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唯识学(一)《八识规矩颂》
             --第八意识(41)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颂文

颂一曰:「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颂二曰:「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颂三曰:「不动地前纔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剎中。」

 

二、颂一相关名相说明

1.性

性分善、恶、无记性,对八识而言,在善、恶、无记三性中,它是属于「无记」。而「无记」又有两种:一种是有烦恼心所覆盖,使之成为染污识,如第七识。一种是无烦恼心所覆盖,单纯的无记性,就是第八识。

第八识何以必须是无记性呢?因善、恶相违而不能相容,故具无记性始能显其用。第八识含藏万法种子,如果第八识性善,则不容纳恶种子。如果性恶,则不能容纳善种子。故必须是平等的中庸无记,才能兼蓄并容,统纳一切善恶种子。在凡夫位有三性说,在圣位,三性均无自性。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成唯识论》中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2.无覆(无记)

法有四种,谓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八识阿赖耶识何法摄耶?此识唯是无覆无记异熟性故。覆谓染法,障圣道故;又能蔽心令不净故。此八识非染,故名无覆。记谓善恶,此八识非善恶,故名无记。

异熟若是善染污者,流转还灭应不得成。又此识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互相违故,应不与二俱作所依。又此识是所熏性故,若善染者如极香臭应不受熏,无熏习故染净因果俱不成立,故此唯是无覆无记。

3.五遍行

五遍行位指作意、触、受、思与想等五心所法,周遍行于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时、一切俱,除此「五遍行」外,无一具有如是四种「一切」的。作意者就是注意、警觉的心理;触者根尘识三和合而生的感觉心理作用;受者对领纳外境生起感情之作用;想者是意想,辨别种种境界而起想念之心理层次作用;思者就是意志力,三业造作均由思后起行。上「五遍行」能入一切性、地、时、俱等四。

(1)一切性:即能遍入善、不善、无记等三性,无记者不属善恶谓之。

(2)一切地:即能遍入三界九地各位阶,依心之状态而出入一切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九地者五趣杂居地(欲界)、离生喜乐地(初禅)、定生喜乐地(二禅)、离苦妙乐地(三禅)、舍念清净地(四禅)、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后四地属无色界)。

(3)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三时遍入者谓之。又分有三义:

  1. 众生一切有心,均有自、他相待之性质,他之一切心起,自心必与之相应而起,由此而知众生同一心性,吾人等心本相通,若参禅行者当易知此,如诸佛成所作智所现「身、语、意」三化中,意化即能以其意传给地上菩萨佛子等。

  2. 自无始以来,此作意、触、受、思与想等五心所法于一切时中,均不间断。

  3. 此五心所法在缘一切境时,皆起一切法相相应故。

(4)一切俱:谓此五心所法相互俱生而起法相故。

经论云:识能了别事之总相,作意了此所未了相,即诸心所所取别相。触能了此可意等相,受能了此摄受等相,想能了此言说因相,思能了此正因等相。

4.界地

有情众生依其心所受感召,而得依报所居住之场所。界有三,地有九者。

(1)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欲界者六欲天以下诸有情众生所居住所,色界者修梵行禅定众生所居处所,无色界者破色身束缚,仅心识而无色相者。

(2)九地:即五趣杂居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苦妙乐地、舍念清净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等九地,第一地属欲界众生住所,第二至第五地为色界四禅天众生所住之地,第六至第九地为无色界众生所修证之境界,但无有住所,因此界众生无有形相故,仅心识能到之境界。(详前三界、九地)

5.二乘

二乘者谓声闻、缘觉等小乘行者,因为佛陀住世说法时代,只说到生灭无常的第六意识,不曾说有关执持自我的末那识,也不曾说有个含藏万法种子,执持根身、器世界的阿赖耶识,因此小乘行者不知道有个阿赖耶识的存在。

 

三、颂一解释

「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略解

阿赖耶识是属于无覆无记性,故不受四根本惑及八大烦恼所困惑,无任何烦恼障障其自性;也因为是无覆,故其完全是酬引业所感召真异熟的总果报体。若是有覆无记性,则善、恶业感召将能得其便,若入无覆无记性,诸种子存在,但不会起现行,或起现行而不会有法执而去应缘。第八阿赖耶识的相应心所仅剩余五遍行,即作意、触、受、思、想等五,然「受」心所五[忧、喜、苦、乐、舍]中,阿赖耶识仅与舍受相应。阿赖耶识心王是以根身、器界、种子为所缘的,心所法亦当然以此为所缘境,故行者证入阿赖耶识成清净大圆镜智时,可超越根身,谓法身活;依其种子可知过去、现在、未来诸事,谓宿命通;依其器世界所缘,可与器世界同体,又因宇宙与其同缘,又可与十方界一如,十二众生一体,是谓大圆镜智。若在第六、七意识破执后,阿赖耶识即能依其心所所缘,生于四禅八定中,因世间禅行者于入定中,阿赖耶识的活动暂止,然而出定后阿赖耶识又起活动,故又感召异熟果。

 

(二)详解

「性惟无覆五遍行,」

第八意识为藏识,吾人举手投足即成善业、或恶业、或无记业,此业皆储存于八识田中,所以是一切种子积集所。无记业感召力微薄,没有因缘果报;但是一切的善缘、或恶缘的种子,依照因缘及异熟而受果报,是第八意识的行相。

阿赖耶识在三性中属无记性,又属无覆无记性。因为第八阿赖耶识,在诸心识活动中,不受四根本惑、八大随烦恼所包围,故名无覆无记性,惟有可熏性。故圣人虽不被染法熏,然尚可熏清净诸法。七识未净时会覆盖体真不现,当调伏妄想心灭了,清净无覆的体性就显现了。

第八意识尚具有五遍行的心所法作用,当然五遍行亦是第六、七意识的心所法。五遍行为作意、触、受、思、想等五心所,在第八意识证到本来时,五心所不会灭,作意缘、触(根、尘、识三和合,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识,第八意识仍然有其功用)、受(受心所只有舍受相应)、思考的心不因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破灭就不会有功用,还是有其思想的功用,其它的善、恶烦恼法没有了,只剩下基本的五遍行相应。

第八意识的五遍行,心识遍通于一切性,善、恶、无记性,但六、七识净后,八识仅余无覆无记性,无有善恶心想,种子是种子,并无善恶之分别想头。第八意识的五遍行遍通于一切地,一切地者即三界九地,但第八意识能一念间从欲界入色界、入无色界,从五趣杂居地,瞬间地地超越至九地,有如师子奋迅佛从凡夫(世间)禅中地地奋迅超越,而能入非非想定,再转入般涅盘。第八意识的五遍行能入一切时,一切时是过去、未来、现在,因此当知在六、七识净后,第八意识心能有宿命通,知过去事、未来事及现在事,能知十二类众生因缘果报。第八意识亦属一切俱,根、尘、识三和合,与前五根具集,与第六意识分别相合,是为一切俱。

「界地随他业力生。」

一切众生都依阿赖耶识的因缘种子去受报,因为有第八意识所储存的种子,宇宙万有,三千大千世界皆应阿赖耶识的感召所变现,我们亦因阿赖耶识的业力感召而出生为人及六道众生行相。

众生依照阿赖耶识不同业缘的感召,而出生到三界、九地中。众生业缘起自众生颠倒因,次为成就世界颠倒因,而受界系即入感召之相应界地。在世界之中有三界九地,你造阿修罗道因,生阿修罗道果;你与天界那一地相应,死后即能往生那一界地。譬如感召色界天,业系缘于色界天,则能生色界天中。如果修行未达到此境界,不会与色界天之中的任何一天感召,阿赖耶识亦现不出此境界现象。此现象即在说明「界地随他业力生」,此处的他是众生颠倒因及世界颠倒因,有此二因,业力随感而现。

世界中的三界九地,并非一人所能感召,三界九地是有很多众生的共同感召,诸世界所成的宇宙亦然。娑婆世界的众多众生,有情的、无情的共业感召,宇宙之间的世界生生灭灭随时都在发生,皆是因为共业。

三性为善、恶、无记,三界包括九地:(1)欲界--五趣杂居地,(2)色界--离生喜乐地、离苦妙乐地、定生喜乐地、舍念清净地,(3)无色界--四空处地为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等三界九地。受为忧、喜、苦、乐、舍等感情作用。

故证入阿罗汉果位或菩萨位者,从认知阿赖耶行相入手,不起第六、七意识妄执,则阿赖耶所藏善、恶种子,不能得其所缘起活动招感业果。然凡夫亦随阿赖耶识业感召受生于六道中,依其善、恶业力分配之。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一)略解

另声闻、缘觉二乘行者,因只认为人的第六意识是主宰一切,认为妄心是因果轮回的根本,若能控制第六意识,证得我空真理就能不来受生;因其不认为有一阿赖耶识,故不能进而修习破第七意识的妄执,及现起第八意识的行相,得法我二空理,悟究竟涅盘。

因之,故说二乘不了其因,而迷执其错误的悟境。因二乘行人只认佛陀所教化者才能算数,当世佛陀以《阿含经》教化为主。更认为大乘佛法不是佛当世所宣说,故不能接受。然大乘佛法理论日渐兴盛,故大乘法论主,不得不兴论与小乘行者起诤论。声闻、缘觉二乘行者(小乘行者)不承认有阿赖耶识,故不能进而修习,因此得不到法解脱。(待续)


[ 《八识规矩颂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