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楞严经》行阴魔相(4-5)
                     -- 四矫乱相


5. 四矫乱相

一 、经文:

《楞严经》曰:「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知见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见相续处,名之为恒。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以理都观,用心别见。有求法人,来问其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令彼前人,遗失章句。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因有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无所言说。四者是人,有无俱见,其境枝故,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二、前言

佛陀常告诫弟子们不要「以见取见」,此话语用在行阴魔相中,亦有其特定的意义。行阴区宇行者虽有八识阿赖耶的鉴照功夫,可惜并不周圆,不能像世尊证得大圆镜智,其能力所及,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能及三千大千世界。故行阴区宇行者于有所见或无所见中,产生「有」、「无」等等矫乱见解,此毛病来自于其心性鉴照能力,未与佛的大圆镜智齐同,不能在空间上无所不遍,不能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地鉴照,仅能及于八万劫的时间内,与及于一千大千世界中。所谓大千世界者,是一千个中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共有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下,百亿四天王天,百亿三十三天(忉利天),百亿夜摩天,百亿兜率天,百亿乐变化天,百亿他化自在天,百亿梵世天。此处所谓的”亿”为「千万」之亿,非我国所称的以「万万」为亿。行者至此的境界亦即是等于四禅天的境界,四禅天行者在行阴区宇中,若不能依佛的教化,妄执所见及无所见,而坚持己见,当然会发生四种矫乱的见解。

 

三、正文解释

()矫乱肇因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知见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诸善男子在三摩提正定禅修之间,坚固凝定正心,使定心更为坚强,终于使魔不能得其便来扰乱。行者能不因余习而随境转,更有正知见的智慧,魔终不得其便。想阴灭行者,分别心灭,剩一妙明真精,没有种种散乱事宜,故说是为正知。故经云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使魔不能得其便。

至此行阴区宇行者,因已无魔扰,正念坚固,故能于心镜中起禅观觉照,观尽十二类众生生命本元,即谓穷生类本。行者在禅观中,能观见十二类众生幽隐却又清楚可见的生命本元,此本元常常现出清扰冲动受生之原动力。行者要去研究那一类众生,研究那个众生,更在十二类众生间,观见十二类众生一切业缘的本来,观察到一切众生不清净之间,他会去受生的那种原动力是什么?行者去观照它,去研究它,在想阴尽行者应有此能力来观。

行阴区宇行者用妙明真精观照中,因智慧力受时空的限制,不能像诸佛的大圆镜智,还有隐密不能见之处,故于有所见、无所见等知见中,产生自我知见后推测计度,而引发诸多颠倒之见。则是人会在有见、无见之间,产生四种颠倒之见,且还执着其所见为真,所论为实,这就会障碍菩提性的显露,终入外道遍计所执,妄执种种虚论。

虚论产生于所见、无见的执着,故有「亦变亦恒、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等八种虚论中,胡乱其语,故称遍计虚论。当行阴行者能见度仅止于八万劫中,若见有行者证得长于八万劫寿命时,以此知见故生「不死」之矫乱知见,或有见其生不见其死后轮回处,或有未见其生也未见其死者,或有见其生而不见其死者,此等种种变与恒(自我认知,其实非恒的)中,因不知其所以然,而执其所见,故产生八种虚论。

梵行禅修行者层次不同,都因有所执取而现有寿命,而其寿都以劫来计算,但劫有大、中、小之分,至目前为止,尚无有一定论,各宗教或佛教经论中所言亦不一致,也因超出我们能想象的范畴,故也不能定其一论。基本上,「劫」分为小劫(antara-kalpa)、大劫(maha-kalpa)两种,而1小劫是以人寿八万四千岁各增减 1次为 1劫,故约为 1,680万年为 1小劫。而大劫是以 80小劫为 1大劫,也有以 80中劫为一大劫的,前者如《立世阿毗昙论》卷 9,后者以《大毗婆沙论》卷 135为例,观以梵文 80小劫与 80中劫,其梵文均是antara-kalpa,故当知译者不同,将劫译成小劫或中劫,可能小劫与中劫两者是一样的。

那中劫是在何处表示,在初禅天时,20小劫称为一劫,此劫可称为中劫,又称梵众天劫,梵众天天寿半中劫,故约等于 10小劫。另梵辅天称天寿一中劫,等于 20小劫寿命,大梵天天寿一中劫半,等于 60小劫。二禅天以上天神的天寿都以大劫来计算了,因为其寿都超过 80小劫,故已可用大劫来表示,如少光天天寿2大劫,无量光天天寿4大劫,光音天天寿八大劫等。

中劫也有称 20小劫中,除第 1次减劫 ( 从人寿 8万 4千岁每 100年减 1岁,至人寿 10岁 ) ,及第20次增劫(人寿由 10岁每 100年增 1岁增至 8万 4千岁止),中间 18劫为增减劫,称为中劫,各中劫中的时间都是相等的。在此等中劫中人类都会遇有三劫,即刀兵劫、瘟疫劫及饥荒劫等。依《大毗婆沙论》卷 134记载,于各中劫之减劫时,人寿每减至 10岁时,三灾即出现。刀兵劫起自于那时的人瞋毒心增上,相见即生伤害之心,互相残害,经 7日 7夜方止。继后非人鬼神吐毒,瘟疫兴起,疾病流行,人类不闻有药医之名,当然无有医治之实,遇瘟者亡,时亦经 7月 7日 7夜方止。之后天龙见人心不善,忿怒责怪,因而不降甘雨,经 7年 7月 7日7 夜乃止。由此世界各地荒旱,万物不生, 10岁寿命人类终于失灭。

举例说明这些劫的算法,主要来探讨行阴区宇行者,于禅定中能观的 8万劫内众生因果轮回,到底其时间有多长?为什么会见有、见无等而起遍计所执。若 80小劫为一大劫,那 8万劫相当于 1,000大劫,也就是说天神的天寿若是在 1千大劫中者,行阴区宇行者,即能以宿命通观其出生及寿住的现象;若是天寿超越 1千大劫者,此行阴区宇行者所观到的应是不知其生,也不知其灭,可能说无所生亦无所灭,甚至于会认为是永生(永恒)。超过一千大劫寿命的天众有那些?都是那些色界四禅后五净居天的声闻、缘觉诸圣人,无烦天天寿1千大劫,无热天天寿2千大劫,善见天天寿 4千大劫,善现天天寿8千大劫,色究竟天天寿一万八千大劫。除此之外,无色界四空处定天神其天寿更是久远,空无边处定天神寿2万大劫,识无边处定天神寿4万大劫,无所有处定天神寿 6万大劫,非想非非想处定天神寿 8万大劫。此等天神的出生及轮回现象,都不是行阴区宇行者所能观其天寿之首尾的,也因之智慧所局限,而依其所见而起四种颠倒见。

 

()、第一种颠倒---八「亦」矫乱

「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见相续处,名之为恒。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以理都观,用心别见,有求法人,来问其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令彼前人,遗失章句。」

「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见相续处,名之为恒。」

行者能观的是自性精明,所观的是众生的变化之业流本元。各个众生别体中动元变化,业缘迁流不止,众生忽生忽灭中,自有变易,故计为变。众生生后不见其灭,连续不断,故计为恒。

行阴区宇行者在以其心通力观一切众生生命本源之时,看到寿短众生,有的以分秒计,有的以日计,有的以年计,有的以千岁计,有的以劫计,但祇要在他能观照范围内的时空中,见其轮回不绝,常见其牵流不断,即以「变」字来阐述其所见。但有类众生,不管行者有无见其生,却不能见其死等业流再现,以其相续处不绝,就安其名为「恒」。此是「亦变、亦恒」的虚论,因智慧不具足所产生的不实知见。

 

「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

行阴区宇行者能观照能力在8万劫中,在此期间见众生所生,即安以名相说,众生因缘而生,故名为「生」。行者当能观8万劫中,不见某众生之生,或因不见其未来去处,故强安其名为「灭」。故可说行者见现前所见之境,即计为生;不见过去之境或未来之去处,故计为灭,此是「亦生、亦灭」的虚论,因智慧不具足所产生的不实知见。

 

「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

行者因观照行阴迁流不息,业流相续以为因,致使错认自性不能断其业因,见相续之善恶业因,生生不已,故计在自性中以为有所「增」。又行者在观照中,见业因相续之中,在果报现完之际,以为某前业已次第消殒,故误计自性不断中有「减」。

此行者因不能去掉识心的虚狂,再以行阴业流变异,以为业流有增有减,不知自性本自清净,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有增有减者是无明所造之因,因因果果,再互为因果,终至无有完结,沉沦六道之中。故可说行者见相续之因,本性亦有所增,即计为增;见所因在相继中似已灭,故计本性似有所灭,此是因果与自性间,此是「亦增、亦灭」的虚论,因智慧不具足所产生的不实知见。

 

「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

行阴区宇行者以能观8万劫中(约13,400亿年中),见色界三、四禅天以下众生,依其业缘而生,再依其业缘灭而灭,灭后再生,生后再灭,因此业缘他都能观知,确定此众生为「有」,故名之为「有」。但行者再依其能力所观,见有某类众生,证得五净居天(小乘圣人)或无色界四空处定天神,因不见其亡处,也再不见其生处,故名之为「无」。此种众生能见其生,即见一切万物各各相生,故计为「有」,而不能见无色界天神或声闻、缘觉等圣人生灭者,故计为「无」。此是众生所执多寡,造成果报现象不一,行者能见有生处说「有」,不知其生处说「无」,此是「亦有、亦无」的虚论,因智慧不具足所产生的不实知见。

 

「以理都观,用心别见。有求法人,来问其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令彼前人,遗失章句。」

若以理地来观,则唯有一法为真。若以心相分别所见,则有种种差别相,人见意别。行阴区宇行者,因受业流牵引不止,不能以真识而观真相,而仅以行阴业缘而观,致使心有别见,未能如诸佛以超越不真实五蕴而以真识而观照,当然行者会有自我局限的境界。行阴区宇者再以所见为真而引为当然耳的知见,当然就所有偏颇。若再执所见为实境,以告诸有所求法人,那当然抓不住原则与重点,常会语无伦次,没有定论。故当有求法者来问,就有上述「八亦」不定之论说,有时说「亦变亦恒」,有时说「亦生亦灭」,有时说「亦有亦无」,有时说「亦增亦减」。故此行者不管何时,有人来问就会随兴而答,胡言乱语,如此会令后学者无所适从,不知那一句话才是对的。

说到佛法,离不开「空」、「有」及中道,若以理观之,则唯一空而已。若以相别来观,则有种种差别相。但此处世尊在说明行阴业流的行相,行者不能全盘观知,就会落于也有这样,也有那样。但这是实法实境,不是在讲解脱知见的空、有之相。

 

()、第二颠倒---执空矫乱

「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

行阴区宇行者若已能知要学无上心法,证得解脱知见,唯谛观其心,生心之处无有一处,无处本来亦是无,故说「互互无处」,可说唯一「真空」,行者也因此「无」而证得空相。然行者深执此「空无」最好,也认为是最高修证。

故当有人来参问时,不管对方的境界如何,此人唯能独答一个字,但言其「无」,其它别无有法可说,故一切尽在不言中。其实,若有实修实证者,对佛法已能圆融,当能观众生所执者为何,而加以不同佛法的教导。如一参问者境界住于「有为」之法,当教以「空理」;若有一参问者偏执「空理」,要入空亡,当晓以大义,说诸法不空不有,应能不执两边。如《金刚经》所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不应有断灭相,断灭相即是执「空」之相。若是一个初机或已开悟行者,还是教以”一切法空”为主,因此时行者还未证得空理,不能得解脱知见故。

外道强辩「无」大约有四种情况,一者未生名,故说无,如牛马未生时。二者灭已,故名无,如牛马死亡后已,名不存,故名无。三者异相,故互为无,如牛性中无马性,马性中无牛性,是谓互为无。四者毕竟无,故名无,如龟毛、兔角,此等本来「无」。

但佛弟子讲心地法门,以缘生缘灭来说明有无,缘生即有,缘灭即无,但缘法起有相之间,本自有一空体,诸法相虽生不碍真空实体,此空体不增不灭、不垢不净。但因缘法则,缘灭法就灭,因此因缘法不真故,故说虚幻不实,因是说是生灭法。而本体空是不生灭的,也唯此空体才是有恒或永恒。此生灭与不生灭法中,即阐述佛法佛性的真谛。

 

(四)、第三颠倒---执有矫乱

「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因有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无所言说。」

行阴区宇行者未证得空理,当然也就无解脱知见,此辈中人不修无上佛法,当无佛证。此等行者一被引入行阴迁流中,为观见一切众生因缘所迷,而能观知8万劫中十二类众生因缘果报,以及一千大千世界生灭的道理。因而此行者在谛观其心中,各各众生相及世界相都能显现,故因而正得诸有。

故当有人来参问时,此人唯独能答一个字,但言其「有」,譬如说,您那一生出生做什么?这一生是何因缘来受生,未来当出生做什么!故一切法唯有一字「有」。其它别无有法可说,故一切尽在言有,当然就不能教人解脱的知见,说一切法「无」,不要相信为”没有”。其实若有实修实证者,对佛法已能圆融,当观众生所执业力现前时,当教以「空理」,如《金刚经》所云,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五)、第四颠倒---有无矫乱

「四者是人,有无俱见,其境枝故,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

行阴区宇行者因观行阴,见其念念生处,可感知众生因缘,世界行相,故说「有」。又见念念灭处,终归一切行相为「无」,故说有无俱见。但因不能了知「心相」之有无真实,不知本性体空,不知因缘心有为诸法,以为没心就是无,心起就是有,都是见其境及其业力枝枝节节之事,拿不准佛陀所说「空有」之见解,故行者对其心的体会,亦乱无章法可言。

有人来参问时,答说亦有,即是亦无。因理念不清,如说有,必定有「有」也有「无」也。或言无中亦有者,如已无当能再有也。此乃断灭加有无夹杂之见,故名一切矫乱。如此理念不清,遇有穷究诘问者,当然就不能自圆其说了。

 

(六)、结成外道

「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行阴区宇行者于因有微习,受智慧力限制,局限的知见,自非正见,昧于行阴之本,见不能周遍一切,可说不正不遍,故说落于外道。如果行者不能自知,妄执不放,将迷惑自己菩提之真性。这也就是第五种外道,以一切矫乱知见,无理可据,无义可凭,因而无法应别人的穷追诘问。由此而计度,矫乱虚妄,从而堕落在外道之中,迷惑了菩提真性。这就叫做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 《楞严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