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18-8)
               --
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三)名词解释 ()

11.最上乘

据《究竟一乘宝性论》、《大乘庄严经论》等载,声闻乘属小乘、下乘;缘觉乘、辟支佛乘(独觉)属中乘;菩萨乘属大乘,佛乘为最上乘;或言佛乘为上乘,如来乘是最上乘。故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教法称为三乘教,声闻、缘觉等二乘不信受大乘佛法,故称愚法二乘;至如回小向大之二乘菩萨,则称不愚法二乘。 于大乘法中,法相宗区分众生为五性,其中定性声闻、定性缘觉与定性菩萨信受三乘教,唯不定性菩萨才能信受一乘教,并得佛果,故采取三乘真实、一乘方便之立场。于此,天台宗、华严宗视一乘为真佛教,故取一乘真实、三乘方便之立场。三论宗(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三乘中之菩萨乘为真实,二乘为方便;天台宗与华严宗则于三乘之外另立佛乘。

 

最上乘,最上,也就是没有比这个更高的。我们修行有很多的层次,人乘,虽然不是一个乘,也可以讲人的报身,像儒家思想修身、齐家,都是从个人的行为规范、个人的心地清净做起,这是比较初阶的。倘若人的一举一动能够中规中矩,心虽然没有完全清净,但也不错了;修天乘,天乘是起善心,做一些善行,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对众生慈悲,出钱出力帮助弱势,如此就有天的果报,当然所生处还是欲界天,并非高阶的天;禅修、打坐,修止观,修内心不清净,有世间禅色界天的境界,或是更进一步突破色身,有无色界天的境界,这些都属于天乘。虽然自性真如现起功能,体会很多的境界,但是如果没有从内心深处去断习气毛病,断邪真如性,得清净自性真如,所得到的都只是天界的果报。

刚刚讲的这些都只是方便乘,还没有进入佛教所谓的「乘」里面,佛教所谓的乘,起码一定要解脱。你乘这艘船,坐到不解脱的地方,那就不是佛教要走的乘。方才讲的人乘也好、天乘也好,都是方便,因为你因缘不具足,学不到佛教的小乘解脱。佛法那么好,为什么很多人接触不来?因缘果报的关系!你没有那个善因,当然接触不了佛法,这是因果报应的关系,你起码要去结佛教的因缘,才有机会听闻到正法,你听闻到正法,才可以搭乘解脱的船。

下乘、小乘,就是所谓的声闻,声闻就分成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四果,求这四果要严守戒律,从内心去断习气毛病,须陀洹要断三结,身见、戒禁取、疑这三个结使,证得了,你就可以不堕三恶道,然犹须天上、人间来回走七次,才证阿罗汉果,这是乘小船的船,自修、自证缘起法、自证解脱道,这是第一关;第二关再淡薄贪瞋痴三毒,佛教讲名相听起来简单,可是要做到淡薄贪瞋痴三毒,要花好久的时间,也许要花无量劫来培养资粮。常常很简单一句话,经典讲了,你懂是懂,就是做不到,障碍来时,脑筋就迷糊了,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就是做不来?因为你没有开悟!没有开悟就很难真修行,就是这样。怎么修呢?这妄想习气、瞋心起来时,你就被劫持跟着它走,你没有办法跟它对立,不能客观瞅着它,你没有这个能力,瞋心一直冒起来,你就发作了,彼时,你不会想到佛法在讲什么、《金刚经》在讲什么?都把法还给佛菩萨去了。是以我再三强调,身体没有打破,修行很难,道理听了十几、二十年,知见是有进步,进的是牛步,然而牛步慢是慢,坚持走个一、二十年也可以环绕世界一圈,重点是要切实去规范这个心。心开悟的人不规范不行,起心动念是天惊地动,因为你开悟了,打妄想会伤害到虚空有缘众生,所以光是修这个内心就不简单。

淡薄三毒贪、瞋、痴这是根本的无明,你要能够让它微细一点,人都是由妄想起贪、起瞋、起无明,起是起了,但是不要去做,这就是淡薄,如果起了无明心,又去做了,那是很重的习气。三毒能淡薄了,这样才有斯陀含果,天上、人间还要来回一次才能证阿罗汉;今生好好用功,再断五下分结,破身见、破戒禁取、疑病、贪、瞋,这五个习气,比较微细的断掉,那时候神通就来,五神通具足,有四禅的境界外,这个时候有学佛法,你往生以后就上升五净居天。这对在家众来说比较难,因为在家众没办法专心去用功。出家,我常对出家师父有非常高的期望,他们出家就是要专心办道,出离家庭,放下红尘俗事,自己先成就,再来度众生,有时看到有些师父,出家没有两、三年就出来弘法了,弘了半天,他自己很累、很忙,但讲的都是比较初浅的道理,真正世尊讲的法,他都没有办法传递,这是比较可惜的现象,当然真正实修的师父还是大有人在。

话说回来,并非在家的就不会有成就,要看你的发心,因缘时节到了,也会有成就;能够断五上分结的话,这色界、无色界的禅修境界,一定有体验,体验后能够舍弃它,不会被它抓住。色界、无色界的境界很多,开悟者一定会碰到,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魔相,掉举心,可以感招世间一切因缘,有形、无形、超时空的因缘,都能够感招时,你能够不起妄想,安住你的自性不动,这叫破掉举,掉举一破不起恶作,恶作是烦恼念作意起;再来是贡高我慢心,是很难破,因为有时候当它起来时,自已都不警觉。有没有贡高我慢心?其实心的种子在内在里,你如果能够反躬自省,你会发现贡高我慢心,这个慢心是在阿罗汉向、阿罗汉前境界常有的心病,因为阿那含、小阿罗汉有神通,懂得多,常会忽略掉我慢心起,要彻底催毁这个心病,到修行最后时,该灭的都灭的差不多,就破根本的无明,这五上分结灭时,阿罗汉果就证得。坐上小乘这条船,前面六个,后面加五个,身见破掉、戒禁取戒不去守不正当的戒、疑心病没有、贪心没有、瞋心没有、色界缚破掉、无色界缚破掉、安住掉举心、没有我慢心,到最后根本无明破,永断三毒贪瞋痴,证得阿罗汉果,这是小乘的修行次第。

缘觉乘,是观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明色,明色缘六入,六入缘六触,六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你这样去观,观之间还要能够破解它,不受它影响,从后面倒过来思维,你不想来受生,你就不要有取,不要有爱的执着心,你都不去造业,不会造有漏业,再往前推,破掉根本无明,这不是修内心的清净,偏向跟众生之间的因缘,破!破!破!缘觉比阿罗汉有点智慧,他修三十七道品的七菩提分、八正道,八正道是一个正法的根本,导入解脱的法要,但是中间还加一点七菩提分,这离不开智慧跟定,你要从跟众生的因缘去思维,如何解脱这种互相牵扯的因跟缘?

修缘觉乘的重点,是要依你跟众生之间的因缘来解套,而不是在那里讲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明色,明色缘六入,六入缘六触,六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因缘顺序这么研究,你就证缘觉了?不是!要证缘觉,你还是要有能力解开你的心跟众生心之间的缠缚。你看到好的东西,你怎么去舍掉爱心、贪心,不去想占有?是要一直这么往内心跟外境之间的关系去解套,这要有一点智慧,所以缘觉比阿罗汉高一点。为什么叫辟支佛?加一个佛,就是有一点觉悟能力,但是,不是完全觉悟,你知道从因缘、从众生间的牵扯下手,你能够去观这些、实际去运转、去解套出来,这是缘觉乘,这是属于中乘,跨大、小乘之间的桥梁,辟支佛乘。

菩萨乘属大乘,菩萨是指地前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位再加地上菩萨十地,这些都属于大乘,三十位地前菩萨是方便大乘,不是真的大乘,这些地前菩萨到底升到哪一天?还在欲界三、四、五、六天的天上,他们内心稍微清净,贪欲心是淡薄,瞋心也少了、柔软了,寄居在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外院、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以上。菩萨不认真修禅定,修什么?我们所谓的大菩萨乘,一般都讲真正的菩萨,能够自利而且能够利他的,能够讲经说法、有能力度众生,自己也能够得到好处,这是实质大乘,把众生带往菩萨道之路是谓大乘,因为你除了自利,还带着大家坐上一艘很大的船,一起渡到彼岸,这是大乘。

佛乘为最上乘,一乘佛乘,小、中、大乘都是方便乘,如来地最上乘,如来说法是要让你去学最上乘,成就如来地,什么法都教你了,你有机缘听到最上乘的法,你也发了最上乘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当然是在学最上乘。有的人学佛法,三皈依以后,就在外面流浪,永远都没有听到《金刚经》,也没有听到什么最上乘,他认为这样就是在学佛,学得也不亦乐乎,天天忙得要命,自谓是佛教徒。对,也没错,只要善心发起都是在学佛,只是你没有设立目标,又或者有,但没有到小乘四果,中乘声闻、觉缘,大乘菩萨的境界。真正的佛法要证解脱,认真说来,至少要学阿罗汉道才可以算是在学佛法。

最上乘,是佛法中的佛法,最后一个你要去得到的,你看《法华经》是一乘佛法,一乘佛法就是最上乘的佛法,你要懂得最上乘,这就是佛地,你一切法次第都一定要搞懂、要做到。《金刚经》里面讲的,你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最上乘,你要成就如来道、佛道,你要怎么求?不用一法去求,《金刚经》讲那么多的道理,都是告诉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有一法可得,叫你不要守一个法、一个境界、不要守一个念、不要守一个心的真如性的功能,不要去取,不取,那我就没有这个能力了吗?不会的,你懂了很多真如性的功能,有些可以不用,有些利益众生要用一下也无妨,然而用了等于没有用,知见上你没有特别的执着。

若你懂佛法,就知道其实它的精髓就在「无为」。《金刚经论》里讲无为又常为,怎么无为又会常为呢?你以无为的心,无为的空性,不执一切法时,你的自性才会灵活应缘,该怎么用,它自己知道,你自然就会,这是无招胜有招;如果你学了一个有为法,比方太极拳七十二式,你就只会那七十二招,出了第七十二招以外,你就不知道怎么去应付。无为法有一个好处,就是见法拆招,见这个因缘破这个因缘,很自在因应,你要学什么法,最上乘是无所学,叫你学无为法,无为法能用你的自性、佛性去应缘,这个是最好的法,你的心不守一法,没有被一招一式所设限,观因缘因应,你才会变化无量,所以说威灵莫测。

佛乘是这么学的,光看最上乘佛乘,好像简单,但道理搞不懂。《金刚经》念那么久了,它告诉我们几个原则:第一个要怎么修?用忍辱波罗蜜修。第一个一定要修忍辱,忍辱又有好几个层次,最粗浅的就是忍人之污辱。你连众生给你的污辱,你都忍受不了,你要怎么修最上乘?为什么要修忍辱?因为要修无为法,所以要忍辱,忍辱可以去掉我执。无为法,光忍辱就好了吗?很多人学佛法学到空谈理论,喜好和人诤辩对错,这就是没有把佛法弄通,佛都都告诉你了,没有一法可得,是无上正等正觉,那你还有什么可辩说的?除了修忍辱以外,不要去执着一个法,不要好辩论,不要去守什么原则,很多搞科学的最喜欢讲原则、讲定律、讲辨证、讲实事求是,这样怎么学佛法?学佛法叫你放下一切,你还在讲这些?没有道理可讲,有道理可讲就会中箭落马、被人擒住。你要求最上乘,就是无一法可求。

再来,从忍辱修「无我得成于忍」,碰到什么境界,要舍一切境界,用般若智慧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这样怎么会被黏住呢?不可能被黏住!真如性的功能林林总总,不管什么能力,你都不去理它,这样就进入无为境界,我没有去求执一法,没有一法可得,到最后,无生法忍会生起。世间人的污辱、糟蹋、怒骂,有因缘、无因缘的故意刁难,你都能够忍,甚至是安忍,不要去分辨道理。不要说老板骂你是没有道理,没有道理的背后就有道理,也许他心情不好把你当出气桶,也许是佛菩萨考验期,故意让他来修理你,你怎么会知道?为了要成就你,让你的老板发脾气来修理你,因为你没有一个好对象可以修理你,在家里,父母大概爱你都来不及了,公婆,男生好一点,大概丈母娘、丈人很少会修理这半子,女生被公婆修理的比较常听到,表面看起来是公婆没道理,其实妳会被修理也是有点道理,因为妳少修了五百世,妳个性、脾气都不好,很执着己见,你能这样反省的话,有什么好委屈的?好好去修佛法、好好修你的心,不甘愿也要甘愿。如果你心平气和,对方更是变本加厉的修理你,那该怎么办?你就把它想成是她来成就我,不是在修理我,观念一改的话,其实这事情就化解了。化解,其实修最上乘者,连什么叫化解也不必了,就直接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去面对,你能这么修,到最后,哪还有什么甘愿、不甘愿的心?

道理要搞通,用什么法,才可以求最上乘?欲求最上乘,是要修无为法、忍辱法、安忍法,除此无法可成。懂了以后,您还要知道该怎么做。当然,这两个波罗蜜,忍辱波罗蜜是还有一个有为心在,如果修到用般若智去破一切境的话,根本没有什么忍不忍,用智慧得定就是这样。打坐基础班,讲《金刚经论》讲到第三层次的见性,性空时,谈到八地菩萨跟阿罗汉的解脱境界相等,课后有人问,那八地菩萨的不动地跟阿罗汉都是解脱的境界,到底差别在哪里?一个是大乘的菩萨,是用智慧来破解这些因缘,不用过去业缘跟众生搅和,他用智慧破解它;阿罗汉用戒律来得定,四谛、十二因缘观、卅七道品得定,他这个不犯,那个不犯,稳札稳打守住他的基本盘,后者是比较窄小的一种定力。菩萨是很灵活,用智慧来破解障碍,用有为时却也能不住有为,这就是菩萨。当然,最上乘还有一个布施波罗蜜,布施众生钱财、布施服务、布施佛法、布施安全感,你要有能力真的布施佛法给众生,布施佛法要能讲经说法,讲经说法及色声香味触种种不同的尘境布施,你要能够自在。这是《金刚经》里讲学佛乘的方法,最高的目标放在哪里?是无上正等正觉,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求最上乘,《金刚经》是为发最上乘者说。你要求佛地,你就得先把这最上乘搞清楚,然后直趋向此最上乘。

或言佛乘为上乘,佛乘包括佛、如来。佛跟如来又有什么不一样?佛是觉悟了,觉悟因缘法,觉悟「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觉悟只是佛称,是如来的十分之一,因为佛只是如来十个名号中的一个,只是觉悟而已。罗汉、菩萨都已觉悟,要成为如来光觉悟还不行,如来具足十个名号,十个名号都各有衪的功德相。

如来十个名号是(1)应供、(2)正遍知、(3)明行足、(4)善逝、(5)世间解、(6)无上士、(7)调御丈夫、(8)天人师、(9)佛、(10)世尊。

如来称应供较易懂,称正遍知即是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明行足之明,即宿命、天眼、漏尽等三明;行,即身、口二业;佛具足成就三明二业,故称明行足。如来心明了,德行、福德都满足了,道德、行为都圆满,又言明,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足,即戒、定、慧等;佛依戒、定、慧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称明行足。

善逝即乘如实之道,而善来此娑婆世界之义;善逝,即如实去往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海之义。此二名用以显示诸佛来往自在之德。所以如来无所来、无所去,善逝,很自在,来去之间很自在,善逝,你要讲善死也可以,好死,这是比较初浅的说法,真正如来,衪本身清净法身毘卢遮那佛,无生灭,化一个化身来娑婆,慢慢修成一个佛,佛有来去吗?衪化出来,有来吗?灭时,有回去吗?其实讲起来都无所来、无所去,像这种不是一般菩萨可以做到的,菩萨还是有一个有为心,还没有完全究竟,光这个善逝,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菩萨还不能,菩萨还有一个要成就如来的目标,从初地菩萨到十地,十地再进入如来地觉地,妙觉地还有十个阶段,衪为什么还是菩萨,没有办法化入空?《解深密经》中所言的如来是最清净觉,为什么如来的真如性有虚空界、不可思议界,衪的心量是无形,遍及虚空,虚空有多大,衪就可以到达,菩萨的心力,还没有办法到那么清净的程度,祂善逝做不到)。

调御丈夫,叫你调御众生,你调御得来吗?一般人根基好的,也许可以调御,特别有大毛病的人,我们就没办法了。你要度一个人,要善观他的根器,讲什么话度他,制造什么因缘或把握住他最苦难的时间点,随缘随机点破他,他就能悟得解脱了。

释迦牟尼佛又是调御丈夫,人中之最胜者为丈夫。丈夫有无量义,即:自正、正他、能随问答、善解因缘义。丈夫者又有长寿久住、妙色端严、无病少恼、非仆非女非半择迦、智慧猛利、发言威肃、有大宗业。释迦牟尼佛,你看衪过去度众生的事迹,衪真是调御丈夫,是调御师里最高段的才叫丈夫,不管是好人、坏人,衪只要一句话就把你点醒,让你成就阿罗汉道。我们呢?看这个人根性好一点就可以教,根性坏一点就没有办法,所以连调御谈不上,更不用讲是丈夫了。

又称世间解,佛能了知众生、非众生二种世间之一切,既了知世间之因、世间之灭,亦了知出世间之道。世间里的三界众生、一切因缘果报的现象你都能了解,依此跟大家讲道理。如果你看不到全部的现象,你要怎么讲?

无上士是说世间里面没有比衪更好的大士,大士,就是修行者、开悟者。无上士是阿耨多罗anuttara,如来之智德,于人中最胜,无有过之者,故称无上士。又如来于涅盘法无上,佛自知之,如诸法中涅盘无上,佛于众生中亦最胜无上。

天人师śāstā deva-manusnāj,如来为诸天与人类之教师,天界天神的境界,佛都懂,人类苦难因果都懂,不懂怎么知道天神在哪里,跟他们开示,让他们解脱,成就佛道?做人之师,能示导一切人应作不应作、是善是不善,若能依教而行,不舍道法,能得解脱烦恼之报,故称天人师。

佛者觉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

世尊薄伽梵(bhagavan)者,直译为有德、有名声等。即富有众德、众佑、威德、名声、尊贵者。世尊只是一个名词,三界里最高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无想天,甚至于阿那含天、五净居天,所有的境界衪都知道,而且比他们都还要高,这当然是世间里最尊贵的。世尊并不是佛教的名词,是婆罗门教的,他们称呼他们的上师、师父也称为世尊。如果以佛教释迦牟尼佛证悟的境界来讲,他们的世尊还不是真正的世尊。唯有跳出三界者,才能够叫三界之尊,婆罗门教还在三界里面,即使高如无色界、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还不是最尊贵的。

佛乘,见性成佛,每个人都要见性成佛,觉悟了,觉悟是只有如来的十分之一。密部常讲什么法可以即生成佛,成佛也是十分之一,那个佛只是觉悟而己,如果没有定力,觉是觉了,没有解脱的能力,怎么叫觉?真正的觉者是心守住空寂的人,不落入世间有为法里面,于众生的因缘牵扯能够不沾黏,能够自在无碍,既然觉,你还要有法的觉,你要度众生,在度众生之间,你还要自在)。

 

下乘声闻乘、中乘辟支佛乘、大乘是菩萨乘,上乘是佛乘、最上乘是如来乘,你要以如来这十个名号为目标去学习,才能成就最上乘。《金刚经》就是为发最上乘者说,跟你讲如来乘的道理。故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教法称为三乘教、三乘共法,也叫权宜设施的方便教,不是叫你去学声闻,不是叫你以缘觉为目的地,也不是叫你一直修菩萨道,有你把最高目标放在如来地。声闻、缘觉等二乘不信受大乘佛法,他们的根基比较浅薄,适合修自我的解脱。你叫这二乘行者在市场打坐,他们说那么吵,怎么坐?声闻乘、缘觉乘的人,没有这个能力;你叫一个菩萨去菜市场打坐,他可以坐得住,因为他对十方虚空的一切因缘,照单全收,不与之抗衡,外间的吵闹,是你的,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他可以安住在那里。

每个人的根机不一样,很多人一打坐就要找最安静的地方,怕吵闹,要约束小孩子,说妈妈、爸爸要打坐了,你不要吵闹发出声响。初级禅坐这样做是无可厚非,有点基础了以后,对于闹声你要逆来顺受。为什么你会讨厌外面的声音?因为你心不空,这个声音进来,你没有让它流过去,你把它留住了,听听这个声音在讲什么?再来心里面很排斥这声音,太大声都不行,如果你有天耳通的话,那更糟糕,不是听得远,是能听十方众生的谈话,你都听得懂,那你的心岂非乱死了?怎么办?要照单全收,吵杂正是好修行时,如何安住你的自心,不相应?就是这么修!《金刚经》就是在教你修这个道理。

举凡公司家里的大小事情、婆媳之间的角力,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眼睛、耳朵封起来就好了。大事,掉举心,阿罗汉的掉举心,十方虚空一切因缘众生所为,祂都清楚了然,这时要怎么安住?这个人在行淫,你要怎么办?你要心平气和等闲视之,不然你会去受生;这个人在起瞋心,它的瞋心振撼虚空,你要安住、空掉,不能跟它起哄,他生气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是菩萨,他的体跟你的体是一体的,他的心跟你的心是一体的,相互引发掉举心就是这么来的,否则你的心如如不动,还有什么掉举可言?你不去跟众生同一体、同一心,当然好修,但菩萨不是自己清净就好了,菩萨跟众生同一体、同一心,菩萨要安定周围的人、给周围的人好的空性影响,他们是众生,不是菩萨,菩萨的心要空,才能让他们慢慢接受你的空性,他们才能淡化淫欲心、发脾气的心、种种有毛病的心。

修这种掉举心、不应缘的心,才是真正修行时。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修行,是初基人修的,不是最上乘。最上乘不是嘴巴讲一讲就好,叫你双盘二小时,好痛,有同学本来雄心壮志要打坐四小时,快到时间,算了,太痛了,还是下座,你这样怎么修最上乘?不怕死的心才有办法修最上乘。其实道理都摊在这里,偏偏你心地又构不到。讲到最上乘,每个人看到最字、上字就喜欢,喜欢是喜欢,但又不想去做,连最下乘都做不到,光是破掉五上分结,断贪瞋痴都做不来了。

觉缘、声闻的个性、种姓,要来修大乘,他们心还没有成熟到那个时间点,是没有办法的,故称愚法二乘,还没有智慧,只有戒律守得好,不去犯戒,那就解脱了,这没有用智慧去突破,所以称为愚法二乘;至如回小向大之二乘菩萨,不管声闻乘阿罗汉果或者辟支佛果,衪们入涅盘是有一个时间性,依经典讲,阿罗汉两万劫在空寂涅盘为乐之间,过了两万劫后,祂还是要发菩提心,走入如来道这一条路,发菩提心学菩萨道。辟支佛衪休息一万劫,还是要发菩提心,这叫回小向大,不是说哪一个人在哪一化城休息,就是绝对待在那里,不会。阿罗汉、辟支佛一样,虽然当时衪们的心量小,求得自我解脱,在涅盘寂灭之间享受涅盘乐,但是时间到了,衪们还是会发起菩提心,这叫回小向大的二乘菩萨,向大以后,就不住愚法了,衪们是有智能了,不只是固守戒律,还要用般若智慧去化解一切因缘,遂称不愚法二乘。


   于大乘法中,法相宗区分众生为五性,其中定性声闻、定性缘觉与定性菩萨信受三乘教,唯不定性菩萨才能信受一乘教,并得佛果,故采取三乘真实、一乘方便之立场。于此,天台宗、华严宗视一乘为真佛教,故取一乘真实、三乘方便之立场。三论宗(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三乘中之菩萨乘为真实,二乘为方便;天台宗与华严宗则于三乘之外另立佛乘。

 

于大乘法中,法相宗区分众生为五性,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定性菩萨、不定种姓、一阐提种姓。这是讲到为什么修行人是天性、小乘种姓、菩萨种姓或大乘种姓?这又跟因缘果报有关系,谁不喜欢最好的?但是你的因果没有到那个境界,你没有那个善因、善根,要求最上乘,岂非缘木求鱼?一般人没有佛乘的智慧,要求无上乘、最上乘,这智慧是勉强不来的。众生的种姓不同,你要懂得这个人的因果的话,你就不会强要把他摆到最上乘去修最上法,因为他根本没有那个根机、缘份,他是菩萨种姓,不是如来种姓,所以法相宗,分众生有五种姓,即定性声闻种姓、定性缘觉种姓、定性菩萨种姓、不定种姓、一阐提种姓。其中一阐提种姓,因为根器恶劣,永远不能成佛。一阐提icchantika译为断善根、信不具足、极欲、大贪、无种性、烧种,即指断绝一切善根、无法成佛者。华严与天台主张一乘究竟,是反对一阐提不能成佛这种说法,但因果有时尽,恶人有转善因缘,也不能排除一阐提永不能成佛,这在涅盘经里有阐述,古代人论述诤辩,一阐提能成佛不,后涅盘经传入国才停止诤论。

定性是定型了,定性声闻,就是你声闻乘的这种种姓已经定型了,你改不了,最后一定要入到阿罗汉寂灭去待上二万劫,因为你根深蒂固有这种观念,我一定要这么修,无常苦空,执取寂灭为乐,这第一种;第二种定性缘觉,祂只要学十二因缘观,其它都不再学,要学也学不来,祂对这一门深入,其实不喜爱就是因缘关系,这勉强不来,就像一个人要进入陀罗尼门,时间还没有到时,他就是不想学咒语,就是学了也记不住,因时间还没到,这是因果关系;再来是定性菩萨,永远都是在菩萨道里不会转变,不可能落入声闻、缘觉,祂的特性定在菩萨,自己自修,又利益众生,他们各个信受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教法,是固定的种姓。

这是指在某段时空里,你就是定型了,就是这个样子,要改也改不了,但可不是永远也改变不了。随着时空推移,因缘流转,慢慢把你往前推,因缘时节到了,你就回小向大,定性声闻、缘觉,可以修菩萨道,而定性菩萨就向如来地迈进,佛法不是永远绝对的。唯不定种姓才能信受一乘教。什么是不定性?就是你可以当菩萨,也可以成就如来的法,这叫不定性。不定性的菩萨,他不是只看《金刚经》、不是只看大乘经典,他看的一定都是跨两乘的经典,他也看如来地的经典,像《解深密经》、《佛地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唯不定种姓菩萨才能同时接受菩萨跟如来教法,受一乘法,也就是最上乘的法,如来地的教法,

并得佛果,故采取三乘真实、一乘方便之立场,三乘真实是指真正有其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法,但是这些真实法,还是不究竟,最终还是要进入如来地的佛乘。然而又不是每个人一开始都能进入佛乘,所以方便把你摆在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里去学习,方便分三乘于先,最终一定要一乘佛法,学如来地的法。于此,天台宗、华严宗视一乘为真佛教,故取一乘真实、三乘方便之立场。天台宗跟华严宗倒过来,因为他要追求是最后一个目标,一乘佛法,这是真实的,于是把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看成是方便,暂时设在那里。

法相和天台、华严,哪个对、哪个不对?没有什么对错,不是因为你求一乘佛法,你就真的是一乘佛法,道理是这么讲明,但是你做得到做不到?你做得到就是一乘佛法,同时也不会排斥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方便,为什么?因为一乘佛法还是从这三乘人上来的。不是说你今天学什么法,你就永远定型在这一乘,起码你过去有修过声闻、缘觉、菩萨的境界,你今天才能够来学一乘如来法、一乘佛法。如果你强调唯有一乘佛法才是佛法的话,那你还只是个半调子,并没有真懂一乘真佛教的道理、没有实证一乘真佛教的修行境界。

如果你懂一乘佛法的话,你不会看不起方便与次第,这是你过去修过的,所以今世不必再修一次,你只要看看此道理懂了,不必再去修证。《大般若经》是这么讲的,如果你自认是大乘菩萨,但是没有小乘的解脱定力,这是什么样的菩萨?世尊说的:「无有是处」。你如果真是菩萨,一定是戒律严格,内心清净,具足般若智慧,能够自利以外,还能利益众生,如此岂非囊括了前面的方便三乘?既然你以前修过、做过,你应不会排斥。如果你说小乘不好,小乘不好你以前也修过,如此岂非否定您自己?你说我在行菩萨道,但是又没有小乘的解脱能力,戒律也守不好,那你叫什么菩萨!不管哪一个是真实法,是对应你的根基、对应你接触的佛法来讲,其实每一乘都是真实法,只是看你的因果报应落在哪一个种姓里。

三论宗(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三乘中之菩萨乘为真实,中论,中道观,百论、十二门论都是在讲菩萨法,三论宗中说菩萨为真实,声闻、缘觉二乘为方便;天台宗与华严宗则于三乘之外另立佛乘。你要懂最上乘,每一个宗派,这么分好了,有下乘、中乘、上乘、佛乘、最上乘,最上乘是如来乘,你可以分成五个阶段。五个阶段不是说我求最上乘就好了,你根基不够,今生望尘莫及,你可以把它当作目标,至于要用什么方法、什么手段?怎么修?你自己要了解自己,弄清楚,然后下手去修,今生中起码要达到自己设立的短期目标,不要浪费这一生,因为错过今生,谁知道下一世会怎么样?还会不会学佛?业力控制不了!最好今生能有跳跃式的前进,不要被什么种姓框住,也不要有定性,定性以后就不好,你起码要做不定性菩萨,不定性菩萨立足于菩萨,放眼上求如来地,是跨两乘。不要做一个定性菩萨,每一生都在做菩萨,行大乘法,学不到如来法。

你们要多闻思修,听了,不懂,多听几次,道理听懂了,就要尽量去做。闻思修学入三摩地,这还是刚开始学禅定,这是初学的人在修的,没有错,你们现在还在闻思修阶段,我看你们都只会闻,也不去思、也不去修,两小时听完了,回家忘光光,也不去思考,老师今天讲的,跟我有关系的是哪几点?我有没有那些毛病?我要怎么用这个佛法来去掉我的毛病?闻思修几十年了,光听最多也有二十年了,也没有办法修到脑筋里面去。你不要跟我说你平时脑筋清楚时,心都很完美,境界来时,你能够逃得过,不被抓住吗?你平素脑筋像是清醒,到重要关头就乱了,躲不过这些障碍,会临终颠倒的人就是这个样子,所以要闻而思、思而修,立足不定性菩萨,跨两乘而速修学。

 

12. 我见

现在深一层来谈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等四相见。我见,一者即妄计五蕴假和合之身为实我之谬见。二者我见还有二我义,人我、法我称为二我;此二种妄见,则称二我见。(1)一切凡夫不悟人身乃五蕴假和合,强立主宰,计我为人,即执人有常一我体之恶见,称为人我见。(2)二乘之人,不了悟诸法之空性,计一切法各有体性。虽得人无我智,犹自怖畏生死,妄取涅盘之法,于法取见,称为法我见。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这四相就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现在深一层来谈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等四相见。我见,当然这个见一出,就是一个执着,这只是一个代表名向,以见代表六根的执着,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用见来代表,如果你耳朵听了这句话就不爽、眼睛看了这个人就不快,用心感应到一个人的好坏,你就要起瞋心,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永远都以我为中心在思考、在反应,难怪解脱不出来。我见是破掉我执、法执的最根本毛病,我见没有拿掉,你人见、众生见就拿不掉,我见没有拿掉,寿者相也就没有办法拿掉。

我见,我们的执着是怎么来的?一者即妄计五蕴假和合之身为实我之谬见,实际上的肉体跟心里面执着为我,把这个肉体当做是我。一般人都是把这个肉体当我。为什么要破身见?萨迦耶邪见(satkāya-drsti),把这个肉体当做我,你把这肉体当做是我,就会现起五根六尘境的执着,像色阴魔相,就是五根所现起的魔相。讲到这种魔相,有的人禅修过程中都没有这些魔相,只有进入意根时,才会现魔相,这种人大概都是再来的菩萨,他们五根六尘清净、不执着,不幻化,这是过去有修,不是今生就具足的。再来的菩萨他五根都清净了,不会在修行过程中见到光、见到佛、或是见到天宫等等,外道人一打坐,几支香,马上就看到一大堆影像,会看到,其实讲起来都是五根还不清净者,才会受影响而幻化出外在境相。一个人五根清净了,心安稳住了,是不会起幻化的,除非真有实物、实境。

再来的菩萨,当他肉体穴脉被打开以后,意根是通时空的,意根现起它的功用时,照样会碰到魔相,会出现受阴、想阴、行阴、识阴的魔相,并不是说你五根清净,打坐过程中都没有看到什么光、影像,你就是清净了。没有!五根的清净,不代表完全清净,要意根也清净了才是真清净。五阴魔相是早看到、晚看到差别,都是要看到的。没看到,就是没有境界,但是,开悟的人、这个时候从意根进去的人,对于色心二法,他是同时修的,无始劫以来的微细习气比较容易断;反之,你如果太早就执着于色阴里面的六根生六尘,那些天花乱坠一大堆魔相,我见很深时,你就卡死在那里,没有办法去突破,因为你执着有一个我,都是以所面对的尘境当做就是我,忘记五蕴假合所现的身,认为为实我,再进一层讲到五根六尘的现象,不单单只是不要去认定这个血肉之躯为我,还要再更进一步体认,五根六尘里所现的相里也无我,破解五蕴假合的身见,所谓的除我见法。

二者我见还有二我义,人我、法我称为二我。人我,可以讲是我执、法执的我;法我,是因缘所现的一切法之间有一个我。人我,有的人称为生我,你没有把人我空掉或生我空掉,这我空智不生,我不空是我执未去,要具生我执、分别我执能够灭了,这我空智才会现,这是第一阶段破实际的五蕴法身。

第二个是内心的执着,我喜欢这个、我不喜欢那个,你有这种分别,都是有我的执着,是谁在喜欢?哪一个是你?你没有办法超越你自己的主观意识来思维,逢到任何事,都以我为主轴在思维,我不高兴、我吃亏了、我被人家欺侮、被瞧不起,总是我、我、我,你死抱着一个为中心在那里思考,这样永远没有办法破掉我见,你没有办法超越这个我,来看你内心起灭起灭的那个假我,都是幻化不实在的。

谁在生气?谁在不甘愿?谁在委屈?你看着它,如果,它真是你的话,你和它应该是一体的,你不应该观得到它;如果,它不是你,两者是分离的、是二元对立的,那个没有生气、没有不甘愿、没有委屈的真我,在那里平静地看着它,那么它显然不是你!你怎么会认为那个是你?谁在委屈?你有委屈,我没有委屈,你既不是我,你委屈与我何干!你能这样修下去,何愁不能破我见?

话说回来,要能分开真我和假我,来观这些自己内心里的东西,没有进入色身已破或将破的境界,也还是做不到。然而自己一时做不到,不代表就没有这回事,你怎么可以这样分?就是可以这样二元对立来分、就是可以清清楚楚看着它在生灭!做不到的人,一生起气来,是两颗心搅绊在一起生气、迷糊,做得到的人则是壁垒分明地,真心看着它(假心)生气。佛法不讲对错、不讲原则、不讲道理,佛法不讲合理不合理,佛法讲因缘。你有那个因,有坏的种子在那里,这是因,因缘来了它起现行,这时你要看着它、超越它!不要执着我见,除了内心执着有我以外,跟众生间的应接往来、因缘牵扯,这里面有没有我?这一切法都是我,没有错,没有因缘你跟它是搅和不起来的,重点是,一切法起时,你要怎么把里面的真我抽离出来看事情?

人我、法我,这两个我见,是更深一层心的问题,可以概括后面的受想行识,并非是五蕴假和的色身肉体的问题。我们简单以身体、心理来区分的话,五根六尘所具足的色蕴,是真正有实体的肉体,这个肉体不能看做我,如果我们把这个肉体看做是我,那么我往生了,心跳呼吸停止了,四大崩离,肉体死了、甚至发臭了,那你岂不就永远消灭了?这是断灭论,不正确!事实上你那阿赖耶识由肉体脱出后,变为中阴身,还是活着的,还是会根据业缘果报再去轮回受生,并非一死大家都死,所以这个肉体显然不是你,会再去轮回那个,才是你。

第二个是心里面的问题,生我、法我,在一切法(所有的情境、现象)之间不要有我的存在。你嘀咕也好、抱怨也好、委屈、不甘愿、忧闷,林林总总的情绪,那都是你无始劫以来熏习的邪真如性,不是真我,另外那个不会苦恼、不会生气、不会起心动念有忧伤苦恼的,才是你是正真如性,这是进入实修的境界,要能够让这两股壁垒森严的力量觉照起来,你的身体如果没有进入初禅境界,真心是觉照不出来,这就没办法修的!我们这里只能尽量描述给你听,你可以去思维,但遇到实修的境界,思维的作用也不大,说来说去到底还是要你自己去打坐实修,自己去体会。

总之,以瞋心为例,你听到一句不顺耳的话,不好的思维一起,你马上把它抓住,安一个「我」在上面,可恶!这分明是针对「我」在指桑骂槐!这样你的瞋心当然就冒起来了,因为你的真心迷糊了,跟妄习狼狈为奸搅和在一起,它托着瞋心,瞋心有根,自然作势拔起,就像人要立定跳远比较难跳得高,如果是撑竿跳,靠着那根杆子一撑,就能跳得好高。反之,如果你保持一个觉知心看着它,不和它同流合污,你把你那个觉知放在它对面,和它对看着,就像立定跳远跳不高一样,它没有助根,发不太起来,这瞋心冒到一半后继无力,就低伏下去,不了了之了。

这两种妄见,都称为我见、二我见,一个是执肉身为我,另一个是心里的执着有我;(1)一切凡夫不悟人身乃五蕴假和合,强立主宰,计我为人,即执人有常一我体之恶见(执着这个人是长久不坏的),称为人我见。世间禅定的人或者这些婆罗门教的修行人,五根六尘发挥神通变化时,认为这个就是我的能力,我的主观意念很强,这在「四念处」里称为萨迦耶邪见。迦耶是身,萨迦耶有色身存在的这种邪见,你看如来衪进入善逝遍入虚空法界时,哪有一个形相?没有我,是空一片的。这个肉体,如果是我的话,不应该变为动物、不应该变为天神、不应该变为地狱众生,应该永远不会变。不是!分段生死的各个阶段,你都出现各段不同果报的个体,有天人很高很高的身,有人的男身女身,有千百亿不同动物的身,有鬼神的身,有地狱的身,如果此刻这个身是你的话,应该不会变,为什么它在六道里,依你的因果报应不同而有不同的果报体?这显然不是你!是因缘和合假合在一起的果报现象而已,要破解它!至于你心里面的人我、法我之见,你如果至少没有修到初禅的境界,讲这些你都没有办法理解,不打坐你怎么会有觉照的心?

 (2)二乘之人,不了悟诸法之空性。声闻、缘觉乘的人,他执着有一个我,有一个烦恼是由我起,他把这部份控制好,他用戒律规范好、控制好,他就认为解脱了,他不像菩萨更深一层用般若智慧观一切因缘法,因缘法其实都是虚幻不实在的,这虚幻不实在的法是怎么起的?都是从空性应缘起的一个法,他不去了解这些,计一切法各有体性,但是你执着一个法一定有一个它的体性现起,虽得人无我智,但是没有得到真正法无我智的智慧,犹自怖畏生死,很怕生死,所以就妄取涅盘之法。

 

菩萨不是这样子,菩萨除了看破我以外,深入看到因缘和合的一切虚幻的有为法,他能够观它无常,这样彻底去了解空性应缘所起一切法,这个法无常,如果你能用般若智慧观它,不被它抓住,不相应,这个法会破灭掉,这样是用智慧得涅盘,可以得到人我破以外,还有法我也破除。小乘的人没办法,希望涅盘心不动、寂静,于法取见,怕它,怕也是一种执着,所以守住自己不相应,菩萨不怕跟它相应,但可以把握得住。你要跟它相应,但又被它抓住、拉去,这样没有解脱也不行,定力不够,你感觉众生因缘投射过来时,你要能够把握得住,不怕它、也不被拉去,但你也要能够心很自在。小乘不了悟人我空以外的法我空,他做不到,他害怕,他喜欢涅盘境界,他不去应缘,不去让他发作,再来破解它。小乘他执着有一个我见,最坏的是执着五蕴身有我,第二个是在受想行识之间执着有一个法我,人我见不空;菩萨连这个法我见都空掉了,没有一个法,可以产生里面有一个我可以执着的话,这个法不成为一个法,法我见没有,当然一切法最后都归于幻灭,对你就产生不了威胁。

我见,如果你不破的话,你没有办法解脱,破了一半,破掉人我空,证得人我空,你就得到小乘的涅盘境界。法我,菩萨去应缘而且能够全身而退者,就没有我见,连法我也空掉。我们在这里讲人我空,法我怎么空,其实都是纸上谈兵,这是要实修上真正跟众生心力交战过的人才听得懂,你们天天跟自己的妄想心在交战都赢不了了,遑论跟众生间法法交战这种现象?心中心相貌,说什么叫佛心决定相?你要有能力去破解十方一切众生,比方无聊的假修行人,做法要害你,你要能够对治他,你怎么守住自己人无我、法无我?怎么守住自己身体气脉通顺,能这样自然就化解掉?做得到,才能去体会,原来是法见,为什么无始劫无明会执着有一个我,会去六道轮回投胎?因为把握不住!讲半天你懂了吗?懂了,懂了做得到吗?回去好好闻思修入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正定,不要再迷糊下去了,希望你们每个人,每一天都有进步。

  (2007.04.08.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