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
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2005.10.08.   第 15 讲(5)     张玄祥 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续)

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三)解释名词(续)

12.读诵受持

即读诵经典(金刚经),据《法华文句》卷八所载,「读」指循看经文,「诵」指离经背诵不忘。受持梵语 udgrahana挴奇成仕,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系为解义或祈愿、回向而诵读经典、受持经典中之义。读经包括多种类别,若为赞叹佛德而读,称为诵经、讽经;若为通解经义而读,称为看经;为祈愿而读大部经,称为转读。禅宗区别其不同,谓讽经、转读,必行于佛前;看经可随意行于寮房。又诵《大般若经》时,逐卷诵六百卷全文,称为真读,即读经;只读每卷之初中后数行,而转翻经卷,称为转读。此外,于心中默读经典,称为心读;以身实践经典,称为身读(受持)。读经、转经、讽经、看经、念经等情况虽有异,但一般皆不作区别使用。

「读诵」有一意义,「受持」也另有一意义。我们每天诵《金刚经》或其它的经,《金刚经》里出现好多的读诵受持,究竟读诵、受持有什么不同?读诵是读诵经典,自然包括《金刚经》或者其它的经典,在《法华文句》解说《法华经》卷八上,把读、诵分开来,「读」是指循看经文,「诵」是指离经背诵不忘,能够不看经文背起来是谓「诵」。记性好的,《金刚经》读诵那么多次可以背起来了,甚至于倒背如流,这样就是「诵」,但年纪大了或脑筋不好的就背不起来。我们一般人记性不佳、智慧不够,但于快成佛时就有无忘失法,看过的、听过的都不会忘记。

我找了一个增加智慧的咒语,每日卯时(早晨五点到七点之间)以一杯水供于供桌上,然后念七遍、十四遍,把水喝下去,七、八个月以后,一天可以记一千偈、一千诵,一诵大概五字、六字、八字﹔若不喝咒水光念咒,一天也可以背五百偈或诵,有兴趣的人可以来登记。咒不长,才十几句,但不只念这个咒语,包括前面的净口业真言、安土地真言、普供养真言,及后面的补阙真言,顶多两、三张纸,但要五点起来念,念完了在七点前把咒水喝完,三回合大概三百CC的水,一回合一百CC

受持,梵语 udgrahana挴奇成仕,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而且付诸行为,也就是待人接物之际,把所学到的经文用于对治烦恼上,这是第二层次的法门;第一层次的法门是不要动心,面对逆境、顺境,都能够如如不动的面对那个境,做不到时可以用《金刚经》里偈语或任何一段经文,来提醒自己不要烦恼,比方有冤亲债主来生障,可以告诉自己:「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提醒自己逆境不久就会过去,因为一切有为法都是不长久的,也间接的告诉冤亲债主,用心法、或任何有为法障碍我,这个法也是无常。刚开始力道虽强,但再而竭、三而衰,最终没力量了,你只要心如如,承受一点肉体的障碍,很快就过去了,这是第二层次的修法,是还没有究竟前大家要磨练。一旦心真的可以如如不动,可以自在无碍的面对顺、逆境,就是住在禅定中,这时就不必用一法,无为法是最好的,可以克服一切境。

受持,这里只是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应该还要再加上在日常生活能够运用。读诵受持,系为解义或祈愿、回向而来诵读经典、受持经典之义。在读诵之际,忽而读到经典里的某段经义,对你目前的状况是有益的﹔或是面对烦恼境,脑海中自然浮出某句经文来化解目前的障碍。没有障碍,也许不会去想经典中的意义,碰到障碍,可以去读诵经典,读诵经典本身就有福德,可以回向给冤亲债主、一切法界众生,也可以让你体会,目前这个境适用经典的哪句话来对治?如此你可以度到彼岸,又可把所诵的经典回向给法界冤亲债主,甚至若是有所祈愿,想让事情得以满愿,就可以去诵哪一部经。

像参加大悲水法会,有的人会较在意起居生活间所出现的境界,希望能够顺利,有的人会为家人、自己的身体或人事而祈求;你要很虔诚的念,祈求就能满愿,当然发财比较不容易,因为发财要有种善因、布施。这也是一般人诵经的目的之一,当然要修空观的人应避免有种种的愿望。

读经的种类很多,一部经典里有时会出现不同的格式。《金刚经》里只有出现两次的诵:「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用简单的偈语再一次浓缩阐述经义。大部份的经典,世尊讲了一段经文后,又再以特定字数的偈诵,重复这段经义,或由弟子用赞诵的方法汇总唱出,除了有助了解经义外,还有赞叹佛德,称为诵经、讽经。

若为通解经义而读,称为看经,在书桌前聚精会神的读,就是看经;为祈愿而读大部经,称为转读。什么是诵经、转读?古代禅宗有特别的区分,诵经、转读,一定要在佛堂或佛像前,看经则可随意的在寮房或书房里看。读经、转经,大部头的经,像《大般若经》有六百卷,一次要读诵全文是不可能,要一卷卷慢慢读,一天读一卷,可能要花上两年的时间,这就是真的读经。

我们网络上的《大般若经》,把前言稍微汇总、解释一下,后面就附那一卷经文,要看懂它的义意是什么,这是真读经,是真正一字一句的读,了解它的义意;很快的浏览每一卷的第一部份,或中间几段,或后面几行,这是转经、转换经卷、转读,简称为转读,像现在的「速读法」。现在信息发达,出版品特别多,要每本书慢慢的读,真的是浪费时间,只有翻一翻书,眼睛这么扫瞄过去,找重点在哪里,你若一眼扫过去而不在意的,多半是不重要的,扫瞄到重要的,可能要停下来认真看一下,这是速读法。转读也有这意义,读到重点时特别专注的看一下,然后再转过去,不是每一行都读,这就是转读。

此外,于心中默读经典,则是背诵,称为心读,我们最常读的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就是「受持」,是以身来实践经典里面的经义,称为身读(受持),这就是我刚讲的受持的意义;一句经义懂了以后,把它确实用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譬如《金刚经》里,最常被引用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里烦的时候念一下,然后确实的把它观成是:「梦幻泡影」,或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看自己心里的起心动念都是虚幻不实在的,不让它再罣碍而变成你的烦恼,这样就可以自在的面对那个境。

有因缘才会让心起法,而且这个法都是让你很罣碍的。妄想则不同,打妄想是飘忽游移式的,忽而念头出现了,但一想到其它事又走了,不执着。障碍来的时候,它让你不断地想最想不开的事,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而复返、围绕着你,故意要让你受不了,若没有证得如如不动的体性空,是很难去面对那个境,若当下能够说我为什么要去想?这些都是虚幻不实在的!可以有魄力的撒手一放,那外在的力量也动不了你,说简单也是很简单的。显教有显教的好处,显教是懂经意了,面对逆境不受它的影响,培养磨练的功夫,这是身受持。密教是念咒,请菩萨来来加持你、与之对抗。能够懂得读诵、受持是什么意义?是可以用在读经、背经,在身持、受持方面也能确实的去做。

盖读经、转经、讽经、看经、念经等名称,虽是区别其情况的不同,但一般并不特别的去做区分。诵、讽是大声的念;看是眼睛看;「念经」,有口字旁的念,是用嘴巴念﹔没有口字旁的「念经」,到底是用意念看?还是用嘴巴念?现在「念佛」与「念佛」老是搞不清楚,当初经典出现的「念佛」是没有口字旁的念,这念佛是用你的意念去忆想佛,就像用你的心想妈妈一样,同忆想慈父、慈母之意,如此想就与佛心相应,用嘴巴念,若念不到默念、念不到心念耳闻、念不到心念心闻,就显不出念佛的意境。

有位大陆网友写mail来谈及印光大师说的:意意能念佛,都能有所成就;末法时期念佛很重要,他说经典上《方等大集经》里面,也找不到这一段经文,「念佛」是找不到的,要找用心来忆念佛的「念佛」就找得到。阿弥陀佛现身说法,就在《大方等大集经》里面的贤护品也找得到,是贤护菩萨问「念佛」怎么念?这一段里面就谈到「般舟三昧」,是恒常忆念佛的三昧,平常忆念佛是不睡觉,在九十天内,天天除了用餐以外都不睡觉,这么忆念着佛,到时候十方虚空一切佛都会现在你的面前,这是「般舟三昧」用忆念的。

第二段在讲意念的功德,如果你意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么一直想衪,阿弥陀佛就会现在你心中与你相应;现在的人把它改成嘴巴「念佛」,念佛要念到嘴巴不能念了、用心念,心念不能起了,它自己在念,这样你的心就很容易与阿弥陀佛的法身相应以外,衪还可以化一个法身给你看,我们念经也是一样,读经、念经,其实讽诵就是口念、在讽诵,没有口字旁的念经,是用意念来想,就像默念一样。

显教的经典,像《心经》是《大般若经》的精华,古僧大德说这是佛的法身一样,佛的法身是空、无相,《大般若波罗蜜经》里面刚好在讲空、无相,你碰到障碍就一直念这二百六十八个字,一直背,那障碍也就没有了,就跟你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意义是一样,在提醒自己,一切都是空,一切所学的法也是空,一切相也是空,苦、集、灭、道也是空,所以心里面就没有罣碍,没有罣碍就没有恐怖,究竟涅盘就是这样子,没有什么可得的,为究竟涅盘。

 

诸经论多有教劝读诵受持,广说其功德。《金刚经》云:「尽能受持读诵,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如《法华经陀罗尼品》记载,若能于本经受持读诵解义,如教说修行,功德甚大。如《观无量寿经》载,求生极乐所修三福之一,即「深信因果、读诵大乘」、「读诵大乘方等经典」。此外,《法华经法师品》亦举出五种供养本经之方法: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后世遂依准此说,称为五种法师行。

诸经论多有教劝读诵受持,广说其功德。每一部经都有言及受持、读诵或去推广,其功德是无量无边。《金刚经》云:「尽能受持读诵,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最上是没有比这个更高的,是第一究竟法,没有能排在其前面的;稀有也是世间的这种高深佛理不多。最上、第一、希有这三个名词,已经在讲《金刚经》的经义,用在我们解脱上,你只要读诵、能够受持已经不简单了,是学最高深的佛法,并且要能够去用。

如《法华经陀罗尼品》亦有记载,若能于本经受持读诵解义,如教说修行,功德甚大。把这教义能够广为宣传,而且依义修行,这功德是很大。每一部大乘经典里面都附有一个咒语,《金刚经》里面没有,只有在后面附的:「般若无尽藏真言」,没有附在经文中,很多大乘经典都有附一段经文与咒语,咒语能够懂,你念这部经、诵这个咒的功德更大!

如《观无量寿经》记载,求生极乐所修三福之一,即「深信因果、读诵大乘」、「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佛教主要就是因果说,但不要谈到信因果,你就很被动的说有这个因、就有这个果,因果已经过去了,无明造的没有关切。不要看到就认为:「是因果也!」因果是对,但是我不希望不好的果报让它真的发生,所以要种新的善因,来转过去不好的果,很多是大家的共业、家庭的业、自己的业,是过去无明造的,今生诵经、读经、修行,都是在弥补过去,种了善因以后,可以转过去不好的业,这才是深信因果。

现在我深信因果,要化被动为主动,我认真的去种善因,若有一些不好的果报现,我刚好可以转它,要主动一点!你平时能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么用功,就是在种新的善因,这中间难免会碰到以前无明在哪一世所造的恶果,冤亲债主来要债了,刚好新的善因可以去转过去的恶果,因因果果、果果因因,这才是真正懂得佛法。第二个你要知道因果是历历不爽,我们不要再去造新的恶业,不要再跟人家结怨,这些懂了,要跟人家有因有果,不如去结个善缘,菩萨结了很多善缘,也可以放下、不罣碍,这是最好的,《金刚经》里面所一直强调的:无住相布施。

《观无量寿经》是净土五经里的一部,也是大乘佛法,其中三福之一,即「深信因果经典,读诵大乘」。大乘就是大乘经典,我们佛教道理懂了后,就不必要计较小乘、大乘,修小乘是自己要能够解脱,读诵大乘经典,不能摒弃小乘经典的实修实证的功夫,不然你连自己解脱都做不到,光说要行菩萨道,行菩萨道是好,但是也不能忽略小乘自我修行、自我成就的德行。有大乘的种性也是从小乘的定力开始,今生就自然走入大乘,大乘、小乘没有什么分别、是融合在一起。其实以佛境而言,什么大乘、小乘、什么乘,都是只有「一乘佛法」、「佛乘」。另外又讲;「读诵大乘方等经典」等,《般若经》、《方等经》是讲空、有不二道理的经典,《金刚经》的前段讲空,后段讲有,不要执着断灭,所以能够读大乘经典是很好,而读小乘经典就利用它来修行。

此外,《法华经法师品》亦举出五种供养《法华经》的方法:受持、读、诵、解说给别人听,甚至于书写;受持是受持《法华经》的经义,然后去实行,或读、或诵《法华经》,解说《法华经》给别人听,甚至于书写《法华经》,有这五种供养法,因为《法华经》是最圆满的一乘佛法,里面讲授记、讲述一些菩萨的弘法,法力无边可以度尽无量众生的事实,以故事形态阐释佛理、阐释一乘佛法;其中《观世菩萨普门品》是占很重要的部份。这里所举出的五种供养《法华经》的方法,后世遂依准此说,每一位法师都能够做到这五种,称为五种法师行。现在书写《法华经》比较少了,因为印刷术这么发达,要印经很快,尤其是网络通达,一上网的话,全世界要看《法华经》的都可以去看。

 

读经在印度原以解义为主,待佛经传译至中国,为祈愿或回向之风气盛行。依《梵网经》卷下谓,当为亡者于四十九日内,读诵讲说大乘之经律、斋会求福。中国历来亦有读诵大乘经律以祈福消灾之事,例如东晋以降,于旱魃之际,多读诵海龙王经而祈雨;唐武后则天曾敕诸州置大云寺,于各寺读诵大云经,以宣布「神皇受命」之事;唐代宗曾敕请不空三藏讲诵《仁王经》,为崇护国家而祈愿。

读经在印度原以解义为主,待佛经传译至中国,为祈愿或将功德回向蔚为风气。依《梵网经》(讲戒律的)卷下言及,当为亡者于七七四十九日内,在还没有确定他的因缘要往生到哪里之前,你能够读诵或者解说大乘经典、戒律或办斋会为之求福,则亡者接受到这些功德,也许就可生天或再出生为人,不至于堕到三恶道去。有生之年孝顺当然很好,于往生的时候更要尽力的为其做七。

现在我们同学己经有固定的助念模式,于人往生时去助念八小时、十小时,然后去寺庙做七,七次的法会,每一次都有佛菩萨调亡者前去,甚至于牌位立置于该处,七七四十九天里亡者都在那里,虽然我们阳者每七天去做一次法会;但其实每一天四点半开始,都有不同的人在做法会,等于七七四十九天中,亡者都在法会里熏习,如此一来最终皆可得到圆满的归处,不堕入三恶道去。

中国历来亦有读诵大乘经律以祈福消灾之事例,例如东晋以降,于旱魃(就是指鬼来作怪干旱)之际,就祈求海龙王下雨,多读诵《海龙王经》而祈雨;唐武后则天曾敕诸州置大云寺,大云寺的意义就是空中多云,不会太干旱,并于各寺读诵《大云经》,以宣布「神皇受命」之事;唐代宗曾敕请不空三藏讲诵《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简称《仁王经》,为崇护国家而祈愿。

不空和尚,我们都知道是金刚上师,翻译过很多的咒语,他大概对密咒很在行,前人翻过的古代密咒,他大概都再重翻过,他讲《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或者诵《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是依这部经典的经义所讲,国家有难,鬼神先起了慌乱,鬼神不安则百姓、官员心也就乱,世多劣行,战事纷起,因此诵此经便能息灾,这是经典里所提到的。我们今年参加的斋僧大会也是诵这部经典,很多人好谈灾变、战争,不如好好的去诵这一部经,以避免战争。佛教的真义是如此,因果是有,但依诸佛菩萨的威德力可以转变命运!

我常讲,你们学佛法,要去改变家运、改变自己的身体。诵经是对,但仪轨是否如法也很重要!不管念什么经,前面都先念净口业真言、甚至于再加上大轮金刚陀罗尼,然后你再念咒、诵经,最后结束前加念补阙真言,再回向就圆满了。若念了没有效,代表你的方式不如法,当然一个人如果心力强,也就是心眼有点开了,念的经可以通诸佛法身,可以感念诸护法神、鬼神,而还没有到这个境界,念了但没效就要检讨,多半是不如法。

那为什么大法会如法?大法会都是各个山头办的,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里所讲,要设一百个高位,请一百位大法师来坐阵、诵经,这一百位大法师等于一百位菩萨一样,这个仪轨、威德是非常的殊胜,菩萨自然就会来。在我们娑婆世界,大部份都是观世音菩萨前来,当然其它大菩萨也有,如地藏王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都会依不同的法会现身,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大概现的最多,这就是如法与否、法会场面大小的问题。

每个道场、每个法会都有不同的班底,若这个系统的道场,所训练的僧材很多、唱诵如法、字正腔圆,这样一来护法神外,诸大菩萨亦会降临!建议各位如果你有能力感应到法会的种种现象,先感觉一下,然后再印证所求的是否满愿?就知道哪一个道场的法会殊胜。

  

13.成就

成就梵语 sajpanna 戌扔洇,成就、圆满、具足、所有、支配之意,即具足戒、定、慧等,且于此自在,是谓成就。密教以此为悉地之意译。成就梵siddhi 帆渻,意译作成就、妙成就,梵汉并举而称成就悉地、悉地成就,意指依诵持真言等,以身、口、意三密相应而成就世间、出世间种种妙果。据《大日经疏》卷十五载,完成正觉之阶位,称为无上悉地;达于此位之前,尚有信、入地、五通、二乘、成佛等五种悉地。对此,显教诸师认为「信」是地前之信行,「入地」是指入于初欢喜地(相当于声闻之入见道),「五通」是遍知世间五神通之境,至超越五通仙人位而臻第四地,「二乘」是超越二乘之境界,而至第八地,「成佛」即是由第九地修菩提道,进而完成如来位。

成就,后面所讲的悉地,不接触密教也许就不知道,但是,你常常念这个su-siddhisu-siddhi,也是这个字的变音,加一个 susiddhi 帆渻 就是成就。这里的成就梵语 sajpanna 戌扔洇 ,是讲成就、圆满、具足、所有、支配之意,在密教是以此为悉地之意译。大轮金刚陀尼 siddhqgri 就是 siddhisiddha 是原始的动词,siddhi 是变化的字,由同样的字根变出来的 siddhi,所以密教里面的经典有很多提到悉地,就是让你成就密意,你念咒就是要成佛或者要转业力、得到什么,总之让你能够成就。

前面这个 sajpanna 是具足戒、定、慧等三,称做圆满成就,是以显教意义来讲。密教意义更深一层,神通变化都包括在里面,密教里的 siddhi译做成就、妙成就。密教、梵汉并举而称为成就悉地、悉地成就,意指依诵持哪一个陀罗尼使之成就,譬如念所有的咒语后,悉殿都 曼达拉 啪达耶 娑阿哈,后面就在赞叹你所念的真言能够成就。悉地在如来密法里,心清净以后去学,就进入另一个时空里面,为什么你还不想去学这些?因为功夫还没有到!

佛法有五种层次,经、律、论、方等、般若,然后醍醐,醍醐是精华中的精华,讲了那么多部经,经典又那么长,然心清净以后,念了这么短短的一句佛菩萨的咒语,就代表涵藏经典丰富的意义。学了《大般若经》,如果你念一个「般若无尽藏真言」,也许就产生般若的智慧,可以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就不会很在意你所面对的境界或者现象,那种解套、脱黏的能力就自然现起,这是真正成就般若波罗蜜的意境。

成就,显教的成就意义是圆满的具足了戒、定、慧,在密教里面是我可以做到什么境界?若要学如来的神变,你去持那真言,就有如来的能力,于身、口、意三密相应而成就世间、出世间的种种事情。世间是一切有为法,让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就;出世间是解脱,看不开的可以看开、放不下的可以放下,有这种殊胜的妙果。

念《金刚经》要花四十分钟,你念《楞严经》里的楞严咒,甚至楞严咒里的楞严咒心,那是更短,可以让你证到身、口、意三密合一,有人念个三、五遍就入定,可以让你得到出世间的那种智慧,可以不受来自人世间或冤亲债主的干扰,这是出世间的种种妙果。你要求什么世间事?心诚意专就能成就!当然这成就不是为一己私利,要能够接触密法,起码要修到空、无相、无愿这三三昧,空三昧证得无所祈求就是无愿,然后不排除一切法,面对一切法能够自在无罣,这空、有不二的境界就是无相观,这三个三昧证得后,翻过这个山头,一定要学陀罗尼门,陀罗尼门就进入密乘,密乘就进入我方才讲的经、律、论、方等、般若、醍醐的第五个阶段。依现在的学制来讲,就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所,到研究所阶段就不会是为了自己,都是为众生,世间事、出世间事,用密咒来让他们成就。

密教里面依两部经典,一部是《大日如来神变加持经》,一部是《金刚鼎经》,这两部经是密教主要所依的经典。密教里已是舍去空、无相的观念,要在另一个世界再建立一个四度空间的世界,你若融入那个世界里去,就可以看到另一个世界的庄严道场,这就要靠密法,密法要建立很多坛场,心地清净则依心变、依咒语变,进入另一个有的世界。

据《大日经疏》卷十五所载,完成正觉之阶位,若有不偏于空、不偏有的这种正觉,我们常在讲的三藐三菩提,就是正等正觉,最后一个阶段称为无上悉地,当然前面还有很多的阶段;达于此位之前,尚有信位、入地位、五通位、二乘位、成佛位等五种不同的悉地。信位,比较通俗的讲是十信位,开始对佛法有信的,大概要受阴尽,感情领纳作用没有了,心不会乱,这才十信位的初位;当证到阿罗汉、辟支佛,是十信位的第十位,再过去是入菩萨位。

这里所谓入地是入菩萨地,不是入菩萨乘,是还包括三贤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当然在此都已具足五通的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更进一步再修得四圣谛、十二因缘观,证得无相解脱的,就进入声闻乘、辟支佛乘这二乘圣人,再上去就是菩萨,菩是要学,如你能修学密咒,能,会加的速,这是五种的悉地圆

对此,显教诸师、高认为「信」是地前之信行,而华严宗或者是的大,不把「信」当作是入地菩,认为「信」是地前之信行,「入地」是包十住、十行、十回向。在此若专指菩地,是指入于初欢喜地(相当于声闻之入见道),菩的初地还不清,也没有﹔菩么会?因是小菩,刚开的菩萨怎无有,由心尚不清,才二地的离垢地,要掉内的污以达地;若以阿罗道来,等于是声闻的入道位、见道位。

入道位、见道位也没有。知要怎修,是为入道位,看到这一条路要怎么走。譬如你已经知道四句偈的声闻四果的修证,要空身、空心、空性、空法,这次第知道了,却还没有做到,像欢喜地的菩萨一样,开悟是开悟了,但是内没有完全清净,还要去修内心的污垢,当内心清净、心发了,微习还,神通还现不起来。不管是声闻乘或者是菩萨乘,若是心不清净就现不起神通,现起真正的神通一定是心清净了,所以阿罗汉具足六神通,阿那含果与四禅行者具足五神通。

若是单得一个神,都还是不究竟的,一定要五通具足,甚至于六通圆,所心修得好、清,不是自己认定的,要能来,阿罗所以被证为阿罗,一定要能力现出六神通﹔若心还不清,还到阿罗的境,是现不起六神的。神,末法时真修心,又想,于诸魔、魑魅、魍魉就很容易,像天魔有欲界六天的神变功夫,给你些神让你着也是很容易的。心不清,淫心也没有断掉,贪、瞋、痴、慢、疑都还在,如此若是能现起神来,这不对的﹗没那个因,怎会有那果?因不正果当是假的,能如此以智慧去思一下就不会受惑了。哪个观其言谈、行、福,要有什么,那一定是鬼神通、着魔了﹗

至于有真神另一回事,真的神也要看真神通的境。若证到他心通,到阿罗的境,上、下的心你都能知道,但就这的心想什么?怎知道?那表示你的程比他低,所证到须陀洹的行者,不知道斯陀含的心在想什?证到斯陀含的行者,不知道阿那含的心在想什么?证到阿那含的行者,不知道阿罗的心在想什么?证到阿罗汉的境界,不知道大菩在想什么?证到大菩萨的境,不知道佛在想什么?因的心量,总是比者微,构不着。

《佛心经》里释迦牟尼佛入定,观十方虚一片红,世尊叹口气,大了,世尊为?不清楚世尊的心在想什么?所发问:世尊为何叹气?世尊出:末法时被魔所迷,当如去救度?如下心可上心,就毋需问释迦牟尼佛想什么了,只佛知佛在想什么?他心通要

的神是三不,光一个他心通就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的不较低的神观到欲界,构不到色界,更甭提无界。下界的众不到上界圣的心,但上界的圣都知道我想什么?而的是你想什就化什,圣都看的一清二楚,所叫你打妄,我想什诸佛菩知道,这才的神。所有神,境到了一有五眼六神,境不到休提神,心不清怎会?很危险,很容易着魔的!

要获方法,一修,二是求诸佛菩为你加持,我证不得神通,心达一个程度,诸佛菩了,也许你修某个法,祂就付予你神,当些小通,譬给你宿通,教你念哪,让你懂七世的因,观到七世之内自和别的因缘果报,甚于十四世、二十一世之的因。心,这诸佛菩都可用密咒加持于你,只你认,多能得方便

「五通」是遍知世间五神通之境,如你先学一通,大部分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后的宿通、神足通比较难,到大菩十方虚,这是五神加上漏尽通的六神。至超越五通仙人位,五通已有仙人的境界,仙人有五神,很会变化,大概已臻菩萨位的第四地焰慧地,智慧如火焰,菩萨位的第四地也还没有神通,但是心清净的程度与五通仙人位是差不多。仙人是活的久一点,肉体还总是会死的,千亿年后他还会死掉,再入轮,与天

「二乘」是声闻、辟支佛二乘,辟支佛后加了一个佛,就有一点点,是自所修证的。声闻乘是练到有解的功,证得空了,但智很具﹔而辟支佛虽学但不够多,稍有一的影子。若修证到五地、六地、七地,才能够与声闻、辟支佛相,也就是心与解知见与,神也相去不远,但还不见得五神,然而智是比二乘多得多,该怎么度众?使他人解﹖这的智、了知,是超越二乘之境界,而至第八地菩,才的与阿罗、辟支佛相

八地菩六神,智亦是,也同有解的能。八地菩地,阿罗、辟支佛的内,八地菩可以。若六神不具,更遑论是几地菩,有时候连初地菩都构不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在哪一个都还难说,有可连十信位都还没,所看了「五阴魔相的解」这本书后,就知道你到在哪了?如色身的魔相,那是连十信位的门都还没进

点色阴魔相了,再进一步控的领纳,才进十信位的初位,方入六十圣位的门。想阴魔相更简单,你的心、心想、那想,就可以与十方虚的一物事融一起,你的心可跟这根木头的本在一起,如此有人拿刀来砍你,你应该不痛。像这种想阴魔相,不可思议的灵力,是十信位里的境;行阴区宇就能有宿通,就阿那含的境、有四禅的境,阿罗、辟支佛的心可证得神变还不算,心可神变是在识阴魔相的境界,可变一个世,可变虚人,或我从人出,或人从我心,声闻、辟支佛二乘都会亲神变,小乘的经里都提到。

学大法只讲心如,而忽。也确要忽略,为什么?你心还没有,所不能去玩这,真八地菩再来学这比较快了。

到最的「成佛」,即是由第九地的善慧地、第十地法云地的菩位阶正的修菩提道,进而完成如来位。有讲十地菩位阶后,还十个如位阶,即金位,在第九地、第十地菩萨位阶的大菩,是有幻的能,但智么多,还是要再学

《尊胜仪轨》卷下分悉地为有相、无相二种,得世间长寿或福德等,称为有相悉地;成就出世间果德,则称无相悉地。若以此搭配前述五种悉地及无上悉地,则有相之下悉地与中悉地相当于五种悉地之最初三种,上悉地相当于第四之二乘悉地;至于无相之下悉地则相当于有相悉地,中悉地相当于第五成佛悉地,上悉地相当于无上悉地。

《尊胜佛顶经》是一部大乘经典,有一个仪轨是谓《尊胜仪轨》,卷下分悉地为有相、无相二种,得世间长寿或福德、富贵等,称为有相悉地;初级的密教在刚开始时都很执着这有相的福德。教者修菩行,直接从无相下手,成就出世间果德,则称无相悉地。元音老上师的恒大手,就是在讲这出世的果德,大手的意境就与空、无相、无愿这三种境相当。

若以此搭配前述五种悉地及无上悉地,则有相之下悉地与中悉地,相当于五种悉地之中的最初三种,是信入五通,四禅天天五通,也还,到二乘才解。上悉地相当于第四之二乘悉地;至于无相之下悉地,则相当于有相悉地,中悉地相当于第五成佛悉地,上悉地相当于无上悉地,所以在成悉地上才是一个无上。这让我悉地(成)在显教与密教之间的不,在显教戒、定、慧具了,则是了。

 

成就与得之义相当,梵sajanvagama戌狣祝丫亘,意成就、相应。《俱舍论》卷四载,「成就」与「获」均属于「得」之一种,未得或已失而今得,称为获;已得而至今相续不失,则称为成就。另据《同论》卷一六二载,得与成就之差别有「未得而得名得,已得而得名成就」、「初得而得名得,得已不断名成就」等说。

成就与得到意义相去不远,梵字是 sajanvagama 戌狣祝丫亘,意成就、相应。《俱舍论》是介于大乘与小乘之间的论述,于卷四所记载,「成就」与「获」均属于「得」之一种,根本未得或已失而今得,在特定的名词解释,是称为获;已得而至今相续不断的不会再失去,则称为成就。对得与成,也可以的了解一下,成是永再失,得就有可能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反复覆的,都属「获、得」。

另据《同论》卷一六二所记载,得与成就之差别有「未得而得名得,已得而得名成就」没而今得,是谓得,已确且不再失掉,则名为成就。稳当的获哪种能、神、心的程度,得不会再失,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位不退转、行不退转、心不退转三不退转位?既就不应该退转,非也!有时候心性不具、因不具、迷,还会再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在菩行之,在六道里一,有五百世仙、也有在畜道出为动、也,一直在,成是真,成再失掉,则是成了。如二乘,功三界,也不会再失,是永脱三界轮

「初得而得名得,得已不断名成就」等说,第一得,得了以再失,是不的保有,称

 

14.经典

经典 sutra 式氛,即佛陀所宣说教法,经阿难等集结之,初以口传,后以文字记载,举凡文句、书籍,均称为经典。经典代表阿含经,梵语 agama玅丫亘,又作阿笈摩、阿伽摩、阿鋡暮、阿鋡。意译为法归、法本、法藏、教法、教分、种种说、无比法、传教、净教、趣无、教、传、归、来、藏。近代学者更有将阿含之义解释作来着、趣归、知识、圣言、圣训集、经典等。即指所传承之教说,或集其教说所成之圣典。通常系指原始佛教圣典四阿含或五阿含而言。又作小乘修多罗、声闻契经。小乘之经典,梵语 hina-yana sutra 托巧仲巧 式氛,即宣说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义理之经典。如北传之四阿含经、南传之五尼柯耶nikaya 市乙伏(部集),指见道之四谛观行与修道等五部均是。

有《金刚经》的地佛在,我在诵的经典 sutra 式氛,像修多罗,在《圆觉经》直把修多音翻出,就 sutra 式氛,修多《圆觉经》的教,即佛陀所宣说教法,经阿难等五百位阿罗为之集结,初始都以口传,在尊入灭后,陆陆续续有三次的结,自此就文字的记载。举凡文句、书籍,均称为经典。古的经 sutra 式氛,是用贝叶写的。贝叶是怎么制的?贝叶是长长的,把它洗后,在上刻文句,再炭墨润黑了,之在贝叶的两打洞,做一个夹子以便于翻看,这就是的贝叶经;到中了纸以,印经就越来越发达了,这都称是经

就只《阿含经》,小乘的行者仅承认《阿含经》才是佛所说的,至于后来的大乘经典又是怎么来的?谁有那么大的智讲出那些经?没的!那都佛在另一个时所讲的,没的人就没无碍智,常会怀,诸佛的幻化是无的,只大菩才听得到这种大,所祂再用一个身进第四度,一般人是看不到的,而大菩们都可以。这是由阿难尊者口,再把它结成书,所我们智,不一定眼见才是真,单就不可思议的经义来看,除了佛外,没有人可以讲得出来。

经典代表《阿含经》,梵语 agama 玅丫亘,又作阿笈摩、阿伽摩、阿鋡暮、阿鋡。意译为法归、法本、法藏、教法、教分、种种说、无比法、传教、净教、趣无、教、传、归、来、藏,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意义在里面。近代学者更有将阿含之义解释作来着、趣归、知识、圣言、圣训集、经典等。即指所传承之教说,或集其教说所成之圣典。

在中国也有经典,有孔子、老子、庄子等贤人,严格讲起来是贤人,还称不上佛教所讲的圣人,佛教的圣人只有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因了。贤人是已经在半途上,还没有到究竟。老子、庄子的德行都很不,老子《道德经》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实与《金刚经》的义理有点相像,只是不若佛的智慧深广,佛可以讲世间法、出世间法、出出世间法,佛的境界是概括了无量的智慧。

经典通常指原始佛教圣典的四阿含或五阿含而言,这中间有《增一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杂阿含经》这四种阿含称为四阿含;五阿含为《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僧育多阿含经》、《鸯堀多罗阿含经》、《屈陀伽阿含经》等称为五阿含。又作小乘修多罗、声闻契经。小乘之经典,梵语 hina-yana sutra 托巧仲巧式氛,即宣说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义理之经典,八正道是列在三十七道品里,三十七道品是跨了大、小乘,又其的七菩分也是有一的味,有大的佛。如北传之四《阿含经》、南传之五尼柯耶 nikaya 市乙伏(部集),指见道之四谛观行与修道等五部均是;这小乘的修

 

大乘经典,梵语 maha-yana-sutra 亘扣仲巧式氛,指大乘佛教徒所信奉之经典。又作大乘修多罗、菩萨契经、方等经、大方等经。即大智度论所谓「声闻藏、菩萨藏」中之「菩萨藏」。以大正大藏经为例,其中所收之经(律、论除外),阿含部及本缘部内之一部分为小乘经典,其余之般若部、法华部、华严部、宝积部、涅盘部、大集部、经集部、密教部等所含之经书,皆为大乘经典。大乘经所说之主要内容,为成佛之途径、菩萨道之内涵,及六波罗蜜、佛性等教义,凡此皆非小乘佛教之义理所侧重者。而北传中日韩等国之佛教徒,虽不排斥阿含经,然所信大体以大乘经典为主。

大乘经典,梵语 maha-yana-sutra 亘扣仲巧式氛maha 是大,yana 是乘,sutra 是经典,指大乘佛教徒所信奉之经典为大乘经典。又作大乘修多罗、菩萨契经、方等经、大方等经。即大智度论所谓「声闻藏、菩萨藏」中之「菩萨藏」。以大正大藏经为例,其中所收集之经(律、论除外),阿含部及本缘部之内的一部分为小乘经典,有一些在大,本缘部在最前面第一、二、三册,接阿含部,阿含部就迦牟尼佛在开始弘化时,宣讲四圣、十二因观、以三十七道品里的某,都属阿含部;要修学神,自看这

有一部南传的经《清道论》,是一位叶均先生从巴利文翻成中的,他早年出家,法号了参,晚年还俗,民七十四年往生。这部经从乘的理要怎修?在《阿含经》里要怎修?大乘菩修智,因心还不够清,所不及神,要八地菩,才修神。小乘行要非的自去修,断掉内的贪、瞋、痴、慢、疑,然才去学这心。一都从四禅境开始,基的禅定从四禅开,心定、一境性的时,你要这变就这么变,不到那就甭谈了,心力发不起,能怎变?

其余之般若部、法华部、华严部、宝积部、涅盘部、大集部、经集部、密教部等所含之经书,皆为大乘经典,所,在《弥勒日巴传》里,弥勒日巴把一《宝积经》当般,一随身携带。很从《宝积经》一点的翻的,像讲解胎入胎后身体变的《入胎藏》一书,也由《宝积经》所出,很从《宝积经》出的。法华部、华严部、涅盘部是大的,《涅经》是世尊要涅的一日夜之间所讲的经;大集部、经集部是方等经,概括所的经都收在这里;密教部的大

大乘经所说之主要内容,为成佛之途径、培菩萨道之智内涵,及六波罗蜜、佛性等教义,凡此皆非小乘佛教之义理所侧重,皆是属,所小乘不去毁,这罪是很的,会造眼盲、耳、瘖哑。大是很不可思议的,我不懂就不去毁谤,已犯了毁谤就要。像我以、喜《金刚经》,看密教就格不入,但时,不得不密乘时,才调适心理去接它、学它﹔修小乘的,发起菩心了,可开始接触到大乘经典,就不会否认大佛所讲,这必要的口业,不要批评大、小乘,经。大乘的义理,小乘有,甚于不去注,大讲十个心,小乘讲到六个心已得了了,这有时也没办交流的。

北传中、日、韩等国之佛教徒,北传是属的,从尼泊尔、西、传再传、韩、现西?这北传。南传等于是从印往南传,斯里兰卡西、缅、泰是属南传,南传行者比有神,因苦修、实修;北传则注的了解,断烦、增,但心还不清前,神现不起来,没的样。所不到八地,不知道是神?古南传在五里,动辄要有哪几通,近少。于北传中、日、韩等国,现也包之佛教徒,虽不排斥《阿含经》,然所宗大体以大乘经典为主。

 

15.弟子

弟子梵语 śisya 圬并 antevāsin珺包名帆,住在附近、师家,音译室洒,意译所教,即从师受教者。佛陀在世时之声闻等,乃至佛陀入灭后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皆称为佛弟子。「弟子」之语义,据《慧远维摩经义记》卷二本载,学于佛陀之后,故称弟;闻佛法之教化而生解,故称子。就佛而言,声闻、菩萨虽皆为弟子,但因声闻人之形仪最亲顺于佛,故特称为弟子。

弟子梵语śisya 圬并antevasin珺包名帆,住在附近、师家(住师家就教比较方便),音译室洒,意译所教,即从师受教者,中翻成弟子。佛陀在世时之声闻等,乃至佛陀入灭以后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皆称为佛弟子,称弟子者一定是佛的出弟子者是。更探「弟子」之语义,据《慧远维摩经义记》卷二本载,学法于佛陀之后,故称弟;闻佛法之教化而生解,故称子。把弟、子二字分辨清楚一下,弟是同一辈、子是后一辈

以佛而言,声闻、菩萨虽皆为弟子,但因声闻人之形仪最亲顺于佛,故特称为弟子。声闻的这阿罗,虽然智不够,其形仪、德、威仪比像佛,最亲顺于佛,故特称为弟子。而我自称是佛弟,是有一沾光了,我在讲是佛弟,其实严格说来要有阿罗的境,才像佛的弟

盖经典中「弟子」一语,多由梵语 śisya 译来,但亦有将声闻等译作弟子者。如《阿弥陀经》中所说之声闻弟子,梵文作声闻僧(śrāvaka sajgha兖向一 戌千);又鸠摩罗什所译之《法华经》中,其译作弟子处,在梵文《法华经》中,或为 śisya圬并(所教之义),或为 antevasin珺包名帆(侧住之义),或作 bhiksu石次(意译比丘)、śrāvaka兖向一(意译声闻)。此外,一般称门人为门弟、徒弟;附法之弟子称附弟;本师示寂后之遗法弟子称遗弟;授戒之弟子称戒弟、戒子、戒徒;同门中,年长者称法兄,年幼者则称法弟。

盖经典中「弟子」一语,多由梵语 śisya 译来,但亦有将声闻(阿罗汉等)译作弟子者。如《阿弥陀经》中所说之声闻弟子,梵文作声闻僧(śrāvaka sajgha兖向一 戌千)śrāvaka 兖向一是声闻,sajgha 戌千是僧伽;又鸠摩罗什所译之《法华经》中,其译作弟子处,在梵文《法华经》中,或为 śisya圬并(佛所教之义),或为 antevasin 珺包名帆(侧住之义),或作 bhiksu 石次(意译比丘)、śrāvaka 兖向一(意译声闻)。

此外,一般称门人为门弟、徒弟,门弟很少人讲,徒弟比较多,门有人讲,中的武术称习武者为门;附法之弟子称为附弟,依在大法或小乘,其学的后附弟。本师示寂后之遗法弟子称遗弟,有是称遗法子,譬迦牟尼佛入灭了,这声闻等也遗法子,真有祂的传。授戒之弟子称为戒弟、戒子、戒徒,戒弟比较少,戒子是常用的,戒徒也有人用,但比较少;同门中,年长者称法兄,年幼者则称法弟。我部分为师、师,很称法兄、法弟。

把解了,这一品的经,但解释名词有十五则,接下来讲经、以依之修行。

(2005.10.08.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