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禅宗十牛图解说(101)
             --第一图 寻牛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言

「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逐失,家山渐远,歧路讹差,得失炽然,是非锋起。」

牛当作是我们的自性,开始寻牛总要有一个善因缘,才能开始要寻牛,才想要修行。「从来不失,何用追寻?」佛不因为证到佛性而有所增加,众生迷惘,不因为迷失而佛性有所减少,所以谓「从来不失,何用追寻?」自性从来就没有迷失掉,何必要去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本来觉悟的心面对一切境界应该能了了觉知,甚至可以鉴照一切因缘,本来可以知道过去、未来,知道众生的一切,现在为何又要修行呢?因为背离了自己的觉性,越来越疏远了,所以要认识自性、认识本性,其实是在学习认识自心本来面目。一个开悟的行者,菩提自性显露的时候,已经有一个觉性在了,为什么素法身现起的时候不能用?因为不认识它,所以像小孩子一样,虽然说20岁就算成年,但是有的人很多思想还是很幼稚,在社会上做出很多不正当的行为出来。当开悟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其实以前没有迷失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开发自心出来以后还是这个样子,但因为不认识它。

想阴魔相所说的,为什么要用心去思想,要探讨这个心有什么功用,而心本来就具有它的功用,如果不迷失,原来就应认识它,由于背离“觉”,背离是因于执妄为真,以虚幻不实的法为真,因此与觉性越来越背离、越不认识,变得很生疏。当行者开发出本心以后,慢慢地认识它了,也就能够配合得很好,妄想习气有时很冲动,在冲动之间能够退一步想,而压根儿本心并不急迫,由于自身的习气毛病所使然,放下心、意、念不去执着,静静地体会,“觉”能显现,而不背离觉知性,有觉知历历的本心自然不烦恼。而一般人没有这种修证,都是以妄想心为主,不依觉性而说是背离,在向尘而遂失,本来我们应该回光返照看我们的觉性,不以前尘影事落谢在内心里的而再现妄执,以及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尘境而去执着,才不会向尘而遂失。另迷失也不是一下子就迷失掉,是一步一步渐渐的迷失掉,终致认贼为父。

「家山渐远,歧路讹差,得失炽然,是非锋起。」家山就是自性、觉性,即空无的心、无罣碍的心、无烦恼的心,由于背离而疏远了,歧路讹差,因为错误的认知自心而越走越远。对世间一切得失心炽然,非常炽盛。因为向尘而遂失,过程之间熏习着很多的习气毛病,由于背尘缘故,得失、贪爱心越来越重。譬如与众生结恶缘,有很强烈的分别心,难免是是非非,如锋火而起,这就是迷失过程,与最后所面对的世间的境界,随波而逐流去了。

第一段所叙述的为什么要去寻牛?由于自我迷失了,以后的结果是得失炽然,是非锋起,永远都生活在痛苦、烦恼之间。其实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第一句、第二句所叙述的现象,如果有“觉”就从来不失,有一个觉性在,不被妄想心所左右,实在就是再来菩萨,如六祖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悟了,解悟后遇到五祖分派去磨坊舂米,便得开悟,最后接掌衣钵。所以解悟是意悟,用脑筋意念去了解,但是并非身、心实际上真正的配合去悟,中间还是要有过程,非当下即悟。

而既然从来不曾迷失,为什么要去追寻呢?要是不用追寻,最起码要心眼能打开,虽然颂里面没有提到这一过程,都在谈修行过程之间的境界,没有言及用什么法门来达到,然而八万四千法门很难去一个一个交待,也只是以十牛图来表达境界。

二、颂词

findcow1.gif (8905 bytes)

颂曰:
忙忙拨草去追寻,
  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处觅,
  但闻枫树晚蝉吟。」

       第一图   寻牛

第一个图中有一个牧牛者,所牵的牛不见了,手执牛绳要去绑住牛拉回来。「忙忙拨草去追寻」牛有时候跑到深山草丛去,所以急急忙忙地,很辛苦的拨草去追寻。心有时候所留下来的尘境,并非真正牛的踪迹,我们真正的觉性不执一法,它是空无的,以世间上的现象来说明,不得不配合世间人的思考模式,与真正的佛法来讨论,这些字句无疑的又落入无病呻吟了,无事找事,但是也不能太挑剔,它所表达的是在寻找牛的踪迹,就是表现这些现象。

「水阔山遥路更深」,拨草去追寻的结果,一步一步的追寻,却是水越来越辽阔山更遥,路途更加深远,寻找更困难。「力尽神疲无处觅」,找来找去找得却是精疲力尽,尚不见牛的踪迹,如果从头开始就知道,心地法门不可向外追寻,不令其现起五根入六尘等的怪力乱神的现象,反而容易找到自性。「但闻枫树晚蝉吟」找了那么多的地方,花了那么多的时间,搞得筋疲力尽,还是没有地方能找到,如果静下来不找了,反而可以注意周围之间的事事物物,也许这就能现出牛的踪迹,也就能够平心静气的但闻枫树晚蝉吟。反之,如果急急忙忙去追寻这一头牛,到深山草丛、水阔山遥地去追寻,却是疏忽了周遭的景观,这也许正是我们的自性、觉知,其实修行并不是一个很高深的路途,如果能够把心真正的放下来,感觉周围之间的人、事、物,然后很自在的看着人、事、物各自安立其位的法界现象,清楚地看着事事物物的运转,其实这样就是已经悟了,所要搜寻的也是这样而已。只是我们一般人并非如此,看到这个不痛快就有自己的意见要表达,这都是习气毛病,能够看着事事物物的运转而没有罣碍,而本来的觉性就是这样,觉性不是无觉无知,是有觉有知而没有罣碍。能如此,其实也不要浪费功夫的去寻觅了,但闻枫树晚蝉吟,静下来不去寻觅了,觉性历历,反而得来全不费功夫。

三、解说

「牧牛者手执牛绳,于荒郊野外寻觅牛踪,虽有所觉,犹不知牛去处。行者修行念虽起,尚困顿于烦恼虚妄之心、意、识中,惟信心已具,非得一安心处,不足以慰人间一趟。和曰:『茫茫何处堪觅寻,心外求牛路更深。几回芳草斜阳里,夜半归来犹呻吟。』」

牧牛者手执牛绳,于荒郊野外寻觅牛踪。荒郊野外代表“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这一段,我们一直在心意识方面,或者是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尘境打滚而去执着,因此如何能够找到你的牛,要找着了牛的踪迹才能够抓到牛,所以勤于荒郊野外寻觅牛踪。行者人虽有所觉悟要修行,犹不知牛去处。有的人因缘时节到来就知道要修行,有的人遇到障碍、生病才知道要修行来摆脱困境,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因缘。释迦牟尼佛当初也是经过仙人的指点,因为有善根所以能够接受而出家,这也是宿世的因缘。善心起,开始觉得要修行的时候,到底牛在哪里?大部分的人刚开始不知道怎么修行,经典也看不懂,讲得比较深的更听不懂,尤其是大乘佛法“性空缘起”的道理,更是难以理解,真正讲心地法门的不是那么简单。而有一点基础的人,要知道有两个心,一个是觉知历历的心,一个是妄想的心,境界来的时候能够清楚的看着妄心的动相。因此不管是地上菩萨或地前菩萨,比较靠近修菩萨道的都应该了解这些现象,所以牛在哪里?必须要去找。

行者修行念虽起,尚困顿于烦恼虚妄之心、意、识中,修行者虽起修行念,尚困顿于烦恼虚妄之心、意、识中,心是我们第八意识的心,意是思想、分别,思想可以说是第七意识,分别可以说是第六意识,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阿赖耶真识等,所以心、意、识所表示的是不一样的心,刚开始修行的人都分不清楚,好像只有一个妄想心。惟信心已具,非得一安心处,不足以慰人间一趟。既然开始想要修行,当初发心时力量很强,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每一天都有感觉、有感应,很用心、很积极的用功,慢慢的「学佛三年佛在天边」,为什么呢?由于习气毛病慢慢的转坏了,或者是受戒后破戒了,也就越走越偏离。所以初发心力量才强,因此非找得一安心处,不足以慰人间一趟,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今生不能渡到彼岸,更待何世?有心意愿很强的修行人,即开始寻觅牛到底是什么样子?

「茫茫何处堪觅寻,心外求牛路更深。几回芳草斜阳里,夜半归来犹呻吟。」这一部份和颂的是我(张老师玄祥居士)所写的,虽然只有四句却能把前面所讲的意思再重复一遍。「茫茫何处堪觅寻」,茫茫何处可以看到牛的踪迹呢?何处堪觅寻呢?「心外求牛路更深」,自心在内,若用心在心以外的境界去攫取寻找,牛的踪迹也就越来越远,越寻路途越更加深远。「几回芳草斜阳里」,不是只有找一次,要找无数次,从早到晚的在芳草丛林之间去寻找牛的踪迹。夜半归来犹呻吟,一方面是找累了,二方面是找不到牛,三更半夜才回来,是痛呢?还是色身疲倦而呻吟呢?其实不必要那么辛苦去寻觅,心地法门是从心去找觉性,去分别真、妄。因为是以牛来比喻,所以在荒郊野外寻找。

( 90 2 5 日 讲于 慧炬念佛会 )  (待续)


[ 禅宗十牛图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