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圆觉经》- 随顺觉性(2)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
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五)地上随顺觉性

「有觉有照,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第三为地上菩萨的随顺觉性,此为地上菩萨用功之方法。所谓「地上」就是已经开悟了,如果是没开悟的话,是地前菩萨。从初发心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共四十四位阶,可说是地前菩萨;四十位阶都是修行的次第,到十回向时再修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即能开悟。

「暖」者,身起暖相而未见智火者。「顶」者身通气旺,能入心而观行转明者。「忍」者于四谛法中,修忍辱法入粗相无为。「世第一」者虽未能证理,但已得小乘果,是世间第一殊胜境界。至此境界,身体上的变化殊胜,如果要入登地菩萨,色身没有成就是不可能的。以前在台大BBS网站上,有个学生说我们道场佛不佛、道不道的,这就是他认知不清楚,道者练气,佛者明心见性,要见性,无气不成。再观《圆觉经》中云:「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未全了悟佛法者,才会有分别心也。佛法当然没有谈到「气」,但十方禅林的南怀瑾老师曾讲过:「在娑婆世界里,最高的气功师是释迦牟尼佛。」可见没有气,怎么修心呢?所以你要开悟,色身要打通,一定要有气。要整个色身能够成就,最主要在于我们的头顶部(靠近脑部位),入海底轮修行是不能成就解脱道的。

以上这些加行法,用世间的禅定(初禅、二禅、三禅)这些都不能跨越世间禅,进入无色界或开悟的境界,只有世间第一的「四禅」境界,才能跨过去而入「出世间」,再来就证得空,解脱无碍。地前菩萨为「见解为碍」,这是对外境的烦恼而说。再进入「觉碍为碍」,这是我们觉知心的烦恼,对内觉而言。以上这些是四加行位,四十位阶以外再加四加行法。

现在要讲地上菩萨的觉性,地上菩萨为菩萨初地(欢喜地)、二地(离垢地)、三地(明地或发光地)、四地(焰慧地)。至四地菩萨就能无烦恼,智慧像火焰一样,烧掉一切的烦恼,所以要解脱而没有烦恼,至少要四地以上。如果没有开悟,又没办法入欢喜地,这个关卡就是禅宗所讲的一定要开悟,佛法要在开悟后,才能讲到真正的佛法,故《大智度论》上说:「是故佛世尊,第四禅中说。」佛法要在四禅天中说起,四禅以上的行者,对世尊所说的解脱法,才能体会。

四禅境界如入一境性,是说你的体性面对一切境界,心定都不会起变,境当然也定,定境就是一境。为什么一个人看到一个外境,是一个境;两个人看到同一个境,是两个境,因毛病不同,因此,所感的外境都不一样,一百个人看同一个境,产生一百个心境,为什么?这是依个人的个性、习气、毛病在改变,如果一百个人同样修到四禅的境界,所看到的境,就相同,就像镜中照到的境,相同的镜子所呈现的境当然相同。

修到四禅才有一境性的功夫,刚讲的四禅是什么?初禅是未到地禅,因未到色界天的地步,从五趣杂居地(欲界天)到初禅(离生喜乐地-离开欲界的生死,产生内心的自在、快乐),这以色界天来讲,还没完全的进入。

二禅是喜俱禅,内心产生无量的欢喜,像你去参加法会一样,动不动内心就法喜充满,法喜充满应该很好,但对修禅的人是不好,因为你还有一个喜爱心,烦恼、讨厌当然不对,喜心也不对,喜俱禅是在二禅的境界,所以要舍。法证到以后都要舍,舍了以后就可以进入三禅境界。

三禅为乐俱禅,喜是心感,乐是身感,可以想象三禅境界的每一个身体细胞都充满了气,色身觉得非常舒服、非常痛快,就像练气功的人,整个身体充满了气,那不是很舒服吗?这是世间最舒服的一种感受。若执着色身的气感,这样也不对,所以要舍,舍掉以后,心都不执着,才会进入一境性,四禅的境界。

四禅的境界是舍念清净,不被身体得到善境界所左右,也不被心里得到的善境界所迷惑,这样才能进入四禅的一境性—舍念清净。这个时候的境界就进入快开悟的阶段,最容易起神通变化。世尊在经典上说:证入四禅行者,要学什么都能随意成就,要学各种神通变化,在四禅境界都可以修得。

但是,修了这世间五种神通有何用?死了以后,还是没有用,没有解脱,以后天寿尽了,还是再轮回。所以在这紧要关头,如果再修四加行,就很有可能跨入菩萨位阶,那时候就要专门修心、修解脱道。如果不修心就进入无色界境界,无色界有四种禅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禅定天神寿命尽了,还是照样轮回。

所以有缘听到佛法,在这紧要关头,就要加紧用功,开悟以后也不要去搞身心的五阴魔相,这些都是避免落入无色界天神禅定的果报,所以要一直超越,求内心的解脱,把内心的烦恼、执着都推翻掉。

开悟以后的行者,「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有照有觉的修行法在初禅的时候就有,初禅(又名未到地禅)的用功方法,就是用觉观,若心还有一个觉知,那只是「见解为碍」,内心的知见为知见,所以才有烦恼。「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有此觉照仍是障碍,因有能、所之故,能照是心,所照是境;因外境(所)引无明,而内心(能)起烦恼。现在所者(境不黏)破灭了,就会进入心里的修行状态,因未能自在,故有所觉还有挂碍,叫「觉碍为碍」。这是了了的知觉,知而「觉」了,就表示有一个妄想心在,觉知能洞悉之,始谓觉。如果有个觉知,而没有一个妄想的心,那怎么叫做觉?怎么叫妄想?对一般凡夫而言,这两个本来就在一起,分不开来,在禅修、打坐中慢慢地,你就了解自己有一个扮演警察的觉照之心,要捉小偷(常常打妄想,让你的习气在你的八识中流露出来的),这个妄心起,迷失自性,所以才会去造业。

先照才觉知这个念不对、不好,如果有照有觉,可以掌控未来的因缘,它也可以起心念,这心念大概都会挂碍,你所挂碍的那件事,常常会浮起来,你的觉知看到它,才知道自己在挂碍这件事,觉了就要放下,不要再去烦恼,问题就是有照有觉了以后,没有办法放下。

而地前菩萨的「觉碍为碍」,现在还没有把它消掉,还是「有照有觉,俱名障碍」,不管你照到什么因缘,放它不下,这都是你对法的执着,放不开,照了以后有觉,觉了以后又放不下,不如不知道,还来的自在。如果你知道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又放不开,怎么办呢?若你能以最坏的打算,就没事了,顶多死了算了,你如果有这种心态的话,还有比这个更坏的吗?如果你连死都不怕,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把心定位在死的位置上,什么事都好办了,所以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不要常常有怕死的心,有所执着,有所害怕,你那个因就变成一个烦恼的种子,有的人太爱护这个道场,好像人家都不能来批评,只要一批评就产生烦恼。对你家里的小孩也一样,你怕他受伤害,就用千百种的方法去保护他,有这种心态就有烦恼,如果你回过来想一想,儿孙自有儿孙福,很多人教育小孩都是按步就班这样,如果能顺其缘,当然很好,否则就随缘。在我们日常生活也一样,你太关爱某人,也会有烦恼,用在我们的觉照也一样,我们觉照过去、未来的事情,该发生、要发生的,我们放不下,所以,就变成一种障碍。有照有觉,不是说好不好,而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现在进入「觉碍为碍」一定要把它空掉,在六结使中,到这境界就有灵通,所以用觉照,如果有照有觉还放不下,俱名是障碍,这叫做圆觉上的一种障碍。我们现在要求圆觉,求诸佛、菩萨这样自在解脱的圆满觉性,如果你还是「有照有觉」此亦名一种障碍。

现在一实际的问题来了,有的同学觉知地震要来了,会死很多人。网上e-mail也有一位同学,说他今年初就知道灾难要来了,这就叫做「有照有觉」,有照有觉就看你放得开与放不开的问题,如果放得开,觉而不住,诸佛菩萨都是这样,心精通合的境界,在《楞严经》的魔相里第一段就是讲这个,为什么一个人成佛的时候会世界消陨?

菩萨心精通合,无所挂碍,那怕世界灭、世界生,对他来讲都无所谓,因他能有觉有照而没有挂碍;世界动摇、世界毁灭,鬼、神、天魔之类就很挂碍、很惊慌,所以会对修行人兴起害心。现在回过来讲,地上菩萨对所要觉知、所要鉴照的境界,有没有自在?如果没有自在,懂的愈多是愈痛苦,体会愈多也就愈烦恼,如果你懂了后,放得下倒无所谓。很多有此觉照的人,却没有正式修佛法,或者没有人帮他开导,就会很害怕,就会放不开,到最后变成神经兮兮。

问题是你通了以后,有没有自在?没有自在就是要再修,修到觉知以后,下一关要悟入空。如果有照有觉能够不住法,那就是空。但我们常常在讲修空观有两个阶段:我做不到空却一切相,所以,我就要用绝对的空去否定一切,你说有,我说没有,业障一直来,我说这不是业障,这是巧合,不要一直说:「有!有!有!」,还没有定力的时候,不要一直说有,有定力以后看多了,才能承认有,这样对你就没有影响。当悟得空能脱黏后,又要回到相对空的境界,那就是圆觉,已经是比较圆满的觉悟了。

一个人修行到身气脉有动的话,还照不出来,觉不出来,那就是没有境界。而有照有觉的功夫,表示你心没有全开;开了大半,而没有灵通、没有一些异能,代表你心没有成就,故身有成就还不足以让你心有成就。有的人说我没练气功什么的,就有这个觉照的功夫,那是宿世因缘,你前一世修得的。有时难的是前世修的到今世,还来不及跟佛教接触,就进入有照有觉的境界,这样的人,每个都会搞得神经兮兮的。

有觉照不能放下,虽然现在心比较定,知道怎么回事,随时还会碰到因缘,还是会不自在,还是有障碍,要练到空的话,就不住一法了。为什么别人去亡者家里不会怎么样?而你还是很敏感,是有觉照这些而摆脱不了。总而言之,就是有照有觉,但没办法自在,这都是障碍,没有悟入空以前,都是要舍掉一切法,这就是在修行,你心觉照以后不要去攀一切的缘。

「是故菩萨常觉不住。」这句话就重要了。不觉的话,这佛性死掉了,所以我们常讲,不要说「无想」,住在空的境界,你要有觉有照,然后常觉不住,这不住就要练。我们看很多人的行为,或看进他的心里面,哪一个对?哪一个错?知道就好,不要一直去想转他,要去改变他,他这么走来,有他必然的因缘。觉照了以后,就要自然、放下!因缘成熟,自然有不同的境况,发生以后,也许就走上正途,在还没走入正途以前,你光急也没有用,所以觉照变成一种障碍,就要练习放下,不要管它,总有一天会改变的,在还没有证到自然无住以前,只好用有为法去安慰、打断你挂碍的心。所以菩萨常觉不住,如果不觉会变成无想,觉不出来的话,变成无知。

刚刚我们谈到四禅的境界,要跨入地上菩萨境界以前,在打坐时,常处在「无想」的境界,这样一直下去,会变成无想天的果报。无想天跟广果天的寿命一样,四禅有三天,广果天的果报最高。打坐常不起心动念,不随你的觉知去观照一切境界而起心动念的话,会变成无想。修佛法不是怕想,也不是怕念头起,就怕觉知以后,而放不开,变成一种障碍。虽然不能一下子就修得无住,那就用心里呼口号的方法说:「放下吧!无所谓啦!」此种第二层次法门不得不用,因为,我不能像菩萨一样,能入无住的境界。诸佛菩萨也是这样修上来的,修了几万世,才有这样如如不动的觉照不住的功夫。

我们在过程之间,有照有觉但有所住,有所住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挂碍,那如何来转成没有烦恼?这就是地上菩萨要修的,能照能觉的心,已经比地前菩萨的心还灵通九倍。你现在这个灵敏感应的心,如何自在?这跟无知无觉的自在不一样,你要是有照有觉,就是有心通力,知道很多事情以后,不能自在,就要去转。要发生不如意的事,转成不发生,如果心能无住,就不会发生,如果有所住,除了烦恼以外,对事情都没有帮助,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

「照与照者,同时寂灭。」登地菩萨以后,不必用照,只须了知无明性空,虽是常觉,亦不住觉,外无所照,内无能照的觉,故照与所照,同时寂灭。要进入空的话,能照的是我们的觉知,对所照的境界要灭,地上菩萨要练成自在,只是觉得事情要发生时,觉得不太对,但也没有事,这两个层次就在这里,有照有觉放不开,所以境就会现,照和照者,同时寂灭的话,就不去应这个缘,这个关键就在这里,要发生的事,能照的心,被照的境,同时都寂灭。也不是说寂灭了以后,什么事情都没有,最后它还是有。

你看埔里那么多佛寺庙在那里,菩萨都不知道会发生地震吗?那他应该告诉每一个人,什么时候大家都出去,不要在家里,因为菩萨没有这种挂碍的心,倒就倒!若是福德、因缘、果报都不错的话,怎么倒也压不死他,像灵严山寺不是倒了吗?大家都跑出来,既然菩萨知道要倒了,怎么不叫他们先出去?有所觉知也不能去应缘,发生以后再来处理。埔里地区的出家师父们,所住的有形寺庙倒了很多,但就没听说一个师父往生的,奇怪吧!

世间的一切因缘果报就是这样,不能故意要封闭那个要发生的因,只是发生时,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人员牺牲减到最小,要知道「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这有没有觉,连觉都懒得去觉,这样才能心通精合而无碍。所以有觉照的人,不是说不好,但是还没有完全解脱,还有挂碍,已经照到未来几天会发生什么事,那还是有觉照,还是去攀那个缘。所以「照与照者,要同时寂灭」这样的话,就没有一个觉知的心会被牵扯住,若有一个头就可能被提去砍头,如果没有头,那怎么砍?底下就在说明这一段。

「譬如有人自断其首」,把那个能觉照一切因缘果报现象的觉知,自我斩断,自断其首头,还有没有东西可以让人再来斩我的头,因为我没有头了,怎么斩?「譬如有人,自断其首。」能断之人喻能照之心,所断之首喻所照之境。

「首已断故,无能断者。」首(所照)已断故,无能断者,因所照已灭,能照亦亡,不可能起一个能照之心去准备照下一个境,故能照与所照同时寂灭矣。所以「无能断者」谓没有一个头可以拿去斩,若你有头的话,就会去感知一切境界,那一切的因缘果报就是在感知我们这个头,就是感知我们的觉照,你这个觉照自动砍掉了,不再觉照了。「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寂寂然的不动,不发生功用,灭却对一切境界的牵扯。

「寂灭」这两个字,讲了好几次了,懂吗?寂寂然是我们的体,不动的,相对的去对境不执,那就是灭,不是把什么东西都压得没有。就是我有一个觉知的心,我不去捉它,不管你寂灭不寂灭,世间的事情都一直在发生,这是因果嘛!算是我寂寂然的体,心精通合,不会去挂碍任何事情,事情发生就发生,我不会去挂碍,相对的对境不去执着,这就叫灭,我们的佛性就是这个样子的。

寂灭现前,生灭法─动灭静生,静灭根生,根灭觉生,觉灭空生,空灭灭生,寂灭灭已,佛性现前。所以照与照者都同时寂灭的话,佛性现不起来吗?有因缘就现起来了,所以既然佛性能现起来的话,那是什么境界?就是你把觉照的这个头,自我砍断,佛性自然因缘而现。

「自断其首,无能断者。」人家要来断你的头,已经没有头可断了,也就是我不主动的去觉知一切事情的话,就不会被世间的一切跟我有缘的因缘牵扯,断掉了,那普特伽罗(中阴身)不就解脱了,不会去攀缘了。我们跟娑婆世界里的千千万万亿众生都有缘,若你能够「自断其首」,不再觉照,不再跟他们牵扯,不再跟他们攀缘,有业力要来提你的头,因为我自断其首,故「无能断者」,如果种种妨害圆满觉性所现起的这些障碍,都已经没有的话,那你还有什么障碍要来灭呢?

现在主要的问题,在于「觉」跟「照」变成我们的障碍,现在自断其首,已经灭掉「觉碍为碍」的那个心了,再也没有一个妨碍你证得圆满觉性的障碍会存在,也不必要去灭它,所以境还是有,但是我自断其觉照的心去执那个境,那外境就不会变成一个障碍你觉照以后的境界了,这样整个修行过程到这里,地上菩萨就真的解脱了。

很多同学为什么不能解脱?就在有觉有照,又不能把能照的心空掉,不能把所要照的境,相对的疏离,所以才会有不自在,才会有挂碍。现在,我把觉照的心不让它那么敏感,不对一切境执着,所以你不要叫别人来改他的毛病,你要修自己为什么对这个人做这件事情看不进去,不管是做的对或错,你都要守住你的心,不要被外境来迷惑你的心。

同理!你有觉有照的心,去照到那个境,那个境就不会来迷惑你,你放不下,那就是还有一个觉照的心要把它砍断,照与照者要让它同时无碍,讲修行层次,就只有到这里。

「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则以碍心者,是言因以觉照心来灭却所碍之境心,会心生障碍,故以「觉照为碍心」喻能照之觉知为一碍心。「自灭诸碍」即是将觉知心灭,则所照境亦即灭诸碍。诸碍(所要灭之碍)已自断灭,不必有一能灭之觉心,此即能做到主客皆灭的对待解脱智慧。

「修多罗教,如标指月。」这跟地上菩萨本来没关系,现在讲经典,一切的经典是修多罗(sutra梵文发音),经典虽然是世尊所讲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了解当初世尊的意思,讲的经文翻成梵文、再翻成中文也只是一个指标而已。

所以「修多罗教,如标指月」,就像某人用手指指向月亮,但是月亮-大满月就是目标吗?是的,这是手指头指向目标,世尊所讲的经典,就像手指头指向月亮(月亮表示目标-圆满觉性),要我们看目标、看月亮,不要看手指头(手指-修多罗教),你不要光只在经典、文章上,看文字的字面意义,那是没有用!

这只是标示叫你断掉有觉有照那个可觉知的头,要怎么去断,要实际去印证,「如标指月」只是告诉你,我们要断觉知的头,要从心地这里断,不要一直在经典上探讨,不要光看指向月的手指头,光看经文,而是要看终极目标物。

「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你证到地上菩萨有觉有知了,哦!有觉有知原来是这样!如果你没有到这境界的话,以为我捏你一把,你会痛!这就是觉,好像肚子饿了该吃饭,那是觉;这样是错认了经典所讲的意思,所以,一切经典都是比量意识,它只是标示目标在那里,你要去证,你要去得到月亮(这个实际东西)以后,你就知道原来经典在讲的,就是讲这回事情,不然有觉有知,一般没有这种觉照功夫的人,他会讲什么是有觉呢?他说我会痛!是有觉。其实经典不是在讲这个,在讲我们一个灵敏觉照的心,可以应万种缘的心,轮回的根本就在这里,你要怎么把这个能觉知一切因缘的头砍断?

讲了半天!你现在已经知道原来是在讲哪个,但要去印证,如果真的见月亮了,就代表你得到这个有觉有知,断了头这件事都证到以后,原来世尊讲的是这回事情,才了知所标、所指向的事情,并不是目标物。譬如经典所讲的内容也知道了,原来手指头所指的是方向,不能把它当做是月亮,你证到月亮的时候,才知道所标示的只是一个说明而已,不是你真正要找的。所以「毕竟非月」指标的手指头跟月亮本来就不一样,一个是指方向,一个是指目的物,不要把指方向的经典当做目标一直在研究,它只是告诉你要从这个方向去找,找到的话,你才知道两个是不一样。

「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诸佛也好,菩萨也好,有所开示变成文字,这些都是指向你要找自性的方向而已,不要沈迷于所讲的经文上的文字内容,它只是导向一个方向而已,使你能了解这回事情。

前面是讲修证的功夫,后面是讲对经典的利用心态,不要把事情主客搞乱了,你了解到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问题是你不能有觉有知,你不是地上菩萨,不能断首不去攀一切境,照、所照同时寂灭,那还是没找到月亮一样,还没找到自性。现在证得的话,从经典上来体会,哪一个是主?哪一个是过程之间方向的引导?懂得这些以后,你才有资格说你已经入地,也可以遵照我们体性的觉知走下去,这是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者。


(六) 明随顺觉性相

「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最后一段讲的是什么呢?还没有证到断头时,应该怎么来修?要了解随顺觉性的时候,怎么来配合它呢?不要以你这个妄想或采有为法来修,如果你这样搞下去的话,永远证不到把你觉知的头断灭掉。所以有觉有照的话,不能自在,一定要有一个方法让你把照与所照同时让它寂灭,你现在要了解理论后,再以这个方法来修。

什么叫做「明随顺觉性」?这一段话在《圆觉经》里最常被引用的,也要有实际证到这个境界的人,才会爱惜这一段经文的话,也就是无色界世间禅者,要去调整他的心态,不要注重那种觉知,不要注重那种所照的境界,自认为我已经了解了未来要发生的,过去已发生的人、事、物。光了解这些是没有用的,你要超越这种了解(觉知)才能够解脱,不然你的头(觉知心)永远很敏感,觉知可以照一切因缘,照了以后又跟它去搅和、去轮回,所以有所觉知都要把它看成虚妄不实在。

有的同学觉知以后很认真,当一回事情,如果不能超越你还是凡夫,那怕你有觉知而且那么地准也没有用,因不能够证入梵行(清净行)。「梵行」是你修行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没有男女的淫欲心,如果有淫欲就会再来娑婆世界受生,做到没有淫欲心,再往上知道诸法的觉知而能把它断掉,才能够成就菩萨的圆觉境界,要知道道理很简单,只是你有没有办法舍弃这种觉知的神通力量。

「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这是地上菩萨,不是地前菩萨,地前菩萨的妄心根本就是妄想,他很会攀缘,没有缘他也会自己打妄想,有攀缘就住境,自己胡思乱想。既然是地上菩萨就不能打妄想,不妄想不是只有一时而已,是居一切时能不打妄想,这代表二六时中(印度一天时间分成日夜为二,日或夜又分为上、中、下,合计24小时)都不要起妄想念,为什么会起妄想念?第一个来自于无明的种子现起,你还有习气就会去捉它。第二个是你觉照的心(有觉照的心)感知外在因缘,然后就起心念相应,这些都不是你自在的体性,都是你的习气所现。

我一直在强调体性是空,能体会体空但不能有意念执取,这些心意念都是虚幻不实在的,所以居住一切时间不要起妄想心、妄想念,这里讲的不起妄想念就是前述第一个境界,不要无事找事,无因缘找妄缘。无事找事是什么?就是没有一个实际的人、事、物发生在我们面前,然后你自己在内心(阿赖耶识里)提一个境来打妄想,这叫做无事找事,就像想阴、受阴魔境一样,本来是虚幻的,没有人、事、物,但可不可以自己创造,可以!

妳想想妳婆婆,以前很照顾妳(常常修理妳),经过几十年了,现在想起来就一肚子的火又要冒出来,以前被欺负得太厉害,这样自己去捉这个境来烦恼。妳婆婆在那里?她现在没有在妳面前,这叫无事找事,没有一个实际的因缘,妳自己去找一个种子妄缘来打妄想。故说居一切时,不要胡思乱想,去动这个念,现在妄想心起,我已经做到居一切时不去打妄想了,暂时不起妄想了,但怎么还有念呢?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你叫我不要打妄想,这个妄心又从那里来?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第二个境界,对于外在因缘的感召。地上菩萨有觉有照的头,能不去感召这个因缘,是为解脱。若这个因缘还没到来,但是有感召心,有感召是第八识所感而现,而第七识当然会去捉第八识因缘影像。第八识所了知的因缘,阿赖耶识会自己照而后现,而第七识它不会照也不会现那个境,只会执着第八识所现为真;这第七识的妄想念是虚幻不实在的,不管怎么样,它都会起妄想心,是依我们的佛性(第八识)鉴照一切因缘,然后第七识执取,经第六识的错认感召为真,譬如我体会到某事时,这是我的真心感知,然后我会现起妄想,这时候的妄想心,不要一直压它,不要故意让它息灭,而是要让它自己息灭下去。

为什么要这样?第一个妄心不起,我做到了,第二个为什么妄心起的时候,不要去压它,不强要让它熄灭掉呢?这里面是有因缘可观的,不动的体性还会产生念头,我可藉此来观这个因缘,这是佛性鉴照的功能现象,你不必要强去压抑它,让它自己息灭。起时用一个了了知觉来看它,这个念在想什么?这就是你觉知的能力,就是你佛性不空,能现起一切法的根本。所以于诸妄心,亦不要强迫它熄灭掉。不熄掉中你可以观它,看它里面在说什么?问题看了以后你不要烦恼,接下来告诉你不要烦恼的道理在那里?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因为一切都是虚幻,刚刚有因缘所现的妄念,你叫我不要熄灭它,现在面对它要不要看得很清楚,不要!稍为懂一下就好。「了知」跟「懂一下」有什么不同?何谓「了知」,譬如你心念挂碍那个因缘,而起一个念头,闪一下过去了,如果要了知,就要用分别心而去强知它,这就执境了,心会乱的!所以住妄想境,不要很用心的加以分别,不能了知亦不要进一步去思考,虽然念头现出来不加以了知,但我也知道什么事情。若强了知后,如果好事要发生你就会很喜欢,不好的事你就会很烦恼,甚至阻止它发生,所以你能不能解脱,就在这句话的证知上。

「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如果妄想念(真心所现之念)闪出来时,你感知而不被境来影响,也不再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你有觉知好坏总是有感觉,但当下不去分辩真假,这才能断掉你感知的根头(轮回的根本心识);在你有感知而不被影响,你一定要超越它,要超越就不管它真假。所以过程之间,闪过的念头,于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去分辩刚刚的念头是真假。以前从开始到现在,你是如何修的,对这样的妄念,你是以什么心态来面对。如果不是用上述这样的法门来修,就是依附外道法,非解脱道修证的心法。

另一方面,如果让心念都不起,变成佛性死掉了,无觉无知;如果能让你有觉有知的心去应一切缘,其感知的一切境,你就要超越这些境,不要去提这些境,连真假都不加以分辩。所以这里经文分为好几个层次在说明:

第一阶段:你不要自己打妄想,没事找事,做到了没;做到了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再来内心还会起念,那是你佛性所感知的一切因缘,这时要不要压它不起念呢?不行!不起念就不能了知什么事情,佛性也会被压死了,所以到此境界就到了六结使(动、静、根、觉、空、灭)里,「觉」然后要入「空」,空证到了,要把空也灭掉,到此阶段变成相对空,即「灭」的境界,有境而不分别真假,不分辩真假就把头断掉了,即照与照者,同时寂灭。

第三阶段:你可以觉知要发生什么事情,里面有什么因缘,能不跟它搅和,就超越了,所以我知道境,但不随境(因缘)流转,这样一方面知道因缘的来龙去脉;一方面又超越它,而不随业流转,才有办法解脱,超出三界。

所以行者于无了知之间,不要去分辩所起的心念是真、假,这段很重要!再来下个结论:
「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这跟一般外道或二乘所修的法,都不一样,二乘有时候不去管事,反正眼不见为净,懒得去看什么事,他对法的执着没有办法完全灭。现在菩萨不一样,要懂得法的起灭因缘,要去看这件事怎么发生?又有什么因缘?还要有一个能力去超越它,不要随因缘去流转,不随因缘流转,法起不辩真假就好了。所以在内心闪一个念头,不要再去分辩它是真是假。

如果你听到这个法门而能够认真的去信解受持,且不怀疑,避开这些心感的纠缠,才能回到真正的自性,也才能把对一切因缘果报、感召的力量(执着很强的业根)破灭掉,这段跟《金刚经》里所说有点异曲同工之效。《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相包括妄想相(不真实),因缘感召的妄念(真实),都把它看做妄想不真实,这才能超越业力的牵扯。

所以这段经文你能相信,然后受持,而不产生惊怕,这样不用灵知灵觉心去感知一切外境(因那种妄想心所执的境,还有一种牵扯的力量,会使你轮回),而以体性去感知一切境且不随境流转。这两个层次不一样,一个是会算命,但还是随业在流转;一个是会算命,而且还可以超越再把命转过来(解命),这要用你的体性,让它自在才有办法。

所以不用怀疑经典,听了以后也不要害怕,最后你得到什么?什么也没得到。失去什么了吗?什么也没有失去!反而更清楚的可以用自在的体性去感知一切境,但不随一切境迷糊、流转。这些境包括你内心的感情作用,世俗之间的感受,恢复到自在的体性而能不随境流转。你如果能做到这样,就能彻底了解什么叫随顺觉性。随你自在的佛性应缘,而不用妄想习气来引导自己趋向业缘,即能以自在心住入佛圆觉的佛性(实性),而能用它来应一切因缘。

谈到这个"性",在唯识中有三性说,以此来区分这段经文:

  1. 遍计所执性:是指「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因为一切妄念都是遍计所执,就是无事(无因缘)找事,亦即烦恼的根源。

  2. 依他起性:是指「于诸妄心,亦不息灭」,这是有事(因缘)而依他(因缘)起性,即有外在的因缘而缘起自性相应生法。

  3. 圆成实性:佛心处在不息灭一切因缘间,用圆成实性(空理)去应对一切因缘境界。

这里经文是指「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用圆成实性去了知,不用分别心去认知,也不必去分辩真假。因为圆成实性可面对外境诸缘而无碍,因圆成实性是空性,能不黏着一切境;空性若没圆成,就表示还有余习去应缘,若有圆成实性,就能自在的应缘,而不被境迷,才有办法解脱、超越。

世尊对菩萨所讲的经典都是相通的,只是名相不同而已。一般没有大乘种性的人,听到这种法门都会害怕,怎么把觉知灭掉,采不即不离,所感知的灵知灵觉不去用它,那这个「我」在干什么?我又在修什么?他不知道抛弃这些,圆觉的佛性才会应运而生,这是《圆觉经》中所述实修的层次,也是很实用的法门,如果你能依照经文去做,也可以体会出心里面有很多妄想念会出来,但学习不要去乱讲,憋不住讲出时,就代表你还有法的执着。最好要「不辩真实」,不落于口舌的言说中。

( 88 12 月 19 日 讲于 法尔 )


[ 圆觉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