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21-18)
               --
八品 一体同观分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如何用金刚经来修行()

2.「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问曰:菩萨既得肉眼能见何事?答曰:见可见色,色义色众中广说。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天眼净?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天眼见一切四天王天所见,见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所见,见梵天王所见,乃至阿迦尼咤天所见。菩萨天眼所见者,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所不知不见。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天眼,见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中众生死此生彼。舍利弗!是为菩萨摩诃萨天眼净

看第三段,萨既得肉眼能见何事?答曰:见可见色,色义色众中广说。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天眼净?刚刚是用肉眼去观色,所以菩萨说菩萨既得肉眼净能见何事,祂说能见一切色相,所以包括世界或者世界里面的物质形象,广大到三千世界,就是像上面所说的,广义所说。现在进一步,舍利弗就白佛言,问到天眼。世尊!云何菩萨天眼净?」天眼怎么净?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天眼见一切四天王天所见,见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所见,见梵天王所见乃至阿迦尼咤天所见」,这就是能见到色究竟天,五净居天里面最高的。

菩萨天眼所见者,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所不知不见。这了解一下,菩萨用天眼,可以看到一切四天王天他们所看的,祂也可以看到,也可以看到忉利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些天神所见,也可以看到色界天的梵天王所见,甚至于到五净居天、色究竟天这些天神所见,所以菩萨天眼所见者,四天王天乃至色究竟天所不知不见,为什么祂可以有这些天神的能力,但是另外菩萨所能看的,这些天神却看不到,有这意思在这里。所以同样都是天神的能力,但是菩萨的天眼所见能力比这些天神还要大。所以这些天神,你可以想象,祂们的果报到欲界天或色界天,祂们看宇宙的能力不及菩萨摩诃萨,意思是这样。

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天眼,见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中,众生死此生彼。好了,见此段天眼有两个观念,一个是所看虚空之间世界的广度,菩萨不是只有看到这些世界的广大,祂还看到这世界里面的众生,死在那里、生在这里,生在这里、死在那里,等于进一步看到众生的因果,所以菩萨的天眼和一般天神的天眼不同就在这里。

舍利弗!是为菩萨摩诃萨天眼净。所以这一段简单在告诉我们说,不管是四天王天,天王或天神,到色究竟天这些天神,祂们所看到的世界,菩萨都可以看到。但是菩萨摩诃萨的天眼净,更进一步看到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无量无边的世界,还可以看到这些世界里面,众生他们的生死在那里,生在这里死在那里。也只是这样而已哦!跟佛眼又不一样,佛眼,就是为什么会生在这里?为什么会死在那里?这些因果的因缘,具佛眼的如来都要知道。菩萨还不知道,祂知道你这一次死在娑婆世界,也许出生在西方极乐世界,出生极乐世界死灭了,出生到哪一个东方极乐世界,知道你生哪里,死后又生哪里?至于为什么?哪一件事情造成?做了哪一件好事?改变出生的地点,没有办法知道,这就是有神通能力的差别,只有佛才可以知道很微细因果的因,而且不可思议的这个因,是在哪一世跟谁造的。那是哪一个时空会出生哪里?因为祂有这个能力才可以跟你授记!你未来哪一个时候出生在哪里!然后才成佛,名叫什么,佛的世界名称叫什么,住世几劫,然后完了要入灭,灭了又怎么样?因为懂得细部的因果轮回的那个道理。这里才仅能看世界,我们看到肉眼净,也是看到世界,这个世界那个世界;那天眼净,这些天神只看到那么多的世界,看不到你为什么出生哪里?看不清楚。比如说你看到娑婆世界,法尔禅修中心现在这么多人在这里坐,为什么会在这里坐?不知道。哪一个时候,哪一件因缘,造了什么好业,还是什么业,能在这里听《金刚经》?不知道。这种能力有时候我们看经典多了,才知道为什么佛那么伟大,什么事情都知道,不是只有知道你会在哪里,会出生哪里而已,这是天眼净的开始。再来看论。

【论】释曰:菩萨天眼有二种,一者果报得,二者修禅得。果报得者,常与肉眼合用,唯夜闇天眼独用,诸人得果报天眼见四天下,欲界诸天见下不见上,菩萨所得果报天眼,见三千大千世界,禅定离欲天眼所见,如先十力天眼明中说,菩萨用是天眼,见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生死善恶好丑及善恶业因缘,无所障碍一切皆见,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所见,又能过之,是诸天不能知菩萨天眼所见。何以故?是菩萨出三界得法性生身,得菩萨十力故,如是等因缘菩萨天眼净,余菩萨天眼论议如赞菩萨五神通中说。

大智度论说,菩萨天眼有二种,一者果报得,二者修禅得。跟上面所讲的有一点相像,果报得者,常与肉眼合用,如果你果报,上一世有修行,这一世出生的话,如果你出生做天神,天眼就俱足了,如果你出生做人,你当生用这个肉眼,就有天眼的能力,一些人有这种特殊的能力。有的不广,唯夜闇天眼独用,肉眼,暗的看不到,天眼呢?暗的时候照样可以用,肉眼呢?晚上就看不到了,虽然合用,晚上看不到。

诸人得果报天眼见四天下,有的人得到果报,可以见四大部洲、四天下,欲界诸天见下不见上,欲界有六天,也许你能看到比较下界天,四天王天或者忉利天,再往上,夜摩天根本没有光,就看不到,夜摩天以上是离月亮太阳太远了,所以它虽然自己会发光,个体发光,物质发光,但没有太阳光照,这距离太远了。菩萨所得果报的天眼,见三千大千世界,这不是三千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禅定离欲天眼所见,因为祂修禅定,而离开了欲界总总的欲望,就欲让我们心不清净,离了种种欲望,天眼现起,就能够看三千大千世界。

如先十力天眼明中所说,这个论我们没有全部看,它前面有提到,佛有十力,十种力量,祂俱足天眼明。天眼明,我大略讲就是说,不必起心动念,这些十方虚空世界跟众生,你都可以看到,随时在你心中;如果天眼通,是起心动念,想到哪里才现那个境。为什么有这种差别,一个是心完全清净的,当然如来藏,如其本来所有的法界,该有什么东西它都融合在你心中、自性中,所以它就是你,你就是它,你家里的东西一样,所以当然你都清清楚楚。

那天眼通,我要看哪一个地方才现,比如说你要看厨房,现在厨房怎么样,瓦斯炉有没有关,瓦斯炉现起来给你看一下,没有火!没有火就是关了。如果你有天眼明的话,你这房子的所有角落都在你心中,你不必起心动念你都看得到,都知道,这是如来的境界,如来藏是像这样子的。你这个心都不清净,讲如来藏,讲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那种不要去讲它。

菩萨用是天眼,见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菩萨没有具足天眼明,只有佛才有。那用菩萨的天眼,祂可以看十方如恒河沙,那么多世界中里面的众生,祂可以知道生、死、善、恶、好、丑及善恶业因缘,无所障碍,一切皆见,这些都是大菩萨。

四天王及乃至色究竟天所见,又能过之,就是四天王天,甚至于到色究竟天这些天神。五净居天最高了,祂们所见的,菩萨都可以比祂们看得多,看得广,那才知道因缘果报,是诸天不能知菩萨天眼所见,菩萨可以看到这些天神所看到的,这些天神,看不到菩萨所看到的,为什么呢?是菩萨已经出三界,得法性身的身体,法性身等于是法身,法身无形无性,无形无性才可以含容十方恒河沙那么多的世界,还概括这里面的众生因缘善恶果报,都可以看得到,这就是菩萨十种力量,还不及于佛的十种力量,是菩萨十种力量而已。

如是等因缘,菩萨天眼净。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才叫做真正菩萨的天眼净,如果做不到这样,看的好像就是天神的程度,当然还不是天眼净,有净是一点点净,不够净。这个让我们了解,菩萨摩诃萨祂的境界跟天神当然不一样,不然天神所看到跟菩萨一样,那境界一样吗?不一样。就是说看的世界一样,这些天神还不知道因缘果报、善恶业、生死现象,祂们还搞不清楚。

像有的人说,哪一个师父可以看一世因缘,一世因缘有什么稀奇,你上一世是什么,这一世是什么,当然这一世出生做人你清楚,上一世是天神,有的人说我上一世是天神,天神出生做人,那你是下坠的,那有什么好高兴的,不用高兴,你是轮回又来了,搞不好有时候还会下到三恶道去,所以这个没有什么高兴的,就是今生既然出生做人,就好好赶快修行,那下一次要出生做什么,你讲的,谁知道?如果你知道,就知道因果了!这种话可以当真吗?这是大菩萨才知道的,大菩萨才知道你下一世出生在哪里?是哪一个世界,是什么因缘,让你出生在哪一个地方,哪一个世界。所以过去的也不知道,其实你自己大概知道,我是什么来的,那未来的,未来的,你也许比那会看的还清楚,你起码种了什么善因,你脑筋常常在想什么。

有的师父说会看一世因果,看不准,我想看不准,还没有死以前,怎么会知道哪一个因,会造成下一世是出世是什么。如果死的时候,一个国王一只苍蝇在旁边飞来飞去,恶心一起,本来要生天的就马上堕到那个蟒蛇了,谁看得到?大菩萨才知道,你哪一个因很成熟很坚定,这个因先受报。这小菩萨看一世因果,那不算什么!所以你要七世因果、十四世、二十一世。这咒语里面都有,认真念,认真念你要把悉昙学好,悉昙五十一个字很难,背不起来也要背得起来耶!那四十二个字更难耶!这样的话,后面什么神通变化,你都不用想了。修了半天,常常在看人家,哦!天眼通,什么肉眼净、什么净,都是从这里面来的,所以你学悉昙,到最后借佛菩萨的力量,来得到这些神通,所以要赶快学、赶快背。

我们再看这个,因为菩萨已经出三界了,所以得到清净法身,得菩萨十种力量,所以如是等因缘,菩萨天眼净,那其余的菩萨?余菩萨天眼论议如赞菩萨五神通中说,这个你要去看整个《大般若经论》,祂就提到天眼,菩萨有五神通怎么发起,祂里面怎么样、怎么样。

 

3.「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经】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慧眼净?佛告舍利弗:慧眼菩萨不作是念,有法若有为、若无为,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有漏、若无漏,是慧眼菩萨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舍利弗!是为菩萨摩诃萨慧眼净。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慧眼净?」肉眼净、天眼净、慧眼净,为什么用「净」,上面已经讲过,不是你修来的,是你的心去掉某些因缘的执着,慢慢这种眼睛,特殊的眼睛就会清净,然后就会现出它的神通来,或者心方面的宁静,这是慧眼。舍利佛又开始问,慧眼净是怎么样?

佛告舍利弗:慧眼菩萨不作是念,有法若有为、若无为,如果你是慧眼净的人,你心里都没有什么念头,对有为法,有为就有为,不作无为想,无为,也不作有为想,这你在听《解深密经》的话你就知道,《解深密经》里面开宗明义,第二品胜义谛品,一切法(包括有为法、无为法、不可说法),在对有为中,不作有为想,也不作无为想;在无为中,不作无为想,亦不作有为想。礼拜三你有听《解深密经》就知道这个意义,所以这里讲,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慧眼净,就是你空解脱知见成立了,你就有慧眼。有慧眼是什么现象?就是你在有为之中不作有为想,也不作无为想;在无为法中不作无为想,也不作有为想,心中不作是念,法就是法,没有法就是没有法,有法中看成无法,要有这种能力,这是慧眼。

若世间、若出世间,世间相你照样可以接受,出世间相、解脱相你照样不执着;若有漏、若无漏,用一些造业的法,就是有为法,世间一举一动都有业,在作有漏业中,不作有漏想,如果作清净业中,也不作清净业想;这样是慧眼菩萨无法不见,如果你有修炼到这种境界的话,你心里就对一切法了了、清清楚楚,不会看不懂,不会不清楚。佛法不是叫你不见,叫你能够见而不要执着,这是根本的实相观。讲到哪里都是一样的法,你违背了这种大乘观念的话,就是谤法。小乘可以讲无我,讲常、乐、我净、无常这些观念,大乘就要学实相观。所以在下面所讲的这几个现象,能够不住一法之中,慧眼菩萨无法不见,什么事情你都看得懂。无法不闻,什么法你都可以听得到,你都可以看。

有时候你看经典,因缘不成熟,你看了也不看懂,或者不想看;因缘成熟了,你自然就可以看。慧眼净的人,什么法该你学的,你就看得懂,不该你学的话,看了半天还是不懂,有时候会曲解它的意思,尤其是在一些修行的法门,祂不会跟你讲。像现在的书都写得很清楚、很清楚,前面一句、后面一句、中间插一句,这三句就是一个法,那你没有耐心,看不了一部经,或者没有智慧,不知道这前、中、后三个里面,三句话是连在一起的,这是没有慧眼。

那慧眼怎么得?上面所讲的,不能执一切法、心要净,所以慧眼净,就不执有为、无为,不执世间、出世间,不执着有漏、无漏,无法不知、无法不识,没有法你不认识,如果你还看了不认识,那就是你还没有得到慧眼。那什么事能够无所不知,因缘发生什么事,你大概都可以了解。

舍利弗!是为菩萨摩诃萨慧眼净,所以我们一直说,肉眼、天眼、慧眼,那到底什么叫慧眼?空啊!什么叫空?对有为、对无为,对世间相、出世间相,有漏法、无漏法,都不偏于哪一边,叫做不执着。心里面不作什么念,法就是法,起就是起,灭就是灭,所以慧眼菩萨不作是念。

什么念?有法若有为若无为,有法起不要说有为,不要说无为;无为大概就是说,我要解脱了,所以我不想有这个法,甚至于不看清楚,甚至于不要认识它,还不究竟的人,他会有这种心态;究竟的人无所谓了,起就起,灭就灭,随它。世间相就是人的生活起居,或者人际关系,或者国家大事,什么事情…,起灭起灭,你也不在意它,或者是你修到心清净,不执着了、解脱了,也不在意什么叫解脱、不解脱,反正就是这么回事情。所以有漏业、无漏业所造的都不在意,有这样的话,你自然就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所以见闻知识,甚至于可以讲见闻觉知,都清清楚楚,所以这是慧眼净的菩萨,我们起码要了解一下。

【论】释曰:肉眼不能见障外事,又不能远见,是故求天眼。天眼虽复能见,亦是虚诳见一异相,取男女相、取树木等诸物相,见众物和合虚诳法,以是故求慧眼,慧眼中无如是过。

再下来《大智度论》的解释,肉眼不能见障外事,一般我们的肉眼不能看过(穿)外面周围有障碍你的对象,如果有墙壁、有房屋、有什么…,你就看不过去,又不能远见,是故求天眼,这样你要看远的话,你就要求天眼,天眼就一定不受障碍物障碍。

天眼虽复能见,亦是虚诳见一异相,天眼可以看得很远,可以看超宇宙几个世界、千世界、三千世界,但是这些能见的,都是虚诳,见一个相,你会起变其他的相,所以说见一异相,一个相是不动,另外还可以变化很多相。也可以见男、见女相,取树木等等诸物相,见这些物、这些人,见众物和合产生虚诳的法。诳这里带言字边,等于是说,话语、心念,你看是看了,但是你心不清净,所以会产生乱象,产生自以为是的看法,没有办法住一性。

所以你要修忍波罗蜜,到色界、无色界忍的时候,你看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你不虚诳,那很难,一般都会。这样见物会着物、会起胡思乱想,自以为是的看法,所以要用慧眼来观它。修行都有次第,你现在看到三千世界,跟世界里众生的因果,所以这样的话,你心里面一定有你的看法,看到好的也许为人高兴,看到不好的,为人家伤感,这是心不净,这是虚诳诸法,虚诳诸法,要求慧眼,上面讲的不住有为、不住无为、不住什么…,都无所谓,这是空的概念,实相观的概念。

能够这样得到的话,慧眼中无如是过,得到慧眼的人就不会见相着相、见法着法,这个是解释上面这一段。为什么慧眼净的人不作是念?心没有有为、没有无为,没有世间相、没有出世间相,没有有漏法、没有无漏法,那怎么做到?是在你有天眼,看得广、看得多,你会起心想,执着男女之相、树木、种种什么对象,你会和合,心一定会和合那个境,和合那个境后,你自己看进去了,有了念头、想法,所以这样你要求慧眼净。

问曰:若尔者何等是慧眼相?答曰:有人言,八圣道中正见是慧眼相,能见五受众实相,破诸颠倒故。有人言,能缘涅盘慧名为慧眼,所缘不可破坏故,是智慧非虚妄。有人言,三解脱门相应慧是名慧眼,何以故,是慧能开涅盘门故。有人言,智慧现前能观实际,了了深入通达悉知,是名慧眼。有人言,能通达法性直过无碍。有人言,定心知诸法相,如是名慧眼。有人言,法空是名慧眼。有人言,不可得空中亦无法空,是名慧眼。有人言,十八空皆是慧眼。有人言,痴慧非一非异,世间法不异出世间,出世间法不异世间,世间法即是出世间,出世间法即是世间,所以者何,异不可得故,诸观灭诸心行转还无所去,灭一切语言世间法相,如涅盘不异,如是智慧是名慧眼。

再来,菩萨自问自答:若尔者何等是慧眼相?如果这样的话,那什么叫做慧眼的相呢?答曰:有人言,八圣道中正见是慧眼相,正确的看法,对一切相,见就是见,起了正确的观念,这是慧眼。同样一件事,同样一句经典,看法,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不一样的见解,如果你有慧眼的人,你看的都是正确的,这是正见,知道佛陀在讲什么意思,不会曲解祂的意思,这是八正道里面的正见(正知见)

正知见再进一步讲,能见五受众实相,就是感情领纳作用这五受,忧、喜、苦、乐、舍,你都有实相观。实相观讲到现在已经知道,就是对一件事,没有喜怒哀乐想,抱持一个平常心,这就是实相观。所以这实相观就符合上面所讲的,慧眼的菩萨,不作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法,都没有,这样的话没有感情的作用。你喜欢的话,就产生喜爱,你不喜欢、不顺你的意,就产生厌恶,大家都有这种观念,这个是人、凡夫。所以你要突破这些,以实相观,来观你内心的感情作用,这样可以破掉你的颠倒想。什么叫做颠倒?执着一切法就是颠倒。什么是一切法?有为法、无为法、不可说法,就是一切法,那怎么不执着?不执着就不住有为、不住无为,就是实相观,破诸颠倒故。

有人说,能缘涅盘慧名为慧眼,换一句话讲,如果你心能够笃定、如如不动,对一切缘都不会攀缘,不会执着好坏,像这样的话,就会产生慧眼,也可以说得到慧眼。如果缘外境产生很多的智慧,变成一种执着,那就不是慧眼。像现在研究咒语也一样,你要虚心的去研究,不要主观意念很强说,我这一定对、我这一定怎么样,这样都不好,这语言还是有时间代沟,还有,字典如果收纳的词少,不是没有这个字,是你查不到,不是没字,是我们无知,没有佛菩萨的智慧所以看不到。这些有心的人、因缘深的,一直钻进去是很好,但是不要执着,因为我们的智慧有限,工具更是有限。

我昨天也讲,不要想当然尔,一定这样,一定那样,如果你有这种心态:很自在,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不知道就不知道,这样的话,也是一种慧眼,对一切事都不执着。像小组研究,有的人强调,这个字一定对,我想一定是这样,其他的人觉得,可能不是这样,两边就这么吵,这样是没有慧眼。要虚心,你说这个字绝对是这样,哪一个人可以讲?很难!所以我们研究这个,要很虚心,不执着就是慧眼。也不要说这样,也不要说那样,如果真的是因缘成熟,也许就冒出来。像我以前所做的这些,我倒很想你们再去做一次。讲这句话意思就是不要执着,心平等平等,这么不执一切法的话,就是慧眼。对应上面所讲的,有为、无为不执,世间、出世间不执,有漏、无漏法不执,办事就办事,研究就研究。

所缘不可破坏故,因为你用这种慧眼空观,涅盘这种心清净的状态,去面对一切因缘的话,这个缘不会被人家破坏。就像一个空无的念、不执着的念,很多障碍慢慢就会化解。像这个事情要发生都有因缘的,随缘发作、造作,但原则是,心还是很平静,心要安祥。但骂人,你说骂人,你骂人当然很安祥,被骂的不安祥,你被骂的要安祥,这是所缘不可破坏。事情、过程,你有抱着这种涅盘心的话,就不会被转,所以修的好不好,就在这个境界才能判断,如果还有一点动、还有一点乱,都不对,这是还没到涅盘的境界,有涅盘一定有慧眼,经典讲到这里很深,但是都要实证的功夫去印证。

是智慧非虚妄,因为这是你不黏一切境的智慧,你所黏的境,因缘就是因缘,不会变成虚幻法,你说因缘也是虚幻,你要看成虚幻也可以,但是这里讲的虚幻,因缘的法,第一时间那是因缘法,就怕你第二时间、第三时间的时候,变成你的妄想,那就是虚妄法。所以人都是像这样,譬如说发生事情当下,都觉得无所谓,回去的时候就钻牛角尖,每个人都会,那个钻牛角尖的时间多长,就看你修证的好不好?有没有慧眼?这是很现实的。像今天有人说他不想干了,心好苦,不想当菩萨,也不拜师了,也不怎么样,这是因缘来了,不会去应对,然后还要电话跟他谈一谈:「你放下、你不要执着。」你过两天再来看看。

你有学《金刚经》的话,三心了不可得,了不可得已经背得很熟了,就是来的时候就没有智慧,所以变虚妄法;不是面对这个因缘,是面对因缘之后,心里面好苦好苦,这是虚妄法。我常常讲,我们学佛法很真实的,面对因缘也要智慧眼观它,因缘过了就不要去想它,不想最好,想的话变成虚妄、不实在的法,这样就没有慧眼。所以这些圣人所讲的都很切实,而且到这个五眼六神通的时候,不是一般人能够听到、能够学习的,你要从多方面下手去做。

又有人说,三解脱门相应慧是名慧眼,还没有解脱前叫做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大小乘都要经过这一关卡,你要当菩萨也要经过这一关卡,就是你菩萨再来,还是要经过这一个关卡,凡圣都在这里修,路都一样。过去你走过,今生来还是要走一次;过去没走过,今生更要走得很辛苦,但还是要走过。如果你空三昧证得了,所谓三昧就是「正定」,正定就是上面所讲的正见,对什么事情有正知见,正知见是用慧眼观它如如不动,你什么法都好。

「无相三昧」就是实相观,有为也好,无为也好,有为相、无为相、世间相,什么相都好,你都不执着它,这是无相三昧。再来「无愿」,心不起愿求,不说我要这样,我要那样,我祈求怎么样,有祈求就有烦恼,这是心的问题,你心动念就不对了,你说要这样、不那样,都是祈求,不那样不是祈求吗?不那样,就是祈求不要这样,也是祈求,所以这种就是没有定力,所以正定没有,哪里有解脱?所以三三昧得到了,才有三解脱门,三解脱门证得了,才正式进入陀罗尼门。

为什么要进入陀罗尼门?因为这三解脱门,已经搞得脑筋空空荡荡、不执一法,有空慧没有智慧,有定,没有滔滔不绝,可以降伏外道这种辩才,所以你要学菩萨,菩萨就是要有智慧,要降伏外道。外道就喜欢讲,或者他有神通有变化,他执着那个境,所以变成一种断见而已,当然修得很好,那你要度这些人,你要有超然的智慧。你学密法学到现在,从悉昙开始,悉昙字门进入的话,智慧就开显。所以你看很多部经,提到字母的,不管是三十七个字,四十二个字、五十个字等等的,一直都跟你讲,这是智慧门,你一定要进去懂,你懂的话,自然智慧就开显,辩才就无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时候才开始慢慢用你的心,在用心之间,你已经有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这种修证,所以你不会执着,懂了很多又不执着。

过去是专修无为,现在在修有为,有为修了半天也不会执着,不会被黏,不会学这个黏这个,学那个黏那个,学世间法黏世间法,学到医学黏到医学,学到中药黏到中药,菩萨不会这样。因为菩萨智慧越来越开显,一学就会,一听就懂,懂就放下,懂就放下,这样才能智能越来越增长、越来越增长,不会说哪一个事情对,哪一个事情绝对不对,这种话菩萨不会讲,空才对、不空不对,不会讲这种话。是因为教导众生才会讲,跟你讲这样,跟他又讲另外一套,你说为什么?因为两个病不一样,一个病贪嗔痴慢疑,每个人病的不一样,当然药方不同,你那个心很胆怯的,看到我就跑得好远的,你再骂他,你不逼死他吗?这种人就不能骂,你要安,要跟他讲好话,跟他嘘寒问暖,菩萨就是这样,善导善诱;然后你觉得说我很行,我很了不起,这种人就是要修理,我执太突出,我慢就会起来。

四十二个字,第四十一个字是什么?我慢,你说为什么我慢放在第四十一?还没有结束以前,因为你学了四十个字,智慧有了。有一天,有人跟我complain说:「有些人学到悉昙字,走起路来有风。」我说有这种人吗?我怎么没有觉得他懂得很多,我都还搞不懂,你们能够懂多少,不要这样子,佛法浩瀚无边。

你学四十个字,你还观不到里面,五十个字,你都还没有全部弄出来,像阿罗汉,还没有得道以前的阿那含,祂也有五神通,祂为什么有慢心?五通,有啊!我要看到三千大千世界,他也以为佛大概也是这样而已,所以他不把佛看在眼中,他不知道,佛不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祂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世界众生,有情、无情都知道,因为祂没有那种智慧,所以祂觉得五神通就了不起了,我慢心就起来了。

所以第四十一个字是a,就是我慢,最后告诉你7ha(执中有a),就是不要执着,不要执着是什么?就是慧眼。慧眼观尽一切有为、无为相,你在四十二字之间,可以观起来,依法能够去学ākanā三个法,遍学四十二个字,最后还是不要执着,不要执着不是慧眼吗?不要执着是不起作念,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跟我没有关系,这是真菩萨。所以三解脱门是很重要的,你不管学什么法,显教、密教,你这关一定要通过,所以得了,祂说你就是有慧眼。

何以故,是慧能开涅盘门故,这种慧眼,因为不执着有、不执着没有,不执着世间相、非世间相,什么相都不执着,才能让心住涅盘的境界,涅盘就寂静不动,寂静不动不是像石头,因缘还是在周围之间搅和搅和,你心永远都是寂静不动,知道很多事,知道种种法,但是心都不动,这是开涅盘门,这是慧眼初步,阿罗汉也是这样证到慧眼,像须菩提尊者是慧眼第一,心永远是安祥的,不跟人家争辩。

有人言,智慧现前能观实际,如果你有慧眼的话,不会有虚妄之法,都观一切因缘实际的法。没有因、缘不会起缘,不会起法,如果没有因缘起法、起缘,那就是你心有妄想,虚诳不实在。有因有缘来了,你感觉了,你用你的智慧,可以实观一切实际境界,可以了了深入,「了了」是清清楚楚的,这句话不简单,如果以四句偈来讲,这已经在性空阶段(空身、空心、空性、空法)。性空的阶段,就是你对世间一切相的因缘法,你都清清楚楚,比如说发生一件事,这个事从哪里来?是谁?是什么因造成的?然后你面对这个境的时候,怎么用慧眼去观它,当然不用观,有观没观还不是一样,懂了就好不必观,这是了了分明。所以我们一般人,能够修证到说,有事情来了,能够知道,但是为什么?不知道,常常处在这种,眼睛是有,但看不清楚,我知道很多同学有这种能力,就是看不清楚,知道有,但是有什么?不知道!这是心还不净。

我们讲五眼讲到现在,都是因缘净,如果肉眼的因缘净,你就有肉眼净;如果天眼的因缘净,你就有天眼。天眼为什么因缘净?你看了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广大的宇宙,世界里面,众生那么多,你都不执着它,这才是因缘净。那因缘净再上去就是慧眼,慧眼对一切法都不执着,世间法、出世间法、什么法对我来讲都一样的,平等平等观它,这就是慧眼净,都是在讲因缘。所以因缘讲起来,就是你不要去执着它,反过来讲,就是你心里面不清净,你心清净对着实际的法,你不会去执着它好、坏,这个是相对的,你要得天眼也好、法眼也好,就是你对外在因缘的执着性,放下的能力有多大?如果什么都是蜻蜓点水一样,境界来了,然后放下,两秒钟过去,你都不执着,这就是你有天眼、慧眼的基本能力。

我们学佛法之间,灵性高了,懂了很多事的时候,能够清清楚楚叫做了了,还要深入。通达悉知,这就不得了,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你说一件事的发生,这个因,你知道有因,然后这个缘发生了,知道事情是这样,但是过去几千万亿年之间,造的这个因是怎么样?不知道!只有大菩萨、佛才知道,这经典讲得很清楚,有的说你有宿命通,你下一世会出生做天神,对,没有错,给你讲对了,但是,哪一件事情让你升天?不知道!因为你这一生造了很多业,像你今天听《金刚经》,是哪一天?哪一次?你听得特别用心,特别有感受,特别有成就?也许那一天就让你升天了。一般人知道你会升天,不知道为什么。如果你是佛,当然可以讲出来,因为你365天,来了54次,天天都打妄想,只有一天,那一天特别认真,也许那一天感召升天去,这个谁知道?那么细的因果,只有佛、大菩萨才有能力知道。

所以你也知道佛的心多清净,大菩萨的心多清净,我们要学的就是这个,因缘,如果知道,当然很好!不知道,也好!反正事情发生就发生,但是你心越放下、越放下,就能够有更高的神通力,探讨到过去的哪一世,造成现在这个因,跟这个果的发生,这个都有因缘的。像你们这个打死不退的,被骂,骂死不退的,这都是过去因缘很深,缘很深,所以你就是被骂了,也不会想说要走,如果因缘不深的,不要讲骂,稍微讲重一点,他就再见了,反正此处不留我,自有留爷处,台湾道场太多了,我在你这里被骂,我到别的道场,(台语)人家恭恭敬敬的,这是缘份,你要连这些都要搞得很清楚。

所以了了深入通达悉知,这慧眼这么简单吗?圣人所讲的每一句话,都代表一个现象、一个境界。所以三解脱门,用解脱的能力观,也是慧眼,你对一切事,都有涅盘的心态,你也是慧眼。这里所讲的比较更深一层,就是你对什么因缘,现前的时候,还要了了清清楚楚,是什么因缘造成这样,是过去的哪一件鸡毛蒜皮事情,造成这样的,这种慧眼就不简单,这也叫做慧眼。

又有人讲,能通达法性直过无碍,其实这一句话讲起来,就比较浅显一点,境界没有前面那个高,这是空性的阶段,就是你的自性,面对因缘直直的,不会有烦恼,也不会犯过错,也没有罣碍,这个在性空的阶段,修空观的人应该有了,这还是被动的一种解脱能力,还没有到主动的这种神通变化,知道很多事情的能力,知道很多,而且又没有罣碍,这种慧眼,前面那一句就境界更高一点。菩萨就是要这样,哪个人用什么法,譬如说,昨天还是前天有人来,这个人是很敏感,他这种敏感体质的人,他会感应到气不一样,然后招来身体不舒服,心又不定,心慌慌的,这个你要有智慧,心直,对一切无垢无碍,这是学习慧眼。

也有人讲,定心知诸法相,你心定不动,没有种种自己的看法的话,你就知道种种的法相。当然法相是包括一切法,一切法包括,主要是有为法,有为法里面的什么法?有定的人就可以知道。怎么知道呢?早期我常常讲,像两条轨道这么,从台北到高雄,不管怎么弯,这两条轨道都一定是距离差不了一公分,差多了就翻车了,这种轨道间距的永恒平行,就是你心的定,所以心定之间,稍微哪一个地方出差错了,你就知道。你心很定的话,比如说你贪嗔痴没有,哪一个人讲一句话,你就知道他还有贪心,哪一个人讲一句话,他还有嗔心,为什么?因为你心很定,你都没有这种观念,这个洞知每个人的毛病在哪里,知各种法相。当然,你知道以后当不知道,不会去讲,不必讲,需要骂的才要骂,不过天天骂也不行,天天骂很伤感情,所以有定心的人,才知道各种法相。

如果是修自己解脱的,知道种种法相,当不知道,那很自在。我常常说菩萨比较困难,你知道,又要他好,要他好,你要对症,该讲就要讲,该骂就骂,有时候,骂不能骂得太过火,有时候,三百六十五次,三百六十五次坏的,你只能骂一次,也不能天天骂,天天骂也皮,这个,你说我要怎么拿捏?不要烦恼这个,该发就发,不该发,ㄟ!今天这一件事,比上一次做的还要离谱,怎么老师今天没有骂?因为那一天不该骂,骂的话可能不对,你的自性有这个能力,你要了解你这个自性,度众生之间,你这个心自然会拿捏,哪一个时候该、不该,都回归到你的自性,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定心知诸法相,如果能够这样,就叫做也有慧眼。

又有人讲,法空是名慧眼,那当然了,你对一切法都不执着的话,有为空、无为空,都是空,你不执着,这当然是慧眼。这里的慧眼,不是只有不理不睬是慧眼,你还可以知道里面很多的事情,智慧之眼,或者是你对一件事情,不知道怎么样,你放空,就会突然间灵光一闪,就会现一个念头出来,这个念头就是你要去做的事情,这是从智慧里面产生的念头,所以不必去(问神)掷杯、不必去干甚么…,你要相信你的自性。当然不是每一次都相信,那个不该做的你也相信,叫你去哪里打坐,你也去那里打坐,打坐,跟去哪里打坐有什么关系?这种不是真正的法,如果连这些都分别不清楚,是魔境还是佛境,都搞不清楚的话,这个差的太远了,所以空观一定要有的。

又有人说,不可得空中亦无法空,刚刚讲法空,现在一切法不可得里面的空,也不要去执着,其实这个是实相观。所以就是说,有法、没法,都好啦,都不去讲空、不空,而且坦荡荡的心,去面对这个境,这叫不可得空。真不可得空是没有错,连这种真不可得的空,无法的空,也不要执着,这就是密教里面悉昙里的(ka)ka是造一切业,后面的aa空无不可得,连个a也不要执着,所以ka不执着,a也不执着,那该kaka,造业就造业,造业之中,没有造业想,就是a;那a之中,不要太强调a,你太强调a心不动,菩萨道就行不动,不想动,不想动就像小乘的涅盘一样,心静、逍遥、自在,这样不是学菩萨道人的心态,所以不可得空中亦无法空,有这种概念,也就是慧眼。

又有人讲,十八空皆是慧眼,般若经里面讲到,小乘修行有十八空,这十八空不是直接去证三三昧那种空,都是用思惟的。内空,里面有一个我,我执着外境,外境是有相,我先控制我内心的执着,把内心的空开发出来,这就是内空。内空有了,慢慢看外境人事物,不受它影响,慢慢修,就有外空。后来内也有空、外也有空,那不在内,也不在外,佛性不在两边,在中间,内外这样认知的空,他是这么思惟,去证到空的。这跟禅宗不一样,禅宗就观这个起心动念都虚幻的,不执着它,这样观它空,这是直接了当。

为什么要有十八个空?有时候要学到二十个空,这是阶段性,让你去体会,除非你这一生要成佛,才有需要这样去修,如果你是再来菩萨的话,过去修过了,不必再从十八空修。经典看了,我懂了这回事情,你可以从三三昧修,这很重要,要成佛那一世,你要从幼儿园开始修,一直修,修到博士班、超博士班,每一个法都要懂,都要去证。因为你证,才能讲、才能懂、才能有真正、实际的神通变化。那再来的菩萨,祂从中间接下去,接下去就是,你上一世修到哪里,今生好像很熟,你也很喜欢这个法,接着下去,这个是累劫修菩萨道,所以每一个法相,都是哪一些人在做的?你要搞清楚,哪一些人在修的?这样你看到经典,才能够马上联想到,这句话在讲什么,所以在菩萨境界都是名相,你对每个名相,要很了解它的背景,这是在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的时候,基础课程在培养、在用的,《金刚经》已经是大学课程了。

也有人讲,痴慧非一非异。智慧是解脱,愚痴就是随缘造作,痴不是笨,痴就是假装迷糊,装聋作哑,随缘造作,就是愚痴。愚痴之中有慧,为什么?因为你跟众生之间,这么搅和搅和,好像随缘在造作,其实就是你智慧之间,有意无意在化导他们一样。菩萨不能够分的太清楚,对、不对、有智慧、没智慧、有因果、没因果,天天在讲这些的话,我们动不了了。有的还搞得不很清楚的话,讲错一句话五百世狐狸身,这还得了,都不敢开金口,嘴巴都不敢讲。你如果有智慧的话,有机会当五百世狐狸身,那也不错啊!

有一个人问说:「证到念佛三昧的人,是不是一定能往生?」当然证到念佛三昧,那有不往生,当然往生。第二个问题说:「我的朋友证到念佛三昧,为什么老来颠倒又生病?或者是开荤,或者是…,」反正就没有继续修行。我说,他这个不是真正得到念佛三昧,打坐、打坐一下子入空了,念佛、念佛念到入空了,他以为这个就是念佛三昧,我就引经典上讲的,念佛三昧就是,念佛念到佛现在你的面前,那是般舟三昧、念佛三昧,不然就是你心中不念,它也在念佛,那也是念佛三昧,到这种境界的人,老来还会迷糊吗?它这句话没有看懂,所以他说我要下地狱,下地狱,那不晓得要下几次了!连世尊的第一个外道师父,修到那么高的无想天、无所有处天,还要下地狱,那我们下地狱,有什么了不起,没有什么了不起,家常便饭,六道来来去去,我们都是在学佛法,又不是佛,对不对!所以这个痴慧,也是一样,好像一样,又好像不一样,这里面味道你自己去思维。

世间法不异出世间,如果你已经了解,诸法就是这么样子的话,世间相里面,你就不会很罣碍,在世间相里面,你有出世间相的心态,菩萨就是这样子。如果你还一直抱着出世间相,那你跟世间人就格格不入,你度的人就很局限,在那一撮人,就是比较高水平,善根比较好的,一定是这样子。所以有智慧就装聋作哑,装疯卖傻,这样看起来好像笨笨的,愚痴愚痴。

出世间法不异世间,有出世间的解脱智慧,但不逃避世间一切相,跟众生不离,一起修行,所以不离世间相。所以世间法就是出世间,出世间法就是世间,没有什么叫做世间、不世间,你心自在的话,你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你要练到这个境界,这样就是空、有不二的中道观,也就是有慧眼的人。

总结,祂说:所以者何,异不可得故,愚痴跟智慧两个都一样的,说不同,不同不可得,说同,也不必说一定同,不要执着这些相。所以诸观灭诸心行转还无所去,你自己要反观自心,我有什么心起?行是很深、微细的这种因缘现象,或者,也可以讲是你表面上的行为,都可以!所以心跟行为上,转到说,要去哪里?都化空了,无所去。不必言说,离一切语言,自性离言说,灭一切语言世间法相,这就是在面对一切境,你造了业以后,就不要再去执着它,你话讲了,讲了就讲了,不要再去执着讲这话好、不好,你骂人,骂了,不要想骂得好、骂得不好,骂都骂完了,以后的果报,你去承受就对了,这样不就自在了吗!骂人不是很高兴,骂人很伤神,那要看反弹的力道,反弹力道很大的话,遍虚空都是嗔心,你要心空空的面对这种境界好几天,有时候要好几个月,这个回归到无,众生就是这样子,你要练这个心也是这样子,随缘造作。什么叫做智慧?什么叫做愚痴?愚痴所做出来的结果,ㄝ!不错,这是智慧,那智慧有时候不敢动,不敢动就度不了众生,你也不能随便乱动,看因缘。

如果你能够这样的话,初所造的业,观灭诸心行转还无所去,灭一切语言世间法相,过了以后,就不要再去看这些,让你的心,离开这些过去的事情,这样就是涅盘,跟涅盘没有两样。当下也是一样,过后也是一样,所以跟你证到涅盘的人,有什么不一样?菩萨是要学这种,有事、没事都能够自在,让心安住在涅盘之中,如是智慧才是慧眼,有这种的智慧才是真慧眼。

复次,此中佛自说慧眼,菩萨一切法中,不念若有为、若无为,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有漏、若无漏等,是名慧眼。若菩萨见有为世间有漏,即堕有见中。若见无为出世间无漏,即堕无见中,是有无二见舍以不戏论,慧行于中道,是名慧眼,得是慧眼,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所以者何?得是慧眼破邪曲,诸法无明诸法总相别相各皆如是。

复次,此中佛自说慧眼,菩萨一切法中,不念若有为、若无为,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有漏、若无漏等,是名慧眼。这上面也提过了,若菩萨见有为、世间、有漏,即堕有见中;若见无为、出世间、无漏,即堕无见中,这还是不究竟的菩萨才有这样。在有为世间相、有漏法之中,你还执着有见,有见就是执着。「见」只是一个见闻觉知的代表,你面对世间一切相,有所执着,这是不好的。后面会讲,若见无为、出世间、无漏,如果你的心很定,什么事情都不受影响,有这种出世间的解脱能力的话,也不要执着这个,如果执着这个,就堕入无见。所以,有见不好,有执着,不好!无见、无执着,也不好!

是有无二见舍以不戏论,如果你有见、无见都没有,都舍掉的话,你就没有什么戏论,戏论就是谈事情,辩论事情,讨论事情,如果要教化众生你讲可以,如果要找一个人来打擂台、辩论,这倒不必。所以对一般网友来讲,他没有诚心来问问题的,就是他提了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这种不必去谈,他不是诚心来求教的,因为你讲东,他有他西的看法,你讲西,他有他东的看法,这样有完有了吗?所以所有的笔战,都是无穷尽的打下去,这是电视台最赚钱,正反两边打,修佛法的不必这样,不要执着世间相,不要执着解脱相,两边都不执着,那有什么话讲呢?就不落戏论,佛法都讲这个道理。

慧行于中道,一切的智慧,用在空有不二的中道观,是名慧眼。这也叫做慧眼。所以你要学,我们学到这不退转菩萨,不退转菩萨对一切法,若有为,不作有为想,也不作无为想(解深密经讲的),若无为,不作无为想,亦不作有为想,随他的因缘这么去转,有什么自己的主观意念?没有!这样就是你具足慧眼。得是慧眼,无法不见,如果你有这种能力的话,空有两边所发生的事情,你没有看不见的,你没有不清楚的。

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所以者何?得是慧眼破邪曲。如果有不正当的邪见,如果有歪曲的,你很清楚,就我刚刚讲的,两条轨道一样,如果你遵循两条轨道走的话,哪一个人开车开到稍微偏离了,你就知道,那你要提醒他,这是用你的慧眼破解邪曲。如果你自己都爱辩论,都偏向哪一边,那你要破什么?你自己都乱七八糟,你要破什么?自己本身不正,怎么看得到别人到底正不正?这个观念很重要,慧眼。有一些外道或者邪道的,他根本行为都不对,然后骂人家不对。如果做的很对的人,哪一个是对,哪一个是错他很清楚,所以对的当然不必去讲他,邪的、走歪掉的,你就会破解他,提醒他。

诸法无明诸法总相别相各皆如是,佛法在解释的时候,先讲一个总相,然后再讲别相,然后再各论,这个讲起来,总共可以讲十种的法,菩萨的智慧要讲到这样才是真的。以前我们看到这种书,每一次都讲那么繁杂的事情,我觉得很烦,为什么烦?因为你不是菩萨,有时我动脑筋,一下子想到三点,再第四点就想不出来了,受限制,为什么佛祂讲每件事都会讲十个?华严经不是这样吗,提到一个名相,然后这名相有十种解释,那这十种里面又有一种名相又十种解释,所以十、十、十、…这么一直演变下去无量无边的智慧,菩萨就在学这种智慧。

所以有一天你觉得可以不厌其烦的一讲再讲,从第一点讲到十点,然后里面一点再拿出来讲十点,这就是大菩萨。讲这句是鼓励大家,有的人说这么一坐什么都不管了,好像定力很好,定力好但没智慧啊!这不行。要学!学开展你的智慧,要能讲。那现在悉昙的字母是最基本的,开展智慧最基本的法,这经典讲的,你要开展你的智慧要从悉昙字母进入,一切菩萨,没有一个不是这样子的,你才知道,悉昙这五十个字那么重要。因为你要跨入菩萨之门,那是宇宙之间的语言,不是我们这边台湾或者中国或者什么地区的语言。「声」虚空之间都一致的,声明,五明里面的声明,这很重要。以前没有谈到悉昙就不会太在意声明是什么?昨天告诉你六合释,六合释再下来就演变成八转声,八转声再下去二十四声、四十八声、七十二声…,过去觉得很烦,过去只要超过三或者十,你就觉得很烦,现在不行,现在三千大千你都要觉得很小,你这智慧才够,这是你在长进,每个人在长进,智慧增长。

当然你有这种慧眼你对诸法的无明或者有明或者一切法的总相、别相、各别相、什么相…你都要能懂,这里一切相里面当然包括正的、邪的,你也要能够分辨。正是正的教材,反面是反面的教材,都是教材,就像我们看人家的咒语一样,我们买他的书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信他都是真的,你要去考证,考证过才知道对错,如果考证过的来念就很容易记、容易念,用梵音来念更好,这个神力不可思议就是这样。

问曰:阿罗汉、辟支佛亦得慧眼,何以不说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答曰:慧眼有二种,一者总相,二者别相。声闻、辟支佛见诸法总相,所谓无常、苦、空等。佛以总相、别相慧观诸法,声闻、辟支佛虽有慧眼,有量有限。复次,声闻、辟支佛慧眼,虽见诸法实相,因缘少故,慧眼亦少,不能遍照法性,譬如灯油炷虽净,小故不能广照。诸佛慧眼照诸法实性尽其边底,以是故,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譬如劫尽火烧三千世界明无不照。复次,若声闻、辟支佛慧眼无法不知者,与一切智人有何等异。菩萨世世集福德智慧苦行何所施用。

阿罗汉、辟支佛亦得慧眼,须菩提尊者是阿罗汉,而且是第一阿罗汉,辟支佛,祂是多一点点智慧、七菩提分,那是学一点点智慧,没有像菩萨那么多的波罗蜜。何以不说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阿罗汉有慧眼,那为什么你上面所讲的应该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那是在讲菩萨的境界,阿罗汉的慧眼他是执着在空一边。

看祂怎么回答,慧眼有二种,一者总相,二者别相,你看到这里就知道阿罗汉是执着总相,一口气否定总相,不去那么一件一件去讨论,好烦喔!缺这种心。所以声闻、辟支佛见诸法总相,诸法总相只有三句概括,所谓无常、苦、空,一切法都是无常、苦、空,他就很讨厌无常、苦、空,所以修行走这条路全部把它空掉,他是空掉一切法的总相,不会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祂知见就受限制住。

佛以总相、别相慧观诸法,一个觉悟的人,应该总相也要观,一切法无常、苦、空。对,但是你继续修下去,无常,无常就要有无常的心态去对它,有什么不好?我常常在讲无常不是不好,如果你天天生病,无常尽的话,那不是很好吗?病就好了。那反面的不好的无常,天天被老板骂,低气压很重,你希望说无常无常,赶快过去,明天天气好一点,老板欢喜、笑笑、情绪好一点,菩萨是这么练的。阿罗汉不是这样,他认为一切法反正都是苦、不好、无常,所以不必去花精神在这方面。所以总相、别相,一个觉悟的人都希望能够用你的智慧之眼去观它,能够用空慧去观一切无常、苦、空、无我等等的法的话,你还有什么法受不了,都可以承受。

所以声闻、辟支佛祂局限在总相,而且是否定的虽有慧眼,能够量知祂的能力量知祂解脱的限制来讲有定量不会空随缘这么变化无量无边,祂还是有一个定量受限制。所以我们说阿罗汉法执空没有修证到,因为祂采用全盘否定的;那菩萨是接纳一切的法,用不住一切法的观念去接受它,这样你看,是不是无量?有什么法照单全收,然后不去执着它,这可以度众生,也可以增强你的智慧,也可以增强你用智慧来得到解脱的能力,菩萨是学这个。

复次,声闻、辟支佛慧眼,虽见诸法实相,祂是很容易看这个法在那里,我不受它影响,这解脱知见阿罗汉都有的,辟支佛也有,但是因缘比较少,为什么?因为他不主动进入人群,有人来问他,度一个、两个。祂不会像大菩萨,到处去找因缘来度众生,大菩萨是这样,像佛一样,佛一入禅观,今天要度谁,入定,观十方虚空,哪一个因缘成熟?哪一个事情在发生?哪一个事情可度?刚好事情发展到该现身的时候,祂化身出去也好,本尊出现也好,就去了,这就说是佛。那阿罗汉不是啊!阿罗汉知道很多,他也有定力,也有观,但是他不想参与,不想…,那是人家的事情,跟我没关系。

我们有一些同学,当然他不是从头这么学上来的,他中间来学,但是他很有菩萨精神,看到这个人痛苦,赶快去帮他,看到那个人落难了,赶快帮他,帮来帮去,自己本身定力、金刚身还不具足,常常身心受伤害,受伤害,如果你有打不退转的心,那还无所谓,碰一次、两次就会退转,所以你说,不退转菩萨是很难!修到八地菩萨,才真的心不退转。那阿罗汉呢?搞不好,入灭啦!走啦!说走就走,为什么?众生难度,就走了,菩萨不能这样。因为阿罗汉,因缘比较少,所以他慧眼也相对的少,像你接触的人多了,case多了,医生病人看多了,为什么成名医?不是他学得比较多,是他看的人、病看得多,就像我为么懂那么多?有一些是你们教我的,你这个有病,我就动脑筋想,看这个怎么样可以化解,化解完了,这个就是我的智慧,是你教我的。你不提这个问题,我不会去想这个问题,菩萨接触很多的case,所以他会变为大菩萨。阿罗汉祂是不想去管事情,所以他天天入定,因缘少,慧眼当然也少,看的法也少,这有道理吧!不能遍照法性,可以现起法性,没有错!也知道法性之用,但不能遍,「遍」就是无所不到才叫遍,因为他有受限制。

譬如灯油炷虽净,早期点油灯,灯油柱虽然可以光明,可以照破黑暗,这个净是照破的意思,但是小故不能广照。大菩萨为什么可以广照?因为祂心清净,所发的光大,所以照的范围就广,你这么去思惟,阿罗汉跟菩萨的智能,到底为什么会差别?就在这里,一个是管闲事管太多,所以祂知道的很多,菩萨,如果你没有放开心胸的话,杂七杂八的事情都知道,那你会不会烦啊?知道就知道了,有这么一回事情就好了,不要去写文章,看得顺的,赞扬他!看不顺的,骂他!那就不是菩萨了。懂了就好,菩萨要接纳的多,懂得多,然后要放下,就像佛一样。

我们这一品在讲,佛祂对众生心悉知悉见,你悉知悉见如果放不开的话,那多烦恼啊!是很烦恼,还好,因为你心不清净,所以不会懂得那么多,不然你烦恼死了。刚开始的菩萨,心眼开的时候,祂会懂得很多,虽然很多,还是周围之间,跟你有关的事情,还不至于遍及到他星球,如果你知道他星球的事情,那你会搞得天翻地覆。所以这是相对的因果,你有修到哪一点能力,可以通到哪一点境界,这是相对的。因为佛是最清净觉,所以他可以遍知世间一切世界的众生,悉知悉见,阿罗汉不行,因为因缘少,慧眼就少,不能遍照法性,更不能广照。

诸佛慧眼照诸法实性尽其边底,诸佛或者大菩萨,祂们的慧眼无所不照,因为祂彻底知道,自己佛性的实性,所以当然可以所有的都看到,众生也看到,世界也看到,所以看到边,看到底。以是故,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所以你要知道,经典里面,为什么一个人问一句话,佛都可以讲那么清楚的因果。你说现在台湾到底有几颗树?祂讲得出来。所有的树林,叶子有几个?祂也知道。不可思议的!所以连这个也知道。你不要像一些爱抬杠的说我知道了!什么知道?不是双,就是单啦!爱抬杠的人,开玩笑!不是!这经典里面有记载,所以像这种智慧,就是你空到法性完全显露的时候,它就是这样子,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譬如劫尽火烧三千世界明无不照,如果这个火,我们在劫末的时候,会现起三灾,有一灾,是用火烧的。一般是我们虚空之间,风大,风大再来是水大,水大再来火大,火大再来地大,它是这么形成一个,一个虚空的世界,我们所谓的银河系。成立的时候,虚空里面风大先成立,然后再来是水大,火大,地大;毁灭的时候,水先淹七次,火烧七次,风吹,四禅天以下的,都会被烧掉、吹掉。所以祂在讲,劫尽火烧三千(世界),是三灾之一,这光明无所不照。因为要烧三千界,所以无所不照,当然佛光不是只有三千,遍虚空一切世界,祂是讲劫火已经是这么大了。

复次,若声闻、辟支佛慧眼无法不知者,与一切智人有何等异,如果祂什么都知道的话,那跟佛有什么不一样呢?,佛才是一切智人。表示说,佛祂神通变化能力,跟菩萨、辟支佛、声闻、阿罗汉是不一样的,这从因果来讲,本来就这样子。所以你心清净多少,你的智慧就开显多少,你执着多少,你的智慧就减多少,这是一定的,所以不要执着,你的智慧才会越来越开显。

菩萨世世集福德智慧苦行何所施用,如果声闻、辟支佛,祂的慧眼跟佛一样的话,那菩萨何必这么每一世,累劫去修智能、修福德,想未来会成佛,修这些苦干么?像有些道场说,不必吃素、不必打坐,就能成佛,不修行可以成佛,那我们那么辛苦干么?我们打坐两小时、四小时,或者结手印,还要听课,还要出坡,那么辛苦干么?有辛苦有代价,好,就停在这里。

2008.06.15 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