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FLO.JPG (7767 bytes) 修心法门
            
从苦谛认知起修


一、 前言

我们常听到佛陀转法轮之初,是转四圣谛法轮─苦、集、灭、道等四法,世尊言:苦谛应遍知,集谛应永断、灭谛应作证、道谛应修习。所以我们要遍知何是苦,好好认识苦,从苦中体会是无常法,无常法都是苦,是不真实的,故不要执着。然后知苦是集谛之果现,也是果报之因,过去世所造之业,那今生已遍知苦,如何来做永断此集谛之因缘,而且要作到永断,若今生作不到永断集谛,来生还是于六道中再轮回。而要作到永断集谛之业因,不黏一切因,就要用灭谛之法,也就是世尊所说的诸佛法,要去证知,所作要能办到。若光知何种佛法,而不去做修持的工夫,这就是仅光认知佛法,说而不练心、去习、去执,则集谛要永断是不可能的,集谛不灭,是对于苦谛认知还不遍、不深入,还是不具足灭谛之要理,所以修行者此心还是有所执着,当然就不能于今生得解脱。所以初步认知─苦谛「应遍知」,集谛「应永断」、灭谛「应作证」、道谛「应修习」。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如何认知「苦谛」?若无深切地认知苦谛,您就发不起出离心,就不能认知您还有多少业报要在来世无量劫中承受,所以现在首当遍认知苦谛真实道理。

这四圣谛之称为「圣」,就是能切实证得解脱初步道理,这是与外道行者认知最不同的地方。外道行者不是求生梵天以为究竟,就是说不用修行,时间到了自然就能成佛,甚至对于外道法虽知不究竟,但却不知要如何来修行,以至于修苦行者有之,妄执邪法者有之,…,等等现象无量无边。现在虽是佛教的末法时期,我们还得庆幸还有些佛陀所说的经典可看,要能先知苦谛道理,才能发起勇猛心,今生好好来修行。

谁或谁都是外道!动不动有人就喜欢讲人家是「外道」,那何谓外道?除真正学佛法要出离者外,都是属于外道。现在先来认识何谓「外道」。外道者梵语 tīrthaka 或 tīrthika,音译作底他迦、底体迦,英文解释是an ascetic,即是指苦行者,tīrthakatīrthika之原义,又系指神圣而应受尊敬之隐遁者,或英文言worthy, sacred─值得的、神圣的,这是佛陀未出现时所认知隐遁者之语。佛陀出现后,有正法可依,所以佛教称其它教派之语,本是正说者、苦行者,前者谓正说者到佛陀出现后,tīrthaka 或 tīrthika即变为非正说者、苦行者。

后来tīrthaka tīrthika即变成是外道行者,对此,佛陀弟子们都自称是内道,称佛教经典为内典,称佛教以外之经典为外典。至后世更离谱,渐渐附加异见、邪说之义,外道遂成为侮蔑排斥之贬称,意为真理以外之邪法行者。确切的说法应是仅于世间禅境界中执着为究竟者,因这这些人所修禅法,不能得到彻底解脱三界之苦,犹处于三界中。

所以只要有人不从心地修入,从身口意业让其自性清净,而专执取某一法,或只求用各种虐待自己的方法想来得成果位,这就是外道法,所以称此为外教、外法、外学。真正佛教以外之一切宗教,甚至于是自称佛弟子居士、出家人,若不知要依戒律实修此心,用禅定修除心病、执着,让其自性清净,就想成佛者,虽然此等人不修苦行,却也想要得大果位者,这些人都是属于一些外道行者。

而在古代的印度,一般依世尊言,最大的外道是大自在天外道。因此等人以大自在天(即摩酰首罗Maheśvara)为世界之创造神,奉祀大自在天,期得解脱之外道,称为自在天外道、摩酰首罗论师等。在印度此等教徒涂灰于身,所以又称为涂灰外道,还在还是有此等修行者。他们提倡三神一体之说,以摩酰首罗为本体,并谓梵天(Brahmā)及那罗延(Nārāyana)为其所化现。依此外道小乘涅盘论载,摩酰首罗论师主张摩酰首罗常住不变,三界中一切有命与无命之物皆由摩酰首罗天而生。又以摩酰首罗之身而言,虚空是其头,地是其身,水是其尿,山是其粪,一切众生是其腹中虫,风是其命,火是其暖,罪福是其业,一切生灭涅盘皆是摩酰首罗。

二、世尊出生成佛初转法轮

    佛陀出家成道后之首度说法。彼时,佛陀于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说四圣谛、八正道,示离爱欲及苦行之二边,而行中道。佛陀说法是三转法轮,此是说佛陀三转四谛之法轮:

(1)示转─指示「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

(2)劝转─劝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3)证转─证示「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  

以上每一转听法者都能各具眼、智、明、觉四行相,即是此三转各具有眼(caksus)、智(jñāna)、明(vidyā)、觉(buddhi)等四行相,或三周循历四圣谛,故称十二行相。故三、四成十二行相。仔细来说明此「三转十二行相」,是指世尊三转四谛之法轮,每一转各具四行相,故有十二行相。如上所说三转者,四谛各有示相转(肯定四谛,说此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劝相转(说此苦谛应知,集谛应断,灭谛应证,道谛应修)、证相转(说苦谛已知,集谛已断,灭谛已证,道谛已修)。

现来认识此三转,各具有四相─眼(caksus)、智(jñāna)、明(vidyā)、觉(buddhi)等四行相,此四行相也可说是具有苦、空、无常、无我等有漏果报四种行相的对治法。或三周循历四圣谛,故称十二行相,如此解释还不够能了解。据《大毘婆沙论》载,眼智明觉有两义:

(1)眼即法智忍;智,即诸法智;明,即诸类智忍;觉,即诸类智。以苦谛为例,于缘观欲界之苦谛而得苦「法智」之前位时,所起之无漏法智忍(即无间道智─无间道ānantarya-mārga,即指开始断除所应断除之烦恼,而不为烦恼所障碍之修行,然后能顺利由此可无间隔地进入解脱道,有时称作无碍道。)。「法智忍」之忍有说即是信;信此理而不疑之智,是为得苦法智之因,称为苦法智忍。

(2)眼观见之义;智,决断之义;明,照了之义;觉,警察之义。「观见」者依苦之性质,分为苦苦、坏苦、行苦三种。

(a)苦苦(duhkha-duhkhatā),duhkha 是uneasy, unpleasant; n. uneasiness, pain, sorrow。Duhkhatā是忧心、痛苦之相。行者体会、忧心到苦相了,简单讲是知苦,佛陀说要我们遍知苦,即是指此苦苦。苦苦说是于有漏行蕴中,诸非可意(不舒服)之苦受法,逼恼身心之苦。亦即是修行中身心所受之苦痛、不乐,都能确实体会到此是苦,真苦是假不了,是真的尝到苦的味道了,叫苦苦,也可以说苦其自苦,甚至于苦及他人之苦。

(b)坏苦(viparināma-duhkhatā),viparināma是change、exchange、 transformation(改变、转化之义),何者是会改变、转化,苦相会改变、转化,如修到气机化起,身体乐受出现,本是可喜的,但最后还是无常而变迁了,可造成乐受之后产生另一种失去乐受之痛苦。所以佛经言,诸可意(舒意)之乐受法,生时为乐,坏时逼恼身心之苦。

(c)行苦(sajskāra-duhkhatā),sajskāra是行,是造业,原为造作之意,后转为迁流变化之意。若是造作之义,此义同于「业」。若是指十二缘起中第二支「行」即属此类。指能招感现世果报之过去世三业(身业、口业、意业)。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若是指迁流变化,此sajskāra即是指「有为」之义。盖有为乃由因缘所造,故系指无常之一切法。诸行无常中之「行」即属此类,五蕴中之「行蕴」亦即此义。Sajskāra英文有─准备安排、培养、教育、分离纯化、 圣礼、…之义。

除知苦、坏苦、行苦,有可意、非可意以外所余之舍受法,亦是为众缘所造,难免生灭迁流,故圣者应「观见」之,于身心皆感逼恼,故称为行苦。一切有漏之行皆无常而生灭迁流,故皆为行苦所摄,则非可意之法有苦苦、行苦二种,可意之法则有坏苦、行苦二种。我们初学佛法者都应当要能观见到。

现在了解苦谛中有以上十二行相,而四谛中每一谛中,皆有三转十二行相,故四谛合之,共有十二转四十八行相。所以说以苦谛言之,谓「此是苦」,为示相转;谓「应徧知此苦」,为劝相转;谓「已徧知此苦」,为证相转。此三转依次可配于见道、修道、无学道;如是一一而转,每一转皆各具眼、智、明、觉等四行相,故于一苦谛即有三转十二行相。

 

三、第一转应要真「见道」

见道、修道、无学道等三,先要理解及去做修行的工作,所以先来谈第一转时要能见道。能得真见道,才去谈修道与无学道,这是比较遥远的事了。

见道─darśana-mārga,又作见谛道、见谛,此仅是修行之阶位。若行者真见道时,才能离凡夫相。所以见道是指如实证得生、法二空所显真理,与如实断除所知、烦恼二障之阶位,才能称为真见道、或称一心见道。所以《唯识论》所立菩萨乘之见道,分为真见道、相见道。所谓「真见道」,为根本无分别智,实证唯识性之真如,断除分别之随眠(烦恼),虽经多剎那方得究竟离相、清净,然以其相相等,故总称一心真见道;所谓「相见道」,为后得智所摄,即证唯识之相,相显起时,不会再为烦恼障所碍。相见道又有行相相见道、九心相见道之别。行相相见道更分三心相见道与十六心相见道。

三心相见道─即作三心,观非安立谛(观二空真如,非观四谛差别)之境,即:(1)观察自己之肉体,体证我空。(2)体证法空,证诸法皆无实体。(3)观察自他之所有有情及一切物,而体悟我空与法空之理。又三心相见道含摄于真见道,故称三心真见道说(又作渐证渐断说)。见道行人已断见惑,得无分别智,然仍残留余障,故须于修道位再经数度修习无分别智,依序断除十重障,以至于第十金刚无间道断尽烦恼障与所知障之种子,而证得无学果。十障者即:

(1)异生性障─依烦恼、所知二障分别起之种子而立异生性,障无漏之圣性,入初地见道断之。

(2)邪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之一分及其所起而误犯之三恶行,乃障极净之尸罗,入第二地断之。

(3)闇钝障─所知障中俱生起之一分,令忘失闻思修之法,能障胜定、总持及其所发之三慧,入第三地断之。

(4)微细烦恼现行障─执着诸法实有,无始以来随身现行,能障四地之菩提分法,入第四地断之。

(5)于下乘般涅盘障─厌生死,乐趣涅盘,障无差别之道,入第五地断之。

(6)粗相现行障─乃执有苦集之染及灭道之净等粗相而现行之障,能障无染净道,入第六地断之。

(7)细相现行障─执有生灭之细相而现行之障,乃障妙空无相之道,入第七地断之。

(8)无相中作加行障─令无相观不任运起,尚有加行之故,障无加行道,入第八地断之。

(9)利他中不欲行障─不欲勤行利乐有情之事,而乐修利己之事,障四无碍解,入第九地断之。

(10)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乃于诸法中不得自在,能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并所起之事业,入第十地断之。

于十地中修十胜行以断此十重障,能证得十真如,故菩萨至第十地于法虽得自在,但尚有微细之所知障及任运烦恼障之种子,若断此等余障方能入如来地,加此一重障,合称十一重障。

十六心相见道─即作十六心,观安立谛(观四谛之别相)之境。此十六心是观察思悟四谛十六行相之后,进入见道,以无漏智现观四谛所得之十六种智慧,称为十六心。四谛,如前是指苦、集、灭、道四种真谛。十六行相,如前述即在修习观悟之过程中,对四谛各自产生四个方面之理解与观念。见道位即还要以观现智离相,若是真见道,是已证得,故得此十六心圆满,成就无漏智。

已得无漏智者,当断除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烦恼,而证得佛教真理(出世间智)之智慧。即能透过禅定,于现观一切境中,不经语言文字等概念,而使佛教真理直接呈现于面前、心中的一种认识方法,可说是离言说相、离文字相。此类认识方法,于小乘佛教中,特以四谛作为认识对象,称为「圣谛现观」,亦即次第观三界之四谛:先缘欲界之「苦谛」而观之,乃生起无漏之「法忍智」,其后又生起「法智」;次缘色界、无色界之苦而观之,生起「类忍智」、「类智」。

类忍智与法忍智有何别?从八忍八智来观照,较容易理解。于「见道」观四谛时,所生无漏之忍、智,各有八种。即上述所提见道之十六心,又作八忍八观成十六心。所谓八忍者,其中前四者忍可印证欲界之四谛(苦、集、灭、道),即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等四法忍;后四者忍可印证色界、无色界之四谛,即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等四类忍。简要讲是以忍功来离一切三界、四谛之真理,所以称忍智。于欲界时证得称「苦忍智」(当然再上即得集、灭、道忍智。)然后再于色界、无色界诸法中,于世间诸禅境界中,依然用忍功来离相、离一切境界不着,如此的证量即是谓「类忍智」,若是初一之苦谛,即称「苦类忍智」,随后再证得「集类忍智」、「灭类忍智」、「道类忍智」等。

以上所述,如此三界(欲、色、无色)中前后各八忍,是为修行中之观照。此「忍」者初有如「忍者龟」,忍一切顺逆境,能不强去执取顺逆境,故又有称忍辱、忍耐、堪忍、忍许、忍可、安忍等意,到「安忍」时已快断诸法等执着。也就是说当面对着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瞋心(欲界),或自身遇苦而不动心(色、无色界),能体悟自心不动之现观证量,如此获得八忍法,即是说证悟实得佛陀所说的「真理」,即是心安住于理上。

再依以上之八忍智,来正断三界之见惑,得入无间道。见惑既断,心境观照分明,则成就八智,不假忍功而得自在之心,是为平等忍,此即可谓是「法智」,即是得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欲界中得),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色、无色界中得)等,是为正得解脱道。所以忍者是智之因,智者是忍之果也。

总结一下,法忍智之忍,是缘观欲界之苦谛(集、灭、道等谛),是忍可欲界法理之无漏心;亦即照了欲界之苦(集、灭、道等谛)之无间道智。而类忍智是缘观色界、无色界之苦谛,得苦类智之前位时,所起之无间道智。准此,集、灭、道等三谛亦各生四智,则现观四谛,共成十六种智慧。苦类智证得,再行观照,即能陆续证得集、灭、道等谛之类智。所以苦类智属于果,即得解脱道;苦类智「忍」属于因,即无间道修行中之实法。

 

四、以上十六心证得始入菩萨初地位阶

此见道与修道、无学道合称为三道。所以要见道,当修上述现观四谛,以渐得无漏智。见道是见照其理之修行阶位。见道以前者为凡夫,入见道以后则为圣者。菩萨若入真、相二种见道时,即生如来之家而住于极喜地(初地)。

其次,见道后更对具体之事相反复加以修习之位,即是「修道」,与见道合称有学道。相对于此,无学道又作无学位、无学果、无学地,意指既入究极之最高悟境,而达于已「无所学」之位。

修道 bhāvanā-mārga数数修习道之意,又作有学道。

1.于小乘中,修道乃于见道位时,起无漏智,初证四谛之真理,于此真理中更加修习,乃至断除三界八十一品之修惑。道,即游履、通入之义;既游履于无漏智与四谛真理之中,并渐而通入涅盘,故称为修道;相当于四向四果中之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等六者。

2.于大乘唯识之中,初地之住心以后,至第十地最后修金刚无间道,称为修道。于其中间,广为断除见道之时所断灭者以外之余障,亦即断除一切俱生的所知障之种子,为证得二转依之妙果,而屡屡修习无分别智;此过程需要转─转者,转舍、转得之义;依,指使染净迷悟等诸法得以成立之所依。转依合称,即是指转舍劣法之所依,而证得胜净法之所依。如唯识宗所说,由修圣道,断灭烦恼障、所知障,而证得涅盘、菩提之果,此二果即称为二转依果,或二转依妙果,此乃修习之最殊胜境界。又上记之中,所断除之烦恼、所知二障,即是所转舍之法;所证得之涅盘、菩提二果,即是所转得之法。

无分别智─无分别智获得者相当于资粮位等五位中之第四位(修习位);亦相当于三僧祇之修行中,第二与第三僧祇之大半。又如菩萨十地之中,修行断证之顺序乃在于:先修十波罗蜜,次断十重障(已如上述),再证十真如;此亦为一般修道之次第。

十真如其名称如下:

(1)行真如─即普万有的二空之理。

(2)最胜真如,身完全受持具足戒所悟之真如,以其具足无量功德,故称最胜。

(3)胜流真如,从真如流出之教,较其它教为胜之意,其教之根本即是真如。

(4)无摄受真如,即不成为执着的对象之意。

(5)类无别真如,谓生死与涅盘不二,即迷悟一如之意。

(6)无染净真如,即真如超越染净之意。

(7)法无别真如,谓真如已离生灭之相,故不论自何法而论之,其体为一。

(8)不增减真如,谓断烦恼之污垢既不减,修清净之法亦无所增,即离增减执着之意。一旦悟此真如,即能自在变现各种形状与国土,故亦称相土自在所依真如。

(9)智自在所依真如,于四无碍智得自在之意。

(10)业自在等所依真如,即得一切神通、总持、禅定等身口意的作用自在之意。

上记之外,凡于宗教生活中,循其教义教理而反复实践修行者,皆称修道。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贤、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法)等之准备修行(七方便)为始者,能生无漏智,而趋入见道。大乘则以初地为入见道,故称菩萨之初地为见道,第二地以上为修道,至第十地与佛果方可称无学道。密教以始生净菩提心之位,称为见道。以无漏智明白判断道理者,称为决择(决断简择),见道为决择之一部分,故称为决择分,又称为顺决择定,谓顺无漏智而起无漏定。于未至定、中间定、七近分定、八根本定中俱生。

 

五、未有果位之见道中的修证

《成唯识论》云:「真见道,谓即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我、法)所显真理,实断二障(烦恼、所知)分别随眠。虽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此才是一心见道,见即得,见道、得道假不了,是为真见道。若有人说修得多好,高谈阔论说是什么自己已明心见性,但于身口意三业都还显不净,不能安住自心,何有心明?何有见性?所要以上所谈见道都没有,何来果位想?所以有必要在见道位中再加以细论。「真见道」涵括如下之意:

(1):「加行」功德成就而生之正断烦恼根本智之无间道,尤期是接近见道的四善根之位─暖、顶、忍、世第一法,特称前加行。

(2):于次一念正证所显真理之解脱道,虽涉于多剎那,然非别之所作。以其同等,故称一心;又以其无分别智,体会真如,如实断证,故称见道。

依《成唯识论》云,此位有真见道、相见道之别,已述如上。若仔细论之,见道位应悟入涅盘之境界,或欲达到涅盘之圣道,皆是正性,故特称见道为正性。又因所有之圣道皆令离烦恼,称为离生,见道令离异生(凡夫)之生,故特称见道为离生;是故见道又称正性离生、正性决定(决定必趣涅盘之意)。见道所断(又作见道断、见所断)之烦恼,略称见惑;修道所断(又作修道断、修所断)之烦恼,略称修惑。

(1)在一切有部─现观见道苦、集、灭、道四谛之无漏智有二种,即能断见惑之无间道智与证断四谛真理之解脱道智。以其所观察之对象,复可分为八忍八智之十六心,已如上述。再举─

即观欲界苦谛所得之苦法智忍(无间道之智)、苦法智(解脱道之智),观色界、无色界苦谛所得之苦类智忍、苦类智;

观欲界集谛所得之集法智忍、集法智,观上二界集谛所得之集类智忍、集类智;

观欲界灭谛所得之灭法智忍、灭法智,观上二界灭谛所得之灭类智忍、灭类智;

观欲界道谛所得之道法智忍、道法智,观上二界道谛所得之道类智忍、道类智。

以此十六心(剎那)现观谛理,称为圣谛现观。其中以前十五心属于见道,特称见道十五心;道类智已一度观遍四谛法,故属于修道之范围(如表)。对于三界九地之修惑,修道各分上上品、上中品,乃至下下品等九品,合为八十一品,乃指断修惑之修道过程。对于次第证者而言,见道为预流向,故于第十六心(道类智)证初果(预流果);然对异生位(凡夫位)之超越证者而言,彼等以世俗智修有漏之六行观,业已断除修惑之一部分,故应其程度可于第十六心证得初果、第二果(一来果),或第三果(不还果)。修道,则指以上之果位乃至阿罗汉向之间之阶段。

无学道─即证得阿罗汉果位,依其能力根机之高低,可分退法乃至不退法等七种阿罗汉,此外再加独觉、佛,或慧解脱、俱解脱二者,称为九无学。再者,无学之人可完成无学正见乃至无学正定等八圣道,以及无学解脱、无学正智等十种无漏法(十无学支)。又钝根者于见道称为随信行,于修道称为信解,于无学道称为时解脱;利根者于见道、修道、无学道则分别称为随法行、见至、不时解脱。

 

六、《阿毘达磨法蕴足论》谈四圣谛义理

《圣谛品第十》苦谛四转八忍

一时薄伽梵,住婆罗斯仙人论处施鹿林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

此苦圣谛,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苦集圣谛,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苦灭圣谛,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趣苦灭道圣谛,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复次苾刍,此苦圣谛以通慧应遍知,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苦集圣谛,以通慧应永断,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苦灭圣谛,以通慧应作证,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趣苦灭道圣谛,以通慧应修习,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复次苾刍,此苦圣谛,我通慧已遍知,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苦集圣谛,我通慧已永断,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苦灭圣谛,我通慧已作证,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趣苦灭道圣谛,我通慧已修习,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苾刍当知,我于如是四圣谛中,若未三转十二行相,谓未发生眼智明觉,未能于此天、人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等,解脱出离,未除颠倒,多住心故,亦未如实能自称言我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于如是四圣谛中,若已三转十二行相,谓已发生眼智明觉。便能于此天、人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等,解脱出离,已除颠倒,多住心故,亦已如实能自称言我证无上正等菩提。

说此法时,具寿憍陈那,及八万天子,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尔时佛告憍陈那言:于所说法,汝已解耶?憍陈那言:我今已解,第二第三,亦复如是。

以憍陈那先解法故,世共号彼,为阿若多。地神、药叉,闻是语已,欢喜踊跃,高声唱言:佛今于此婆罗斯仙人论处施鹿林中,怜愍世间诸众生故,欲令获得利乐事故,三转法轮,其轮具足十二相行,世闻沙门及婆罗门、天魔梵等,皆无有能如法转者。由佛转此无上法轮,憍陈那等,已见圣谛。从今天众渐当增益,阿素洛众渐当损减,因斯展转诸天及人,皆获殊胜利益安乐。

空行药叉,闻是声已,欢喜传告四大王天。彼复举声,展转相告,经须臾顷,声至梵天。时大梵王,闻已欢喜,庆佛为转无上法轮利乐无边诸有情故,此中宣说转法轮事,是故名曰转法轮经。时五苾刍,八万天子,闻经欢喜,信受奉行。

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

云何生苦?生谓彼彼诸有情类,即于彼彼有情聚中,诸生等生趣入出现蕴得界得处得诸蕴生命根起,总名为生,何因缘故,说生为苦。有情生时,领纳摄受种种身苦事故,领纳摄受种种心苦事故,领纳摄受种种身心苦事故,领纳摄受种种身热恼事故,领纳摄受种种心热恼事故,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热恼事故,领纳摄受种种身烧然事故,领纳摄受种种心烧然事故,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烧然事故,说生为苦。复次生时,受二种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生苦。

云何老苦?老谓老时,发落发白,皮缓面皱,身曲背偻,喘息逾急,扶杖而行,支体斑黑,衰退暗钝,根熟变坏,诸行故败,朽坏羸损,总名为老。何因缘故,说老为苦?有情老时,领纳摄受种种身苦事故。广说乃至,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烧然事故,说老为苦。复次老时,受三种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三者坏苦,故名老苦。

云何病苦?病谓头痛,眼痛耳痛,鼻痛舌痛,面痛唇痛,齿痛腭痛,喉痛心痛,风病嗽病,气病噫病,癞病痔病,痢病痲病,寒病热病,瘨病病,欧逆疮肿,癣疥瘿,下漏泄,癖枯痟,及余种种依身心起,身心疹疾,总名为病。何因缘故,说病为苦?有情病时,领纳摄受种种身苦事故。广说乃至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烧然事故,说病为苦。复次病时,受二种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病苦。

云何死苦?死谓彼彼诸有情类,即从彼彼诸有情聚,移转坏没,退失别离,寿暖识灭,命根不转,诸蕴破坏,夭丧殉逝,总名为死。何因缘故,说死为苦?有情死时,领纳摄受种种身苦事故。广说乃至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烧然事故,说死为苦。复次死时,受三种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三者坏苦,故名死苦。

云何怨憎会苦?怨憎会,谓诸有情等,不可爱,不可乐,不可,不可意,而与彼俱,一处为伴,不别不异,不离不散,聚集和合,总名怨憎会。何因缘故,说怨憎会为苦?谓诸有情,怨憎会时,领纳摄受种种身苦事故。广说乃至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烧然事故,说彼为苦。复次怨憎会时,受二种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怨憎会苦。

云何爱别离苦?爱别离,谓诸有情等,可爱可乐,可可意,不与彼俱,不同一处,不为伴侣,别异离散,不聚集,不和合,总名爱别离。何因缘故,说爱别离为苦?谓诸有情,爱别离时,领纳摄受种种身苦事故。广说乃至,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烧然事故,说彼为苦。复次爱别离时,受三种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三者坏苦,故名爱别离苦。

何求不得苦?求不得,谓悕求可意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诸资身具,不得不获,不会不遇,不成就,不和合,总名求不得。何因缘故,说求不得为苦?谓诸有情,求不得时,领纳摄受种种身苦事故。广说乃至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烧然事故,说彼为苦。复次求不得时,受二种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求不得苦。

云何略说一切五取蕴苦?五取蕴,谓色取蕴,受想行识取蕴,总名五取蕴。何因缘故,略说一切五取蕴为苦?谓五取蕴,无常转动,劳倦羸笃,是失坏法,迅速不停,衰朽非恒,不可保信,是变坏法,有增有减,暂住速灭,本无而有,有已还无。由此因缘,略说一切五取蕴为苦。如说取蕴皆性是苦,不安隐故,违圣心故。

如是诸苦,名苦谛者,谓此名无常真实,是无常此名为苦,真实是苦。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苦法,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此是无常,此是苦。此是无常性,此是苦性,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故名苦谛

名圣谛者,圣谓诸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谛,谓彼于此,知见解了,正觉为谛。由是因缘,名苦圣谛。复次苦圣谛者,是假建立名想言说,谓苦圣谛,过殑伽沙佛及弟子,皆共施设如是名故。

云何苦集圣谛?谓所有诸爱,后有爱俱行爱,彼彼爱,如是略说苦集圣谛。若广说者,则二爱、三爱。(二爱者谓欲爱与法爱。(1)凡夫爱念妻子,贪染五欲,故称欲爱。(2)菩萨喜乐正法,欲使一切众生皆至佛道,故称法爱。三爱系指人于临终所起之三种爱着。即:(1)境界爱,谓临终时,对妻子、眷属、家财所起的深重之爱。(2)自体爱,临终时,对自体身命所起之惜爱。(3)当生爱,临终时,对当来生处所起之爱。此三种爱为一切有情善恶受身之根本,若爱欲未断,则命欲尽时,心生愁恼,众苦相逼,必生此三爱,此即润未来生之缘。故成唯识论了义灯云:「临终有心,必定起爱,非一剎那即能杀故。润生位中有.生殊。又起爱缘自身.境别,为于二位俱起二爱。是为润中有起自体爱,润生有起境界爱。以于死有不见「中有()」,谓我无有起自体爱。于中有位见生处故,起境界爱。故知境界爱与自体爱为助润生,当生「爱」为正润生。」)

复有三爱、四爱、五爱、六爱,及一切不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等,皆名苦集圣谛。(注:四爱:又作四爱起,指对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四者生起贪爱染着之心。佛陀常对诸比丘告诫不可对各种生活资具生起爱染之心。佛陀特别解说对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四者之贪爱心,称为四爱起之法;并劝诫若有对此类生活资具生起爱染心之人,则不可亲近之。爱者:一者色爱,二者无色爱,三者痴爱,四者戾爱,五者乱志爱。得阿那含者,已度是五爱者,便得罗汉。如是行空菩萨便得空脱,便成五根,疾近不中止禅至罗汉道,是人已得无相解脱,逮得五力乃至罗汉。是为菩萨得法眼净。菩萨所知生法是灭法,便逮五根。六爱者:是谓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

何因缘故,所有诸爱,后有爱俱行爱、彼彼爱,皆名苦集圣谛?谓此四爱,皆是过去、未来、现在,苦因根本道路缘起。广说乃至,此身坏后,由此为因,苦果生起,故说此名苦集圣谛。

何因缘故,二爱、三爱,复有三爱、四爱、五爱、六爱,及一切不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等,皆名苦集圣谛?谓此诸法,皆是过去、未来、现在,苦因根本道路缘起。广说乃至,此身坏后,由此为因,苦果生起,如说爱等,皆是苦因,能为根本,引众苦故。

如是爱等,名集谛者,谓此名爱等真实,是爱等此名为集,真实是集。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集法,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此是爱等,此是集,此是爱等性,此是集性,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故名集谛。名圣谛者,圣谓诸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谛,谓彼于此,知见解了,正觉为谛。由是因缘,名苦集圣谛。

复次苦集圣谛者,是假建立名想言说,谓苦集圣谛,过殑伽沙佛及弟子,皆共施设如是名故。

云何苦灭圣谛?谓即诸爱,后有爱俱行爱,彼彼爱,无余永断,弃舍变吐,尽离染灭,寂静隐没。如是略说苦灭圣谛。若广说者,则二爱、三爱,复有三爱、四爱、五爱、六爱,及一切不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等,无余永断,弃舍变吐,尽离染灭,寂静隐没,皆名苦灭圣谛。

何因缘故,即诸爱后有爱俱行爱,彼彼爱,无余永断,弃舍变吐,尽离染灭,寂静隐没,皆名苦灭圣谛?谓此四爱,若未断,未遍知,未灭未吐,后有苦果,相续生起。若已断,已遍知,已灭已吐,后有苦果,不复生起,故此永断等,名苦灭圣谛。

何因缘故,即二爱、三爱,复有三爱、四爱、五爱、六爱及一切不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等,无余永断,弃舍变吐,尽离染灭,寂静隐没,皆名苦灭圣谛?谓此诸法,若未断未遍知,未灭未吐,后有苦果,相续生起。若已断、已遍知,已灭已吐,后有苦果,不复生起,故此永断等,名苦灭圣谛。即此苦灭圣谛,亦名室宅,亦名洲渚,亦名救护,亦名归依,亦名应趣,亦名无忧,亦名无病,亦名不死,亦名无炽然,亦名无热恼,亦名安隐,亦名清凉,亦名寂静,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安乐,亦名不动,亦名涅盘。如说涅盘是真苦灭,是诸沙门究竟果故,如是断等。名灭谛者,谓此名涅盘真实,是涅盘此名为灭,真实是灭,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灭法,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此是涅盘,此是灭,此是涅盘性,此是灭性,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故名灭谛,名圣谛者,圣谓诸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谛,谓彼于此,知见解了,正觉为谛,由是因缘,名苦灭圣谛。复次苦灭圣谛者,是假建立名想言说,谓苦灭圣谛,过殑伽沙佛及弟子,皆共施设如是名故。

云何趣苦灭道圣谛?谓若道、若圣行,于过去、未来、现在,苦能永断,能弃舍,能变吐,能尽,能离染,能灭,能寂静,能隐没,此复是。

何谓八支圣道?则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1)云何正见?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叡,觉明慧行,毘舍那,是名正见。

(2)云何正思惟?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思惟,等思惟近思惟,寻求,等寻求,近寻求,推觅,等推觅,近推觅,令心于动而转,是名正思惟。

(3)云何正语?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除趣邪命语四恶行,于余语恶行所得无漏,远离,胜远离,近远离,极远离,寂静律仪,无作无造,弃舍防护,船筏桥梁,堤塘墙堑,于所制约,不踰不踰性,不越不越性,无表语业,是名正语。

(4)云何正业?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除趣邪命身三恶行,于余身恶行所得无漏,远离乃至无表身业,是名正业。

(5)云何正命?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于趣邪命身语恶行所得无漏,远离乃至身语无表业,是名正命。

(6)云何正勤?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勤精进,勇健势猛,炽盛难制,励意不息,是名正勤。

(7)云何正念?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名正念。

(8)云何正定?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正定。

如是所说八支圣道,及余无漏行,名趣苦灭道,如说圣行是真实,道究竟离苦趣涅盘,故如是圣行,名道谛者,谓此名圣行真实,是圣行此名为道,真实是道,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道法,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此是圣行,此是道,此是圣行性,此是道性,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故名道谛。名圣谛者,圣谓诸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谛,谓彼于此知见解了,正觉为谛,由是因缘,名趣苦灭道圣谛。复次趣苦灭道圣谛者,是假建立名想言说,谓趣苦灭道圣谛,过殑伽沙佛及弟子,皆共施设如是名故。

(完结)

 


[ 修心法门 ] [ 修行法门 ] [ 首 页 ]