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
第九品   一相无相
                  200
5.04.16.   12 讲(8)     张玄祥 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九品  一相无相    

()如何依本经文来修行

《金刚经》的第九品是最重要的,四句偈就在这里,空身证得须陀洹果;空心证得斯陀含果;空性证得阿那含果;心空法了、法空证得阿罗汉果,我们要了解《金刚经》的四句偈,虽然是在讲空身、空心、空性、空法,其实是讲小乘的四果位,能够得小乘的四果就很不错了,能够得阿罗汉果就证得解脱。《金刚经》整部经是很重要的,把它缩小范围来讲小乘的四果位,第九品也是《金刚经》里面的小乘法、大乘基本法,我们花了好几个礼拜来讲四果,最后讲到如何依本经文来修行。

 

1.「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本段主要阐述三种道理,一为要得须陀洹果者所应具有的用功德性,二为已得须陀洹果者之心地境界,三为真得须陀洹果者,要有般若波罗蜜多智慧,不要有得须陀洹果想,即是观须陀洹果无所有、不可得想。

这是在讲小乘的初果,是相当于世间禅定的二禅天,因为要先空身、没有身见,在心地里面要断内空、外空、内外空,就是对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所接触的外境,对你都不造成烦恼,有这种心地的初步功夫,才能得到须陀洹果。这一段与其它三段都是同样的,只是名词有异、境界不同,最后阿罗汉证得无诤三昧,没有一法可说是阿罗汉,除「阿罗汉」一段比较长以外,其它都是相当的。

这一段我们要懂得三个道理,第一个要得到须陀洹果位的,所应该具有的用功德行,在心地以外要具备什么功德?第二个是所修证到的心地境界;第三个是得到的境界要将之观空、不执着,所以得须陀洹不能有须陀洹想,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一切法、一切境界无所有、不可得。佛法要求得无上正等正觉,一路上都要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来观照,过程中种种光怪陆离、镜花水月都不能去执着,只能体会、了知,然后放下!这样才能地地往上走,得须陀洹才得到小乘的初果而已,还是要续继用功,不能去执着这个境。

在《阿育王传》上有提到优婆毱多尊者的一位弟子,证到须陀洹果就心满意足,不再上进,于是尊者带他去看一位已经得须陀洹的人,天上、人间来回七次才能证得阿罗汉果,这个人今生在人间做什么?因为以前所造的业,此刻在首陀罗最下贱的族姓里受苦,身体受苦、生长的环境也不好。若真的修证到须陀洹果位,不能就此心满意足,要用般若波罗蜜做智慧观,观其无所有、不可得,在整个修行过程之间,都要抱着这个心态。

断欲界欲行者当得须陀洹向之心地,此时行者当断除三结,谓身见、戒取、疑等三种心地不净烦恼。去除身见当用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如是循身、受、心、法等观,当得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行者已去除身见。已去身见行者,约至世间二禅境界,一入二禅定,五识不起功用,也失去身觉,仅余一第六意识心相应。

断欲界欲行者当得须陀洹向之心地,这是须陀洹果所应具有的基本用功的德行,如果连基本须陀洹向的心地都没有,那不可能再往前断除三结 (即身见、戒取、疑等三种心地不净烦恼),所以要得须陀洹果,断淫欲心是最重要的,因为欲界天还有淡薄的欲心,到色界天以后大梵天以上都是心清净,虽然有境界的执着,但是饮食、睡觉的欲望慢慢淡薄。没有断掉欲界的种种欲心,就不能得到须陀洹向的心地,这样怎么去修须陀洹果位?有了须陀洹向的心地,此时行者当断除三结,也就是身见、戒取、疑心病,这三种心地不净的烦恼。

「身见」不是只用意念去说这个身体不是我、不要执着它,要真的打坐用功,证到禅坐之中脚痛跟我没关系,甚至于入了二禅,这五根都不起作用,自然就失去了身觉,没有身体的感觉,这样慢慢破除实际有一个色身或者把色身认做我的见解,知道色身只是我借用的东西而已,这个色身不是我,破除有身见。

「戒禁取」是没有不适当的戒律,去守一些不是释迦牟尼佛所制定的戒律,不要自己乱想、乱做,变成一种执着,因为戒律是在规范我们的行为,到斯陀含、阿那含这种增上戒,要转成增上戒学,还要进入增上意学,本来是规范行为的戒变成规范心的心戒。须陀洹只是以戒来规范行为,到斯陀含就要转入心,心不犯戒,不只是行为不能犯戒;不杀,起心动念也没有杀的念头,这样才是守不杀戒。每一个证到的果位都与心地清净的程度相应。一个行者若不去清净自心,那不是在修佛法。许多外道都在修自性能见、能闻、能超见、超听、超闻的种种功用,修这些真如性的功能,心不见得清净,所以仍然不得解脱,因为仍有诸般心病,仍会感召众生因果、因缘的关系,不能脱离三界轮回。

佛法的所谓心地法门,就是在断除我们内心不清净的烦恼,能够真的完全断了三毒,这些众生的因缘牵扯就对你起不了功用,才能真正得到解脱,而舍本逐末去追逐这些自性的功能,会使人忘记修行。佛法就是在讲修心,所以称为心地法门,把这一块不清净、诸多烦恼的心田理净后就能解脱。

要断除三结,须陀洹的行者开始起修都要用四念处。去除身见用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从身体的看破,感情的看破,到心虚幻不实的看破,到最后观一切法里没有我,这样从身、心超越,就能够去除身见;一开始学打坐就要从四念处起修,智慧够的人光这四念处就能够证到解脱,后面再加上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然后得到八正道的观念,三十七道品这么下去修,用四念处循身、受、心、法,受有忧喜苦乐,当然还有七情六欲,把它简分成忧喜对心,苦乐对身,然后循心观心,观有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甚至第八意识,这么一层一层的观进去。

在须陀洹的境界只能观第六意识,斯陀含境界也只能观到第六、七意识,到阿那含的时候,就能观到第七意识,甚至观入第八意识。依不同的境界,观到不同的心,这代表修行的境界。若只能观起心动念,用觉知来观第六意识心,这还在初禅、二禅的境界;到三禅以上就能观第七意识,四禅也还是第七意识,更高上去就可以进入第八意识。

所有一切皆是法,身法、心法、外界一切相都是法,观诸法无我,由身、受、心、法这么循序观之﹐就可以证得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不再随身、受、心、法的种种烦恼搅和,可以没有身觉﹑安住在身,无论痛、不痛,或身体充满气的快乐都无所谓、不执着,如此身念住;没有感情的忧、喜、苦、乐,只有舍受相应,不管第六、第七、第八意识,让它自起自灭了悟无常,心自在,苦空之间不去执着心念的真假,在诸法里面没有我就能够超越。当然在须陀洹的境界还不能完全得到,但要朝这方向走,循序观身,去掉身见,才能地地高升。

已去身见行者,约至世间二禅境界,一入二禅定的时候,眼、耳、鼻、舌、身五识不起功用,失去身觉,打坐忽然间身体不见了,有的人没有经验赶快出来看看,分别心一起,失去身觉的善境界就没有了。一进入没有身觉的境界里,正好修证超越身觉,以后慢慢可以说这个身体不是我,或者打坐的脚痛这个身体也不是我在痛,因为失去五识的功能,仅余第六意识心相应。第六意识是了知、分别外境,同时也可以知道在起心动念,到二禅应该由有觉有观,进一步进入有觉无观和有观无觉的寻、伺(觉、观)里。

色界四禅天,初禅有觉有观。第一阶段还是在第六意识心,第六意识心用比较强,分别心强、觉知也强,以此觉知来观照你的妄想、习气,慢慢转它。渐渐习气淡薄了,二禅、三禅进入无觉有观,再往前进入有观无觉,到最后四禅境界无觉无观,不必用觉观来修心,心自然清净﹐住在心一境性之中。

 

未入圣流行者,当先断除廿随烦恼:(1)大烦恼地法:掉举随烦恼,谓外境纷扰,身心动摇,不能摄伏,因而恼乱。昏沈随烦恼,谓心神昏闇沈迷,而于诸法无所明了,恼乱其心。不信随烦恼,谓邪见多疑,于正法不生信心,因而恼乱。懈怠随烦恼,谓身心懒惰,于道业不能精进修习,因而恼乱。放逸随烦恼,谓纵恣自逸,耽着欲境,不知检束,因而恼乱。失念随烦恼,谓身不能通顺,心逐邪妄,遗失正念,遂致沦坠,恼乱其心。散乱随烦恼,散乱,指心常放逸。谓着诸缘境,令心流逸,恒不寂静,因而恼乱。不正知随烦恼,谓于法邪解,远离正知,背觉合尘,以妄为真,恼乱其心。(2)中烦恼不善法,指无惭、无愧。(3)小烦恼地法,指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种,及不定地法中之睡眠、恶作等。

什么是须陀洹果?就是得到预流果,而还没有入圣人之流的,就是须陀洹向。以前的行者,都是在断除这二十种随烦恼,我们一直强调唯识里的二十种随烦恼,是初学者要去断的:

(1)大烦恼法有八大:掉举、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这八大随烦恼。为什么这些所谓的大烦恼心看起来好像毛病比较小,而 (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以及不定法的睡眠、恶作) 反而看起来毛病大? 因为小随烦恼都是不修行的人所具有的毛病,是粗的习气,相对的对圣人来讲、是比较容易对治的,反而大随烦恼,是修行进入到心地里面去、境界愈高时所产生的现象,心地要得解脱,是真正要用大方法,所以是大随烦恼。

大随烦恼是微细心里面的一种根本无明的执着,这个才难断!十种比较粗的习气容易对治,教你不要生气、忿恨心、教你不要悭贪、做了什么错事不要覆盖、不要嫉妒心、不要恼害众生、不要怨恨心、不要谄媚众生、不骄狂、乱发言惹人烦恼或者憍慢等等,这些法反而容易修,因为粗的习气要转比较快,到心地愈微细愈难断,无始无明的执着,都是微细的执着,那是很难断的,八大随烦恼这些都是开悟或者心眼开的行者所具有的当然境界。

「掉举」的随烦恼:心不定、七上八下,是谓掉举,你不想,它感觉了十方虚空一切因缘而胡思乱想的这种烦恼;外境纷扰,身心动摇,不能摄伏,因而恼乱。开悟或心眼开的行者,他可以感应到外界的现象,但是没有定,还不能够安住就会乱,也就是说因缘感召时,心开者就会感知而心起浮动,这种掉举的现象是要除去的。

「昏沈」的随烦恼:是有时候障碍来了,被外在的客邪压住了或是抽掉你的丹田气,冤亲债主也可以让你造成昏沈。打坐姿态不对也会造成昏沈,谓心神昏闇沈迷,而于诸法无所明了,这样会恼乱其心。

「不信」的随烦恼:谓邪见多疑,于正法不生信心,因而恼乱;不信正法、不信诸佛菩萨加持,自己疑神疑鬼,邪见多疑,对正法不生信心,一个开悟的人,如果没有人提醒,在不认知心地能够感召十方虚空一切因缘时,常常造成不信。

在《金刚经》后面的赞偈:「断疑生信,絶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刚开始修行的人都很信,但境界来了反而不信,就是没有正知见,不能守空寂,会造成烦恼,所以絶相超宗,人空、法也空,这样就能够得到般若智慧,「般若味重重」,这里讲的般若味,就是对法不执着,观一切相无所有、不可得,这样重重观之,身心两忘、佛法灭除,自然就能够得到心地清净,不致悟后反而产生不信的随烦恼。

「懈怠」随烦恼:谓身心懈怠、懒惰,于道业不能精进修习,因而恼乱。有时候外来的客邪障碍,甚至于魔道、毘那夜迦等等来障碍你,让你不精进,让你要打坐却坐不下来,很多人有这种经验,打坐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坐不下来?因为被干扰心不定,日常的定力没有了,不想坐,或坐下来没有五分钟就想起来,这些都是受到外界的干扰;你要善观因缘,碰到客邪障碍,或认真用功或者念咒。

现在楞严咒已经快整理好了,中文版、英文版、梵文版澈底做一次整理,以后有机会可以教你们。碰到障碍就要多念咒来去除障碍,再起精进心。主要是一般人没有到位不退转、或行不退转的境界,很容易被障碍掉。要到位不退转是不简单的,是要到十住位,光五阴灭尽就不得了了!你们从开课至今,从来都没有缺课的,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不退转,有的人来两、三次就不见了,有些是出去混了几年后再出现的,这都是退转的现象。

碰到障碍可以暂时休息一下,但不能退转。我知道有障碍,一则认真打坐用功、断食、诵咒都可以;二来用无为法去承受外来客邪的干扰,这样也可以成就,总之就是不能退转。懈怠是有境界的一种烦恼,修行人信心不具足、福德不够,要听闻到正法,有时比较难,这些都是因果,没办法强求。

「放逸」随烦恼:你的心已经很容易感召众生因缘,一位心眼刚开的人很敏感又很攀缘,喜欢攀缘是每个人的习气,不修行、不知心地法门的人,让这颗心去感召,对境可以产生几十个、甚至于上百个念头,没完没了的,放逸自己的心去执着种种境。

开悟的人心很敏感,看到一个人几秒钟从头看到脚,起了很多念头,也知道这个人的心地好不好?这个人怀孕了,是怀男的?还是怀女的?喜欢攀缘心就会很散乱,若是知道不可执着,三、五个礼拜后,这颗心就慢慢的没那么敏感﹔若反而去玩这颗心,就会更敏感、更糟糕,知道愈多愈糟,会与修心要清净的、自性要脱黏的现象背道而驰!这是没有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去观它,这颗攀缘的心,为什么不能去掉?不要让你的心去感召一切境,就算感召了也不要让它继续发酵、胡思乱想,这样就是纵恣自逸,耽着欲境,不知检束,因而恼乱。万境本闲,境归境,它没有来烦恼你,是你去抓境来烦恼自己。

「失念」随烦恼:记忆力衰退了、记不起来,每个人都有这种困扰的经验,自己的姓名当然不会忘记、最亲的人不大容易忘记,因为熏的太重,几十年前的朋友、同学,看了这个人很面熟,名字记不起来,或者刚开始最严重的,早上开车出去,晚上走路回家,这种记忆力错乱,是二地菩萨的烦恼。身气不通、脑筋气不通、营养不足,就会失念,这是必然的,要调理的话短时间就可以恢复,不调理慢慢也可恢复,但要花好几十年,这都是身不能通顺,心逐邪妄,遗失正念,记忆力衰退,遂致沦坠,恼乱其心。

「散乱」随烦恼:散乱是想的太多,心常放逸,看到、听到就随境流转,令心流逸,恒不寂静。神经病初期大概都是这样子胡思乱想,除了乱想外还会去做,行为表现怪里怪气的;一位开悟的行者,心里是纷乱的,但外表与正常人没两样,内心两个世界,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现实生活中的人看不清楚,以为你与正常人没有两样,因为境界不够,看不到你的内心,其实心里面是超觉、超妄想、攀缘的心一大堆,灵通力也有、妄想念也有、攀缘心也有,念头很多!这些若不能去克制,让它显现在行为上,那就离谱了,与神经病没两样。

真正修行的人,有謢法神在守护,内心纵然乱,但生活起居都正常,这是真修行的;若是被鬼神或冤亲债主干扰的人,就会变成神经病,说他没有灵通倒有一些,说有灵通又神经兮兮的,这不是真修行的,真正修行定力、智慧都够,还有护法神在守护,过程虽有但生活正常。

「不正知」随烦恼:对于真正的佛法还搞不清楚,自以为自己的见解是对的,这是不正知随烦恼。像禅宗的祖师大德,悟前他不希望你去听经闻法、期待未知、预设立场,这样对修证上的境界才会亲切,因为自己亲身一趟轰轰烈烈走来,所以亲切;少数圣者已练习了很久,开悟后心地可以管得住,像释迦牟尼佛一开悟就证悟,衪也没经历什么纷乱。

我们凡夫不是这样子,总是要从心里面去乱上一阵子,然后自己慢慢调理。在未搞清楚真正的佛法前,若就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能力,自以为是对的逢人便开讲,变成散布邪见。不正知的见解讲出来,坏了自己倒罢了,毁灭别人的慧命、障碍别人的智慧,这种罪过很大!还是要依据经典,不依经典所讲、神通力又不够,自己想到什么,就认为是什么!这就是不正知的邪知邪见。

「远离正知,背觉合尘」这句话很重要,开悟的人第一件事一定要回光返照你的自性清净,不要去执着外境或是一些自性的功用合成后所产生的超能力,这些都要放下!一旦背觉合尘就会有不正知的邪知邪见出现,以妄为真。我们是要以空性为修行的根本,以妄为真会扰乱自性;以上是八大随烦恼。

(2)中烦恼不善法,指无惭、无愧。

(3)小烦恼地法,指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种,及不定地法中之睡眠、恶作等。

 

在还没有进入须陀洹的境界,就是在练这些;开悟以后还是进入色、受、想、行、识五阴身,要从八大随烦恼修起,还是没有得到一个清净,所以没有果位。修心第一要断二十个随烦恼,慢慢的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就在断六个根本烦恼的贪、瞋、痴、慢、疑、邪见,心地上在《阿含经》里讲的很清楚,须陀洹要断三结。

持戒是修解脱道的基本行法,能守五戒、在家菩萨戒、出家出具足戒﹐当能依止戒律而修,以行戒为初修的行门,初步控制廿随烦恼后,继而渐进地得增上戒、增上意、增上慧,转而以意守戒,亦即守心戒,再以慧得解脱知见。

持戒是修解脱道的基本行法,能守五戒、在家菩萨戒、出家”具足戒,当能依止戒律而修,以行戒为初修的行门,因为我们心不净,所以先规范行为,不犯身、口、意三业。身、口、意三业中,第三个「意」常常在犯,因为心还不受控制,初步在修的是身、口,用戒律来管制,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这十恶,甚至于受菩萨戒有二十八戒,出家”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七十五戒,这些都是依行为规范为主。

初步用戒行来控制二十个随烦恼,继而渐进的得到增上戒。增上戒是原来守的身戒、行戒,行为不去犯戒,继而要更深入的思考戒律的意义是什么?分析不杀、不偷、不淫的道理,把它转为智慧,让增上慧转入心里,由智慧出发取代行为,这样慢慢可以得到解脱;最后以意守戒,亦即守心戒,刚开始是守行戒、行为戒,慢慢转为增上戒、增上意,再以慧得解脱知见,这是修行过程,四果也是如此慢慢去转。

得须陀洹果者心地上慢慢不受外境五尘境之影响,能不入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之影响,得内空、外空、内外空之修证,故谓不入流,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之法流,当能得初步解脱定力,是为得预入圣人之流,又曰得预流果。

得须陀洹果者心地上渐渐不受外境五尘境的影响,能不入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之影响,如此得内空 (内空是内心对外境不执着、空掉),内心对外境不执着,内空先证、心不去攀外界这个缘,外界实地的人、事、物对你就不能直接起用,这样外境界也空掉了,内外皆空后,才有初步的功夫。

《大般若经》讲这个空有二十种境界,内空、外空、内外空是最初期的境界。须陀洹要证得内心对外境的人、事、物都不执着,听到的、看到的、嗅到的、舌头碰到的、身体接触的,对你来讲每一样都无所谓好坏、自在无碍没有罣碍,即所谓不入流。预流果解释为预做圣人之流,须陀洹是预流果;另外也翻译成不入流,不入流是心地上的五根对所接触的六尘境都不起烦恼法,也就是一切入目所见皆顺眼!别人这样做也好、那样做也好,没有我主观的执着;若很执着自己是对的、自己的方法好,要别依据你的方法去做,那是执着,没有得到须陀洹。

得须陀洹的行者,眼、耳、鼻、舌、身所接触的外境不管怎么样﹐都能够自在的起欢喜心去接受,这才是初果,还很低浅的,试问,很低浅的你做到了吗?看了不顺眼的要讲一下、吃了不舒服的要批评一下,诸多执着,若不去掉这些,就连最基本的须陀洹果位都没办法得到。对圣人来讲,须陀洹是预入圣人之流,已经搭上边了;对于修行境界来讲,五根入六尘已经没有一己的喜、怒、哀、乐种种主观意识,一切都好,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之法流,便能得初步的解脱定力,先对外、才能来修内心,修行都是这样!

若五根对外在的人、事、物,都有很强的主观意识,相信自己的想法最好,小则为烦恼,大则要左右他人。最好常提醒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耳进、另一耳出,不必再去重复讲所听到的话。看到别人聪明、做的好,觉得这个人脑筋不错;遇见笨些的、用土法练钢的,也可以完成工作,也放手让他去做,不必看得不舒服要跳出来讲,甚至强出头说:「甘脆我来!」这样才能够自在。这样才有做到不入流,不入流是修行的最基本,如做不到,其它的更不必讲!

当得预流果行者天上、人间还得来回七次,始能证得阿罗汉果,所以要发勇猛心,不要有得须陀洹果想,以般若波罗蜜多智观此果为无所有、不可得,继续依心地不净处再用功,以断三毒为目标。

已经得到预流果行者天上、人间还得来回七次;七次是以什么为标准?都是在二禅天、三禅天里晃来晃去,生了天后寿命很长,都有几千万劫!然后天寿尽了又下到人间来修行,这么来回七次,始能证得阿罗汉果,这中间包括一次的不来果,所以你要发勇猛心,真的不入流的时候,不要说我已经得须陀洹果,不要有须陀洹果想,要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来观须陀洹果为无所有、不可得。

真的能够做到不入流,也不要挂在嘴巴上:「我什么事情都看得开!我所接触的人、事、物都能自在!」不用去讲这些,讲这些等于是还有所执,真的做到了为什么要执着这个「做到」,执着这个果位? 要用般若波罗蜜多智,观此果为无所有、不可得,这样继续依心地的不清净处再去用功,以断贪、瞋、痴三毒为目标,达阿罗汉的境界。同样的,即使得以断三毒,也不能有我已断三毒想、我已得无诤三昧想!还是一样要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它无所有、不可得。

这段是告诉我们,心地上差不多到何种境界﹐才有沾到一点须陀洹的边?继而要修什么?还要断三结! 在用功的同时或得到三结断时,最重要的是不要有我断三结想、不要有我得到须陀洹果位想,要抱着这种心态去修行。

 

2.「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从字意上解释,得到斯陀含第一个不要有得斯陀含果想;第二个即使得斯陀含果,为什么不能讲?斯陀含是一来果,因为一来果是来了马上证得阿罗汉果,所以实无所来,他是来人间证圣果的,这一来是为证果,不是为了出生人间而来﹐因此好像有来,其实并没有去来,这是斯陀含。

本段主要阐述三种道理,一为要得斯陀含果者所应具有的用功德性,二为已得斯陀含果者之心地境界,三为真得斯陀含果者,要有般若波罗蜜多智慧,不要有得斯陀含果想,即是观斯陀含果无所有、不可得想。

我们依这三个道理来认知,第一个要得斯陀含果者,应该具有的用功德行是什么?没有断三结,根本不可能来修斯陀含的果位。其二要认知已得斯陀含果者,心地境界要断什么,要有什么样的心地境界的基础?第三个与须陀洹一样,证得斯陀含果位要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来观它,不要有得斯陀含果想,然后观所得的斯陀含果也是一样的无所有、不可得。

 

入色界天禅者当得斯陀含向之心地,此时行者当断除三结(身见、戒取、疑),再淡薄贪瞋痴三毒等心地不净烦恼。还是要用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如是循身、受、心、法等观,当得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行者已去除身见,断除忧喜等觉受,五识不起功用,仅余一第六意识心相应,是谓六识住。

入色界天禅者当得斯陀含向之心地,因为须陀洹已经是色界天的境界了,斯陀含是更进一步,此时行者当断除三结(身见、戒禁取、疑),朝着淡薄贪、瞋、痴三毒等心地不净的烦恼法前进;身见,要能去除;戒取,戒对你来讲守戒而不住于戒;疑,疑心病、怀疑的心都没有了,这就朝着淡薄贪、瞋、痴三毒来进行,若观贪、瞋、痴都观不出自己有什么贪心、瞋心、愚痴病(不知因果的道理),当然不知道要修什么?你真的得到须陀洹果,身见、戒取、疑心病没有了,就要转过来淡薄贪、瞋、痴。

「贪」是有妄想,但是没有真正落实在行为上,想了以后马上把它压下来,是淡薄了贪欲,淫欲心也好、贪吃也好、贪睡也好、贪种种好吃、好看的东西、美好的事物等等,都要把它放下,想一想不妨,但不要有实际的行为,也就是贪欲心已经趋动不了你的身体、意念去落实在行为上,这才是淡薄。

「瞋心」是看到一件事、听到一句话,心里不舒服,冒起来的时候马上警觉,不让它真的发脾气,虽然还有种子,但不至于发出来,那就淡薄了。淡薄分好几个层次,有实修经验的人应该清楚﹐一件事让你瞋心冒起时,知道它在发作了,然后你压下它!再来是看了以后不舒服,维持一、两秒钟不舒服,脸色一变又恢复正常,这是更淡薄;再更淡薄一点的,是不舒服零点几秒、马上就过去了,连心、脸都没有变一下,到最后不以为然,只是不以为然并没有要生气,这个瞋心就更接近要断了。

淡薄,你要去推敲有多少个层次,有微细、微微细、极微细的心病,不要好高骛远或者无知说我已断了贪心、断了瞋心,石头压草说是断了?根本都还未进入潜意识、第八意识里面去,怎么知道你有没有断?有时听到很多人这么讲,觉得很无奈!认知上差别太大,要进去潜意识把超觉知的心都开发出来以后,才能够真正看到无明的种子,才能体会所谓贪、瞋、痴的淡薄,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层次?如何不同?大淡薄、中淡薄、小淡薄,要怎么淡薄?

「痴」是讲因缘果报的道理,因为还没有宿命通,谈到淡薄,也只能说是粗懂因缘果报的道理,你了解生活起居上人、事、物的因缘果报的粗略概念,没有宿命通,是真的观不出人与人之间有什么因缘?但是起码能了解因果是确实存在的,先淡薄痴,把这愚痴的、无明的、轮回的根本先慢慢淡薄掉,纵然没有宿命通,先相信因果确实是这样,待到阿那含便有宿命通。

这三毒是知道还有这不清净的烦恼,要清除的目标就在这里,那怎么修呢?还是要用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如是循身、受、心、法等观,当得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行者已去除身见,断除忧喜等觉受,忧喜是对于心,是在二禅境界就能断掉,没有烦恼心也没有喜乐的心,没有忧但有喜也是不对的!修行人要抱着平常心,不要喜欢好的、喜欢心情愉快,修行要平常心!

碰到忧心的时候很烦恼,那更不好,没有什么可忧愁的!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水淹来先淹矮个子,这样想你总是在中间,没有什可忧愁、不要烦恼,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如把这烦恼的心去用功、多修行、拜佛、忏悔﹐不要烦恼身、心的事﹔也不要让喜乐心起来,保持一个平常心,这样做到了就有二禅的功夫!五识不起功用,仅余一第六意识心相应,是谓六识住,在二禅境界,还是第六意识心相应,所以称为是六识住。

 

持戒是修解脱道的基本行法,在家菩萨戒、出家具足戒,当能依止戒律而修,再以心戒为进道的行门,以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觉支(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舍觉分、定觉分、念觉分)等心地法门,在心地上勤加用功,得淡薄三毒。

持戒是修解脱道的基本行法,在家菩萨戒、出家”具足戒,依止戒律而修,再以心戒为进道的行门,在这里提出三十七道品更进一步的以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来修。除了四念处外,平时在心地上就要培养这五根,信根是信力增强,要有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因为有了初步的禅修,这些原有的根本就会慢慢的出来,先五根具足再产生五力、五别境。唯识里所说的五别境,是一般人没有的现象,只有修行打坐、修心地法门的人才会慢慢培养出五种特殊的、有别于一般人的五种境界,称为是五别境,有欲、胜解、念、定、慧。

五力是在打坐禅修中,用五根的信根、精进根,产生了念根、定根、慧根,一边以戒律来培养,五力就越来越强,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增强后,产生的智慧就是七觉支,对法已经有选择的觉悟心,哪一个法好,哪一个法不好,你现在要的是什么法?要淡薄贪、瞋、痴三毒,该用什么法?甚至于简单讲,身体不舒服要选择什么法来对治?这都要智慧,觉是觉悟、就是智慧。

有的人没有这种智慧,因为没有五根、没有五力,就没有七觉支(七觉支是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舍觉分、定觉分、念觉分)。已经产生了五根、五力,慢慢的智慧就有了,所以你有择法觉分,有选择法的觉分;然后有精进觉分,精进、不懈怠,得到位不退转的基础就会勇往直前,得到更大的进展;有喜觉分,欢喜心也会起来,二禅境界有忧、喜,忧是去掉了,喜心还免不了,这时候二禅境界连喜也要觉知、要知道它,不让它发展下去,否则也会变成着了魔境,让精魔、欢喜魔进到身里来,修行要保持平常心,要喜、乐都不住。

 

用五根、五力、七觉支等心地法门,在心地上勤加用功,就能够淡薄三毒。下面再把五根、五力、七觉支,稍微加以解释一下:

五根为(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五根为:

(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正道是一定要求解脱道,修佛法三不等,念佛也是佛法,若要求往生西方或者往生哪里,发心要往生西方是你的正道,但是不能以少福德而往生西方,所以就要去积福、积德。德是要修正自己的行为,福是要去广行布施、广结善缘、供养诸佛菩萨,这是助道法,要清楚正道是目标,助道是因缘,没有因缘怎么成就果报?所以要相信因果的道理,佛法离不开「因、果」两个字,修行也是一样,先增长善因、去除以前不好的恶果,然后才能得到新的果报,这是因果的道理。

要深信不疑因果的道理,不要光说不练,光画一个大饼在那里,不去行因缘的助道法,那怎么成就?能够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刚刚所讲是要往生西方,若是即(今)生要证得佛法的解脱道,也要笃信正道是什么?是要断三毒的贪、瞋、痴?要淡薄贪、瞋、痴三毒?或是要断三结?要断五下分结?要断什么?修到哪里都要有一个正知见。以前光讲大乘佛法,心要执杖牧牛、要清净,并没有提到怎么下手?现在回过头来讲《阿含经》里的小乘四果位,才知道修行的方法、方向和目标在哪里?要怎么去做?最后一定有信心可以证得无漏禅定解脱。

(2)精进根:知道后,有了信心就有精进根,修于正法得无间、无杂。修行要以正法为主,当然一切法都是佛法,但一切法不一定都是正法。要往生西方也是佛法、念佛也是佛法,《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要悟得解脱的人要有这种认知,不可以音声求之。你说念阿弥陀佛岂不是用声音在求阿弥陀佛?那是要往生西方,不一样的!你到底是要自我解脱?还是靠他力解脱?这里要弄懂了。而发菩提心、要世世行菩萨道,你今生就一定要先成就,然后一门深入得无间、无杂,当然另外也有一些方便法,可以用不是不能用,但是用了后就要放下!

(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这念根常解释为心力,我们的念力由意志力来的,由禅修中就有念力,而这念力是成就一切法的根本。从修行的境界来讲,因为你种了善因、修行的基础,这个念、起心动念,譬如写一个梵字、写一个卍字,可能就成就一些佛事,这是由念力而来,不是靠记忆力。学了正法记忆起来是很好,但记忆力在这里没有用,快到成佛的阶段有一个不忘失法,能够过目不忘,所有经历过的事情都不忘,修到快成佛的阶段就具有这种能力。

记忆力强在这里没有用,这一世的记忆在下一世出生又忘记了,只有进入到很深的第八意识以后才会开发出过去的记忆。如果你以前念佛,今生念到气冲第八意识的时候,你不念、它也会念;我以前不知道自己会念佛,第一次时脑海里冒出很大声的念佛声,当时我已经吃素半年了,几天没有吃饭,突然间脑海里佛号一直冒出来,当 时还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就很亲切了,动不动自己念佛、念咒语,世尊开示的,要常熏习咒语不忘,念了几百万遍后,往后哪一世就会记忆起过去曾修了楞严咒,也许突然间就会现出来,修念佛当然都是佛号。

这里的念根有两重意义,一是记忆力、一是心力的那种念力,你会用心法的话,简单的一个中国字、梵字、或卍字,也可以发光,或帮别人消业障、解困,端视你念力强不强?念力不强就起不了作用,胡思乱想念力是起不来的,心清净、禅定力够,做个观想,就会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尤其碰到障碍时自己可以试试,有的人学修法很久了,都不去试一下,随便听一听也不想一想、动一动,心法是从心地来的,什么是心法?别人教的都不算,不自己从心里去体会,怎么能成就?佛性本自具足。

(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摄心还是初步的功夫,到最后你不摄心﹐心照样定。不攀缘﹐没事时不胡思乱想,起心动念不攀缘,有事的时候就会净、有定力。若平时就胡思乱想,有状况时受到外力的干扰﹐更是乱七八糟﹑迷迷糊糊的,怎能有定力?这是没有定根,没有定的根本就产生不了力量,这里所讲的根都是指种下根本的基础功夫。

(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有定力了回到空,慢慢就产生智慧,智慧由空而来,因缘来了就用觉知观照明了、清楚,冤亲债主来了也可以观,没看到人也看到念,没看到念也看到不怀好意的心意,这些都要靠你的慧根,若是没有慧根、没有回到空,根本都看不清楚,迷迷糊糊的生病,怎么生病了都不知道!起码要知道我今天生病,生的是什么病?若有外来的干扰?是怎么干扰的?要你的气?还是锁住你的身?总要懂一点道理,若这些都看不到是心眼还没有开,定力不具足、没有回到空。

 

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5)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五力,种了五根下去以后,心地清净,禅修就会产生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要断内心的习气,要克服外在的障碍都要靠这些五力:

(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有了怀疑心马上化解掉,有外来的障碍让你起了怀疑,告诉自己信佛坚定、永不退转,不因碰到小障碍就退转。

(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的懈怠,甚至于破外来的障碍,冤亲债主、毘那夜迦、诸魔、鬼神之类,障碍你修行的都能破解,即便破解不了也不至于退转,大不了休息一下,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这几天挨整了,不用功没有关系,过几天后又是好汉一条,那时后不要忘记精进。平时我们不起心动念,就是精进,碰到障碍不被它打倒,那就是最精进,永远保持这种精进心。

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来观,其实这些都是多余的,反正碰到什么就应缘做什么,做完就忘记,过程之间都以般若波罗蜜来运转,那是很自在的!因为这里是讲小乘的法,要有一个方法让你去实行,大乘菩萨则是教你以般若波罗蜜去进展一切的修行,那就简单了,什么五力对我来讲都是多余的,但还是有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五力俱足却不在意它,这是真正自在无碍的修,符合般若波罗蜜。

(3)念力:念根增长就有念力,能破诸邪念,这是对自己持心而言,当害心、淫欲心、不当的心起时,要有念力来转它,甚至根本不用转,以空来对治,没了念头,那就好了,过一阵子就转了,成就出世的正念功德。

(4)定力:先有念力,定力自然就有了,定力是心看任何事都看得开。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甚至于破外在的干扰,发诸禅定,就能破外在的种种干扰。

(5)慧力:慧根增长,就产生智能力,于己能遮止三界见、思二惑。见道了,知道要断三结,知道要淡薄贪、瞋、痴三毒,这是断见惑﹔见是见了却做不到,所以要修、要思维,这是断思惑。我们内心的胡思乱想,是无始劫、恒沙劫以来所熏习的习气,断内心的烦恼,断胡思乱想,就是断思惑。见惑是理上的事,思惑是事上的事,做不到所以要修,做到就有果位了。

 

七觉支为进道中觉知心感知的心理状态,(1)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之真伪。(2)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得入一念净意。(3)喜觉分,契悟真理法,心得欢喜。(4)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5)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境。(6)定觉分,能觉了所发之禅定。(7)念觉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七觉支是进道中觉知心感知的心理状态,你要自己清清楚楚,不要迷迷糊糊的,用你的主观意念、用你的妄想心,要这样、要那样,是不行的!要用觉知的心,顺势配合,有些事根本不用做,有些要做是要找时间的,佛法是讲因缘具足,这是很重要的,因缘不具足光是急就章,就会出问题,像我们要出《楞严经》的「五十阴魔相解说」,从去年讲到今年,现还在还在慢工出细活!

急着要赶依时间出书,自己心里就会有压力,为什么急也急不来?一定是有因缘的,出书那么容易?要知道出一本正书是不简单的。正书出世,指就佛法的正路,邪魔外道就闭塞了,所以障碍重重,但不简单、有困难也是要做,不能不做、要顺势慢慢去做!

(1)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之真伪,是正法?方便法?还是邪法?要修哪种果位?对治哪种心病?要自己拣择!要尽量依据经典所讲,看了后用在自己的心地上。要怎么用?每个人的智慧不一样,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2)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得入一念净意。修心本来就是要去除一切妄想,而精进是管制我们这颗心不起胡思乱想,自净其意也就是佛法。要做到自净其意是很难的,断三结使也是自净其意,淡薄贪、瞋、痴也是自净其意,断五下分结也是自净其意,断三毒也是自净其意,大乘佛法的守清净也是自净其意,境界各个不同,意义也不一样,总是要从内心里面去悟些什么。要解脱、要清净,随时都能做就是精进,二十四小时控管你这颗心;有的人气旺,睡觉时也在定中,清清楚楚知道周围的事情,那也很好!从来没有一颗胡思乱想的心能够精进的。

(3)喜觉分:契悟真理法,心得欢喜。学到一个法,若你很受用,会感觉很欢喜。法很多、契机的你会欢喜,或是读到某一段,刚好是你最需要的,就把它摘录下来,那也有如获至宝的欢喜。《金刚经》也读诵一年半以上了,每一次读诵到底获得什么?要去体会﹔甚至于我们阐释了那么多,有没有找到方向、建立起一套修行的概念?在心地上要断什么?不要光说不练,有的人疑心病重,到现在还是一样,光听不练的人要彻底反省,我为什么常疑心?有了疑心病,须陀洹就永远没希望,莫说人间、天上来回七次,不晓得要几千万次,搞不好还要再轮回,懂了就要实践,做到了也不用欢喜,要平常心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之。

先修班最痛苦的就是打坐身体会痛,坐不了两小时,老同学对身体已经较看得开,增语法是讲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空,这是增语法,跟你讲这些理论道理,只是方便法,不要本末倒置、搞错了,如果你的心病能控制,就可能得身空、心空、性空、法空,心不净要心空是空不了的,心病一堆,怎么空的了?心净才能悟到真心,悟到真性,再把真性空掉,不去应一切因缘,性空了!性空后把所学的、所感召的一切法都放下,障碍你的也有能力不受它影都响,十方虚空一切因缘都有能力放下,这样自然就学到法空,真正的增语法就是讲悟到了身空、心空、性空、法空。光见道要身空、心空、性空、法空,做不到是没有用的,所以七觉支不是只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在用的,阿罗汉也在用,甚至于低浅的小菩萨还是在用,除非到了八地不动地菩萨。

(4)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除掉一切的烦恼,契悟真理懂了、要精进一法深入也有了,也能拣择法的真、伪,接下来就要真的用功了,要靠自己去断除身见、戒取、疑心病,贪、瞋、痴三毒,自问是否身、心都包括这六个目标?现在只是讲斯陀含,是以淡薄贪、瞋、痴三毒为目标,到阿那含是三结加贪、瞋五个,断除微细的毛病,微微细、极微细的还没有断,愚痴病还没有灭,所演绎出无量无边的法都离不开断除这六项,我们现在知道了就要用智慧来断除知见烦恼,用四念处、禅修、念佛,打坐,心中心法都可以,目标有了要断三结、三毒,朝着这目标前进,光说不练、光知不行,是没有除觉分。

(5)舍觉分:已经有境界了,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善境。断是断不好的妄想、烦恼,舍是舍掉所得的善境界,有觉有观却又执着它,就不能进入二禅境界﹔舍掉觉、观就进入二禅境界﹔二禅是喜俱禅,在二禅的境界见光又不舍去,安住在五根不用、五识不起的清安的境界里,不求上进,不能舍掉欢喜心、无法超越二禅境界,就不能进入三禅境界的乐俱禅。三禅的境界气更旺,气布满全身,身体很快乐,若不舍掉它,也进不了四禅境界。

对于所有的境界都要舍弃,舍是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它无所有、不可得,不要天天去玩弄善境界,有能力知道别人的心、想做什么,你天天玩弄这些,是在强化这有为法的心力,没有舍掉妄心,当然回不到自性清净。心是最圣最灵,你没有办法回到真心、让真性主行,当然进不了见性的范围,所以得到好的境界、或是心用时,不能舍不得,不舍就没有办法进步,要舍就是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它是无所有、不可得,要能够舍离所见、念着的境界与能力,都要舍弃!

(6)定觉分:舍到不能再舍就会有定,能觉了所发之禅定。对任何事情都不执着,不受烦恼法的影响,这样不是在定中吗?定自然就产生了!

(7)念觉分:定有了,把不好的念头、境界、妄想、烦恼都舍弃了,能力开发出来,平时不随便用它,要用的时候就能思惟所修之道法,就进入念觉分,「静虑」就在这时候起来!很多同学常常问我这件事、那件事,其实你静心自问,也可以得到答案。打坐修法、气机最好的时候,自己问自己是什么道理?你自己能回答,这就是静虑,在寂静中思考问题,自己回答,你本就具足佛性,你的自性也是遍虚空、十法界,要去发挥它原有的功能,能思惟所修之道法、所修的境界,是在自己道业上的思惟,思惟所要知道的事情,或是利益众生之间的方法。

没有因缘不会激发起火花,有因缘、有事情来了,在无中、你就会产生要怎么去用?这是很微妙的!到了菩萨境界,要怎么帮助别人?不必用法!因为你的身就跟他的身一样的,他那边哪里痛、你这边也是哪里痛,把你自己的痛解决了,他的病也好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要什么法?用你的心力、念力、空无的力,解决自己的身体、自己的事,自然别人的事情也就解决了,因为自相、共相其实是一体的、大家的心是一体的、十方法界的众生是一体的,这样去思惟、去修,从念一觉之间可以知道很多事情!学了佛法不从心地里面去发掘你的超能力,那是白学了!知道了却做不到是因为前面的贪、瞋、痴没有破,身见、戒取、疑心病没有破,所以要慢慢的去修学!

 

行者以五根、五力、七觉支得入斯陀含果向,继而渐进地得增上戒、增上意、增上慧,转而以意守戒,亦即守心戒,再以慧得解脱知见。

行者以五根、五力、七觉支得入斯陀含果向,还没有得到斯陀含果,但是已经可以向斯陀含果,因为已经断了三结,继而渐进地得增上戒、增上意、增上慧,转而以意守戒,亦即守心戒,再以慧得解脱知见;佛法到最后都是以智慧来解脱的,不是在定中解脱,定中的解脱是暂时的、会退转的,所以要以智慧来解缚一切因缘、看破一切相,得到解脱知见。

得斯陀含果者心地上三结已尽,慢慢淡薄淫怒痴三毒,真得斯陀含果者是谓一来果,天上人间一往来,来至此世,当证阿罗汉果。得斯陀含果行者,若是勇猛者,即于此间尽于苦际。所以得斯陀含者要发勇猛心,不要有得斯陀含果想,以般若波罗蜜多智观此果为无所有、不可得,继续依心地不净处再用功,以永断三毒为目标。

得斯陀含果者心地上三结已尽,慢慢淡薄淫、怒、痴,也就是贪、瞋、痴三毒;真得斯陀含果者是谓一来果,天上、人间一往来,来至此世,当证阿罗汉果。今生得到斯陀含果的行者,若是勇猛者,即于此间尽于苦际。既然已经得到斯陀含果了,为什么不在今生断此三毒?还要天上、人间再跑一趟以成就阿罗汉道呢?所以得斯陀含者不要有得斯陀含果想,以般若波罗蜜多智观此果为无所有、不可得,要发勇猛心,继续依心地不净处再用功,以永断三毒为目标。

已经得须陀含果者,为什么不能再得到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因为再下来是越来越困难,心地要清净又要产生神通,不是你要得到就得到,现在没有世尊可以教导我们马上悟道了,没有办法!道理懂了,只有冥冥之中求诸佛菩萨的加持,赶快再用功!今天就讲到这里。

(2005.04.16. 讲于 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