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大般若经》卷叁
             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一(2)
 
     --圆满叁解脱门


   1. 经文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是叁十七菩提分法不可得故。

2. 分句解释

 

(一)、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大菩萨要能够安住在般若波罗蜜多时,能以智慧力渡到彼岸,应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若过程之间似有所得,要以方便法待之,随後能舍弃就要舍弃,才能超越心对身与境的执着,终以无所得而悟得无为法境界。

既然大菩萨所言要安住在般若慧中渡到彼岸,就不能借用有为法,因有为法无从渡到彼岸,必须藉靠无为法,始能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法。无所得始能入无为境,而无为境有六种:

1. 虚空无为:破色身入无色界世间禅定行者,观心如虚空,要放至多大的虚空界,都能如意的将心扩大至无量无边的虚空界,因无心空断业牵扯的能力,故还是在凡夫位,天寿尽还在轮回六道中。故行者宜修佛禅证得不动无为,始能如实解脱。

2. 择灭无为:破色身行者开始对一些不净法选择,以无为法灭却一切不净法,然对一切善法,犹有所执而造业。另在修证上,可以选出一种法去灭却另一种法,犹住有为境,有所选择而去取用,所以虽然是要悟入无为境,但是其中仍然包含有为法用。

3. 非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就是善、恶、顺、逆等等法境,都能不选择与动作,而住入无为的状态。非择灭无为比择灭无为要好的多,譬如择灭无为修证时,坏的可以用无为法修入,好的可能就会去做有为之法,这就有所选择的。

4. 想受灭无为:感情领纳(受阴)、思想、妄想(想阴)都灭亡了,是为想受灭尽定之无为。五蕴身虚假,能灭色受想叁阴之无为境,虽不能超越命浊,但断烦恼浊已没问题。

5. 不动无为:面对诸法都能以佛性觉知,且能如如不动,这是八地菩萨的境界。并非无为就是不做,一切世间的事情,但於内心不动,所以既然要修解脱法,最好从禅宗去下手,直接趣入不动无为,亦即是要以般若慧度到彼岸。要以无为为方便,但要是做不到不动无为时怎麽办?并不是每一个人一下子就能做到最好的。

6. 真如无为:真如无为是佛的境界,菩萨摩诃萨最终目的也要得真如无为,心都不可用一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同佛、菩萨的心地。我们只有渐次地修证,这六种无为在修行过程之间,如果不是当下开悟而证得,也都是在这中间渐次地修证。

开悟者如同禅宗行者要执杖牧牛,而如何在修行过程之间,以无为法使得内心不去攀缘?并非只有眼、耳、鼻、舌、身对境去起心动念,亦有第七意识执着第八意识的种子。有时候第八意识的种子,尚且现不出来,或者有时现出来却无法察觉,但是第七意识却能清楚地执取抓它,执着第八意识的种子,因之而起妄想。如何将这种起灭除却,由於习气、毛病没有灭除,就无法解脱,尤其是现实的人生之间。

譬如对於一件事看不过去,听讲一句话听不进去,如果连这些表面的都无法控制,那要如何去修内心阿赖耶识所现的种子缘呢!因为第七意识执取一切种子非常强烈,每一个种子都是果报的因,如何灭除它。因此表面的都无法灭除,如何让第七意识去灭执。而表面诸法的是谁在作怪?就是第六意识加第七意识,第六意识是对外境,第七意识是对内在心地诸法,所执着的是第八意识的种子、第八意识的法相。

所以可以自我比较,今年和去年有没有进步。如果有进步,也就是以前看不顺眼的,觉得人家做这些事情不对,或者是不应该这样子做,现在面对这些事情时却无所谓了,到最後连一点点批评的话都没有,随他高兴去做,这就是第六意识慢慢地灭除它的分别心;也不要因为听到一句话而起心,譬如拍马屁的话听了就高兴,忤逆、侮辱的话听了就不高兴,即使是听到了仍然坦荡荡的面对,也就是灭除内心对好、坏、美、丑、喜、恶等的观念与分别。因此要先修外境能够离境、能够不动,才能够修内心,既然要用般若的智慧渡到彼岸,首先就是要内心不动,其方便的方法就是要运用无为。

《金刚经》中言“忍辱波罗蜜”,忍辱也可以渡到彼岸。对外境不如意的事情,当冲着你来的时候,要能够不动,坦荡荡的面对以及承受,不会冒火气,也没有一点忍耐的心念(假使有强压自己要“忍耐”的心念即非)。到了菩萨境界不能称为“忍辱波罗蜜”不是忍字而是安忍,对一切法能够很安祥的面对,也就不会动心、动情、动气,因此安忍的境界要高出忍辱的境界。

无为与无所得有何不同?如果希望一切有为法能够有所得到,也就是产生动心,动心是有为法。无所得於修行过程之间,如《楞严经》所谓的五蕴50种魔相,都是有所得的现象,动心意念而起的魔相。不管身体产生何种神通异能,虽然这些都是善境界,但是必须超越它不要执着。只要执着了那一个魔相,变成特长专有,就落入有所得,有所得就不是无为法,因为落入有所执着。

所以要步入真正的解脱道,在还没有做到无为以前,先以无所得而为。不要期许自己於修行过程之间,能够有所感应或者是产生甚麽善境界。若执着就会变成一种据为己有的异能、功夫,不能突破时就不会有机缘再往前走。而即使有甚麽功夫也不要去用,因缘成熟修证到解脱(不动无为或真如无为)时,叁明六通於金刚如来六地时自然显现,才是真正的神通。世间禅定四禅所修证到的五通,若不能证到无为解脱时,亦是产生不了对抗业力的作用。

因此最後既然要修证渡到彼岸,必须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以下讲了很多的方便法,上一次讲了第7种渡到彼岸的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是初基菩萨的法门,而菩萨摩诃萨(大菩萨)不能以六度为满足,而六度做不到亦成不了大菩萨,所以要以无所得为方便法,成就大菩萨的修证。

(二)圆满卅七道品-----叁十七菩提分法不可得

「应圆满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是叁十七菩提分法不可得故。」

叁十七道品是小乘行者(声闻、缘觉)修的,为何大菩萨还是要修此卅七道品呢?若是当世菩萨是不要修,但是要学、要懂。若是当世要成佛,行者还是要品品圆满,故佛地时,个个法门都要修证。

在禅宗,未悟入前,禅修中也会现卅七道品境界,只是或多或少而已。初学打坐,难免要涉及卅七道品。《佛说大安般守意经》云:「安般守意有十黠,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四谛(苦、集、灭、道)、若是十黠成,再谓合叁十七品经,为行成也,(十黠、卅七道品)如灯火有两因缘,一者坏冥,二者见明。」

所谓叁十七道品者,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也。以上前六位菩提分法是唯取不决定者,故通於有漏法,而七菩提分唯通无漏法,故说是唯取决定者。若总称唯取决定、不决定法,则意指全卅七道品,故包括有漏、无漏法。

四念处者又名四念住,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及法念处。故修法应观身不净,是身念处;观受是苦,是受念处;观心无常,是心念处;观法无我,是法念处。

四正勤者又名四正胜,即精进勤劳修习四种道法,以策励身、口、意,使断恶生善之意,所谓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是也。

四如意足者又名四神足,即欲、念、进、慧等四,用此四种禅定来摄心,则能如意开发神通。欲如意足,谓修道趣果之欲望增进;念如意足,谓念念住於正法不退;进如意足,谓精进直前,功用无间断;慧如意足,谓真照离妄,心不散乱。

五根者即信根、进根、念根、定根与慧根,因此五法能降伏烦恼,引入圣道之根本,故名五根。信根者信叁宝、四谛等之道理;进根作精进根、勤根,行者能勇猛修善法;念根是忆念正法不退;定根是使心止於一境而不散失者;慧根指由定中观智所起,而了知如实真理者。此五根与下五力同体,即於因果而起信心(信根),为果修因而起精进(进根),由精进而念住所缘(念根),由忆持念力而心便得定(定根),心得定则能知如实之理(慧根)。

五力者即五根坚固後,所发生之力量叫五力。所谓五力者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与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叁界诸惑。

七菩提分者又名七觉分或七觉支,即由五根、五力、八正道等有漏法用功後所显发之七种觉悟菩提法。七觉支一向无漏,故大乘行者应修习之。

1. 择法菩提分:能以菩提智慧力,简择一切法之真伪。

2. 精进菩提分:能以勇猛心,精进菩提觉分,力行正法,无有间杂。

3. 喜菩提分:契悟真法,而生欢喜,住法不退转。

4. 轻安菩提分:断除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

5. 念菩提分:能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

6. 定菩提分:心唯一境性,遇种种缘而不散乱。

7. 舍菩提分:舍离一切虚妄诸法,证入一切法平等故。

八正道者又名八圣道,即八条圣者修行应遵循之道法,《中阿含经》卷七中佛言:「知食灭道如真,云何知食灭道如真?谓八支圣道。能知苦如真(知八苦),知苦习如真(知老死),知苦灭如真(知老死灭即苦灭),知苦灭道如真(谓八支圣道)。」行者在入道位後,依此而修可证得阿罗汉果,得无生位。

1.正见:即谓有正确之知见,行者能知苦集灭道四圣谛等正知,即能悟得正见,於法得不坏净入正法。

2.正思惟:即谓有正确之思考,行者思惟十二因缘观,灭爱、取、有而断生死者。

3.正语:即谓有正当之语言,言无虚妄,常行软语向众生,始得慈祥。

4.正业:即谓有正确之行为,造一切业以善业为尊,不得造地狱业、饿鬼业、畜生业。

5.正命:即谓有正当之职业,出家众依法乞食或自力而续命,在家居士当不从事杀害生灵、贩卖畜肉之职业。

6.正精进:即谓有正确之努力,懈怠不是,过精进亦不是,维持正确的精进心与精进力,不做超越体力之用功。

7.正念:即谓有正确之观念,能专心忆持善法,行持善法,不挟邪知邪念。

8.正定:即谓有正确之禅定,当行者身心俱寂时,证入真空妙有、空有不二、住禅而能定之境界。

叁十七道品要专门去研究时,希望大家能够多费一些心力。在修证叁十七道品之间,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法,来圆满其中间所现出的善境界,即使得到什麽境界都要放下、要超越它,最後所讲的是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不管现出何等的善境界,修证到何等的天界或小圣果地,都要推翻掉,继续往前走,否则有所执着即难成就,无法成就与圆满大菩萨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对大菩萨开讲的,在世间四禅定中所现的神通力,或者是《楞严经》所谓的五阴五十种魔相, 要有所执着,就无法往前走,因此在修证初期时,於叁十七菩提分法都会有所体验,不管德行、神通异能等方面,也有证得那些境界的感受,在过程之间体验了以後都必须放下,不然会走不下去,而停留在世间禅或者色界、无色界等的禅定中,无法修证到解脱大道。

四念住是常被用来修行,修行者第一个所接触的是四念住法,其在叁十七道品之间都是互相呼应的,依照四念住法去修禅,去除身、心方面的执着,才能够有所进境。小乘行者或者刚出家开始修习者,大部分都会从叁十七道品中用心的去研究,修禅者直接从心地契入修无为法,所谓直接跳过去,但是既然在修习佛法,更应该了解叁十七道品中所言为何,尤其很多接触到正统佛教研究所里,这些都是必须修习的内容,希望各位各自去研究。

( 89 1 30 日 讲於 法尔)


[ 大般若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