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大般若经》卷四十九
             初分摩诃菩萨品第十三之三


一、前言

48卷满慈子菩萨继言,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心修净戒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菩提,为护净戒于诸所有都不恋着,不趣求声闻、独觉,况异生地。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心修净戒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六波罗蜜多相不取不着,当知是菩萨摩诃萨擐大功德铠。菩萨摩诃萨具擐六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以一切智智心,修行安忍时,于六波罗蜜多相不取不着,擐大功德铠,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一切有情擐大功德铠。菩萨摩诃萨具擐六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以一切智智心,修行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时,于六波罗蜜多相不取不着,擐大功德铠,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一切有情擐大功德铠。

满慈子菩萨继言,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离欲恶不善法,住四禅具足,四空处具足,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持此静虑、无量、无色,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先自安住静虑、无量、无色,于入住出诸行相状,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为断一切有情诸烦恼。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无所得而为方便,于一切法起常、非常等相不住着,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由如是等方便善巧,为欲利乐一切有情发趣大乘故,复名摩诃萨。

49卷满慈子菩萨继言,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乘六波罗蜜多,不得六波罗蜜多,以布施言,不得施者,不得受者,不得所施物,不得所遮法。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为遣修故修四念住,为遣修故修卅七道品、三解脱门、四无量、四无色定、六度、五眼、六神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空等。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施设言说,菩提及萨埵俱不可得、五蕴、六根、六尘、六识处不可得,缘所生觉受不可得。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六大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六大不可得,四圣谛、十二因缘、十八空、真如、法界、法性、法定、法住、离生性、平等性等不可得、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六度、五眼、六神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空等不可得。

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无上正等菩提但有假名施设言说,无上正等菩提不可得故,无上正等觉者但有假名施设言说,无上正等觉者不可得。菩萨摩诃萨虽乘大乘,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于诸佛所听受正法,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而心初无佛国等想,当得一切智智转正法轮。

所谓菩萨摩诃萨应能以一切智智心,再以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一切法,并对菩萨摩诃萨观仅有假名施设言说,一切法均不可得。如此,菩萨摩诃萨乘大乘,修一切法又观无所得,又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于诸佛所听受正法,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而心初无佛国等想,当得一切智智转正法轮。

 

二、经文

1.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乘六波罗蜜多,不得六波罗蜜多,以布施言,不得施者,不得受者,不得所施物,不得所遮法

尔时具寿舍利子问满慈子言:「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满慈子言:「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乘布施波罗蜜多,不得布施,不得布施波罗蜜多,不得施者,不得受者,不得所施物,不得所遮法。」

(1)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乘布施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乘净戒波罗蜜多,不得净戒,不得净戒波罗蜜多,不得持戒者,不得犯戒者,不得所遮法。

(2)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乘净戒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乘安忍波罗蜜多,不得安忍,不得安忍波罗蜜多,不得能忍者,不得所忍境,不得所遮法。

(3)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乘安忍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乘精进波罗蜜多,不得精进,不得精进波罗蜜多,不得精进者,不得懈怠者,不得所遮法。

(4)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乘精进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乘静虑波罗蜜多,不得静虑,不得静虑波罗蜜多,不得修定者,不得散乱者,不得定境界,不得所遮法。

(5)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乘静虑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乘般若波罗蜜多,不得般若,不得般若波罗蜜多,不得修慧者,不得愚痴者,不得过去、未来、现在法,不得善、不善、无记法,不得欲界、色界、无色界法,不得学、无学、非学、非无学法,不得见所断、修所断、非所断法,不得世间、出世间法,不得色、无色法,不得有见、无见法,不得有对、无对法,不得有漏、无漏法,不得有为、无为法,不得所遮法。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乘般若波罗蜜多。舍利子!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

2.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为遣修故修四念住,为遣修故修卅七道品、三解脱门、四无量、四无色定、六度、五眼、六神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空等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为遣修故修四念住,为遣修故修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1)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为遣修故修空解脱门,为遣修故修无相、无愿解脱门。

(2)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为遣修故修四静虑,为遣修故修四无量、四无色定。

(3)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为遣修故修布施波罗蜜多,为遣修故修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4)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为遣修故修五眼,为遣修故修六神通。

(5)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为遣修故修佛十力,为遣修故修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6)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为遣修故修内空智、外空智、内外空智、,空空智、大空智、胜义空智、有为空智、无为空智、毕竟空智、无际空智、散空智、无变异空智、本性空智、自相空智、共相空智、一切法空智、不可得空智、无性空智、自性空智、无性自性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

3.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施设言说,菩提及萨埵俱不可得、五蕴、六根、六尘、六识处不可得,缘所生觉受不可得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施设言说,菩提及萨埵俱不可得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色但有假名施设言说,色不可得故,受、想、行、识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受、想、行、识不可得故。

(1)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眼处但有假名施设言说,眼处不可得故,耳、鼻、舌、身、意处,但有假名施设言说,耳、鼻、舌、身、意处不可得故。

(2)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色处但有假名施设言说,色处不可得故,声、香、味、触、法处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声、香、味、触、法处不可得故。

(3)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诸受但有假名施设言说,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故。

(4)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耳界但有假名施设言说,耳界不可得故,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故。

(5)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鼻界但有假名施设言说,鼻界不可得故,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但有假名施设言说,香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故。

(6)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舌界但有假名施设言说,舌界不可得故,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味界乃至舌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故。

(7)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身界但有假名施设言说,身界不可得故,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但有假名施设言说,触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故。

(8)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意界但有假名施设言说,意界不可得故,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但有假名施设言说,法界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故。

4.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六大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六大不可得,四圣谛、十二因缘、十八空、真如、法界、法性、法定、法住、离生性、平等性等不可得、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六度、五眼、六神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空等不可得知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地界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地界不可得故,水、火、风、空、识界但有假名施设言说,水、火、风、空、识界不可得故。

(1)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苦圣谛但有假名施设言说,苦圣谛不可得故,集、灭、道圣谛但有假名施设言说,集、灭、道圣谛不可得故。

(2)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无明但有假名施设言说,无明不可得故,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但有假名施设言说,行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不可得故。

(3)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内空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内空不可得故,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不可得故。

(4)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真如但有假名施设言说,真如不可得故,法界、法性、法定、法住、离生性、平等性实际但有假名施设言说,法界乃至实际不可得故。

(5)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四静虑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四静虑不可得故,四无量、四无色定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四无量、四无色定不可得故。

(6)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四念住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四念住不可得故,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不可得故。

(7)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空解脱门但有假名施设言说,空解脱门不可得故,无相、无愿解脱门但有假名施设言说,无相、无愿解脱门不可得故。

(8)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布施波罗蜜多但有名施设言说,布施波罗蜜多不可得故,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不可得故。

(9)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五眼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五眼不可得故,六神通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六神通不可得故。

(10)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佛十力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佛十力不可得故,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但有假名施设言说,四无所畏乃至一切相智不可得故。

 5.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无上正等菩提但有假名施设言说,无上正等菩提不可得故,无上正等觉者但有假名施设言说,无上正等觉者不可得

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无上正等菩提但有假名施设言说,无上正等菩提不可得故,无上正等觉者但有假名施设言说,无上正等觉者不可得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从初发心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恒修圆满不退神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于诸佛所听受大乘相应之法,既听受已如理思惟精勤修学。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

6.菩萨摩诃萨虽乘大乘,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于诸佛所听受正法,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而心初无佛国等想。当得一切智智转正法轮

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虽乘大乘,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于诸佛所听受正法,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而心初无佛国等想。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住不二地观诸有情,应以何身得义利者,即便现受令彼获益。

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乃至证得一切智智,随所生处不离大乘。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不久当得一切智智,为人天等转正法轮,如是法轮,一切声闻、独觉、沙门、婆罗门、魔王、梵王、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世间所不能转。舍利子!以诸菩萨由如是等方便善巧为欲利乐一切有情乘大乘故复名摩诃萨。

舍利子!如是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菩萨摩诃萨,普为十方各如殑伽沙等世界诸佛世尊于大众中,欢喜赞叹作如是言,某方某世界中有某名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不久当得一切智智,为天人等转正法轮,其轮世间、天人、魔梵、声闻等众皆不能转,如是展转声遍十方,天人等众闻皆欢喜,咸作是言,如是菩萨,不久当得一切智智转正法轮利安含识。(待续)


[ 大般若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