顺序分别为《梨俱吠陀rg-veda》、《沙磨吠陀Sāma-veda》、《夜柔吠陀yajur-veda》、与《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此四吠陀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分别被称作《赞诵明论sajhitā vidyā》﹑《歌咏明论mantra vidyā》﹑《祭祀明论brāhmana vidyā》和《禳灾明论śāntika vidyā》,内容主要为赞颂吠陀诸神的史诗,更与宗教和祭祀仪式有关。据史载《吠陀经》在当时的几百年间,由仙人、婆罗门教的祭司、僧侣和天神协同汇编成书的。

佛法里密教的部份含了不少与婆罗门教相通的法,于显教的解脱理论而言,四圣谛、十二因缘观、三十七道品是《吠陀经》里面所没有的,这些是释迦牟尼佛在伽耶城南的菩提树下打坐所证悟的。祂在第一周开始回想无始劫来的生生世世,出生为何人?经历了些什么事?这么一直去回朔无始劫来的种种!然后开始思惟:为什么会在那么多的人、事之间不断地轮回?原来就是有因,有因就有果,祂又思惟要如何从因果间跳脱出来?于是祂始创了四圣谛─苦、集、灭、道的思想,甚至于在心里的演绎过程中,再用十二因缘观去断每一节之间的关系,还用禅修与智慧,配合三十七道品,截断因与果之间的连结线,只有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与神通力,才能观到这些解脱的道理。

婆罗门教的众天神即使证到四禅天、无色界的四空处定,为什么不能也来观世尊的这些理念?最主要的盲点在于他们的宿命通,仅止于八万劫内,八万劫外的过去、未来,他们无法观到,有看到说有、没看到说灭,故会执着一种断灭,无法如实探讨在无始的时空间轮回的根本。释迦牟尼佛因已证悟到佛的境界,祂的知见能观照到无始无终的虚空之间以及无量无边的佛剎土,任一个有情、无情类众生的因果报应都能知道,祂才会回头来思考,为什么众生不断在其间轮回?要如何摆脱轮回的根本?

在娑婆世界、小世界,或是讲一个银河系,最高的神是大梵天王,他是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的初禅天天神与人道及其下最高的天神;二禅天以上的天神,是不管人世间的俗事,进入二禅境界,就懒得管这些下界众生的事,因他没有菩萨心肠,只管修自己的禅定。在二禅天以上也不受大梵天王管辖,大梵天王是管辖到初禅天、六欲天的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以及四大部洲的这些天神与人。

梵书就是古代的悉昙文字,悉昙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距今年岁久远,难免历经许多演变。我们所知的悉昙文字还不是最古老的,再往前一代、再往前二代、三代,无法知晓是否还有更古老的悉昙?因为时空太久了,但有一个原则,大梵天的文字就是梵字,大梵天所具有的文字是最古老的,是我们这世界因缘和合成立时就有的,虽然简单但每一个字都代表无量的密义,后来才慢慢演变出一些语词。悉昙之后是兰扎体(北传转成尼泊尔文、藏文)、天成体,再下来就是最近的巴利文,变成罗马拼音,一代不如一代。除非有一天我们人类再灭了,大梵天再下来传一些古梵字,历史又再重复,不然末法时期,文化、天书都是逐渐失传!

印度的文明,依着恒河的上、中、下游发展,到释迦牟尼佛应世来下生成佛时,恒河两岸更是佛陀及弟子教化活动之重要区域。当时许多婆罗门教徒都为释迦牟尼佛所摄受,因为没有一个婆罗门信徒能够辩赢释迦牟尼佛的理念,当时的国王大都受到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其它的宗教也受到释迦牟尼佛的影响。此外恒河的两岸人口稠密、经济繁荣、交通发达、物产丰富,都是印度人视恒河为圣地的原因之一。那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一再的提起恒河呢?
 

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过恒河者,佛何以常言恒河沙等。因恒河沙多,余河不及尔。另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眼见故以为喻,不然提中国黄河其沙亦多。《大唐西域记》卷四窣禄勤那国条:「彼俗书记谓之福水,罪咎虽积,沐浴便除。轻命自沈,生天受福。死而投骸,不堕恶趣。扬波激流,亡魂获济。」 

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过恒河者,恒河并非最长,它只有二五一○公里,还远不及中国的黄河、长江。黄河全长四千六百余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河;长江全长五千七百余公里,为亚洲第一大河,那么为什么佛要常常提到恒河,而不讲黄河、长江呢?因为恒河的沙很多,黄河的沙虽也很多,但不及恒河沙细,余河不及尔,其它所有的河大概都不及恒河的沙那么多,所以要谈到无量无边,当然以恒河的沙来讲是最为恰当的。 

恒河与黄河都是黄色的,都是有泥土、有沙,黄河的沙粒也许比较大,所以算起来就没有恒河的沙那么多。这只有佛的佛眼才可以观照到,一粒沙、两粒沙,到底有多少量的沙?只有佛最清楚。有人说这又怎么可能?因为你没有佛的知见,就认为是不可能,有了无碍智,就会相信佛是清楚的知道,恒河的沙到底有多少颗!恒河因为沙多,所以常被世尊用以比喻。 

另恒河是佛的出生处以及弘化的游行处,而且很多弟子都眼见恒河,故以之为喻大家都亲切,能立即体会;若是提及中国黄河其沙亦多,没有到过中国的人就无法想象,到底多到什么程度?就像我们没去过印度的,也难体会恒河的沙。即便去过的,也只是在二五一○多公里的几百公尺中走走,到此一游,也算见识了恒河,其实并不了解它。此外玄奘法师在描述西域风土人情的《大唐西域记》卷四中,如此描述窣禄勤那(国家名(srughna)位中印度境)国境中的恒河:「彼俗书记谓之福水,罪咎虽积,沐浴便除。轻命自沈,生天受福。死而投骸,不堕恶趣。扬波激流,亡魂获济。」 

在印度一般的书里记载,恒河的水是福水,每一个人出生做人,一定有无量无边的罪业,堆积了很多罪业的我们,只要在恒河里沐浴,就可以把这些罪业洗涤掉。居住在印度恒河流域的人,生活并不富裕,甚至在我们眼里看来是非常的脏乱,但是他们乐天知足、心地纯洁,不像此间或西方文化发达的国家,人心险恶、杀盗淫妄、造业不息、犯下种种无量无边的恶业。当然并非现今印度恒河流域的人士就不造业,减劫末法时期的众生,根基日浅,福报日差,这是必然的,只是相较而言,这个地区相对的会比开发中的国家要好的多。 

洗涤完了后,罪业自然就消沈了,清洗了我们这些罪咎,不被恶业牵引,死了以后自然能够生天。在东南亚、印度,即使一般没有修行、打坐的人,也都把这肉体看开了,没有萨迦耶的邪见,把这肉体当做是我的。我们中国人最糟,活着执着这肉体是我的,死了还要埋葬在风水好的地方,还要把尸骸埋葬在龙穴、虎穴、什么穴的,永远没有办法解脱。 

在东南亚的泰国、斯里兰卡这些老百姓,由于佛教的熏习,都有把这肉体看成是假的观念,死了不当回事,简单的架起几根木头来,就把尸体火化掉了,再把骨灰丢入恒河里去,如此就得度了。灵魂先得度,肉体随波逐流也适归其所,因为他们平时就虔诚的礼拜、不造恶业,死了后,生天当然就很有机会,不堕恶趣。扬波激流,亡魂获济,这是他们的观念,就因果而言,生时虽困苦潦倒,但是一颗善良的心不造恶业,死了后生到六欲天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另佛出阎浮提,阎浮提四大河北边出,入四方大海中。北边雪山中,有阿那婆达多池,是池中有金色七宝莲华,大如车盖,阿那婆达多龙王,是七住大菩萨,是池四边有四流水。东方象头、南方牛头、西方马头、北方师子头。东方象头出恒河,底有金沙。南方牛头出辛头河,底亦有金沙。西方马头出婆叉河,底亦有金沙。北方师子头出私陀河,底亦有金沙。是四河皆出北山,恒河出北山入东海,辛头河出北山入南海,婆叉河出北山入西海,私陀河出北山入北海。是四河中恒河最大。四远诸人经书,皆以恒河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复次余河名字喜转,此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沙为喻,不取余河。 

另佛出自阎浮提,我们这银河系里的四大部洲都有人类,只有南瞻部洲的阎浮提有佛的出现。阎浮提有四大河北边出,入四方大海中。北边雪山中,有阿那婆达多池,池中有金色七宝莲华,大如车盖,阿那婆达多龙王,是七住大菩萨。五阴灭尽是十信住,要修到十住位的第七位,才是位不退转。七住大菩萨是六十圣位阶的第十七位阶,位不退转已经很不得了了,阿那婆达多龙王是七住大菩萨,住扎在这条河,它所带的龙子龙孙无量无边。 

不要看轻龙、天神,自己还没究竟就生分别心,在《华严经》的第一会后面,都是在礼敬天上的神只,别不屑去拜这些神,你的品德或许还过不了这些神的境界,分什么道教、婆罗门教、基督教,好像把佛挂在口边,就高人一等似的,不应如此!毋需把佛挂在嘴边,心地能达到哪一天界的清净度,你就生到那一天界去。纵然天天把佛挂在口边,心地却不清净、口业连连、屡屡犯戒,如此你连哪一天界也生不上。所以我们知见要正确,虽然大梵天以下还在欲界,色界天、无色界定也没有超出三界,但是他们内心的清净度,你及得上吗?初禅天有觉有观,二禅天可以现无量光,甚至于有天眼的修证,三禅天气充满色身,四禅天是一境性,可以现起五神通,反观你自己什么通都没有,应不应该小看这些天神? 

《楞严经》里的楞严咒,祈请了二禅天遍净天的天神来加被,为什么不请三禅天以上的天神?三禅天以上大概不管人间俗事了。天神的心地是善良的,可为修学佛法者的护法,是佛教的护法神。当你的心地清净到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的境界,有佛教理念、有世尊的解脱知见时,若还用分别心看待这些天神,有大小、高低之分,除了显示自己有慢心外,我相、人相、众生相都没有破掉,当然更没有佛的知见。所以你要解脱,不想生天当天神是可以,但也要容纳这些天神的境界,不要有分别心,一有分别心就是第六意识没有破,更遑论去四相! 

一个彻懂佛法的人,心是很谦卑的!行菩萨道的菩萨心是慈悲的,即使有阿修罗、魔、魑魅、魍魉来障碍化度众生,也不会生气,更不会用一法去对治,是怒目金刚、护法神等才会出手修理众生。当年天魔波旬(pāpīyas)障碍世尊成道、弘法,世尊慈悲,亦无以一法对治,是留待天竺的四祖优婆多尊者来化度。菩萨在学佛、要成佛,当然更不能去学一些战斗的法,要用慈悲喜舍的心来广度众生,不择良莠。《金刚经》里提到忍辱波罗蜜,菩萨要以慈悲心等观诸法,面对逆境用忍辱来对治障碍你教化众生的对象。 

在还没有学佛以前,天道、人道与解脱道似乎泾渭分明,大相径庭;但真懂佛法后,就能敞开心胸,接纳一切种族、一切宗教。每个人修行层次、途径的不同是因缘的关系。外道修打坐、修禅定、修天道,气很旺,若因缘成熟,接触到佛法的解脱知见,一转念,成就会比我们快;我们修学佛法,虽听了很多道理,奈何色身不配合,打坐打不来,心地进展得很慢,所以不要有看低外道的观念。事实上,每一天的天主都是高低不等的菩萨,四天王天、忉利天、…与他化自在天的天主都是菩萨,色界天的天主也是菩萨,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等天主各是七地、八地、九地、十地菩萨所教化。但无色界没有形、没有相、没有国土,那里就没有菩萨了,这些天主以佛法教导他们的天众,让他们悟了,也可以在天神的境界里悟得解脱道。 

阎浮提的北边雪山中,有阿那婆达多池,是池四边有四流水,东方象头、南方牛头、西方马头、北方师子头。东方象头出恒河,底有金沙;南方牛头出辛头河,底亦有金沙;西方马头出婆叉河,底亦有金沙;北方师子头出私陀河,底亦有金沙。这四条河皆出北山,其中恒河出北山入东海、辛头河入南海、婆叉河入西海、私陀河入北海,四河中以恒河最大。四河在远古诸多人等所写的经书中,皆以恒河为福德吉河,其它三河并未被称为吉河,也不是具足福德的。 

若入中沐浴、洗涤者,诸罪、垢恶悉皆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有人问这种说法是迷信吗﹖我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为什么呢﹖若不信,先决条件你的心地已经生不起敬信心了,所以就算再怎么洗也没有用;而那些笃信的人,即使他们造了恶业,只要有悔意,希望获得救赎,入恒河沐浴就可以净尽诸垢。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其间还有无形的护法神、天神在守护着。 

有些密教行为是不能以我们一般人的思维模式去看待,婆罗门教里祭祀、咒术的部份,与佛教里面的密法是息息相关的。释迦牟尼佛还未证悟前,也在婆罗门教里拜师学艺,他学了很多《吠陀经》里阿闼婆吠陀这部份的秘咒,其实除开如来的密咒外,神教的咒语大都是相通的,很难分出婆罗门教与佛教。而如来的密咒是婆罗门教里所没有的。 

有一位密婆罗法师,他从前是受婆罗门教、印度教的熏习,念这些咒语念得觉得没意思了,所以他开始投入佛教,修四圣谛、十二因缘观、三十七道品这种解脱知见,不想再去念这些咒语。现在末法时期修密教者,很多人都在学一些财神、度母的密咒,若没有办法接触到《大般若经》,甚至于如来的密咒,那是很可惜的!因为所学的密法至多在菩萨境界,与婆罗门教没什么两样,分不出差别。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婆罗门教是如此广大、庞杂的神教,开玩笑套一句现代的术语,产品种类多元化,才能够于佛教式微后再次振起,几千年来立于不坠之地。 

而反观佛法在印度正法住了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总共一千五百年,传到中国来、传到日本去、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而今印度本土却没有佛教(信众约印度人口1%),只有一个菩提伽耶的大觉寺,是佛教与婆罗门教共存的。其管理委员会,虽是号称佛教与婆罗门教各有一半的管理人员,其实还是由婆罗门教在掌控全局。所以在今日的印度是没有真正的佛法了,如今印度佛教修习的也是婆罗门教的密咒,与尼泊尔、日本的东密、藏密一样。反而显教在大乘根基的中国给延续下来了,这也是因缘,你们之所以能在此听闻到佛法,还是与显、密之间历史文化的进程有关。 

复次余河名字喜转,恒河常常被世尊拿来比喻,除了上面这些道理外,它的名字永远不会被换过,其它的河流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朝代,可能就被更名了,而恒河世世不转名,除了我们这世界要毁灭,也就是在一千九百九十六位佛出世以后,那时恒河自然也随同毁灭了,否则这恒河永远都在。所有的佛要出世,都是在世界的中心,也就是印度恒河的附近,下一位弥勒佛会出生在恒河流域的曲女城,也就是现在的摩耶夫人寺庙(桑卡西亚)往东约100多公里附近,是为弥勒菩萨出生成佛处,而再下一位佛会在哪里出生,则是要由弥勒佛来宣示,但也离不开这附近。恒河是不变的,恒河沙又有它特殊的意义,所以世尊用恒河沙为譬喻,不取余河
 

2.恒河沙

恒河沙梵语 gavga-nadi-valukanadi为河水,valuka为沙,全意即恒河水中之沙。又作恒边沙、恒水边流沙、江河沙、兢伽沙、恒沙、恒河沙数等。《玄应音义》卷二十四谓,恒河之河沙至细,同水而流,以手掬水,沙满手中,若急把沙,还随水出。恒河沙粒至细,其量无法计算,故诸经中屡见以恒河沙为喻,喻难以算计之数。此河俗称福水或福德吉河,一般认为以河水沐身,可除罪垢,于今仍有争相投水洗身之风俗。

恒河沙梵语 gavga-nadi-valuka gavga 为恒河名,nadi为河水,valuka为沙,全意即恒河水中之沙。我们没有看到原文的话,一想到恒河沙,大概错觉的以为是沙岸旁边的泥沙,河岸的泥沙与土没有两样,沙与土不可混为一谈。恒河沙其实就是恒河水中的沙,在梵文里面是这么讲的,恒河里面的沙到底有多少?乃自恒河沙数。又作恒边沙、恒水边流沙、江河沙、兢伽沙、恒沙、恒河沙数等。 

《玄应音义》卷24谓,恒河之河沙至细,太细了所以较不会沈淀,随水同流,以手掬水,沙满手中,若急把沙,还随水出。连一点沙都没有捞到,因为它太细了。恒河沙粒至细,其量无法计算,故诸经中屡见以恒河沙为譬喻,喻难以算计之数,这是我们凡夫眼所及,佛当然能够清楚的讲出来,祂也不必去讲。若有人问及:「世尊!常提起恒沙数,恒河沙究竟有多少?」祂就会明白的说,为什么不讲?佛法是无所执着的法,你不讲、不问,佛知道也不会讲:这与我们修行很有关系,外道或者一些不懂佛法的,常常犯了这个毛病,他心里面有一些灵通,不是神通是灵通,他懂些皮毛却喜欢去讲,因为他没有佛法的修证,讲了就代表有法的执着,这个人就很难解脱三界,因为他有罣碍! 

佛已经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你不问、祂不讲,你要请法、祂才讲,就像我们禅宗的祖师大德,你参问了、他才讲;你不问,他虽然知道很多事情也不会跟你讲,一讲就有法的执着,所以佛法本无可说。当佛证悟时,原是随即就要入寂灭的,因想众生根基如此浅薄,怎么能够闻得佛法?于是大梵天王、天神众,赶快下来顶礼世尊,恳求也提醒世尊,当初在行菩萨道时曾发愿,将来成佛后要度众生,恳请世尊不能入灭,因为有人请法也就不能入灭了,世尊就慈悲住世,转大法轮,首先度五比丘,有了一个开始,就有以后的四十九年的说法。 

世尊唯一一次不请自说的,只有一部《阿弥陀经》,也是因为怜悯众生,在末法时期没有一个殊胜的法,可以让众生得利。除此外,其它所有的经典、所有的法,都是有人请法才讲的。所以我们也要常常发愿,请求诸佛菩萨常常住世说法,这是我们佛教徒的责任,否则诸佛可以住在那里不动,因为祂不执着一切法了,你不执着、祂更不执着,你不想学、祂当然更不想说了,所以你要有这个心,要常常为众生请法,有请才有说,这是很微妙的。 

此恒河俗称福水或福德吉河,一般认为以河水沐身,可以除罪垢,于今仍有争相投水洗身之风俗;每一天清晨,印度人都要投入恒河去洗澡。
 

诸经中凡形容无法计算之数,多以「恒河沙」一词为喻,例如《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遍照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阿弥陀经》:「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无量寿佛经》卷上:「无量大圣,数如是沙。」等。 

诸经中凡形容无法计算之数,多以「恒河沙」一词为喻,例如《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遍照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阿弥陀经》:「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无量寿佛经》卷上:「无量大圣,数如恒沙。」等,大乘菩萨的数量如恒河沙那么多,是无量无边的。我们世界有一恒河,恒河的沙是很多,那如恒河沙里面的恒河就更多,在各恒河之间的沙,更是无量无边的多,在所有十方佛剎土都有恒河,不是祇有我们娑婆世界才有恒河。
 

3.恒河沙数

恒河中沙有几许,一切算数所不能知,唯有佛及法身菩萨能知其数。佛及法身菩萨,一切阎浮提中,微尘生灭多少皆能数知,何况恒河沙?如佛在祇桓外林中树下坐,有一婆罗门来到佛所。问佛:此树林有几叶?佛实时便答有若干数。婆罗门心疑谁证知者,婆罗门去至一树边,取一树上少叶藏,还问佛;此树林定有几叶,即答今少若干叶。如其所取语之,婆罗门知已心大敬信,求佛出家后得阿罗汉道。以是故知,佛能知恒河沙数。 

恒河中沙有几许?世尊常常以恒河沙数来作譬喻,一切算数所不能知,唯有佛及法身菩萨能知其数。证到法身清净的菩萨,当然跟佛的知见、神通力差不多了,只是菩萨为什么没有成佛?他的智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还没有圆满、还不像佛那么有智慧,但是他证到法身清净,到底恒河沙的数目有多少?菩萨也能知其数! 

佛及法身菩萨,一切阎浮提中,微尘生灭多少皆能数知,何况恒河沙?我们十方虚空一切微尘数,一个世界有多少微尘?一个佛剎土有多少微尘?十方虚空有多少佛剎土?是无量无边的,以祂们的智慧都能观照到,这神通力不是我们所能够想象的,更何况一个恒河里面的沙数有多少? 

这里举一个例子,有一回佛在祇桓精舍外的林中树下坐,祇桓精舍是讲《金刚经》的地方,有一位婆罗门来到佛前,他是来踢馆、测试释迦牟尼佛的神通力有多大?这位婆罗门有慢心,认为有了神通又怎么样了?你真的比我行吗?我来考考你!他问佛:「此树林中的所有树木总共有多少叶子?」 佛实时便回答有若干数。他听了心中怀疑,但自己本身又没有神通,无法验证佛的答案是否正确。他也很聪明,不能证得就用方便,他偷偷跑到一棵树旁,摘下一些树叶藏了起来,又回到世尊这儿来,问佛:「好了,现在此树林中的树叶到底还有多少?」释迦牟尼佛随即告之现在少了多少叶,被你摘去了。 

这下他大吃一惊,心内暗忖:树林里所有的树叶有多少我不懂,但是所摘下来的树叶,就是这个数。婆罗门见识了世尊的神通力很是折服,生大敬信心,就皈依释尊出家了,求佛出家后很快证得阿罗汉道。释迦牟尼佛要度一个人是很快的,只要让他生起信心,再点破他的执着在哪里?然后让他心量通达、心开意合,与佛法相应自然就解脱了。 

在祇桓精舍林中的树叶到底还是少量,以是事例故知,佛能知恒河沙数,同理可以推广到恒河沙数的数目,佛一定是知道,为什么?恒河沙数的量,总是不会比宇宙之间的所有世界还要多,虚空之间有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佛都能以祂的智慧悉知悉晓,更何况恒河沙,在二五一○多公里之间水中的沙粒,那还是个小数目!在这一分的名词解释里,我们省略了福德,因为之前已经解释过了。今天就解释这三个名词:恒河、恒河沙、恒河沙数。

( 2005.08.13. 讲于 法尔 )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