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20-7)
               --
七品 究竟无我分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名词解释

5. 人、众生相

一般以为无明烦恼所覆,流转生死者为众生。若广义言之,佛及菩萨亦含摄于众生之中。众生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众生梵语 bahu-jana, jantu, jagat sattva 之意译。音译仆呼缮那、禅头、社伽、萨埵。又译作有情、含识(即含有心识者)、含生、含情、含灵、群生、群萌、群类。「众生」一语,普通指迷界之有情。《杂阿含经》卷六:「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众生相已经出现好几次了,《金刚经》里讲发度尽一切众生的心以后,就要开始修行,而世尊告诉我们修行的第一个法门是离四相,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能够外离我、人、众生、寿者,代表你内心清净,可以转烦恼,这是世尊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法门。人与人之间有往来,往来难免就有业,在好坏善恶之间造业。修行我们尽量不去恼怒众生,不恼世间诸有情,身口意三业不造恶,尽量不去得罪人、与人结怨,尽量做好事、存好心,也就是从布施波罗蜜开始做,施财、施法、施无畏,依你的能力给众生好处,施了好处之后,我们要断绝跟他们有因缘。修菩萨道者与人结缘后,心和众生的心不要黏得太近,这样会没有办法解脱,这后面的波罗蜜更重要。布施后要能够度到彼岸,布施完了就不要去罣碍、去记念、去攀缘,这样的话,才能够一面结善缘一面积福德,终能得到解脱,这是四相里一个重要的观念;反之,若你对众生没有施舍,你不种那个因,他当然也不跟你来往,这样你就没有机会度他们。

 菩萨要先以利勾之,要尽量的能够布施满足众生,释迦牟尼佛连身体都布施了,更何况这些外在的钱财、城池、国家、妻女?所以衪是大布施者。我们做不到如释迦牟尼佛这般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衪实在是看得太开,功德做得太究竟,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学习菩萨道,要成就如来菩提,还是要尽量做。自己要思惟,自己的贪瞋痴三毒重不重?最重的一项,就是最好拿来下手修的部分。你瞋心重就修忍辱,当外境的人事物或者菩萨来考你时,你真的能够不再生气,能够安住这个心了,这样你瞋心的种子才能够淡薄,境界要用最大的逆境来考,才知道修得好不好。譬如爱到最高点,情到浓时情转薄,就没有什么可爱的了,所以失恋的心,一阵子以后能够解脱出来的话,人世间的爱哪还有什么可爱的?同样的,瞋心,生气到最高点,你再来看其它的小事情,就没有什么可以生气的;贪欲心也是一样,财色食名睡,你对什么最执着?如果能够转过来的话,这自修就成就了。

自修能有成就,你对外在人、众生相,要结怨,就难了,结善缘,你又能不罣碍,这样当然就能解脱。菩萨要尽量在人和众生相之间搀和而又不被黏住,要有这种能力,能够自在。我们看到有些师父就很自在,这边人家供养,那边又转出去,对所有的供养很自在,到底寺庙够不够钱?没关系,有因缘、有福德,自然就绵绵不断,这样修行就看开,愈看得开,福报愈多,所以我们学佛法,因果观重要,缘起观也重要,懂得最后的因果报应更重要。这贪瞋痴的痴,你若是明了因果,常常去思惟的话,就可以转我们的业报,不好的业慢慢变好。

一般以为无明烦恼所覆,流转生死者为众生,谁没有被烦恼所缚呢?菩萨还有三不等的烦恼,唯有佛如来最究竟觉、最清净觉,没有一丝一毫的毛病,所以,衪没有烦恼。阿罗汉、菩萨是有种子的烦恼,但是祂们观种子不让它起果报,这种不是真的、是没有究竟的解脱,还留有余习毛病的解脱。十法界,讲起来,既然在法界内就是众生相,菩萨、声闻、缘觉也是在众生相里面;那佛,这十法界的佛,衪是不究竟的佛、觉者。虽觉了,但衪还在度众生或是在住涅盘,没有究竟,只有如来是超越十法界的,不属于众生相。

 我们修行不能错过对佛的供养,像释迦牟尼佛在然灯佛前,已经供养过八万四千亿那由他诸佛,一位都没有错过。这当然是福报很好,每一次佛出生,衪也同时会出生,才能够不错过。我们希望未来修行路上,尽量能够值佛,能够碰到哪位佛下生,我们也能够同时下生,亲闻衪讲经说法,得到明利的法,让我们的烦恼立断,根本无明破解。众生相是很复杂的,然而成佛要在有众生相之处成佛,并非独自一人在深山里闭门打坐修行就可以成佛,不可能!你要面对不同的人,这个人有这种个性,那个人有那种习气,个个你都能自在的应付,没有烦恼,这才是功夫,真正的功夫。

虽说你功夫到了没有烦恼,那么度众时还有脾气吗?佛如来衪不会发怒,因为衪神通无量,知道你的因果而开导你;我们不是的,我们心不清净,不具足五神通,更没有漏尽通,所以我们要在与众生的搅和交往中学习度他们,而我们还有余习在,我们也有脾气。一个人开悟以后,他自己自性就清净,他随缘跟你吵架,这吵架是因缘慢慢形成。圣人度众,吵完他就放下,忘记了,而凡夫吵完以后愈想愈气,有空就拿起来想一想,钻一下牛角尖。其实修行是很简单的事情,回心反照你的心,它不平,你就让它平,这就是在修行。

 人跟众生之间本来就是无明、烦恼无量,你在修如来菩提,要经从发心菩提起、再明心菩提、出到菩提,你怎么去用这个心?你度众,天天对外应接往来所发生的大小事,你是否能够不在意、不去恼怒诸众生?因缘不是你想不要就不会来,有时候是考验、有时候是冤亲债主外在的障碍来了,这些事总是要发生,发生就是考验你,怎么处理人、众生相的问题?如果是用修行至高、第一法宝「无为」,相信你什么事情都可以摆平。离四相光名相懂了没有用,还要真正受考验。这我相如果能摆平的话,你人相、众生相就比较容易摆平,因为你没有我相了,有大我,大我的心就跟虚空一体,只有度众生的心,只有利益他人的心,能够这样,对人跟众生相有什么不能摆平的?假以时间、方法、方便法,对他抱持善导善诱的心,众生最后都会降伏,正所谓自己心魔去则能降服外魔。

若广义言之,佛及菩萨亦含摄于众生之中,十法界,佛不是我们讲的如来佛,如来佛不包括在法界中,衪法身无相遍虚空界,这里的佛是还没有究竟的如来,有九地前如来,到十地才是究竟如来佛,十号具足的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有这十号具足,才是真正的如来,这是我们的目标,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成如来佛,但是十地之前还没有到究竟的都还在法界中,佛、菩萨、声闻、缘觉当然含摄在里面。

众生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不是只有人跟人,还有鬼神、畜牲,天神中跟我们比较有关系的是欲界的忉利天、四天王天跟色界的大梵天,欲界夜摩天以上就不大跟人间来往,色界天梵天王,梵天王因为他是万事万物的主宰,统率千个界,所以跟我们有关系;另外,我们有接触到的阿修罗、天龙八部等,其中天龙八部都是附属在四天王天、忉利天帝释天主(玉皇大帝),当然也是在护持佛法,是管辖世间没有一点修行的众生。其中,阿修罗可以考验你,因为他有嫉妒心、有瞋心,你在修行,他刚好路过,便来考考你。比方你平常都很慷慨,什么钱财都可以布施、什么东西都可以给人,突然有天你就觉得今天什么都不想做,甚至布施以后会后悔,世尊讲这就是魔在作怪,让你产生不布施的心,毘那夜迦就常会这样影响人;又或者布施时和人比来比去,布施完了,不但不愉快,反而起烦恼,我布施比别人少,没争到面子,这就是有阿修罗的竞争心态,都是阿修罗种姓,有斗争性。无明,瞋心、吵架,有时候是阿修罗、毘那夜迦或者冤亲债主到了。十法界之间,随时都有偶然的因缘来成就你,或是来考你,所以修行很难,随时要观照你的行为、你的心,不要被魔扰就垮了。

畜牲,我们说受戒了,尽量不去养猫、狸这些宠物,因牠们会伤害其它动物。上回我去上海,陈老师家养了一只猫,那时我看到,白白胖胖的,后来死了之后它就不走了,有位居士到他家去,常常还看到那只猫,趴在窗户下面,他就问陈老师以前是否有养猫?死了,但是还在那里不走。当然,能够度牠是最好,问题是你养了,牠死了之后到底走不走?这个缘就结在那里。十法界里这种事情太多了,我们连人跟人之间的爱都要舍了,怎么还去转移到众生、畜牲身上?现在畜牲比人还好命,有动物医院、旅馆,你要出远门,把它放到旅馆去给人照顾,还可以用视讯,让你在千里之外可以透过计算机看牠,几天没看到就很烦恼,爱到这种程度,比爱人还要爱,很麻烦。众生相,不是只有人。

众生梵语 bahu-jana(生),出生在bahu有很多很多,出生在印度的种姓中的第三个吠舍商人、居士,第四个首陀罗,《大通方广庄严忏悔灭罪成佛经》咒语里讲,你在轮回之间这么流转流转,你出生下阶级的人身,佛讲无量的法门来适应我们,我们就用这些法门来脱离、解脱,这个是janajantujagat sattva之意译。音译仆呼缮那、禅头、社伽、萨埵(菩萨)。又译作有情、含识(即含有心识者),无色界众生,含心,色界众生还有身与心,其它的众生有肉体,还有神我身,还有这个心。一看到有情、含识,马上连想到这些状况,有时候称含生、含情、含灵、群生、群萌、群类。

「众生」一语,普通指迷界之有情,我们也是众生,我们是力争上游,今生希望能够突破藩篱。有时候不要妄自菲薄,世尊在的时候,听世尊讲几句话,有的人就马上证到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甚至证得阿罗汉果的例子也有,我们学《金刚经》也有三、四年的时间,进步很慢,我看各位,有的人过去进步很慢,最近因缘成熟,脚步加快了;有的以前走的很快的,现在反而停顿下来,要再经过一次大大的考验后才能够再进步,这些我们随时要观照自己,不要永远在迷界有情之间凑热闹,希望今生能够早一点有一个究竟解脱,不要说成佛,能够解脱就不错了。

我们说五藏经、律、论、般若、陀罗尼门这五种法门,当然陀罗尼门已经把佛菩萨的密咒搬出来了,再不行就用这最简单的,让你马上成就,如果智慧不够,过去业障很多,今生又造了重业,四重、八重、五无间罪等等的,都可以用咒语来忏悔、来利益。我们居士身,没有出家就没有办法守具足戒,不能以利来成就道业,《大乘理趣般若波罗蜜经》、《六般若波罗蜜经》讲,你喜欢自己独居打坐,你就要看《阿含经》专心修三十七道品,你可以得到究竟解脱;你喜欢论仗,跟人家辩论佛法,真理愈辩愈明,能够辩赢降伏别人,你的智慧就增长,这样也可以修无为,也可以得到解脱;我们现在是学《金刚经》、《般若经》,在求实相观,求般若智慧,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做到了,也是解脱。如果有同学还不行,这比较锐利的陀罗尼门,若是能够学一、二个咒,天天如法持诵,你持了百万遍,自然也能够脱胎换骨,你不要放弃这最后的机会,不要说我不喜欢咒语。

我已经说过修到空、无相、无愿有点样子的人,就要学咒语,一方面是度众生用,二方面是自己再往前走,要度众生,要有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心,现在学的是忏悔自己、增长自己的智慧。佛法,如果一生之中局限只学一法,我看了是觉得很可惜,他修了半天已经差不多了,也不想往前走,天天都悠哉悠哉在等待涅盘,很可惜!佛法是各个阶段一级一级无量无边的阶梯,你到了哪个阶段,什么法就摆在面前等你,你不能停,还没有到,你不要奢求,到了不要拒绝,就随缘,一切都是菩萨安排,如果你从头是这样,结尾到老还是这样,佛法那么多,你就学这么一点点就满足了,很可惜。

有的同学我跟他建议,以他的程度可以学密咒,他说他不想学,你不想学,要学空观、无为观,我也不可以勉强你,有一天你就会想。《大般若经》里面名相很清楚告诉你,现在你如果跨过三界九地、八背舍、九处地定、十遍一切处等等世间禅定的修行,你直接契入心地里面,修空观、无相观、无作观,而且可以摆脱人、众生相,不因为与人、众生应接交往而造成你的烦恼,能这样的话,再往前就是陀罗尼门,再下去就是四无所畏、四无碍辩、恒住舍性、十八不共法、佛十力、无忘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五眼、六神通、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陀罗尼门、无上正等正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等等…,修不完哪!永远住在平等性就是恒住舍性。最重要是人、众生相这一关没有跨过去,如果这关能摆平了,后面就很快。这关卡很多,而且都是实修的,怎么跟人互动度众生让他们得利?前路很多,不是这么一段,就完了,懂得愈多,知道路途愈遥远,这样你自然就赶快往前走,今生稍微积极一点。

《杂阿含经》卷六:「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你对外在的色相,人喜欢人、物质喜欢种种物质,都起了不清净心,你一想执取,就会被绑住,绑住像绵花一样,又细又长的绵绵不断,这些都是众生,这些是对色相讲;「对心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当然色相先染着,后面的受想行识,忧喜苦乐的觉受、思惟的心、微细的潜意识的种种念头跟我们第八识的种子,这些业因交缠不净的、永远纠缠着,这些就是众生,五蕴之身心二法,不能够净就是众生,你自己跟外在的众生都是一样,缠绵不断。


  《长阿含经》世本缘品载,无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于世,故称众生。《俱舍论光记》谓受众多之生死,故称众生。《大智度论》、《大乘同性经》谓,众生系以五蕴等众缘假合而生,故称众生。《不增不减经》记载,法身为烦恼所缠,往来生死,故称众生。《摩诃止观》卷五上云:「揽五阴通称众生。众生不同:揽三途阴罪苦众生,揽人天阴受乐众生,揽无漏阴真圣众生,揽慈悲阴大士众生,揽常住阴尊极众生。」

《长阿含经》世本缘品载,无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于世,故称众生。这都不是一世,而是千万亿世的这么一直在六道中轮回,不知道修佛法,求解脱;知道了,修了一半,也还是众生,不究竟之前都是众生,差别只在没有烦恼的众生、不知不觉的众生、以及觉了而还有烦恼的三不等众生。我们尽量观自己的心,在与众生应接搀和之际来改进自己。智慧差一点的就要去思惟如何超脱,如果你不思惟,就没有锐利的智慧;智慧多点的不用去想,正与众生起因缘时,你观照你的心,怎么让它能够平?不平让它平。吵架吵完了,让它平,内心起法让它平,很简单心平就是觉,觉了以后不能平,你会迷失掉,最好是当下就觉,三、五秒钟就平,这样刚刚讲的众生,那些有神通力的阿修罗、比那夜迦、魑魅魍魉,就没有办法来耍弄你,因为你心清净、无为,他起心动念来影响你,你马上就警觉,一警觉,你的心只有清净心,没有妄想习气的心相应,怎么会烦恼?根本没有烦恼,知道有异状,事情来了,来了,要角力、心的角力,角力完了,你还是心平气和,他看你闻风不动,他就不敢再来耍弄你了。修行就是这样,魔障也是好的,可以让你成长,没有魔考,不知道自己修的好不好,大乘佛法是这么练出来的,小乘者是持清净戒而成就的。

《俱舍论光记》谓,受众多之生死,故称众生,众生不是死一次就完了,无量无边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么一直在六道中打转者,是谓众生。《大智度论》、《大乘同性经》亦称,众生系以五蕴等众缘假合而生。没有色受想行识就没有众生,你受想行识不净,当然会再轮回。《不增不减经》记载,法身为烦恼所缠,法身本来清净无相,为什么你会被烦恼所缠?其实烦恼缠不住法身,是你自己让烦恼缠,你的烦恼缠住你的肉体、缠住你的心念,法身清净哪里会被缠?只是在清净跟不清净之间,你会迷糊在不清净的这一面,你不会开发出清净法身这一部份,我们凡夫就是如此。如果,你说你还有烦恼、不清净,那你放下一切、守住无为,烦恼不就起不了作用?阿罗汉、菩萨还不究竟的,他们为什么能解脱?内心乱了,但不被它抓住,法身也有,烦恼也有,这两股力量平衡的时候,就无所谓烦恼,你要这么回光反照看你的心,看能不能平?能平的话,就不会被烦恼所缚。

如果烦恼被缠住,往来生死,那就是众生,当然,这里面还包括菩萨,他还不究竟,但是,他甘愿,甘愿往来生死、生生世世,不是只有在人间,说不定还要到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都有可能,因为他已经不在意了,反正生死生死、涅盘轮回他都不在意了。释迦牟尼佛的《本缘论》里,衪多少世、多少生死都在行菩萨道,衪在畜牲道也在行菩萨道,在哪一道就是在度那一道的众生,何况衪现在法身清净了,《解深密经》里讲的,衪可以化成六道众生,不是清净的、不是完美的个性,衪还示现邪心、邪识跟众生搅和,搅和之间衪才能够度众生,这是衪的大慈大悲心。成佛不是好玩的,成佛不是在那里逍遥的,成如来就是无量的大悲心要度众生,化导每一个众生。当然,衪法身清净,衪不必忙,衪在法身清净之际,就有很多的因缘去示现无量应化身来度众生,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摩诃止观》卷五上云:「揽五阴通称众生,色受想行识具足,就是众生。众生不同:揽三途阴罪苦众生,揽五阴众生,有圣人或者准圣人,他也是揽五阴,不究竟的,但是没有烦恼,真正的众生就是三恶道里面的、不好的、受罪的,这才是苦的众生,我们人,有的还不错属于三善道,生于善趣人、天、阿修罗,如果畜牲、饿鬼、地狱,当然就很不好了。揽人天阴受乐众生,你做了天界的善因,有这个天界的果报身,受天界的快乐,要吃、要穿,心想就来,可以去享受这种福报,只是死了之后还要去受果报、去受轮回。揽无漏阴真圣众生,这是真正圣人的众生,当然不是究竟的圣人,不是如来的圣人,是解脱六道轮回的圣人。揽慈悲阴大士众生,就是大士、大觉者,就是大菩萨。揽常住阴尊极众生,常住,就是无相、法身清净,尊极众生,这才是真正我们要学习的。

从揽五阴开始一直往后,你到底要走到哪里?要先认清道路,不造三恶苦的因,就不入下三道,造了善界天上的欲界因,不要执着,就不会受到那种果报,这就是布施波罗蜜。你要修无漏解脱有两种,小乘的,就是不做善事、也不做恶事,戒律守得严谨,南传227戒、北传250戒就能证果位;大乘的菩萨,做了以后忘记、忘记,不要执着,用般若智慧观照,这就是菩萨。你要求最后的常住阴尊极众生,你就是要去发菩提心,修六度万行,产生大慈大悲的心,成就大觉,这样才有机会成如来。这条道路能够看得清清楚,这就是有正知见,你知道要怎么走,经典告诉你这么去走,一路离不开这个心地,众生、人跟你的心地是一体的,如果我相上面没有了,你内心清净,人相、众生相也没有了。是以经典告诉你,为什么须菩提问世尊:「云何降伏其心?」释迦牟尼佛先提出来,你要发菩提心,就是先要发誓度一切众生,誓度一切众生,你要先调伏你的心。那么调伏我的心跟外面的众生又有什么关系?因为你的心跟众生心是一体的,你的心要平、要净,众生心才能摆平,这就是未来要成佛的一个基础目标。修菩萨道不是自觉,是要先摆平外在众生的心,然后你的心才自然清净,这道理你要去思惟,这跟小乘阿罗汉以下的四果圣人,观念是大不同,因为你是在修大乘法。

 

6. 寿者相

寿者相梵语 j1vasa3j#2,亦即抱存「具有生命的个体(j1va)」之想法。盖一般认为,个体即灵魂或人格主体之意,然在佛教立场,尤其以般若思想之观点而言,则反对执着于此类个体、性命、灵魂等实存之观念。如《金刚经》言:「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上引中之「相」,乃执着其实有,执着其必有具体之实体、实法可言之意。故「寿者」一词之解释,除上记外,另如吉藏法师之《金刚般若疏》谓:「外道计有神我,死此生彼,经游六道,故名寿者也。」

寿者相梵语 j1vasa3j#2。寿是āyus与命jīvita,合称寿命,在我们人看起来,就是指人寿百岁,现在平均七十五岁。寿者相,以修行人来讲,是以后要去哪里,指未来的寿命,如果你执着未来要去天上享受长寿,你就是有寿者相,你不求,那就是解脱,这是很重要的观念。要如何不求?你做了天界的善业,你要升天,你用般若智慧观照它,做了善事忘记了,无所挂怀,这样你才有办法去掉寿者相;你修到禅定,你不去执取初、二、三、四禅的境界,你一执取就感招那边的业缘,死了之后就去色界天上,感招到更长天寿,般若智慧在告诉我们不要执取一切善境界,《楞严经》五阴魔相也在告诉我们,不要执取一切修行的境界,能够这么关关度过,这寿者相就没有了,你有相要执取长的天寿,你就有生死。阿罗汉做到不去执取寿命,那就有般若智慧,不去观照善境界,这样才能够逃避寿者相。

何谓寿者相?亦即抱存「具有生命的个体(j1va)」之想法。盖因一般认为,个体即灵魂或人格主体之意,然在佛教立场,尤其以般若思想之观点而言,这个体不是一个个体,是以反对执着于此类个体、性命、灵魂等实存之观念。我们一般人修得没有入无余涅盘的时候,都有一个灵魂、神我身,这不是你要不要的问题,也不是你说没有就没有,是要去实修到没有一个神我身的境界,如地上菩萨或者破了色身的无色界天神。修行,要有一个概念,如果你还有一个五根,不管是人的层次或者三度、四度空间的层次,只要你可以用五根去接触这些现象的话,你就是还有一个神我身。佛,衪是已经没有一个神我身,衪法身清净遍虚空界,佛法不修到这种境界,你这个个体、性命、灵魂没有破掉,怎么得究竟涅盘?有的人修到用你的见性可以看到天上、人间、鬼神、佛菩萨,还有的是修到灵魂可以出窍,你摆明了就是有个体、性命、灵魂,你怎么究竟涅盘?无余依涅盘修不到,要怎么办?也没有办法,因果就是这样子。你累劫没有修到破去色身的执着,你就是还有身,要修到哪一世才能突破?谁才能够突破?要修到登地菩萨,他真的就是没有神我身,只有一个心识。

这里讲寿,佛教反对个体、性命、灵魂,不是因为你反对就没有,要修证出来,你修到个体破了,性命没有了,灵魂也不见了,只有一个心,心,当然无形无相,不起心动念,当然无形无相。《金刚经》里讲,为什么如来知道一切众生心?因为你起心动念就有形相,你不起心动念就没有形相,而如来衪有神通力,观照到你起心动念在想什么?还可以知道你过去想什么、现在想什么、未来还要想什么,以如来的智慧无所不知。这个寿者相,这里理念是理念,你要去实证给人家看,不是你反对执着个体、性命、灵魂就没有了。如《金刚经》言:「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理念上要做到,实际上也要做到没有这四相,你没有这寿者相的话,你也没有肉体,没有这个神我身,神我身就像天神、鬼神、地狱众生一样,有那个形相,没有质量,他还是个身,天道、阿罗汉一样的,死的时候,他那个形相就脱离肉体,你要修到这个形相也没有了,只有一个心,就是破我们身体的束缚,你这个心自己可以脱离肉体,无色界的天神,再来修佛法,认识佛法,他就是菩萨、地上菩萨,因为他没有身了,一入灭,就遍入虚空。

有位大陆的网友来问,我死的时候,是投入那个光好,还是跟虚空一体好?这不是你要怎么做,而是你功夫到那里的问题,你的功夫还没有到破解神我身的时候,你怎么进虚空?你还有一个身,你死的时候,你这个神我身,就是灵魂这么飘呀飘,飘起来了,那是有形相,有形相你怎么进入虚空?怎么合一?你要无形相,才能融入虚空。释迦牟尼佛法身,为什么可以遍虚空界?因为衪无形无相。地上菩萨为什么没有神我身?因为他可以入无余依涅盘,因为他已经无形无相了。如果你前面三相没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理解了、心摆平、修证到了;寿者相,寿命也不执取了,自然没有神我身了。寿者相,你到底有没有身形?死的时候是不是神我身脱离,变成另外一个个体?事实摆在那里,这不是你说了算的,所以,要用功,累劫修,哪个人今生到哪个境界,你这个肉体没有破的话,光理念懂没有用,还只是位地前菩萨,还有一个神我身,你虽看破了寿者相不执着,修证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的境界,但还不是究竟,这个观念你要懂。

上引中之「相」,乃执着其实有,执着其必有具体之实体,这是外道执着的,佛法不要执着,不执着你也要做得到,才是究竟;如果不执着,也不究竟,那还是地前菩萨,执着其实有,执着其必有具体之实体、实法可言之意,那是执着。故「寿者」一词之解释,除上记外,另如吉藏法师之《金刚般若疏》谓:「外道计有神我,死此生彼,经游六道,故名寿者也」。你是佛道,你到底有没有神我?你有神我,神我犹在,你怎么究竟?还是留一个尾巴。纵容观念上你没有神我,但做不到,确实还有一个神我时,那你跟外道还不是一样?虽然有佛教的理念,没有做到究竟,还是有神我,如果你能做到地上菩萨甚至如如来的法身清净无相,那这样你不但没有神我,加上你不去执着这个心意念的有、无,你懂因果、懂心意念的缘起法的话,控制这个心意念,不去攀一切缘,你就可以住入无余依涅盘,关键就在这里。

祖师大德讲的话,你要懂关键在那里。他讲外道具有神我,并非你是内道、佛道,你就没有神我。你也有神我,纵使你不去执着它、不把它看成神我,那个也还是神我,这不是你口头不认它,就可以当它不存在,其中差别在于你有神我,但你也有解脱知见,你是阿罗汉、阿那含,还没有究竟,暂时不生死,阿罗汉是暂时不生死,两万劫以后,他还是要再来发菩提心,修菩萨道,他是暂时休息一下,不是阿罗汉就究竟了,没有;而菩萨是提早上路,他不入涅盘,生生世世来出生,再修智慧,从有神我修到无神我,才入登地菩萨。无神我以后,再修二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如来,如果,依释迦牟尼佛这种修行时间的话,我们还要二大阿僧祇劫,但是,我们已经上路了,好在我们会碰到很好的佛法,让你又可能一世上进一大阿僧祇劫的智慧,有可能吗?有!当初释迦牟尼佛,衪无数劫修菩萨道,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不能授记?这是因缘,后来衪发了很大的愿度一切众生,下了多少誓言,最后,十方如来就让衪能够结这个忏悔印,然后,诵大随求陀罗尼二百九十几句,一下就到脑筋里面去,衪诵了三遍以后,十方虚来如来就跟衪说,好!你未来会成佛,名为释迦牟尼,不然衪还是在三大阿僧祇劫里没完没了,所以因缘很重要,佛法发大心,也很重要,这个大随求陀罗尼咒,你今生一定要去念,多念、专心念,也许你会得十方如来授记,你未来会成佛。

 

7. 所说义

梵语 artha,音译阿他、阿陀。意指:(1)意思、意涵,(2)道理,(3)意义、价值、利益等,(4)动机、理由等。其中,意义与义理相通。道理指正义(正确的传统道理)而言,反之则称为不正义、邪义、异义等。显示完全明了究极之道理,称为了义;反之则称为不了义(未了义)。了义与不了义合称二义。凡所立义理之状态,称为义相,乃为义理与相状之意。义路一语,则指道理之程序、步骤。此外,于诸经论中,常用「第一义谛」或「第一义空」等语,而以真谛为第一义,俗谛为第二义。

所说义,梵语 artha,你要翻做利益或者意思、意涵,这里所讲的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金刚经》衪的精确的义理在哪里,这是在讲这部份,在这十七品里面提到如来所说义,我们是进一步了解一下,所说义,音译阿他、阿陀。意指:(1)意思、意涵,(2)道理,(3)意义、价值、利益等,这在《解深密经》里面有出现过义理,这利跟益有不同的意义,有的是在有生之年所得到的好处,有的是在死了以后,所得到未来果报的好处,这都不一样的意思,(4)动机、理由等。其中,意义与义理相通,相通是相通,意义是平面的叙述,义理是比较究竟道理的说明。道理指正义,这里不是指「有理走遍天下」的正义,佛法不能讲正义,讲正义就有武侠的精神,说穿了都有假借公义去杀人的嫌疑,这不行,佛法不能这样。佛法是慈悲的,要爱你的敌人、爱使坏的人,像魔,佛都舍不得用手指头摸他一下,那么慈悲,看着他坏也觉得可爱,你心里面要能这样,才是大慈悲。有时候,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做到这样?看到坏人巴不得打骂他、修理他,怎么能够这么慈悲的对待他?随顺众生,这众生包括魔,魔王要求衪入涅盘衪就入涅盘,这种修证,你要去思惟,要怎么样才能做到,修慈悲,大慈、大悲。

这里的正义是指正确的传统道理而言,反之则称为不正义、邪义、异义等不同的。义,显示完全明了究极之道理,释迦牟尼佛讲的《金刚经》的义理须菩提懂了道理没有?这是最高的义理,懂了没有?当然他最懂,因为他是智慧第一,才可以跟释迦牟尼佛这么一来一往对话,有时候,还可以帮释迦牟尼佛答话,释迦牟尼佛一谈到色身,有身是最大,他马上把话风转回来不讲有身,有身就非大身,这种要讲空理,对《金刚经》的了解,他是第一,称为了义;反之则称为不了义,未究竟了义,(未了义)。了义与不了义合称二义,我们学佛法,在《维摩诘经》里, 维摩诘菩萨一直告诫当时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不被他骂的,你执着什么,就会被他挑出来骂,你一执着,就有偏着,当然会被骂。他说依法不依人,所以你不要说哪个人、哪个师父,我跟定你了,你要跟定谁,你不如去跟释迦牟尼佛,你不要抓了一个人去跟,你要跟人,还不如跟法,法是释迦牟尼佛八万四千法门,应付一切众生根机,从衪清净法身中流露出来智慧的结晶,这样你依法,你才能够得到 里面的精义,才能够求得解脱,那么多的法,一切法都是佛法,我要找什么?譬如你为善,帮助别人,如果你还有所执着的话,你升到欲界天去了,这样到底对不对?这种不了义的法,也是佛法,你要求《金刚经》的程度,《大乘理趣般若波罗蜜经》就是熟酥,乳、酪、生酥、熟酥第四阶段,再来就是醍醐,经、律、论、般若第四阶段,再来是陀罗尼门,真言、咒语,不管是空、般若等都是了义。

了义,就是能够观一切世间相,不被它黏住,你有办法解脱,彻底了解这种意义,了解以后还要离四相,不要光说不练,境界一来,就迷糊了。了义观空、观无相、观无作,不要起心动念就无作了,你要知道自己的程度在哪里、适合学习哪部经典,现在是在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的程度?《般若经》能懂的人是大学程度,你要学陀罗尼那是要去度众生用的,你现在已经解除自己心里轮回的业障,不去纠葛,你要去学了义,你能够有幸在这里听《金刚经》,就像经典说的,不是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诸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而且你能够听、能够诵、能够受持这些法,你其实已经是如来了,如来还有十果位,十个位阶,你还是要修,因为你还是不究竟,就是有解脱,也没有神通、智慧无量,还没有到释迦牟尼佛那种真正如来的境界,永远学不完的,谦虚、卑下是最好的态度。

凡所立义理之状态,称为义相,乃为义理与相状之意。义路一语,则指道理之程序、步骤,修行有一个道路,道路有一个阶段,你道路是对了,你走上解脱道路是对了,跨上了,但是,你到哪一个阶段?你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还是向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四双八倍,再过去转入菩萨道,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菩萨,再上去还有十地如来地,道路走对了,这每一个阶段不一样,你要懂得这些,就是懂得修行的道路、义相;为什么人家可以证得须陀洹?他到底修什么?经典告诉我们,他破三结使,断身见,破解身的执着,去除疑心病,然后,没有戒禁取见,不守释迦牟尼佛没有说的乱七八糟、没有意义的戒律,这些做到了,就是须陀洹,甚至有的大乘经典还有一种说法「断一瞋,许汝证须陀洹果」,只要把这个瞋心的习气毛病彻底的摧毁,就有须陀洹果,今生快一点把瞋心的毛病拿掉,要练到就是被人糟蹋了,也能够心平气和,如果被骂了,还有不舒服、会生气,赶快去改进。佛法是学缘起观,要懂因缘,能够顺缘的话,还有什么好罣碍不平的呢?因缘成熟,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顺缘,你提出来的主张,被人家一下子否决掉,你就知道时间还没有到,这样不是很自在吗?学佛法,有那么难吗?伏心,伏心就自在了,而且可以顺缘,这是「第一义谛空」。

第一义谛,不管是人与人或人与团体的应接不往还、不管你说出口或者人家丢出来话语,你都要住在空中,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其中,你都要能够守住自己,让自性去应缘,不要用你的妄想习气去应缘,《金刚经论》告诉你那么清楚了,我们这个心最胜、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问题是因缘来的时候,你要觉知了,不要随妄想流转,不随妄想流转,就是第一义谛空,以真性主行,让它去应缘,这简单的几句话就是修行的最高指导原则,这《金刚经论》的几句话,实在是太美妙了!我们要学习第一义谛空,五根对六尘所现的一切境,你都不要有第二念,更不能有第三念,第一念是第一义谛的觉知,第二念是你的分别,我常常讲这有差别,菩萨、佛对一切因缘的来来去去,根本都不在意,是谁在来来去去?究竟空!阿罗汉,他是有觉,知道是谁?然后他不再生第三念,有觉就是有分别心,分辨是谁?但是接下来他就没有好、坏心,这样还好,觉而不住;而我们凡夫,就是觉了以后,接着胡思乱想下去,这样怎么住第一义谛空?喜欢胡思乱想的人,学佛法很累,因为很难管住这个心。不胡思乱想的人,学佛法很简单,为什么要学那么多的经典,一部经就够了。五藏经、律、论、般若、陀罗尼门,当然,要度众生陀罗尼门是一定要的,你要解脱前面四藏哪一藏都可以,你现在在学般若藏,用实相观,学般若智慧得解脱,这是心跟应缘之间,怎么去拿捏好不被因缘所转,这是大乘佛法的心跟外境之间的关系,要能够调理的好。

而以真谛为第一义,俗谛为第二义。如果,你修证到了空、无相、无愿观的阶段后,就要小心不要有断灭相。金刚经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在讲离四相,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只是离相,然而到了第三十一品释尊讲的则是离见而非离相,如果你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要不要离?这见跟相是不一样的。相,是一个客观的事相在那里,见,是一己的主观意念执着进去,那么菩萨可以再执着吗?前面讲相,本来要你离见的,为什么菩萨还要再进去?因为他已经懂得解脱的道理,他要度众生,就要再执着、回凡去。度众生,不用一些实例,怎么能够度众生?重点是在度众生之际,你和众生往来搀和,都还能够保持自在,这就是功夫所在,这比阿罗汉还要高段。阿罗汉是我什么都不理、不想,我把握自己就好了,菩萨要练功夫练到自己能够脱黏,还要去转别人,让他也能够解脱,这个人转不了,也一定要让他转,我有时候,还陪你们玩,我是陪你们玩,能够陪你们玩,你们还玩不起来,玩,就是要让你们解脱,从里面去绕绕绕,绕出来,菩萨练好功夫就是这样。古代的祖师大德,师徒之间可以打架、棒喝,打完后,就喝茶去,刚刚在打架,很自在的,磨练心性,假假真真、真真假假,这种实例,要菩萨才能够深入三昧,要有真正的解脱功夫,才能够来玩,菩萨能够真实等观,不以为忤、不以为逆,这才是真正解脱。


   然于华严宗,常以「教」与「义」相对而称,其语意异于普通所谓义理之义。据《华严经探玄记》载,小乘之教法,教、义俱不圆融;三乘之教法,义圆融而教不圆融;唯华严之别教一乘乃为教、义俱为圆融者。另据《华严五教章》之说,若就根本法轮而言,华严一乘有教、有义;就枝末法轮而言,三乘末教唯有教而无义;就摄末归本法轮而言,三车(羊车、鹿车、牛车,分别比喻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为方便之教,大白牛车(比喻一佛乘)乃为真实之教。

然于华严宗,常以「教」与「义」相对而称,教,只是一个名相,一个义理的阐述,这里的究竟义、了脱义,有为跟无为之间的对称,如来所说义,讲的都是有名相的如《金刚经》里的,但是,衪要的就是你不去执着一切名相、不去执着一切种种的因缘现象,做了好事不执着,坏事当然不能跟众生发起,不恼众生,做好事不执着,度了无量无数的人也不执着,无众生可度也不烦恼,其语意异于普通所谓义理之义。据《华严经探玄记》载,小乘之教法,教、义俱不圆融,它教你偏向于执着一种空的解脱,或者是所谓的鸵鸟心态,把头埋在沙里,我没看到,反正我不理你们,我自在,这种不圆融的,也是功夫不究竟;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教法,义圆融而教不圆融,义当然是唯一的,都一样,教法、方法不究竟;唯华严之别教一乘乃为教、义俱为圆融者

你不要看到这样,你就很高兴,我学华严宗,你拜《华严经》每字一拜也是一样,你小乘的法也没学到,三乘的法你也,法是依你的根性、智慧相应就是好,不要说华严宗好,你就一直追逐,你还不是那料子,勉强无益。能够听华严的人,其实讲起来就已经是能够懂得神通变化,这已经是菩萨阶级的人,可惜我们华严只有传到他化自在天,上去的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境界、阿罗汉、缘觉、菩萨的境界都没有传,小乘不管是圆融、不圆融,他在解脱上总比你懂得道理做不到解脱还要好。你在圆融、不圆融上你大小眼,但是做不到的话是毫无意义。就是我懂的、我讲的、我做到了,你听得很高兴,但是你做不到,也没有用,我的还是我的;同样的道理,你说小乘不好,可人家可以马上证果位,你行吗?你说你不想成果位,我要行菩萨道,菩萨道有五十一位阶,扣掉小乘的十信位,还有四十一位阶,那你走到哪里了?今生你能不能用功一点?能不能走快一点?能不能连跳好几级?想这些比较实际一点。这是他们在判教里面讲的观念,我们懂就好了,但是不要大小眼,还是跟我们切身有关的实修比较重要。哪一个圆融、哪一个不圆融?你了解就好了。

另据《华严五教章》之说,若就根本法轮而言,法轮,就是讲解脱的才叫法轮,不是所有法轮就是指解脱法轮。转轮圣王转的法轮,他转的是正轮,转轮圣王转的金轮、银轮、铜轮、铁轮,在讲纪律、讲戒律而已,以戒来得你的定,不会做坏事,得到好的果报,转法轮只有释迦牟尼佛才会转,转解脱法轮。华严一乘有教、有义,教法圆满,义理融通。

就枝末法轮而言,三乘末教唯有教而无义,没有究竟义,没有究竟义的,你不要泄气,有的资质就在这个阶段,你要干什么!你还没有到大菩萨的境界,讲归讲,也没有用。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法界品里面,每个菩萨都会神通变化,你会吗?你心不净,怎么会有神通变化?华严看一看,我早期看了,一直有一个妄念,这五十三参对于神通变化很好,若出一本书批注,善财童子参访这位,他学到什么?怎么学?他心要怎么清净?才可以变化这个神通,若能阐述一下,应该不错。妄想很多,只有一个身,没有办法,该做的事还很多。

就摄末归本法轮而言,去除末端,回归基本面来讲,三车(羊车、鹿车、牛车,分别比喻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这在《华法经》里面的譬喻。)为方便之教,大白牛车(比喻一佛乘)乃为真实之教。理论上讲没有错,你是什么料子,该学什么车,你就坐什么车,是勉强不来的。你在这里听《般若经》表示有搭牛车的资格了,就是菩萨的境界,搭白牛车是很好,可惜若是望尘末及也没有用;对称相应就是好,对你当下有受用,就是好的法,不是看人家坐牛车、大白牛车,你就觉得很失意,不必要,或是看人家坐羊车、鹿车你就笑人家,也不行,不能有这种心。你要懂因果,懂因果就是什么人就学什么法,哪一些人是跟谁学?学什么法?做什么善事?你让他们去做,世间就是这个样子

 

此外,《大乘法苑义林章》举出境界之义与道理之义两种,并谓于世间胜义、道理胜义、证得胜义、胜义胜义等四种胜义谛中,前三种为「依诠谈旨」,故属境界之义;第四之胜义胜义谛为「废诠谈旨」,故属道理之义。

此外,《大乘法苑义林章》举出境界之义与道理之义两种,境界是修行过程之间的初、二、三、四禅的境界,所产生的义理是什么?你要走正法轮、走到解脱道或者走到如来境界的道路它的义理来讲,这两种可说相同也可以说不同,明显的去细分的话,是不同,如果以究竟来讲,没有两样,不因为说我在初、二、三、四禅的境界,我如果不执着它,还不是跟我究竟道理一样吗?用般若智慧观初禅的境界,有觉有观,我不执着,跳过去,到喜俱禅,我心起快乐,我不去执着,度过身体的乐俱禅,乐俱禅,不执着气旺,身体觉受很好,我就度过去了,就进入心对一切境不动,一境性之间,这样还不是跟我要走的道路很快通过去。每一个菩萨在解释的话,你不要照单全收,你要思惟一下,他讲的有道理吗?我的理念可以比他再前进一点吗?不是他讲的就是这样,我们要讲经说法,难免要举这些来讲,你知道他讲的对不对?不是说对不对,境界到哪一个层次,佛法没有对不对,是境界到哪一个程度,他能够解释佛的境界到哪一个层次,如果你的眼光、修证比他高,你当然可以了解他是在讲什么,可以看出他哪一点还没有办法再往前推。

并谓于世间胜义、道理胜义、证得胜义、胜义胜义等四种胜义谛中,什么叫做胜义?殊胜到不能够再微妙的这种义理,到最后胜义胜义就是这样,不必讲,无所得、归于空。世间胜义,在世间法里面,它有世间的禅定境界,你说它不好,其实也蛮好的,你说它好,但是不究竟,还有更好的。世间禅定的种种现象,境界、真如性用,你认识也好,不认识也好,除非你要成佛,你必要去认识它,因为成佛那一世每一种境界都要懂。我们今生都是来接续上一生的修行,往前走,能够往前走就已经不错了。有些人修禅定走得很快,因为这些他过去都经历过的,所以走得很快,到了有为法要跨入无为法的境界时就很陌生了,因为他从来都没有修过无为法,从来没有修般若智慧过,都是住有相的禅定或者密教的观想,到了要修空观的时候,他就不知道空观要怎么修?刚好接在过去生停下的关卡,再往前走就没有概念,每一个人都是这样,都是今生再来,接下去你不要得少为足,要跨大步一点,难得你能够接触到佛经,如果你再接触到真正大乘佛法,你要赶快多学一点,赶快抓住重点,大步大步的往前走,不要在那里耍口头禅,修行不要讨论,把心打死,解脱,包容、纳进一切众生相,就这么简单。

前三种为「依诠谈旨」,世间胜谛、道理胜谛、证得胜谛,世间事,有世间相,有胜义,也不究竟;道理胜谛,讲道理还不究竟,你要讲声闻乘的有声闻乘的究竟理念、缘觉乘有缘觉乘的解脱理念、菩萨乘有菩萨乘的解脱理念,这些道理不对吗?也对,也不对,你硬要比较还是有高下,但是都不究竟,那何必比呢?不必了,证得的境界有优劣,这些都是过程,事实上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法,有没有优劣?平等平等,哪里有优劣?这些是方便说,让你了解过程之间还有不究竟的时候,如何比较,比较就难免分高下,然而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现在是讨论佛法才需要懂这些,否则胜义胜义,不可说不可说!无所得无所得!没有什么可说的!就把诠废掉,只谈旨,旨怎么谈?本就不可说,哪有什么可谈的?胜义胜义谛,是属于真正究竟的道理。(今天就讲到这里)

(2007.09.16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