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21-13)
               --
八品 一体同观分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解释名词()

11.若干种心()

 第五十五─云何剃刀心谓唯如是依止<lb n="0600a08"/>
剃除法者,剔除鬓发是离俗出家相谓此<lb n="0600a09"/>
人心但作是念,我已剔除俗相,令恶法不得<lb n="0600a10"/>
复滋,更何所求当知此心最恶,以自作分限<lb n="0600a11"/>
故,能剃所有能剃所有善令恶根不得生当念一切贤圣<lb n="0600a12"/>
所应断者,所谓无明住地三毒之根,若能剃<lb n="0600a13"/>
此,令妄想不生,乃名真出家也。藏典云:剃刀心,指以剃除须发等之出家相为满足之心,此心能障碍净心。对治之道,当念一切圣贤所应断者,乃无明住地三毒之根,若能剃此,令妄想不生,始为真出家。

何谓剃刀心谓唯如是依止<lb n="0600a08"/>
剃除法者,剔除鬓发是离俗出家相谓此<lb n="0600a09"/>
人心但作是念,我已剔除俗相,已现出家相了。出家剃发时,戒师教您要自观身上有三十六物者,此等都是烦恼之代表。三十六物指构成人身之三十六种要素,三十六物分为外相、身器、内含三类:

(1)  外相十二物,发、毛、爪、齿、眵(眵─ㄔ,眼屎)、泪、涎、唾、屎、尿、垢、汗。

(2)身器十二物,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

(3)内含十二物,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脏、熟脏、赤痰、白痰。

《杂阿含经》卷四十三则列发、毛、爪、齿、尘垢、流涎、皮、肉、白骨、筋、脉、心、肝、肺、脾、肾、肠、肚、生脏、熟脏、胞、泪、汗、涕、沫、肪、脂、髓、痰、癊、脓、血、脑、汁、屎、溺等三十六种。

《南本涅盘经》云:「见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净充满。」故「不净观」,即是观三十六物不净(自体不净)。如果你有剃刀的心,就像这样依止戒师,剃除一切的表烦恼法,这里的发应该是有点头发的发,如果引用于修行上的法,我们要剃除鬓角的须或头发,如果有这种心的话,表示要离俗出家现那个出家相了。但这个人是有这个念,因为我已经剃除世俗的鬓角啦!头发啦!世俗的相而破了

这样子后应令恶法不得<lb n="0600a10"/>
复滋长,重要者是自此之后,要令不好的心意,不会再重新滋长,出家后更何所求,少欲知足就是修行了。如此还有什么要求什么物质享用,进一步求净心而已,或再做什么学戒律事。已经是把世俗的相,鬓角、头发都剃光,已现出家相了,心也像这样能清净于世俗之法了,那还要做什么呢?恶法不会再现,你要提醒自己,后面有讲,当知此心最恶最不好的,这个心是最坏的,轮回是它,解脱也要用它,以自作分限<lb n="0600a11"/>
自己要懂得作种种分类,好的法要行之,恶的法要舍之,然后这样作种种限制后,就是在作修行哩。

恶的分类有贪、瞋、痴、慢、疑、邪见等六根本,能剃所有鬓毛、头发后,善于令恶根心性不得再发生起。怎么把所有善心用于恶根性上,也要来剃除诸恶习。见贤思齐,希当念一切贤圣<lb n="0600a12"/>
所应断者,我都要学习来断除恶心习因为善根是很好,你要修圣贤法,对于恶法当然要断除。前面都在讲断恶的,已经是好像是出家人一样了,把胡子、头发都剃光,也要把心里不好的相也拿掉,恶法都去除,会再生吗?

这里讲的就是你要善令恶根性不得生,当念一切贤圣<lb n="0600a12"/>
所应断者圣人是善恶不是絶对全部干净利落断掉,祂的心在善不执善,在恶不作恶,但也不会完全避免恶,这种是圆融的心态。所以,前面的第一段修行,专门在做善事,培养善根,为什么到后来恶的东西都拿掉,善根令它不得生恶,如果善根不令它生起恶,注入这种阿罗汉反执絶对的空,这样就不会做善事了。

菩萨当然心不住善与恶,断恶为先,但你也要去做善事,做了后不要罣碍,善根让它发起,但不要太执着,如此才能慢慢学到圣贤法,那所应断的是什么?所谓无明住地三毒之根,

无明住地avidyāvāsabhūmi,是指一切无知之根源,为五住地惑之第五。无明住地属根本、枝末烦恼中之根本无明;为我法二执中之法执。乃一切烦恼之所依,为变易生死之因,故称无明住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云:「于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大,譬如恶魔波旬于他化自在天色力寿命眷属众,具自在殊胜。」

五处先理解「五住地惑」!「五住地惑」是指五种住地之惑,又作五住地烦恼,胜鬘经》云:即见、思、无明之烦恼有下五:(1)见一处住地、(2)欲爱住地、(3)色爱住地、(4)有爱住地、(5)无明住地等五种区别,称为五住地惑。此五种惑为一切烦恼之所依所住,又能生烦恼,故称住地。

《大乘义章》卷五本释之:

(1)见一处住地、一切见住地惑─是指三界之一切见惑,为五住地惑之一。众生以我见为本而起之种种「见惑,称为一切见住地惑。又作见一处住地惑。以其为一切烦恼之所依、所住,故称住地。此惑属迷理之惑,亦为五住地烦恼之根本。了断此惑,始易入见道。故即身见等三界之见惑,入见道时,并断于一处。

(2)欲爱住地─即欲界烦恼中,除见、无明,而着于外之五欲(色、声、香、味、触)之烦恼。修惑则分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三种,并别立无明为无明住地,而以无明住地之力最大。

(3)色爱住地─即色界之烦恼中,除见、无明,舍外之五欲而着于一己色身之烦恼。

(4)有爱住地,即无色界之烦恼中,除见、无明,舍离色贪而爱着己身之烦恼。有爱住地,又作无色爱住地。指无色界之思惑。为五住地惑之一。无色界之烦恼中,除无明、见外,舍离色贪而爱着己身之烦恼,称为有爱住地。爱,指贪爱,为思惑之一种。盖思惑通于贪、瞋、痴、慢四者,然以贪爱润生之义最强,故以「爱」表示思惑。又因思惑为一切烦恼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烦恼,故称为住地。

(5)无明住地─即三界一切之无明。无明为痴闇之心,其体无慧明,是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有一说是净心地,即初地。入此地者,实际上已证一分真如,离无明住地之惑,从而对菩提净信希望。
    五住地惑中,唯识家主张前四种住地惑为烦恼障之种子,后一种为所知障之种子。天台宗则以见一处住地为见惑,第二、三、四为三界之思惑,总称为界内见思之惑,二乘人断之而出三界。第五之无明住地即界外之惑,就此立四十二品之别,经四十二位断尽之,离二种生死,得证大涅盘。

又云,眷属无明住地即枝末烦恼,为释摩诃衍论卷四所用之名称。大乘起信论将无明(即烦恼)概分为根本烦恼与枝末烦恼两种,根本烦恼为吾人心识之真如海中最初一念起动的微细心相,枝末烦恼则为自根本烦恼中所生起之枝叶染心,今称眷属,系相对于「根本」而称。盖根本无明,其力最大,能固持枝末烦恼,且为枝末烦恼所依住,故称「根本无明住地」。

然枝末无明亦称为「住地」者,凡有三因:

(1)于枝末无明中,有微细惑与粗强惑相望之惑品,以微细惑甚能固持粗强惑,且为其所依住,故称住地。

(2)又微细与粗强二惑亦能彼此固持,相互依住。

(3)枝末无明乃依住于根本无明之法,故就所住地而言,亦得立住地之名。

修行中根本无明是要断,或住在三界夷地里三毒贪瞋痴它的根本,根本的烦恼法是三毒,三毒引申大一点就是五盖心,五盖心就是贪、瞋、痴、慢、疑,贪、瞋、痴、慢、疑的根本就是无明,所以加起来就是六大根本烦恼,令善根不生的话,圣贤法要断三毒的根

出家后不专心办道时,对治之道,当念一切圣贤所应断者,乃无明住地三毒之根,若能剃此,令妄想不生,始为真出家。若能剃<lb n="0600a13"/>
此令妄想不生,如果能令三毒断尽,这样才是真正的出家。如果是一个现出家相的人,把鬓毛、头发都剃光,离俗家而真正出家,把恶法也断尽,就以为ok了。若是他没有深一层进入断除根本的三毒,表面上出家好像好一点,但是没有究竟。

这个无明住地的三毒之根,就是讲最原始原始微细的微细的毛病,如果你能做到像这些贤圣斩除心地里的三毒,才是真正的出家。有的人不现出家相,也真正能做到断三毒,这是真出家;你是现了出家相,而能做到这样,更是真真的出家。不要说粗习气断了,也现出家相,什么都ok了,这样不求上进,剃刀剃一半,这在讲表面的鬓发问题,不要剃表面的鬓角、头发,以为这样就出家了。剃刀要剃到心地里去,无明三毒都要剃除。

若能剃<lb n="0600a13"/>
此令妄想不生,一点点的不清净心都不起,如此才是真正出家,剃刀是剃头发,头发一剃就出家,但没有剃心里毛发。反过来讲,如果一个人头发不剃,剃到心里去,剃光了妄想不生,也可以说是真出家。古僧大德云:「身不出家,心出家」,大部份的人,身出家,但心不出家。问题就在这里,佛法其实不是说在家,出家的专利,你要成佛道,成佛当然一定要出家,如果成菩萨,在家出家都一样,如果要成阿罗汉也一定要出家,菩萨还有余习,犹存习润生,但祂有智慧,可以讲经说法,以后要成佛,今生不成罗汉佛,这样去行菩萨道,剃刀的心和出家不出家是有关连的。

 

第五十六弥卢等心─云<lb n="0600a14"/>
何弥卢等心?谓常思惟心高举为性者,如须<lb n="0600a15"/>
弥山高绝众<gaiji cb='CB00123' des='[/]' uni='5CEF' nor='' mojikyo='M008093' mofont='Mojikyo M102' mochar='4ECF'>峯,</gaiji>无能出其上者此人心亦尔,<lb n="0600a16"/>
常以高举为性乃至师僧父母等所应尊敬<lb n="0600a17"/>
处,皆不能下意,犹如高幢不可屈挠若欲挠<lb n="0600a18"/>
之要必当折,终不改其常操以忍辱谦卑,于<lb n="0600a19"/>
一切众生作大师想,为所对治

藏典云:又作须弥等心,指自视高绝一如须弥山睥视群峰之心;谓行者常思惟如须弥山之高绝,无有能出其上者,乃至对师僧父母等所应尊敬处,犹不可屈挠。对治之道,应忍辱谦卑,于一切众生皆作大师想。

何谓弥卢等心?是高贡我慢心,每个修行人多多少少是有贡高我慢心,若自认为自己修行境界如须弥山一样高,就会障碍悟道,或不会深入研讨佛法。此处须弥卢梵字之没有写出来,应是sumeru,须弥山相等的心,略作弥卢山(Meru),意译作妙高山、好光山、好高山、善高山、善积山、妙光山、安明由山。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谓其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世界(须弥世界)。

修行人有须弥山相等的心,那是什么心?须弥山有八万四千由旬那么高,水面往下又有八万四千由旬,总共有十六万八千由旬,一由旬大概有四十里,一里六百公尺,是无量高大,是娑婆世界所有的山里面最高的,你说我们看不到,当然我们看不到,在另一个时空里有这个山。

和须弥山等高的心是什么心?谓常思惟心高举为性者,这个心态常常放得高高的,标准弄得很高大,这种是熏习后变成一种自性,自己有如<lb n="0600a15"/>
弥山高绝众<gaiji cb='CB00123' des='[/]' uni='5CEF' nor='' mojikyo='M008093' mofont='Mojikyo M102' mochar='4ECF'>峯,别人都比不上自己</gaiji>。因须弥山是最高山,其他的峯没有比它高。须弥山有九重山围绕,七重香水海,围绕着它。这次上网的「尊胜陀罗尼」解释,有讲到须弥山最高是八万由旬,第一道是金山四万由旬,第二道金山围着它的变二万由旬,再往过去是一万由旬,再过去五千由旬,再过去二千五由旬。这么诸山一直递减,减到最边缘的第七重,第八重就靠近海面,就是所谓的铁围山,就是地狱所处的地方。

自认为高故无能出其上者,须弥山是絶众峯,没有人能出其上,此人心亦尔。人如果有这种心态,就是须弥山等心,好像他是最行的,如果修行人有这种心态,一方面是没有智慧,经典看得不多,有点能力就认为自己不得了了。

今天陈大德转一个mail过来,有一个××的师父,说他是释迦牟尼佛,然后他下了追杀令,说现在所有的宗教都是魔教,然后要追杀他们下地狱,如果反抗就要下地狱,杀无赦,意思大概是这样。真的!这就是着魔发神经病,没有办法耶!修行修到这样,师父也是这样吗?我想不会是真正的师父,也许是在家的人,说他是释迦牟尼佛,定着魔了。

如果你有说:我最行、最高,就有须弥山的心,常以高举为性的人。常常有贡高我慢心,把自己抬得高高的,乃至师僧父母等所应尊敬<lb n="0600a17"/>
处都得意忘形了。父母亲、出家师父,老师等也反过来要尊敬你,因您皆不能下意。不会把师长、出家师父、自己父母,看在眼里。对他们低下一点头都不行,你说我是出家了,出家当然比较伟大,福德有是没有错,但你要想一想,父母还是父母,虽然他有时叫你师父,没有错,你要想他俗家的相,有时要顾虑一下,这种贡高我慢心的人,他是高高在上,父母是父母啦!师长是师长啦!出家师父也没有他行。

犹如高幢不可屈挠,高高的幢不能低下,若欲挠<lb n="0600a18"/>
之要必当折。如果要它弯一下,一定会断折两节了。能柔软的弯一下吗?幢旗怎么可以弯曲,一定会断掉的。如此高慢心,是修行的大障碍。有此心的人始终不改其常操行。平常一惯的操性及行为,市勿易改的。反正他心里就是这么认为,贡高我慢心的人,以为他很行。为什么很行?因为他不懂佛法,懂了佛法,心有贡高我慢心,就是不对的恶心所,把心性举得高高的,又没有那种功夫清净心,自以为是,很多人无知都是犯这样的毛病,看他没有修行吗?倒有一点,但他自己以为自己很有修行,常常看不起别人。

像这种人你看了就知道,如果你有须弥山相等的心,你要怎么办?要以忍辱谦卑心来对待所有人。修忍辱法是《金刚经》讲的三个波罗蜜之一,最重要的这一个,能忍辱才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会常常想你多行,修得多好,你是如何了。当然忍辱以外,要真的有功夫,也是要谦卑,有功夫的人,本来就是很谦卑,像有出家师父,有一天来,你对他顶礼接见,他也对你顶礼回礼。哦!这个出家师父,你和他顶礼欢送,他也和你顶礼,我说师父!你不要这样啊!我是白衣,不能这样呀!他反说:哎唷!彼此彼此心知就好。

像这种出家人,同时又是七、八十岁了,真的他就是大修行人,您以为谁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灵通就是修得好?不是的,此师父已无四相了,多了不起呀!有的出家衣服一穿,真的很有威严,走起路来也很庄严,不理师长、父母、…,当然他也对,但不能有贡高我慢心,威仪是威仪,一般的礼节,还是要表示谦卑。你懂了佛的境界,就会很谦卑,因为你所学的可能九牛一毛都没学到,有什么好贡高的,要说神通也没有五神通,六神通更没有,你要说无量神变,也变不出什么东西,末法时期没有什么大人物了,因为众生福薄,这些大菩萨都埋隐不现。有一些人,弘法是弘法啦!尽力而为,末法时期无奈啦!

有此心要如何对治?以忍辱谦卑,于<lb n="0600a19"/>
一切众生作大师想,为所对治<lb n="0600a19"/>
一切众生作大师想。把每个都看成是大师父,普通一般讲大师都要修要须陀洹以上,才为称为大师,须陀洹是阿罗汉的初果而已,有什么难的,知道后就知这个是很难了,要断身见、去疑心病、没有禁戒取见、不能发脾气,要瞋心没有,这样才是须陀洹果。若是常常发脾气,一定没有入流,不是你自己讲了算,你说自己大师就是大师,你要懂你是在哪里?如果用这种知见打分数,做到勾一下,勾一下,到最后什么都不是,身体病痛都看不破,第一个身见没有破,打坐脚都痛,脚痛没有破身见,疑心病长起,疑神疑鬼,有也疑心,没有也疑心,怎么有什么果位,别人如何看不开,六尘不能无执,所以没有初果。

所以今生要有个须陀洹果就不错了,可以被称为大师或上师了,这是末法时期啦!如果世尊在时,那时大师当然是释迦牟尼佛,这不能相比啦!谦卑忍辱对一切众生,把他看成大师想,都是圣人,虽然没有成阿罗汉,也是一个圣人,像常不轻菩萨,看到每个人都要恭敬他,和他作礼:哦!你未来会成佛,我现在和你礼拜。这种心态是对的,不要说你差太远了,一句差太远,有的人就要和你变脸了,我已经修了多久,你和我说差太远,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修得不错,不要有这个心,末法时期再怎么修,心都不会清净,道理可以懂,不见得心会清净,微习还在。最近拜佛时,不知怎的就自动在最后句心言:一心恭谨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一切众生平等礼敬。

世尊在时,有个婆罗门去挑衅、找世尊麻烦,对世尊言:听说瞿昙(Gautama指世尊)是不对人礼拜的,包括出家婆罗门长老、国王、贵族与任何修行人等。世尊说:「我已成佛,若有人受我礼拜,当头破七分。」从此经文得知,除非您已成如来佛,不然我们当知不要有弥卢心,贡高我慢心,不然就是障道法,障碍我们修行,故《金刚经》云,要广修忍辱法,始能度到彼岸。

 

第五十七海等心─云<lb n="0600a20"/>
何海等心?谓常如是受用自身而住者,譬如<lb n="0600a21"/>
大海百川归之吞纳无限此心亦尔,于一切<lb n="0600a22"/>
胜事,皆归之于己谓嫌余人无有比者,常自<lb n="0600a23"/>
持如是众多所长,自受用此而住前心务高,<lb n="0600a24"/>
此心务广故云与海等同也行者觉知已,当<lb n="0600a25"/>
念三贤十圣等,无量大功德海,展转深广,自<lb n="0600a26"/>
克心行曾未得其尘渧,不应起大慢之心也。藏典云:海等心指自视深远广博一如大海吞纳百川之心;谓行者于一切胜事,常归之于己;犹如大海,百川归之,吞纳无限。对治之道,应常念三贤十圣等之大功德海。

何谓海等心?常如是受用自身而住者,常自认为己心如大海,能容万物,但仅指能受净水、净物,不受污物、死尸,也可说是好的都是属于自己,不好的事物都推给别人,有此等心者是具有海等心。譬如<lb n="0600a21"/>
大海百川归之吞纳无限,心随时依你要用而用,自己就产生受用身体,但于你能受用一切法时,是要有选择的,大海是能容纳百川,所有水流全部容纳,如果你有那种智慧,当然是好,百川流来的水,全部接受,如果你有这个心,大概有海等的心。问题在于「于一切<lb n="0600a22"/>
胜事,皆归之于己有一些比较殊胜的事情发生了,都说是我的功劳,都是我做的,都归于己,你容纳好的事,全部归你。

不是修行时,修行到度量大,而接纳百川,如这样当然很好。但「于一切<lb n="0600a22"/>
胜事,皆归之于己」,谓嫌余人无有比者,这就是负面的称为大海。修行中、行菩萨道中,有什么殊胜的事,就是说我最行,其他人没什么可以和我比。常自<lb n="0600a23"/>
持如是众多所长,常常自己自持我有很多长处,而且我都能自己受用,可以讲:好的就是你的,别人比不上你,常自己依附着说,所有那么多的项目,都是你最行,也能受用,这种心态就是和海相等的心

有时我们无知时,也会以为持咒为人为大家办好了事情后,就以为是此人行,实不知这是佛菩萨的功劳,若信众无知这样认为还无所谓,若是当事的法师、师父都自己这样认为自己行,那也就是犯了这个「海等心」。密教里不是说依佛菩萨身口意三密加持而成办一切佛事,这那是办事的法师之功劳,应该归功于诸佛菩萨才对,信徒大家也要有此等认知才好。

前心务高,<lb n="0600a24"/>
此心务广。若谈到上面有须弥相等的心是广高的,而此心是你有什么好处都揽在自己身上,这就是务广,故云与海等同也广纳百川,与海相等,好事堆在自己头上,多多愈善。如果自己有实际能力,用自己心通力成办佛事,这样也还是要谦卑,有时也真是菩萨、诸佛等加持才能办好事。若真是自己心力所造也不必讲,人家看得懂也好,看不懂也好,不必去标榜。若真没有标榜自己行的心意,就没有这种心海等心。六十个心那么多要修断,如果是修禅宗,很难分得那么细,反正一个心都打死了,哪里有这个心、那个心?世间人就是有这么多的心态,所以才讲比较切实一点,让大家了解。

如果看后此六十心后已警觉了,我有海等心,那要如何来处理此等海等的心?<lb n="0600a25"/>
念三贤十圣等,无量大功德海,展转深广过去、未来、现在等三贤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萨、十地如来等等,祂们具足无量功德来利益众生,若有佛事成就了什么?也是诸佛菩萨的威德所成,你不懂时,所以才把什么好处的东西,都拿来做标榜,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如果你懂得佛的功德海是什么,您就知道要成就一切佛事,都是如来以各种不同角色来成办的,不必揽为自己功劳。

像你有听《解深密经》的课,这种海等心就起不来,随便哪一样,你都做不到,如来十八种圆满功德,二十二种别德,都是成办一切事者。不要讲佛啦!就讲阿罗汉十三种功德相,你能做到哪一项?那菩萨有十种功德相,你又能做到哪一项?这些圣人所做功德海里,都是修那个德行所建立的,你有没有?你没有的话,你还有什么须弥山相等的心存在,或海相等的心现起,不必要标高自己心性,也不必要务广己力。所以要常念诸佛、菩萨等功德海,念念这些圣人,你就会知道要谦卑。哎唷!祂们实在是修得太好了,真的九牛不及一毛耶。你不想这些诸佛菩萨的功德相,就会自己认为自己真的是那么伟大?

我常讲无知就会觉得自大,因为无知,井底之蛙,所见天地有限。如果有一只青蛙,牠说牠是最大的,再怎么大,因为只有一只井里蛙,如果跳出来外面,才知世界是那么大。那个巴西牛蛙来说,自己体积也不得了了,怎么那么大,青蛙怎能比。没有比较,就不知道同类就有比它大的,所以你看多了,你就知道,佛菩萨祂们的功德海是这么样,不要自我膨胀了。我们末法时期的人,根本不可能有多大的能耐

当然你认为诸菩萨的目标我们知道了,我们自己修,展转也会深也会广,过程之间,要<lb n="0600a26"/>
克心行曾未得其尘渧。修行中要克制自己的心和行为,不要还没得到心清净时,有点能接纳百川多少的水,不必好像觉得很伟大,要知是菩萨、佛等的教导,不应该起大慢之心也自己知道别人的功夫是这么样就好,你没有这个功夫也应很清楚,你就是自己知道有什么功夫,也没有什么慢心可以发起,若更高的修行,不行就不行,人家为什么行,因祂是真菩萨,祂具足那些功德海,有什么神通变化,心怎么清净。但我们都没有,没有就不要比,贡高我慢心就起不来了。

 

<lb n="0600a27"/>
第五十八穴等心─云何穴等心?谓先决定彼后复变<lb n="0600a28"/>
改为性者譬如完坚之器,后若遇缘穿穴,无<lb n="0600a29"/>
所堪任此心亦尔,初时多所受持,后稍穿漏<lb n="0600b01"/>
或初发心受戒时,具足无缺,不久渐生漏<lb n="0600b02"/>
法,同于已败之器,法水不停,凡如此例,皆名<lb n="0600b03"/>
穴心也故行者常令所为之事皆有终始<lb n="0600b04"/>
知性多变改,最能障碍。坚固菩提心<lb n="0600b05"/>为彼对<lb n="0600b05"/>
。藏典云:穴等心指易于随缘动乱、改变初衷之心;谓行者初发心受戒时,皆具足无缺,未久渐生漏法;犹如穿漏之器,无所堪任。故对治之道,应了知性之多变,而常令所为之事,皆有始有终。

  何谓穴等心?谓先决定彼,后复变<lb n="0600a28"/>
改为性者。起先对于某事决定要这样子,后来又改变心意,变来变去,以这种为自性的熏习,就是有穴等的心,譬如完坚之器,刚开始是非常完整而坚固的器具,后若遇缘被穿洞穴后,就无<lb n="0600a29"/>
所堪任者。有人刚开始决定一事,或修一法,如一完整器具,变心后如器具稍为进展一点,又踫到另一个因缘,此音缘把坚固完整的器具打了一个洞,那怎么还可以用?这个穴,不是洞穴的巢穴的穴,就是一个破洞,器具本来完整能用,把它改变有破洞时,不是正常形状,已被打一个洞,就破坏它原来的功能,当然是不能再被用了。

此心亦尔,初时多所受持这个心开始,发勇猛心,多所受持,发意做何事、修任何法,本来刚开始是好好的,一遇因缘来搅和,就要变心了,如同器皿破一个洞一样,以后就穿洞漏泄了<lb n="0600b01"/>,所以就无冲劲继续做下去,或继续修某一法了。先前有决定何事,但往后又很快的漏气、穿帮,意思就是心意刚开始是很用功的在修持,但后来出现很多违犯戒律上的问题,烦恼过错就一直出现,原来完整器具被打个洞一样,就不能再使用了。

有如初发心受戒时,本来具足戒律仪无缺,不久渐生漏<lb n="0600b02"/>
。俗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出家人刚受具足戒时也一样,刚发心很勇猛出家受戒,当初是戒体坚固,当然有如法纳受戒体者,无作戒体坚故,故能守护戒体,心地清净不犯。若行者也能少欲知足,就比较能守住大小戒律。若是出家受具戒而不能少欲知足,野心还多多,难免会盛器本完好,后来破洞就多多,怎能堪用。所以受具足出家戒者,要五年学律,要能戒律守得好,只有少欲知足一途。若是已在行菩萨道时,就要能稍为方便,但也不能成为随便,大小戒都犯着。慢慢的产生很多不清净法了。

北传出家众是受三坛大戒的,最后一坛是受菩萨戒,菩萨基本精神上是不违犯戒律,但菩萨是能方便行事,但初二篇也都不能犯,犯者是已断头或待手术急救。行菩萨道者,小戒不犯是很难,如有法会时,要能午前饭食是不打可能,所以就要随缘方便。这和以前我讲的,你要知道如何看待不思善、不思恶之心地,若能善恶都不执着,尚可以释怀,若不能释怀,心地就有犯戒感,怎能不执着此微细戒,也要能懂得何时可开缘,何时应遮止。菩萨遇此等律,学习能不执着,不执着也不是说,一定可去做坏事,这是要用智慧来分辨,理解戒律主要的目的、精神在哪里?因菩萨不是要当生取证果位,菩萨是望如来果,如来果不可能得于今生,故有留惑润生意行菩萨道之说。

如果今生要成就阿罗汉果,心地稍为有一点点睱疵,如若毁戒、犯戒,那已得阿那含果、或阿罗汉向等行者是有五神通,此时五通就起不来。声闻乘易修,认真守住身口意业不造恶,让三业清净不动,即能得阿那含果、证阿罗汉果,所以古代声闻戒易持,成就道果者多,然后再转修大乘经典,即能证入八地以上之菩萨位。

但末法时期众生修行难修,去佛灭度只多一天,成道机缘即减一分,现已去佛灭2552年,要证个阿罗汉果已不可能,若是能出家修行,入山勤办道业,也仅能成就爱欲断之罗汉,连三达智(宿命通)都已不可能了。所以我们转修菩萨道,要知道菩萨戒律也难圆融,是必然的,修行者不要无知、犯贡高我慢,未得谓得,未证未证,说什么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等就少说一点了。所谓「明心」者应已见道迹,得四根本法─暖、顶、忍、世第一法,得六根入六尘不染着了。若有人六根尚不净,强说什么已「明心」,睁眼是说瞎话。明心者系想在明,心无错乱了。若有众生「本从不明,心识为行」,何能说明心。心若要明,即要能不颠倒想,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闇之所覆,才能说真明此心了。

以前有一个国王,供养一个婆罗门国师,他是有神通,修得不错才有五通,每一次来皇宫是用飞来的,然后国王就要接驾,祂飞飞飞,到时要下来,不是像轻功一样,可以自然点地,飞飞飞要下来,都是由国王把他接住、抱住。

后来有一天,国师约好要来,但因国王刚好有事,没办法接驾,就叫他女儿接国师。结果婆罗门国师飞来后,国王女儿就去接,一接触到女生身体,哎呀!从来就没有接触过女生肉体,被她这么一抱,感觉就是不一样,心里就起了这么一丝、一点点异样的感觉而已,就这样神通就没有,神足通已失去了。当要回去时,已不能飞走,他还好灵机一动,说:今天不用飞的回去,顺便看看这里民俗风情,大摇大摆的走出宫廷去了。这个完整器具的心,本来也有灵通的,但只要有稍为有一点睱疵,心力就起不来了,这里讲的穴,是心被打洞一样,一个心破洞如盛器破洞后一样,同于已败之器,法水不停已经破坏的容器,加法水进去,法水就会流掉,心通力也没有了。

以见道迹为首要目标,以这个当目标来修行,你要守戒很清净,与要得智慧是互相冲突的,戒律严格是要修自己,如果和很多大众搅和,有时多少都会心现出不清净,有意无意之间都是已犯戒。像上个星期,阿雅在为我把脉,有位出家法师也坐在旁边,他心血来潮,说:我也要把脉。那把脉怎么把呢?他说:你不要摸到我的身肉,摸袈裟上面,再按我的脉搏,他问说:这样行不行?阿雅说:行。开玩笑说:说不用了啊!牵一条线就可以知脉相了。是开他玩笑的,法师他心里在想着戒律,我们居士可自在啊!什么男生、女生,只要心无邪思即可。但南传、北传的戒律都是严谨的,出家人就是要这个样子,你说:哎呀!你这个人怎么那么执着?他就是这么执着,执着才能成就道业,这我们要了解。

修行者没有穴洞的心,当然是很好,足得赞叹!凡如此例,像有这种例子,是为穴等心,把一个好好的容器,打个洞,就不能用了。故行者常令所为之事,皆有终始。若是受具足戒者要常习戒法,了知戒法、戒体、戒用、戒相等,然后好好守护,才能成就道果。

如何对治?又若自己<lb n="0600b04"/>
知性多变改,若自己知道自己的毛病,心性常会变来变去,这最是会障碍自己修行路的。这多变的心意,要如何来对治?就是要坚固自己当时发愿的菩提心,穴等心最能障碍的道法,就要用坚固的菩提心来克服。若有人心性常常变来变去,就要坚持戒律来防其变来变去。初修行者为何要去受戒?因要能「以戒为师」来修,最为简洁利落,身口业不净,就要依戒而修持,身不违犯众生身,口不让众生起烦恼,如此即能导至最后意业也清净。

菩提心是离相的心,无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心,我们学菩萨道是要求无上菩提之心。若菩提心不能坚固,修习上就有困难,这时可以少活动,若是心地不净,修行无结果,谢绝外缘,闭门自修菩提心之体性为何?《大日经》住心品谓,如实知自心,即为菩提。即以本有之自性清净心为菩提心。

所谓菩提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此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求往生净土者,亦须发菩提心,有生之年行菩萨道,因经云不能以少福德而生彼土。《无量寿经》谓,三辈往生之人皆应发无上菩提心。

《大般若经》云,不能住在净戒波罗蜜上,坚固初步菩提心,和菩萨圆融的坚固菩提心,这又不一样,你们要打妄想的,好好去想一下,事情没有絶对是对是错的,当然经典是这么说,鼓励初学的人,如何建立真正坚固菩提心。《大般若经》云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又不能住在六波罗蜜上,怎么去做,看你的因缘。

 

第五十九受生心─云何受生心?谓诸有修习行业,<lb n="0600b06"/>
彼生心如是同性者,如人由白黑业受善恶<lb n="0600b07"/>
由所作种种杂故,受彼彼无量差别身<lb n="0600b08"/>
心亦尔,所修诸行,皆欲回向受生,当知得果<lb n="0600b09"/>
亦兼善恶也故行者当念甄择善恶,除去不<lb n="0600b10"/>
善,纯修白法就此善中,又复以慧更去<gaiji cb='CB00308' des='[-+鹿]' uni='9E81' nor='' mojikyo='M047591' mofont='Mojikyo M109' mochar='4F75'></gaiji><gaiji cb='CB00432' des='[*广]' uni='945B' nor='' mojikyo='M041010' mofont='Mojikyo M108' mochar='7CBE'></gaiji>。如是次第,乃至<lb n="0600b11"/>得成纯一、清净、醍醐妙果,是<lb n="0600b12"/>
所对治也。藏典云:受生心行者欲其所修诸行皆回向于将来「受生」之心,称为受生心。然以此心修法行事,得果亦兼善恶,故欲对治受生心,行者当甄择善恶,除去不善,而纯修善法。

谓受生心?诸有修习行业<lb n="0600b06"/>
彼生,如是同性者。你修习哪种行业,哪种事业,就会生起那种心,此心如是就同一性者。心和自性变成一样,性和心一如,心已经养成这种行业所生起来的自性,如此心性等于是合一,这里的「合一」是不好的,做哪一行,干久了就讲行内话,所做所为都是那种行为、心思,如人由白黑业受善恶<lb n="0600b07"/>
做善业是白业,做不好的业是黑业,做白业有好的果报,做黑业有黑的果报,做什么行业随此而生,这是因果的道理,所以所谓业感即是如市而成,染法熏真如成性也就是如此,有人修成一特殊真如性,有人熏邪恶心念入真如性,如此真如被熏就成为邪真如,待缘即发会起业用

由所作种种杂故,因为做了很多事端,受彼彼无量差别身,所受果报就有很多,成就很多六道差别相。你做一样事就有一样的果报,做千样事就有千样的果报,做万样成万种缘,我们无始轮回就是如此而成就。今生造了多少业,每一种都有一个业,都会有无量差别身,不是今生所造的业,全部加起来,一下生决定一个,不是,下一生只报一项,你做了善事,下一生升天。例如说,你做了一千件事,果报已现扣了一后,还有九百九十九个业在等着你,每一样都有一项的差别身,黑业白业所造的因果报应。

<lb n="0600b08"/>
心亦尔,此心也是像这样,所修诸行,皆欲回向受生。所修行的功德,当然亦离不开果报,回向希望生哪里的天、那里的净土。我们一般回向,都是回向法界冤亲,回向得菩提智慧,所以称「回向菩提」,这个还好,有离相无执解脱智慧,就能不受生。如果你希望能升天,哪一天啦,生什么净土,就是有这种心态,能得生天或净土。我们学佛者当知因果,当知得果<lb n="0600b09"/>
亦兼有善与恶也。你所得的果,也是有善、有恶,依善恶对于所结之缘行善恶报。故行者当念甄择善恶,不要胡乱作为我们自己要谨慎的选择是善是恶,除去不<lb n="0600b10"/>
善,纯修白法不好的不要造,要造业就要造好的业,就此善中而修

如何对治一生中所造种种善恶业呢?如是次第乃至得成纯一清净醍醐妙果是所治也。就此善中又复以慧更去<gaiji cb='CB00308' des='[-+鹿]' uni='9E81' nor='' mojikyo='M047591' mofont='Mojikyo M109' mochar='4F75'></gaiji><gaiji cb='CB00432' des='[*广]' uni='945B' nor='' mojikyo='M041010' mofont='Mojikyo M108' mochar='7CBE'>矿,除恶习不造恶业中,依善行种种中用智慧力,加以拣择,当然要选一纯净、清净、醍醐之妙果,选最好的果报来实现</gaiji>修善之间,要用智慧把不好的,粗的恶习去除,造新善业的新善果,去恶习能除旧恶业因,修善除内心恶不能偏废,<lb n="0600b11"/>
如是次第而修。最后选一个最好的去成就,例如说做了一千个好的事,然后全部让它随业受报,乃至得成纯一清净醍醐妙果。造了那么多的善业,最后只要求如来无上菩提,这样就对了,不要造了千万业,随千万处千万生去受报,把它总结归入一项,成为纯一清净醍醐妙果。不要造了那么多善业,每一次出生一个地方,一个身体果报,那就很累了。

除恶以尽,还要选择一纯一净果醍醐妙果来得到,但此果殊胜怎能一世就成就呢?不可能的,所以要依菩提心行菩萨道,将今生行菩萨道功德回向如来无上菩提,这样就等于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我们今生已挂了号、注了册,未来有一世当得成佛,这是我们学佛的最大目标。

 

第六十</gaiji>猴心谓猨</gaiji>猴心,梵本缺文,阿阇梨云:<lb n="0600b13"/>
<gaiji cb='CB00338' des='[-+]' uni='7328' nor='' mojikyo='M020525' mofont='Mojikyo M104' mochar='613E'></gaiji>猴心者<gaiji cb='CB00338' des='[-+]' uni='7328' nor='' mojikyo='M020525' mofont='Mojikyo M104' mochar='613E'></gaiji>猴之性,身心散乱常不暂住<lb n="0600b14"/>
行人亦尔,其性躁动不安故,多所攀缘,犹如<lb n="0600b15"/>
<gaiji cb='CB00338' des='[-+]' uni='7328' nor='' mojikyo='M020525' mofont='Mojikyo M104' mochar='613E'></gaiji>猴放一捉一大略言之,众生尽然,今就偏<lb n="0600b16"/>
盛而言也此中以不随动散之想,系缘一境,<lb n="0600b17"/>
是所对治犹如<gaiji cb='CB00338' des='[-+]' uni='7328' nor='' mojikyo='M020525' mofont='Mojikyo M104' mochar='613E'></gaiji>猴若系之于柱,则不复肆<lb n="0600b18"/>
情跷踯腾跃,是所治也。藏典言:指行者之心散乱,犹如猴之性躁动不安。故对治之道,应以不随动散之想,系缘一境;犹如将猴系之于柱,则不复肆情腾跃。

    何谓</gaiji>猴心?躁动不安份,身体常变动者,只因心散故,是为猨</gaiji>猴心经云:「躁跳如猕猴,心昼夜随欲,莫听随所便。不灭其心者,身不得休息。猴子心性好动,蹦来蹦去,跳来跳去,在树上抓来抓去,爬来爬去,从来没有一时的安静。修行的人也像这样的话,说有在修行,一个心却是散乱的,所以身也不停的奔波。有的修行人更忙碌,一下子这边今天法会,一下子那边环保、绿化、一下那边放生,搞得很忙,说在修行,不如说是在行善

行人亦尔有在打坐的修行人,若有点猨猴性的话,自己身体会起灵动,比手印、动身体、旋转身体等等,甚至于画起脚来,此人<lb n="0600b14"/>其性躁动不安故,多所攀缘。这种大概是攀内在缘,过去世有修行,就是修此类的东西,所以人一入潜意识中,种子就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种子再起现行,如此疏于防范,意念一失觉,即能比手画脚来了。若练另类气功者,有鬼神气加持,人就会马上得气,也会进入动功一类的行为。这些也是太攀缘故,只是此攀缘是攀外缘,此种攀外缘者更危险,因无觉时即着魑魅、魍魉、毘那夜迦等,死后与它们形成一类。

修行人是在修这个心,缘不必攀太多,回光反照自心,有用的攀一个或二个就好,不要到处攀缘,犹如<lb n="0600b15"/>
<gaiji cb='CB00338' des='[-+]' uni='7328' nor='' mojikyo='M020525' mofont='Mojikyo M104' mochar='613E'></gaiji>猴放一捉一,猨猴放一个又会再捉一个,捉一个、放一个,交替不停,永远无法安定下来大略言之,众生尽然,今就偏<lb n="0600b16"/>
盛而言也简单来讲,众生都这样只是末法时期这种现象就比较严重,就这一部份拿出来讨论。

要如何对治呢?此中以不随动散之想,系缘一境。修行人要让身不要乱跑,只得控制此心不要胡思乱想,身心绑在一个境界上,是所对治,就这么来对治。你要是说有很多道场,你还在选择,不晓得哪个道场好,选好了后就固定在那里。固定在那里就是选对了吗?不见得对,但到时候你还会再跳,像职场跳槽一样。有的智慧高的,一下子就是因缘俱足,找对路就找对路,然后系缘在一境上,身不乱跑,专心于摄心而修行。如此这般,<lb n="0600b17"/>犹如<gaiji cb='CB00338' des='[-+]' uni='7328' nor='' mojikyo='M020525' mofont='Mojikyo M104' mochar='613E'></gaiji>猴若系之于柱,要跑是跑不远的,在一短距离的半径里活动。猕猴被绑一个柱上子,是不会乱跑,顶多在范围里兜圈子。则不复肆<lb n="0600b18"/>
情跷踯腾跃,绑住的猕猴,跳是可以跳,绳子的距离范围跑跳碰,在那里晃荡、晃荡,不会跑得太远,行者能系缘在一境上尚好,最后连一境亦不必系缘,那就有成就的。

佛法是专修解脱道的,也是专治此心散乱的,从四圣谛、四念处、八正道等等法,都能治心不散乱,若能不思己事,不忧己事,不愿求己事,有何事能让人思虑?除非行菩萨道行者,有时得用此心来利益群生,其他时间大都可止心不动,人善思则乱意。

谓能令心有造作,即是意业。思亦是令心运动为义,犹如猕猴。论典云:此善、不善、无记等三异故,有三种别。

根境识和合生令心触境,以能养活心、所为相,若是顺乐受等差别有三。

谓希求,作事业随顺。精进谓我当作如是事业。作意谓能令心警觉,即是引心趣境为义,亦是忆持。曾受等此有三种:谓学、无学、非学非无学。七有学身中(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未至预流初果者)无漏作意名学,阿罗汉身中无漏作意名无学。一切有漏作意,名非学非无学。

谓能于境印可,即是令心于所缘境无怯弱义。

谓令心于境明记,即是不忘,已正当作谓事业义。

谓令心专注一境,即是制如猨猴心,唯于一境而转义。毘婆沙者作如是说:如蛇在筒行便不曲,心若在定正直而转。

谓于法能有简择,即是于摄相应成就诸因缘果,自相共相八种法中(闻慧,如实知苦,知苦谛;如实知习,知习谛;如实知道,知道谛;如实知灭,知灭谛;是名闻慧具),随其所应观察为义。

谓于境令心为相,亦名分别思惟,想风所系动而转,此法即是五识转因。

谓于境令心细为相,此法即是随顺意识于境转因。

思、触、欲、胜解、念、定、慧、寻、伺等,以上九法不违犯,即能治猕猴之心动,安住此心,也能止此身不动。 

上记之六十心,皆系由我执所生起之分别妄心,能离七颠倒想,即能空自心性。七种颠倒事理之妄见:(1)想倒,即非理之想。(2)见倒,即执妄邪见。(3)心倒,即妄心邪识。(4)于无常常倒,即于世间无常之法而起常见。(5)于苦乐倒,于世间之诸苦而起乐见。(6)于不净净倒,于世间之不净法而起净见。(7)于无我我倒,于世间之无我法而起我见。

行者了解十住心中之「唯蕴无我心」时,即可断除此世间之六十心,远离我倒所生之三毒,此称「越三妄执」。于佛教所说一切烦恼迷执中,此六十心相当于小乘声闻所断除之见惑。又《大日经疏》卷二云:「然此六十心,或时行者本性偏多,或由行道用心发动先习,或一时杂起,或次第而生。」上引之中,「本性偏多」系指如猴心之散乱偏多,或多贪、多瞋等之偏多;「发动先习」指如天心、阿修罗心、龙心、女心、自在心、歌咏心、农夫心、舞心、室宅心等之分别妄执;「一时杂起」等语,则谓六十心或同时生起,或前后次第而生。真言行者若能于一切时留心觉察而断除此等妄心,即可自然得顺净菩提心。禅宗、净土宗等何尝不是如此。(待续)

 (2008.04.20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