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禅宗十牛图解说(106)
             --第六图
骑牛归家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前言

这个家本来是空无的,第五图是用绳索、鞭子来训练这一头野牛,因为开发出您的自性以后,随伴着一个野性的,是无始劫以来所熏习的习气毛病还在,都要大费周章地调理,把一切的习气毛病能够推翻断尽,才能够骑牛归家,它才会顺从您,这个是要花费很大的精神和心力,有的时间要花很长。虽然是短短的十个图,在第五图的牧牛阶段,所花的时间最长,需要好几年,也有一、二十年的,等到能够骑牛归家,大概已经知道佛法是在讲什么,也大略已经了知了。

 

序言

序曰:「干戈已罢,得失还无。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横身牛上,目视云霄。呼唤不回,捞笼不住。」

「干戈已罢,得失还无。」

我们的习气毛病,它深深的种植在我们阿赖耶识里面,您说有,但是没有对境的时候,它好像又没有,当有因缘来的时候,它就趁这个机会显现出来,您才知道:我原来还有这个习气毛病,还有这个执着。所以要把它调理,这就是对心的战斗,是要大动干戈的。它不听,您要它顺伏、驯服,这中间就有很多的战斗发生,如果习气比较重的,干戈的时间与程度就会越大;习气比较淡薄的,能够以菩提自性的清净心照破它、观破它,不随它的业缘转,干戈的程度就比较少。因此这在牧牛的阶段,多少都是要大动干戈的。

每 个人修行也不是都那么顺的,除了有外在的冤亲债主要去对付以外,对内心的这种习气也要很用心的去摆平,而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大动干戈,得到的是什么?也没得到什么,如果有所得,那是走错路了。

因为我们自性清净,本来是空无没有什么的,所以这中间还有一个可以得到的东西,那就不是您自己的,譬如在《楞严经》里面所讲的色阴魔相、受阴魔相,甚至于想阴魔相,不管根与心所产生的一些神通力量都不是您的,如果还执着在这些,可能就会迷失掉的!因此修得清净心的境界时,也没有得到什么;那又有失去什么呢?严格讲起来,也没有失去什么,习气毛病本来就不是您的,所养成的一切个性、见解、执着,这些本来也都不是您的,只是经熏习变成您的一种习气,本来不是您的东西,现在把它丢掉了,也是没失去什么。而在这一头牛被您调伏以后,得失都没有了,在这个时候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怡然自得、了无罣碍。

「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

又譬如在这个时候,行者具有的一种神通力量,可以预知很多事情,在此时,由于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毛病尚未调伏之故,也就容易抓着所悟知的这些事情在烦恼、放不开。然而到这个时候,因为这一头野牛被您驯服以后,已经能够充分的掌握它、控制它,人、牛两者之间,就能够搭配得挺好,而习气毛病没有,也就会无所谓了。所以,此时这头驯服的牛,能与自心觉知搭配无碍,生活起来就会非常的自在,也可以唱歌、也可以跳舞,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这表示水火交融在一起,没有什么罣碍的。我们以前为什么会生活在那么痛苦的深渊之中?都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毛病挂帅,而没有办法让我们的自性去应一切缘,去转一切境界,现在已经渐渐除去习气毛病,野牛也就变成非常驯从的牛,自然就清净合流,不必再战斗了,也都现起歌舞升平的样子;在一般的生活上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战斗、没有战争,老百姓的生活也就是载歌载舞、逍遥自在。这跟我们自性是一样的,它清净以后,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罣碍了,在这个时候就会觉得很悠闲,不必再费心地去管这一头野牛了。

「横身牛上,目视云霄。」

第六图是这个人横跨在牛背上,当然是已经能驾驭着这一头牛了,而这一头牛神通广大,它想做什么就能够成就什么,这在《楞严经》里面的想阴魔相中,您都可以去体会。而这个人横身在牛上,目视云霄,眼睛往上看,不必再费心地去低下照顾这一头牛,它也不会走错路,不会再贪恋芳丛,它已经很乖顺,该怎么做,它就会怎么做,不会迷惘的。

「呼唤不回,捞笼不住。」

过去种种诱惑的因缘,这个时候,如果再走过来诱惑它,它也不会响应,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在此已经断尽,贪、瞋、痴、慢、疑等种种的毛病,即使有因缘再次地诱惑着它,它也不会起心相应,所以说呼唤不回。修行者这个时候,很自在、很优闲地眼睛看着天上的云霄,也不怕它会走错路,因为它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种种的因缘诱惑不了它,呼唤不回。

捞笼不住,「捞笼」可以说是一种轮回的根本,「不住」是能够超越三界,这个三界就像是我们的牢笼一样,您做一切因就有一切的果,做色界的因,就有色界的果报,种了无色界的因,就有无色界的果报,这些都是三界内的福报,您做了以后,就会感召而去受生。等到这一头牛让您训练到清净以后,超越三界了,要抓住在这三界中是不容易的,它能够自在不会陷入在这三界里面。

所以从这个序我们可以知道,干戈之间的惊天动地,所得到是什么?实际上是都没有,只有恢复到我们原来清净的自体了,不必再花心绪在这一头野牛身上,因为它的习气已经灭尽了,它觉悟的自性已经抬头,不必再操心地去看管它,它可以超越三界,而不受世间上一切因缘所迷惑的。接着我们看颂曰:

 

三、颂言解释

cow6.gif (5905 bytes)

颂曰:
「骑牛迤逦欲还家,
   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
   知音何必鼓唇牙

 第六图   骑牛归家

 

「骑牛迤逦欲还家」

迤逦就是玩耍之意,有一点像泰国话的发音「哆累」,「哆累」也是玩耍的意思。在我们的国语很难出现这个字词,也就是骑着牛很优闲地去玩耍,不急不徐,一边走一边玩,然后回到家来了。

「羌笛声声送晚霞」

这在描写北边的姜族,他们所喜欢吹的笛子,一声一声幽雅地,在夕阳之下吹送着,非常的自在,也是在赞叹夕阳、彩虹、云霞的绮丽,在这样美丽的风光中,吹笛者心情是非常的愉悦,面对着晚霞,优雅的笛声、优闲的人们,一切是那么地祥和、自在。所以骑着这一头自性的牛,要回到我们本是空无的家,用这个自然的笛声来歌颂外在的自然界,没有什么特别,太阳的起落都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没有一些怪力乱神的神通,只是证到这头野牛清净以后,也没有什么特别,如上面所说的得失还无。

「一拍一歌无限意」

这个人骑在牛背上,一个节拍、一个节拍地唱着歌曲,听起来是密意连绵!一拍一歌之间,自然去感受与体会自然界之现象。在没有清净以前,还不认识您的自性,等到清净以后,它可以跟您搭配的很好,也就是说您也可以跟它配合起来,而我们觉知的体性,本来就可以了知一切境界,知境后能自在无碍,正是佛性的显露。

我今天听到一个广播说,美国的一个科学家,研究眼睛看东西的问题,他所研究的结果是:眼睛不能看东西,是大脑在看东西。其实,我们大脑看东西也只是看所有世界里面的一个边缘,一点点而已,但是这一篇报告用来印证与阐释佛法,就很不简单了。我们佛性的大圆镜智,本来就是能够看所有的十方虚空,所有的一切境界及十二类众生,待我们的烦恼障、所知障没有了,它就能够鉴照时空都不受限制的世界,这就是大圆镜智。

如果用我们的大脑去看的话,也只是看世界是那么大之中的一点点边缘而已,所以眼晴是不能看东西的,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只是照个物像而已,要认知这个境界就是底片,而这个底片并不是照相机镜头的框框而已,是能现十方世界的一切在他的心中,这就是佛的境界。释迦牟尼佛修证到大圆镜智,过去、未来都没有时间的限制,虚空没有空间的限制,其实这种智慧我们本来都具足的,但因妄执而不见了。

除尽无始劫以来的习气以后,慢慢地学习要认知它,要配合它,不要自我主张,很多事情您不出主意,大圆镜智它可以明辨、鉴照得清清楚楚的,不要急躁,一急躁就不能够一拍一歌无限意,会急躁就表示还有习气,这个习气还是没有断尽,所以习气没有断尽,习气它就会挂帅,它会要当老大。

这在经过您的牧牛,彻底的摧毁一切的执着以后,我们的佛性慢慢地就会抬头,佛性包括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修证到大圆镜智,就是佛的境界,接下来成所作智就是神通变化的范围,大圆镜智只有静态的鉴照,能够鉴照一切境界,这不是神通,是心镜的功能;真正的神通是由成所作智发起,成所作智利用五识,眼、耳、鼻、舌、身这五识,能够产生神变,您想显现什么境界?它就能显现什么境界出来,所谓的「无中生有」,从空中化有,从有中化空。后面这两个智慧,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够做到的,但是我们应该要了解的、要知道的,也许无始劫以后,能够修证到佛性时,我们也有这个境界的。

现在这一头野牛把它调伏以后,要学习跟它一拍一歌成无限意,无限意就是从冥冥之中去体会,互相深深致意,不是用讲的。我们修佛法知道佛性以后,很难用语言叙讲,如果有起心动念,那就不对了。譬如有个心念来,您读到了这个心念,懂得一些事情后有所动作,那已经不是您的佛性。佛性是言语道断,不能够用嘴巴去讲的,要用心的感通、心的感知。而把野性调伏以后,习气没有了,您就能够体会这个一拍一歌无限意。

「知音何必鼓唇牙」

真正地认识自性本来的样子以后,这个才是所谓的知音,知音就不必要用语言、文字,不必要挤眉弄眼地作记号、作暗号的,因为既然是知音就用心去感通,互相的了知、体会它要做什么、知道什么,言语道断。以上是一种骑牛归家的描述,接着看解说:

 

四、解说

「行者面对着种种妄想、习气、毛病,使用种种功用行以调伏之,终究使这头野牛渐渐驯伏而愿听命于主人。行者修证到牛性所具有之觉知,慢慢能趋于淡薄,不再随缘相应,自在之本性渐显。此时行者已可骑于驯服牛之背上,双手奏笛,悠闲自得,踏步还回本来的家。行者开悟后之种种功用行,至此已渐可不用,与妄想、习气干戈后之祥和蜜意油然而生,终究将回复自己本来面目矣。和曰:「万法生灭是他家,不即不离性自霞。惺惺相惜秘密意,心有灵犀通伯牙。」

「行者面对着种种妄想、习气、毛病,使用种种功用行以调伏之,终究使这头野牛渐渐驯伏而愿听命于主人。」

因为行者在心没有清净以前都是要学习的,学习认识佛性以外,还要把以前的习气毛病都给断尽,各种方法都可以用,有的诵经、有的观照心的意念、有的打坐、、,不管用什么方法,将养这个自性与妄想习气这两个部分,都是所谓的功用行。因为有习气才要用方法来对治它,如果习气都没有了,也就没有所谓的佛法要用,也产生不了作用,所以大德们说:「佛说一切法,唯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心清净了就毋用一切法。

现在刚好处在断与不断之间,我们还是要用所谓的功用行来调伏妄习,终究使这一头野牛渐渐的驯伏而愿意听命主人,虽然所譬喻的是一头牛与一个主人,但是要搞清楚的是,主人就是我们的觉性,野牛就是我们的习气,这二者是一而二、二为一的东西,是没有分别的。虽然十牛图所画的是一个人、一头牛,其实这两者是共通的,所表述的是同样一个东西,为了说明方便,所以总是有一个人、一头牛。到第八图的时候,只有一个圆圈什么都没有,人也忘了、牛也忘了,人牛都不见也都没有了,那才是真正回到老家,真正悟到自性就是这样子,在这里所讲野牛的部分就是代表我们的习气,这位幸福的主人翁,就代表我们的觉知。

行者修证到牛性所具有之觉知,慢慢能趋于淡薄,不再随缘相应,自在之本性渐显。我们的这一头牛除了野性以外,还有一个觉知的神通力量,这个觉知的神通力量,一般人在中阴的时候,是感召一切境而去受生的,现在修到这个阶段,也就是等于提早让觉知现出来,它也同样可以感召很多的境界,但是要慢慢地让它不要那么敏感,要慢慢的淡泊下来,这就是我们要修空观的时候。

这一期我们在网络上讲十八种空,《大般若经》里面所讲的十八种空,从字义上逐一的去解释,为什么要修「空」?「空」有种种不同的认知,如果用大乘佛法或禅宗来讲「一切法皆空」,一句话就完了,那《大般若经》为什么要分别十八种来阐述什么叫做空?当然其中又有不同的境界。

要修空观,就是要让觉知的敏感度降低,在还没有解脱以前,不要那么地敏感,要慢慢地淡薄,不然十方一切因缘那么的多,动不动就去感召了,如何能够解脱?所以要先修到空以后,才能够对一切跟您有因缘的,慢慢地感召悬绝,不去相应,我们修行的紧要关头就是在这里,如果没有做到感召悬绝,把业缘悬空,没有把它断绝掉的话,这补特伽罗的中阴身,还是很敏感的,有觉知而且非常的锐利,无所不应,那时您不是就跟一般的凡夫一样,还是要去受生的!因此这就是要使它慢慢地不那么的敏感。

禅宗祖师大德们,他们的行为就可以用来认知一个修行的层次,譬如说您不问他,他不回答您,不管觉知的本心知不知道,如果刚开始知道,但是他能够让觉知的心,慢慢地淡薄不再那么敏感,他不会主动说明体知之事。如此,您问他话,他才回答;您不问,他不会答。禅宗行者公案里,是从参访中问答汇集而来的。参访的人提出问题,禅师才回答,禅师不主动的去了知很多的境界,有太多的人、事、物了,在每一个世界里面的芸芸众生那么多,哪一个跟您没有因缘的?多少都有因缘的,所以要求得解脱就要修空观,然后慢慢地能够趋于淡薄,不再随缘相应。

在受阴魔相、想阴魔相之间,也许随时随地可以跟一切因缘相应,然后神通历历,好像很不得了,到最后您的感召力量越来越淡薄,什么事情都不管,越是不管事情,佛性清净自性才会慢慢地显现出来,本性才渐渐地显露。

此时行者已可骑于驯服牛之背上,双手奏笛,悠闲自得,踏步还回本来的家---空而无碍。主人翁到这个时候才认知这一头牛的本来,能够认知它也就能够轻易地驾驭着它,也因为它不会那么随便地去攀缘,所以才能够好好地控制它,骑于驯服牛之背上,双手奏笛,悠闲自得。干戈、战斗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有时候还会怀念那一段时光,非常的热闹,好像神通无量,现在越修行越平淡了,越平淡越能够悠游自得的,也才能够得到解脱的智慧。

我们看外面很多的修行人,一生好像叱咤风云一样的,随时都在风风雨雨之中,那是没有走过来,若走过来时,高潮也就趋于平淡。所以祖师大德们常常讲修行就是要入圣,然后要回凡,回凡就是归于平淡。入圣的过程之间当然是很热闹的,其觉知历历、无所不知、无所不黏,但因为您的修空,空掉一切法,才能够证得一切法不黏,诸法黏不住您,一切因缘要怎么黏都黏不住您,这样才有一点解脱的境界。这个时候牛被您驯伏以后,骑在牛背上面,双手奏着笛子,悠闲自得,踏步还回本来的家---空巢,本来的家就是空无的家,是没有一个家的家。

「行者开悟后之种种功用行,至此已渐可不用,与妄想、习气干戈后之祥和蜜意油然而生,终究将回复自己本来面目矣。」

刚开始的时候,诵经、拜忏、礼佛、忏悔,甚至于观照您的心念,对人、事、物的反应等等的八万四千法门,好像都用过,到这个时候,野牛驯服了,习气毛病没有了,对一切境都不反应了,那还有什么用功法的?只吃饭睡觉,没有一法可用,至此已渐可不用种种功用行了。

与妄想、习气干戈后之祥和蜜意油然而生,终究将回复自己本来面目矣。在这个修行过程之间,不是只有内在的妄想习气,还有很多的冤亲债主在制造一切境界,使得您生起妄想习气相应,产生烦恼,或者迷失自性。这个也得用种种的法门来对治,在干戈之后的祥和蜜意,只有清净的自性与觉知的本心这两个心,能够产生惺忪相惜,这个时候终究将回复自己本来面目矣!不要被文字相所迷惑,本来面目是怎么样?是没有一个面目的面目,是空无、无相的清净,如果错认本来面目有一个面目,那就是还执着一个有相,没有的!因此要认知自性它是一个觉知,但没有一切相的执着。

 

伍、和颂解释

「万法生灭是他家,不即不离性自霞。惺惺相惜秘密意,心有灵犀通伯牙。」

「万法生灭是他家,不即不离性自霞。」

我们这一头野牛还没有清净以前,它执着一切法,一切法都有生、有灭,这不是我本来的家,这是它的家。不即不离性自霞,如果面对一切因缘法、生灭法,而不去执着它,就能够悠然自得。不即的「即」,是执着之意,不离的「离」是逃避之意,不执着、不逃避,那自性面对一切境就能够悠然自得。

我们修行到一个境界,要做到不即不离,那就是清净的自性本来对境界的状态,没有一个习气,说这个我喜欢,我想据为己有。或者是对这个境界产生厌恶的心,我讨厌、我想逃避、走开,不管是即或离这都是不对的。

也许我们看到佛像,非常喜欢佛像的庄严,那就已经是即了,执着佛像的美好,马上一醒过来:「不对!我不能执着那个相。」这个念头一起也是不对的,这叫做离了,所以您觉得「不对!我执着那个境界。」这个就是离,而有这个念头生起来的时候也是不对的,要不离,执着也不对,要不即不离。这么说要怎么做呢?佛像起来自起来,我看着它,佛像灭自灭,他自生自灭跟我都没有关系,要做到这样子,才有点消息。另外换一个譬喻来说,有一个魔鬼的像起来,不能够马上闭着眼睛不看,闭着眼睛就是要离了,害怕或者是不喜欢才要离,这个也是不对,所以我们面对一切境界,知道它是生灭法,要练到对一切法都不即不离,自性自然就非常地自在无碍。

「惺惺相惜秘密意」

能够做到自性(佛性)面对一切因缘,起一切生灭法时,自己可以定住,而能够处在不即不离的状态时,其实已经认识了您的本性。认知以后,如同一位知心的朋友,互相的惺惺相惜,得到知音一样,更何况是认知了您的自性,这中间还含着很多的神秘,它的浓情蜜意以外还有一种秘密的,不能够用语言、文字来述说的一种意境。您会用它,就可以行菩萨道做很多的事情;您不会用它,就是还没有把这一头牛训练、调伏得清净,所以就没有这种惺惺相惜秘密意的状况产生。

「心有灵犀通伯牙。」

我们自性清净以后,它本来就可以了知很多的因缘、境界,您与它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时候,除能够生活无碍以外,随着因缘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依您的心通力的感知而去做事情,所以知音在于互相的认知,才能够不迷于境,而随意起灵通变化。


[ 禅宗十牛图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